父母退休了该怎么办?觉得他们好孤独!

父母退休了该怎么办?觉得他们好孤独!,第1张

父母退休后感到孤独,如果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父母出去旅游,他们忙活了大半辈子,是时候享福出去看看世界的美好。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可以让父母多和自己的好友叙叙旧,空闲的时候一起出去喝个早茶,打打太极下下棋。又或者找一些轻松的工作给他们,让他们打发时间的同时也可以赚一些小钱。总之一切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每个人到了一定年龄就需要退休,把打拼的世界交给年轻人,所以人不得不服老,因此在我们退休的时候,因为手中的工作已经结束了,生活变得无聊以及孤独很正常,虽然退休,但是还是有能力让生活变得有趣。前段时间父母退休回家,刚开始他们很高兴,因为每天的生活都很轻松自在,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觉得很无聊,特别是在自己的孙子上学以及我们要上班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很孤独,饭也吃不香了,晚上有的时候因为白天睡太多而失眠了,在自家的客厅不断的闹腾。作为子女的我看着有点心酸,于是我给他们报了旅游团,让他们和同龄人一起出去玩,可以让他们打发时间的同时还能看看外面的世界,拓展视野。而他们也很开心我的安排,在旅游的那段时间拍了很多照片给我们看,的确很不错。

不过旅游过后生活又回归了平常,孤独的感觉又来了。于是我寻找了附近的老人社团让他们去参加,在那以后父母每天都很积极的和他那些小伙伴去喝早茶,然后在社团一起打太极,唱曲和下棋,生活有滋有味,回家吃饭的时候他们的脸上还挂着笑容,时不时又哼唱两首曲子。经常打太极的他们身体得到了锻炼,虽然年龄大了,但是身体还是很硬朗的,他们开心,作为子女的我们更加开心。父母退休后因为小辈们要工作和上学感到孤独很正常,不过作为子女的我们还是要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开心和充足,让他们出去旅游以及参加社团,让他们和同龄人在一起生活是不错的选择。

退休是人生历程中的重大转折之一,从正式离退休那天开始,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繁忙紧张的工作第一线退下来,生活节奏、工作节奏都突然变得松弛缓慢起来,本来天天见面的朋友、同事突然疏远不,天天经过的街道马路也不常经过了,无所适从和孤独感的心理情绪会强烈地冲击,使其感到难以适应。

首先,应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老年价值观,长寿的老人大多是乐观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最有效的办法是找事做,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如:写字作画可以陶冶情操、集中注意力,利于忘却孤独寂寞;种花养鸟须投入时间与精力,花要肥、鸟要食、须去购买与备置;种花养鸟有一套技术方法,钻进去需要一番忙碌,花香宜人鸟鸣解闷,可以帮助你摆脱烦恼、驱除孤寂。

其它如参加集体文艺活动、跳舞、打太极拳、下棋、打球等,都能使你在群体内交流思想情感,消除孤独感。

老人想要不感到寂寞,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多与外界接触,不要封闭自己。

一、放松心情,拥抱大自然。

只要你可以自由地走动,那么旅游是最好的选择,旅游胜地多风景优美,鸟语花香,能够让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所有的烦恼都抛堵脑后,注意力也自然集中到自己身上,身心俱得以放松。

2、可以去旅游

在游玩儿中,老人们心情好了,身体棒了,孤独寂寞都排解了,与儿女们相处时间虽然少了,但是质量提高了,话题也丰富了,老人可以说说你旅游中的所见所闻,那些风土人情,文化艺术,饮食习惯等都会激起儿孙们的兴趣,不再局限于家长理短,老人们的价值感存在感都回归了。

3、重返社会,会有存在感

退休之后的老人突然不上班了,生活规律被打破了,原有的人际圈也没了,老人会有被掏空的感觉,所以老人们渴望融入社会,而旅游可以成就老人们这个心愿,当然不提倡一个人出行,不安全也会寂寞,与一帮老人们或者亲朋好友们一起外出,联络情感的同时也能交到新朋友,心情大好。

4、强身健体,有益身心

退休之后,工作不用操心了,更多的操心都在自己的身体上,这时候可以多运动,甚至跋山涉水,其间老人往往与日月相伴,与花草为伍,所有的烦闷都烟消云散,吃得好,睡得香,负面情绪消失了,正面能量得以补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同时还可以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在一起自然有伴儿了自然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寞。

1、退休后,仍要对每一天充满期待。先列出自己喜欢做的活动清单,这些事可以是多年来想做却还没做的事。如果喜欢参观博物馆,不妨去住所附近的博物馆做志愿者;

如果热爱绘画和弹吉他,可以去社区大学或艺术中心上绘画课或音乐课;如果热爱写作,不妨以给子孙辈写信的形式写回忆录。朝着一个目标去行事,可为生活找到动力。

2、退休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写下一生中喜欢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清单。如果想不出来,那退休后就是发现健身乐趣的最佳机会。可以参加舞蹈或瑜伽课程,或者游泳;养狗的话,还可以驾车去景色秀美的地方徒步,既能强健身体,也能欣赏美景。

3、回想过往经历,哪些令你觉得内心得到滋养,精神饱满。或许是周末静修,也可能是独自一人安静地置身大自然。制订计划,在退休后第一周从事至少一项活动,能够让自己和外界平和相处。

4、退休后,有些人或许你永远不想再见到,而有些人会让你经常想念。退休后的前两周,与你觉得重要的人保持联系,时常交流。

5、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老人交友也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你喜欢徒步旅行、下棋、跳舞,不妨加入相关的俱乐部或团体,这样能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新朋友,遇到有意思的人。

人民健康网——退休后,找回意义感

人老了,最怕什么?很多人的答案是孤独。在现实中,由于儿女自顾不暇,很多老人都不得不在孤独中生活。老人要想把日子过得热热闹闹,不妨记住下面几条。

  1多结交朋友。社会角色在退休后逐渐隐退,朋友和亲人对老人至关重要。英国伦敦大学调查发现,与有正常社交的老人相比,社交少的老人死亡风险高26%。朋友可以提供感情支持,很多不便跟子女、亲戚诉说的苦恼,可以跟朋友说说。人际关系像一张存折,存得越多,享受得越多。所以,老人在退休前就要多交朋友,让人际关系存折满满的。平时多跟邻居交流,参加社区活动,笑一笑或简单的问候都能拉近关系。

  2保持原来的兴趣,培养新的爱好。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发现,丰富的退休生活能让老人增寿75年。老人不妨重拾以前的爱好,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身体状况,培养新的爱好。健康的爱好能延缓智力衰退,增强人际交往。比如爱好书画的老人,在家泼墨创作时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大脑得到充分运转;平时与画友交流,参加书画协会的活动时,又增加了社会支持,一举多得。

  3付出爱心,打造善的人际网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和善举的传递是一个圆,送出去的爱早晚会回到自己这里。老人们不妨日行一善,比如晚一点出门买菜,不给上班族的早高峰添堵;遇到同楼的年轻人,给他们一个微笑。打造一个善的关系网,自己也会受益。

  4为退休失去光环做好心理准备。从主角变配角,从忙人变闲人,老人退休后心理落差大,难免会带来心理问题。老人不妨做好心理准备,将退休视为另一种绚丽人生的开始。有能力的老人可以活到老干到老,比如教师、医生等,退休返聘,发挥余热。但要避免对晚辈、子女干涉指责,给年轻人多一些机会。

  5与亲朋好友和晚辈轻松相聚,千万别说教。有些老人爱说自己“想当年”,喜欢对子女的言行和生活指手画脚。父母教育晚辈无可厚非,但凡事有度,带着善意的提醒与挑剔的苛责是不一样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老人可以利用人生经验,委婉地给出建议,但不要倚老卖老,对子女说教,这样才能做个受欢迎的智者。

  6积极维持健康,吃好、睡饱、运动足。不少老人都患有慢病,身体的不适让他们更不爱动,吃饭爱凑合。但越是老了,越要爱护身体,更好动起来。老人可以制定一周健康食谱,每天都尽量买新鲜的菜,不吃剩饭剩菜;规律作息,每天午睡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有氧运动30分钟,比如打太极、广场舞、健步走。有条件的老人可以去听听正规医院的健康讲座,阅读靠谱的健康报刊。

  7正面的待人处事理念。正所谓知行合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理念,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老人要有正面积极的处事态度,不计较,不四处嚼舌头,不跟人较劲,这样才能交到更多朋友,自己也受益。

  8豁达看待人生,或拥有宗教信仰。人老了更容易钻牛角尖,遇事想不开,进而陷入焦虑、抑郁情绪中。老人更要豁达看待人生,凡事想开点,经常跟老朋友聊聊心事,或者平等地和子女谈谈心。不妨试着了解一些宗教,有信仰的人更长寿。但要多与子女交流,避免误信邪教。此外,宗教要为身心服务,不能喧宾夺主。比如佛教居士也可以不吃素,特别是患有消耗性慢病的老人,一定要保证肉食的摄入。

  9学习放松,例如深呼吸、冥想、走入大自然。多数老人的生活很放松,但也有些人年轻时脾气大、爱冲动,老了也不消停。好斗的老人需要学会放松,想发脾气时先数十个数,或者深呼吸十次。平时试着做冥想练习,也就是静坐,关注自己的一呼一吸,感受自己的身体。大量研究表明,冥想对人的身心健康有诸多好处,尤其可以平复焦躁的心情。老人还可以多到公园、郊外活动,欣赏草木,抚摸小动物,与大自然亲近能让心情放松下来。

  10自我觉察最近是否忧郁、孤寂。老年人罹患抑郁症的比例高达10%~15%。老人要在生活中自我觉察,看是否存在两周以上的心情压抑、不爱说话等表现,有没有厌食、腹部不适、便秘、体重减轻、胸闷、喉部堵塞感、头痛、头晕、颈背疼痛、失眠等表现,思维有没有变得迟缓,脑子有没有变迟钝。如果有上述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

  11不忌讳看医生。讳疾忌医是老人最不该做的事情。有了疾病不可怕,花钱、住院、做手术也不可怕,就怕拖着不去,把小病拖成大病。有病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及时治疗。比如说,摸到一个肿块,不要胡思乱想,而要去医院接受检查,也许是虚惊一场,也许能早期发现疾病,获得及时救治。此外,患慢病的老人不妨和社区医生交个朋友,经常与他们谈谈自己的病情和疾病防治知识。

  12开始治疗后好好听大夫的话。一些老人治疗依从性差,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一旦觉得有所好转,他们就可能擅自减量甚至停药。还有些老人不按时吃药,或者忘记吃药。这些不规范治疗都会造成疾病反复,加重病情,甚至带来一系列并发症。老人的治疗一定要遵医嘱,好好完成规定的疗程。加减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3使用小依休和子女进行互动。小依休独特的亲信功能,亲友可组合上传、视频、语音、文字到亲信,老人可对其进行语音评论;家人亦可随时了解亲友相册浏览次数、接触电子围栏次数、拨打急救电话次数、视频通话次数等信息,帮你读懂数据背后亲友真实的情感需求;通过时间轴可以快速查找之前发布的亲信内容,让查找更方便;

1、子女多关心老人 子女应尽自己赡养、孝顺老人的责任,身在外地时更要多加关心,从而让老人享受到儿孙绕膝、晚辈嘘寒问暖的天伦之乐,而不至产生被冷落、被遗弃的感觉。

2、支持老人再婚 子女对老人再好,有些感情却是子女无法替代的,老人的某些感情需要,是当子女的也满足不了的。因此,对于丧偶老人,子女应该热心,成全他们的。

3、培养个人兴趣 从看书、习字、画画、练琴、种花、饲养动物等活动中获得乐趣。这些均有助于自己从孤独的小圈子里解脱出来。即使从事这些活动时可能只有一个人,但是,一旦全身心地投入,孤独感也就悄然消失了。

4、每天坚持适量运动 每天必须坚持体育锻炼一个小时左右,结伴散步,简单易行,效果不错。运动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运动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促进老年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形式。

5、家人常与老人谈心 老人整日在家,活动范围小,又年老、体弱多病,加上对子女的牵挂和对往日好友的思念,内心常常不平静。精神上的这些苦恼、烦闷、忧虑需要向外渲泄,向人诉说。小辈如能抽时间常和老人谈心聊家常,能使老人的心理满足,同时也利于家庭气氛的和睦。婚姻,不应充当不光彩的干涉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579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