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袁宗道的《上方山记》 翻译

文言文 袁宗道的《上方山记》 翻译,第1张

很高兴上了台阶但费劲了九折,但还有300多几台阶,最后终于登上XXX顶上有一件寺庙里这还有200多级,上面丹壁错落,像嵌在岩石缝隙中,寺庙精美绝伦,种有花和竹子,像江南人家的别墅,当时牡丹正在开放,院子里都是红色,香味沾满衣裙。寺庙里的僧人们都争着共设,野菜佳肴,新鲜的摘了就煮,味道芳香脆美。独饮点茶,放几点黄苓芽。气韵甘甜。夜晚露宿寺庙中,与黄XX一起睡,XX鼾声如雷让我一夜不能眠

一共四篇:

自乌山口起,两畔乱峰束涧,游人如行衖中,中有村落麦田林屋,络络不绝。馌妇牧子,隔篱窥诧,村犬迎人。至接待庵,两壁突起粘天,中间一罅,初疑此罅乃狖穴蛇径,或别有道达颠,不知身当从此度也。前引僧人罅,乃争趋就之。至此游人如行匣中矣。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涉屡歇,抵欢喜台。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

自欢喜台拾级而升,凡九折,尽三百余级,始登昆卢顶。顶上为寺一百二十,丹碧错落,嵌入岩际,庵寺皆精绝,时花种竹,如江南人家别墅。时牡丹正开,院院红馥,沾薰游裾。寺僧争设供,山肴野菜,新摘便煮,芳香脆美。独不解饮茶,点黄苓芽代,气韵亦佳。夜宿庵方丈,共榻者王则之黄昭素也。昭素鼻息如雷,予一夜不得眠。

昆卢顶之右,有陡泉,望海峰左,有大小摘星峰。大摘星峰极高。一老僧说峰后有云水洞,甚奇邃。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诸公两手扶杖,短衣楚楚,相顾失笑。至山腰,少憩,则所为一百二十寺者,一一可指数。予已上摘星岭,仰视峰顶,陡绝摩天,回顾不见诸公,独憩峭壁下。一物攀萝疾走,捷若猿猱,至则面目黧黑,瘦削如鬼,予不觉心动,毛发悚竖,讯之僧也。语不甚了了,但指其住处。予尾之行,入小洞中,石床冰冷,趺坐少顷,僧供黄茅汤,予啜罢,留钱而去,亦不解揖送。诸公登岭皆称倦矣,呼酒各满引。黄昭素题名石壁。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乃达洞门。入洞数丈,有一穴甚狭,若瓮口,同游虽至羸者,亦须头腰贴地,乃得入穴。至此始篝火,一望无际,方纵脚行。数十步,又忽闭塞。度此则堆琼积玉,荡摇心魂,不复似人间矣。有黄龙白龙悬壁上。又有大龙池,龙盘踞池畔,爪牙露张,卧佛石狮石烛皆逼真。石钟鼓楼,层叠虚豁,宛然飞阁,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突然起立者,名曰须弥,烛之不见顶。又有小雪山大雪山,寒乳飞洒,四时若雪。其他形似之属,不可尽记。大抵皆石乳滴沥数千年积累所成。僮仆至此,皆惶惑大叫。予恐惊起龙神,亟呵止,不得则令诵佛号,篝火垂尽,惆怅而返。将出洞,命仆敲取石一片,正可作砚山。每出示客,客莫不惊叹为过昆山灵壁也。

从云水洞归,诸公共偃卧一榻上。食顷,余曰:“陡泉甚近,曷往观?”皆曰:“佳。”遂相挈循涧行。食顷至。石壁跃起百余丈,壁淡**,平坦滑泽,间以五彩,壁上有石,若冠若柱,熟视似欲下堕,使人头眩。壁腰有一处, 攒结,成小普陀,宜供大士。其中泉在壁下,泓淳清澈,寺僧云:“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泉辄伏。至诚谶谢,复涌出如常,故相传称圣泉。”余携有天池茶,命僧汲泉烹点,各尽一瓯,布毡盘石,车饮至夜而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776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