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离不开我们的生活。那么生态教育随笔会写些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希望你喜欢。
篇一
无论您在哪个季节走进我们的幼儿园,您都会看到满院子正在快乐做事的孩子们。
春天,孩子们在悠然地赏花,看小草偷偷地冒出小芽,等待虫儿们陆续地出现在春阳下;他们自在地喂鱼、喂小兔子、看小鸡仔们嬉戏;他们听鸟儿唱歌,给鸟儿筑巢;他们专注地观察、投入地写生……夏天,孩子们捉蚂蚱,捡蜗牛,粘知了,逮蝌蚪,摘野花,采野菜;在自己的农耕小田里除草、捉虫、幸福收获;在林中捉迷藏,在雨中狂欢;他们尽情地玩水、玩沙、玩泥巴,或者围坐在草地上听故事……秋天,孩子们或是正在采摘黄澄澄的柿子和红彤彤的山楂,或是正在捡拾脆生生的鲜枣儿和刚落下来的核桃;他们与秋风嬉戏,与落叶共舞;在树木的枝干上,您看到的不只是树叶,还有自己爬上去的孩子……冬天,孩子们疯狂地玩雪、玩冰、堆雪人、打雪仗、冻冰花……看到这里,也许您会纳闷:您讲的是公园还是幼儿园您讲的是事实还是童话
这就是我们的幼儿园,秉承自然教育的理想创造的一个富有童话色彩的幼儿乐园。
要了解这个自然教育的童话,先要了解我们的教育哲学和理想。
秉承“天人合一”的教育信念和理想天人合一,是中国古老的思想信念,也是我们实行自然教育的哲学基础。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自然之子。所以,自然环境对孩子的生命成长、心灵启迪至关重要,尤其在养护孩子的“真善美”及“智慧和灵性”等方面有着社会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美国当代著名的海洋地理学家雷切尔·卡森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爱默生也曾说过,“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而我们的教育理想就是,给孩子建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孩子真正地体会到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神奇和美妙,体验到在大自然里嬉戏和探索的快乐和幸福,初步感悟到人在自然里的位置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天人合一的种子。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过一种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完整统一、幸福快乐而又富有意义的童年生活;让我们的老师过一种平和润泽、幸福完整,通过成长自己而引领大众的教育生活。
所以,我们的教育宗旨就是,以自然育灵性,以大爱启智慧,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
“无中生有”建立自然生态资源为了实现我们的自然教育理想,自2004年办园初,我们就因地制宜为孩子们建了一个生态园,大体分为游戏区、观赏和探索区、养殖区、种植区四大区域。
游戏区里我们准备了沙、水、泥、土、石等自然游戏材料,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玩个够。在这里他们一会儿是建筑师,一会儿是工程师;一会儿是烧烤店的烧烤师,一会儿又是蛋糕房的蛋糕师……在探索和创造中,感受着这些自然材料的魅力和特点,感受着自己和这种种不同物质的联络。
观赏区和探索区里,我们种下了杏树、梨树、桃树、樱桃树、核桃树、李子树、山楂树、枣树,无花果树,樱花、梅花、海棠、紫薇、丁香、木槿、凌霄、牵牛、荷花等大量的花草树木。这些花草树木随着季节的变换呈现出不同的美丽景色,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很多有趣的昆虫和鸟儿来这里安家。在这里,孩子们自由地享受着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美、愉悦与安宁,深切地体验著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带给包括自己在内的周围事物的不同影响。
养殖区里,我们养了鸡公鸡婆鸡仔一家和兔子、鸽子,它们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喂养它们,观察它们,模仿它们,研究它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建构著自己对动物的认知体系及情感态度。
种植区里,我们为孩子们开辟了一块块袖珍农耕小田。在这里,孩子们种下他们满满的好奇和期盼;在这里,他们了解各种植物不同的种植方式、生长及生存智慧;在这里,他们感受体验著植物生长周期里不同阶段发生的不同的故事;在这里,他们品尝著劳作的滋味和收获的快乐;在这里,他们通过观察、探究、测量、记录、写生、泥塑、烹饪、表演、照料、养护等各种方式建构著自己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以及与自然的关系。
看着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园,人们很难想到,它当初竟是一片废墟瓦砾。
德州跃华学校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办学的民办学校,几个学部都在一个校园内。1999年建立的初中部和高中部;2002年建立的小学部;2004年建立的幼儿园。校址的前身是一块麦田。2004年3月我来到这个学校时,幼儿园正在挖地槽阶段,整个园区都是建筑工地和建设其他学部时残留下的建筑垃圾。工程完毕以后,大堆的垃圾被集中清理以后,留下了目前生态园的前身——泥土里或埋藏着或混杂着瓦砾石块且凹凸不平的十来亩地。这块地不光荒芜杂乱,还很肥由于各种原因,一度以来,这里是某些人大小便的地方。为了取消这项功能,耗费了我4年多的时间——每天早晨我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铁锹去掩埋大便。在如何处理和利用这块荒地上出现了分歧,有人主张硬化,即用瓷砖或大理石铺砌起来;有人主张软化,即用塑胶地垫装饰起来。而我对投资人说:不要动这块地,给我们留着,这块地能长出咱们幼儿园的特色——自然。
篇二
如今,大多关于生态的议论,围绕的还是“人”的生存或生活。比如,减少排污,因为人快要无法呼吸;比如,不要砍树,因为树可以留住人必须的水;比如,不要给鸡喂激素,因为人吃了这种鸡不好;比如,不要消灭麻雀,因为还不知它以后对人有什么用。人们对生态的重视还是极其功利的,仅仅是因为担心地球的供给难以为继,害怕大自然的疯狂报复。
如果能让人活得更好却并不伤害环境,这种作为我当然举双手赞成。人们都知道欧洲有个小国家瑞典,却不一定清楚瑞典非再生垃圾的比例只有1%,欧洲国家平均比例是38%。瑞典人的生活垃圾有36%得到回圈利用,14%再生成化肥,49%焚烧发电。垃圾焚烧为瑞典人提供了20%的城市供暖和25万家庭用电。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甚至向欧洲邻国“要垃圾”,挪威就是向瑞典“支援垃圾”的主要国家。
问题是,我们并不是一直在“限制人为的破坏”上做文章。人类社会的科学研究和围绕科学的一切发现、发明,基本上是围绕着人如何活得更满足而作出努力的;人很少去思考如何克制自身的欲望。我们本来只需一杯水,但人们往往要霸占一条河。人的贪欲到了不在乎伤害或毁灭其它一切的程度,即使已经觉醒的声音有了,多数却不过是因了这种伤害或毁灭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
对于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更不用说生态科学,我绝对是一个无知的家伙。但常识告诉我,这个地球不是只给人类消费的,地球需要哺育所有的物种。人类不能等到仅剩一汪清水时才流出泪水,不能所有虎类都快灭绝时才呼唤“华南虎,你在哪里”。我最朴素的理念是,上天既然创造了大自然以及若干生灵,自然有他的理由。生态,看来不是指人类生存的环境状态,而是所有生命共生的形态。
前不久,读到一个关于共生的观点,叫“该亚”Gaia,取名于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它的核心观念是,由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构成的生物圈,与其环境构成一种稳定的共生关系。这个世界,完全可以相安无事,至少不都是你死我活。手头有一本没有读完的书《重返狼群》,该书引起了激烈的争议。美女作者与狼成为亲密的伙伴,我信,并祝福她。和 好相处颇为困难,但有人对蚂蚁的偏爱使他因之对宇宙的玄妙保持敬畏之心,他就是哈佛大学的爱德华·威尔逊。他在研究“大头蚁属”Pheidole,大头蚁属包括2000多个蚁种。他说自己从这种“最佳消遣活动中”,产生了一种“似乎看到了造物主的真面目的感觉”。
你会说,那只是对职业的爱。我想引用另一位科学家伍迪·艾伦的一段名言,“如果我可以重新活一世,我会活在熟食店里。”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人和宇宙变幻莫测,奥秘无穷;我则愿意引此说明人类别为一己之私太折腾。人类特别是现代人,在折腾中越来越觉得自身伟大得地球都装不下了。殊不知,人类赖以谋求生存之科学的岛屿越来越多,无知的海岸线便越来越长。机器人爱好者中流传一句话很值得玩味,“机器人,你能把自己拆开吗”人啊,你能在这个地球上把自己折腾成非生物吗
中国道家值得骄傲的哲学理念,就是对大自然的认识极为深刻。我青年时期的一本笔记本扉页上,曾很虔诚地抄录过一句道家的诗:“野菜连根煮,松枝带毛烧。”只是,现代人有多少人喜欢这种调子武昌的黄鹤楼有一幅楹联,“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有多少人懂,甚至有几个人关注
梁漱溟说人生就三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内心的关系。人们绞尽脑汁地摆弄人与物的关系,为了物在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唯独不花精力矫正人与内心的关系。现代社会有一种病,这种病是不认同地球上的其它部类,对人以外的众生不懂得敬,不反观人的内心,不承认人类的渺小。有一组资料:地球的生命45亿年,细胞产生于37亿年前,如果把地球的整个生命长度压缩成24小时,生命则出现在半小时内,类人猿是在20多秒前演化成人类的,而现代文明的存在还不到01秒。前人有诗云:“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当把念医。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哪有病来时。”觉念偏差,病害丛生。
前些年,读过《浮生六记》。作者几乎可以认为是一生没有作为的人,在父亲眼里没出息,在妻子身边难以担当,在朋友圈中常常被骗,在官场职场更是碌碌无可圈点。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功利主义者懒得瞧上一眼的人,却用自己的一生去品味诗情、爱情、友情以及山水情,人生的丰满度不输同时代的达官显贵。请允许我用这个清朝的一个普通人、《浮生六记》作者沈复的一段诗文作为本文的结尾吧:“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
拓展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都曾经一度追捧过那种所谓“民主、开放、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相对于过去那种“专制、封闭、凝固、古板”的传统课堂来说着实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但现实中许多的所谓优质课、示范课似乎就是由过去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发展到如今“ 燃烧的岁月”,音乐、舞蹈、游戏、录影等纷纷闪亮登场,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
我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力求本真。“本真”就是“返朴归真”。当然这里的“返朴归真”并非是回归到以前那种“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小黑板”,“教师在讲台上 澎湃地照本宣科,学生在讲台下悄无声息地全盘接受”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推向更高的境界:“简约、扎实、灵动、高效”。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要“以文字为本”。文字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体验情感的载体。我认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最为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就是“读书”——走进文字。如果我们老师一味地让多媒体课件替代文字的地位,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亲近文字,教师又如何去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呢
其次,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教师要转变角色,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我认为,语文课堂应该“以课本为本”“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目标定位小一点,教学过程实一点,教学方法纯一点,简简单单地教语文。这样的课堂教学看起来朴实无华,却不失精当实在。
如何构建反璞归真的生态语文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落实。
其一,课前准备严厉杜绝作秀。
在一堂课里,教师的教学是否在“作秀”,关键要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把学生当做“道具”来用,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处处为学生着想。在教学时,如果教师脱离或者偏离教学目标,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等现代科技,这样的课堂虽然气氛活跃,但是假如没有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自然算不上是一堂好课。
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要片面地去追求多变的形式,花哨的结构,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体验情感的学习方案。
其二,教学设计力求简洁有效。
一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除却一些繁文缛节,省去那些不必要的言语与提问,还学生一片纯净的天空。
二合作学习应该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开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不宜过多、过滥。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我认为:1当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合作探究;2当大家遇到一些急切希望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3当学生们对某一个问题达不成统一意见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三将复杂的文字内容进行剪裁、重组。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范进中举》的时候,我就围绕一个“变“字来组织教学。请问同学们,在范进中举前后,哪些人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呢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言里看出他们的“变”化通过人们的这些“变”化,我们由此想到了些什么呢再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孔一己》的时候,我就围绕着一个“笑”字来组织教学,哪些人在“笑”孔乙己他们怎么“笑”孔乙己的从他们的“笑”中看出一种怎么的社会现象再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傅雷家书》的时候,我就紧紧围绕“父爱如山”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们在充分阅读文字的基础上,得出傅雷对儿子的爱表现在对儿子的“信任”、“理解”、“鼓励”、“赞美”等等上。
总而言之,教师的教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学生将来不需要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思维方式与方法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等等学生内化性、发展性的东西作为教育教学的归宿与宗旨。千万不要让学生遭遇《北大毕业等于零》的下场。
怎样培养孩子的情感教育
在当代教育中,以它为主线,引发了现代教育理论课程的改革,并出现了很多有关的新教育理论,理念。如:生态教育理论,合作学习,多元智力理论…那么,我们怎样落实新课程?毫无疑问,能否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衡量尺度就是要看我们所进行的新课程是否实现了新课程的目标。所以落实新课程标准,就必然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那么要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呢?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热情、动机,更是指丰富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此可见,它可以涵盖原来思想教育目标不能包括的情绪、意志、兴趣等各种情意目标,体现了课程目标对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关注。
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落实新课程标准有着必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决定新课程标准能否得到有效落实、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否真正具有意义。 (一)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果着眼于目前,则会让学生情通理顺的自觉地进入学习、探究的专注状态,学生会觉得学习不仅是乐事,而且会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会把通过学习、探索当成实现其价值的手段。 (二)使教师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幸福 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幸福与其价值实现是直接相连的,教师的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当学生在新课程课堂上收获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时,正是其进入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收获学习的快乐与成功之时,而这种状况会带给教师极大的欣慰满足感。而且,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会使教育教学过程由师生间的智力交往过程转化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过程。 (三)使新课程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如前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标的灵魂,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实现了这个目标,就会使学生收获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师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幸福。新课程更会因此而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迷人的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既然新课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为了有效落实新课程,就要进一步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一)开放、生成,让教学精彩起来 所谓开放主要是指师生心态的自由开放;所谓生成,是指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更关注课堂上所蕴含的教学资源。通过“敏锐的捕捉、发现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来促成教学的动态生成。开放是生成的必要前提,只有开放,师生才能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课堂才会处处有思维的火花、精彩的表现。 (二)合作、互动,让教学生动起来 合作是互动的前提,只有师生、生生的教与学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才会进行有质量的互动。互动的核心是整合教学过程的各要素,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生动起来。 (三)激趣、启思,让教学深刻起来 探究的兴趣是引起探究活动的前提,在兴趣驱使下的思维的活跃状态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最佳状态。兴趣的引发要靠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教学情境的巧妙创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特定的情境内,教师的巧妙点拨、灵活引导,会使课堂教学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价值观与价值观的相互启发与提升的过程中深刻起来。 (四)重置情景、角色扮演,让学生主动起来 重置情景、角色扮演,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方法就是让学生模拟生活,学习情景,让他们在特定的学习,生活情景中去感受、体验和表现。把感觉充分营造出来,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五)尊重学生、鼓励创新,让评价多元起来 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的评价,评价往往会决定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学生学的状态与教师教的状态如何。往往一堂课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不当的评价造成的。不当的评价会使教与学双方均不能进入状态,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无趣,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了。而恰当的、鼓励性的、引导性的评价却会有力地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因此,新课程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总之,落实新课程标准,就必然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是不言自而喻的。但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引言: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在改变生态环境的同时,生态教育一词也应运而生。教育的生态观是指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学校将生态教育、思想、理念、原理、原则和方法融入实践。以生态环境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什么是生态教育?
其实生态教育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只是过于平常,没有人对它在意。生活中我们最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莫过于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客观的说生态教育就是一个人一生中顺应自然的人性教育,也是当今社会中自觉形成的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以一种生态原理和方法来思考解释复杂教育问题的理念和策略。生态教育可以唤起我们所有人身上最纯真的品质。
二、学校生态教育的好处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和谐校园的核心。所以要实现生态教育,必须处理好师生关系。把教师和学生放入一个平等的地位。其作用在于两颗心在同等地位才能拉近距离。顺应自然,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与尊严,更要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走进学生的情感实践,以朋友的身份培养师生关系。课上我们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课下我们是友好的朋友。用生态教育理念构建精神文化。学校以生态文化为主,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环境是所有自然资源的保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问题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关心的问题。而学校里的学生正处于生态环境中最好的年纪。所以学校进行生态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生态教育的进行也也是顺势而为,颇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应体现现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掘并利用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教育因素,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态度和生态文明意识,自觉去关爱自然,爱护地球。一、 在直观中体验生态文明的重要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文质兼美,还有不少课文渗透了环保教育的因素,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课文中蕴藏的生态环保素材,围绕语文教学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定环保教育的要求、方法和步骤,把环保教育有机渗透到德识才学的教学过程中,以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很多课文无论是内容还是插图都十分精美。《莫高窟》《沙漠中的绿洲》《珍珠鸟》等都不失为好的环保教育素材。老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绚丽多彩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提高欣赏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培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不仅是师生、生本情感交流、平等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与大自然窃窃私语、情感融洽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环境、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教师应因文而异,通过插图、多媒体以及精彩语言创设充溢情感、饱含激情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生态教育活泼具体,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实施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态教育。教老舍《草原》时,老师可利用多媒体再现草原蓝天碧草羊儿跑的独特风光,并伴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与音乐美妙融合,让学生沉醉在如诗如画的境界中。再让学生闭上眼睛,问:你闻到了什么?这儿为什么会如此优美宜人呢?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交流,领略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无限风光,而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心灵中沉淀,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生态文明之芽也在心中萌发。
在老师的教育和孩子的发展方面,可能还需要在以下方面提升:
培养多元智能: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具备多元智能的人才。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等,让孩子在多种智能中得到平衡发展。
强化教育技能: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包括课堂管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包括培养孩子的情商、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意识等方面,让孩子在情感上得到健康发展。
推进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趋势。教师应该掌握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教育生态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教育建设,与家长、学生等建立良好的教育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总之,教师的教育和孩子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成长,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多元智能、情感健康的人才。
答案:(1)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人类生存在地球的自然怀抱里,是自然的产儿,自然生命的分子,理应爱护环境,与自然万物保持必要的生态平衡。可是,人们为了个人及其群体的私利和生活改善却一味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力图征服,主宰自然,而不顾自然是否承受得起,是否对它造成了伤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学校里和社会上要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与宣传,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自然、爱护生命、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情感,从而逐步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观念。(2)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造成生态灾害与生态失衡的原因有很多,都与人的素质有关。因此,我们应当有计划地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切实懂得:什么是生态?爱护生态和节约资源对人的长远发展有何意义?什么是污染与生态失衡?它给人类带来哪些严重的危害?并注意指导与督促他们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去爱鸟,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煤气等资源;不乱丢垃圾,爱护环境的清洁卫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3)引导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生态文明建设关涉社会移风易俗。所以,学校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局限在校内,要组织学生参加到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生命价值观教育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区别如下:
1、内容不同:生命价值观教育主要关注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发展,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个体的权利,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而生态价值观教育则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2、目的不同:生命价值观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使其成为具有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而生态价值观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使其成为具有环境意识和生态责任感的公民。
3、方法不同:生命价值观教育通常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情感教育来实施,注重情感、价值观和道德的培养。而生态价值观教育通常通过知识传授、实践活动和环保行动来实施,注重知识、技能和行动的培养。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它强调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态文明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生态文明主题班会教案1
教学目的
科学概念: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了解并区分概念“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过程与 方法 :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为维护生态平衡,明确应该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重点:
应用已学知识解释维护生态平衡的原理。
教学难点:
解释并推断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因,继而进一步解释并推断我国北方频繁引发沙尘暴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张美丽的大草原,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草原上,绿意盎然,到处都是生机,你们 说说 看,有哪些动物生存在这片草原上呢预设:兔、牛、羊、老鹰、秃鹫、狼
2、嗯,有如此多的动物生活在这片草原上,我们能想象它们生活得怎么样子预设:很快乐,很自在,很和谐,
3、对,他们生活在同一片草原上,相互关联,已经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我们把这样的一个生物群体称为了生物群落。Ppt出示生物群落概念。
二、区分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
1、它和我们之前学得那个概念比较像啊预设:生态系统。
2、好的,我们把它也请出来,一起来区分辨认一下。生汇报:
3、那谁包括得范围更大呢
预设:生态系统。
三、生态失衡原因分析
1、好的,我们继续回到这片草原,假设这里只生存了草、兔、鹰三种生物,(板书草兔鹰),它们有什么关系呢(食物链),在自然状态下,不受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能鹰少了,那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兔子多了,草少了,兔子又减少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它们又达到了平衡)同样,如果兔子少了,会怎么样(一部分鹰因为吃不到食物,饿死了,而草得变多了,兔子的天敌少了,食物丰富,兔子逐渐增多,慢慢地,又达到了一个平衡,)是的,那时,它们三者总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当中,这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生态平衡。
2、现在请大家再来看一张照片,你知道她们之间的关系吗预设:同一个地方。
3、对,这就是这片草原的最新写真,兔子、鹰还能很好得生存在这里吗现在几乎连草也生活不了了。由于我们人类为了眼前的金钱利益,过度开发,造成了兔鹰无家可归。那到底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导致草兔鹰无法生存呢下面给大家5分钟,请各小组讨论,完成上面这个表,当你们小组完成任务是请向老师挥手示意,如果你们听到老师击掌声,不管有没有做好,请你们坐端正等待汇报,听清楚了吗好,开始!(请大家注意,我们要找的是人类的哪些行为导致草兔鹰数量的减少)
4、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下面我请第一小组来和大家分享下他们的结论。其他同学注意倾听,要补充的请举手等待,ok生汇报。(注意强调过度)
5、是的,大家都讲得很好,确实存在那么多的恶劣行为,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几张照片,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PPT
6、那我们的这些恶劣行为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呢预设,水土流失、泥石流,土地荒漠化,沙尘暴,
7、看来大家的环境意识很强烈,我们的过激行为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水土流失、泥石流,土地荒漠化,典型的例子就是沙尘暴。你见过沙尘暴吗对沙尘暴了解吗
8、下面我们在一段视频中来认识下沙尘暴,请大家带着问题仔细听,沙尘暴它是什么预设:生听完,沙尘暴是恶劣天气。
9、刚才大家讲得很好,过度开发会导致破坏生态系统,那我们把一个不属于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带人原来平衡的生态系统中,这样好吗为什么你有好的例子吗
8、资料出示:
野兔入侵、水葫芦、牛蛙
四、维护生态平衡
1、人们的种种过度行为最终得到了报应,生态在不断的破坏,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离我们远去,地球妈妈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维护什么啊,生态平衡。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该怎么做呢
2、大家说得都非常好,我们国家也行动起来了,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我们一起来看看,成效如何Ppt
3、好吧同学们,为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做的可大可小,刚刚同学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都说得很好,这里呢,老师也为大家罗列了一些我们现在就能做的事,大家一起来读一下,好吗
4、生朗读。
五、小结及课后巩固
精彩的时间总是匆匆而过,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那我们来课后巩固一下。
(1)舟山渔场的深海中,各种鱼类、虾、藻类等生物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这是(
B)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2)东海里,各种海洋生物有的遨游在海面上,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有的潜伏在海底,吞噬着泥沙,悠闲自得,我们把这片海洋整体称为了:
(A)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3)用你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下,舟山在6月至9月实行禁渔休渔方针的科学原因。结束语:同学们,在浩瀚的宇宙中,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本期讨论虽然结束了,但“维护生态平衡、爱护地球家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地球妈妈一定会重新披上绿装,变得更美丽!
板书设计:
维护生态平衡
草→兔→鹰
动态平衡
过度开发
导致
生态失衡
外来物种入侵
生态文明主题班会教案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法、学法
小组讨论法、提问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
科学视频《维护生态平衡》,沙尘暴资料
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引入
投影——一片草地
提问:你们知道在一片草地上有哪些生物吗
在这些生物中,你能不能找出一条或多条食物链
生讨论回答
师:在自然界中有将近200多万中生物,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条链,一 种植 物可
能被多种动物吃,一种动物也可能吃多种食物,这样就形成一张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过渡:当然在草原上,除了刚才我们认识的生物以外,还有许多非生物,如阳光、水、
土壤……这些生物与非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今天就让我们选择其中的一条食物链去研究如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投影——鹰、兔、草
二、新课教学
说一说:草、兔、鹰之间的食物关系。
师:假设在草原的某个区域,只生存者草、兔、鹰三种生物,设想一下,如果在这条
食物链中的某个环节发生了问题,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组讨论: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师:也就是说,上面任何一种现象发生,草原会变成什么样子(生态不平衡)过渡:刚才我们的讨论是基于在没有人类活动的情况下的分析,那么在有人类活动的
草原上,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导致这些生物数量减少
小组讨论:1、人类的哪些活动会造成草的减少
2、人类的哪些活动会造成兔的减少
3、人类的哪些活动会造成鹰的减少
过渡:可见人类的这些活动都会引起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在我国北方也有这样一个例子。
生阅读书本P20页材料。
讨论:人类的哪些干扰活动造成了当地生态系统正在遭到破坏
生小组讨论
总结 :人类的这些行为最终导致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草原上的绿色再也没有了,留给我们的只有漫天的黄沙,当强风吹起后,就会形成——沙尘暴,你知道沙尘暴的危害吗播放沙尘暴视频
思考:面对人类大肆破坏,大自然也发怒了,面对我们环境日益恶化,我们应该怎么办 资料阅读:书本P21资料库
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自然界某一区域的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整体。
生物群落:自然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教学 反思
本节课是本章最后一节内容,学生学习了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系统后,对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之间的关系均已掌握,本节课是五、六、七节内容知识的汇总,因此本节课首先回顾了食物链、食物网以及生态系统的知识,从而引出生物群落的概念,是新旧知识自然地衔接。
对于如何维护生态平衡的教学,在教学程序上遵循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首先从最简单的食物链出发,假设草原上某个区域只有鹰、兔、草这三种生物,分析在这条食物链中任意一个环节的破坏都会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失衡。接着讨论有人为干扰时,哪些活动会造成这些生物的减少,然后讨论更为复杂的草原生态系统——书本P20页,我国北方的某个草原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原因。最后了解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沙尘暴及其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注重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生态文明主题班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泥土的种类及作用;知道人和动物都需要泥土;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生态和环境 教育 。
2、感知泥土的特性以及含水量与泥土湿度之间的关系。
3、体验自由创造的乐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事先寻找一处安全的、有水源的泥地(最好靠近稻田)。
2、帮助幼儿获得玩沙的 经验 。
3、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小水桶、废报纸等。
活动过程
一、看泥。
1、带领幼儿来到泥地,引导幼儿用脚踩踩,用树枝戳戳泥地,说说自己的感觉。
2、请幼儿分别从各处抓几把干泥土放在废报纸上,看看泥土里藏着些什么(小石子、树叶、草根等)并要求幼儿把它们与泥土分离开来。
3、清除杂质后的泥土看上去怎么样。用手搓捏有什么感觉。
4、请幼儿用石块敲击泥土,看看它们会怎么样。告诉幼儿土壤就是由这些较小的泥土颗粒组成的。
5、引导幼儿通过回忆说说泥与沙的不同。
二、和泥。
1、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些比较干的泥土变湿呢。(加水)
2、请幼儿用各种办法取水来湿润泥土,感知干泥土与湿泥土的不同以及加水量的多少与泥土湿度之间的关系。
3、鼓励幼儿边和泥,边互相交流和泥感受,如:泥土太湿,就会因太软而不易成形;泥土太干,就会因太硬而不易揉捏。
4、引导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干泥变湿,湿泥变干。
5、帮助幼儿和出软硬适度、有一定弹性的泥团。
三、玩泥。
1、与幼儿一起自由玩泥巴,鼓励他们边玩,边自由交流,引导他们互 相学 习。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泥方法,以拓展其他幼儿的思路。
(1)将泥搓成圆球放在地上滚动,使其粘上树叶、小石子等,形成一个“超级球”。
(2)用树枝把若干个泥球串在一起做成“羊肉串”、“豆腐干串”等,做“烧烤店”的游戏。
(3)将泥直接糊到玻璃瓶或塑料瓶外面,做成质朴的“泥瓶子”,并在瓶外用树枝刻画或用树叶粘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4)将泥土做成大饼,并用树枝在上面刻印图案,或将树叶撕碎撒在上面当作葱花、芝麻等。
(5)捏可爱的泥娃娃,并借助树枝、石子等装饰细节部分。
3、鼓励幼儿自由走动,互相观摩学习。
4、带领幼儿一起做“响炮”。
(1)大家玩得这么高兴,我们一起用泥来做个“响炮”吧!
(2)教师示范“响炮”的做法:将一团拳头大小的泥搓圆,用拇指在泥团中间挖个坑,然后用拇指转动泥团,用食指配合使其外部成碗状,最后,把“碗”底捏薄,使其薄于其他部位。
(3)教师示范“放炮”:先托起“响炮”,然后使劲将它倒扣在地上(最好在石板上)。在空气的推动下,“炮”会破裂发出响声。
(4)请幼儿学着制作,享受自由游戏的快乐,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教师同时在旁用泥做一个“大碗”以备后用。
四、用泥做“小湖”。
1、教师在刚才做的“大碗”里倒入水,启发幼儿看看这个“大碗”像什么。(池塘、小湖、 游泳 池等。)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这个“大碗”是否渗水,说说为什么。
3、请幼儿设想:如果这个“大碗”放在野外,会有什么结果(如 雨水 一淋会酥,太阳一晒会裂,风儿一吹会干等。)
4、请幼儿在“小湖”中放入树叶当小船、小鱼等,与幼儿约定第二天再来看结果。
5、启发幼儿把玩泥场地收拾干净,以免污染环境。临走时请每个幼儿带一件得意之作回园,并启发幼儿用塑料袋装些肥沃的泥土回园养花。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晾干后着色,体验制作的乐趣。
2、如有机会,带领幼儿到附近的砖瓦厂或陶瓷厂观看工人制砖、制陶。
生态文明主题班会教案4
设计意图:
当人类开始注意生态环境的时候,热爱自然、探索自然是我们必须深植于心中的观念,环境教学可能的任何形式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教师还需要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五官去探求自然之谜,与幼儿共同欣赏、发现、尊重和关怀生命与环境,并且建立重视环境保护的观念。
活动一:美妙的大自然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建立环保意识。
2、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求自然之谜。
3、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与家长共同为幼儿准备野外生活所须携带的物品,每人一个背包。
活动过程:
这组活动可安排在春季或初秋时节进行,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到野外去露营。
一、摸摸大自然,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1、找一块安全地带,幼儿自由结伴二人一组,一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一幼儿带他去摸摸大自然里的东西,感觉一下大自然中各种东西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是硬的还是软的,(当不用视觉时,触觉会更加灵敏,小花小草青苔石头树根等都能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感受。)然后互换角色,分组讨论触摸大自然时体会到什么请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较清静的地方,教师和幼儿一起坐下来,将眼睛闭上一两分钟,让心慢慢静下来,让幼儿仔细听周围有什么声音,用语言表达个人感受。(风声、鸟鸣、水声)教师可以随身带录音机,把自然的声音录下来,准备回去听。
活动二:印下大自然的痕迹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感知觉。
3、在游戏过程中感知植物的生长环境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彩笔、纸等
活动过程:
一、印下大自然的痕迹
1、带幼儿寻找各自喜欢的树,每选择一棵用彩笔把树皮和纹理拓印在白纸上。每位幼儿可拓印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来寻找不同种类的树干或树叶来拓印。
2、找一棵大树。教师可以让幼儿讨论,一共要多少人才能把树围住还可以仔细找找看,有哪些动物是把这棵树当成“家”的树上树下有小鸟、蚂蚁、毛毛虫等居住吗让幼儿表达观察这棵树的感想:大树有多大年纪了身旁可能发生什么 故事 最后,教师让幼儿用白纸把树围住,各自拓下树的'一部分纹理,这些纸可以带回去后平排连结起来,向幼儿展示树的圆周长度。
二、呼吸树的游戏
1、让幼儿在大树荫下作深呼吸,自由地与幼儿讨论树的功能:它可以供人们遮荫遮雨、供给人们食物,也是许多动物的家;树根又可以使泥土固定,吸收水分,天下雨时,才不会造成洪水和山崩。另外,树还可以使空气清新。“呼吸树”的游戏,就是让幼儿了解,树林对于我们的呼吸是何等的重要。
2、在空地上由部分幼儿扮演树木,以各种姿势站立;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教师则当砍树的樵夫。
3、“动物”们只有站在“树”的旁边才能呼吸5秒钟(既慢数五下),然后要用手捏住鼻子与闭气直到跑到另一棵树旁才能呼吸(因为每个数释放出来的“氧气”有限)。当幼儿在大树之间移动时,教师开始“砍树”,被砍倒的“树”要假装倒下,这样动物就不能再靠近那棵树呼吸了。
4、游戏过程中,树逐渐减少,幼儿会感到“呼吸”愈来愈不容易,当“树”全被砍倒时,“动物”们也就会昏倒了。
5、游戏结束后,教师可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
活动反思:
《美丽的大自然》从一次郊游入手,在引导孩子看看、摸摸、找找、玩玩的过程中,融入了科学、语言、健康、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兴趣很高,整个过程都是在具体有趣的活动中实现的。
幼儿在活动中观察能力、思维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是快乐而满足的!
生态文明主题班会教案5
时间:
星期二
地点:
三年级一班教室
参加人:
本班全体学生
主持人:
班主任
活动目标:
1、知道治理环境的紧迫性,懂得环保的意义。
2、能从自身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构建环保和谐校园,共享绿色美好校园。
3、宣传环保,倡导绿色生活和节能减排,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是希望生活在花草艳丽,绿树成荫,到处都是鸟语花香的环境中,还是愿意生活在到处都光秃秃的、非常脏乱的环境中呢(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地方)。
2、全球的环境:
主持人:同学们,大家都喜欢在美丽的地方生活,可是你知道吗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着苦难,她正在变穷、变脏,我们要怎样才能挽救我们的地球呢今年的六月五日“ 世界环境日 ”,我国把主题定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这又是为什么呢同学们谈有关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如:滥砍滥伐、乱捕乱杀、破坏臭氧层、乱扔垃圾、汽车尾气排放等。
3、身边的环境:
主持人:地球已经危在旦夕,可人们仍在摧残着她的身体,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身边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校园近两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校园,让人耳目一新,有一种美的享受,但校园内却出现了与环保不和谐的现象,破坏了我们的校园。
同学们列举我们校园中出现的种种不文明的现象:如在教室内,有些同学常把纸片扔在地上;在操场上,有些同学把吃完零食的包装袋随意乱扔等等。
最后大家表示: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注意节能减排,种树植绿护绿。
4、主持人:我们这次主题班会将要结束了,让我们从小做起,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我们的一点贡献吧!为了使我们的家园更美,我们一起来制定“绿色 决心书 ”,全体师生共同制订 倡议书 ,并在倡议书上郑重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决心互相监督,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校园。
5、教师总结:同学们,经过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今天的绿色环保主题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大家在这次活动中了解到许多环保知识,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希望大家能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人。
6、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生态文明主题班会教案5篇相关 文章 :
★ 2022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方案最新5篇
★ 2022年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总结5篇
★ 世界环境日活动方案2022范文5篇
★ 2022世界环境日活动总结最新5篇
★ 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方案万能
★ 2022年世界地球日活动策划方案范文精选5篇
★ 植树节专题活动策划五篇
★ 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方案通用
★ 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方案2022最新
★ 2022三一二植树节活动策划案(精选5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