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与栖霞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湖心亭看雪与栖霞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第1张

兴趣爱好相同,意境不同,时间不同。

1、爱好相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和栖霞这两首诗都是写雪的,对学有股独特的钟爱之情。

2、意境不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在刻画形形色色的人物情态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张岱的栖霞主要表现自己孤高的情趣。

3、时间不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写西湖七月半晚上热闹的情景,张岱的栖霞记叙到西湖看雪景的经历和见闻。

西湖七月半》,对于张岱来说,是一个原点的体现。并不是说张岱的一切起步于此,而是说“西湖”是张岱的精神追求的寄托,在《西湖七月半》中,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张岱完整的生活判断。

《西湖七月半》从开篇就充满了意趣,或者说,是充满了张岱自己的价值判断。作为“看月者”的张岱,并没有从一开始就看月,而是细细地看起了其他看月的人,因为他发现了那之中值得他自己叙述一番的内容。第一种人是名门贵族,由一群仆人和歌伎侍侯着,坐在月下,看的却是灯影中的歌舞和嬉笑。第二种人是名娃闺秀,把自己的所谓美丽与优雅秀在露台上,只顾谈笑,却忘了头顶的月。第三种人是跑来偷闲的僧人,和着歌伎的曲声,看月,却也期待着别人的注目。第四种人是衣冠不整的醉汉,来回乱闯,大呼小叫,他们看所有的景,所有的人,也什么都不看。第五种人是一群共坐的友人,煮些小茶,饮些小酒,他们坐在隐匿之处,看月,而不愿被人看。这种种社会人士,张岱并没有给予任何评价,但这并不等于他没有任何想法。从一开始,他就说了:“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这是对整个心境的一个最初的论述。张岱是普通人,任何人看人,自然会有褒贬,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他并没有用一言一词加以讽刺或感慨,相反地,却在无声中以自己的兴致与情趣逐一反驳了五种“七月半之人”。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张岱真正开始赏月是时间,是在一切喧闹散尽之后。当然,文中还有关于那段喧闹的更进一步的描述,这后面再谈,我们先看张岱的选择:“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张岱首先选择的是第五种人,这明显带有他自身的兴致意向,即一种略显孤傲的高洁与清静。这类人是张岱欣赏的挚友,或者说,是张岱自己的一面镜子。与这样的友人在一起,即是与他自己在一起。之后,在前四种人中出现过的身影或场景也纷至沓来,“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值得注意的是,张岱对第五种人的大体上的肯定,并不代表对前四种场面的完全摈弃。他依旧选择了前四种场面中符合自身意趣的部分,如清雅的歌声,恬淡的小酌,他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所谓君子,而是怀着一颗能够欣赏名妓弹唱的心,似乎是很容易就融入尘世中。但是实际上,他在这样闲适不羁的表象下显露出的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格,以温柔为表,以孤傲为里。在一群“韵友”当中,他看似闲散随意,却让一切的景物都符合了他的气息。就像是周围的景致,“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頮面”,在成群的所谓“看月人”走后,张岱才开始赏月。为了自己所寻求的氛围,他可以慢慢等待,直到“人去楼空”,才能够满足渴望的境界。这也是他与他所肯定的第五种人最不相同的地方。第五种人虽然可以邀为座上客,可以算是意趣相投,但总还是相差那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便是等候,以及在等候中观察的过程。如果说第五种人是纯粹的“隐”,那么张岱就是能够在“隐”与“见”中来去自由的人,在玩味世态之后,他依旧能够一尘不染。

因此,从这一尘不染中,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上文所提到的对于喧嚣的描写。张岱写七月半的西湖,可谓是尽兴而又无情。谓之尽兴,是因为从场面上来看,张岱笔下的昔日杭州市井活泼而充满张力。先有“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后有“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再有“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面靠面而已”,如此沸腾热烈的场面描写有序而真实,仿佛一幅属于西湖的“清明上河图”,虽没有肉眼可见的图画,形象却可以在脑海中栩栩如生。而另一方面谓之无情,则是因为张岱自己并没有将感情投入笔下的繁华,相反地,却以一种冷眼相观的态度审视眼前的世界。无论是写“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还是写“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或是写“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张岱都是一个彻底的旁观者。他以冷静的态度面对身前身后的喧嚣,不带任何欣喜或愤慨的感情。如果硬要说这种无情中多少带有一切感情的话,那么这种感情应该是一种不以为然的嘲讽。对于西湖看月的景象,张岱不声不响地加以描述,他是一个坐在整个世界之外的看客,对于整个世界,他是一个热心的讲述者,却是一个漠然的参与者,他自身的意趣把世态炎凉隔绝在千里之外。

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另一段有关西湖的描述,即《湖心亭看雪》与之相比。相对于《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可谓平淡而深情。“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样平淡的景色,没有任何耀眼的灯火与鼎沸的人声,却充满了张岱悠长的情感体验。在这里,他特别写到了两个在湖心亭对坐饮酒的身影,并借舟子的口对他们做出了最高的评价,即“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里的“痴”,正是张岱对人生的最高评价。在《西湖七月半》的纷繁景象中,张岱因“痴”而选择了躲避于世外,只有当纷繁散去,他才能赏得心中的月。

在《西湖七月半》的最后,张岱记述了这样的场景:“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一篇喧闹的文章以这样的字句作为结尾,可以说是张岱对自身的一种回归。对于张岱的身世有所了解的人,会知道他的贵族出身,知道他一生未仕的经历,知道他晚年充满国破家亡之感的著述,当然更知道他的文章的一贯风格。但是如果一切都是未知的,作为《西湖七月半》的读者,并不了解有关张岱的事情,那么通过这样的阅读,也肯定能够勾勒出张岱清晰的形象。《西湖七月半》是张岱世界观的折射,是他最无声却是最深切的抒怀。他并没有选择任何可以引起他激烈的感情波荡的事情,而是选择了身边的风俗景观。但是就在这最日常的生活画卷中,在他内心所钟爱的西湖边,他淡淡地表达出了自己的孤傲与执着。西湖原本只是一泓风景秀丽的湖水,但是到了张岱笔下,却变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借着这样的世界,张岱使得自己的思绪与意趣时隐时现,有如无形的经纬,看似潜于世界之下,其实却贯穿其中。

因此,我们可以说,完全入世,以及完全出世,两者杂糅在一起并不奇怪,一如在《西湖七月半》背后所看到的张岱。如果没有对社会的积极注视,就不会有那看月的五种人,也不会有西湖畔生动活泼的景象。同时,如果没有对世俗的傲视鄙薄,就不会有曲终人散后的悠然兴致,更不会有荷花中的清香酣梦。在这里,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赖着组成了张岱内心的全部。西湖一世界,对于窥探者的我们,这个世界意味深长。

#教案# 导语《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咬文嚼字地赏奇景,学习白描手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性情,了解作者深层次的“痴”。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学习白描的写景方法,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深层次的“痴”,评价作者的性情。

 课型

 品读交流感悟课

 教学方法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探究学习,理解作者的“痴”,评价作者的性情。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的“杭“指的就是浙江的杭州,而杭州的名胜景区之一,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杭州西湖。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的佳作。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描写西湖的诗句有哪些?(讨论交流并自由回答)

 参考答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等等。

 很好,同学们可能没到过西湖,但通过阅读名人佳作也可以足不出户而领略到西湖之美,但是大多作品都是描写西湖春夏两季的,不知西湖的冬天也一样了令人心醉神驰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位古文大家给我们拍摄的西湖雪景,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来听一听文章录音,请听准字音,把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

 (多媒体播放《湖心亭看雪》录音)

 如此美文,我想大家更愿意自己读一读。请参阅注释,自由大声地朗的课文,把不理解的字词勾画出来。(老师注意个别引导)

 我们说贵在有疑,就是要学会质疑,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读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呢?大家提出来,通过讨论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师生共同寻疑解疑)

 明确:词方面的重要知识点有:

 a、通假字:余挐一小舟:挐(ráo)又写作“拏”通“桡”,持引申为撑、划。

 b、一词多义:是:是日更定(这,指第三天)是金陵人(表判断)

 一:一白:(全)长堤一痕(数量词)

 更:是日更定矣(古代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2小时)更有痴似相公者(比,更加,进步)

 白:一白(白色)强饮三大白而别(这里指酒杯)

 c、词类活用:客:原义为“客人”,此处为“做客”。“客此”即“客居于此”,名词作动词。

 d、古今异义:余:我。例:余往西湖。今义:剩下。

 2、现在大家对文章的大意已经有所了解,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肯定,我相信随着大家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受到西湖冬天的美丽,也会朗读的更好)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写景的句子更是精炼而耐人寻味,下面我们一起来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注意白描手法的运用)

 请一生找出写景的句子并朗读出来。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讨论:尽管描写景物的文字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同学们自己默读体会,然后说说它们好在哪儿?

 明确: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

 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小结: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又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学生再朗读体味)。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对话,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说出自己的看法。

 明确:不生动,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为白描,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补充: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三、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这么精美的文章,这么精妙的笔法,读后总能让人回味无穷,不知出至哪个高人之手,下面我们一起齐读注释1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

 明确:(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表明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完之后。

 (2)、作者的家乡在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2、天寒地冻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情?“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

 明确: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他脱俗喜欢宁静,遗世独立和不随流俗的性情。

 不矛盾,突出他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愿意与那些俗人为伍的性情。在作者眼里这些人并不存在。

 3、为何作者以舟子之语做结?细细品味“痴似相公者”的“痴”字的深意。

 明确: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痴”字表现作者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4、古代文人中有许多像张岱一样遗世独立的文人雅士,谈谈你对他们这种行为的看法。

 (可以引导学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辩论)

 参考答案:

 可取的地方:他们品德高尚,洁身自好,不与腐朽的为伍。他们性情高雅,娱情山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绝妙奇文。

 不可取的地方:他们消极避世,一方面可以抵抗统治阶级,可是另一个方面他们没有为当时的现实社会作出自己应该有的贡献。他们的独善其身,使他们的杰出才干没有了社会的价值。

 四、课外拓展,能力提升

 1、课外收集描写西湖的诗文,召开一次“文人眼中的西湖“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开阔学生的视野。

 2、学习运用白描手法,写一个人或一件事,力求简洁、传神。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德育目标: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冬季中最浪漫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

 多媒体显示“西湖雪景”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教师提示以下字音:

 更(ɡēnɡ)定毳(cuì)衣雾凇(sōnɡ)沆砀(hànɡdànɡ)一芥(jiè)

 2学生读课文,参照注释,借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教师提示以下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余拿一小船(撑、划)

 客此(动词,客居)

 (4)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试背课文。

 四、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多媒体显示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一位同学翻译,学生明确: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2学生齐读该段文字,想像画面。教师可显示课本中的配套插图,帮助学生再现形象。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像中的西湖雪景,体味白描手法的运用。

 教师提示: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什么是白描呢

 多媒体显示: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教师讲解: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4师生共同回顾本单元的写景段落,找出使用白描技法的文句。

 学生明确:《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而其他大部分的文字,如《三峡》中三峡春冬秋景的描绘、《答谢中书书》对四季常景和一日变景的描绘、《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庭院月夜小景的描写、《观潮》中四幅画面的描写等都用的是渲染烘托的手法。

 5多媒体显示白描手法用于写人的范例,要求学生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多媒体显示: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唐韬《琐忆》中的鲁迅先生

 选两位同用白描的手法说说自己的同桌,其余同学评点。

 6学生背诵西湖雪景的文字,总结作者的语言特色。

 学生明确: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五、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背课文。

 2提问: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了湖心亭巧遇一事。

 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

 3学生齐背课文。

 六、课堂练习

 提问: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学生共同回忆《江雪》,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七、课堂小结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对作者这种消极避世的意绪,还应该批判地对待。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张岱的小品从来不爱讲道理,他只是感受人生,描绘人生。在这篇游记中,作者的态度、举止,也只是静静地观赏、静静地体味。凡是情绪比较活跃的地方,都是从他人写出。见知己而大喜的是“客”,喃喃言雪夜游湖之“痴”的是“舟子”。他始终是淡然的,似乎深深有会于心而难以言说,亦令读者有会于心而已。

篇三

一:导入

 有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一直以她的秀丽风光吸引着人们,文人墨客为他梦萦魂牵,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请同学们回忆这些诗句:

 这些分别是描写西湖的春 夏之景,西湖的雪景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随张岱去领略西湖雪景感受作者情怀。

 走进作者

 二疏通文意

 1首先请大家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请大家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屏幕上的字词。

 32生朗读课文,字义理解

 4对照课文注释,同学间相互帮助,用现代文翻译全文,有难点的地方做好记号。

 5订正难点

 6抽点翻译。

 三:品雪景

 既然看雪,请找出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

 1 这种景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读出苍芒静寂之感,似乎作者此时的心境也犹如此景}

 2 如果换成:一道 一座 一艘 三个,有什么不同

 3 这段景物写法上有何特点。(用绘画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景物特征,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园,多与少,大与小 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苍茫静寂的情味。)

 4 理解白描,并辨别例句。

 5 背诵

 四:析人物

 天寒地冻之日却心怀雅兴,前往西湖赏雪景之人绝非常人,用文中一个字概括,哪个字痴

 1 痴在何处请出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痴在行为,分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法特点(听觉)

 痴在情感 独(清高孤傲 超凡脱俗)(有舟子随同前往,为何还说是独往湖心亭)

 2 作者已够痴了,更有痴似相公者。两位痴人相见会是何种情形呢

 根据课文最后自然段加上自己的想象生模拟表演。

 师小结:从你们的表演中我看到了他乡遇故知的喜悦,看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和别曾相识的坦荡,志趣相投以酒代情的豪放。也感受到了离别的伤感。

 3 我要采访你们了,既然知音难觅,为何不互留联系地址姓名,不进一步了解身份官职,只是说“金陵人,客此”

 注重的心灵的交流,注重的眼前的景,心中情,而不是身外俗事。这也是他们不同常人,“痴”的性情的表现。

 4 不知有一点我们同学们注意没有,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是清朝,而开头时间依然以明朝的崇祯年号记录时间。有何深意(文章弥漫一种淡淡愁绪,对故国的思念,是作者情感孤傲,超凡脱俗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清淡雅致西湖雪景,了解了苍劲大气白描手法,也感受了作者情感脱俗情怀。可谓“情在景中,景在情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让景物含情。

 六:背诵

一、张岱《西溪》全文及释义:

1、原文: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相传宋南渡时,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名。

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桠,大似黄山松。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余友江道暗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隐。余以鹿鹿风尘,未能赴之,至今犹有遗恨。

2、释义:粟山高六十二丈,绕一周共十八里二百步。山下面有个岭叫石人岭,其陡峭挺拔十分稳固地矗立着,形状和人的形状相似,(旁边)类似于发髻的两座山峰也是一副耸立的样子。过了(石人岭)就是西溪,(这里)居住着几百户村民,(村民)聚集起来成为村落和集市。相传在北宋南度的时候,宋高宗第一次到武林,因为这个地方物产丰富,想在这里建立都城。后来得凤凰山作为都城,便说:“西溪暂且留下(供定都选用)。”后人于是便用这个名字来给(西溪)命名。

(西溪)处地十分偏僻幽静,有很多古梅,梅花树枝条短小,枝条弯曲并密集交错,很像黄山的松树。喜欢游玩的人到这个地方,买了些和小的(梅花),栽种在花池或树盆里,来作为精致景观。这个地方有间秋雪庵,(里面)一片芦花,在明月的照映之下,白得像堆积的雪一样,真是奇妙的景观。我说西湖确实是江南美丽的地方,深入它中间的时候,眼睛就会满足色彩绚烂的景色,耳朵就会满足笙笛奏出的乐曲,想寻找深幽的溪流和迂回曲绕的山谷,可以像桃源、菊花那样避让尘世的地方,应当把西溪当作最好的地方。我的朋友江道暗在西溪有精巧的房子,邀请我一同归隐。

我因为留恋于奢靡的尘世,未能赶到那里,到现在还深感遗憾悔恨。

二、张岱在西溪全文中要表达的情感如下:

首先,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了西溪的美景、人文、地貌;其次,通过“古梅”与“芦花”的描述进一步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描绘了西溪的美;三是通过“眼睛”与"耳朵"的感受满足于色彩绚烂的景色,满足于笙笛奏出的乐曲。四是遗憾。西溪这么好的美景,可以像世外桃源那样避让尘世的地方,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与朋友小住几日,更进一步感受西溪的美景,这是作者深感遗憾悔恨的地方。

《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时代风雨飘摇的产物,是张岱半世生涯的真实写照,亦是张岱人生里程中血与泪的凝结。在《陶庵梦忆》中,记录着张岱前半生浪漫生活的种种得意,既让我们看到了明末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又让我们体味到了世俗中的种种物质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它所包含的丰富而深湛的文化信息,如对园林艺术的独到见解,对奇花异卉的生动描述,对江南风情的如实记录,对戏曲理论和实践的精妙评论等等,无不充满着乐趣和知识。这是一部用艺术家的审美眼光来描绘的明末市井风俗史,又是一曲抒张性灵、情感率真直露的咏叹调,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与精神风貌。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和栖霞表达的情感两处不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和栖霞表达的情感两者,内容不同:前者写西湖七月半晚上热闹的情景,后者记叙到西湖看雪景的经历和见闻,思想感情不同:前者在刻画形形色色的人物情态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后者主要表现自己孤高的情趣。

读罢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眼前便浮现出一位特立独行的隐士于茫茫的的雪夜前往人迹罕至的湖心亭赏雪的情形,他以浅浅的笔触把自己对故国的怀恋融入157个字的山水小品文中,其中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痴情意趣令人拍案叫绝。让我们走进《湖心亭看雪》的字里行间,透过痴情痴景来触摸张岱这位痴人的痴心。

一、痴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文章的第一句交代了看雪的时间在崇祯五年,一位念念不忘故国的明末遗民立刻跃然纸上。明朝已经灭亡,但他在文章中却依然延用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年号,可见张岱对故国有着多么深厚的情感。张岱对故国的深情与他的身世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张岱一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之前为纨绔子弟阶段,“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谲谑,书囊诗魔。”之后为国亡家败阶段,清兵南下后,他“披发入山”,以自己的行动表达对清统治者的不满与抗议,尽管粗衣淡食,甚至到了“断炊”地步,也不后悔。在他心中明朝的灭亡,不是普通的改朝换代,而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侵略与统治,这种想法使他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他不能忘却故土,心中奔涌着强烈的民族之痴情。

张岱选择“十二月”前往湖心亭看雪,既然“余住西湖”,难道不知西湖应在何时去观赏?十二月正值天凝地闭的季节,更兼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此时游湖,可以想象他是多么的特立独行。在《西湖七月半》他也有如此的表现,七月的西湖是人间的天堂,可他却不在最美的白天赏湖,偏偏选择人尽散去的二鼓以后去游览,张岱不入世俗,追求超然孤高的情怀在这里就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寒冬腊月,大雪之后,人鸟声俱绝。而张岱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孤傲的心态与众不同的痴情。

这是情趣之痴,心态之痴。

二、痴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介,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用空灵之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淡雅的西湖雪夜图,本来冷彻入骨却在他的笔下充满温暖的痴情。“天与云与山与水”,三个“与”字的迭用,把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天地上下好似为之一体,白雪似乎遮盖了这里的一切,所有的绚丽归于平淡,反而具有种震撼人心的美。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里展现给我们的一幅简约水墨画,简单的线条勾勒,缀以清雅的墨色,娴静而又高雅。看似简单的画面却包含着很多深刻的内涵,张岱对大自然的痴情在此可窥见一斑。

张岱对数量词的锤炼,使我们不得不惊叹他用笔韵味的独特,一痕、一点、一芥,此真可谓“一”字而境界全出。他想像自己站在西湖的最高点,从上到下描绘西湖的全景,连所乘的一叶小舟也成了观察的对象,因站得高远,所以长堤、小舟显得长而细,故用“一痕”、“一芥”来描绘;因湖心亭、舟中人圆而小,故用“一点”、“两三粒”来表达。这里在写法上采用了白描的方式,不渲染不雕饰,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西湖的奇景和游人的雅趣相互映照,这是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把会于心的内涵流于言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作者痴迷于雪景,其实痴迷的的是不随流俗的闲情雅致和对故国的情思,在这里人与自然在精神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与和谐。

这是人格之痴,(白描)手法之痴。

三、痴人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没想到湖心亭上早已有两人铺毡对坐,“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天涯遇知音给冷寂的湖心亭增添了几分暖色。“强饮三大白”,这是三个性情之人遇到了知己,此情此景不可不饮。奇遇知音,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165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