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艺术论》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艺术论》,第1张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艺术论》

是列夫·托尔斯泰重要的文艺美学著作。写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作者在书的最后一节中曾讲到:早在十五年前他就想写这部论著,但当时对艺术问题认识还不明确,虽然六、七次动笔去写,但都半途而废了。直到八十年代,人民群众中的民主思潮日渐高涨,作者本人的民主主义艺术观也逐渐巩固,才最后完成这部很有影响的理论著述。

《艺术论》是从探讨美的定义入手的,这是因为当时流行着美是艺术的理论基础,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的观点,不弄清什么是美的问题,就无法说清楚什么是艺术。托尔斯泰列举了从“美学之父”鲍姆加通开始各种美学体系给美下的定义,逐一分析了这些定义的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因素。虽然最后他本人也没能发现美的奥秘,给美下个规范定义,但这对美的深入探讨无疑起了很强的诱引作用。托尔斯泰对美的认识,侧重在美的感性特征,强调美是我们感到快适的东西,这当然是极其片面的,但他明确地肯定了美的可感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这对那些把美视为神秘的、不可知的等等观点,是很有力的否定。

《艺术论》最重要的贡献或者说对后来影响最大的理论观点是它关于对艺术的论述。究竟艺术是什么和美是什么一样,尽管无数的理论家苦心孤诣地进行研究,写了无数的专著进行论述,但它始终还是个谜。托尔斯泰出于对艺术史的深入研究和自己审美创造的实际体验,明确地表示: “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为了说得更清楚,他打了一个比方:一个男孩遇到狼而受到惊扰,他把遇见狼时的情景、环境以及当时的心情叙述出来,又描述了狼的形状和动作以及他与狼的距离等等。如果这个男孩子再度体验了他所体验过的感情,并为之感染了听众,那么这一切就是艺术。假如这个男孩根本没遇到过狼,但他能绘声绘色描述出想象中见到狼时的恐惧情景,并且使得听者也经历了这种实际不存在的情感体验,这也同样是艺术。托尔斯泰为艺术下的定义的核心是感情。不管各种各样的情感是强是弱,是好是坏,只要它们感染了读者、观众、听众,就都是艺术的对象。简言之,艺术就是感情。托尔斯泰的这种观点,形成了一种对艺术本质很有影响的看法,那就是艺术是情感的物化,并且通过情感去发挥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这种规范虽然不全面也不严密,但他确实看到了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以及实现艺术效应的特有的方式。 “文贵有情”这是艺术审美创造的一条普遍性的原则。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不但表明了自己对艺术的看法,主张文学要面对现实,面对人民,坚决反对“纯艺术”论,反对形式主义,颓废主义、自然主义等流派,捍卫了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而且又详尽地分析了当时文艺的倒退及其原因,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破坏,使艺术和人民、艺术家与劳动人民相分离,把艺术变成少数人享乐的工具,耗费了青年人的才智和精力,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牺牲。这种立论当然是进步的,显示了作家的民主主义倾向。可惜他在分析具体原因时却跌入宗教道德的泥坑中,把对宗教信仰的动摇看作是艺术退化的根本,用宗教道德的要求去衡量文艺的好坏,这显然是荒唐的。这也正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复杂矛盾的表现。此外,在《艺术论》中他主张表现全民的感情,建立全民的文艺,并把这种全民文艺作为自己最高的艺术理想,这在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艺术论》中涉及许多古代和当代的美学家、作家、艺术家,托尔斯泰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对这些人的褒贬失当之处也是不少的,比如对易卜生、贝多芬、瓦格纳等人作品的否定,反映了他对艺术史研究上的粗疏和自己的偏见。

《艺术论》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也曾受到一些反对派的攻击,但一些先进的文化人士却给予很高的评价。萧伯纳就说过: “凡是真正精通艺术的人,都能在这本书里辨认出这位大师的声音来”。

现实主义作家茨威格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包括:多毛,须发浓密,面部黑,像田野村夫等)来突出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敏察和深刻,目光的锐利,从而表明其中丰富的情感既说明列夫托尔斯泰是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又表明了他的聪明,突出了作者对他的崇敬、赞美之情

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这种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它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所说的心灵辩证法。

“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提出的,这是托尔斯泰的心理 《复活》描写不同于其他心理描写大师的突出特点。托尔斯泰的人物心理描写是非常著名的,他善于深入人物的内心抓住思想感情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一丝一毫地追索出人物思想感情巨大变化或剧烈转变的全过程,洞察人的内心的奥秘,刻画微观世界,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互相和谐的联系之中,充分展示人物从一种思想感情向另一种常常是相反的思想感情转变的“心灵辩证法”。 如《复活》中聂赫留朵夫每一次反思,几乎都是这种“心灵辩证法”的全过程的细腻展示。

《安娜·卡列宁娜》是作家这种“心灵辩证法”的大展现和大汇合。在这部伟大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每一个主要人物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卡列宁从安然平静的家庭生活忽然陷入妻子与他人私通的尴尬境地后,他内心世界的复杂状况;伏伦斯基一旦与安娜相遇,他整个生活、事业、前程、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变化;列文在他追求吉蒂失败,到他终于求婚成功,又结婚成家、生儿育子的过程中,在他力图把他的农场办得出类拔萃,而又处处遇到种种和自己理想相左的困难并极力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在他苦思冥想,探索人生真谛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复杂的内心活动;吉蒂从她最初迷恋伏伦斯基到她成为列文爱妻的艰巨经历中所体验的心理发展,……都是托尔斯泰这种“心灵辩证法”的妙笔。而《安娜·卡列宁娜》中最为激动人心的心理描写,莫过于安娜·卡列宁娜本人的心理发展和变化。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列·托尔斯泰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很有影响文艺美学理论家。早期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琉森》、《哥萨克》等,标志着他创作转折点的是《战争与和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终结。

托尔斯泰生活的时代,是俄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代,也是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前兆到高涨的时代。一方面是封建农奴制的日趋崩溃,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托尔斯泰一方面看出了封建农奴制的俄国社会黑暗的现实,另一方面对即将到来的资本主义也表现出惶恐不安。由于世界观的局限,他在探索出路的时候,并没有向前迈出一步,而是又重新回到宗法制农民的小木屋。他谴责地主资产阶级的暴力,由此,也否定了革命的暴力, “勿以暴抗恶”,就是他这种宗教意识的体现。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矛盾,正体现着当时俄国社会孕育着的种种矛盾。正是从这意义上,列宁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托尔斯泰的文艺思想、美学思想方面的矛盾,正是托尔斯泰世界观方面矛盾的体现。托尔斯泰的文艺观是非常复杂的,瑕瑜互见,玉石俱陈。

从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出发,托尔斯泰极力倡导艺术的人民性,提倡艺术应该是属于劳动人民的。他认为有两种艺术:平民的艺术和贵族的艺术。他说: “艺术,就自己性质来说,必须跟人民接近”,“艺术家的一切努力理当集中到一点:让一切人都了解。” “那些熟知人民并和人民生活在一起的作家对于人民是最有出息的。”这是因为艺术生产是和群众的艰苦劳动分不开的,艺术和人民就象“锁与钥匙一样相依为命。”他认为俄国当时的艺术,存在着“虚伪的倾向”,“给予人民的,除了害处,再无别的。”这是因为贵族资产阶级的欣赏趣味与人民是格格不入的,人民不但无法享受,而且对他们还有腐蚀作用。

由此,进一步引发出他对封建贵族、资产阶级艺术,对颓废主义艺术的批判。他说: “在他们的艺术里只剩下一个东西——形式,技术上完美到如此程度,以致形式本身便可给读者产生印象,迫使读者忘记本该还有个内容。”他尖锐地指出: “目前的艺术只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尽可能使*风广为流布。”他认为:伪造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利欲,正象卖*一样。他对八面玲珑、脑满肠肥、自鸣得意的艺术家十分鄙视。他在倡导艺术与劳动人民接近,否定脱离人民的贵族资产阶级艺术的同时,也出现了偏执,甚至把贝多芬、莎士比亚也给否定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认为这些人的艺术修养“不充分之故”,而是因为这些人的作品含有“贵族气”。

托尔斯泰认为, “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表现之一种。” “是人与人之间交际工具之一种,” “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艺术起因于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抱着想把自己感情传达给别人的目的。他认为, “艺术作品中主要东西是作者的灵魂”, “只要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那就是艺术。”而真假艺术的判断标准,就是是不是具有感染力,艺术家的“我”跟感受者的“我”融合为一体。 “没有这种和作者融合以及和欣赏同一作品的人们的融合”,没有这种感染,就没有艺术。艺术感染的程度,取决于感情的独特程度,清晰程度和真诚程度。托尔斯泰这里所说的感情,当然也包括他所说的全民的宗教感情,希图在共同的感情中人与人联系起来,这正体现着他世界观上的局限。

托尔斯泰断然地否定了艺术与美的联系,艺术的概念不应以美的概念为基础,艺术享受是艺术中的自私自利的享乐与不道德行为进行辩解的狡猾手段。只有当人们不再认为艺术活动的目的是美时,才会理解艺术的意义。把美当作艺术的目的,不但不能帮助人们判定艺术是什么,反而把问题引到不同领域,诸如生理学、心理学、历史学领域。

那么美是什么呢在托尔斯泰看来,美是享受,是物欲私念,是从艺术中得到的某种 ,是我们喜爱的东西。美学,是伦理学的表现,美学和伦理学,这是一根杠杆的两端。一个人如果丧失道德的感情,那他就对美特别富有官能的敏感。这里仍然表现了托尔斯泰从宗教意识出发的对美的某种偏见。

正因为如此,他认为真善美三者,不可能是三位一体的。他说:“把这三个完全不同的、就意义来说甚至是不能比较的字和概念结合为一,纯粹是一种幻想。”美的概念不但和善不相符合,而且和善相反,如上所说,美是一种享受,是一切热情的基础;而善“往往是和热情的克制相符合的”。善是生活中永久的、最高的目的。我们的生活总是竭力向往善的——换言之,总是竭力向往上帝。生活中的善与恶是由宗教决定的。 “没有宗教,人是既不能善,亦不能幸福。”因此, “我们越是醉心于美,我们就和‘善’离得越远。”他认为所谓精神美、道德美实际就是指善,与我们平常意义上所说的美不相符。而真,是指事物的表达和事物的定义与它的实质相符。美和善与真的概念,不能构成一个实体。真,大都揭穿诈伪,这样,真就破坏了美的主要条件——幻想。托尔斯泰对于真、善、美的见解,也同样渗透着浓厚的宗教意识。

托尔斯泰的文艺思想、美学思想,都散见在他的各种文体的著述中,比较集中的有酝酿了十五年之久的专著《艺术论》。

1828~1910) 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的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

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

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现实,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幼年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选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复活》

《复活》概要:小说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后遭到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达八年之久。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 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皇帝恩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

《复活》

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

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

体现了一位伟人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俄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作

《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相信有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就曾阅读过这本书。在我国自20世纪初至今已出版过6种译本,三四十年代先后有戏剧家田汉和夏衍改编的同名剧本的发表和上演,作品和它的主人公已成为我国读者和观众极为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形象。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终结作品。小说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炉火纯青的老辣笔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与女性在"灵与肉"之间的痛苦挣扎。这部史诗般的经典著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法国著名评论家 罗曼·罗兰

整个19世纪还不曾有过《复活》这样的作品,它高于《悲惨世界》,因为这里没有一点幻想的、虚构的、编造的东西,全都是生活本身。

--俄国著名评论家 斯塔索夫

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我感觉他的确了不起,他笔下的妓女玛丝洛娃给人一种圣洁之感,而我们有些小说的所谓"圣洁女性"形象却给人卑琐之感。这就看出大师与普通作家之间的差别了。

--著名作家 迟子建

《复活》是总结人生的作品,它把人心里肮脏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人内心很复杂,好人和坏人、善与恶都很复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206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