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宝宝发育标准

9个月宝宝发育标准,第1张

  满九个月时,男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0~776厘米 女婴体重达66~105千克,身长650~759厘米。牙齿2~4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9个月宝宝发育标准,欢迎阅读。

 9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生理指标(指的是一般情况下)

 满九个月时,男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0~776厘米 女婴体重达66~105千克,身长650~759厘米。牙齿2~4颗。

 养育要点: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考虑断奶。白天尽量喂鲜牛奶或奶粉代替母乳,早晨起床后和完善临睡前以及半夜醒来时也可喂母乳。 不必给宝宝果汁了,可直接喂西红柿、橘子、香蕉等水果。 可喂酥脆的点心、饼干、蛋糕等,不要喂糖块,这是危险的。 这个月锻炼的目的仍然是让宝宝学站,能站立的婴儿学会迈步。 每天最好让宝宝有三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户外度过。 激发宝宝探索周围环境的兴趣,如捉迷藏游戏就是很好的活动。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练习用便盆,养成入睡、讲卫生的好习惯,训练宝宝自己动手吃饭。 鼓励宝宝模仿大人发音,与大人愉快交流。 训练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让宝宝按照大人的口令行事。

 发育指标:扶物站立,双脚横向跨步;拇指和食指能捏起细小的东西;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能用简单语言回答问题;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晃;认识五官;会做3~4种表示语言的动作;知道大人谈论自己,懂得害羞;会配合穿衣。

 认知特点:此时的宝宝也许已经学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晃,能够认识五官。能够认识一些上的物品,例如他可以从一大堆中找出他熟悉的几张。有意识地模仿一些动作,如:喝水、拿勺子在水中搅等。可能他已经知道大人在谈论自己,懂得害羞;会配合穿衣。会与大人一起做游戏,如大人将自己的脸藏在纸后面,然后露出脸让孩子看见,孩子会高兴,而且主动参与游戏,在大人上次露面的地方等待着大人再次露面。

 运动特点:扶立时背、髋、腿能伸直,搀扶着能站立片刻,能抓住栏杆从坐位站起,能够扶物站立,双脚横向跨步。也能从坐立主动的躺下变为卧位,而不再被动地倒下。

 语言特点:现在他能够理解更多的语言,你的交流具有了新的意义。在他不能说出很多词汇或者任何单词以前,他可以理解的单词可能比你想象的多。尽可能与孩子说话,可增加孩子的理解能力,告诉他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要让你的语言简单而特别。无论你给他翻阅还是与他交谈,都要给孩子充足的参与时间。提问并等待孩子的反应,或者让孩子自己引导。此时他也许已经能用简单语言回答问题;会做3~4种表示语言的动作;对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反应,当听到“不”或“不动”的声音时能暂时停止手中的活动,知道自己的名字,听到妈妈说自己名字时就停止活动,并能连续模仿发声。听到熟悉的声音时,能跟着哼唱,说一个字并表示以动作,如说“不”时摆手,“这、那”时用手指着东西。

 情感特点:之前一段时期,宝宝是坦率、可爱的,而且和你相处的非常好;到这个时候,她也许会变得紧张执著,而且在不熟悉的环境和人面前容易害怕。他行为模式的巨大变化是因为,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学会了区别陌生人与熟悉的环境。

 本阶段可以预期的焦虑情绪是孩子与你关系健康的证据。对陌生人感到焦虑是孩子情感发育旅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甚至对以前孩子可以很好相处的亲属或儿童看护者,现在也会表现为躲藏或者哭泣,特别是在他们草率地接近孩子时。这种情况是正常反应,不必感到忧虑。同时,他对你更加依恋,这是分离焦虑的表现。正如他开始认识到每一个物体都是独特而永恒的,他也会发现只有一个你。当你走出他的视野时,他知道你在某个地方,但没有与他在一起,这样导致他更加紧张。他几乎没有时间概念,因此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或会不会回来。稍大一些,过去与你一起相处的记忆将在你离开期间安慰他,他会期望和你重新团聚。情感分离通常在10到18个月期间达到高峰,在一岁半以后慢慢消失。不要抱怨他的占有欲,尽你的努力维持更多的关心和好心情。你的行动可以教授他如何表达爱并得到爱,这是他在未来许多年赖以生存的感情基础。

 心理特点:出生9个月的宝宝喜欢和大人一起玩游戏,喜欢听大人对他的言语行动表示称赞和喝彩。宝宝这时候已经会挥手来表示“再见”,拍手表示“欢迎”。有时,他会对物体的不同形状构造发生兴趣而对这个物体进行仔细地观察。

 9个月的宝宝在心理上主要有以下特点:尽管9个月的宝宝感觉能力有了进一步地发展,但由于言语和思维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此时宝宝主要还是依靠感知觉来认识事物。他的注意力有所提高,可以集中注意15~20秒左右。记忆力也有所发展,能记住自己的名字,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会回头。另外,宝宝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觉以及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情绪等的发展后,获得了初步的对事物的一般感性认识,为今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示 体重过重的婴儿不要站立太久。坠落、烫伤、吞食异物是这个月婴儿需要防止的主要事故。

  一、0-2个月

  发展特点

  1、易敏感。在意身边的各种声音,会长时间注视着说话的人。

  2、爱交流。出生半个月左右,就向往和妈妈对话,开始会发出哼哼声,还会使用不同的哭声来告诉妈妈不同的需求。

  3、辨别与回应。到了2月大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分辨出妈妈的声音,并发出声音进行回应。

  培养方法

  1、多交流。和宝宝说话时表情可以略带夸张,鼓励他发声。

  2、多体会。宝宝的语言或许很难懂,但母子连心,静下心来慢慢体会,记住任何一种声音都要给予回应。

  3、目光交流。在这一时期语言交流还比较困难,坚持目光交流,经常面对宝宝,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爱。

  二、2-6个月

  发展特点

  1、元音和辅音。你会发现宝宝在会笑之后,会不时发出a、o、e的声音。不开心时,会发现出n、m、p的声音,开心时还会夹杂着k的声音,还会依依呀呀地和妈妈“谈心”了。

  2、愈发敏感。有人喊他的名字时,会立即转过头来找。看到熟悉的家人,书籍,玩具会发出欢快的声音。

  3、多元化的声音。四个月大时,孩子会开心地尖叫甚至发出吐泡泡的声音。六个月大时,会朦朦胧胧地发出ma,da的声音。

  培养方法

  1、锻炼舌头。可引导幼儿经常吮吸或舔乳头。

  2、听音乐。播放很有节奏的儿童音乐,也可经常朗诵儿歌。

  3、笑脸迎宝。经常在宝宝面前笑,通过滑稽的表演让他试着模仿。

  三、7-12个月

  发展特点

  1、发音清晰。可以很清晰地发出ba,ma,da的声音,8个月时就可以蹦出连着的baba和mama了。

  2、爱模仿。10个月时,开始模仿旁人的说话声音而且越来越像。到了1岁左右,还会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3、会理解。理解能力越来越强,赞同会点头,反对会摇头,并理解大人的指示,如挥手拜拜,拍手等。

  培养方法

  1、做个优秀的老师。宝宝会模仿你的声音来学说话,因此同他说话时要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来,最好结合些动作来表达。

  2、一同依依呀呀。使用宝宝的语言,他会看到你开心的样子更加努力地说。

  3、跟着他说。这个阶段的宝宝会蹦字,不妨随着他一起说,并给他以拥抱鼓励,让他不停地练习说话。

  4、理解。即使宝宝会说某个字或词也未必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家长要通过动作或者实物让他明白。

  四、1-2岁

  12-18个月的发展特点:

  1、认知能力变强。幼儿逐渐认识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苹果,水杯,帽子等。

  2、说奇怪的语言。开始创造新型语言,外人一般都不大懂,还会一直重复大人的口头禅。

  3、会说10个词左右。其中包括吃、抱、抓等动词还有熟悉的物品,人名。

  培养方法

  1、正确的表达。这时期宝宝的表达能力不及理解能力,当他想吃糖时,或许只会说“妈妈”,这时你需要说“妈妈马上给你一颗糖”,再重复“糖”字,以后他就会说:“妈妈,糖”。

  2、读书。给宝宝读书,并着重人名和物名,重复他熟悉的物品名字,并引导宝宝来跟着读。

  3、听声音。让宝宝听各种声音,如下雨声,打雷声,翻书声,并帮助他辨别。

  4、联系生活。从身边开始,让他辨别不同物体的颜色和类别,必要时可以教会宝宝数数。

  18-24个月的发展特点:

  1、会说短句。能力稍强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说出4、5个字连成的句子了,掌握30个单词不成问题。

  2、学会交流。开始学会真正的沟通,会礼貌地等待别人说完后,再说出自己的意愿,并在不同的场景下说出不同的词,能够回答大人简单的问题。

  3、喜爱重复。热衷于重复听自己中意的歌,重复看自己中意的书及动画片。

  培养方法

  1、多用形容词、副词、介词。这时的宝宝可熟练使用名词和代词,那么妈妈就要多在说话中加入形容词、副词、介词,并努力用肢体语言让他明白其中的含义。

  2、切勿比较。不同的孩子语言能力都有所不同,不可盲目催促或者比较,这会破坏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

3-5岁孩子的语言特点

 3-5岁孩子的语言特点,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得到父母的认可,每个时期的孩子都有其特征,孩子的性格和思想受家庭的影响很大,现在为大家分享3-5岁孩子的语言特点。

3-5岁孩子的语言特点1

 1、说话非常清晰。 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地址。 能够记住故事的部分内容,并能够讲更长的故事。

 2、能看懂并说出简单图画的意思。

 3、能回答“谁”“为什么”“多少个”等问题。 能说比较复杂的长句。

 4、注意:这些情况可能需多加注意 ,不理解含有介词的两部分指令(比如:把杯子放在桌子上、把沙发下面的球拿出来)。

 5、不能正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

 6、不会跟大人讲她的日常活动和经历

3-5岁孩子的语言特点2

  刺激宝宝语言发展的方法

  一、增加生活经验

 幼儿的的语言发展透过不断地模仿、练习获和的,父母不妨让宝宝多接触不同的人、事、物,例如:去超市购物、逛公园、探视朋友……经由扩展其生活圈,进而将各种事物、动作介绍给他、教他模仿。

  二、提供认知环境

 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幼儿会借由操作他拿到的东西,来获得更多的知识。父母须提供一个安全环境,让宝宝反叛摸、去探索、去操作他所看到的东西,这对语言的发展有委大的帮助。

  三、利用身体器官

 身休部位的器官是随手可得的语言学习题材,父母可随时随地教宝宝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并让他再重复说出一次。例如每天的洗澡时间,就是让宝宝学习的最佳时刻。

  四、制造说话机会

 让宝宝学习说出自己的需求,如要人抱抱、要喝奶奶、要尿尿等到简单的词句。或许,此时他的发间还不清晰,但父母要多多给予奖励,使宝宝有信心继续经常练习说话。

  五、刺激视听感官

 视觉、听觉是语言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平时让宝宝多听童谣、看看卡通等,对于宝宝的语言发展有相当大的助益,但值得注意的是,父母需要在一旁解说其内容,将有助于宝宝对词句的组合能力。

  六、提供适当玩具

 提供宝宝模拟日常生活的玩具或游戏,如电话、汽车模型等,可增进他对各种词语的认识,父母可适时地加入一些形容词,例如大的车子、红色的球……借此增加孩子对形容词、副词的应用。

  七、增加亲子互动

 从宝宝一出生,爸爸妈妈必须常常和宝宝说话,让他从小就接触“有声音”的环境。当孩子稍稍具备语言能力时,父母须专心地听孩子说话,耐心回答他的疑问,并鼓励他继续发出声音或愿意表达。

  八、选择适宜图书

 可选择图画简单、色彩鲜艳的书籍吸引宝宝阅读,而每次只需介绍少许简单的物件名称及动作,如此,才不致造成宝宝对各种事物名称产生混淆感(yiqiG。Cn)。

  九、做做口腔运动

 常常动一动嘴巴、舌头,可帮助孩子咬字清晰、讲话清楚,爸妈可以利用宝宝刷牙的时候,教宝宝动一动舌头;做一做口腔运动,对促进语言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

  十、说话步调一致

 教幼儿说话时,要以孩子的兴趣、喜好为中心,不可强迫他说些较艰涩的语句。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应放慢速度,跟随宝宝的步调,句子尽量简单。此外话尾可留一段空白时间,让孩子有机会轮流说话,增加他说话的能力。

3-5岁孩子的语言特点3

  好方法促进语言发展

  1、说说说,不停地说。

 注意!我们可不是鼓励你成为絮絮叨叨的唐僧。你需要做的,是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通过清晰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告诉给孩子。当孩子坐在澡盆里洗澡的时候,你可以不停地对孩子讲:“小肚皮上是不是觉得温温的?”“你听,洗澡水溅在澡盆上‘仆——仆——’的声音……”“好了现在该出水了。看看小手指的指肚,泡在水里的时间长了,都起了小皱褶。”总之,运用你的经验和所有感官,帮助孩子增加体验,并且学会如何描述。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从多早开始都不算早。而孩子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今后的学习习惯。所以,只要有可能,从孩子很小就开始带着他一起读书吧。你们可以先从一张、两张卡片开始,然后过渡到配有很多插图的彩绘本,最终慢慢进入以文字为主的阅读。

  3、一起听歌唱歌。

 歌曲是孩子们接受和掌握语言的最佳形式,他们在学会旋律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歌词。所以,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听歌、唱歌。唱的过程中,你可以配合上相应的手势,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意思。

  4、不要小看讲故事。

 经典的儿童故事,不单能够教给孩子勇敢、诚实、勤劳和爱,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语言学习课堂。而且,对于不是非常善于言辞的父母来说,讲故事是教给孩子良好表达方式的捷径之一。不过,父母还是要提前做一些功课的。首先,挑选那些比较精致的译本,无论翻译还是插图,都应该和一流的故事内容相般配。其次,自己先浏览一遍,不要边讲边看,那样会严重破坏孩子的收听兴趣和故事的价值。最后,如果故事内容里面有你不认可的部分,可以进行适当改编。

  5、迎合孩子的兴趣。不要主观地按照你的喜好,给孩子安排阅读内容。

 平时多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抓住要害,才能强化效果。如果孩子对F1感兴趣,可以给他提供更多、更详细的有关赛车的和知识。如果孩子最近沉迷于烹饪,多带去超市转转,告诉他每种食物的来源、口味和营养。同样是看书,如果孩子对于故事情节没有兴趣,而是纠缠于画面上的七星瓢虫的话,你不妨就把话题转到这种小昆虫上。总之,有兴趣才有效果,做父母的需要见机行事,灵活处理。

  6、不要指摘孩子的发音。

 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肯定有吐字不清晰,甚至沾染了其他口音和错误发音的地方。这个时候不要模仿、更不要嘲笑他,你只要用正确的发音重复一遍他的话就可以了。敏感有聪慧的小家伙并不需要很长时间,就可以在你若无其事的影响下,学习到正确的吐字发音。

  7、有节制地使用电视和教育软件。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能够重复某个电视广告词而心花怒放,其实这是对孩子强大的语言模仿能力的一种浪费。按照美国儿科学会的观点,2岁以内的孩子是不应该看电视的,而2岁以后,也仅限于每天40分钟以内的教学片。因为电视里充斥了大量的不规范语言,而且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电脑学习软件,都很难做到与孩子之间的交互表达,所以它们对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

  8、保护好小耳朵。

 孩子们很容易患上一些和耳朵有关的疾病,特别是那些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交叉感染的受害者。而一旦孩子的听力受到影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势必受到影响。所以,平时多留意孩子的小动作,随时捕捉孩子耳朵方面的不适。

  9、多带孩子出去玩。

 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不仅仅是帮助孩子多认识些动物、植物和星星那么简单,他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进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能够让孩子从心底里好学的关键,就是激发出孩子的求职潜能,所以多带孩子接触外界,多见世面,绝对是有好处的。

0—3岁是婴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一、语音的发展

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语言意义的声音。

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0—1岁)划为前言语阶段;从儿童(2--3岁)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到讲出第一批有真正意义的概括性的词的时期,划为言语发生阶段,标志着儿童开始发生言语,又称为言语发生阶段;2—3岁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到入学前。

语音发生发展阶段

1非自控音阶段(出生—20天):发音器官为语音的发生做好最基本的物质准备。

2咕咕出声阶段(21天—5个月):声音听辨能力有较大发展,有大量的“玩弄”声音的现象,有了最初的语音模仿和“对话”意识。

3呀呀学语阶段(6个月—1岁左右):连续发音的节奏感加强,发音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出现许多类似语言的语调。这阶段显著的特征是婴儿模仿发音的能力大大提高。

4学说话阶段(1岁—1岁半):连续音节和类似词的音节增多,能说出一些单词,无意义的音节减少,这是一个由无意的音节过渡发展大词音的过渡阶段。

5积极言语发展阶段(1岁半—3岁):开始由单词句、双词句向完整句发展,集中的无意义的发音现象消失,发音和发出的词和句子整合在一起。但由于发音器官发育未成熟,会出现许多语音“错误”。

语音发展的特点

1前言语感知能力的发展

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最近的研究表明,汉语儿童前言语阶段的感知能力分成三种水平层次:

(1)辨音水平(0—4个月):学会分辨言语声音和其他声音的区别,获得辨别不同话语声音的感知能力。大约两个月后,开始比较清楚地感知“语音学”意义上的单纯的语音,能感知由发声位置和方法变化造成的语音差别。

(2)辨调水平(4—10个月):能注意一句话或一段话的语调,从整块语音的不同高音、音长变化中体会所感知的话语声音的社会性意义,并且给予相应的具有社会往作用的反馈。

(3)辨义水平(10—18个月):能将人们说话时语音表征和语义表征联系起来,去分辨一定语音的语义内容。开始学习通过对声、韵、调的整体感知来接受语言,为正式使用语言与人交往作好“理解在先”的准备。

2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前语言发音是指婴儿正式说话前的各种语音发声,类似于说话之前的语音操练。

这个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会哭叫,还会调节哭叫的音长、音量和音高,用不同的哭声表示不同的意思和需求。

(2)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发音有了明显的指向性,对成人的社会性刺激作出反应;另一方面发音中出现了许多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从单音节过渡到重叠多音节。

(3)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能发出一连串变化不同的辅音加元音的音节,发音有语言的感觉。

(4)特殊的“小儿语”发音阶段(1—1岁半):有明显的旋律和抑扬顿挫的音调变化。说话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常常表现出省略、替代、重叠等特殊的策略。

3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1)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逐渐产生交际的倾向和兴趣。约两个月时,会用表情、动作或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交际倾向。

(2)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对成人的话语逗弄给予语音应答,还出现与成人轮流“说”的倾向,前语言交际已有明显的“社会性”成分。

(3)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能够通过一定语音和动作表情的组合,使语音产生具体的语言意义。这个时期的婴儿有坚持表达个人意愿的情况,开始创造相对固定的“交际信号”,能较好地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能借助前语言发音和体态行为与人交往,发展起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

4发音紧缩现象

1周岁以后,婴儿出现发音紧缩现象,在前言语阶段能发出的有的或没有的语音都不能发出,无意义的连续音节大大减少,往往用动作和手势示意,独处时也停止了自发发音活动,出现一个短暂的相对沉默时期。

52—3岁儿童语音发展的特点

从1岁半开始,儿童发音器官逐渐成熟,语音逐渐稳定和规范,发不出的语音逐渐减少儿童集中的无意义发音现象已经消失。

二、词汇的发展

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以及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特点:

1从9个月开始真正理解语言。

21岁至1岁半阶段:头脑中关于词和具体事物情景的联系越来越多,能理解更多的词和简单的句子。理解和使用新词常出现词义泛化、词义窄化、词义特化现象。

31岁半至2岁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儿童掌握词汇的第一个关键时期。词汇量的迅速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能摆脱具体情境制约理解词语。

42岁至2岁半阶段:词汇迅速增长,对语言的理解力迅速增加,词的泛化、窄化和特化现象明显减少,对词义的理解日益加深,词的概括程度进一步提高。求知欲强烈,对新词感兴趣。

三、语法的发展

特点:

1单词句阶段:是指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一般出现在1岁—1岁半。单词句所用的词不是单独和某种对象想联系,而是和某种情境相联系。

2双词句阶段:是由二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由三个词组成,一般出现于1岁半到2岁。

3能运用多种简单句,出现复合句:2岁以后,简单句增加。有时也出现复合句,但数量少,比例小。

4句中含词量增加: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说话所用的句子有延伸趋势,句中含词量增加。

5疑问句增多:2岁左右,婴儿开始使用疑问句,并呈迅速增长趋势。

6接尾策略:接尾策略是指婴儿不管实际情况,只选用问句末尾的一些词作答,主要发生在1岁半至2岁半,3岁左右这种语言现象消失。

7抽象句子规则,进行系统整合:把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纳入原有的语言框架,力图用原有的规则去解释、同化,即对句子规则进行系统整合。

8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说多词句的句子时,常有说话不流畅,结结巴巴的现象。对3岁孩子而言,这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开口早、说话溜”的孩子,大多有这3个特征,你家娃占几个

同龄的孩子,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开口早、说话溜”,相信很多家长都挺自豪,这证明自己养娃有一手!但不得不说,孩子与孩子之间语言发展的能力还真有挺大区别!而那些开口早、说话溜的孩子,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普遍有这3个特征,快看看你家娃占几个?

第一、自发微笑

通过研究发现孩子的语言功能是否发达和感情的发展有一定关联。一般来说,情感是语言的基础,一般情绪发达的孩子说话也早得多。在婴幼儿时期,会自己微笑的孩子,往往语言能力发展会相较于同龄孩子更快一些。因为在此阶段之内,孩子的情感能力发展较快,往往想和自己的家人进行沟通,但是由于他们的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就会通过微笑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二、善于模仿

一般婴儿出生后一两天就能模仿妈妈的表情,最常见的就是吐舌头。孩子还很小,声带功能不发达,所以没有表达的能力,只能用舌头做最简单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如果孩子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出生后一两个月就可以逐渐做一些更复杂的动作,比如噘嘴、撇嘴等等,这样的孩子不仅很聪明,还能准确地看懂复杂的身体语言再大一些就可以模仿大人说简单的话语。

第三、经常自言自语

一些孩子一个人坐在婴儿车里玩儿的时候,就很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但是大人往往不能听懂孩子究竟说什么。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代表着孩子语言能力正在发展。因此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经常自言自语表明这个孩子的语言能力相对较强。

了解到孩子语言能力较强的特征后,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家长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如何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

1、故事陪伴必不可少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睡觉前给他讲故事。通过给孩子睡前讲一些小故事,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孩子大脑发育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在此过程中,这一家长不要给孩子说一些容易刺激孩子大脑的故事,要注意讲一些充满人生哲学的轻松愉快的小故事

2、让孩子自己讲故事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大,他们认识的世界也越来越广泛,而且对知识的摄入也不断地增多。因此在此阶段内,父母可以通过鼓励孩子的方法,让孩子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孩子一定程度上还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

3、与孩子沟通

一天之内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孩子们刚接触到这个新鲜的世界,对一切都很好奇,充满探险精神。这时,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沟通,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通过语言的表达,将自己所认识的世界进行描述。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告诉孩子他们所做的事。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受到尊重,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喜悦。一定程度上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父母的生活,加深对父母的感情

4、进一步鼓励、减少干扰

孩子开始说话的时候肯定会经常犯错误,所以父母不要随便打断孩子说话,要等他们把这句话说完,然后温柔地劝告他们。在孩子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家长不要忘记多鼓励,一定要尽可能少批评。而且,必须鼓励孩子更多地参与社交活动。这样语言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5、开始开发孩子的智力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必须给孩子适当的智力训练。在孩子1岁是开始进行语言启蒙,可以看一些语言启蒙的绘本,等到孩子2-3岁后,家长可以粘上认字的卡片、等到孩子4-5岁开一给孩子玩一些猜谜题等开发智力的小游戏。父母应该注意子女的爱好,进行有意的训练。这些练习都能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1474天 2022—6—28

一、婴儿的发音

1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 ei,ou,ai,e,ou,m,h

        此时要多和孩子说话,只要有爱,有耐心,与孩子多互动,就能把孩子带好。不管孩子听懂听不懂,要温和地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感觉有安全感,达到一定年龄就会模仿你的声音说话

2连续音节阶段(4-9个月)ba~ba,da~da,na~na

        此时会慢慢的蹦出来一些音节,七八个月能结合情境用手指东西。

3有意义的语音、学话的萌芽(9一12个月)

      多教孩子说话。

世界各国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

3岁儿童可以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孩子小时候能自己带尽可能自己带,除了语言、个性,还有依恋,与三岁前有很大关系。你所有生下来的劲儿可能日后都要还回来。

二、词汇的发展

1  1-15岁第一批词汇(50左右)

2  3岁词汇量达1000

3词汇从熟悉的事物名称即名词开始

      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如果保育员耐心陪伴,他会好一些,如果一个保育员管十几个,这些孩子会变得呆呆的,特别容易生病。孩子交给老人带,如果老人不善于说话,孩子说话会比较晚,因为他的刺激不够,语言发展就跟不上。

社会化开始是从语言社会化开始的。

三、句子的发展

单词句  一  多词句     

简单句  一  复杂句

(一)单词句时期(1-15岁)

1婴儿以一个词代表一句话的意思,在特定情境中代表儿童想要表达的内容(单词语阶段)。

2婴儿在一周岁左右能说出第一批词。

3在言语获得的早期阶段,词类的获得具有语言差异性。

4婴儿运用新词时,具有外延缩小和扩大的倾向,例如“狗”概括水平夸大或缩小。

(二)多词句时期(15-3岁)

1积极的言语活动期,随着儿童词汇量的扩大,儿童说话更主动。(19---21个月迎来语词爆炸期)

2两个阶段:

简单句阶段(15-2岁):“电报句(双词句)”·

复合句阶段(2-3岁)

儿童早期语言学习中会存在一些现象:(1)过度扩展(2)过度缩小(3)假失现象

不完整句包括:

(1)简单词句:(1一15岁)球球、抱抱完整

(2)电报句:15一3岁  妈妈鞋、娃娃排排坐

        要把这些电报句完善之后说给孩子听,让孩子学会完整的句子。不能去评价孩子,否定孩子,更不要贴标签。

完整句包括:

(1)简单句:他觉觉了、妹妹读书

(2)复杂句:老师教我们做游戏

(3)复合句:吃了饭以后,我和小华玩一会就看电视了

四、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

1  3岁内宝宝语言发展的规律及表现

(1)0~1月龄新生儿期

“哇哇哇哇”--哭声就是我的语言

孩子天生对人脸感兴趣,特别是微笑的人脸。

(2)2~4月龄发音游戏期

啊啊、喔喔--我会模仿你。

(3)5~8月龄语音修正期

“咿咿呀呀”--我开始用声音探索世界

(4)9~12月龄学话萌芽期

“叽里呱啦”~我的“婴语”是不是很难懂?

(5)13~18月龄学话被动期

“爸爸-抱抱”……我的只言片语可是大进步哦!

(6)19~24月龄语言模仿期

“妈妈爱宝宝”、“妈妈宝宝”一-这个时期的我最喜欢学大人说话。

(7)24月龄以上语言飞跃期

“这是什么?”……飞跃的时期到了,我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说!( 十万个为什么)

        家庭中如果有矛盾,就会让婴儿有不安全的依恋,亲和起源于依恋,母亲情绪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二战时,英国为了避免婴儿空袭时受到伤害,让一批孩子离开妈妈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还有一些孩子随着妈妈住在防空洞中。这些离开父母到安全地方的孩子,出问题比较多,因为他们没和父母在一起。婴儿需要的是父母的呵护和爱,而不是安定的环境。

五、语法的获得

1  15岁~25岁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

2  3岁末基本全部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这个阶段也可以让孩子学学外语,创设一种环境,除了母语之外学其他语言,这个阶段是语法关键期,学得非常快。

为了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养育者应该怎样做?

1 促进3岁内宝宝语言发展的方法:0~1月龄创设丰富的“听觉环境”·

2  2~8月龄模仿宝宝发音,促进语言中枢发展

3  9~12月龄放慢语速,多和宝宝说话

4 19~24月龄用丰富的语言和宝宝交流

5 24月龄以上抓住宝宝学语言的特点,激发表达欲

找到婴儿的兴趣点,激发表达欲望。 (哇,怎么做的这么好呀,你是怎么做到的?)

鼓励非常重要!

        鼓励会让孩子有价值感,高自尊、高自信。被父母好好爱过的孩子,他就会更有力量,人际关系也会比较好。

第六单元    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个性约等于人格,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气质是先天的脾气,性格是后天的态度。有的女人嫁给谁都幸福,是因为性格好。

一、 婴儿的气质

(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婴儿各自不同的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

      婴儿的气质类型在家人的耐心养育下会有变化。

      越是不可爱的孩子越需要被爱。

1巴斯的四种类型

情绪性、冲动性、活动性、社交性

有的孩子出生时情绪就比较大

2托马斯和切斯的三种类型: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父母养育孩子要耐心、温和,对孩子更多地接纳,父母的情绪状态非常影响孩子,婴儿与妈妈是共生的关系,他能感受到妈妈的情绪。产后抑郁的妈妈不仅考虑其情绪状态,还要考虑她的生理情况,比如是否生孩子时有大出血情况。容易型有时也可能变成困难型,特别是家庭矛盾重重,妈妈压力大,情绪状态不稳定,会影响孩子。孩子就像弱小的幼苗,在风雨飘摇的环境中成长,气质类型会随着改变,这些孩子容易生病,情绪不好,其实也是孩子的一种自救方式,爸妈会更多关注孩子,不会再去吵闹了。

(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性

1、机体发育的巩固增强了气质稳定性

2、属于中等程度的稳定

(1)有些受环境影响

(2)极端气质难以改变 (基本是稳定的)

        比如妈妈在怀孕期间被抛弃,或者是遗传方面的原因。被抛弃的妈妈会增恨孩子的爸爸,因为孩子长得像爸爸,她会把这份憎恨迁移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婚姻的替罪羊。

北大的韦神,爸爸是数学博导,非常厉害。

(三)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1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

2早期教育对气质的影响作用

      是相互影响的

二、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情绪是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应能力,又是其社会化的开端。

      据说孩子在胎儿时就有情绪,会受妈妈情绪的影响,准妈妈要调整好情绪,保持稳定、平和的情绪状态。

(一)婴儿兴趣的发展

初生婴儿的兴趣是一种先天的情绪。

指导和组织婴儿的感知、动作和探究活动的作用。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兴趣—反应模型

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兴趣—快乐获得知觉能力的学习过程

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兴趣一认知倾向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笑一与人交往、引人照料的基本手段、人际交往的纽带

自发性微笑(0-5周):反射性非社会性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语音与面孔

还不太认人,不太认生,谁逗他都笑。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熟悉VS不熟悉

不熟悉的人不让抱,看到熟悉的人会微笑。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哭—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

哭是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

哭的五原因:

饥饿、瞌睡、身体不适、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化分为:

1自发性的哭(生理反射性哭)

2应答性哭(针对不适刺激)

3操作性哭泣,主动经验

认为父母偏心的孩子,其实更渴望的是父母的爱,希望以此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

给孩子他所需要的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有归途。

(四)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越安全的关系,分离焦虑就越少。

最初阶段:信任阶段

妈妈出去了,相信妈妈会回来。

第二阶段:无从改善的困境,希望破灭, 情感冷漠

接受现实,让奶奶带。

第三阶段:无可奈何去适应环境

        妈妈一回来,又哭着要妈妈。孩子小的时候,要给孩子更多认可、肯定、鼓励、赞美和欣赏,让孩子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不要说孩子丑,孩子笨,孩子不行,不要对孩子有太多负面评价。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越安全的关系分离焦虑越容易过,孩子从小被否定被批判,比如说孩子丑难看,给孩子贴副讲标签,孩子长大后很难跟你亲近。

三、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依是依附、依靠,恋就是眷恋、留恋。依恋关系好,其他关系也会非常好。人生最初能得到无条件的爱,这是生命中最初的养分和根基,如果没得到,后天再培养。我们会被过去所影响,但不会被过去所决定。

(一)依恋发展阶段

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

        这时候是一种共生关系,好多孩子与妈妈是共生阶段。还没有很好分化,需要妈妈无条件的满足他,这样才会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会更多去探索世界。

4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知道妈妈不在身边,也是会回来的,他感觉比较安全。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将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 回避型、 反抗型(矛盾型)(也叫焦虑矛盾型)

不同的依恋类型,父母怎么应对会更好?

      安全型约占70%,回避型约占20%,反抗型约占10%,这与抚养者有关。抚养者情绪稳定,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又很耐心,这样养育的孩子会是安全型。

        反抗型孩子的妈妈也是爱孩子的,但不知道咋爱,也想照顾好孩子,但照顾不好,给孩子的不是孩子所需的,孩子闹一闹能得到,孩子感觉妈妈靠不住,既需要妈妈,又恨妈妈。

        回避型的孩子不需要妈妈。妈妈动不动吵他,呵斥他,他对妈妈是彻底绝望的状态。自己跟自己在一起,不再向妈妈索取,因为在他索取的时候,遭到了太多不好的感受,被忽视。回避是一种保护,你在不在,我都没感觉。

陌生情景研究法

1母子同时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房内有很多玩具,母亲坐在一旁,孩子自由玩耍。(3分钟)

2陌生人进入,起初沉默不语,然后(1分钟)与母亲交谈,再过1分钟,陌生人走进婴儿,与其游戏(1分钟)

3母亲离开,陌生人与婴儿在一起活动(3分钟)

4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第一次返回,3分钟)

5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在室内(3分钟)

6陌生人进入房间,与婴儿一起活动(3分钟)

7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3分钟)

        陌生情境研究法就是将孩子放在陌生的环境中看他的反应。妈妈离开让他跟陌生人在一起是什么反应,陌生人离开妈妈再回来,他又是什么反应。

1)安全型依恋

父母在场:把父母看作安全保障,能安心地游戏和探索。

亲子分离:情绪出现困扰,产生分离焦虑。

亲子重聚:易抚慰;寻求和母亲亲近和接触。

陌生人在场: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能顺利地与陌生人交往。

      稳定的环境,稳定的关系,会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

        妈妈开心,情绪稳定,孩子就容易是安全型。

2)回避型依恋

父母在场:无反应,表现冷淡。

亲子分离:不难过,无分离焦虑。

亲子重聚:回避父母或不及时打招呼。

陌生人在场:像对待父母一样。

        如果妈妈骂孩子,呵斥孩子,孩子容易形成回避型,就不需要妈妈。自己跟自己在一起,长大后跟其他人的关系不融洽,在日和妈妈的交往中有很多不好的感受。回避是一种保护。

3)反抗型依恋

父母在场:亲近父母,但不愿探索。

亲子分离:极度痛苦,似乎离不开母亲。

亲子重聚:难以抚慰;既想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在母亲亲近时生气地拒绝和反抗。

陌生人在场:惧怕陌生人,不与之交往。

1)安全型儿童母亲的特点

对孩子很敏感。她们能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喂食,对喂食的时间、速度和方式等都非常敏感。

对孩子有较多的反应:她们在孩子哭时会去安慰、“回答”孩子的问题,在孩子看着他们时会对孩子说话。

母亲允许适宜于孩子年龄阶段的自主和探索。亲近具有灵活性:儿童和母亲各自独立活动,并不时进行随意交流。

母亲和儿童似乎在互动中获得乐趣。

2)焦虑一矛盾型儿童的母亲特点

母亲似乎致力于抚育任务,但经常在情感上对孩子不可亲近。

儿童似乎了解到,如果自己坚持寻求关注,则母亲就能够做出反应,因而儿童始终保持与照看者的亲近。

一些儿童会关怀双亲,以便增进互动,这会儿童过早地成人化。

3)回避型儿童的母亲特点:

回避型儿童的母亲易发怒,她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羞于和孩子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她们紧张不安,缺乏自信,她们和孩子间的距离常引起孩子的愤怒。

        母亲似乎对儿童的接触尝试作出消极的反应,当儿童悲哀时,母亲退缩。

      妈妈是什么类型的依恋,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妈妈没有爱的能力,若孩子受到伤害,妈妈是没反应的。

依恋类型还会影响婚姻关系。

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就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三)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1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高自尊、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具有良好分享能力。

2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反应性、 情绪性、 社会性刺激

      小动物的依恋是有关键期的,婴儿也是如此。

母亲态度与孩子的性格

母亲态度是支配性的,孩子的性格是服从、无主动性、消极、依赖、温和的;母亲的态度是照顾过甚的,孩子的性格是幼稚、领带神经质、被动、胆怯的;母亲的态度是保护型的,孩子的性格是缺乏社会性的、欠深思的,亲切的、非神经质的,情绪是安定的;

母亲的态度是溺爱的,孩子的性格是无责任心、不服从、攻击的;母亲的态度是忽视的,孩子的性格是社会性的,冷酷、攻击的,情绪不安定,但创造力强;

母亲的态度是拒绝的,孩子的性格是神经质的、反社会的、粗鲁的、冷淡的,企图引起人们的注意;

母亲的态度是残酷的,孩子的性格是执拗的、冷酷的、神经质的、逃避的、独立的;母亲的态度是民主的,孩子的性格是独立的、直爽的、协作的、亲切的、社会的、创造的;

母亲的态度是专制的,孩子的性格是依赖的、反抗的、情绪不安、以我为中心、大胆的。

四、婴儿自我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婴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具有关键意义的标志。

哈特的两阶段:主体我和客体我。

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

5-8个月,尚无自我意识

9-12个月,初步的主体我出现

12-15个月,将自己与他人分开,主体我明确。

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

15-18个月,客体我初步形成

18-24个月,明确客体我,“我,你”等人称代词的使用,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

婴儿依靠情绪生存,给孩子需要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51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