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门课,上课,教师出题,学生围绕题目思索,组织,分段编写,至时交卷,教师批改,评分,发还,如是而已。
我当年也曾这样理解。因为这样理解,所以一提起作文,心里或眼前就有两个影子晃动。影子之一,这是严肃艰难而关系不小的事,比如说,课堂之上,如果写不好,等第就要下移,不体面;考场之上,如果写不好,分数就会下降,有名落孙山的危险。影子之二,作文要成“文”,文有法,如就题构思、开头结尾、组织穿插等等,必须勤摸索,牢牢记住,执笔时还要小心翼翼,以期能够不出漏洞,取得内行人的赞叹。两个影子合起来,说是等于枷锁也许过分,至少总是大礼服吧,穿上之后,就不能不正襟危坐,举手投足都要求合乎法度。回想小学时期,作文课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度过来的。那时候还视文言为雅语,作文争取用文言,在两个影子笼罩之下,一提笔就想到声势,于是开头常常是“人生于世”,结尾常常是“呜呼”或“岂不懿欤”。老师当然也欣赏这类近于“套数”的写法,因而多半是高分数,有时还留绩,受表扬。自己呢,有不少年头也以为这条路是走对了。后来,渐渐,知道这条路走得并不对,即使不全错,也总是胶柱鼓瑟。认识变化的历程,河头驿站,游丝乱卓,相当繁杂,不能多说。打个比方,起初旧看法占据天平的一端,因为另一端是零,所以老一套显得很重。以后日往月来,读,思,写,新的成分逐渐增多,终于压倒了旧的一端。为了明确些,这新的成分,也无妨举一点点例。例之一,某作家的文章谈到,民初某有怪异风格的散文大家谈他的作文老师,乃是一本书的第一句,文曰:“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好事者几经周折,才找到这位老师,是清末上海张南庄作的怪讽刺小说《何典》。我幸而很容易地找到此书的刘复校点本,读了,也悟出一些为文之道,是“扔掉一切法”。例之二是读《庄子》,如《知北游》篇答人问“道恶乎在”,说是“无所不在”,然后举例,说“在蝼蚁”,“在稊稗”,直到“在屎溺(尿)”。这是“扔掉一切法” 的反面一路,“怎么样都可以”。一面是法都错,一面是怎么作都合法,这矛盾之中蕴涵着一种作文的妙理,用现在的习语说是“必须打破框框”,或者说积极一些是“必须解放思想”。本篇的标题是“什么是作文”,这里就谈在这方面的解放思想。作文是一门课程,提到作文,我们就想到这是指教师命题学生交卷的那种活动,自然也不错。不过,至少是为了更欣�谘埃�颐腔故蔷×堪逊
围放大才好。事实上,这类编写成文的活动,范围确是比课堂作文大得多。情况很明显,课堂作文,一般是10天半个月才有一次;而在日常生活中,拿笔写点什么的机会是时时都有。这写点什么,内容很繁,小至便条,大至长篇著作,中间如书信、日记等,既然是执笔为文,就都是作文。总之,所谓作文,可以在课堂之内,而多半在课堂之外。课堂之外的作文,可以不用标题的形式,或经常不用标题的形式。自然,如果你愿意标题,譬如写一封信完了,可以标个“与某某书”或“复某某的信”一类题目。考察写作的情况,大都是心中先有某性质的内容,然后编组成文,然后标题;作文课是练习,“备”应用,所以反其道而行之。学作文,知道一般是文在题先,甚至无题也可以成文,会少拘束,敢放笔,多有机会驰骋,是有好处的。
课堂之外,凡有所写都可以成文,因而文不文就与篇幅的长短无关。司马光等写《资治通鉴》,全书近300卷,是作文。《红楼梦》第五十回“即景联句”,不识字的凤姐编第一句,“一夜北风紧”,李绔续第二句,“开门雪尚飘”,都只是五个字,也是作文。
文,目的不同,体裁不同,篇幅不同,写法不同,自然有难易的分别。却不当因此而分高下。一张便条,写得简练、明白、得体,在便条的范围内说,同样是优秀的。前些年,提倡言文切合,有所谓“写话”的说法。上面几段主张作文的范围应该扩大,是否可以说,作文不过是话的书写形式,说的时候是话,写出来就是作文呢?可以这样说,因为种种性质的意思,都是既可以说出来又可以写出来的。但那样笼统而言之,并不完全对,或并不时时对。有时候,口里说的,写下来却不能算作文。例如你念杜牧诗《山行》,很喜欢,吟诵几遍,怕忘了,拿起笔来写,“远上寒山石径斜……”,这里写话,可不能算作文,因为不出于自己的构思。同理,像填固定格式的报表之类也不能算。还有一种情况,思路不清,说话不检点,结果话“很不像话”,应该这样说的那样说了,应该说一遍的重复了几遍,应该甲先乙后却说成乙先甲后,意思含糊不清,等等,这样的话,除非小说中有意这样写以表现某人的颠三倒四,写下来也不能算作文,因为没有经过组织。这样,似乎可以说,所谓作文,不过是把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为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显然,这种活动无时而不有,无地而不有,就是说,远远超过课堂之内。这样认识有什么好处呢?好处至少有两方面:一是有较大的可能把课堂学变为随时随地学,因而会收效快,收效大;二是有较大的可能把与命题作文有关的种种胶柱鼓瑟的信条忘掉,
一篇关于高考的文章:
作文占60分!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分值偏高,如是会导致学生盲目看重作文而忽略了基础,最终又影响到作文,形成恶性循环。
高考语文毕竟不是作家比拼,应当重视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这样又可以有助于作文的提高,从而又反过来巩固基础。
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占50分为宜。一百五十分:一百分基础,五十分作文,而且“发展等级”占15分。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们不是不想创新,而是不敢创新,而“发展等级”正是学生发挥创意的舞台,我们应当对此加大关注,与素质教育逐步接轨。
最后,笔者认为还有一点会影响学生作文,那就是作文字数规定:不少于800字。字数的多少并不代表作文的优劣,而正是因为“不少于800字”,使多少学生形成了写作啰嗦,表达欠简洁的坏习惯。 故笔者认为可将作文字数下限稍降一些。
以上是笔者对高考作文的浅薄看法。
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与积累,前面已经叙述,此处不再赘言。此节只从阅读与写作关系的角度,来谈利用多种途径搜集与积累写作材料的问题。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种独特的习惯,就是凡是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各类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手。
黑格尔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因为阅读也是我们作文素材的来源之一,是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一条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已是人们熟知的有关读书与写作的古训。勤记是帮助人们增长知识的有效手段,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话告诫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手抄笔录,手脑并用。只要坚持勤记,我们一定能成为一个知识的富有者,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搜集与积累的途径很多,主要的有利用图书馆和使用网络。对于一个善于搜集与积累的人来说,即使是平时听别人说话也能够搜集与积累到许多素材。因此,学习写作就必须练就利用多种途径(图书馆、网络)随时搜集、积累写作材料的本领。
一 掌握做摘录和卡片的方法。
1 摘录的意义
在读书时我们常常会碰到许多重要的材料、重要的论点、自己欣赏的段落和精彩的词汇语句,将这些摘录下来就叫做摘录。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勤写笔记勤做摘录。他每次去图书馆,必定带上三件物品:地图、字典、笔记本。读书时,凡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立刻记在笔记本上。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也十分重视摘录,他的“摘录笔记本”多得不可胜数。他每天上午总是伏在一张宽阔的书桌上写作,身旁堆满了笔记;下午到图书馆去,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养成勤做摘录、勤写笔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掌握丰富的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
2 做摘录卡片的好处
在中学生的写作积累活动中,做摘录卡片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首先,它可以使中学生们一举两得,既可以锻炼自己的书写能力,又可以在抄写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摘抄文字的优点或者缺点。其次,摘抄时间可短可长,使用灵活。第三,摘抄时一般使用卡片,卡片只要索引清楚,查找起来就会十分方便。
3 做摘录卡片的方法
做摘录不能改变原文中的字句和标点,这是做摘录的原则。
摘录方式:对于字句不多的内容,可以整篇摘抄;文字较长的内容,如是新闻报道,只要抄下导语,能帮助记忆即可;如果其他类型的长文章也需要摘抄,那只要记下提要或论点和论据,就能帮助记忆全文的主要内容了。
摘录方法:准备一些卡片(可以到文具商店购买,也可以自己利用纸页整齐裁出制作),摘录时应先抄上原文的题目、作者的姓名、报纸的名称、发表的日期以及版次,并在卡片的上方写出分类标题,如“名人名言--谈勤恳”。
请看文章: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已故的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被誉为“文化昆仑”。其《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学术著作,援引的参考书目数以万计,且涵盖了文、史、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有趣的是,他自己的藏书却很少,他的书斋中有两三个不大的书架,放着一些工具书和出版社、作者赠送给他的书籍。他藏书不多,著书却不少,这当中博览图书馆书籍时所作的大量的读书笔记发挥了重要作用。
读书须作笔记,钱钟书开始并不以为然。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连课堂上听讲都不作笔记,更不屑于课外读书作笔记。他进清华后虽立志 “横扫清华图书馆”,看书时却只在书上用铅笔写划,并不作笔记。他的同学饶余威在《清华的回忆》一文中写到钱钟书时说:“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划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笔。”钱钟书在清华,“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毕业后到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时,在备课、写文章的实践中,方认识到读书单凭记忆是不行的,遂开始读书必作笔记,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本很厚,有普通练习本的四倍,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中文,也有英文,别人很难看懂。他每读一书,都作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写下心得。他很珍重自己的读书笔记,“文革”期间,他曾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劳动,行李箱里也忘不了放上几本字典、词典和读书笔记,一有空便反刍似地阅读。
他著书时,主要是参考读书笔记。从1939年到1942年完成的颇有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谈艺录》,为何采用了传统诗话的札记式的写法,其原因就在于利用读书笔记之便。1956年,钱钟书接受了编写《宋诗选注》的任务之后,到北大图书馆和社科院文研所图书馆借到大批有关宋诗的书籍,诸如《宋诗纪事》《宋诗钞补》《宋诗钞续补》及各种宋人笔记、诗话、文集、方志等,在阅读时作了大量笔记,纠正了前人的错误,遂将一本普及读物编写成了学术价值甚高的宋诗选本。 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从河南“五七”干校返京,开始偷着写《管锥编》,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学术宏著,主要资料来源就是钱钟书写下的五大麻袋读书笔记,这些素材是他多年读书心血的积累,整理成书稿又费时三年,自然还是用札记形式。1979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学术界,此后一版再版,成了学者们书架上的必备书。
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此言不差。熟悉钱钟书的学者都认为,钱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几十年前读过的东西还能记住,在现代中国学者中,除了史学大师陈寅恪外,没有第二人能与他相比,外国学者说他的记忆是“照相机式”的记忆。即便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笔记是钱钟书攀上学术高峰的重要阶梯。钱钟书先生尚且如此,对于记忆力一般的人来说,读书作笔记就更为必要了。
读了《钱钟书的读书笔记》你一定感慨万分吧!一代宗师治学给我们启迪多多!做学问需要灵活的大脑和良好的方法,缺一不可。文中所说的“读书笔记”相当于我们介绍的“做摘录与卡片”,只不过“读书笔记”是专题的摘录与分析,而卡片则是能够五花八门包容许多的素材纪录。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最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近作《我爱清华图书馆》中称,自己本来可以在宿舍里读书的,但偏爱去图书馆。她说,读书如“串门儿”,借几本书在宿舍读是串几家的“门儿”,而站在图书馆的长长的书架前,“家家户户”自由出入,幸无穷。可见读书是钱、杨的共同志趣,他们留学英国在牛津读书时,钱将牛津图书馆戏译为“饱蠹楼”(Bod le ian),以饕餮之蠹自诩。近年杨绛整理钱钟书的笔记,计有外文笔记178册34000多页,中文笔记分大体数量与此相当;另有“日札”23册,2000 余页,加在一起足足四十卷。杨绛说:“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书虽多,也不易遗忘。”(《读书》杂志2001年9月)
其实“先搜集材料,再按题作文”,就像我们看妈妈做饭一样,做饭要有米、有水、有菜……没有这些怎么能做好饭呢?正如俗话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和做饭一样,也要有生动充实的素材,丰富多彩的词汇……。没有语言、没有素材,是写不好作文的。当然,作文也有作文的技法,但是,如果不注意学习语言、不注意积累素材,脑子里空空的,技法学得再多,作文也写不生动、写不实在,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二 有选择地剪报,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
1 剪报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搜集素材的形式
我们每天都阅读的报纸承载有大量的信息,如果我们每个月或每个星期都整理报纸的话,那么将其中有用的材料剪下来,分类搜索就不是一件难事。比如,爱好足球的同学搜集有关足球的信息,爱好旅游的同学搜集关于旅游的信息等等。
2 剪辑下来的材料应该加以认真的评析
三言两语写下剪报时的初衷,那不仅仅是一个材料的占有,同时还是一个看法(思想)的辑录。面对经过评析的剪报,我们能够迅速分辨它的类别,也能看出自己思想的轨迹。这是一种既提高写作水平又促进写作意识发展的好方法。
3 剪报评析的方法
评析一般分为“随感式”和“评注式”。“随感式”的评析相当于“读书心得”,而“评注式”的评析即对文中的句、段进行分析;还可以从语言上分析……这样分析使我们加深了对原著的理解,而且对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大有好处。
请读下文:
学习郑板桥
这里不谈郑板桥生前就被称为三绝的诗书画,而是说要学他做人的明白。在文学史上,郑并没有多高的地位。但在当时,他也算一代名流了。问题是:一代名流怎么看自己?在他被看做一代名流的日子里。
郑第一次刻印自己诗集时这样说:“余诗格卑卑,七律尤多放翁气息。二三知己,屡诟病之。好事者又促余付梓。自度后来未必能进,姑从谀而背直。惭愧汗下,如何可言。板桥自题。”
在为自己的词抄作序时,郑这样说:“燮年三十至四十,气盛而学勤,阅前作辄欲焚去。至四十五六,便觉得前作好。至五十外,读一过,便大得意。可知其心力日浅,学殖日退,忘己丑而信前是,其无成断断矣。”
嗟夫,我们真该向板桥前辈学习啊。
第一要记住,要感谢:那老爱挑我诗词毛病的,是我的好朋友。
第二条:忘己丑之日,便是完蛋之时。如果开始对着旧作沾沾自喜,恐怕就危险了呢。忘己丑越早,便越见可悲。切记,切记。
(阿夏)
这是一篇“随感式”的评析。属于看完一个材料就将感想记录下来的一种。
还有另外一种“译注式”,请看:
有感《苦难是一所学校》
偶尔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了这篇文章,对于故事的主人公实在是相当敬佩。现今社会有不少人,在逆境面前没有挣扎或稍加挣扎就丧失了勇气,从此一蹶不振,听凭命运的摆布而不做任何奋争,他们有的成为懒惰的人,碍事的人,有的成为厌世的人,遁世的人,看看下面的故事你或许能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
主人公名叫黄海涛,3岁时,母亲不堪忍受“文革”的迫害饮恨身亡,父亲一人挑起全家八口人的重担,一个年届七旬的老奶奶还有六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主人公无论是三伏炎夏三九严冬,总是一个人呆在空旷的田野里辛勤地劳作,在当时还是小学生的他,自己吃力而快乐地啃着《三国演义》《镜花缘》《红楼梦》《西游记》,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后来上了初中,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慢慢地显露出来。为了帮大哥治病家里背上了上万元的贷,他不得不离开校园,成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那年他刚上初三。从此,他白天干农活料理家务,晚上就在昏暗的油灯下自学初三的课本。农闲时就早出晚归到学校跟班听课,后来学校领导让他回来参加中考,原来好心的校长一直将他作请病假处理。果然他不负重望以全校第一的身份考取了红安师范,不幸的是他又被人挤掉了。
家人鼓励他继续读取高中。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他连5分钱的咸菜也舍不得买,就这样还不得不常常忍饥挨饿,总是吃了上餐没下餐,就是在此种条件下,他在近 100名的文科生中始终名列前五名。可是1992年高考他却落榜了,十年寒窗就这样飞灰烟灭了,要知道精神上的折磨要比肉体上的折磨更加让人难以煎熬,壮志未酬痴心不改的他,面对已是穷徒四壁的家里,毅然决定南下武汉打工。
(评注:人生要有理想,一个人没有理想,生活就没有光彩。但是只有理想还不够,还要努力去实现理想,而实现理想,就需要毅力,否则,理想将成为空想。)
揣着借来的11元钱,他只身来到陌生的江城,连续三天都没有人肯收留他,第四天他来到一家建筑工地,和灰、筛沙子、扛水泥,身穿单薄衣衫的他站在19层的楼顶任凭寒风呼啸,还不得不伸进刺骨的冷水里。一天由于闹肚子他从楼上摔下来,尖利的竹排划破了他的左胸,老板不仅连句问候的话都没有,而且看到撒得满地的混凝土竟勃然大怒。他不敢顶嘴,可心却一直在滴血。一天劳累的工作后,等民工们都睡着了,他又拿出课本,温习、记诵。
山川经不起太多的悲哀,岁月经不起长久的等待。1993年他重返校园,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学习,终于他圆了自己的大学梦。面对高昂的学费,他又一次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无数次他打工回来,看到同伴们睡得那么香甜,而自己却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时,心里就一阵难过。
(评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智,劳其心骨,饿其体肤。)
生存不是目的,先生存而后发展,这才是他的奋斗目标。由于刻苦学习,他连年获得甲等奖学金。
(评注: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就在这时他碰到了中国应用写作学会会长洪威雷教授,从而唤醒了他心中沉睡的梦想:文学。他每天如痴如醉的读书看报,简直是近乎疯狂,他的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大报发表,许多新闻单位还欢迎他去工作,同学们无不羡慕,然而在他拼命挣学费时,其他同学又在干什么呢?
(评注: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伟人所取得的光辉成就,而忽视取得成就的艰辛历程,有些人甚至还认为,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好的运气和优越的环境。但实际上纵观世界上的名人生平,你可以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天才的生活道路自古多坎坷而少坦途。)
苦难教给了他一切,更给他上了人生的最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学会从苦难中顽强地成长。
(评注:每个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艰难曲折,一个真正有事业心的青年就应该像岩下竹笋,石缝中青松,冰山上雪莲那样,顽强地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不管有多少挫折也坚定不移。消沉诅咒,那是弱者的哀鸣,它永远代替不了建设将来。与其摊开双手大喊大叫,不如用这双手去建设新生活。挫折固然使人痛苦,但战胜挫折后将是何等欢乐。向前看吧,朋友们,我们应该成为生活的强者,我们应该奏出时代的最强音,新时代的开拓者应该属于新时代的青年!)
(幸福女孩)
幸福女孩写的一篇文章《有感<苦难是一所学校>》,发表时编辑使用了评注式评析法加注文章,加注的内容即阅读时的感触感悟,写于字里行间突出了文章要点,加强了议论抒情的力度。这样在篇中加注的方法对于在省时前提下的阅读积累是颇有益处的。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文学、名词、文化艺术、语文知识
贡献者:
愿做傻君子、铁甲列车、daqinmeng、woyaoda888、41485441、江宇觅、aaahhh12333、罗皓和纪永香、加菲猫儿时、wobushizhu、shybluecat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世博,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写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前夕
■本报编辑部
(一)
凭海临风,畅想百年。
经过159年的漫长旅程,比奥运会还要年长45岁,几乎游历过所有发达国家的世界博览会,终于第一次走进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
世界选择了中国,中国真诚回报世界。面对即将到来的文明盛宴,面对与世界交流对话的宽广舞台,国人充满了想象与期待——世博,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二)
世博,将给我们带来了望世界的宽广视野。
世博会是一扇展示人类科技成果、洞悉人类文明走向的窗口。在其159年的历史上,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借此完成了或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文明洗礼。同样,透过这扇窗“睁眼看世界”,也曾是近现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浪漫而苦涩、崎岖而执着的梦想。
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伦敦举行。刚刚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向全世界展出了蒸汽机等划时代的工业产品。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惊呼,世博会给英国带来前所未有的荣光。而此时,背负鸦片战争带来的创痛与耻辱、正一步步走向沉沦的清王朝,唯一参展的仅是12包手工制作的“荣记湖丝”。
同台竞技,高低立判。一些曾经令国人耳熟能详的手工品“金奖”,在巨大的马达轰鸣声中,变成聊胜于无的“安慰奖”。这种莫大反差的背后,是高度开放的工业文明对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压倒性胜利。曾经参观过伦敦世博会的马克思,对当时中国与世界的态势作出如此评价:“一个人口占世界1/3的幅员辽阔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而与此同时,西方工业革命的浪潮正席卷而来,冒险者已开始了全球范围的扩张。”
惨痛的现状,深深灼伤了国人的心:从“中国睁眼看世博第一人”的文人王韬,到顶着“汉奸”恶名考察世博会的外交官郭嵩焘;从撰写《盛世危言》、首倡中国举办世博会的粤人郑观应,到代表清政府参加世博会次数最多的工商巨子盛宣怀……一批批放眼向洋的先行者们,打破世博会是“奇巧*技”的歧见,矢志通过世博会,为闭关锁国百余年的苦难民族,寻找重新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契机。然而,囿于封闭的环境、陈腐的观念、衰微的国力,先行者们的呐喊只能化为历史的咏叹。
奋争百年,沧海桑田。
今天,当我们伫立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笔题名的南浦大桥之上,放眼浦江两岸,一座蔚为壮观、荟萃人类文明精华的世博园已然崛起。上海,这座1843年在列强的枪炮声中被迫开埠,见证了中华民族无数艰难坎坷、兴衰起伏的传奇之城,正以其飞速发展、海纳百川的独特魅力,成为太平洋西岸的一颗璀璨明珠。
抚今追昔,我们不能不感慨,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辉煌成就,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20年的浦东开发,让浦江两岸实现了惊天巨变,从而托举起上海世博会精彩纷呈的舞台。
与筚路蓝缕的先辈相比,我们幸运地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这一刻,我们也更加真切地体味到,对于一个昂首行进在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民族而言,时刻保持“睁眼看世界”的了望姿态,时刻保持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是多么可贵。
(三)
世博,将给我们带来感受文明成果的激情体验。
1893年,年仅13岁的盲女海伦·凯勒,用手触摸着“参观”了在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这样写道:我会把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因为在那里,会有世界的光明,会看到世界的未来和希望。
从初夏到深秋,一段充满希望、孕育未来的文明旅程即将在上海展开。从5月1日至10月31日的184天里,创历届世博会参展纪录的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在黄浦江畔方圆528平方公里的地球村里,共同展开对于人类未来的多元思考与无尽想象。
在这场盛大的嘉年华中,将有超过7000万的全球观众亲临现场。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人,这一次不用跨出国门,就可以一览世界文明的精华,这是何等的幸事,何等的畅快。
作为人类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世博会以宽广的平台,融人类文明成果于一体,并伴以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富有魅力的各式建筑,将各种技术交流、学术探讨、旅游观光、娱乐消遣,集中在一个日常难以体验、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里,俨然一场多彩多姿的“地球秀”。
交流、沟通、对话、合作,这正是世博会的独特魅力所在。世博会期间,除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展示,现场还将有20000多场来自世界各国的文艺演出,平均每天都将超过百场。在这里,人们欣赏的是不同的文化遗产,寻觅的是共有的人类文明,解读的是穿越时空的历史智慧,抒发的是和谐共享的人文情怀。一句话,世博会所守望的,正是我们期冀的美好精神家园。
如同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所言,与奥运会相比,世博会有着更广泛的参与性。它是一个文化活动、娱乐活动,每个人都可以亲身参与到世博会的活动中去,不仅触及人的躯体,更深入人的情感。
(四)
世博,将给我们带来推动发展的难得机遇。
世博会从来都是推动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因而一直备受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青睐。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先后举办过17次世博会,其举办世博会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美国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百科全书。与中国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韩国,也是通过举办世博会,助推了国家整体实力的腾飞。刚刚迈过改革开放而立之年的中国,同样需要这样一个推动持续发展的宝贵契机。
“机遇共抓、资源共享、主题共演、活动共办、声势共造”。纵览世博会历史,其经济“溢出效应”十分明显。可以想见,它不但将改变上海的面貌,还必将有效推动上海周边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以上海为辐射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世博会的强力推动之下,区域经济发展将再获新动力,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版图内更为重要的一极。
举办世博,利在眼前,功在长远。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博会早已不再是单纯展示各个国家物质力量、推动产业发展的平台,其主题逐渐“务虚”,开始聚焦于全人类的共有命运与未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本届世博会在历史上第一次设置城市主题,正是契合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当前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不断更新,促进了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文化的积淀和财富的聚集。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史。19世纪以来,全球城市化的步伐尤为迅疾——1800年,全世界仅有2%的人口住在城市;1900年,这一比例达到13%;今天,全世界已有一半的人口住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中国,正处在应对城市化挑战的最前沿,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3%左右。
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文化摩擦等“城市病”日益凸显,人类的焦虑与日俱增。数据显示,今天的城市消耗了全球能源的四分之三,并释放了全球80%的温室气体。从1950年到今天,是人类近2500年来最热的一段时期。事实证明,以高能耗、高污染,牺牲环境为代表的旧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如何在确保各个国家发展权的同时,找到和维护属于全人类共有的利益交集,完成从高碳文明向低碳文明的艰难转变?去年,来自全球192个国家的代表,围绕低碳、减排等一系列深刻影响人类前途命运的议题,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进行了艰难的磋商。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纷纷扬扬的争执声中,低碳理念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上,来自全球的有识之士将再次汇聚一堂,相互交流、探索各国的城市建设智慧和人类未来发展之路,共同描绘人类“绿色未来”的行动图。从世界前途命运的视角审视,世博会不吝于又一次低碳理念的全球总动员。
这样一个智力激荡的思想盛宴,对正致力于城市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而有尊严生活的中国来说,无疑将从中受益良多。
(五)
世博,将给我们带来创新求变的深刻启示。
世博会是人类创新征程上的驿站,生动记录着人类对于促进自身发展进步的执着理念与不懈追求。一部世博会的演变历程,就是人类社会不断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崇拜物质走向崇尚科学的创新的历史。
“一切始于世博会”。近百年来,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和最好的科技产品,几乎都是通过世博会,被迅速推广到全世界,并引发新一轮的学习、竞争和进步。
如果说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埃菲尔铁塔的横空出世,标志着钢铁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到来;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意味着高碳时代的降临;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上“原子球”雕塑的时代启迪,吹响了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号角;那么本届世博会上,大量以“绿色、环保、节能”为标志的创新建筑、创新产品,则宣示着人类社会“低碳时代”的揭幕。
能否看清明天会发生什么,将决定下一步是成功还是失败。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法则告诉人们,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往往取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具备前瞻眼光与创新能力。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
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当代中国,正行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途上。走进本届世博会,“低碳”亮点俯拾即是:采用最先进循环式呼吸孔道技术的日本馆,号称“会呼吸的展馆”;有着“21世纪绿色光源”之称的半导体照明,被集中使用于园区景观灯和城市最佳实践区;实现“零排放”的新型氢能源车、超级电容车,穿梭在各个场馆……这是一次创新的展示,更是一次创新的竞赛,谁最善于从中吸取最新的理念、最多的成果,谁就将在破解人类发展的难题中占得先机。
令人欣喜的是,世博会上展示的创新成果离我们如此之近,不仅可感可知,而且可触可摸。可以想象,这对于提升我国公众科技创新的认识和热情,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推动!我们期待,在上海世博会的引领下,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也能成为科技进步的乐园。
(六)
世博,将给我们带来虚怀若谷的谦和心态。
在成功举办“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后不足两年,规模盛大的世博会来到中国。美国《洛杉矶时报》感叹,将在上海召开的世博会,如果不是全世界最棒的展会,也肯定是最大的。
中华民族历来奉虚心好学为美德。回顾中国打开国门,重新走向世界以来的坎坷进程,从艰难的蹒跚起步,到逐渐发展起来的自信从容,不变的始终是谦虚进取、和而不同的朴素情怀。如果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意味着在政治上融入世界;加入WTO,意味着在经济上融入世界;那么举办世博会,则是中国从文化上融入世界的又一次真诚尝试。
上海世博会,未开幕便在规模上创下若干历史之最。然而,作为东道主,我们没有自鸣得意的资格。面对即将开幕的盛会——
我们这样理解,人其实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一个人看世界越辽阔,他对自己内心的确认和发现就会越深刻。世博会把一个浓缩的世界送到我们面前,它凝聚着各个国家与民族的智慧和精华。对此,我们心怀谦恭、充满期待;
我们这样理解,世博会也是“聚宝会”。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举办世博会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也是近距离地对话优秀文化、向各国学习的重要契机。我们愿当“吸水的海绵”,汲取世博会的养分,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我们这样理解,无论是举办北京奥运会、还是上海世博会,面对世界的选择,我们勇于承担一个成长中大国应有的责任,以包容开放的胸怀和锐意创新的精神,与国际社会一道迎接挑战、戮力合作,为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献策献力。
我们这样理解,内敛往往比张扬更有力量。我们愿意以世博为舞台,以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品质为镜,滋养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品格。
我们这样理解,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和积极进取精神的上海,才是世博会上最大的展馆,我国国民的素质才是世博会上最重要的展品。以“理解、沟通、欢聚、合作”为理念的世博会,必将通过中国人民的真诚实践,赢得世界的掌声。
(七)
百川归海,波翻浪涌。猎猎海风中,世博会大幕正徐徐拉开。
一年多前,北京奥运会刚刚闭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向世界庄严宣告:我们期待着世界各地区以上海世博会为平台,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建设经验、传播城市发展理念、探讨城乡互动发展,探索新的更美好的人类居住、生活、工作模式。一年多来,中国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庄严地履行了所有承诺。
在全世界的共同期待中,一段184天的文明旅程已经铺就。在世博园这座浓缩的地球村里,我们都是主人。我们希冀沟通心灵、凝聚信心、汇合共识,携手跨越国度、种族、文化的界限,共同建设全人类共有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
在全人类的共同瞩目下,一座面向未来的了望塔已经矗立。在世博园这座浓缩的地球村里,我们都有责任。我们希冀在黄浦江畔迸发的思想火焰、催生的创新激情、交融的文明成果,能如高擎的火炬,照亮全人类共有共建共享的光辉前程!
初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简介:初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人教、新东方)合集。适合各阶段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