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的发展历程
早期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有好的教育才会有好的未来,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是经历了原始社会、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这四个阶段,下面看看早期教育的发展历程。
早期教育的发展历程1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60年代,美、日、苏等国在冷战和“知识爆炸”等因素的压力下,都以高、新、难等原则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逐级下放。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观点,
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加强早期智力开发成为美、苏、日、德等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倾向于把早期教育误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导致"智育中心",忽视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复归,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工作者都呼吁要纠偏。
1985年6月在日本召开的“日、美、欧幼儿教育、保育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求从"智育中心"转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人们意识到,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和情感问题应被看成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新修定的《幼儿园教育要领》,
明确地将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列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中,以纠正偏重智育的倾向,促使儿童在天真、活泼、幸福的气氛中得到良好的发展。美国幼儿教育界也普遍重视通过社会教育促进幼儿智力、社会交往能力、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但是,智育中心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根本的解决。由于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社会也要求高层次的人才,成人仍对幼小的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在儿童很小的时候,人们就对他们进行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如计算、阅读、体操、芭蕾、钢琴、健美、武术等方面的教育。这种单一的技能技巧训练有着明显的片面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无视儿童的兴趣,强制行事,
过于正规和严格,给幼儿个性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各国教育专家认为,尊重。研究和了解幼儿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仍然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主张让儿童通过自然经验、社会交往和游戏等方式自发地、自主地去学习。
不分年级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已成为影响现行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潮流。1990年,法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初等教育3年制学习阶段改革计划的法令,进行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的改革尝试。其做法是:将2至11岁儿童的教育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一般由3个学年组成。每一个阶段称作初步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学校的小班和中班,儿童年龄为2至5岁。
第二阶段称作基础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学校的大班和小学前2个年级,儿童年龄为5至8岁。第3个阶段称作深入学习阶段,包括小学后3个年级,学龄为8至11岁。
在美国,人们对学前教育中的混合年龄组和小学低年级中的不分年级计划的潜在作用也倍感兴趣,如90年代肯塔基教育改革法和俄勒冈州迎接21世纪教育法案,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不分年级教育形式古已有之。
到近代,年级制和班级授课制在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制度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而在19世纪末开始的欧美教育革新运动中就受到批评。
不分年级教育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重视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允许超前和落后,使优秀学生和后进生都能获得有效发展。其次,不同年龄儿童混合在一起共同活动,通过社会交往,无论是年龄大的儿童还是年龄小的儿童,
都能学到大量知识,并获得社会能力的发展。再次,不分年级的教育还促进了教师对儿童的因材施教,以及父母和教师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最后,不分年级制有利于幼小衔接,使儿童从幼儿园教育自然地过渡到正规的学校教育。
各国学前教育事业在战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一般说来,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和保育学校等仍难以满足社会上的各种不同需要。许多国家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和灵活化。
早期教育的发展历程2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无阶级性。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资料是属于公有制,因此儿童也是公有的,那么教育对每个儿童来讲机会都是均等的,没有任何歧视和差异,所以主要体现了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始社会时期没有学校,都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给儿童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属于第一次结合。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儿童只能学习相关的生产、生活经验,并且只限于模仿、口耳相传等方式来获取经验。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1)夏商: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朝,学校名称分别为庠、序、校,此时教育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
(2)西周:出现国学和乡学。国学设置在诸侯国内,乡学设置在地方,主要是以官学的办学形式为主,面向奴隶主,呈现出政教合一、学在官府的特征,体现了阶级性的特点。那么在这一时期,是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内容,其中核心是礼乐。
(3)春夏战国:春秋时期私学兴起,可以自由讲学、自由办学,打破了西周时期学在官府的限制,教育开始面向所有人。进入到战国时期,私学繁荣,出现了以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为主的显学。
(4)汉代:官私并行。在这一时期实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把儒家思想摆在了正统地位。
(5)隋唐:出现了六学二馆,不同等级官员进入到不同的学校进行学习,体现了等级性。在选拔人才制度方面,建立了科举制。
(6)宋代:书院盛行。学习内容是以四书五经为主。
(7)明清:明朝时期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到了清朝末年,科举制废除。
在古代社会,春秋和战国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分界点,在奴隶社会时期,教育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教育具有等级性。其次,奴隶社会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封建社会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在古代社会,出现了学校名称,教育成为专门的社会职能,那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这是第一次分离。
2西方古代教育的发展
(1)古埃及:有僧侣学校、文士学校等,教给学生文字、书写、执政能力等,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定的官吏,即呈现了以僧为师、以吏为师的特征。
(2)古印度:根据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等级最高的是婆罗门,所以在这一时期掌握《吠陀》为主的经典教义。
(3)古希腊:最重要的是城邦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重视军事体育教育,通过军事教育把人培养成为军事人才,特征是尚武;雅典注重身心和谐发展,特征是崇文。
(4)西欧中世纪:出现两大学校名称,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重点掌握教会学校的学习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学校的七技简单了解即可。
三、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1近代教育的特征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表明国家开始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是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换句话说普及教育的口号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
③教育的世俗化。强调教育要与宗教相分离,摆脱宗教的性质。
④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国家开始通过立法来规范人们的教育行为。
⑤出现了双轨制。英国是最早出现双轨制的国家。
⑥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古代,虽已出现学校名称,但还没有正规的教育制度。进入近代社会后,出现了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
对于近代教育特征,大家可以用口诀掌握:公立初十有双喜。
2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简单来讲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不管多大年龄都要进行学习。不仅包括了正规教育,还包括非正规教育等多种形式。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教育必须要面向所有人,让每个人都能有受教育的机会。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机会对每个人来讲都应该是均等的,体现在三个方面:起点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可以分别对应到入学、升学和就业。此外,还能体现在自主权的扩大,尤其在现代社会实行新课改后,国家开始倡导三级课程管理,出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除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师都可以编订课程。
第四,教育的现代化。与教育的单一性、统一性相对立而言。倡导培养目标多元化、课程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
第五,教育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人的思想现代化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了解过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口诀概括为全民多现身,方便大家掌握。
早期教育的发展历程3一、古代幼儿科学教育的萌芽
这一时期的科学教育分为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两个阶段,原始社会的科学教育是和生产劳动相融合的。成人在生产中传授给幼儿自然的科学知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教育有了一定的长足进步,科学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事件就是墨子利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后来,唐朝设立了“算学”理科专门学校,这时期的科学教育主要专注于“数学”教育。
蒙学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早教形式,如《杂抄》采用一问一答形式,介绍天文、节气、地理、历史、修养和艺术等许多方面的知识,还出现算术知识类的《九九乘法表》。宋代方逢辰编写的蒙学读本《名物蒙求》,专门介绍了自然和自然界的知识,包括天文、地理、鸟兽、花木、日用品、耕种等。王应麟编的《三字经》中有介绍数、日、四时、无行、六谷、六畜的自然知识。
二、未分化的幼儿科学教育
清朝的专门的自然科学课程称为“格致”,“格致”内容包括植物、矿物、理、化、卫生等。1903年,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诞生,1904年张之洞等人为该幼稚园拟定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以下简称《章程》),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有关幼儿教育的法规文件。《章程》设置的具体课程内容有游戏、歌谣、谈话、
手技。这些教育内容已经包含常识的成分,也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如谈话中引导幼儿认识、谈论自然界的物体,在游戏部分中与幼儿一起种植植物、饲养动物,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发智力。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中的教育内容增加了数学、感知觉和科学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谈话、行仪、读方、数方、手技、乐歌和游戏。谈话、
数方和手技已经体现出科学教育的成分。谈话则是对于“单简事务之名称,教师一一指示之,而粗说其义”。数方则是“系用指数器。单双数之,分合数之,参差数之此记数之法,教师指授”。而手技,则更多与福禄贝尔的恩物有关系,“恩物种类甚多,任小儿自为堆积配插,使知轻重大小长短,力点中心之度”。上述内容主要涉及的是数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三、新中国成立前“常识教育”课程的出现
1924年,陈鹤琴指出幼稚园之课程应该以自然、社会为中心。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教材,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张宗麟认为幼儿园课程应增加“自然”科目,“儿童环境中所能接触者以自然物为最多,此罗列之动植物,天空之变异,倘成人能略略指示之,儿童必兴趣盎然”。之后,陈鹤琴、张宗麟等对当时的幼儿教育课程进行了更细致、更合适的分科,
其中幼儿园的常识课包括自然与社会被提了出来。张宗麟并没有给“常识教育”下具体的定义,只是从它的重要性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常识课是人生必需的,并且是日常最容易遇到的活动。这里的常识具体包括生物、非生物、自然现象、日常卫生、社会习惯风俗、社会职业、公民习惯和社会国家世界大事。张宗麟在1928年就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幼稚园的常识教育,
包括幼儿常识教育的意义、目标、方法、与其他活动的关系及关于自然界的常识材料。这些关于常识教育的理念在幼稚园得到实践,而且已经开始从科学角度为幼儿提供一系列生活常识和经验,经过不断完善和改进,最终在1929年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中被采纳为正式课程并实现合法化,由教育部令各省市作为暂行标准试验推行。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
这个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标准规定的幼稚园的课程有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共7项。1936年教育部对此课程标准进行了一次修订,
将原来标准中的“社会和自然”改名为“常识”。1937年,出版发行的《幼稚园160常识课》是根据当时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编辑的,是一本专供幼稚园教师参考的常识教材教法书籍。
学前教育课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是学前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中介,它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王春燕学者所言:“从中国1903年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纵观这百年的发展史可以明显地看出,学前课程的发展与变革是贯穿百年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
一、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以前:从产生到初步中国化。20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开始建立,此时的幼儿教育都是照搬国外的模式,课程也是完全效仿国外。1903年至1918年,学前教育课程主要是模仿日本的模式。1904年1月13日,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其中对蒙养院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其主体内容都是参照日本1899年出台的《幼稚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不断涌入,中国早期的学前教育家如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一方面借鉴西方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进行本土化探索,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并形成了“单元中心制课程”、“行为课程”等课程模式。1932年10月,民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学前教育史上第一个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开启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新时代,迎来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改革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已经确认了儿童的主体地位,认定了幼儿园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此时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已经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此外,幼儿园课程的中国化与科学化一直都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2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学习苏联,在探索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借鉴老解放区幼儿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幼儿教育。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这段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全面学习苏联的模式。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教育部于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规定了学前教育课程包括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六科,并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养活动的具体科目以及各科目的教育纲要。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借鉴了苏联分科教育的经验,实行分科教学和分科课程模式。分科教学自从被引进到我国,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分科课程模式,已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格局。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遇了严重的挫折。1966年至1976年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重创,教育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学前教育也是如此。学前课程处于无序状态,甚至原本的课程体系也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空白期。
420世纪80年代以来(1976年至今):进一步变革与完善。经过10年动乱,1976年开始,我国的教育开始全面恢复。1976年至1990年间,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实现了由沿用“苏式”模式到初步改革阶段的转变,尤其是1981年《学前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颁布,更是促成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变革。80年代,国外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理论逐渐被引入中国,特别是蒙台梭利、杜威、布鲁纳、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在我国广泛传播,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90年代以后,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进行了整体改革。90年代前中期“学前课程变革的主题更加鲜明,出现了游戏课程、情感课程、领域课程、生存课程、上海新课程等多种课程实践。”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化交流的加强,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更是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总之,9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都逐步扩大,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也已初步形成。
二、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史的总体特点
1改革和发展始终是一条主线。纵观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史,学前教育课程从无到有、从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到进行初步的中国化探索以及独立探索,都是在改革中稳步发展。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3次,分别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至今。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课程改革。1989年国家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在试行7年后,于1996年经过修订正式颁布,其内容“反映了幼儿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精神”。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国家层面上对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园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规定了幼儿园教育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并要求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幼儿园在其基础上,可依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没有作统一的规定,但是文件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内容为例,分别阐述了课程目标、内容、要求以及指导要点。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课程改革中,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越来越完善。
2由照搬国外经验向逐步中国化转变。20世纪初,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是靠简单抄袭国外实现的。如“从教育内容、方法,到设施和玩具,先效仿日本,后效仿西方。”模仿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所以这样的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完全“模式化”地照搬,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必然无法实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参考日本学前教育课程的时候,只是单纯地移植,没有考虑到中国与日本国情的差异。到了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已突破了照搬国外经验的模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杜威的思想被引入,我国老一辈的学前教育家已认识到照搬国外模式的不足,他们一方面借鉴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又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例如,1925年陈鹤琴提出幼儿园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即“单元中心制课程”;张雪门依据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思想,进行了“行为课程”的研究,这些都是学前课程本土化探索的重要成果。到了八九十年代,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在继承先前经验、吸收外来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本土化,并且在教育实践中消化吸收,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3由分科课程向多元化课程转变。我国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苏联学前课程模式的影响较深,分科课程一直占据根深蒂固的地位。自80年代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们深刻认识到分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各个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更忽视了儿童自身的活动和直接经验,于是幼儿园综合主题的教育受到追捧,主题化课程也逐渐兴起。此外,在不同教育理论指导下,活动课程、游戏课程、领域课程也同步兴起,学前教育课程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经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幼儿园的课程安排并不遵循“普遍适合性”的原则,而是充分尊重不同地区幼儿园课程的差异性,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幼儿园采用的课程通常不适用于贫困地区的幼儿园。此外,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开设一些民族特色课程,特别是少数民族游戏在幼儿园活动课中的运用,大大丰富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学前教育课程的多元化,是为有差异的幼儿群体分别提供适宜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思想。学前教育课程的多元化取向,已成为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国是STEM教育的发源地,只有我们更好的了解了STEM在其发源地的发展历程,才能更透彻的理解STEM对于国家战略和未来发展的意义。
01
STEM教育起源历史背景
自前苏联人造卫星发射后,美国就开始意识到,国家核心竞争力上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 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 将为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2007年美国教育部公布数据,75%发展最快的职业都需要大量的 科技和数学技能 。而反观美国,本土劳力的数学素养、计算机素养明显比不上优质海外技术人员, 至此,美国开始密切关注STEM教育的发展。
美国当时正值以小布什为首的共和党执政,布什政府果断发布《美国竞争力计划》, 提出将STEM纳入美国发展战略 。
到了奥巴马时期,美国各项教育测评数据也不容乐观——
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结果显示,75%的美国学生到8年级时还尚未熟练掌握数学基本技能。
另一项测评TIMSS结果显示,只有10%的8年级美国学生高于科学国际标准,而新加坡和中国在这项测试上达到了32%和25%。
为此,奥巴马总统呼吁—— 美国未来领导地位取决于今天我们如何教育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 。
为了学生能掌握新经济体所需的技能—— 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STEM技能 等,学校正在付出巨大的努力。有些改变是艰难的,但值得我们努力。
——奥巴马总统于2010年
02
STEM在美发展历程
1986年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表《科学、数学和工程本科生教育》文件,这是 STEM最早的雏形 。
1996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表《塑造未来: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的本科生教育新期望》,提出要 大力培养K-12教育系统中的师资 ,并要 提高所有人的科学素养 。
2005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医学科学院和国家研究委员会就美国政府提出“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卓越与领先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专业报告,指出美国需要保持 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领先地位 。
2006年
美国国会发布《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中领导世界》,决定 投入1360亿美金用于构建科技教育蓝图 。
同年,美国州长协会提出 STEM教育和K-12衔接问题 ,警示美国STEM教育迫在眉睫。
2007年
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竞争力法》,批准 投入433亿美金加强STEM研究 、 教育投入和教师培训 。
同年10月,美国国际科学委员会再次发出《国家行动计划:应对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学系统的紧急需要》,提出STEM教育的主导作用,并 将STEM教育从本科阶段拓展至基础教育阶段 。
2009年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代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至奥巴马公开信,主题为“改善所有美国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着重指出大学前的STEM教育是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动员全国力量支持美国学生STEM知识技能的发展 。
2010年
美国出台《培养与激励:为美国的未来实施K-12年级STEM教育》,指出未来10年要 招收和培养10万名优秀STEM教师 , 创建1000所专注STEM教育的新学校 (包括800所STEM中小学和200所STEM高中)。
2011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委员会发布《成功的K-12阶段STEM教育:确认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有效途径》, 设定3个STEM教育目标 。
报告设定了中小学STEM教育的三个目标:
1、扩大最终在STEM领域修读学位和从业的学生人数;
2、扩大具有STEM素质的劳力、女性、少数族裔;
3、增强全体学生的STEM素养。
同年,奥巴马总统推出《美国创新战略》报告,强调努力 在2020年前再培养出10万名从事STEM教育的教师 。
美国政府为吸引STEM人才,也再次向全球宣布:在美大学学习STEM专业的国际留学生,根据美国移民执法局公布入选专业目录,可 在美专业实习(OPT)延长至29个月 (之后政策又延至36个月)。
2012年
奥巴马在第二届白宫科学展中提出《新科技教育十年计划》,致力于未来 培养100万名STEM专业大学毕业生 。
2013年
《联邦STEM教育五年战略计划》发布,指出STEM教育的5个重点投资领域: 师资队伍的建设,公众参与度的提升,本科生的经验培养,组织机构的培育,研究生教育的设立 。
2014年
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发布《用21世纪技能培养美国人:2015年STEM教育预算》, 投资29亿美元用于整个联邦政府的STEM教育 。
2015年
美国国会颁布《2015年STEM教育法》, 将计算机科学纳入STEM教育课程 。
2017年
美国总统特朗普 签署《总统STEM教育备忘录》 ,确定联邦政府 每年至少投入2亿美金 用于STEM教育,并将计算机科学列入STEM教育范围。
同年又签署《鼓励下一代太空先锋、创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女性法案》,授权NASA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推进女性STEM项目, 让更多的女性成为宇航员、科学家和工程师 。
2018年
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邀请各州STEM教育杰出贡献者集中讨论美国STEM教育最新努力方向。
同年12月, 白宫公布STEM教育的五年计划——北极星计划 ,该计划被列为美国国力发达、科技创新和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增加广度—— 每个国民都需掌握STEM基本概念 ,如计算机思维。
增加深度——鼓励在STEM领域技能欠缺的学生重新学习
鼓励下一代——鼓励学生 未来从事STEM职业
推出启发性课程—— PBL学习 、科学节、 机器人俱乐部 、发明挑战、游学工作坊等的开展
03
与中国STEM发展历程的比较
纵观波澜壮阔的美国STEM教育发展史,让我们更多的反思本土企业STEM教育。然而,值得有信心的是,根据美国US News的报道,美国虽现今仍占据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培养输出领先地位,但东亚和东南亚部分国家正在赶超美国,其中就包含了中国。
中国在STEM教育上的真正起步可以说仅从2015年起,但在极短的发展时间下,中国政府相继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荐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STEM课程标准》中逐步推进了国内STEM教育规范、信息素养教育、创新意识培养、数字化学习习惯培养等,并以更开放的姿态与国际STEM接轨。
然而发展的历程总是漫长并充满坎坷的,中国近年对STEM教育越发重视,但也涌现出诸多问题。唯有我们了解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来龙去脉、了解美国未来的STEM教育规划,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STEM教育在我国发展的程度、趋势与必要性。
人的情绪控制事关人的一生,一定意义上说关乎长大后事业的成败。人的情绪往往由人的气质决定,分先天和后天,尤其是儿童情绪控制培养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关键阶段。有些家长很重视孩子情商的提高,其实情商就是情绪和行为的培养。一般来说情绪和行为的塑造要在孩子五岁前完成,一直到成年都是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到了成人情绪和行为就很难改变了。所以,从心理发展学观点看是非常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的。
第一,是非观的初步建立。儿童期孩子的父母要以身作则,以示范作用影响孩子,让孩子时时处处看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事情父母高兴,为什么事情父母不高兴,做了什么事情受表扬和批评。最忌讳父母对孩子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表扬,甚至溺爱纵容。第二,爱憎建立。让孩子看到什么人和事不能做,什么人和事该同情、援助,培养善良的心和批评的态度。第三,尊长之心建立。把尊老爱幼贯穿于日常,如吃东西能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第四,合众习惯建立。尤其是在幼儿园共用玩具、协作游戏等。出现分歧时要分清对错,不拉偏架,孩子受到委屈多安慰,多鼓励和疏导。
情绪培养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是从小事上体现的。只知占便宜,只知道以我为中心,社会化情绪能好吗?有一句都难以接受的话叫“龙生龙凤生凤”,如果换个思路考虑,自家孩子情绪的好坏养成,主动权不是在父母手中吗?最后,我想说,不管宝宝情商怎么样,我最希望的就是她可以成长为一个做事有担当,有恒心有毅力,并且能坚持不懈为目标努力奋斗的人。愿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