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失意 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上失意,行动上不,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的旷达情怀 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 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展开“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 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时而遗世,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情感变化是乐——悲——乐
乐:第一节:江山风月(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幽雅宁静、苍茫朦胧,美不胜收)
歌咏、纵、凌、凭虚御风、飘飘乎、羽化登仙
第二节:饮酒乐甚
悲:第二节:“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箫声呜呜然(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之前可能是或躺或卧的愉悦放松的姿势)
三个反问:追述英雄功绩、感叹英雄不在空留山川遗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哀吾生之须臾,托遗响于悲风。
乐:第四节: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清风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五节:喜而笑、枕藉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赋这种文学体裁。
2过程和方法
(1)熟读成诵,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2)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初步感悟苏轼儒佛道思想感情的奇妙统一;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初步感悟苏轼儒佛道思想感情的奇妙统一。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文体知识、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第一自然段内容理解
一、激情导入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投影展示,教师激情朗诵。
导入:让我们从《赤壁赋》里去体会苏东坡的情怀。随即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学生先介绍,教师再补充
东坡肉、东坡肘子……
三白饭与三毛饭……
三苏、唐宋八大家、宋四家……
《记承天寺夜游》、《浣溪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御史台”府衙庭院内善种柏树因而又被称为“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因此又把“御史台”称为乌台。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因其政治立场问题,被别有用心之人罗织罪名下狱。
四、初步了解苏东坡的思想。
1、投影显示:
一度下狱,三度贬官。命运多舛(chuǎn),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为什么
2、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小结: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五、解题
1、赤壁:东坡赤壁亦称赤鼻矶。位于黄冈市城西门外。宋代诗人苏轼贬居黄州时,常游此地,有前、 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清朝康熙年间重修时定名为“东坡赤壁”。
2、赋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 种文体,它从先秦诗歌派生出来,到汉代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律,兼有散文与诗歌的性质。其常采用主客问答的手法来展开描写。
六、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翻译该段。
2、质疑、答疑、点拨
两个古代文化常识:壬戌:干支纪年法 既望:农历十六
两个通假字:属、冯
三个重要实词:兴、横、凌
两个状语后置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一个定语后置句:凌万顷之茫然。
两个引用:(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诗经•陈风•月出》)(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诗经•卫风•河广》)
推荐《诗经》中的这两首完整的诗歌,学生早晚读时间读背。
3、归纳大意
苏子与客夜游赤壁。
4、内容分析
(1)思想感情:乐
(2)因何而乐:良辰、美景、豪情。
良辰:既望,月圆的夜晚。
美景:浩渺宁静,水天相接
月出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后: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豪情:舒畅飘逸,超然物外(道家思想)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语言特点:骈句与散句结合。
第一课时在书声中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第二、三自然段文言知识、内容理解、思想感情变化。
一、复习导入
或抽背一段句子或抽解释字词或翻译句子。
二、齐读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读熟课文。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自译、质疑、答疑、点拨。
重难点词语:桂棹、兰桨、美人、嫠妇、不绝如缕。
重点句子:(1)于是饮酒乐甚 。既是省略句又是状语后置句。(2)客有吹洞箫者。定于后置句。
2、归纳段意:苏子与客饮酒、歌唱、吹箫。
3、内容分析
(1)思想感情:悲。
(2)哪里体现悲
(3)苏子悲:望美人兮天一方。客箫声悲。苏子的悲学生不容易发现,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美人”的含义,再结合作者的经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分析。
(3)描写箫声悲的语句A、正面描写: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B、侧面描写: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问:箫声为什么悲呢我们从第三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
1、自读、自译、质疑、答疑、点拨
重点字词:愀然、东、西、缪、困于、下、舳舻、酾酒、固、安、渔樵、侣、友、匏樽、蜉蝣、一粟、须臾、无穷、骤、遗响。
重点句子:(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反问句,后一句还是被动句。(3)酾酒临江。状语后置句。(4)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2、归纳段意:客人悲伤的原因。
3、内容分析:因何而悲
(1)一悲自身之平淡一生:英雄业绩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古今对比。
(2)二悲与天地相比而自身渺小: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三悲长江无穷而人生短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四悲欲求仙而不得: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成仙,道家思想的体现)
五、自由读背第二、三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积累第四、五自然段文言知识、思想感情变化、景中融情、情中寓理。理解苏轼对赤壁的情有独钟,感悟作者儒佛道思想的奇妙统一。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自读、自译、质疑、答疑、点拨
重点词语:夫、盈虚、消长、盖、无尽、苟、虽、禁、藏、适、狼籍(藉)、枕藉
重点句子:(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变与不变,老子的哲学思想,事物的两面性)(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佛家思想的体现)(3)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句。
2、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生个体虽有生老病死的变化,但人类代代相承,终归于永恒。
(2)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3)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3、思想感情变化:
(1)由悲到乐:客喜而笑。
(2)苏轼仅仅只是开导客人吗
A、赋的一个特征:善于主客对话的形式。这个客有可能并非真有其人往往借助客人之口表现自己的另外一面。
B、苏轼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受挫,于是寄情山水,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表现了一种旷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
C、矛盾解决,主客皆大欢喜。但作者的这种豁达和超脱,却是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闷的自我排遣,在旷达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的抑郁和悲伤。
三、苏轼对赤壁情有独钟的原因是什么
1赤壁的秀美可以抚慰灵魂。
2寻求人生的平衡点。也就是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寄托自己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惆怅。
4气度的宽宏,曹操虽败仍不失英雄风范,苏轼虽处境艰难仍心怀壮志。
永恒的赤壁,永远的苏轼
赤壁的灵秀抚慰着苏轼那颗伤痕累累的心,也孕育了他伟大的思想和灵魂。在灵魂和自然融合的一刹那,我们理解了苏轼的幸福和不幸。
赤壁因苏轼而留下千古华章,苏轼因赤壁而屹立千古。感谢苏轼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食粮。苏轼若有知也应感谢我们对他的理解。
四、教师寄语: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五、学生畅谈启示
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
我一直都认为,苏东坡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他对人生的体悟和对宇宙的沉思,所以,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颂不绝。
然而在众多佳作中,我觉得只有《前赤壁赋》最能体现苏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全赋在写景叙事时注入作者主观情感,文辞飘逸清俊,传达思想深刻而富有理趣,因而得以作为古文经典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深刻地说,全赋就是一场关于宇宙人生的对话,是哲理与诗情的高度融合。
《前赤壁赋》以水月开始,再以水月结尾。从最开始的自然情景,到结尾的哲理思辨,字里行间弥漫着透澈人心的广大与澄明。
这首赋写于公元1082年,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这时的苏轼被贬在黄州,心中十分苦闷。于是在月圆之夜,与客泛舟夜游赤壁,想借这良辰美景一吐胸中块垒。
起先“水波不兴”,作者非常主动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以抒发胸中的苦闷。随后“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表面是好像月亮对他留恋不去,其实,是作者委婉地表达了自已对月亮的无限眷恋,并无意中流露出了愉悦的心情。
而正是这种心情,使作者忘记自我,忘记俗世,自然而然地融入眼前的夜景中:茫茫江水川流不息,自己就像一夜扁舟,放任自流,在无尽的虚空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此刻的作者,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逍遥与解脱:天地于我是广阔的空间与自由,而不再是牵扯和羁绊。
随后,作者情绪更加高涨,不仅“饮酒乐甚”,还“扣舷而歌之”。作者唱道“击空明兮溯流光”,可见此时的作者已经在用这清洁的月光与水来陶冶自已被尘世扰攘不堪的心灵。同时也借这首歌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俗世的成败得失、悲欢离合的希望。
此刻的月亮己经从东山之上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从自然物理走向了思想精神。他期待着月亮能给他安慰,给予他精神上的空明,如神仙般的自在,但不久,理智又将他拉回现实,“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一方”。俗世悲苦又袭上心头。
这种愁绪瞬间引起了思索对比,最后得出结论: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极短暂的存在。
这显然是苏轼对过去的人生际遇的一种总结。在之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还在怀念周瑜等历史人物的雄姿英发,感慨自己的渺小。
而到《前赤壁赋》,作者己经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即便曹操那样伟大的英雄也在自然面前败落。可见他此时己经摆脱了对个人命运的关切,将哲理的沉思上升至人类生命的普遍有限性。
随后,在下一段,作者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哲理性思考:水虽然不断地流淌,但不会减少,月亮虽然有盈虚之变,但最终仍然没有增损。因此时间的永恒或暂短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可见,此时的苏轼已开始用道家思想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了。
最后,苏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里苏轼不再执着,认为个人所追求的不是物质占有,而应该是心灵的契合。开始随遇而安,这也正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案例的背景与主题
古代散文教学是语文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但是传统的古文教学在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很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地方。因此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学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尝试以宋代美文《赤壁赋》为载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古文学习园地。
苏轼的《赤壁赋》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对象特征
高一的学生,经过多年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初步掌握了鉴赏古代散文的一般方法。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因而对文言文的学习,显得兴趣不浓或学习效果不佳。
重难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多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型
案例描述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展示投影)
这里描述的会是谁是他什么时候的心境
(苏轼,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常常游览人们传说的古战场赤壁,都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由此,中国文学史上就增添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妙绝伦的散文。他写成《前赤壁赋》时,展纸挥毫写了一幅长卷。传到明代,董其昌拜观了真迹,十分倾倒,说苏轼的书法笔力欲透纸背,全用正笔中锋,每波划尽处,常有聚墨痕,如黍米珠。因此叹曰:“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展示苏轼《前赤壁赋》的书法作品,及董其昌的评语)
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略苏轼那卓绝的雄风。
(说明: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并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课文而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对理解文章很重要。而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这段话中的“成熟”,很好概括这一特点。同时,余秋雨富有深情,又极具文采的话语,奠定了与文本相似的情感基调。赤壁战场的提示,很容易让学生想起苏轼的《赤壁怀古》,能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文本营造的语境氛围。)
二、学习新内容
一指导诵读:
这篇课文体裁为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质与情韵,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押韵和形式中的对偶句。
先请同学们听示范朗读,对照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自己跟着低声吟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栗;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我们会发现,有些字听起来并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发生变化的缘故,在苏轼创作的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
(说明:通过听示范诵读,自己自由诵读,初步疏通字词,扫清字词障碍;同时通过用韵情况的了解,初步了解了文赋的一般特点;在了解文赋的特点基础上,有助于把握诵读过程中的快慢停顿等节奏,有助于进一步体会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通过几次诵读,学生基本被文本体现的`美妙情境所吸引,进入文本营造的特定语境。进入文本,才能进一步赏析和感悟文本。)
二研习课文:
通过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
(说明:及时强化诵读后的效果,在特定的语境中,整体感知课文基本特点。)
1、 第1段交待了哪些记游的要素这些要素对后文的展开有何作用
时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秋风清爽,皓月当空)
地点:赤壁(三国英雄伟业)
人物:苏子与客(后文的主客对答)
游览方式:泛舟(置身于江月之间)
(说明:开始四句,交待时间、人物、地点和游览方式,分别为描写秋景,主客对答、赤壁怀古和舟中情事做好准备,简炼精当,为全篇揭开序幕。把握住这些,就把握住了课文的行文思路,发展脉络,有助于进一步研习文本,体会其由景生情,由情发理的行文过程。)
2、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作者怎样描写景色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
3、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感觉心情如何
4、这时的心情用什么字来概括(乐)
(说明: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教学难点重点,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暗含散文鉴赏的思路和方法的指导——遣词用字的巧妙对景色描写的作用,景色描写的精妙对抒发情感的作用;景色特点与抒发的具体情感的对应关系。教师的问题只是指明学生探究的方向,提供一定思路和方法,至于具体的鉴赏内容则鼓励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感受认识,自主探究。同时,小组间同学的共同参与、探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认识。)
5、如此诗情画意的美景情境,如此酣畅淋漓的心境,又怎可没有诗呢诗人不禁吟咏起诗来。哪一首(“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月出篇》)
6、诗人为何会吟咏这一首呢
七月既望,即七月十六日,皓月当空,自然想起有关明月的诗来。《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在传统文学中,美人有着特定的含义,常用来喻指君王,理想。苏轼被贬黄州,仍然心系庙堂。
7、饮酒乐甚,吟咏不足,故扣舷而歌。歌什么
明确: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但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说明:此系列的问题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理,由明晰作者的情感,进一步探求作者情感产生的深层原因,从而逐渐触摸到作者深邃的人生感悟和哲学体验。这一层的意思较难理解,老师由浅而深,由易而难的引导、讲解,极为重要。)
8、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客人的洞箫声。)
9、如何写箫声
(说明:此系列的问题设计,旨在引领学生回归文本,深入赏析文章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解决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的学习重点难点。同时也进一步体会情境刻画中蕴涵的作者情感,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三诵读、背诵第一、第二小节:
(说明:通过当堂诵读、背诵,深刻体会文章语言精美,声韵和谐,情景交融的特点。)
三、归纳概括
小结:“于是饮酒乐甚”紧承上段,由“乐”而“歌”,由“歌”而吹箫以“和”,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说明:进一步明确本堂课的学习重点,首尾呼应,强化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
一、品情:悲从何来
(参考:乐极生悲为人之常情。)
⑴ 悲从“歌”中来:
明确:
赏析歌词的内容: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写作背景:乌台诗案。
⑵ 悲从“箫声”中来:
明确:
赏析箫声: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联想音乐传情的篇章,例如《琵琶行》)
⑶ 悲从“怀古”中来:
明确:
赏析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
“月明星稀”的诗是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的,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苏轼的感叹实乃千古一叹,例如: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南华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尤不能不以之为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二、明理:
宇宙变化哲理:
明确: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三、以“喜”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四、补充作结:
……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摘自余秋雨:《东坡突围》
案例教学反思
在上赤壁赋之前有点忐忑,文言文历来是最难上的,没上好的话就会学生上得无趣,老师教得费劲,因此准备功夫一定要做足,备了很长时间的课,由字到词,由句到文,一字一句都细细琢磨,准备了两个个课时,希望能面面俱到。今天,终于上完了,在计划内完成教学。再回过头来反思这几天的教学,收获多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
首先是引入背景介绍,但是对背景却没有作过多的解释,感觉背景被放置的目的性不强。
“教师的角色,就是方向的引导者,探究的合作者,情感的激发者,方法的指导者。”打个比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与作用,应不是《焦点访谈》式的独白,用一个个材料证明主持人一个个观点,让你接受;而是《实话实说》式的对话,话题选定以确立目标,问题引动以产生体悟,对话交流来呈现思想,点拨梳理来渗透观点! 正如叶圣陶所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帮助者、促进者,起主导作用。作为教师,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时点拨学习目的,引发学习动机;学生难以把握自己时,点拨学习心理,让学生掌握自己;学生学习出现疑难时,点拨学习疑难,帮助跨越障碍;学生学习方法欠佳时,点拨学习方法,交给钻研钥匙;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时,点拨知识运用,体会收获乐趣。但在课堂上,在某些关键句子上我的点拨还不到位,比如就“变”和“不变”的理解上,学生不能理解为何“自其不变者观之,物与我皆无尽也”,我的解读有无力之感,这说明自己在文本的研读上还存在缺憾。
高一的学生正是培养习惯和打地基的最佳时期,所以老师一定要在抓基础上落实好。再有对文言基础知识点的落实。对于文言文教学一方面要注重文,但是基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就要注意对言的处理,只有言的内容落实好了,文言文教学才能水到渠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言的梳理上我用了三个课时,这样在第四个课时理解全文时学生才会事半功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