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老年人情感特点并从案例出发,作为一个老年服务工作者,应该如何对老年人开展心理照护服务?

分析老年人情感特点并从案例出发,作为一个老年服务工作者,应该如何对老年人开展心理照护服务?,第1张

老年人的情感变化较为复杂,他们常常面临生活的孤独、无聊以及身体上的疾病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对老年人的情感产生影响。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老年人,他们都有着不同的情感状态。比如说,有些老年人会因为退休而感到无聊和失落,有些老年人则会因为家庭问题而感到沮丧和抑郁。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年服务工作者,我们应该首先了解老年人的情感特点,从而更好地开展心理照护服务。

在具体的服务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照顾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比如说,我们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养生活动,比如唱歌、跳舞、打牌等,这些活动可以让老年人放松身心,缓解心理压力。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总之,作为一名老年服务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了解老年人的情感特点,并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心理照护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很多老年人工作退休后难以适应闲下来的生活,想要缓解这种问题就需要了解自己退休后的心理需求。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老年人退休后的心理需求

1、老有所敬

老年人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为家庭为子女为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有享受后辈和社会尊敬和关爱的需求。

2、老有所养

  时间不经意间偷走了老年人的年华,偷走了老年人的体力和精力,加重了老年人人对晚景的顾虑,特别是退休后没有退休金或是没有保障的老年人,他们都希望子女能够尽孝心行赡养之责,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3、老有所学

许多老年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退休后,他们积极去学电脑,学英语,继续充电,使自己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从知识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4、老有所乐

孤独和寂寞是大多数老人退休后的心境,也是老年人最害怕面对的,因此他们就有消除孤独、追求快乐的需求。比如重新拿起自己的画笔,用心去描绘已经走过的路、正在走的路和将要走的路,从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背上行囊,去美丽的西湖,去神秘的丽江,去布达拉宫,在祖国的青山绿水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5、老有所爱

追求爱情、享受 是老年人的需求和权利,应该得到社会和家人的谅解和支援。特别是丧偶或是独身老人,在踏入自己人生第二春的时候,给自己的晚年找个贴心的老伴是晚年幸福的需要,是晚年健康的需要,更是心理的需要。老年人不要为世俗所羁绊,应大胆地追求自己的黄昏恋,让自己的黄昏再次绽放光彩。

6、老有所为

很多的老人,在退休后依旧精力旺盛,有着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强烈愿望,在社群里、在街道旁,我们都可以看到老年人矫健的身姿,他们能从所选择的第二职业中发现自身价值,从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以满足自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为祖国的下一代的强壮,奉献最后一份力量的愿望和心理需求。

7、老有所归

作为一个社会性的存在,人都有归属的需要,这是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证实的。老年人退休后,由社会角色转为家庭角色,这种落差不可避免地要引起老年人的失落感,因此,他们内心深处的归属感会很强烈,他们希望回归到一个充满理解和爱的家,使他们失落无助的心得到安慰、体恤和支援。另外,老年人落叶归根的心理也很强烈,很多年轻时在他乡奋斗的老人,退休后都想回归故里,安享晚年。

满足老年人退休后心理需求的方法

1、娱乐法

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音乐、书画、摄影、舞蹈或各种体育运动,培养、提升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快乐伴随自己。特别是歌舞,它不仅具有运动与艺术表现功能,还能增强你对生活的 和信心。

2、旅游法

或夫妻或与人结伴到高山、到大海、到景区旅游,不要到自己去过的地方,以免触景伤感。到那些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景致怡人而从未去过的地方,让美丽的大自然吸引你的眼球,净化你的心灵,陶冶你的情操。纵情地去拥抱自然、享受生活。

3、交往法

不要关在家里封闭自己,要经常参加群体活动,走出去,与人打交道。交往形式很多,如组织同学会、同事会、同乡会、战友会等等,还可参加其他老年群众组织,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动积极与青少年交往,就是人们常说的“忘年交”,这会让你增加活力,青春永驻。若是精力充沛,能够参加诸如老年志愿者组织,开展一些助人为乐的公益活动更好。这样你会感到充实、欣慰与满足。

4、静神法

传统医学认为“心静则体安”,静能减躁、平衡心态。时下的各种文学作品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在面对巨大压力和意外打击的时候,总会说“让我静一静”,“让我一个人待会儿”,这就是静的一种办法。如果因某事触动退休时的不快,你可以到一个清静之处待一会儿,用以控制烦躁情绪,随之做到“忘得快,看得惯,想得开”,那么就会放下包袱,一切烦恼皆可冰释,心态和机体就会恢复到最佳状态。 看过的人还会看:

 在现代社会精神心理因素致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对于此类心理疾病,预防胜过治疗,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是预防各类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希望能帮到你。

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1、失落心理。有些老年人离开领导岗位或工作岗位后,赋闲在家,少了昔日的“前呼后拥”,说话少了份量,办事多了难度,有时感到“人走茶凉”,产生“无可耐何落花去”的失落感。

 2、自卑心理。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了,而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3、怀旧心理。退休后,老年人清闲下来,总是喜欢回忆过去,对过去的事情感到美好难忘,而对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感到难以接受,常常因一些新生事情困惑不解,甚至大动肝火。

 4、无价值感。对退休后的无所事事不能适应,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

 5、不安全感。有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交往,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的世界。

 6、老年性精神障碍。有些老年人,如果缺少规律的生活,又很少参加群体活动,或是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和,生活没有愉悦感,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等。总的看来,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年龄段。

 7、老年性精神病。近年来,老年性精神病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常见的有: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脑衰退和心理变态等。

老年人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2、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密切接触提供了条件。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6、保持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即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既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10、个人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调节方法

 1、热爱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现代社会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终身学习”。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老年人虽然已经退出工作岗位,但是还要继续生活,因此,必须有知识作为精神依托,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生存要素。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生活的需要,适时地学习有关知识,以使自己的生活有目标,有方向,健康有保证。老年人可以去老年大学学习,也可以在家自学,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更高。

 2、寻找生活寄托,使生活充实。离退休老人首先面临的是极度的空虚感。离开了熟悉的工作,熟悉的集体,没什么事可做,整天会感到空荡荡的。这时就必须立刻寻找精神寄托,做自己爱好的事,使自己过得有充实感,如写作、练书法、绘画、烹调、摄影、旅游、养花、养鸟、下棋、跳舞、钓鱼、扭秧歌、学唱歌、照顾孙辈等,从而使自己晚年的生活丰富多彩,就不会感到空虑了。

 3、扩大社会交往,结识良师益友。老年人离退休后,离开了原先的集体,往往将自己关闭于家庭的小天地里,特别是现在的都市住房都是独门独户,使老年人的交往受到很大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老年人就应该主动地走出家庭的小圈,扩大社会交往,去开拓离退休后的新天地。比如,老年人可以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重新联系过去的一些朋友,多结识一些新的朋友,大家在一起,互相聊聊天,玩儿一玩儿,乐一乐,或外出郊游、旅游,使单调的生活骤然间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若遇到一些悲伤愁苦的事,还可以找朋友倾诉,并得朋友的安慰和劝解,使情感得到发泄,心情得以舒畅,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事情!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年人的生活应该有规律,一日三餐运动健身做自己喜欢的事,甚至睡眠都应有规律。不是特殊情况,不要随意打破这种规律,这样才能保证晚年有一个较好的身体,从而有一个较好的心情。老年人离退休后,有足够的时间来保证这样的事情,不像上班时那样需要服从单位的作息时间。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生活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5、充分发挥余热。老年人阅历深、工作经验丰富,可积极发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技术特长,既使自己有事可做,又为社会贡献了力量。比如,积极参加社区、街道开展的“老年志愿者”活动,义务维护社区治安,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家庭纠纷,还可以到中小学担任校外辅导员。老年人可利用大量的闲暇时间,通过参加夜大、上老年大学等,不断学习知识。与子女住在一起的老年人,可力所能及地干一些家务活,从中寻找乐趣。

 6、适度运动。社会调查表明:长寿老人都具有参加体力活动、家务劳动和体育运动的特点,是值得我们仿效的。现在社区老人活动中心,老人活动室相继建立,既有文娱活动,又有体育锻炼场地。老人应积极参加,自选适宜自身的运动,如气功、太极拳、散步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248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