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近期创作的纪实小说《守》, 内容赋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人物性格和创作环境,我又简略整理了五篇蒙古族的生活习惯、思想理念、民族风俗等内容。
前四篇的反响还超出了我的预想,看来友友们对少数民族还是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我很开心!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喜欢,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留到评论区,我尽自己所能的去解答。这最后一篇就介绍一下蒙古族 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和最常见的一些 节日庆典活动 。
一、人文环保。 蒙古人在对其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时,遵循自然法则,他们有意无意强化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
道理十分简单, 大草原是我们的衣食之母, 这是蒙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拿烧火取暖来讲,蒙古人首先烧的柴禾是牛、羊、马粪,而不是去砍伐森林,即使烧柴也是能拾一些干枝,他们决不因烧柴而砍掉活生生的林木。烧牛、羊、马粪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净化了草原,使草原生态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水是生命之源, 蒙古人从来都不会污染江河、湖泊、山泉,他们把污染水源的行为,视为大逆不道。
游牧民的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热爱大自然,他们认为 “生我的土地像金子,哺育我的水像神水。” 孩子们看着长者们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的举动而长大成人,因此他们对苍天、对大地、对祖先有着一种感恩之情,一生一世不知不觉的为自然环保做着贡献。
他们通过心理上的精细表述,再从形象上渗透到实际行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环保意识的种子。这也是蒙古高原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所培育的蒙古游牧文化、心理素质、审美观念等所具有的特定感情。
游牧民忌讳举杯就喝、端碗就吃,甚至吃水果、品尝点心也必须是先 敬天、敬地、敬祖先! 否则他们认为这是 “秃尾的驴,缺牙的猪,是牲畜。”
蒙古族举起酒杯首先要用无名指点三遍酒盅里的酒来敬天、敬地、敬祖先,同样游牧民一日三餐的喝茶、吃饭,也都如此。他们用此行动来进行意念的沟通。
蒙古人不擅玩文字游戏,他们在特别生气的时候也只会说两句“狠话”:
第一句是: 全身流血而死! 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带有诅咒性质的话,已经达到了恶毒的极限。
第二句是: 你就不是个蒙古人! 这是一种带有极大侮辱的狠话,每个蒙古人都无法忍受这样的评断。
二、常见的节日庆典活动
成吉思汗纪念节。 每逢农历三月十七,蒙古族众多的拜谒者便怀着虔诚的心情,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而来。他们来到成吉思汗陵(位于鄂尔多斯),站在这位伟人高大的雕像前,献上明亮的蜡烛、芬芳的香炷、乳黄的酥油、醇香的马奶酒等祭品,追忆他的雄才伟略,寄托对他的无尽的思念。
这时候,整个陵园香烟缭绕,弭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氛。成吉思汗陵是蒙古人心中的圣地,每年的纪念活动也格外隆重。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 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来草原上游玩的最好季节,草长莺飞,骏马奔腾)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射箭、棋艺、歌舞等活动
赛马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
敖包节。 敖包节是蒙古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当草原上鲜花怒放、气候宜人时,当地喇嘛会择一吉日,举行祭典活动以喜庆丰收,并祈福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在蒙古语中, “敖包”就是“堆”的意思,择一块水草丰美、清幽之地,用石头堆起的圆形堆。
有的在石堆上架满一簇簇树枝、有的竖立木幡杆,无论是树枝或木杆,上面都插满五色风马旗。在天地一色、漫漫草原上,敖包如同草原中的导航标志,让来往通行的人,能够藉由敖包所处的位置,来确认自己的方位。蒙古人对于这个有草原保护神之称的敖包非常的尊重,每逢路过,总是远远望见就下马跪拜。
白节。 白节又称又称“白月”、“查干萨日”(西里尔蒙文:Цагаан сар),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凌晨,全家老少以及族人走到蒙古包外,在长者的主持下举行向长生天祈祷仪式。据说这是蒙古族信萨满教遗留下来的传统。然后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除节日间人们互相拜年,敬酒,聚餐、纵情歌舞、赛马,娱乐以祝贺全年纳福、吉祥如意外,佛教传入后敬献洁白的哈达,待续至今。整个白月期间,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的哈达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给各浩特(定居点)的亲友、家长拜年。
不过现在,草原上看到的更多的是骑摩托车或开吉普车的男女青年。拜年的路途,是青年男女赛马、追逐、嬉戏的绝好机会。身临其境的人无不感到马背民族不拘一格的生活情趣和粗犷豪迈。
打鬃节。 每年春季,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们都要举行传统的打马鬃、整马尾、打烙印等活动。牧民提前把马群圈到牧点周边的草原上,套马手身着轻装马靴,骑着各自的贴身坐骑在马群中穿梭,寻找到目标后,套马手甩出套马杆,套住马颈。
此时,几个身体强壮的大力士猛扑过去,把马摔倒在地。负责剪鬃的牧民走上前,给剽悍的烈马剪鬃“打扮”,经验丰富的骑手驯服后将马放归群。牧民自豪地称打鬃节为“勇敢者的游戏”。
蒙古人的习俗与当地自然特征有什么关系
一、内蒙古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蒙古族广泛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
该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
(一)气候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
(二)地貌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
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
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
全区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族服饰的影响
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较大,冷热温差也大。
长期以来,蒙古族游猎放牧在这片土地上,服饰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说,服饰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由长袍、窄袖、束腰和靴子构成的蒙古民族服饰的着装形式,其形成受到了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和草原的马背游牧生活的影响,服饰形制具有对这种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袍子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御寒功能。
袍子的长度一般较长,蒙古袍袍子长及脚背,骑在马上可护住膝盖乃至小腿。
袍子的袖子也很长,长长的袖子既可以护住双手,又可以举起护住面部。
蒙古袍腰身肥大而耐磨,既便于骑马时护膝防寒,夜里安歇时,蒙古袍即成了被子。
斜襟、右衽或左衽可以防止冷空气进入。
腰部是人体上下通气的中枢区域,穿袍者均束腰,主要是腰带能够防止冷空气的上下对流,在寒冷的天气里挡风保暖,尤其可以保持住身体上部的热量,提高人体对环境的承受力。
穿上靴子,便于上马、涉草,宜于行走;还可以防湿、防虫蛇;冬季在靴子里面套上毛毡袜套,还可以抵御寒冷和潮湿。
自然环境不仅决定着人们衣着形制的繁简、宽窄、长短等,而且也制约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衣饰材料的选用。
北方草原的气候条件是冬季较长,春夏秋季较短,而草原游牧生活长年风吹日晒、草长水深,也只有那些即保暖又厚实耐用的服装才比较适合。
所以蒙古族服饰所运用的面料大多以毛皮、毛织物或者比较厚实的织锦、绸缎为主。
辽阔无垠的草原和高原地带,其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于放牧牲畜,因此他们的服饰多用畜皮直接缝制,或将畜毛搓捻成线织成布或碾轧成毡制作而成。
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对色彩的理解和解释也不尽相同。
究其原因,与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宗教等固然有密切关联,但也离不开其生成地域自然环境的熏染。
人烟稀少、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人与人之间的行动距离相当大,鲜艳的色彩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注意,甚至可以在较大的距离范围内辨别对方的年龄、身份、性别等等。
当草原上出现白灾”和“灾”等主要的自然灾害时,在暴风雪中,鲜艳的色彩可能成为生死枚关的视觉信息。
因此蒙古袍的颜色以红、蓝、绿、粉、白、青、紫等较为鲜艳的色彩为主。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居住民俗的影响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之一。
民居习俗的类型、分布、形成与发展,都深深地打着环境的烙印,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内蒙古自治区冬长夏短、雨量不多,牧民逐水草放牧,居无定所,这时的住所都是随时拆搭的帐幕,这种帐幕文献中称之为“穹庐”“毡帐”等,它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易拆易装,便于移动。
毡帐外围包裹物也可以按照气候的变化和其他的需要,揭开或盖上这种建筑形式极适于游牧民族的习俗,既方便又经济,从而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的形制以圆形为主,这是对抗草原上恶劣气候及环境的最佳形式。
蒙古包下部为粗壮的圆柱形,上部为圆锥形,这种流线形特点的形状,迎风所受的阻力最小,很难被大风刮倒,抗风效果好。
暴雨或暴雪集中的季节里,蒙古包的圆形锥顶,不积雪也不会存水,避免了屋顶渗漏,借其坡度还有助于快速排水。
从构成和建筑材料来说,蒙古包主体构架由“哈那”(围墙)、“陶敖”(天窗)和“乌乃”(穹顶)组成,围饰材料有门、围毡、顶毡、盖毡、系绳及地毡地毯等。
“陶敖”是蒙古包的天窗,是通风采光和排烟的地方。
它的大小由蒙古包的大小决定,一般用木材做成平面圆形。
“哈那”是支撑整个蒙古包包壁的骨架,一般是由柔韧的红柳条编成的活动网片,能够伸缩,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要求调整墙的高度,十分灵活。
“乌乃”是连接陶脑和围墙的木杆,起着檩、檐及房笆的作用,它向上支撑穹顶,向下依托围墙。
乌乃上端略削扁六七寸长并打小眼,用以插进陶敖周围的乌乃窟隆中并用毛皮绳串起固定,下端也打眼与哈那的交叉处穿绳作套固定,使陶敖与哈那形成一个整体。
乌乃起到定形作用,一般用坚固的柏木和榆木制成。
蒙古包门是蒙古包的唯一出入口,一般都十分低矮,可以减缓寒风大量涌入,且其朝向大多是东南方向,可以躲避从西北方呼啸而来的风雨。
围毡、顶毡、盖毡等毡制部分用羊毛赶制而成,具有良好的隔凉和防潮作用,用来包裹围墙、覆盖穹顶。
系绳用马鬃、驼毛、生羊皮或生牛皮编制。
从材质上来说,蒙古包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与草原真正地融为一体。
搬迁的时候,将哈那折叠起来,可当做牛车的车板或护围,车上放乌乃、陶敖、围毡和包门等,并以毛绳捆牢,十分方便。
从颜色来说,白色蒙古包是蒙古人尚白的传统爱好的表现,有着深层的寓意和内涵。
白色是乳汁、羊毛、白云的颜色,它含有神圣,纯洁、吉祥、美好的寓意。
白色的蒙古包与白色的云,白色的羊群,蓝色的天,碧绿的草原融为一体,使人感觉到空间十分辽阔,与草原环境相适应。
(三)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饮食民俗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也深刻表现在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上。
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包括其饮食特点与习惯,这些特点与习惯又从不同角度反映着这个民族的血统、经济历史、生存环境,成为民族传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饮食内容上看,蒙古族的饮食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乌兰依德根(肉食)与查干依德根(奶食)。
乌兰依德根主要有:手扒肉、烤牛、烤羊、烤羊腿、肉干、肉粉等;查干依德根有马奶子、酸奶、奶酪汁、奶茶、奶酒、奶豆腐、奶干、奶皮子等。
这与草原上的游牧经济相协调,草原上牛羊成群,牲畜膘肥体壮,从而使牛、羊、马肉和牛、羊、马奶等牧业产品成为蒙古族传统食物构成的主要内容。
草原上气候寒冷,使蒙古人形成了饮用奶茶的习惯,它不仅供应方便,又可以增加热量以抵御严寒。
从食物的加工方式上看,夏秋季节人们将过剩的肉割成细条、撒上盐、放在通风处晾干,做成风干肉,或者加工成肉松,这些生肉经干制后,不但减小体积,而且不易变质,便于携带和保存。
人们将吃不完的牛奶或羊奶分离成奶和油。
奶经加工制成奶干、奶豆腐,奶酪等干制食品。
油则熬制成黄油,灌入牛胃或羊胃制成的皮囊中,然后,让其在通风处凝固风干,也是为便于携带。
牧民“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这种生活方式要求他们尽量减少不便携带的物品,而对于食物,他们则采用干制的方式,使其方便携带。
当冬春季草场枯萎时,人们可以将风干肉以及奶干、奶豆腐、奶酪等干制食品取出备用。
说到底,蒙古族饮食与内蒙古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广阔无边毫无遮拦的地理环境相适应,游牧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这些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四)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歌的影响
内蒙古地区是“歌的海洋”,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音域宽广而闻名。
这是因为辽阔的草原地广人稀,在长期的环境适应中,人们养成了说话声音洪亮,唱歌的音域及音调特别高的习惯。
蒙古族民歌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歌词内容多以描述蒙古族的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为主。
蒙古族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长调的音乐特征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气息悠长、旋律起伏跌宕,气势恢弘或苍凉凄楚。
这与北方草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完全适应。
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流动放牧,在辽阔的草原上,牧民眼界开阔,胸襟宽宏,情感激荡,这种悠闲自在的游牧生产方式使牧民可以抒发情感,无拘无束的歌唱,为悠长舒展、节奏自由的长调民歌的形成提供了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
从地理分布上看,长调主要分布在蒙古族人民依旧从事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劳动,过着流动的游牧生活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以北的草原牧区。
大凡曲调短小、节奏较快,不同于长调民歌的歌曲,统称为短调民歌。
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装饰音较少,旋律起伏不大。
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
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和东部农业地区。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蒙古族的一切都与草原环境有着生生相惜的亲密关系。
蒙古族民俗生存繁衍的过程就是对自然地理环境不断适应和利用的过程,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蒙古族与生俱来的与大自然合二为一。按照他们的理论可以说不用去刻意的保护就能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因为游牧就是很好的保护措施。春夏秋冬都有各自的牧场。不能随便去不该去的牧场放牧。就好像动物天生会知道地震快要发生一样。
蒙古族杀狼,但是也有季节,不赶净杀绝。狼是很好的调节生态平衡的动物。
狼吃羊是为了抑制羊的疯狂繁衍和疯狂啃食草地。
牧民有季节的杀狼赶狼是为了不让狼把羊吃光。要不人吃什么?
马牛羊吃草,喝水。人吃马牛羊,喝奶。避免了2次浪费。你比如汉人养的猪、鸡、鸭、鹅吃粮食,人也吃粮食,然后汉人在吃猪、鸡、鸭、鹅。这就是2次浪费。
狼吃土拨鼠是为了减少草原上的土拨鼠挖洞的数量。数量多了马跑的时候腿就会陷入洞里。就会有骨折发生。
狼的追赶会提升蒙古马的奔跑速度和耐力。这就是身材瘦小的蒙古马可以带领20W蒙古勇士征服13世纪世界已知大陆,消灭40多个国家,消灭100000000以上人口(有争议,没证据)的原因。
汉人觉得游牧太辛苦,骑马放牧效率太慢,他们就把牧民都“解放”了。给牧民圈地盖房子,羊把草根都啃没了,不长草了,摩托车和汽车(近几年的汽车拉力赛把全世界最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也给破坏了)把草地都压坏了。其实汉人很无知,不尊重蒙古族游牧文化。
70年代“除四害”的时候汉人破坏了全国的生态平衡。草原最为严重。把草原上的狼杀光了。于是羊疯狂的啃食草原,土拨鼠疯狂的挖洞,马的腿总是陷进去骨折,所以闻名世界的突厥---蒙古马退化了,草原开始沙漠化。
最近几年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就是按照蒙古人的理论搞的,只有有些晚,沙尘暴刮到了北京,汉人才明白,砍伐森林和毁坏草场种地是对环境的的严重破坏。
回答者:内蒙古乌兰察布辉腾锡勒草原人
那达慕大会,不吃马肉。
蒙古族基本习俗-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
蒙古民居——蒙古包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游牧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鼕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转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
饮食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现在已成为辽西阜新地区待客的一种美食,尤其是在农历“立秋”这天,人们大都会食用,俗称“抢秋膘”。
生活在内蒙古,我身边有很多蒙古族朋友,一直以来我都想写写身边的蒙古族印象。
蒙古人大多身材健壮,面庞宽厚,颧骨较高,眉眼细长,鼻梁挺直。蒙古族男子体格魁梧,性情豪爽。女子身体丰腴,神态温婉可亲。平日里他们都是和我们汉族一样穿着日常的休闲服或西装。城里长大的蒙人都能讲流利的汉语,牧区的蒙人大多汉语讲得比较生硬。蒙古人爱喝酒、唱歌和跳舞,我也常参加他们的聚会,和他们一起欢唱,感受他们的文化魅力。
一个月前, 我参加了一个蒙古族朋友嫁女儿的婚礼,再一次被蒙古人的民族情怀感动。蒙古人的婚礼是我见过最隆重和富有感染力的,最为突出的是蒙古民族的音乐、服饰和礼仪。虽然城市里的蒙古人与草原上的蒙古人生活环境上迥然不同,但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情怀却完全相同。在婚礼上,悠扬的马头琴曲烘托着喜庆的气氛,所有蒙古族来宾都身着艳丽的蒙古袍,女士服饰精致耀眼,珠光宝气,长辈男士一律头带各色礼帽,年轻的男士个个风流倜傥、神采飞扬。来宾们见面都要行礼拥抱,那种亲切场面好不叫人感动。整个婚礼仪式都是蒙语主诗,尤其是在婚礼上新郎父母送给新人一套《蒙古秘史》,并用蒙语说了一段寄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蒙古人血液里的民族情感。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们一家人去锡林郭勒草原看骆驼大赛,赛场设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周围插着各色彩旗。牧民们有的骑着马,有的骑着摩托车,还有的是开车从四面八方赶来。随着一阵低沉而震撼的号角声在天空苍穹间响起,所有观众都拥向了赛场的四周。开幕仪式上男主诗人那富有磁性的嗓音让人心潮澎湃。赛场上骑骆驼的小伙光着油黑的膀子,头上系着红色头带,腿上穿着彩色马裤,腰间系着别致的腰带,脚蹬马靴,挥舞着马鞭奔跑在赛场上。观众都身穿节日盛装追逐着骆驼骑手,为他们加油呐喊,每一波参赛的骑手下来,都会有人为他们献上哈达表示祝福。整个赛场上阵阵的呐喊声、鼓掌声和口哨声此起彼伏,热闹中不失庄严与神圣。从在场的每一位蒙古牧民脸上都能看到他们的热情、豁达、坚韧以及真诚,无不感受到他们对本民族的热爱和骄傲。
多年来,在与蒙古人的交往中,我体会到蒙古人并不像影视剧里描绘的那样粗鲁,蒙古人其实心很细,很友善,很重感情。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热爱生活,对美的欣赏与追求很独特。他们思想开放,性格豪爽,不排外,很喜欢和其他民族交往。曾经有一次陪一个内地老师去草原玩,路上我们被草原的美景吸引,当我们感到饥饿时已经过了中午饭时间,司机把我们拉到了一个蒙古人家,这家有三间砖房和一个蒙古包,砖房和蒙古包中间有个纸箱大小的发电机,当时家里只有中年夫妻,见我们过来热情地招呼我们进了毡房,摆上了手扒肉、奶茶及各种奶食品,由于语言不通彼此只能用手比划着交流。过了一会儿,女主人找来他们在城里上过学的姑娘,为我们做翻译,这才解了围。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除了我们来到的这家我没有看见周围还有人家,可是不大功夫家里又来了好几个身穿蒙古袍,手提马头琴的男人,说是邻居。他们一进来就右手放在左胸部弯腰行了见面礼,然后和我们坐在一起,拉起了马头琴,喝起了热情高亢的洒歌,歌声是那么欢快而悠扬,我们一边吃喝一边也拍手和着他们的音调⋯⋯,在这样快乐的气氛中知不觉天黑了下来,我们被他们的热情感染着不想离去。我们又来到草地上,打开汽车大灯,与他们一起跳起了舞,当我们离开时,草原上已经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了,只有天上的星星争先恐后地闪烁着。我坐在车里依然沉浸在那种欢乐的气氛之中,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蒙古人祖辈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他们对自己的历史非常敬畏,他们以自己是成吉思罕的子孙而自豪,他们以狼、鹿、熊等为图腾,敬仰大自然。我常常被他们的这种民族情怀所感动,我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他们中间,成为他们的朋友。
这就是我对蒙古族同胞的印象。
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情谊是那么深厚,怎么舍得这么快就分别呢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在这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大家相互诉说着惜别之情。
: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1]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
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资料链接:老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