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
这是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诗句,全诗是: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竹子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而实际的含义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一二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三、四两句畅述胸怀。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呀!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表达了作者对竹石的赞美之情,竹石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
2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5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6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7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刘禹锡《庭竹》
8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马谦斋《水仙子·咏竹》
9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刘禹锡《庭竹》
10隔岸好山罗数峰,绕檐修竹添深丛。--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11秋雨亦嫌秋热在,打荷飘竹为人来。--杨万里《还家秋夕饮中喜雨》
12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陈子昂《修竹篇》
13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杜甫《咏春笋》
14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朱淑真《初夏》
15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16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李白《姑孰十咏·慈姥竹》
17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18最爱此君秋一片,湘江烟火晓初晴。--仇远《花竹图》
19竹枝歌罢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叶绍翁《送冯济川归蜀》
20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佳人》
21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梅尧臣《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22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岑参《范公丛竹歌》
23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24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杜甫《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2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板桥《新竹》
26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李白《游水西简郑明府》
27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仇远《题赵松云竹石幽兰》
28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宋之问《绿竹引》
29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韩愈《新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