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有什么习俗?

腊月二十三有什么习俗?,第1张

腊月二十三有祭灶(祭灶神,祈求一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扫尘土(扫去过去一年不好的事情,祈求来年吉祥如意)、吃灶糖(吃祭拜灶神的糖,以求好运连连)、剪窗花(装饰房屋以增添年味)、婚嫁(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等传统风俗。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1、祭灶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民谣有“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民间早就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就是说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2、扫尘土

祭灶之后,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春节前扫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

3、吃灶糖

灶神的贡品不需鸡鸭鱼肉,更不需牛羊三牲,只需祭上一些“糖瓜”,让灶神尝点儿甜头,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古语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灶糖是一种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

4、剪窗花

剪贴窗花也是小年较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5、婚嫁

过了腊月廿三,汉族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因此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都会特别多。

历史渊源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灶神信仰是民间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关于过小年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东汉崔定《四民月令》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小年也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家庭宴饮,燃放鞭炮,其活动类似过大年,只是不出门拜贺。

传说中灶王每年腊月小年要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百姓觉得要敬重灶王才有了祭灶这一风俗,来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此后祭祀灶神逐渐成为过小年的主要活动内容沿袭至今。

  人们之所以要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糖瓜儿粘”,是为了“祭灶”。这里的“灶”,指的是“灶王爷”。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称“灶王爷”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要在自家的灶房的北面或东面设置灶王龛,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人们还认为,每当“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都要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一下各家各户这一年来的工作与生活情况,然后,玉皇大帝再把各家各户应得的奖惩交由“灶王爷”来处理。领到了玉皇大帝命令的“灶王爷”再于腊月的最后一天(小年二十九,大年三十)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故而,这位小小的“灶王爷”被认为是天上诸神的引路神。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

  正是因为“灶王爷”如此重要,人们才会在“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的这一天拍拍“灶王爷”的马屁,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往灶王爷的嘴里塞上一块“糖瓜儿”,以便堵上“灶王爷”的嘴,不让“灶王爷”到玉皇大帝面前说人类的不是。这就是所谓的“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一语的由来。也正是因为“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的重要性,才被老北京的人们称为了“小年儿”。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过的这个“年”,其实过的就是“灶王爷”。

祭灶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风俗有祭灶、扫土、吃灶糖、洗浴、置办年货等。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寄托着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祭灶是几月几日有什么风俗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祭灶日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祭灶日。

祭灶日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不大相同,在南朝时,一些地方祭灶日是在腊月八日,宋代时则在腊月二十四。

不管在哪日祭灶,目的都是为了祈求灶神保佑家人平安,在习俗上,会供奉灶神糖果、进行扫宅等。

蚂蚁庄园我国旧时民间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时会供上灶糖主要寄托了什么愿望,蚂蚁庄园是支付宝中的一个活动很多人不知道腊月二十三祭灶时会供上灶糖主要寄托了什么愿望问题答案,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蚂蚁庄园腊月二十三祭灶时会供上灶糖主要寄托了什么愿望问题答案分享

问题和答案

我国旧时民间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时会供上灶糖主要寄托了什么愿望。

盼灶王嘴甜报好事。

参与方法

1:在支付宝中进入今日小鸡庄园,点击下面的三个图标中的第二个领饲料图标。

2:点开之后选择蚂蚁庄园,然后点击右侧去答题按钮,就能看到蚂蚁庄园的问题了。

3:选择正确答案就能获得一百八十克饲料,错了只能获得三十克。

不用的,祭灶是传统,

一般都是每户每年祭祀,传统又叫过小年,

各地不同,从腊月二十三开至二十都有,看各地各家的传统而定。

要在自己常住的房子里祭祀

其它房子在除夕时贴上新年对联就可以了

传说腊月二十三是每年灶神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日子,他会把各个人家一年的活动饮食还有个人行为上报玉帝,为了堵住灶神的嘴,让其报喜不报忧,就祭给他粘糖果吃,让其甜蜜蜜的高兴,还粘住他的牙,不说家里的坏话…………

是祈求平安的做法。

1、腊月二十三祭灶的含义:传说,灶神每到年底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民间一年的状况,总结一下过去一年哪些人家做了好事哪些人家不行,玉皇大帝听了年度总结,就展望一下未来,衡量一下到底该奖谁罚谁。所以为了明年能过得好一点,人们就在小年这一天祭拜祭拜灶神,既诚恳还很有仪式感。

2、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习俗:

1、祭灶王: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之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2、扫尘土:除旧布新。

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打扫房屋,清洗家什,擦窗拭镜,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拔出旧的各种尘垢不祥,做到窗明几净,焕然一新,契合除旧迎新的美好寓意,也为新年的到来做好准备工作。

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因“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去,既指庭院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各种不快。

3、剪窗花:一刀一剪生春风。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竟可以随手创造出一张张千姿百态的图案,喜鹊登梅、孔雀牡丹、鹿鹤桐椿、五蝠捧寿等等,贴满家中的角角落落,不但装点着节日的浓浓氛围,更传承着中国几千年的生活智慧。

4、贴春联:总把新桃换旧符。

对称圆满,妙语连珠的春联在小年这天也开始张贴起来,民间讲究“每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吉祥的话语,喜庆的中国红,像一张张写满吉利的福印,庇护着全家的平安幸福,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新年祈愿。

5、当洗浴:干干净净过年。

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外,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洗浴、理发,褪去过往的晦气,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845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