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共度余生意思就是和一个人一起过一辈子中剩余的时间,常用于夫妻。要共度余生的人是:一个永远不会放弃你的人,三观一致,能谈得来,能为对方着想,能在一起一辈子的人。
爱(love)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指的就是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好,这种好所持续的过程也就是爱的过程。
通常多见于人与人或人与物:
爱是喜欢的最终升华目标,不同种类的爱对应着不同种类的喜欢。爱包含爱情、母爱、父爱、友情、亲情、博爱等。爱可以用来形容爱慕的强烈情感、情绪或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里,其通常指人际间的爱,可能因为爱为情感之首位,爱是艺术中普遍的主题。爱有时也会被形容为强迫症。
#以书之名#
周国平的书总是能启迪心灵,其中书中有段话: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就好像两个在黑暗中踽踽独行的人,虽然最终的目的地不一定相同,但都能深深体会到彼此感受,并希望与对方结伴而行。
我不禁想到了罗翔提到的的圆圈正义,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圆,这个世界上亦并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正是因为每个人在内心世界里都是孤独的,追求被他人的理解与认同便变得更有意义。
很多人把消除这种孤独感寄托于爱情,拿爱情带来的慰藉来对抗内心的孤独,哪怕拼的头破血流也要找到全世界里那份独属于我的荣宠。这谈不上对错,更像一种悲壮,就像大话西游中的紫霞,骗就骗吧!就像飞蛾一样,明知道会受伤,还是会扑到火上。
爱情到底是什么?它为何有如此的魔力?
爱情是卿卿我我的思念,“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爱情是心照不宣的甜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爱情是情有独钟的坚贞,“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情的美好让我们心甘情愿地忽略了一条客观规律:哪有什么一成不变,永远不变的是改变。
难道爱情也会变?这听起来有些悲伤。它不是永不变的,那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爱情不仅仅是为了美好而存在,关于爱情的意义,王德峰曾讲述过:人情冷暖之极致无非男女爱情。爱情是人生中一座伟大的学校,它让失恋的男孩子强大,让失恋的女孩子聪慧。爱情是慧之引,把人从动物性转化为 社会 性,转色为慧。
我认为爱情虽然会变,但它并没有消散,而是转化为另外一种生命 情感 ,以另一种方式存在,那便是亲情与责任,温暖与守护着那个曾经爱的人。我们既不能因为爱情的美好过分执着,也不能因为爱情而改变,心有不甘。对于爱情,让它在内心自然而然的转化就可以了。
难道用爱情来对抗内心的孤独感是完全没用?
亦不尽然,孤独其实是一种把他人接纳到自我中来的欲望,它寻求的是理解。孤独无法摆脱,会伴随着我们一生,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爱情虽不能消除孤独,但能让孤独的内心体验到人情冷暖。毕竟在白雪皑皑的寒冬里,没有人比看到袅袅升起的炊烟心里更暖和。
以爱之名筑起的牢笼
“我是为了你好…”;“如果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你不这么做,就别认我这个爸妈…”这些话或多或少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父母可能是出于好意,但孩子也许并没有体会到。这是因为父母在无意中对孩子进行了“心理控制”,反而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控制欲、侵略性、过度保护等,仿佛被家长以爱之名裹挟了。
心理控制是什么
2002年,Barber对心理控制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将心理控制界定为父母采取一种侵入式教养策略,通过引发内疚或焦虑感、爱的撤回等方式操控儿童的情感、思想以及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结,限制儿童的自我发展和我表达(包括观点表达和情绪表达)。
大量的相关研究表明,当父母心理控制水平较高时,儿童会更容易焦虑、低自尊,经历更多的负性情绪。同时,心理控制也会削弱儿童的自我控制感,诱导其产生消极的自我图式,进而引发抑郁等问题。
很多时候,孩子更希望父母是:“我为你付出那么多,是因为我爱你”;真的如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一样:“我的孩子,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即使和他人攀比,却也真的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别人家的孩子哪里好,你这样我也很喜欢,你不必和他们一样好,但是我希望你可以努力”;给建议的时候真的是在建议:“就是建议,你可以自己选择,选错了也没关系,我们依然爱你,支持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