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几个小故事,要说明一定的道理或人生感悟。

帮我找几个小故事,要说明一定的道理或人生感悟。,第1张

编者注:这是从论坛上转载的一篇文章,出自一位官员之手。文章写得很长,也很乱,将作者的心思和性格暴露无遗。其实,像他经历的事,生活中太多、太多了。只是我们都缺少一颗敏感的心去发现它们。

那是一个腊冬的深夜,寒风瑟瑟,薄冰犹存。我在一家酒店喝了个酩酊大醉,恰好“宝马”也被朋友借走了,只好迷迷糊糊地沿着大街独行。我穿着厚厚的棉衣,毛裤,却还是冻得直打哆嗦,借着酒劲,在打起精神。整条大街除了偶尔几辆豪华轿车奔驰而过外,空若无人,冷冷清清,何况在这样寒冻的深夜则就更显得有几分凄凉感。我抖了抖肩膀,拉上了些外套拉链,若有所思地低头前行。

除了两行路灯给我微薄的暖意外,一切在我心中都显得是那么凄楚楚的。“我真的希望只有白天,没有黑夜;只有温暖,没有寒冷;只有开心,没有伤感;只有——”正在我沉寂思绪的时候,一个沙哑的嗓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叔叔,叔叔——叔叔”一连几声是那么微弱而又是那么清晰。我本能地驻足而寻,声音却没有了。我的眼前仍是空旷旷的。我揉了揉眼睛,还是没发现什么。一种莫名的恐慌不由地涌入心间,我害怕又是一个滑稽取巧的骗局。

我正要拔腿疾速前行,又时一声“叔叔”迫使我停了下来。随后又是几声,声音越来越大了。我转过头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定睛一看,一个清瘦的小男孩蜷缩着蹲在一个商店的拐角处。也许本能善意的举动促使我走了过去。他牙齿紧咬嘴唇,双手来回不停地摩擦,最后两腿直打颤的站立了起来,彬彬有礼地说:“叔叔,您可以帮我一个忙么?”我确定他就是在叫我,可是又知会帮他什么呢?世界怎么大,无奇不有,何况又在深夜?我不敢回答,也没有回答。

说不清是拿钱消灾的传统观念,还是乐于助人的天性品质,我很自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一百元的钞票,说:“是饿了么?是冷么?这一百元钱你先拿去着去旅店住一夜,然后吃一顿饭,明天去买一些用品,还有找一份工作,生活总会好起来的。”

他用力的摇了摇头,随即便是热泪盈眶,滚烫的泪在忧郁的脸上很快结成了些许冰花。他低沉的声音有几分央求,更多是乞求:“叔叔,可以么?”一个男孩的泪水都流出来了,我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呢?可是他起初就没有说到底要我帮什么啊!他究竟要我什么啊。我真的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心惊胆寒的恐惧感,思想也在猛烈的撞击,不过很快,我就镇定了。

我又打量了他一番,他穿着一双破旧但很干净的平底球鞋,朴实的裤子,不过上装确实女人的棉袄,而且还有好几个补丁,但貌相还有几分书生气。我猜想,他可能是一个乡下孩子,与家人闹了别扭独自跑到城里想寻找一个倾诉的空间,无果后,在举目无亲,无所求助的大城市又想家了,可是又无法去面对,想要我——我看他不像那种“可怜兮兮”的骗子,坏人,便轻轻地点了点头。

说时迟,那时快,他一手一把抓住我的手,一手飞快地从衣兜里掏出一把银币塞到我的手上,在哭泣声中轻轻地说:“叔叔,能帮我买两个煎饼么?这些硬币刚好两元钱。谢谢叔叔了。”

我万分惊讶,感到很奇怪,看了看表,已经10点40分了,诧异道:“天这么晚了,现在店门都关了,哪儿有卖煎饼的呢?刚才你为何要摇头呢?”他用手指了指前面,说:“前面150米处还有一个小摊在‘营业’。”

我感觉这是一句莫名其妙,似乎很荒唐的话。我知道,自从去年元月以来,这条商业街禁止摆设摊位,以免影响市容。既然许诺了别人,我不好直驳,更不好拒绝,害怕伤害一个小孩的心灵。我很想问他为何不亲自前去买饼而又止住了,只能按他的要求去做来满足他小小的心愿。

手中的硬币还带着小孩的体温,我试图将硬币还给他,却被拒绝了:“妈妈告诉过我,不要随意用他人的钱物,哪怕是不用还的。用自己挣来的钱,内心才会充满无比的舒坦和愉悦。再说,这些硬币放在兜里也不方便。我在这里等你,好么?”

他的话好似冲着我来的,犹如一根钢针直刺我心窝,让我心痛难忍。我不知道我以前用我存折上的钱是否那么舒坦和愉悦,不禁脸羞泛红,辣烫辣烫的。

他的身体可能冻僵了,蜷缩一起又倚墙蹲靠下来。凭着直觉,我不相信这预示一个坏结局,而是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我捏紧了硬币,转身离开——我给他买了饼,他又去往何方呢?他大约18,19岁,又漂泊流浪在街头,会干坏事么?他将来又怎样呢?我刚才的直觉顿然烟消云散,一种不祥的预兆有酝酿而生。我掏出手机给公安部门一个朋友打了个电话,一是防不测,二是我帮不了,公安也可以帮助他啊!

没走一会儿,果然有一个小摊赫然映入我眼帘。“天那,见鬼了!那小孩的话怎么就这么灵啊!”我胡乱猜疑,而又无退路,只好鼓足勇气做最后的试探——反正我公安朋友在15分钟内未接到我的电话便即出警。

我走到了小摊前,看见那里就是一口平底锅,下面炉灶的煤炭还略有一丝零星火光,旁边还有一位严重驼背的农家太婆,头发全白的透亮,看来一定是位操劳过度的老母亲。她面部黑瘦,仅仅可见的是整个骨架轮廓,两眼很明显的凹陷进去,眼光是那么暗淡,一种悲凄的眼神——简直就是一个死人,只有枯瘦如材的两只手在紧张地打理着包裹才证明他还活着。

我站了一会,显然他还没注意到我。我两眼一瞟,赫然看见一张告示牌,上面标题:祝好心人一路平安。下面文字便介绍了一个令人很心酸感伤的故事。她的儿子在大学患重病,已被迫停学,她为了儿子,不得不不分日夜卖饼来筹集医疗费。儿子是她精神的顶梁支柱,她希望过路人多买她的饼和得到社会人士的资助。她还承诺资助者必须留下姓名和详尽地址,以便择日奉还。

“不会又是一个骗子吧!一些人总是借大学生名义来骗钱。”我小声嘀咕着。她似乎听见了,立即尽量直立起身,忙歉意地说:“对不起,对不起,让您久等了。您要买饼吧?!这里还有两张鸡蛋饼,最后两张,饼又大又厚,油也多,蛋黄也多!仅一元钱一个。”“天那,怎么又这么巧,刚好两张,难道真的见鬼了!”我心里充满了疑惑,随而又镇定道:“那就都买了吧!”“先生,是打包么?”她很柔和地询问着。

“当然,谁会在这样的鬼天气,而且在这样的鬼深夜吃夜宵。”我肯定了。

“哦,先生,可以用一次性筷子串起来带走么?”她试探着问。

“你没有袋啊!”我不耐烦地顶了一句。

“先生,对不起,刚才的餐巾纸和袋都被大风吹跑了。”她有几分尴尬,又有几分窘迫。她眼睛流露出好些期待我谅解的目光。

我不学屑一顾地看了一眼,气冲冲地说:“得了,得了,别这样磨蹭了。”继而我又补充着,“一次性筷子老影响市容,不是为了一个小孩,我才懒得答理你,准是一个骗子。”

老太婆没有应声,只是麻利地用筷子串好了饼双手递给我,说:“先生,您的饼!”

我正要去接,看见饼上又覆盖着些许冰花,便没有去接,只是故做了一个搔脑袋的姿势,冷若冰霜地质问:“饼怎么这样啊!放在冰箱冻过啊!”

“对不起,煤炭烧尽了,快没火了,就两张了!回家热热就可以了,挺好吃!”她有气无力的低声解释。

“得了,得了,不是为了孩子——”

“带个小孩不容易啊!这样吧,两张饼就一元好了!”

我付了一元钱给她,用手接过筷子,却无意碰见她的手,冰冷冰冷的。我真的开始害怕一个人独行。她究竟是何许人!我不想再看见这样死人气息的场面,转身就走了。

“唉,这年头生意真难做啊!孩子病重,想挣钱也没个像样的地方。不是城管来抓,就是税务来要,什么时候才是穷人的尽头啊!”她气若游丝的话还是被我听见了,但为了儿子又无可奈何地煎熬着这样痛苦的日子。

我回过头,看见她两眼充满了幸福的泪花,泪水齐行而下。这时,我才留意到她没有穿绵袄,穿的是一件再单薄不过的毛衣,上面也有好几个补丁呢!我似乎感悟到她说的话和她身旁的招牌,还有她现在的处境是极其的吻合。我很想回去问个究竟,去给些她什么,脚步却还是不听使唤地朝小孩走去。

小孩还在那个角落蜷缩,看见我拿过了两张饼,笑容扑面如花绽开,站了起来礼貌地向我鞠了个躬,说:“谢谢,谢谢,谢谢叔叔了!”我把煎饼递给了他,解释道:“上面还有些许冰花。天冷了,炉火熄灭了,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干的!”

“不允许你这么说!我喜欢吃带冰花的煎饼,其实它很甜!”小孩似乎有些生气了。

“好了,我不说了。对了,还有一元钱硬币还给你!”我又把多余的硬币塞给了他。

“为什么呀!不是一元一个么?”小男孩惊奇地叫了起来。

“她说是一元一个,可她也说只要一元啊!还说什么饼又大又厚,油也多,还有——”

“不允许你这么说!我就是喜欢吃这样的饼!”没等我说完,他抢着说,而且更加生气了。

“你瞧这样的饼能值一元一个么?”

“不允许你这么说!我乐意花一元钱去买!”小男孩似乎吼了起来,用尖锐的语气顶驳着。

我似乎感觉到小孩有股倔劲,便没有理会,也没有往深处想。我知道这样继续下去,有可能伤害他,甚至闹得僵化,便将话题急转开去:“那你在这儿干什么?打算待会去做什么?”

小孩快活的告诉我:“等我的妈妈!”

“你的妈妈!天这么晚了,你妈妈在哪儿呀!”我好奇又颇同情地问。

他用手指着前买内收拾摊位的“老太婆”,骄傲地说:“看,那就是我的妈妈!”

我恍然大悟,一切为时已晚,没想到今夜遇到这么一对伟大的母子感受到一股母子深情的热浪澎湃在这条商业街,不,是整座城市。我此刻再无一丝寒意,全身暖烘烘的。我倒像是做错了事的小孩一样羞愧难容,不由地对这对寒冬母子肃然起敬!最后,我带着好奇道出了心中的疑惑:“那你今夜为什么要花自己的钱,而且非要我去买不可呢?”

“叔叔,刚才对您的态度不好,请原谅。今晚10点,我来的时候,她仅剩下两张饼了。妈妈说,如果没人来,她至少一直要坚守到深夜12点半。我知道她今夜肯定是卖不出去了,可是妈妈的身体不好,怎能禁得住这样的寒风加冰冻呢?妈妈明天又不会吃早餐了。”

说完他的眼泪夺眶而出,汹涌地落在手中的煎饼上,很快,饼上又增添了些许冰花。我还未来得及安慰,他便将煎饼塞到了我手中,说:“叔叔,送给你吃,补充补充热量吧!祝好人一生平安!对了,过些天便是春节了,祝您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话音未落,他转身便向他的母亲跑去——我握着手中的筷子,望着小孩远去的背影,不知如何是好!不知什么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眼睛也湿润了。很快,他们母子俩拐进了一条小巷——不久,警笛声大作,呼啸而来,随后又是几辆豪华轿车接踵而止。凭借着路灯,我看清了那些熟悉的车牌号,是税务局的车辆。我索性地躲在一个昏暗的角落,掏出了手机——一会儿,天空飘起了雪花。我边走边啃着手中的煎饼,正如小孩说的那样——很甜,饼上的饼花更是尤其的甜。不是亲眼所见,难以想象一个母亲为了孩子会吃多少苦,留多少泪。

我明白:他妈妈少卖了一元钱,一定要节约一顿早餐来弥补上。要是她没有少卖钱,而又偏要节约一顿早餐钱,那岂不是又多积攒了一元么?也许明天是这样的!多么伟大的母爱啊!而明天这个小孩又会吃早餐么?毕竟——我深深地疑惑不已,强烈地责备自己。

第二天,我向那家建筑公司经理退还了“宝马”轿车,随后又取出那张存折的所有钱,并补上了一些钱,把它们都打入了市廉政帐号。我不知道何时会被纪委“请”去“做客”,也不知何时敢向世人讲述这个让我改邪归正,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我掏出自己的钱在一家店铺买了同样的煎饼,吃得心里的确是那么舒坦和愉悦,却感到始终没有那小孩母亲做的煎饼那样甜。

夜里,我想再吃一次那位老妈妈的甜饼,却没有找到——我多次拨开窗户,借助高楼寻找他们的身影,却始终没有发现他们。现在,我习惯了打开那一扇窗户——春节将至——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让人可欲不可求也,而如今这样的寒冬母子情又停泊在何处呢?

生命是神圣的

走过风沙是辉煌……

她——

阳光和煦,春风轻拂,碧野千里,桃李芬芳她,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伴着春天的旋律翩翩起舞,红色的舞鞋格外显眼此时她像一个长着翅膀的天使,追着自己的梦自由飞翔谁都投去羡慕与赞许的目光,期盼着小女孩春天般的未来

然而,谁又会想到……

无情的病魔夺去了那双会跳舞的腿,黑暗、眼泪铺天盖地地转向她——一个追梦的女孩。红舞鞋狠心地离她而去,取而代之的是那灰色的轮椅那是个冬天的夜晚吧,没有梦了,即使有,也是噩梦。折断的翅膀像当初的红舞鞋一样,格外显眼。谁都为她叹息。

然而,谁又会想到……

今天,她像天使一样,站在我们的舞台上。“主持人?从来没有看到过坐着轮椅的主持人”我们惊叹。是啊,但她确实就在那里,我们相信了。曾经那灰色的轮椅已经不再是灰色的了,霓虹灯下,那么显眼,一如当初的红舞鞋。她的脸上,没有悲观失望,我们看到的是那曾折断翅膀的天使奋力高飞的形象。笑容和春光一样灿烂,她高唱着《风雨彩虹,铿锵玫瑰》,高唱着生命的乐章!

谁给我们带来感动,我想是她。

他——

他,毕业于北京民族大学,北京书法协会会员。在书法是成就不小。此刻他站在舞台上,刚毅的脸庞,如炬的目光,坚硬的眉宇,挺直的 脊梁……让我们看到一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

此刻,你不会惊叹。你应该惊叹的是当看到那空空如也的袖子时。你问——难道他没有手吗?是的,5岁时就没有了。也许你问——两只手都没有了,还能干什么?他能告诉你,可以考大学,可以成为书法家!

你看到了吗?他在为我们表演。用嘴叼着大大的毛笔,熟练而灵敏地蘸墨在纸上疾书。那动作潇洒明朗。你听到了吗?背景音乐是《爱的奉献》。伴着音乐,我仿佛看到他在以往的日子里艰难的抗争,咬紧牙关,命运搏斗。我们平常一个简单的动作,就比如说手中的笔掉了,只要弯下腰,伸出手就可以了,而他呢……

不一会儿,他的作品完成了“博学”——两个如他的脸一样刚毅的字,他把这幅字送给了我们的学校。

记不清他具体说了什么,只记得他刚毅的脸,记得并将永远记得他的名字——娄雨。

谁给我们带来感动,我想是他。

他们——

她和他是我们6000多万残疾人的代表。还有他,没有双腿,却可以出访20多个国家,为国家争光;只有一条腿,却可以自创动感舞蹈;没有双眼,却可以在音乐上突飞猛进;没有听力,却可以实现理想……

当他们站在舞台上时,或是听不到台下的掌声,或是看不到手中的鲜花,或是不能到台下与观众握手……但是他们不悲观,他们坚强而幽默,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梦想。

他们说,是人们的爱让他们珍惜生命,与命运抗争,怀着感恩的心活在精彩中。

他们说,只要有爱,就有一千只眼睛关注你;只要有爱,就有一千双手帮助你。

他们说,追逐梦想总是百折千回,人生苦短,哪里能半途而废。

他们说,看不见蓝天,却满心阳光;看不见大海,却满心浪花。

谁给我们带来感动,我想是他们。

我们——

你看到他们了,你想过我们自己吗?拥有健全的躯体,拥有社会与自然的春天,拥有美好的梦想。迈开双脚,可以攀登高峰;伸开双手,可以抓住机遇;睁开双眼,可以享受阳光……我们有别人一世期盼的幸福。然而,富有的我们却常常意识不到这种幸福。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一蹶不振,甚至误入歧途。甘心碌碌无为,浪费光阴。与他们相比,这样的我们拿什么容下自己?

谁给我们带来感动,是他们。是否明天我们也给自己一点感动呢,是否和他们一道创造属于我们全人类的感动呢?

生命是神圣的,走过风沙是辉煌!

1七侠五义: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翻江鼠蒋平、钻山鼠徐庆、锦毛鼠白玉堂

2岳飞、张显、汤怀、王贵、牛皋

3小五义:粉面子都卢珍、霹雳鬼韩天锦、山西雁徐良、小专诸白芸生,小义士艾虎

4小七杰 :

“义侠太保”刘士杰;

“笑面郎君”沈明杰;

“抄水燕子”吕仁杰;

“小元霸”鲁世杰;

“红眉童子”柳金杰;

“黄眉童子”柳玉杰;

“井底蛙”邵环杰。

5贾家楼结义

大哥魏征,

二哥秦琼,

三哥徐绩,

四哥程咬金,

五哥单通,

六哥王君可,

七哥尤通,

八哥王勇,

九哥谢映登,

十哥杜文忠,

十一哥张公瑾,

十二哥白显道,

十三哥屈突通,

十四哥屈突盖,

十五哥尚青山,

十六哥夏玉山,

十七哥尉迟南,

十八哥尉迟北,

十九哥唐万仁,

二十哥唐万义,

二十一哥贾云福,

二十二哥柳州臣,

二十三哥盛延师,

二十四哥丁天庆,

二十五哥黄天虎,

二十六哥李成龙,

二十七哥任敬司,

二十八哥铁子健,

二十九哥张公,

三十哥李义,

三十一哥金甲,

三十二哥童环,

三十三哥金城,

三十四哥牛盖,

三十五哥张转,

三十六哥杨合,

三十七哥李济,

三十八哥何辉,

三十九哥史大奈,

四十哥樊虎,

四十一哥连明,

四十二哥侯君基,

四十三哥毛公遂,

四十四哥吕公旦,

四十五哥柴绍,

四十六哥罗成。

6。五女七贞结拜姐妹:“五女”指尹凤仙、祝凤英、李碧莲(李刚之女)、娄秀香(娄雨海之女)、秦兰香(秦立功之女)。“七贞”指李秀贞、张玉贞(张景隆之妹)、秦花贞(秦良杰之妹)、盖莲贞、盖爱贞(均为盖齐天之女)、张淑贞(张玉之妹)、高桂贞(高廷之妹)

一、历史上,有那些兄弟情深的故事啊

1舜和象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桃园三结义 《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三兄弟感情深厚,至死不渝。

3苏轼苏辄兄弟情深。 苏轼兄弟的手足情,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永远是悠悠历史中璀璨夺目的华章。

而苏轼将这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用他最擅长的词的形式表现出来,便形成了那一首首发自肺腑、贯注着充沛真情实感的关于兄弟亲情的词。 苏轼中秋怀人之作,为兄弟而发,其中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更是成为千古绝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成为千古佳句。

苏轼兄弟情意甚笃,写作此词时,他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

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 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当时苏轼出任徐州知府, 四月离家赴任。苏辙与之偕行,并在徐州停留百余日。

临别之际,适逢中秋佳节,他们一同泛舟赏月,苏辙就写了这首词来告别其兄。苏轼读了也即席写了一首同调和韵之作,序中云:“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词中抒写二人久别重逢接着又将分别的依依难舍之情。

全篇语调凄凉,笼罩着浓厚的“愁”与“忧”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苏轼兄弟亲密无间的手足之情。 自从踏上官宦仕途之路,苏轼兄弟二人的命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们的政治见解相同,也都敢于直言极谏。他们因才略而被任用,也因才略而罹难。

当兄长被一贬再贬时,弟弟也因为受牵连而日子很不好过,但做弟弟的从来未有过丝毫怨言。 在勘问“乌台诗案”的过程中,苏辙愿意以自己的官爵为长兄苏轼赎罪,结果被贬为筠州监酒。

常言道:“患难见真情”,兄弟间的手足真情在患难时更显得弥足珍贵。后来苏轼第三次被贬,居于儋州,位于海南,而苏辙也因为哥哥而受牵连被贬雷州。

东坡居海南,子由居雷州,正是一南一北隔海相望。 兄弟二人同时遭贬,患难与共,倍觉情笃。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兄弟之情见于末句之间矣。由此不难看出,在中国古代作家中,大、小苏不愧为一对情深似海的模范兄弟。

4班固班超兄弟情深 班氏兄弟和兄妹之间一向手足情深。班固为了继承父志,立志续写《汉书》这一著作,但是却遭到一群小人的诬陷:“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

班固被以“私改国史”的罪名关进了监狱,写的书也被没收。 这时候班超得知消息后,生怕碰上个地方上的昏官一下子就“葫芦僧判葫芦案”般地胡判了,于是星夜驰回京师,亲自向皇帝上书说明。

皇帝看了班超的奏折,让地方官呈上班固的史书看了后,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很欣赏,当场赐于班固修史的权利。这样班固一下子变为“中央文献研究室”人员一样的身份了,倒是因祸得福,给《汉书》的问世起到了促进作用。

这其中班超功不可没,若非班超亲自上书皇帝,碰上个昏官错判错杀了,那《汉书》就此湮灭无闻了。 而到了班超晚年,班小妹又为自己的哥哥讨了一次公道,班超在西域已久,年纪也很大了,他起了思乡之情,想乞求皇帝恩准他还乡终老。

但是皇帝没有准,班昭又代兄上书,有理有据,入情入理地请求皇帝恩准其兄回乡。这篇文章也写得很有水平,原文太长,我们择精要处一观: “妾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天恩殊绝……”,这段上来先感谢皇帝的恩赐,俗话说“高帽子人人喜欢戴”,想来皇帝见了夸他的这些话,就算不“龙颜大悦”,肯定也会“甚和”。

“……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因其兵觽,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

骨肉生离,不复相识。……超年最长,今且七十。

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

二、历史上著名的结义兄弟有哪些

1七侠五义: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翻江鼠蒋平、钻山鼠徐庆、锦毛鼠白玉堂

2岳飞、张显、汤怀、王贵、牛皋

3小五义:粉面子都卢珍、霹雳鬼韩天锦、山西雁徐良、小专诸白芸生,小义士艾虎

4小七杰 :

“义侠太保”刘士杰;

“笑面郎君”沈明杰;

“抄水燕子”吕仁杰;

“小元霸”鲁世杰;

“红眉童子”柳金杰;

“黄眉童子”柳玉杰;

“井底蛙”邵环杰。

5贾家楼结义

大哥魏征,

二哥秦琼,

三哥徐绩,

四哥程咬金,

五哥单通,

六哥王君可,

七哥尤通,

八哥王勇,

九哥谢映登,

十哥杜文忠,

十一哥张公瑾,

十二哥白显道,

十三哥屈突通,

十四哥屈突盖,

十五哥尚青山,

十六哥夏玉山,

十七哥尉迟南,

十八哥尉迟北,

十九哥唐万仁,

二十哥唐万义,

二十一哥贾云福,

二十二哥柳州臣,

二十三哥盛延师,

二十四哥丁天庆,

二十五哥黄天虎,

二十六哥李成龙,

二十七哥任敬司,

二十八哥铁子健,

二十九哥张公,

三十哥李义,

三十一哥金甲,

三十二哥童环,

三十三哥金城,

三十四哥牛盖,

三十五哥张转,

三十六哥杨合,

三十七哥李济,

三十八哥何辉,

三十九哥史大奈,

四十哥樊虎,

四十一哥连明,

四十二哥侯君基,

四十三哥毛公遂,

四十四哥吕公旦,

四十五哥柴绍,

四十六哥罗成。

6。五女七贞结拜姐妹:“五女”指尹凤仙、祝凤英、李碧莲(李刚之女)、娄秀香(娄雨海之女)、秦兰香(秦立功之女)。“七贞”指李秀贞、张玉贞(张景隆之妹)、秦花贞(秦良杰之妹)、盖莲贞、盖爱贞(均为盖齐天之女)、张淑贞(张玉之妹)、高桂贞(高廷之妹)

三、历史上有哪些兄弟各为其主,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孙膑和庞渭是同学,拜鬼谷子先生为师一起学习兵法。

同学期间,两人情谊甚厚,并结拜为兄弟,孙膑稍年长,为兄,庞涓为弟。有一年,当听到魏国国君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到魏国做将相时,庞涓再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苦与寂寞,决定下山,谋求富贵。

孙膑则觉得自己学业尚未精熟,还想进一步深造;另外,也舍不得离开老师,就表示先不出山。于是庞涓一个人先走了。

临行,对孙膑说:“我们弟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这一去,如果我能获得魏国重用,一定迎取孙兄,共同建功立业,也不枉来一回人世。”

两人长时紧握双手,最后洒泪而别。庞涓到了魏国,见到魏王。

魏王问他治国安邦、统兵打仗等方面的才能、见识。庞涓倾尽胸中所有,滔滔不绝地讲了很长时间,并保证说:“若用我为大将,则六国就可以在我的把握之中,我可以随心所欲统兵横行天下,战必胜,攻必克,魏国则必成为七国之道、乃至最终兼并其余六国!”魏王听了,很兴奋,便任命他为元帅、执掌魏国兵权。

庞涓确有本领,不久便侵入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连连得胜,使宋、鲁、卫、郑的国君纷纷来到魏朝贺,表示归属。不仅如此,庞涓还领兵打败了当时很是强大的齐国军队!这一仗更提高了他的声威与地位,魏国君臣百姓,都十分尊重他、崇拜他。

而庞涓自己,也认为取得了盖世大功,不时向人夸耀,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气势了。这期间,孙膑却仍在山中跟随先生学习。

他原来就比庞涓学得扎实,加上先生见他为人诚挚正派,又把秘不传人的孙武子兵法十三篇细细地让他学习、领会,因此,孙膑此刻的才能更远远超过庞涓了。有一天,从山下来了魏国大臣,礼节周全、礼物丰厚,代表魏王迎取孙膑下山。

孙膑以为是学弟庞涓以魏王名义请他共创大业,很高兴两人的情谊并没有失去;但又顾恋自己的老师。鬼谷子先生见魏国使者很真诚热情、务必要请孙膑下山,也就劝孙膑:“学本领固然不为谋个人富贵,但若有为国家百姓效力的可能,还是应施展自己才能的,你去吧!”孙膑于是秉承师命,随魏国使臣下山。

其实,请孙膑到了魏国,并非出于庞涓的推荐;而是一个了解孙膑才能的人向魏王讲述后,魏王自己决定的。孙膑到魏国,先去看望庞涓,并住在他府里。

庞涓表面表示欢迎,但心里很是不安、不快:惟恐孙膑抢夺他一人独尊独霸的位置。又得知自己下山后,孙膑在先生教诲下,学问才能更高于从前,十分嫉妒。

第二天两人上朝。魏王对孙膑很敬重,“听从讲先生独得孙武子秘传兵法,才能非凡。

我盼您来,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程度。今天您终于来到敝国,我太高兴啦!”接着问庞涓:“我想封孙膑先生为副军师,与卿同掌兵权,卿以为如何?”庞涓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情况,暗自咬牙。

表面上却说:“臣与孙膑,同窗结义,孙膑是臣的兄长,怎么能屈居副职、在我之下?不如先拜为客卿,待建立功绩、获得国人尊敬后,直接封为军师。那时,我愿让位,甘居孙兄之下。”

魏王听罢,很满意庞涓的处世为人,便同意了。其实,这不过是庞涓防范孙膑与他争权的计谋:客卿,半为宾客,半为臣属,不算真正的魏臣——于是自然没有实权,只空享一种较高的礼遇而已。

从此孙膑与庞涓朝夕相处。两人论谈兵法,庞涓时时因学识粗浅而无话可答,而孙膑却诚心诚意为他讲解介绍。

庞涓知是孙膑学过孙子兵法所致,就故意叹气自责:“愚弟当年也经先生传授,但近年忙于政务,几乎遗忘了。能不能把孙子兵书借我复习一遍?”“此书经先生讲解后,只让我看了三天,就收了回去,并无手本在此。”

孙膑诚恳地说。“吾兄还能全部忆出吗?”庞涓问。

“基本能背下来。”庞涓心里巴不得让孙膑告诉他,但一时又不好开口、硬逼。

有一天,魏王要试验一下孙膑的才能,就在演武场,让孙庞二人表演阵法。庞涓之阵,孙膑一眼就能看懂,并指出如何攻破。

而孙膑排成一阵,庞涓却茫然不识。为怕失面子,忙偷偷问孙膑,孙膑一五一十告诉了他。

庞涓听罢,赶忙走到魏王面前讲:“这叫八门阵。又可以中途变为长蛇阵。”

待孙膑布置完毕来到魏王前,所回答自然与刚才庞涓所说一样。“两卿才能并称杰出,真是魏国大幸!”魏王十分高兴。

但庞涓经过这事,便有了一种危机感。于是下决心:必须除掉孙膑!否则,日后必然屈居其下了!他心生一计,便在一次私下聚谈时,问:“吾兄宗族都在齐国,现在我们二人已在魏国为官。

为什么不把兄长家属宗族也接来一起享福呢?”孙膑一听,掉下泪来:“天灾战乱,我家亲属宗族早消亡殆尽了。当年,我只是由叔叔和峡谷个党兄孙平、孙卓带到外地流浪。

后来我被放在一人家当佣工,叔叔、堂兄也不知去向了!再后来我单身从师鬼谷先生,已多年没跟故乡、亲人联络,连仅有的叔叔、堂兄怕也已不在人间了吧!”“那么,兄长就不想念故乡吗?”“人非草木,谁能忘本?只是现在既已做了魏臣,这事就不必提起了吧。”孙膑有些伤感地说。

孙膑是齐国人,而齐魏两国一直敌对,所以孙膑只有忍隐思乡之情。“兄长说得有理,大丈夫随地立功,又何必非在故土?”庞涓安慰说。

半年之后,孙膑早把这次谈话忘了。有一天,忽然有山东口音。

四、历史上有哪些令人动容的兄弟情

苏轼、苏辙的兄弟情 苏轼比苏辙大3岁,兄弟俩从小并肩携手,长大后更是患难与共。

苏辙说哥哥“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认为弟弟“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甚至说弟弟的文章胜过自己,“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兄弟俩的感情好到什么程度呢?《宋史·苏辙传》记载:“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要知道,从古至今,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反面教材比比皆是,曹植、曹丕的例子就不用提了,就拿宋代来说,兄弟同朝者甚多,但像苏氏兄弟那样历经患难而始终兄弟齐心的却很少。

如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曾巩,他在朝中算“旧党”大臣,他的弟弟曾布却是“新党”的中坚人物,另一个弟弟曾肇又是“旧党”的重要角色,因为政见不和,兄弟之间闹得很不愉快;还有北宋后期的奸臣蔡京,和弟弟蔡卞虽然都是“新党”,但却为了利益之争,后来水火不容。相比之下,苏氏兄弟的手足情深实在令人感叹!因为出仕后聚少离多,所以兄弟俩常常是鸿雁传书,几十年间,从未间断。

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弟弟寄信赠诗,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诸如《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由诗》等,就超过100首。苏轼喜欢和弟弟开玩笑,在《戏子由》一诗中,他这样写道:“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意思是,子由童鞋个子太高了,住的房舍又太小了,若伸直了身子,头便撞到屋梁上了。

(苏轼你这样损自己的弟弟就不对了,他个子长得比你高也是错吗?) 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情深在当时便被称为佳话。据北宋时人记载,欧阳修喜欢交友,于是口里常吟诵孔融的诗句“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范仲淹喜欢论兵,于是口里常吟诵韦应物的诗句“兵卫森画戟,燕寝疑清香”。而苏轼最喜欢吟诵的诗句是什么呢?是“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中的一句。苏轼、苏辙年少时曾共读此诗,感慨甚深,约定以后要早日退官,兄弟回家团聚,对床而眠,共听潇湘夜雨。

苏轼最出名的几首诗词,说起来都离不开苏辙。中秋是中国人十分看重的一个节日。

月圆之夜,最大的快乐,就是一家人聚一起,边吃月饼边赏月,此时此刻,最应景的,莫过于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尤其是最后几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百年来,中秋咏月之作不可胜数,但自从苏轼此词问世后,其他的作品全都黯然失色了。那么在这篇感天动地思念亲人的词作中,苏轼想念的是谁呢?答案是:苏辙。

因为这首词的副标题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深深想念起另外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绝对在他生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苏轼来说,这个人就是苏辙。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和苏辙已经六年没见面了。

我们不知道,苏辙看到哥哥这首词作时的心情,我们只知道,从此历届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都有这一首《水调歌头》。元丰三年(1080)初,苏轼被贬作黄州团练副使。

同年五月,苏辙送兄长的家眷来黄州,期间由苏轼陪同到赤壁游玩。兄弟俩难得一聚,在赤壁矶头,对酒小酌,看江天辽阔,不亦乐乎!胜景游目骋怀,苏辙忍不住诗兴大发,当场赋了一首七律:新破荆州得水军, 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险, 百姓安知赤壁焚。觜距方强要一斗, 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关衅, 意突成功所未闻。这是一首标准意义上的怀古诗,主题很鲜明,即从赤壁之战的历史中引出教训:不能依靠军事力量的强大去进攻本身没有荒乱失德行为的国家。

客观的讲,这首诗写得不错,如果是一帮文人墨客诗酒唱和,说不定还能拔个头筹。于是,苏辙用满怀期待的眼光看着哥哥,希望哥哥能点个赞。

毕竟在别人眼中,苏辙是学霸一样的存在;但是在神一样的哥哥面前,苏辙自己还是不够自信。苏轼笑了笑:“子由,这首诗写得不错,刚好我想了首词与你和一下。”

说着,呼童子铺纸磨墨,一番龙飞凤舞的行书写下来。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从此,这首词被视为宋词豪放派中的第一名。

作为从小玩到大的兄弟,苏轼、苏辙彼此相知于心、肝胆相照。熙宁十年(1077),苏氏兄弟分别7年后在徐州相聚,两人互相作诗应和。

苏辙劝哥哥,“常恐坦率性,放纵不自程”。(你性格不要太坦率,文章不要太放纵不羁,小心被人抓小辫子。)

而苏轼牵挂的是弟弟家里人多度日艰难,“森然有六女,包裹布与荆。无忧赖贤妇,藜藿等大烹。”

(虽然有六个女儿,幸亏弟媳贤惠。虽然布衣蔬食,但子由生性达观,纵然明日无晨炊,也依然倒头作雷鸣。)

苏轼曾说过弟弟的文章胜过自己这样的过誉之词,他也曾对苏辙说:“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59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