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优美的音乐对于丰富陶冶儿童的情感,启迪智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孩子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那么如何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的特点,有效的开展幼儿园音乐活动,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要让幼儿喜欢音乐
幼儿园音乐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所以选择好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选取音乐教材既要符合幼儿年龄的特点又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幼儿。幼儿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音乐教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包括歌词和曲调两个方面。从歌词方面来看:①动物、自然景象、交通工具、节日等方面的歌曲,以及风趣、滑稽、幽默的歌曲。②能用动作表现的;③选一些第一人称的歌,这样幼儿唱起来会觉得亲切自然;④歌词既要有重复又能发展,重复便于幼儿记忆。如歌曲《三轮车》,这首歌曲形象的描绘了一个老太太坐三轮车的情景,人家给她要五毛,她却给一块,生动有趣,滑稽幽默,幼儿非常喜欢,唱起来津津有味。又如歌曲《滑滑梯》,描绘的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熟知的情景,所以幼儿边唱边用动作自然地表现出上滑梯“蹬,蹬,蹬”由低到高和下滑梯“嗖,溜溜,溜”由高到低,孩子易学易记忆。还有些童话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音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是很大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谈谈音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欢迎阅读与收藏。
谈谈音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篇1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所以音乐又叫做情感艺术。因此,用音乐教育幼儿,能陶冶性格、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启迪智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音乐可以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优美悦耳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愉快,增强活力。据有关医学研究证明,人在愉快时,血液中可产生一种有利于健康的物质,它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音乐中千变万化的旋律、节奏和速度,既能调节人体的功能,又能对大脑的边缘系统和脑平网状结构产生直接影响。它能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情绪,即自由的摆动、走动或跳跃等,来达到创造合乎节律的动作,唤起幼儿天生的本能,培养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感与动作的协调性,使听觉更加敏锐、感情更臻细腻,使幼儿更加活泼健康。另外,在音乐游戏和舞蹈这个群体活动中,也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如个体与个体的位置变化,组与组的队形变换。它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音乐中的动与静,长与短,强与弱,体会音乐节奏的魅力,促进动作协调发展。
二、音乐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音乐能促进幼儿大脑的正常发育,有利于大脑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对促进幼儿脑细胞的增皮层的增厚、脑功能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些与儿童智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音乐活,各种声音及身体动作的信息输入大脑,增强脑神经元的刺激,这有利于各神经元之间的接通,形成神经通路;同时音乐能培养儿童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动作是幼儿智发展的起点,曾经有人提出,训练孩子的手脚就是训练大脑,而手脚的训练在音乐活动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弹琴训练了手指的灵活性,舞蹈训练了全身的协调性。音乐中的唱歌、歌舞表演、音乐游戏等,都能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曾指出,人的大脑共有六种智能,其中第三种就是音乐智能,即能够感受韵律和音乐并进行创作。可见,音乐与智力本身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音乐教育可扩大幼儿的音乐视野,丰富感知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幼儿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三、音乐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
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而音乐教育正好可以为德育打好情感基础。人在幼儿时期所接受的音乐教育,往往会作用于他的一生。一首短小的歌曲,往往有巨大的力量和深远的影响。歌曲《对不起,没关系》以轻快的节奏、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幼儿在边唱边表演中理解歌词的内涵,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山羊踩痛小公鸡》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谅互让,友好相处;《李小多分果果》让幼儿体会到谦让能给别人带来快乐。音乐对幼儿心灵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但它的教育效果却是明显的,效应也是长期的。音乐是孩子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我们应针对幼儿喜情感、厌讲理,喜形象、厌抽象的特点,将德育寓于音乐教学中,真正达到以情感人,以情怡人的目的。
四、音乐可以培养幼儿的
审美情感音乐能使人产生美感,受到美的教育,也就是爱的教育,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使人感到生活的乐趣,更加热爱生活。如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能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感情;《学做解放军》《哈达献给解放军》能激发幼儿热爱解放军的感情;《值日生歌》能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爱护小树苗》能培养幼儿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感情等。
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音乐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对幼儿从小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使幼儿在美好音乐的陪伴下健康成长。
谈谈音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篇21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只要播放自己喜欢的歌曲自然会产生一种舒服的感受。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都会放各式各样的音乐,让人感到身心的放松。现在有许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放一些欢快好听的音乐,像现在比较流行的歌曲《小苹果》节奏欢快,小朋友们听了就会不由自主的随着音乐扭动身体,非常高兴。而这样做可以使孩子保持身心愉快。在播放这种欢快的歌曲时是可以使孩子一直处于一种内心积极的状态之下。这样音乐产生的感受和状态都可以使幼儿的到全方位的身体发育、思维发展。
2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身体肌能的提高和完善。
音乐本身产生的节奏是无处不在的,有规律节奏和无规律节奏的交换,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节奏感,这就使得幼儿身体的运动参与是非常有必要的。[2]因此,在幼儿听音乐时也可以从音乐中去感受到大自然、情绪、和多种多样状态,在去培养孩子自身音乐的节奏感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在音乐活动当中去进行与音乐有关的游戏和舞蹈,让幼儿在身体随着音乐活动是也可以感受的到愉快和轻松。
3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良好的音乐教育是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心灵需要的,音乐的教育不只是可以让幼儿间接地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存在,还可以增强幼儿对音乐方面知识的理解,有许多歌曲是可以达到让孩子在音乐教育中学习到好的品德和知识的作用。而且活泼丰富的音乐活动比起单一的其它的课程更容易让孩子去接受。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还能够激发出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能力,这些因素会使得在幼儿的大脑中产生一种非常活跃的心理状态,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自我的情绪也在不断产生变化,让幼儿在心理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极其愉悦舒服的内心需求。
谈谈音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篇3一个人接触音乐最早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音乐对儿童的影响源于智力开发到情感的培养,所以音乐教育对于儿童智力和情感开发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儿童发展过程之中,接受适当的音乐教育将对所处人生重要阶段的儿童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使儿童体验快乐,培养兴趣
音乐是和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他们听到欢快的音乐,就会高兴,有时候还会翩翩起舞,一旦听到伤感的音乐,他们会悲伤,甚至会流泪。音乐在时间中流动、运动的形态,不断地产生着新的变化,其音响对感官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音乐的节奏。“培养兴趣”不仅是指对音乐的兴趣,更是指由此引发的对世间一切的兴趣。
二、提高儿童的感知
对于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都会提高儿童听觉的敏锐性、选择性和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性。音乐的学习不仅是耳朵和手指的事情,它还会引起全身官能的反应。伴随着律动、舞蹈、乐器进行的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的特征,但音乐中最重要的乐音又是看不见,其高低与时值的长短、音乐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等等,对于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的辨别力,培养儿童的直觉、分析、想像、创造等具有重要影响。
三、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
音乐内在的节拍、节奏,合奏中声部的安排,律动、舞蹈中动作的编排,音乐游戏规则等等,都使儿童在一种愉快的、“不强迫”的形式中,养成自愿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了自律、自我激励。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儿童体验到集体创造的快乐,学习与他人非词语的交流、默契合作,学会理解、接纳、欣赏他人。
谈谈音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篇4众所周知,艺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在不司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是其他领域都不能比拟的;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基础构件,又在艺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本文从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全面影响作以详实的阐述,以期希望引起同行对音乐教育重新认识,并能更有效地实施健康、优美、快乐的音乐教育课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对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实施艺术教育这一主要途径的音乐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优势作用,它能通过艺术形象直接影响着幼儿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的审美能力在当前幼儿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包括了唱歌、韵律活动、音乐游戏和打击乐以及音乐欣赏等课件。这些都是美育的内容,也是美育的主要手段。通过这些音乐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同时,在音乐的感染下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促进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小树立健康的审美观点,使每个幼儿都感到"心情愉快,情绪安定",真正获得美的体验,进而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
1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情感的发展
音乐是潺潺的流水,音乐是美丽的诗篇,它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能够触动人的情感;美好的音乐作品能够使人振奋,也能让人感动。一首流传60年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光彩,2010年春节年欢晚会,当四世同堂演唱的这首经典抒情儿童歌曲轻轻响起,竟引发全场合唱,它表达了几代人对和谐生活及优美景色的向往和憧憬;又如我国高慷激昂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听后能使人全身血液沸腾,产生奋进的激情,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感。反之,低调、沉闷的音乐只能使人低沉、萎靡不振,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幼儿时期正是幼儿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阶段。随着幼儿社的交往不断扩大,情感体验会越来越丰富。通过音乐教育就能大大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使其懂得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对丑恶行径的憎恨,产生同情心和自豪感。如幼儿学习《小海军》时,他们能够自豪地举臂当炮筒,雄赳赳地踏着步。当唱到"打得他呀海底沉",他们便会横眉立目,一边用手指地一边使劲跺脚,以示心中的愤恨和打败敌人的决心。由此可见,通过表现不同情绪的'音乐,幼儿的情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听觉、记忆的发展
幼儿学习音乐,首先是靠他的听觉得到,然后在多次视听中学会欣赏音乐,鉴别音乐,感受音乐,表达音乐。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幼儿听觉能力得到加强与提高。当然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靠听觉学习,而且更要靠记忆来巩固。只有幼儿在记住歌词、旋律、舞蹈动作的前提下,才能学会唱歌、跳舞,才能使幼儿的记忆力得到不断发展。同时,幼儿在集体的音乐活动中,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也会促进记忆力的发展。
3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的发展
音乐能够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时期正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时期,是由再造想象逐步自创造想象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进行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中,运用想象进行创造。如:一段悠扬的旋律,幼儿可以想象成小鱼游水,鸭子嬉戏,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想象自我在大海或天空中翱游、飞翔。幼儿在想象音乐、创造音乐的同时,为了表达内心世界,他就要积极地运用语言来展现,把自己的想法体验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加强丁语言能力的发展。
4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中的音乐教育往往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幼儿的参与下进行的,这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表现的可能,但现实教学中并不是每个幼儿都乐于参加,他们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个别差异即个性的不统一性。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陶冶其情操,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为将来良好个性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如领唱、领奏、当小指挥、小鼓手,使那些胆怯、自卑的幼儿在音乐舞台上找到自信,变得勇敢、自信、坚强,敢于表现自我,形成自尊、自立的性格。同时在共同的活动中,为了完成任务使幼儿之间达成了共识,增强了团体合作意识,形成了集体荣誉感,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处事的应变能力。
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幼儿时期身体发展正是由大肌肉活动逐步到小肌肉的细腻活动发展过程,幼儿通过学习打击乐器可以放松地、自由地运用大肌肉,促进小肌肉的发展。他们在打击过程中满足了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在悦耳和谐的声音和节奏中享受着乐器带来的快乐,这使他们感到身心轻松愉快,消除了身体疲劳与紧张感。
当然音乐教育的影响不止是以上这些。它还可以影响幼儿智力的发展,注意力的提高,促进幼儿学会自我控制以及满足幼儿的成就感。
认识了音乐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我们在工作中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我们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认真地选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小乐队,搭建小舞台,举办小型音乐会以及排演音乐剧、小话剧以及歌舞剧等等,尽量给每个孩子提供自我表现得的舞台,让他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培养美好情操,逐步完善自我,成为一个情感丰富,具有爱心和同情心的有教养的新时代主人。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发挥幼儿主动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要"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千万不可整齐划一。(3)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的指导。
总之,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并不是把每个幼儿都培养成艺术家,而是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让幼儿全方位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将来适应社会及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在过去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指导下,让音乐教育成为幼儿比较喜欢的启蒙教育,这样,我们才可以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幼儿健康发展中的艺术熏陶作用。
谈谈音乐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篇5一、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和自信
意志是人根据一定的目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激发、维持、抑制等调节的一种心理过程。自信是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能使人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一个人有自信,他就会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意志行为中去,在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被困难和挫折所压倒。
音乐教育具有促进幼儿意志品质得到发展的潜力,因为音乐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学习唱歌,还是学习乐器,都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的行为。尤其对于初学音乐的幼儿,没有坚持不懈的刻苦精神和学习的意志,就无法达到确定的目标。同时,音乐教育所蕴涵的养成教育及一系列的兴趣引导,能够从多个角度陶冶幼儿的性情,帮助幼儿克服冲动、任性等不健康的心理,发展幼儿的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在众多学科中,都是针对幼儿的德智体美等进行教育,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的教育。音乐通过有组织的音响,以抑扬顿挫的音高,张驰变化的节奏,扣人心弦的速度,线条明确的力度以及色彩多样的音色来表达人类的情感信息。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它能直接刺激人的听觉神经,产生有效的生物电,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音乐审美感觉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享受,从而认识到事物的美与丑。音乐艺术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激励人的感情,给人以启示,发挥其体会教育作用及感触教育内涵。
三、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撒谎会给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带来矛盾,造成彼此之间的信任危机。为了人们之间的友好关系的建立和维系,教育幼儿从小成为一个诚实善良的好孩子很重要。如,教师用一曲《好孩子要诚实》的音乐来教育幼儿,首先欣赏歌曲并讲解和启发幼儿善恶正误,在幼儿的内心深处可对美好和谐的一面产生向往,从而激发幼儿的内心情感。接着,教师再带领幼儿深入地学习歌曲并表演歌曲,让这种音乐的引导更直观更深刻还有趣,在潜意识里去接受并意愿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对于我们共处的社会生活关系,教师要让幼儿去融入并关爱彼此,做到相亲相爱、互助互爱。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年的歌
唱教学的探索实践中,我发现枯燥、机械地教学方式,只能让更多的孩子厌烦音乐,体会不
到音乐艺术所给予他们的愉悦感,加之教师枯燥乏味的说教,幼儿在音乐课上丝毫调动不起
兴趣。因此,培养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幼儿对音乐有了兴趣,这才是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的心理因素。那么,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兴趣呢?
一、有效导入----引发兴趣。
引趣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诱导和引导幼儿对当前所要
进行的认知活动产生兴趣。要使儿童对音乐活动感兴趣,一开始就进入状态,这需要教师在
导入环节上下功夫,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用最短的时间,引导孩子对当前所要进
行的音乐活动产生兴趣。
1.动画导入
动画片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而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就是最富有吸引力的材料,颇受孩子们的
青睐。因此,在音乐活动开始,我尝试用动画导入活动,让孩子们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都
参与进来,将他们引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从而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如在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活动的导入部分,我精心设计了精美的动画课件“动物狂欢图
”,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动物吸引了,仿佛自己来到了形象生动的动物王国,很快就进入了音
乐活动情景之中。
在音乐活动《春天的小草》中,为让孩子们了解小草在泥土中发芽,破土而出,在阳光雨露
的滋润下快乐生长的过程,我设计了“小草生长”的动画课件,在活动的导入部分呈现在孩
子们面前,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很快就进入了欢快活泼的音乐活动中。
2.故事导入
幼儿都非常爱听故事,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故事,一个充满神秘感的故事足以把歌曲的题材、
内容表达出来,教师就利用这个特点把歌曲的内容编成故事,边讲故事,边让学生学习歌曲
,那么会使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较好地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集中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好奇,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又可以引起他们学习音
乐的兴趣。
在中班韵律活动《打喷嚏的小老鼠》中,我采用了幼儿非常喜欢的形式——动画演示。活动
一开始孩子们就被电视画面上那只可爱的小老鼠深深地吸引了,在观看动画的同时我讲述了
创编的“小老鼠感冒”的故事,引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回顾整个活动,在我
的引导下,孩子们将一个去看病的老鼠表演得活灵活现。
3.游戏导入
中班幼儿具有好动、好玩的特点,编排有趣的游戏导入新课,这对他们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求,又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在歌曲《老母鸡》的教学中,我先带领孩子们玩母鸡捉虫的游戏,接着母鸡吃饱了,我又
和孩子们玩起了母鸡下蛋的游戏,一边玩一边问孩子们:“你们知道母鸡下了蛋很高兴,它
是怎样叫的吗?然后请他们模仿老师“咯咯咯咯哒”,这样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掌握
了含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因此,游戏导入的方式能很快地带动每个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歌曲,充分体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理念。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 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
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幼儿通过在自己假想的情境中扮演周围生活中熟悉的人或动物,体验用
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满足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
的积极性。因此,一个生动的情境创设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好奇,把他们带入一个色彩缤纷、
声像同步的优美意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兴趣盎然地学
习音乐。
1.创设环境
在歌曲《新年好》活动之前,我在教室四周挂上红灯笼、小鞭炮等装饰品,使教室呈现出一
片喜气洋洋的气氛,让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充满温馨的意境里,享受美妙的原唱音乐声,孩子
们较快地就能唱好歌曲了。
2.添画激趣
在教唱《粗心的小画家》这首歌曲时,我创设了添画游戏,先画出没有耳朵的小白兔,没有
尾巴的小马以及四条腿的螃蟹。让幼儿先观察出示的图画中缺少了什么,然后再用彩笔一边
添画完整一边教歌词,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记住歌词,在兴趣中学习唱歌
。
三、借助道具----增强兴趣。
中班幼儿好奇心强,但持久性差,不可能长时间静听音乐,要想使幼儿在乐中学、学得乐,
我们教师就应充分利用新奇而生动的教具或有趣的图谱等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使他们的
求知欲得到满足,这是增强兴趣的重要手段。
1新奇的教具
如在音乐活动《小鸟找家》中,我将一次性方便面碗切成两半,粘在硬纸板上,并将它做成
“鸟窝”的形状,再将“鸟窝”镶嵌在自制的大树上。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被大树上的“鸟
窝”深深地吸引住了,满怀好奇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在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中,我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蛋壳玩具,还让孩子们在蛋壳上
画上眼睛、嘴巴等活泼可爱的蛋宝宝形象,在活动中孩子们对活泼可爱的蛋宝宝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浓烈且生动,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
2.有趣的图谱
在教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活动中,我设计制作了有趣的图谱,丰富孩子们的视觉效果,
增加音乐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看着图谱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帮助幼儿增强学习歌
曲的兴趣。
在进行《咚咚锵》这一打击乐活动中,我让孩子们看着图谱和小鼓“说话”,孩子们的兴趣
极高争着和小鼓“说话”,接着我请孩子们按照我的节奏语言“我敲 小鼓| x x| ”再次
看着图谱敲出咚咚,只见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各种自制的鼓(易拉罐、奶粉桶、月饼盒、饼
干桶)上按我的要求敲出了各种音质不同而节奏相同的“鼓”声,他们如此的投入,在活动
中的兴趣也相应增加了。
四、体验表演——保持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无论是学唱歌、舞蹈、或欣赏音乐,幼儿的兴趣往往是短暂的,他们不满足
于安安静静地听听音乐和学唱歌曲,而是更喜欢用动作来补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采用多种
形式和方法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帮助幼儿保持兴趣。
如在教幼儿学习《幸福拍手歌》时,我让孩子们进行拍手打节奏学唱的同时,还让他们尝试
用跺脚、拍桌子等手段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爱好,保持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教唱《学做解放军》这首歌时,我根据歌词的内容边唱边做敲锣、打鼓、吹喇叭等一系列
动作。因为动作较形象地展示了歌词的内容,孩子们的兴趣很高,边唱边表演,唱了一遍又
一遍,都不觉得累,很快地就掌握了歌词。
在韵律活动《摘果子》中,我准备了许多箩筐,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拿着箩筐,表演摘果
子,孩子们在音乐中无拘无束、尽情地自由表演,真正做到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在歌曲《蚂蚁搬豆》活动中,幼儿戴上头饰在教师创设的情境“蚂蚁洞口”,随着优美的旋
律一边演唱一边表演,当小蚂蚁叫来好朋友,大家抬着“豆子”一起往前走时,孩子们更是
兴趣高涨。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增强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将知识性、思想性
、趣味性融于一体,音乐持久兴趣的保持效果十分显著。
五、情感投入----延长兴趣。
投入感情,进入氛围是音乐教唱活动的重要保障。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在上
面教唱,孩子在下面被动的学唱,老师教完了,孩子的表情呆滞结束活动。其实教唱活动对
于幼儿来说,无论老师怎样的口头讲解,孩子很难进入歌唱氛围,投入感情演唱就显得更难
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
谐的气氛,使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在歌唱活动中,我就以自己的“情”去拨动孩子情
感的琴弦,去牵动着无数颗幼小的童心,使之产生共鸣,使孩子们融入教师的情境之中,延
长学习音乐的兴趣。
如在教唱歌曲《不在麻烦好妈妈》的时候,我用快乐的眼神、抑扬顿挫的语调加上高兴的情
绪演唱,让孩子们感受歌词里传达的那份浓浓的母子情,把孩子们带入歌唱活动中,带着对
妈妈的爱和感情蕴含于演唱之中。
如在欣赏歌曲《大树妈妈》时,我用温柔的眼神,轻柔的的姿态,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
表情来教唱,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儿,使他们充分感受摇篮曲的恬静优美,把幼儿的情感带入
如诗如画般温柔的意境中去。
在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时,我扮演乌鸦妈妈,当孩子们扮演的小乌鸦给妈妈叼来虫子
后,我就像妈妈一样抚摸小乌鸦的头,亲亲小乌鸦的脸,孩子们高兴极了,争着喊我“妈妈
”。我以真实情感的投入换来了孩子们真情实感的回报,也让教唱活动在延伸了幼儿兴趣的
同时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教师针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灵活地采
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接受音乐、进入音乐;运用各种手段
和教育形式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从多方面、多角度来不断引趣、激趣、增趣、持趣和
延趣;今天的幼儿音乐教育,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唱唱、跳跳、玩玩。我们应该以孩子为本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挖掘孩子歌唱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插上音乐的翅膀,
在艺术的天空里自由翱翔,使歌声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并成为心灵里美好的东西,伴着
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一个人只有在情感方面发展是健全而丰富的,他的智力、体力和品德才能协调一致地发展。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音乐活动对儿童的重要性,他说:“幼稚园应该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需引导儿童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 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陈鹤琴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充分说明了每个孩子其实都是热爱音乐的,只要给予他们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每天都接触音乐、倾听音乐,生活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那么每个孩子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惊人发挥。
音乐家冼星海也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每名幼儿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因此,我们借助录音磁带让幼儿欣赏倾听悠扬的歌声、优美的旋律,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孩子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为孩子创设了一个个欣赏的天地。如每天入园、进餐、午睡前、起床、离园等时间都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孩子时时生活在音乐的环境中,让音乐充满着幼儿的生活,从中诱发孩子倾听音乐的兴趣,当他们听到各种美妙的旋律、优美的歌曲时,就会情绪安定,心情始终保持愉快,甚至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同时他们对歌曲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久了歌词就能很清楚地唱出来了。
实践中我们看到,孩子非常热爱音乐,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注意力去听、去想,去感受歌曲愉快高兴的情绪。通过耳濡目染,渐渐地熟悉了音乐的旋律后,他们就会在平时不由自主地哼唱出来,所以在我们的歌唱教学中,教师已不再急于一时间马上让孩子唱出来、有成果,只要幼儿当时喜欢倾听,情感得到满足就行,以后逐渐就会唱了。
二、在丰富多样的音乐区中,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近几年来,我园在改善办园条件,优化幼儿生活、教育环境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室外是塑胶活动场地、嬉水池、大型玩具、饲养角、种植园地等,整洁幽雅、安全卫生,让幼儿尽情玩耍;进入一楼大厅,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使人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情趣的童话世界;走廊里的每一个墙面、每一个空间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一级级的台阶,被巧妙制做成幼儿认知教育区域;二楼走廊的拐角,被开辟成为美容美发厅、“我行我秀”服装设计和模特表演区;三楼楼梯拐角处,是小朋友们下棋、投球、编织京剧脸谱的好地方……类似这样利用现有条件创设的教育环境还有很多,通过对一个个不起眼角落的利用、一块块空白墙壁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布置,使这些原本闲置的空间扩充成为幼儿教育园地,让幼儿在不经意间感受到知识的存在,进而汲取知识,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在活动区布置上我们遵循艺术化的原则,在创设的“小剧场”、“小舞台”等区角内,放置了各种道具及一些适合幼儿使用的小乐器、头饰、绸带、录音机等材料,为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活动提供机会,并随时向幼儿开放,尽情让幼儿游戏、 自由探索,自由玩耍,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为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敲敲、打打、玩玩、乐乐、说说、唱唱、动动、跳跳,各自展现自己的表演才能。有的幼儿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为大家表演节奏乐,有的小朋友担任小指挥,还有的在边歌边舞。每次活动,孩子们都乐不思蜀、尽情表现,陶醉在音乐的海洋中。由于在音乐区中,自始至终都是孩子来跳、孩子来舞,是孩子即兴创造性地发挥,而不是机械、呆板地表演,能够充分激发了幼儿对音乐表演本能的喜爱,因此,幼儿在这片天地里,玩中乐、乐中玩,真正做到乐在其中,其乐无穷。由此可见,音乐是孩子离不开的伙伴,孩子的发展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使孩子的发展,良好的音乐环境,能使孩子在浓厚的音乐兴趣中,一点点、一天天逐渐的听懂音乐、学习音乐、表演音乐。
三、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让音乐教学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美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是艺术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回归儿童生活世界”也是这些年来教育界最为热切的呼声。这既是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幼儿作为一个生命体应该享受的权利。
1、加强生活体验,让音乐活动源于生活。
艺术的核心是审美,审美又是以体验的方式存在的。体验是主客体高度融合的状态。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有不同的气质、性格和生活史。同样的事物或作品,会激活不同幼儿独有的鲜活体验。这种体验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如形象的、声音的、肢体动作的等来加以表达。对于每一个幼儿来说,都具有宝贵的发展和享有的价值。我园正是将体验做为音乐教育的核心,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双手、心灵去感受和活动。例如:在《奶牛——牛奶》主题活动中,我园组织了课题班的幼儿来到升泰牛奶加工厂,孩子们在饲养场看到了鲜活的奶牛,通过区分与比较,他们直观的感知了澳大利亚奶牛、种牛和三个月之内牛犊的特点,通过介绍与观察,幼儿形象地感知了奶牛的生活习性与动态。来到加工车间,通过透明的大玻璃孩子们亲眼看到了牛奶从煮沸、灭菌、消毒,到包装、装箱等一系列的生产程序,最后品尝了厂家送给小朋友们的礼物——鲜牛奶。在这之后开展的一系列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由于有了生活体验,那些来自每个孩子内心的情感表达就显得真实、生动、别具匠心了
《纲要》重视幼儿兴趣、情感、态度的培养,把情感作为认知发展的推动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曾生动地比喻教育中同时追求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如同“一个人用两个并排的饿梯子爬墙壁,这两个梯子每一级的间距太大,以致一步一级攀登起来不方便。一个梯子代表认识行为和认识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目标和情感行为。这两个梯子的构造,使一个梯子的每一级正好在另一个梯子每一级的中间。通过交替的攀登这两个梯子---从这个梯子的一级踏到另一个梯子够得到的一级---就有可能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教育发展的趋势是---重视认知的情感化和情感的认知化。在制定《纲要》各领域目标要求时也重点追求情感的价值所在,例如:“健康”领域首要目标是强调幼儿“情绪安定、愉快”,“社会 ”领域要求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艺术”领域更是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可见,幼儿期正是情感培养的最佳时期,正确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能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如何正确对待幼儿情感认知能力
现在的幼儿园教育比较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教师成为活动的“指导者”和“要求者”,只严重叮嘱幼儿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把幼儿变
成被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于是在这种认识主义阴影的笼罩下,幼儿的情感被封闭起来,无法表达。若干研究表明,只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忽视情感认识能力的培养的幼儿无论在个性、智力和能力以及交往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艺术领域,《纲要》强调:“要避免仅仅重视表达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现在的幼教工作者,习惯用一些属于专业艺术教育或特长艺术教育的模式和要求来看待幼儿音乐教育,因而在教学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只重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播,殊不知音乐所赋予的魅力,它能滋养幼儿的心灵,提高幼儿的欣赏意识,操练幼儿的情感体验。
二、建构主义课程指导下的情感认知能力与音乐的关系
在《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制定目标时,“情感”目标是放在首位的。可见,当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是一种十分复杂,丰富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主观体验,与幼儿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当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之,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在幼儿期,幼儿已明了什么是“可以”,什么是“不可以”,从而形成了简单的道德感。他们迷恋于周围的事物,热衷于象征性游戏,产生了理智感和实践感的萌芽。并且他们对美丽的图画、美妙的音乐、有节奏的运动表现出喜爱,出现最初的美感。建构主义认为:用直观、生动、有趣的事物吸引幼儿,导引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活动中,幼儿既获得了极大的情感满足,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如何为幼儿创造有利条件,使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获得满足,收到效益呢?
《纲要》中指出,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不能缺少音乐活动,让幼儿参与各种不同情绪的音乐活动,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的认识情绪,还可以使他们的各种情绪得到宣泄。利用音乐来改善幼儿的意志,陶冶幼儿的性情,使幼儿能够表现真实的自我,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所以,利用音乐来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三、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
(一) 通过优美,富有情趣色彩的音乐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人们崇高思想和品德的源泉,是人们开拓前进的强大动力。为了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品德,必须从小就向幼儿进行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是一种兴奋的语言,它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通过歌唱可以激发幼儿内心的情感和感受。比如,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我准备一些关于祖国方面的、引导幼儿一起歌唱,并与幼儿一起说说,谈谈关于祖国的事情,来激起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演唱时更能情景交融。
在爱国主义的情感激发下,用“欢快、热烈”的《进行曲》,引导幼儿想象解放军叔叔不怕牺牲、勇敢打敌人的情景,让幼儿学做不同的动作,又引导幼儿想象战斗胜利时的欢庆的场面,配上节奏欢快的《进行曲》,幼儿的情感顷刻间被调动起来,有的拍手跳,有的踏步走,有的扭起了秧歌,还有的放鞭炮、敲锣打鼓,气氛热烈,达到高潮。通过活动幼儿学会了用不同的情感去表现作品,幼儿便乐意去学习、体验作品了,情感也越丰富了。
(二) 带领幼儿进入音乐殿堂,唤起幼儿的美感,促进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美能唤起人善良的情感,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幼儿期是幼儿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审美教育关系着未来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一个幼儿拥有好的审美评判能力,将会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反之,便会不辨是非,分不清黑白美丑。
人类表达情感最直接的工具是语言,幼儿年龄小,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往往不能意会。这时,教师就要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作品,从而产生美的感受,更好的表现作品。
以歌曲《小树叶》为例。这是一首由两段歌词组成的歌曲,但每段歌词又表现了不同的感情色彩。第一段歌词表达了小树叶离开妈妈后伤心、害怕的情感色彩,演唱中充满伤感。而第二段歌词则表现了小树叶勇敢的面对现实,憧憬美好的春天,感情的处理也是乐观、向上的,演唱中要体现愉快、兴奋的情绪。对于这样的强烈对比,幼儿自己演唱是不能把握的,这要靠老师用语言来激起幼儿的情感。我先引发幼儿讨论:"如果你有一天将要离开妈妈,心里会怎么想?"幼儿各抒己见,谈话中流露出伤感的神情我适时地引导幼儿进入歌曲的意境:"小树叶离开妈妈,是不是跟你们一样的感觉呢?"幼儿以物拟己,在演唱中把歌曲感情真情演绎。而后我继续以语言引导:"第二年的春天,万物苏醒,大树妈妈又长出了许多树叶宝宝,小树叶们又回到了妈妈的怀抱,它们高兴地唱歌、跳舞,为自己勇敢地战胜了寒冬而骄傲。"在我语言的诱导启发下,演唱时幼儿流露出了勇敢、兴奋的神情,他们在为小树叶骄傲,为小树叶自豪,经过教师语言的启发,幼儿在演唱中能较轻松自然地把握感情色彩。 这个活动中幼儿自然而然的在教师的带领下,感受到了快乐喜悦,发现了身边原本平凡的事物是多么的美好,撩动了幼儿的心弦。
声乐是一门表现艺术。评价一个好的演唱者,不仅要求具备美妙的声音,高超的演唱技巧,准确的音准,更重要的是看演唱者能否把歌曲中表达的感情通过演唱准确地表现出来,达到以 情感 人,声情并茂的境界,这样才能征服观(听)众。少年儿童是学习声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声带发育还不成熟,如果一味追求声音的“高难度”训练,很有可能把脆弱的声带拉伤,给孩子的一生带来无法估计的伤害。在童声学习阶段,少年儿童既然不能过于关注声音的高难度和高技巧,那么他们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学会准确表达歌曲中的感情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长期从事专业声乐教学,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少儿声乐大赛中获奖,现将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希望能为少儿声乐教育事业奉献微薄之力。
一、发声训练的过程要做到“用情歌唱”。
在练声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学生灌输“用情歌唱”的重要性。演唱的感情从何而来?靠气息的控制。我国音乐教育家周荫昌先生曾经说过:“艺术就是控制,它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果想在某一领域获得较高的成就,就要在这一领域掌握较强的‘控制’技能、技巧的方法并运用自如,这样才能表现出高超的技艺。”
如何使学生把气息控制地恰如其分,并准确应用到歌唱中去呢?首先在练声的过程中,适当选择急吸急呼,急吸缓呼,缓吸急呼,缓吸缓呼的练声曲,甚至增加一些单纯的气息练习(主要是有针对性的气息练习,单纯的气息练习不可过多),让学生通过呼吸的长短、强弱来体会声音的高低起伏,从而掌握音乐旋律的高低起伏,感情的自由运用和发挥。我常常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说出他们亲身做过或者感受过的一些事情,引导他们应用到练声中去。比如,当他们爬到山顶,登高望远的时候,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喊上两嗓子,我让他们把这种体会应用到训练中去,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此外,在练声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声乐作品,在训练声音的过程中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体会用情歌唱的奥妙。如:歌曲《想变成一棵树》(词:金波,曲:宋小兵)中的第二部分“想变成一阵风,开始快乐地飞翔……”音乐逐渐展开,音域愈来愈宽,音高愈来愈高,音符也大多由长音组成。我就会让学生体会登山望远,放声歌唱,展翅翱翔的感觉。如果演唱者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感情充沛、振奋激昂地准备好充足的气息,就体会不到“快乐飞翔” 的感觉,那他就无法表现出作品中作者想要表现得“心灵的感动和升华——想变成一阵风”快乐自由飞翔的境界。
二、引导学生在脑海里“画出美丽的图画”来。
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分析好的声乐作品是促进青少年准确表达歌曲感情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仅要听优秀的声乐作品,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体会歌曲的意境。如第八届中国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推荐的歌曲《童年在长大》(词:李众,曲:蔡海波)就是一首孩子们非常喜爱的少儿歌曲。它所表现的是少年儿童活泼向上、朝气蓬勃的喜悦心情。歌曲前奏在安静、优美的音乐声中慢慢响起,表现出美好的童年,优美的感觉。随后,引出节奏欢快、富有动感的主题旋律,体现了活泼、快乐的童年来。
在视唱前,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分析歌词所表现的意境,让他们说出:小树是怎样发芽的?蚂蚁是怎样搬家的?小河、春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阳光在草丛中怎样说话等等这些少年儿童经常喜欢观察的现象。学生通过描述这些自然界有趣的现象,就会把理解歌词的内容和意境形象化、简单化了,脑海里自然就会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来。通过分析歌词所表现的感情特点后再视唱曲谱,学生就比较容易领会旋律的高低、强弱、长短、快慢,富有感情的去哼唱曲谱。而不能单纯只重视音准不重视旋律起伏,只重视节奏不重视力度的强弱表达;只重视拍子准确而不重视作品感情的变化。唱准曲谱后,再演唱歌词,通过演唱,验证自己所“画”作品的美妙。这样学生就能逐步领略到用情歌唱的魅力。
三、巧妙的肢体语言能够使演唱“锦上添花”。
少年儿童在舞台上演唱,不能像成人演唱美声歌曲一样,仅仅凭声音去征服观众。少年儿童在演唱时,根据作品的内容适当融入一些肢体语言,这样会使声乐作品的感情表达得更加丰富,更加富有童趣,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记得有一次,市青少年宫声乐班的三名8岁左右的女学生为了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演出活动,我为她们选择了《童年在长大》这首好听的少儿歌曲。在排练的过程中,三位小女孩虽然声音演唱得也不错,但是,由于她们过于注重声音,活泼可爱、天真烂漫、快乐的童年感觉怎么都表现不出来。随着节目录制时间的临近,我们一遍一遍地排练,但总收不到好的效果。一天,课间休息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她们跑来跑去,跳来跳去,嘻嘻哈哈疯玩的感觉不正是歌曲中“你来啦,我来啦,快乐你我他;唱歌啦,跳舞啦,快乐一大把,听到啦,看到啦,人人笑哈哈……”童年在长大的感觉么?我顿时有了一个想法,让三位女孩在“自由发挥”的状态下,边跳边唱随意玩耍,没想到三个人表现得个个出色,都能根据旋律的特点设计出几个可爱的动作,把歌曲的内容表现的活泼欢快、悦耳动听,随即得到了全体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我把他们“创意”的几个动作统一规范,后来,她们在中央电视台的演出也获得了成功。所以,少年儿童在演唱歌曲时适当增加一些肢体动作,对准确表达歌曲的感情内容起到重要的作用。当然,演唱的肢体动作不是单纯的舞蹈表演,动作过多也会适得其反,淡化演唱效果,影响演唱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歌曲的内容,教会学生把肢体语言与演唱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准确表现歌曲感情的目的。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少年儿童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学会用情歌唱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授演唱技能、技巧,还要多鼓励青少年参加不同形式的演出、比赛或演唱会。引导学生不仅要会唱也要会演。对于初学的少年儿童来说,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敢于放声歌唱就是重要的一关。只有放松表演,才能用情歌唱,进而打动观众(听众)。在声乐课的时候,我经常鼓励有舞台经验的学生带着“胆小的”学员一起到讲台给全体同学们演唱,让全班同学给他(她)们以热烈的掌声。
曾经多次获得全国少儿演唱比赛大奖的孟源是我 们声乐班的一位小学员,他不到4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声乐。说是教他学习声乐,有时就是逗他“玩”,每当我教会他一首新歌,就让他在各种场合展示,然后用摄像机录下来,仔细比对每个声音或表演的细节。我告诉他的爸爸妈妈在家里要“欣赏”孩子的演唱,多鼓励,少批评,发现他演唱得好的时候就要给他以热烈的掌声。他的成长也是在不断地比赛、演出和各类活动中逐步成熟起来的。记得2006年11月他参加录制了一期“音乐快递”节目。大家都知道,“音乐快递”是一个比赛性质的栏目活动,当时,由于他初次登上中央电视台这个大舞台,现场气氛的不适应、舞台经验的不足……“说实话,当时有些懵!”后来,他的妈妈形容当时的情形。本来准备得比较充分的歌曲,比赛时却演得有些拘束,发挥失常,他连周冠军都没得到。但是,这次“失败”却使他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们认真总结他在比赛中“失常”的原因,利用各种机会,让他参加各类活动或声乐比赛,他的舞台经验和自信心也越来越强。半年后,他连续参加了市、省举办的少儿歌手电视演唱大赛选拔赛,最后成功晋级全国少儿歌曲电视演唱大赛的复赛、半决赛,直到最后的总决赛,他的演唱一次比一次成熟,一次比一次好。最后,他以幼儿组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金奖。
因此,通过演出或者比赛的机会来检验总结演唱的表现力;通过亲身实践,使学生获取自身缺少的表达歌曲感情的表现方式。此外,参与活动的过程也是向他(她)人学习的过程,通过相互比较,不断总结,不断积累经验,逐步使少年儿童的演唱水平不断提高,达到以 情感 人、声情并茂的境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