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几首好听的蒙古语歌曲

跪求几首好听的蒙古语歌曲,第1张

1、《我从草原来》

《我从草原来》是一首乌兰托娅演唱的歌曲,该首歌曲发行于2011年12月01日,出自于其专辑《回归高原 CD1》。

2,《草原凤凰》

《草原凤凰》出自乌兰托娅演唱的歌曲,作词作曲龙军,2005年由孔雀唱片出版发行。

3,《我和草原有个约会》

《我和草原有个约会》由乌兰托娅演唱的歌曲,杨艳蕾作词,斯琴朝克图作曲,收录为凤凰传奇2005年发行专辑《月亮之上》曲目。

4,《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蒙古族歌曲,由火华作词、阿拉腾奥勒作曲。1978年由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受到歌唱界的极大关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优秀歌曲”编选入教材,并收录于《亚太歌曲集》中。

5,《我的根在草原》

《我的根在草原》是著名蒙古族歌唱家、新一代蒙古歌王齐峰演唱的一首单曲,收录在2008年发行的齐峰第二张个人音乐专辑《浪漫草原》中。作词:崔富,作曲:赵金宝,编曲:吕学东。齐峰演唱的《我的根在草原》曾于2009年荣获第十一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1 关于蒙古族的诗句

草 原

作者:乌力吉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裁出你美丽的裙裾。

养育生命的摇篮,

创造出数不清的人间奇迹。

历史珍藏得好,

方显出这动人的风姿。

太阳总是那么红,

那么大,

又那久圆。

万紫千红的鲜花,

吐出缕缕清凉的香风。

坦荡博大,

是父亲的胸怀,

温柔蕴藉,

像母爱醇厚绵长。

牛羊走过的地方,

便有乳汁般的小河在低吟浅唱。

蓝天和绿海,

是所有生命的源。

拉 水

作者:乌力吉

彩云间,

百灵啼啭。

蓝天下,

花草如毯。

牧场风和日丽,

天边挂着清泉。

羊肠小道伸向远方,

车轱辘慢悠悠地转。

清泉淙淙,

弹响独弦的琴。

她挽起衣袖,

俯首凝望自己。

水里有片蓝天,

蓝天飘着彩巾。

弯腰掬起甘泉,

撒落珍珠一串。

她笑了,

山丹花红得好甜。

《蒙古 蒙古》

当我想象一场绿 想象

这一场浩劫

铺天盖地 沁人心脾

想象 这如命运无法逃离

腾格里 在草原上安睡

北在北方 北方之北

以马蹄的急

行千里的路

这绿 剑一样刺杀眼球

草原浩荡 扑面而来

呼啦啦 有个名字撞入胸怀

蒙古 蒙古

挂起弓箭和图腾

让千年的魂魄 亲近我

蒙古 蒙古

绿色滋养的蒙古

沉静如铁的蒙古

成吉思汗马蹄下的骁勇

忽必烈弯刀辉映的彪捍

诞生传奇与不朽

马背驮着历史

历史载着英雄

大喊一声 蒙古!

就有烽烟 滚滚而来

刀剑和铁骑

挥舞的光与影

战争悄无声息

当一切被时间掩埋

蒙古的盛大与豪情如云烟散去

王府的尊贵与奢华如春梦无痕

草原安详 天空平静

蒙古蒙古

我的血脉根源 我的父母兄长

我高高在上的君王

统领一度缦吹耐恋?

蒙古 我的生之惑

我的 魂之过

《走进蒙古》

走进蒙古

就走进 奶酒与马头琴

牧歌悠扬 琴声凄婉

牧马汉子长鞭甩落太阳

蒙古姑娘羞涩装扮月亮

说一声:赛拜努

就成为蒙古人

烈酒和烈马必不可少

奶茶与盛情必不可少

当金黄焦嫩的烤全羊芳香四溢

当哈达高举过头

这一刻庄严与隆重

不是想象

成为蒙古人吧

马奶酒一饮而尽

抛弃竹制的筷

用闪亮的蒙古刀解决问题

成为蒙古人

活成粗糙本性

简单纯粹的生活

一如 草原上的风肆无忌惮

一如 腾格里的天空永远明亮

2 描写蒙古草原的诗句

1、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2、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3、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4、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5、三月蓝青腊月黄,无边草色沐秋光。牧歌声里雄鹰叫,风拂葱茏现牛羊。

6、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7、一碧无垠骏马翔,少年鞭响牧歌扬。姑娘舞动裙欢悦,篝火星燃醉晚阳。

8、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9、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10、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11、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12、西岫烧红百丈霞,飞鸦结队急归家。平川渐渐蒙蒙色,草野匆匆淡淡纱。

13、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14、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1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6、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1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9、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2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 有没有关于蒙古的诗句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从中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赞美之情。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民歌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敕勒人的豪情。

《赋得古草原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

译文:

平原上的野草一片葱茏茂盛,年年一枯一生,野火也烧不尽它,等来年春风一吹,又纷纷萌生出来。野草远远地一直延伸到古道,青翠的山峦将荒城连接在一起。又要送朋友远行了,满目的青草也充满了离别之情。

下面的是网友原创诗句:

卜算子·青海湖草原

半绿草秋黄,遥望铺天际。

风送牛羊时几声,蝶度幽丛里。

千秋岁·塞外草原

塞烟边外。驱马跑无际。天极处,山峦叠,闲云行几朵。毡幄联鳞次。青翠遍、道弯指帐蹄痕碎。

广阔胸怀事。悠久英雄地。峰火熄。胡笳起。茹毛逐水草。衣皮寒流徙。过去也、眨眸复看容颜改。

评论

23

11

悦昶博荣

采纳率:71%

来自团队:大中小教育解答

擅长:

聊天软件

英语考试

英语翻译

文学

其他回答

南北朝民歌(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春山游骥图

人人说道,

牧童尚小。

那是我,

独享最好。

多梦季节,

知音非少。

看:

鸟儿唱,

鱼儿游,

马儿跑。

春光依旧,

红颜已老。

只可惜,

旧情未了。

朝思夜盼,

问君知否?

有:

片片云,

淡淡风,

青青草。

4 描写蒙古景色的诗句

1这时,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分,草原上笼罩起金色的寂静,远处山峦披上晚霞的彩衣,那天边牛乳般洁白的云朵,也变得火带一般鲜红。草浪平息了,牧归的牛羊群从远方草原走来;只有那些夜间也不回返的骆驼群,还在那柳林附近的湖边上游荡着……

蒙古人的心,醉了;游客的心,醉了。。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啊!

2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草原诗三首

(一)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三)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附塞北草原诗

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

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

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

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更多描写素材,请百度“93写作素材网”

5 关于“蒙古族”的诗句有哪些

1、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2、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3、三月蓝青腊月黄,无边草色沐秋光。

牧歌声里雄鹰叫,风拂葱茏现牛羊。4、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5、一碧无垠骏马翔,少年鞭响牧歌扬。

姑娘舞动裙欢悦,篝火星燃醉晚阳。6、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7、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8、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9、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10、西岫烧红百丈霞,飞鸦结队急归家。

平川渐渐蒙蒙色,草野匆匆淡淡纱。

6 关于描写蒙古的古诗有哪些啊

《敕勒歌》

敕勒川①,阴山②下。

天似穹庐③,笼盖四野④。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⑤牛羊。

注释

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

②阴山――即阴山山脉,今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③穹(qióng)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即蒙古包。

④野――应读为yě,也可读作ya(第三声)。

⑤见――同“现”,应读 xiàn,呈现。

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岳飞诗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7 求关于蒙古人的文章或诗歌

——蒙古男人—— 说起蒙古男人,相关的词语仿佛就是剽悍威猛,包括粗犷、奔放这些习惯性的说法。

蒙古男人从外表上看,品种极多。有西域风格的,他们强壮如公牛,相貌英俊,孔武有力,甚至还有一头卷毛。

有中国风格的,矮小瘦黑如江南小伙。有日本风格的,面容冷峻,杀气腾腾。

还有韩流,面白如雪,苗条如女。当然,也有正宗的蒙古派,方脸宽额,彪悍威武。

这显然与他们的游牧习性有关,处处放牧,处处征战,处处杂交,难怪品种杂陈。但你走近或者说熟识蒙古男人,令人惊讶以及让人难忘的却是他们的柔情。

所谓“柔情”,说的是蒙古男人心肠软。虽然他们同时还有刚毅、暴躁这些特征。

你看蒙古男人的眼睛,眸子深处总藏有一些珍怜。当他们注视马、羊、孩子和女人的时候,这种珍怜便会流露出来,仿佛面对一个易碎的珍品。

因此,他们经常赞美的是马、女人和土地。 同样是看马,蒙古人和其他人不同,跟可以给人带来鸿运的中国人看马尤其不同。

在蒙古男人眼里,马并不是牲畜,它是一种骄傲的、具有神奇速度、外貌俊美的高等生物。因此,当蒙古男人抱住马的宽厚的颈子时,眼里的神情令人感动。

他们的柔情,还包括浪漫。蒙古男人发现令人倾心的女人时,会肆无忌惮地盯着她们看。

事实上,每个女人都知道,被人看就是被赞美。蒙古男人的眼睛像火把一样,似乎能烧光她们的衣服和羞涩之心。

西方把“浪漫”一词视为男性的近乎伟大的品质,它不止于好色,当然也不是在KTV包房动手动脚,它把情爱视为人生大事,赴汤蹈火,缠绵悲壮。这样的男人当然不是很精明的,譬如比尔·盖茨就不会这样去做。

但浪漫的人认为,只有傻瓜才会牺牲浪漫而追求财富。他们还认为,一个人掩饰对女人的态度实为愚蠢。

因此,蒙古男人不太理解虚伪是怎么一回事。 我还奇异于这样一种情形,就是蒙古男人在歌唱之时表现的百般柔情。

蒙古民歌数量多至万千,但主题不外三种:母亲、土地、爱情。这些彪悍庄重的男人在歌唱的时候,像用嘴唇小心吹火,用泉水洗脸,用刀仔细地雕一尊佛像。

蒙古男人所谓的歌,没有一首是所谓气壮山河的。这又引出了我的第二个困惑,即在小桥流水的江南,男人们精致清秀,但让人感受不到他们有多少柔情,他们的细腻也只是表现在财物上。

那么,在冰天雪地的北国,蒙古男人的柔肠百转刚好与外貌的粗豪相表里。 蒙古男人第二个特点是“傻”。

当然我说的是生活在草原的人们。说他们不工于算计已不准确,应该说工于不算计。

他们认为斤斤计较是可笑的,他们很怕被别人认为是精明过人的人。以这么一种形象面世,在草原上就没法做人了。

当然,在这种心态笼罩之下,他们所处的环境必然是不发达的。而且“钱”——这一上帝赐予人的最能启智的工具,也没把蒙古男人很好地塑造好。

因此,他们所能产生的优秀人士,都是一些运动员与艺术家,靠体能和心灵抵达优秀,而不像犹太人,在精算和苦难中成为大商人和大科学家。 在蒙古男人或者说在蒙古人眼里,窃人财物是不可理喻的一件事。

偷窃不仅是极其可耻的事情,而且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为什么要偷别人东西呢?他们对此困惑不解。

因此说,蒙古人在夏季睡觉夜不闭户。白天,倘若全家出牧的时候,亦不闭户。

有一个半截门是挡家畜的。他们的箱子不上锁。

因为没有人会到别人家去翻箱子。对他们来说,那些盗窃、抢劫、贪污的行为简直就是魔鬼的行为。

而在楼房装防盗网、把金银首饰放入保险柜,而保险柜装嵌水泥钢板重如泰山的情形也实在是非常有趣的笑话。 蒙古男人喜好饮酒。

和俄罗斯男人一样,人们相信他们是最善豪饮的人。 蒙古男人最后一个特色是“懒”。

放牧、盖房这些重活固然由男人完成,但这随季节而为。平时,他们绝不染指任何家务。

早上起来,蒙古男人要喝茶,这是一天重要的功课,喝两三个小时并不算长。而挤奶、做饭、烧茶、管牲畜、抚育老人孩子这些繁重的劳务,由女人担当。

他们恐怕一生中也没有认真观察过蒙古女人做事的辛劳。在牧区,会看到许多腰身伛偻的老年妇女,那是历经劳役所留下的印记。

而男人倘若协助(仅仅是协助)做一些家务,会被认为“那怎么行”,甚至妇女也会这样认为。因此,做一个蒙古女人很苦。

而蒙古男人对待家务的傲慢态度,远不及南方男人热衷“买、汰、烧”更合乎人性。 成吉思汗曾经说过,我的子孙不可居住在城市里面。

为什么不可以居住城里,是怕他们丧失体能抑或纯朴的天性?成吉思汗没有言明。城市是各路优秀人士聚居之处,也是各种诱惑映眼之处。

不妨说城市是吞噬矿石、吐纳金属与矿渣的熔炉。就蒙古男人而言,居于城市,会把一些比较不好的品格暴露出来,比如热衷于权力以及争斗,使民族本身的优秀品格蒸发。

他们容易自卑,容易沽名钓誉,膜拜官场秘术,而不是以平静的宽大胸襟对人对己,这恐怕是成吉思汗当年忧虑的理由之一。自然,立身都市涡流,目接十色,耳闻百声,谋事立身,还能保持纯和的心境与朴素的本色,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8 关于内蒙古的诗词

飞跃八千里路云和月乘风而来,

近看草原大地青春焕发的光彩,

踏上我心爱的黑骏马踏歌而行,

奔向你的怀抱飞扬你的神采。

啊哈嚯咿!内蒙古,大中华为你齐声喝彩,

各族儿女心相连,走进壮美的时代。

跳起安代拉响马头琴纵情歌唱,

欢呼你丰收的喜悦开拓你豪迈,

畅饮金碗奶茶马奶酒香飘四海,

芬芳着你宽广无边的胸怀。

啊哈嚯咿!内蒙古,新世纪为你放声喝彩,

满怀激情赞美你飞腾的气派。

啊哈嚯咿!内蒙古,新世纪为你放声喝彩,

满怀激情赞美你飞腾的气派。

飞腾的气派——

9 有没有关于蒙古的诗句

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

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从中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赞美之情。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

这两句显现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民歌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敕勒人的豪情。

《赋得古草原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 译文:平原上的野草一片葱茏茂盛,年年一枯一生,野火也烧不尽它,等来年春风一吹,又纷纷萌生出来。

野草远远地一直延伸到古道,青翠的山峦将荒城连接在一起。又要送朋友远行了,满目的青草也充满了离别之情。

下面的是网友原创诗句:卜算子·青海湖草原半绿草秋黄,遥望铺天际。风送牛羊时几声,蝶度幽丛里。

千秋岁·塞外草原塞烟边外。驱马跑无际。

天极处,山峦叠,闲云行几朵。毡幄联鳞次。

青翠遍、道弯指帐蹄痕碎。广阔胸怀事。

悠久英雄地。峰火熄。

胡笳起。茹毛逐水草。

衣皮寒流徙。过去也、眨眸复看容颜改。

评论2311悦昶博荣采纳率:71%来自团队:大中小教育解答擅长:聊天软件英语考试英语翻译文学其他回答南北朝民歌(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 作者: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春山游骥图 人人说道, 牧童尚小。 那是我, 独享最好。

多梦季节, 知音非少。 看: 鸟儿唱, 鱼儿游, 马儿跑。

春光依旧, 红颜已老。 只可惜, 旧情未了。

朝思夜盼, 问君知否? 有: 片片云, 淡淡风, 青青草。

  蒙古族的主要习俗有:

  1、 献哈达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2、敬茶

  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3、敬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4、敬神

  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5、待客

  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6、尊老爱幼

  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7、 唱歌

  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

  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8、婚礼

  婚礼是蒙古族为孩子成家立业而操办的一项重大礼仪活动。婚礼(蒙语称“好力牧”)是由喇嘛或长辈选定良辰吉日,隆重举行的结婚庆典。牧区婚礼一般持续三四天。

  到了娶亲这天,男方家要举行一个宴会,送娶亲队伍上路,娶亲队伍一般都是夜间或天亮前出发,也有白天出发的,根据新娘家的路途远近而定。草原的夜晚总是宁静的、空旷的,本来就稀少的村落显得更为分散和遥远。为了驱散沿途的寂寞,又不至互相走失,便放开嗓门,一路奔驰,一路高歌……

  新娘上接亲车之前,要举行告别仪式。新郎新娘首先跪拜火神。跪拜结束后,新娘不能主动上车,而是哭着和父母依依不舍。此时,祝颂人前来用诗歌的形式劝告新娘。

  母亲端过一碗鲜奶,一边安慰一边让她喝,但姑娘不能全喝,只喝一点儿,表示姑娘给娘家留口福。随后母亲把剩下的奶子往上洒向四边八方。这时新郎过来把新娘推进大蓬车里,接送新娘的队伍离新郎家不远时,便要停要下来休息。这时新郎和伴郎先回去报信,然后新郎换骑快马,领着迎亲人马前来迎接。

  蒙古族婚礼是诗歌更是戏剧。参演的不仅是新娘新郎、伴娘婚亲,而是整个民族。我们可以透过热闹有趣、异彩纷呈的一幕幕情节仪式,感知一个富于游戏精神的民族灵魂。与各民族婚礼比,蒙古族婚礼所不同的是重礼不重财。礼是礼路、规矩,用的象征物和道具很多,充满戏剧性和虚拟的问答,洋溢着种种诗意和浪漫气息。精神生活绝对大于物质生活,或者说把生活艺术化了。似乎整个民族还停留在可爱的童年。在举行婚礼时又拟乎回到古代,把这个民族的传说、历史,一些稀奇古怪、鲜为人知的习俗又重演了一遍。许多民族昨天已消失的淳朴古俗,这个民族今天还完整保留着。

  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牧区的婚俗更有特色,娶亲回到男方家,新郎新娘不下马车,先绕蒙古包转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表示爱情的纯真、坚贞不渝和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首先拜祭佛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再梳头改装。婚宴上摆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献哈达、敬酒、唱歌、跳舞,常常是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9、 服装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带披肩帽,女带翻檐尖顶帽。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男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10、舞蹈

  萨吾尔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间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区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新疆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跳萨吾尔登。萨吾尔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间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称,同时又是民间舞蹈的统称。萨吾尔登常在喜庆节日、男婚女嫁、迎宾送客的家宴等娱乐活动时跳。活动场地、人数不限,一般是在毡房和毡房附近的草地上进行。萨吾尔登分徒手跳、持具跳、载歌载舞跳和对歌对舞跳几种形式

  安代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是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绕树而舞"等集体舞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场院里几十、上百人不等,围成大圆圈,圈里由两名歌舞能手对歌对舞,众人呼应踩脚、甩动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热烈,欢腾的场面。解放后广大舞蹈工作者通过搜集、整理、改编、创新,使古老的安代发展为反映生活,表现时代的新的艺术形式。形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在广场上自娱性的集体舞,一种是在舞台上表演性的。

  顶碗舞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顶灯、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基本动作和击盅、打筷子的规律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越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越丰富多彩,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蹈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

  筷子舞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动作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肩;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脚下舞步有平步行进与后退,亦有点地步行进后退,或各种转和跳跃动作随舞者即兴而做。慢舞稳 重深沉,快舞则飘洒矫健。情绪高昂时筷子绕身飞舞,可在各种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部位,场面轻松热烈。筷子舞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盅子舞流传于鄂尔多斯的一种舞蹈。每逢佳节、喜庆欢宴之际,人们在酒足食盛之时,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来,以表达喜悦之情。每一只手持两个盅子,击打出各种快、慢、碎、抖等声音,随着音乐舞动的双手用盅子击打出各种节奏。动作有双手横绕八字,上身随左右八字(阿拉伯字)亦左右摆动;双手上、下、左、右十字形击盅,身体随手上下起伏;双手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划圈;双手向舞台位置的二点或八点抖盅,身体随手起落,脸和视线与手呈反方向,盅伸向哪一侧,哪一侧的耳朵便随身探过去听盅声;绕圆动律一一一手在头上方另一手在身前侧由里向外绕圈;双手从身后向一旁慢慢摆出,动作范围在胯旁为小,在身体的正旁为中,一手至头上一手在腰后为大,依次左右做即谓横摆扭动律。在一些动作的末尾或两个动作衔接之际常有漂亮的华彩动作出现,可谓精彩。下身动作有双腿跪着,亦有迂回步等各种舞步伴之。头可顶碗、也可顶灯。舞得端庄质朴,韵味持稳雄恽,刚柔相济。

  角斗流传在自治区以摔跋之乡著称的锡林郭勒草原的一种模拟性舞蹈。由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跋的生龙活虎般的拼搏动态,而且表现得比生活中的摔跤还要生动、灵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表演者要穿特制的服装,身着蒙古袍的两个小假人摆好摔跋姿式(抱腰状)缝在一起,使两袍子成筒状套在身上,扎好腰带上身向前弓腰180度,两个贴在一起的假头正好顶在腰背上,用套上马靴的双手当作其中一人的双脚,在歌声或鼓点中做摔跃的各种抱、踢、蹁、钩等技巧。

  普修尔乐舞又称托普修尔乐舞。巴拉特蒙古用蒙古语跳民间舞称为贝.贝伊勒,汉语意为身体的律动。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巴拉特蒙古四大部落:准格尔、陶尔扈特、杜尔别特、和硕特,每一个部落都有极其丰富的民间舞蹈,他们具有一种古老的两根弦的弹拨乐器名叫托普修尔,按巴拉特蒙古的习俗,托普修尔一响必随之贝•贝伊勒,贝•贝伊勒必在托普修尔的乐声中进行,故此,巴拉特蒙古民间舞蹈又 称托普修尔乐舞。托普修尔乐曲较完整保存下来的有12-17支曲,以内容每一支曲都有各自的名称和不同的动作和跳法,如黑吉马、育老人、慢撤布尔登等,巴特拉蒙古民间舞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有表现劳动的,如剪羊毛、赶毡、挤奶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如梳头、照镜、戴头饰等;有模仿飞禽走兽的,如鹰展翅、山羊跑跳、走马、骆驼步等;有模拟自然景物的,如水波、水浪、草浪等。形式上分徒手与带道具2种,带道具的有顶碗和双手各拿一双筷子跳。手拿托普修尔边弹边跳,其动作中除硬肩、耸肩、转身之外有反弹托普修尔的舞姿和动作。跳法有达勒勒恩贝伊勒(招手式,指提压腕动作)、敖德勒恩贝伊勒(缠绕式跳,指绕臂动作)、阿查贝伊勒(托重而跳,指甲用双腿抱住乙的腰部,乙托着甲,二人面对面跳),整个舞蹈贯穿绕围动律,以双滕微微颤动,典型动作:硬肩、耸肩、压提腕、抖手、绕臂,在2人、3人和多人的对舞中动作即兴中可千变万化。

  圈舞蒙古族民间流传的舞蹈。两脚交替悠晃步,粗矿奔放的跳踏步,明快潇洒的下身或侧身跑跳步等几种动作组成。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舞,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布里雅特民间舞蹈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具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豪放。

  11、节日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展览、放映**、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从其他兄弟民族那里学会了建筑技术。他们修建的房屋,不仅造型别致、美观,而且经久耐用,颇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称赞。为了纪念和庆祝在土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就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节日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无论路途远近都要赶回家里来欢度节日。各村寨都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人们还把檀香木雕刻的鲁班像拾着,敲锣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后,大家汇集场上,唱歌跳舞。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跳时,先由男青年作为先导,他们怀抱龙头四弦琴,边弹边跳,后面的人群群分成两行,有时围成圆圈有时互相穿插,队形多变,且歌且舞,场面十分活跃。

  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现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县蒙古族在燃灯节的—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

  节日后,各村寨忙着收小麦、油菜籽,犁田插秧。干完这些农活后,工匠们又成群结队外出承包建筑。

蒙古自从成吉思汗统一以来,共发动过三次西征,在欧洲时打到了东欧,在亚洲时打到叙利亚,后来忽必烈又征服了整个中国。可以说,古代蒙古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威武、彪悍、战斗力天下无双!说白了,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猛”!那么,真正的蒙古人到底有多猛?读完成吉思汗的语录,让人敬佩不已!

首先我们都知道,蒙古人一直都生活在大草原上,他们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此蒙古人从小都会骑马打猎,擅长摔跤,且都爱喝马奶酒。另外,蒙古人都很好客,谁家来了客人,都会去敬茶,最重要的是蒙古人不会歧视你有钱还是没钱,真正的蒙古人,给人的印象总是热情的、淳朴的。大家都知道成吉思汗是靠蒙古铁骑征服天下的,可见蒙古人都非常善于骑马,或许这也是他们能在冷兵器时代占据一定上风的原因。

其次,蒙古军队通常都是轻装上路,饮食均可以就地取材解决。打仗时,每个人都会携带一定分量的干奶团及肉片,食用方便且非常节省时间,蒙古士兵往往在行军途中就能随手填饱自己的肚子。然后在战斗时不遗余力的发挥出自己的实力。与此同时,蒙古人也不喜欢长途运输笨重的攻城武器和装备,他们的做法是随军带着快速机动的工兵部队,这样就能当场获取材料并建造攻城需要的器械。基于这两点,蒙古军队往往能所向披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这时,也让人不禁联想到成吉思汗语录中的一句话:“不要想有人保护你,不要乞求有人替你主持公道。只有学会了靠自己的力量活下来,你才是算是真正的蒙古人,也才是任何人都打不落马的蒙古人!”每当读完成吉思汗的这段语录,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难怪成吉思汗的铁骑会这么厉害,原来他们都是“打不落马”的蒙古人,而且只会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这样的人,就会充分发挥出个人的潜力,不选择去依靠任何人,这样的人,是很强大且无所畏惧的。

另外,在成吉思汗语录中,还有这样一句非常励志的话:“不要因路远而踌躇,只要去,就必到达。”读完这段语录,让我们也是无不感叹。我们上大学时候,就感觉梦想太远了,就不想去了,到如今我们仍然都没有成功。上大学时候,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梦想离我们很远呢?还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或者是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又或者是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感到迷茫,于是在种种困难面前,我们很容易就放弃了。有时候我们缺少的并不是成功的机遇,而是像成吉思汗那样的坚定的自信,给自己一条路,就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相信没有钱的人,不管在哪里都会感觉没有安全感,因为我们都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怕出事了自己没有钱去摆平,比如不小心把人家的衣服弄脏了,可人家的一套衣服,就可能是你好几个月的工资,让人伤不起。我们也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总感觉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所以总幻想着有一个人能做自己的靠山,24小时保护自己。显然这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无论我们长到多大,都不要想着去靠任何人,哪怕是自己最亲的人,也不要想着去靠,因为只要有想依靠的想法,自己就会产生一种依赖性和惰性,久而久之就会让自己奋斗的力量大打折扣。

想一想真正的蒙古人吧!他们在面对自己的人生之路时,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一生都在大草原上,与牛羊为伴,与白云相依,不依靠任何人的力量,让自己不断变强,蒙古国所创下的历史辉煌并非是什么偶然。我们读完成吉思汗的语录,或许就能明白真正的蒙古人有多猛,同时也让人由衷的感到敬佩!对此,各位见多识广的客官又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汉族有伏羲女娲的传说;契丹族有白马青牛的传说;女真族有天女浴躬的传说;突厥族有狼生狼养的传说。我们千万不要去考证各个民族远古传说的真实性,这绝对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因为每一个民族都希望有一个浪漫而神奇的开始。

而蒙古人的起源也不例外,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说说蒙古人的起源有哪些神奇的传说。

太阳女儿的传说

这个传说最为神奇。说太阳神有两个女儿,有一天,她们并排坐在轻舟之上,一路之上观赏着琼花瑶草,有说有笑来到了神州大地。后来,姐姐生下了一个婴儿,就用丝绸给他做成襁褓。因孩子出生时发出“唉咳”的哭声,就把婴儿叫做“孩子”,取名“海斯特”,意为“汉族”。婴儿出生的时候,手里就紧握着一把泥土,所以长大了就会种植五谷。

不久以后,妹妹也生下了一个婴儿,就用毡裘给他做成襁褓。因孩子出生时发出“安呀”的哭声,就把婴儿叫做“安嘎”,取名“蒙高乐”,意为“蒙古”。婴儿出生的时候,手里紧握着一把马鬃,所以长大了就会放牧牛马。

苍狼白鹿的传说

不仅仅游牧于北方草原上的突厥人以狼为自己的祖先,就是蒙古人也把狼当成自己部落的图腾。《蒙古秘史》记载:蒙古人的先祖们被突厥人打败后,在族人孛儿帖赤那(意:苍狼)的率领下,从额尔古纳河西迁到今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一带。在圣山不儿罕山(今肯特山附近)和斡难河的源头,孛儿帖赤那和豁埃马阑勒(意:白鹿)结合后,生下了巴塔赤罕巴塔赤罕就是称霸四方的蒙古人的第一代祖先。到了明代,因为对畏吾体蒙古文书写的《蒙古秘史》翻译的错误,曾将蒙古人的来源描述成:“蒙古人的先祖是苍狼和白鹿的后代”。当然,从这里也反映了蒙古族崇拜狼的历史印迹。

孛儿帖赤那十一世孙朵奔·篾儿干死后,有一天晚上,一位金**的天神降临到朵奔·篾儿干的妻子阿阑豁阿的房间,并赐给他三个儿子,分别为:不忽台塔吉、不合秃撒勒只、孛端察儿。其中,成吉思汗就是孛端察儿的后裔,因为孛端察儿是金**的天神赐予的,所以,成吉思汗家族被称为“黄金家族”。

蒙古最有可能是东胡人的后裔

在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问题上,现代、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东胡是和匈奴同时兴起于中国北部草原,东胡被匈奴击破后,余部分两支逃亡。其中一支逃到乌桓山(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一带),自称乌桓;一支逃到鲜卑山(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一带),自称鲜卑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鲜卑部的其中一支叫室韦的部落,移牧到今额尔古纳河一带定居下来,其中就有一个“蒙兀室韦“的成员,这就是蒙古人最早的先祖。这就是《旧唐书》对生活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室韦人的记载,这跟《蒙古秘史》对孛儿帖赤那西迁的记载有高度的吻合,印证了蒙古民族对自己族源记忆的真实性的可靠性。

记得在金庸作品《天龙八部》里,大英雄乔峰胸口刺着一支狼头,这一图像是他确定自己不是汉族人,而是他一直视为死对头的契丹人。在这里,狼头纹身被视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或者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信仰,一个民族的图腾。

那么,狼这种动物在少数民族真的一直是信仰般的存在吗?

之前,《狼图腾》这部**热播时,作家郭雪波先生(他是蒙古人)借助微博发表了一纸声明,他坚决认为:狼不是蒙古族的图腾,《狼图腾》是某些人出于商业目的而嫁祸给蒙古人的伪文化。为此,他在网上与那些认为狼就是蒙古族图腾的人开展了一番“唇枪舌战”。

其实,早在《狼图腾》出版后,业界对于“狼精神是不是值得传颂”“狼是否是蒙古族的图腾”的争论就一直存在,但却一直没有定论。只能说,任何东西一旦涉及商业利益,它便不再纯粹,不仅仅只是学术讨论了。郭雪波则认为,我们要传承真正的优质民族文化。

一,狼不是蒙古人的图腾,没有在任何文献中有发现过狼是蒙古人图腾这件事。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狼是图腾”这个事情。

二,蒙古族的信仰,先是萨满,后来,信仰佛教。

三,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狼是天敌,不是伙伴,更不可能是吉祥物。狼贪婪、自私、冷酷、残忍,没有团队精神,还会同类相斗,斗得你死我活,这种精神,是不值得宣传歌颂的。

四,《狼图腾》不过是一本汉人知青写的小说,而这个知青在蒙古也不过住了3年,可以判断他对蒙古的风俗文化知之甚少。所谓“狼是蒙古族的图腾”,只是他臆想出来的伪文化。

五,《狼图腾》借用了自己作品《大漠狼孩》里面关于生态文化的理念。(《狼图腾》曾向自己要过小说《大漠狼孩》)。

之后,在与网友互动时,郭雪波再次强调:狼不是蒙古人的图腾这事,自己已经强调了很多年。玛拉沁夫(蒙古人,作家)也是认同自己的观点,并且,他还找过有关组织反映过。但不管反对“狼图腾”精神的呼喊有多大声,都没有办法盖过“狼图腾”的宣传声音,因为“狼图腾”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是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

出版,宣传,**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链条,把“狼图腾”的所谓精神传播开来,把不属于蒙古人的图腾硬嫁祸给蒙古人,这是对文化的不尊重。所以,“为传承真正优秀的民族文化”,再苦再难,必须与《狼图腾》的利益集团对抗,弘扬我中华民族文化正统。只是,他在**热播之际,发表如此声明,引起了网络热议,不是为**带来热度,带来流量吗?

可以说,他也是在无形中帮**做了一轮免费的宣传。

《狼图腾》一书出版至今,历史学家、民族学加、军事学家等多个领域的大家争论不休。“狼真的是蒙古人的图腾吗”“狼精神”真的就这么不堪吗?

有很多蒙古人是支持郭雪波的,他们认为:蒙古人信仰的是长生天以及长生地,他们尊重大自然,崇拜自己的祖先,平时祭拜天地、大自然和象征自己祖先的“敖包”,没有人祭拜过狼。而且,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狼是他们的生存的对手,因为其经常偷吃羊,他们是天敌的关系,直到今天,遇到狼来祸害羊群,蒙古人对待狼就一种态度——杀。

所以,不要说祭拜狼这种事了,平时佩戴狼髀石,也不过是用来辟邪而已,没有其他的意思。《狼图腾》只是一本小说,而且,是一个不了解蒙古文化的汉族人写的小说,虽然,这里面的故事很精彩,但是,里面的内容却都是虚构的,是作者臆想出来的。狼不是蒙古人的图腾,没有人会去信仰自己的天敌。

并且,历史学博士刘小萌还说道:“文学作品不能违背起码的历史记载和牧区的实际生活。小说里提到牧民的天葬是为了让狼吃掉尸体来完成升天的过程,事实上,牧民最理想的天葬是由鹰将尸体啄食,其次才是走兽啃食,最忌讳的是保留完尸。在内蒙古民俗里,鹰的地位远比狼要崇高,因为鹰对牧民的生活不造成危害,相反,我从未听到牧民对狼有一句好话。

这里又有人说了:“苍狼白鹿”传说是证据,它能证明“狼图腾”是蒙古人的信仰?自然,有人反对,就会有人赞同。有人找到相关文献,以证明“狼图腾”就是蒙古人的信仰这一观点。

《元朝秘史》、《史集》这两本书都有记载“苍狼白鹿”这个传说。而这个传说就能充分说明蒙古人的先祖真的把狼视为祖先,狼是蒙古的祖先。譬如《蒙古秘史》写到:“成吉思汗的根源:奉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苍狼的意思,和他的妻子豁埃·马阑勒,白鹿的意思 ”这句话的记载,说明蒙古族远祖认为狼和鹿都是他们的老祖宗。

事实上,郭雪波还质疑了小说《狼图腾》里的许多描写。

他认为:成吉思汗时期的战旗是九足神鹰,不是所谓的狼旗;“苍狼白鹿”的传说也被极度的曲解,“孛日帖·赤那”“豁埃亦·玛阑勒”这是人家夫妻名字,孛日帖·赤那的就是紫色狼的意思,豁埃亦·玛阑勒是母鹿的意思,但是,人家的名字就是这么叫的,不是说这就是真的“苍狼”与“母鹿”,所以,也不能这样就曲解为蒙古人就信仰是狼和鹿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55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