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详细介绍一下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详细介绍一下,第1张

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

贝多芬自己称为“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

表达了对月光的赞美,沉浸在宁静的乡村月夜,与对盲女的同情

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 第一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第二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连连的跳脚声。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二十七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

  第七钢琴奏鸣曲

  (献给冯·布朗伯爵夫人)

  D大调 op.10 No.3

  这首奏鸣曲是Op.10的最优秀作品,它给人的印象最深、感受最大、极富情趣,这是由于这首奏鸣曲比以前任何作品更为成熟、更有增进、技巧表现更合乎贝多芬的个性,深刻地表现了贝多芬内在的精神活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真正体验内涵的音乐诞生了,形象化的内容更为丰富多样,它与下一首《(悲怆)奏鸣曲》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据考证,此时贝多芬丰富的创作思想暂时还未找到完善的形式,而听觉的日渐衰弱又给他带来了人生的巨大苦闷、烦忧和压抑。在这一时期之间(约1796一1798),作为钢琴家的贝多芬常在布朗伯爵夫人家演奏,这首奏鸣曲就是他献给伯爵夫人的三首奏鸣曲之一。

  这首奏鸣曲与前两首简练的三个乐章奏鸣曲不同,因为它又恢复了寻找丰富的主题组成、扩展了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形成,又回到了雄伟的四个乐章的结构世界。在这里采用四个乐章的形式对奏鸣曲的传统不仅仅是在外在结构上,而更多的是在其内部构成及处理上、在新主题的展开上、对传统奏鸣曲形式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实质性的改革尝试,而这一改革在本奏鸣曲的宏伟第一乐章里表现得最成功。第二乐章的缓板、第三乐章明亮如歌的小步舞曲则表达了贝多芬不曾有过的深刻的、带有悲痛的热情。终曲回旋曲是紧凑和压缩的,在节奏方面大为长进,潜化着贝多芬典型的朝气勃勃的幽默情绪。总之,这首奏鸣曲的性质是奇异而神秘,使得此曲成为初期奏鸣曲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兰兹曾公正地认为这首奏鸣曲是“最富有交响性”的作品之一。罗曼·罗兰非常正确地指出了这首优秀的奏鸣曲“不够有机地连贯。”“这是由于艺术家还未加以思考,如何把丰富的印象在自己的作品中联结起来。”贝多芬曾经对其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将正陷于悲哀里的人的心理状态,用各种光线和阴影的微妙变化来加以描绘出来。”

  我们可以从这首奏鸣曲中那激昂奋进的音调感受到贝多芬特有的性格特征,找到贝多芬创作上新的可能性。不能忽略的是:在这首奏鸣曲中,层次分明的齐奏,表现了贝多芬对钢琴交响性的追求,而在不规则中蕴藏着内在的规律,在狂热的感情中,包含着充满哲理的追求,而冷静内在的逻辑思维又进发出冲破枷锁与烦忧的火花。此曲中的技术和感情深度得到了一定的挖掘,旋律、和声及丰富进行的音调、各种发挥作用的七和弦,是贝多芬创作中与巴赫及浪漫派相关连的一个具有特点的环节。主题之间的对比、调和以及有机性的发展,显示出贝多芬的作曲技巧已更为圆熟。贝多芬以其华丽灿烂、坚定有力的音乐思想,倾入了许多激动、痛苦的感觉,使这部作品出色迷人。

  曲体分析

  第一乐章 急板 (Presto) D大调 2/2拍子 奏鸣曲式

  1.呈示部(1—124)

  (1—16)主要主题 (D)

  (17—22)连接

  (23—30)第一副主题 (b一#f)

  (31—53)连接

  (54—65)第二副主题 (A)

  (66—93)第一个结束主题

  (94—105)第二个结束主题

  (106—113)第三个结束主题

  (114—119)第四个结束主题

  (120—124)引向展开部

  2.展开部(125—183)

  3.再现部(184—294)

  (184—193)主要主题 (在原调上)

  (194—204)连接

  (205—297)第一、第二副主题 (e—D—b)

  4.尾声(298—344)

  第二乐章 悲哀的广板 (Largo e mesto) d小调 6/8拍子较高等级的回旋曲式(用“幻想曲”代替展开部的自由奏鸣曲式)

  1.呈示部(1—29)

  (1—9)主要主题 (d)

  (10—17)连接

  (17—26)副主题 (a)

  (26—29)结尾

  2.“幻想曲”(30一43)

  3.再现部(44—65)

  (44—48)主要主题 (在原调上)

  (49—56)连接

  (57—65)副主题 (d)

  4.尾声(65—87)

  第三乐章 快板的小步舞曲 [Menuetto(Allegro)] D大调 3/4拍子 复合歌谣曲式

  1.主歌谣曲式(1—54)

  (1—16)第一部分 (D)

  (17—24)中间部分

  (25—54)第三部分 (在原调上)

  2.三声中部(55—86)

  3.主歌谣曲式的再现(1—54)

  4.没有尾声

  第四乐章 快板的回旋曲 [Rondo(Allegro)]D大调 4/4拍子 较低等级的回旋曲式(三个插部)

  (1—9)主要主题 (D)

  (9—24)第一插部

  (25—33)主要主题的第一次再现 (在原调上)

  (33—34)模仿连接

  (35—55)第二插部

  (56—64)主要主题的第二次再现 (在原调上)

  (64—83)第三插部

  (84—92)主要主题的第三次再现 (在原调上)

  (92一113)尾声

  第一乐章

  此乐章的奏鸣曲形式结构比起以前的奏鸣曲要复杂得多、细腻得多,更拥有紧凑的双重结构感性质。乐章的形象化内容在开始时是神秘的,以同音跃进开始的开头动机率直地表示出全曲中那难得一见的活力。在关系小调上出现的第一副主题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巨大乐句,第二副主题却变成呼吸较短促、但具有前进性格的乐句,从而避开了通常的抒情旋律要素,这是贝多芬经常使用的手法。展开部再度以新的主题在激烈跃进中爆发,是主要主题的变形,规模也相当大,一系列的离调并向再现部一口气投掷过去,犹如一条强大的弧线,这种作法已经预示了此后Op.3 NO.2《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展开部。尾声也是很有发展性,充满了运动和生命,成为整个乐章统一的最大依据。

  这儿没有第三、第五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英雄性音调,也没有旋律鲜明对比的表达,但感情上的表现是引人入胜的,虽然没有明显的对比混合,但音乐的逻辑联想是丰富的、是很深刻的形象。贝多芬绝妙地合理安排了主题的轮流出现,使音乐的连奏更显得自然、从容。这儿还是显露出贝多芬通常所具有的标题性倾向,以形形色色、浮光掠影般的大自然印象和感受为主要内容。

  总之,此乐章植入无比丰富的曲思,结构富有逻辑,形式完美,离调的调性布局与逻辑布局非常清楚,构思的规模很是交响化。所有的段落内实现统一的速度、统一的脉动,虽有较多的停顿和休止,但却给人从内心感到音乐是连绵不断的进行,而且是必须发展而成的印象,感觉到它是简明统一的整体。

  演奏注释

  [弱拍起]开头的四个下降式的齐奏四分音符是重要的动机,它提出了一个疑问般的主要主题,这个暗示性动机构筑、包含和支持了全乐章的重要动机,听起来有点凄惨,然而又率直地表达了一种活力。贝多芬这独有的、富于内含动力的素材

  动机,不是旋律性的,而是音的组编构成的,它以形象化充满着一种神秘的、自信的音乐表达。

  [1 ]第一句不应当渐强或将结束时渐慢。

  [4]这里是一个问号,一个疑虑,终于属音上。A音上的sf应当象弦乐组句子结束时管乐组的起奏一般,延长号大约等于1小节。随后的六和弦的线条连奏十分重要,这是一种安定的回答,很有和声感,高音声部应当明亮。

  [10]右手的六度分解通过后乐句的变奏重复进行外部扩展,注意旋律声部始终在第二个八分音符上,必须连贯突出。扩展的目的是为了加固调性,上下声部的感觉应该象乐队里的全奏一样。

  [12]这个sf只管八度低音的属持续音A音。

  [13]左手具有宗教色彩的断奏应当明显,铿锵有力。

  [16]这里的节奏风激烈,是主要主题形态的引仲和变奏,它无形中形成了决定性的爆发。

  [17]从主动机开始。

  [20]句子的结尾不必放慢,要有气势,感到是一种挑战,极强迈入三个八度的ff。

  [22]停在平行小调(b小调)的半终止上,延长号大约等于1小节。

  [23]以b小调开始的极为优美的第一副主题,它犹如在辽阔的地方唱起一首自由自在、天真无邪的歌曲,不要过分地表情。要注意左手分解和弦的匀称整齐和小节上所标出的自然连线,左手是清纯、轻盈进行方向相同的音型伴奏,要弹奏得十分透亮、连贯,右手的旋律要优美弹出。

  [31]这里并非所有的八分音符都是旋律音,因为此单声部的线条中隐藏着几个声部应清楚做出。左手要积极掌握好句法,sf只管左手的三度进行。

  [33]左手的三度跳音进行必须有弹性,干脆利落。

  [35]回到A大调,sf同样只管左手的三度进行。

  [38]这3小节应极为均匀、轻巧,是mp的音量,丝毫没有力度的变化。

  [41](cresc.)要很明显,运动是占了优势,高潮的ff以后立刻渐弱。左手的音阶式进行应当均匀,右手的衔接要准确,不能有间隙。

  [49](cresc.)是动力的推进,它的增长是强烈的,要强调做出来。

  [51]这里四分音符的三连音要很清晰、均匀,不必太连贯。

  [52]右手的颤音要有节制,注意音色的流动。

  [53]右手的A音与左手的第一个四分音符要同时离键,在A大调结束。从第三拍起是第二副主题,开始的倚音可弹成两个八分音符,象是鸟鸣的音调,是一个气息短促、活跃的前进乐段。

  [56]左右手的弹法象拨奏一般,休止符充满着一种紧张感。

  [60]用完全终止结束。旋律转到高音区时,出现了音区的对比,相互呼应创造了鲜明的音响远近感,鸟鸣的音调形象更明确了。

  [65]突然停在导音#g音上。

  [66]左手上是本乐章的基本动机,它被巧妙地展开了,又充满力气地活动起来。这一动机的第二个音始终是中心音,它是同一音乐思想体系的延续。右手的第二个音是sf,离调所接触的调性是(D—c—d—bB)。

  [69]中间声部可以明显,但仍须关照高音声部旋律线条的继续。

  [75] 第一拍是强拍,各自具备不同的任务:第一sf是上行的弹簧;第二sf几乎是绝顶;第三个形成山头之音,感情勃发、热烈昂奋,一定要做出有层次、有程度的把握。

  [78]这两个p应当在(cresc.)以后突然出现,仿佛给予一种安定、喘息的感觉。

  [86](cresc.)应当配合好下面的进行。

  [87]右手长音和弦要保持到底,左手的音阶式八度下行须极其平均,它是响起了与周围世界融合在一起的欢呼和狂喜地奔跑。

  [92]右手切分的和弦要切实保持到底,左手的八度要弹得短促。

  [93]左手的低音深厚些,在触及开头的动机时要突出(A—B一#C)的音阶式线条,右手的跳音同样应当充分、扎实。

  [97]右手音型转为一阵“铃铛声”,又是一种力的移动,左手的持续音A音要保持到底。主导的四分音符动机转到左手上,而音阶式的低音进行则转入了高音声部。

  [106]最弱音的和声急转步伐,它安静、透明,仿佛是听到远处传来的回声。每个小分句的pp要细腻柔和地做出,二分音符的线条要处理得很朴素,不要丝毫表情,可稍微突出#F音和B音。速度如前,内心要有四分音符脉动的感觉。

  [107]不完满的完全终止,以四声部来呼应。

  [109]完满的完全终止。

  [113]再一次建立在第四音符的基本动机基础上,是主动机构成的有持续音的重复终止,这动机的中心音始终是第二个音,第四个音要轻巧地放掉。左手是p,右手是pp,延长音的低音A音应清晰,不能间断,和声属主功能每一节交换一次。

  [120]这5小节是引向重复或引向展开部的开始。

  [125]展开部从B大调开始,以基本动机作为材料进行了极为活泼的展开,而且还伴以相当自由的转调手法。这个展开部又特别严格地保持了不断运动,虽然单纯,但感情是激烈的,它以新的形象充满了不安、尖锐的音调,这似乎暗示将在《田园交响曲》中出现的暴风雨形象。

  [130](cresc.)要一气呵成。

  [132]左手以八分音符震音做出ff,可以处理成一股猛烈的音乐,右手的音程要显示出声部来。

  [141]明确ff的骤然开始,它是另一种音乐——轰隆声、喊叫声、一阵暴风雨般的喧腾。左手上行的第一个音要清楚,以强劲的线条一直接连,形成优美的音乐流泻。

  [145]这些sf只在右手上。

  [161]左手高音(G.F.D)并不是低音声部的继续,而是独立的声部。

  [162]左手新切入的音型不能太生硬粗暴,要认真考究分句感。

  [167]到达主调的属和弦,并将这个和弦延伸17小节,以达到更有期待感的目的。

  [173]右手第一个八分音符A音是低音声部四分音符线条的继续。

  [176]注意sf标记的地方,做出真正的、强烈的、勇猛的音响来。

  [183]在喧腾之后,由延长记号打断,强奏后转入再现部。

  [184]再现部的变化反映了贝多芬曲式上常见的多抒性,仿佛要用自己的声音填满所有的空间。首先主要主题回到了主调之上,准确地再现开始的乐段,不断消失的片断比呈示部扩展了,有时逐渐安静,有时隐伏了一股连续的强大弧线活力,音区间(cresc.)效果朴素又富有表情。有关呈示部的注释同样适用于再现部。

  [194]象是乐句的重复,但很快又转到了e小调。

  [195]这些sf只管左手八度。

  [20l]e小调的半终止延伸了4小节。

  [293]全音符都要保持到底。

  [294]极其自然地开始了一个小连接段落,它在渐强中用转调进行连续不断地模进,最后进入从下属调(G大调)开始的尾声。

  [298]尾声开始,经过的g小调和bE大调都只用主动机发展,并用同音异名转回主调。

  [305]4小节的动机结构每次都从右手开始,形成一条有机的旋律线,它完善了本乐章内的平衡与统一。

  [327]用完全终止结束。在音型化的主持续音上方用重复终止,它加固了主调性D大调,沉静、优美、清澄,表现出一种被净化的境界。要强调四个音符组成的基本动机依次出现在高音声部和中间声部。

  [333]只有唯一的一个主和弦段落,要注意经过音和辅助音作装饰。

  [334]逐步做出从弱至很强的(cresc.)效果来,明确低音步伐内紧密关联的有机进行。

  [341]最后的强奏按照严格的速度。

是贝多芬呈献给他过去的老师海顿。这首奏鸣曲具有悲剧性情绪,明显地暗示和显露出贝多芬精力旺盛的写作欲望及其深刻独创性。这首奏鸣曲以精练的钢琴写法,澎湃着阴暗的热情,可以窥见到贝多芬日后强烈的、自成一体的乐调作风。这首作品的节奏较为单调,小节间的区分也多少有点生硬,还留存着较为幼稚的作曲法。尽管如此,在这首作品巾已经强烈地流露出贝多芬式的特质,头尾的两个乐章把贝多芬刚强和独特的个性表现得异常明显。

安·鲁宾斯坦曾经说过:“在Allegro中,一个音符也不象海顿和莫扎特,它充满了激情和戏剧性,一张愁眉不展的贝多芬面容。Adagio按照当时的时代精神写成,但它毕竟还是较少柔媚。在第三乐章中又是新的风味,这是戏剧性的小步舞曲。在第四乐章中是同样的性格,其中没有一个音象海顿和莫扎特……。”

罗曼·罗兰非常正确地感觉到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中的音乐形象性方向,他指出:“在初期,在奏鸣曲第二号第一首中贝多芬还采用听到过的表达方式和句子。但已经出现了粗鲁的、强烈的、断断续续的音调,这种音调在借用的语言说法上留下了痕迹。本能地流露出思维的英勇气质,这不仅表现在大胆的性格上,而且表现在明确地、毫不含糊地意识到,怎样选择、决定和舍弃。沉重的音型:在线条中再也没有莫扎特和他的模仿者所特有的猫一样的灵活。它是笔直的,由坚定的手把它勾画出来。它象一条极短的,但宽广平铺的道路,从一个想法转入另一个。这是灵魂的大道,整个民族可以沿着这个大道走过。不久,载重车队的士兵和轻骑兵也将通过它。”

《第一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个性形成的杰出证明。它衬托出贝多芬新的思想、新的形象,肯定了贝多芬先进的理智与感情相统一的伦理,表明了贝多芬把内心所有的力量服从于英勇的业绩、高尚的目的。这首作品与日后的《热情奏鸣曲》是相通的,显露出《热情奏鸣曲》的面目。

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kv448)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sdgef98hf9hgtn667jdfjdkd4hh4ruIjirijwKn54Hn/sega_mozart_2psmp3

“热情”的名称是汉堡出版商克郎茨起的,原来的曲名是《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一词确切地道出了这部作品的本质,因此沿用下来。《热情奏鸣曲》作于1804年至1806年间,正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他的深刻、巨大的乐思和雄伟的形式在这一时期突出的表现出来。从作者本人到公论都认为 “热情”是登峰造极的钢琴奏鸣曲之一。贝多芬曾这样解释它的内容:“你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这是告诉我们,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创造的音乐形象与莎士比亚的创作中诗意的、悲剧的形象有相同的地方,都非常深刻、强烈地表现了一种使人惊叹不已的勇往直前“超人”的力量。深刻的乐思揭示了伟大的人类悲剧;人生面临着迢迢的苦难之路;人生充满了矛盾和不停的探索;人生虽然最终是死亡,但这死亡不同于生物的自生自灭。人在肯定生活的同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搏斗,和自然力搏斗;和包围着、敌对他的力量搏斗……这些都由于死亡而升华了,显示出无比的崇高、悲壮的美!

乐曲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表现压抑的情绪和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对所谓“命运”的强烈反抗。第二主题表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理想的破灭,热情的怒涛和生活的苦难搏斗。这里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冲突。第二乐章与第一乐章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苦难坎坷的生活历程中,心灵仍充满活力,陶醉在美妙的理想境界中。这里用了淳朴的赞歌式主题,三个变奏之后,节奏逐渐活跃,暗示英雄的意志通过沉思又坚强起来,继续向苦难进行顽强的搏斗。第三乐章是1840年夏天写的,贝多芬和他的学生利斯在散步的路上,口中一直哼着一个曲调。他说:“这是我想到的一首奏鸣曲的最后快板乐章的主题。”走进屋后,贝多芬连帽子也来不及脱,就奔向钢琴弹奏这个崭新的乐章达一小时以上。最后他对利斯说:“今天我不能给你上课了,我还需要工作。”具有超凡脱俗气质的《热情奏鸣曲》最后乐章就这诞生出来了。这里显示了沸腾的斗争意志,百折不挠的气势,号角般的引子,暴风雨般的第一主题和顽强反抗、挣扎的第二主题。虽然以悲剧式的和弦收场,但是在终曲的尾声却出现了群众舞曲性质的节奏,出现了英雄的插句,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斗志,和英雄本身所具有的巨人般的力量。

在形式上,《热情奏鸣曲》表现了贝多芬的独创精神,创作手法自然、灵活。他将“普罗米修斯的不安的灵魂”和被刚强意志所克服的狂澜般的情感,理智地组织在古典式的、严整、纯洁的音乐形式里,音乐语汇朴素、简洁、精确。对此,罗曼罗兰称赞道:这是“在花岗石的河道里的火焰的巨流。”

悲怆》奏鸣曲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悲壮的慢板引子揭开了全曲的序幕。第一小节严峻阴森的和弦象征着残酷命运的威胁,级进上行附点音符的哀求音调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两种因素的矛盾冲突,奠定了引子发展的基调。这个戏剧性动机是整个引子发展的核心: 接着,阴暗的减七和弦一次次鸣响,痛苦哀求的音调在高4度、高8度处反复模进出现,当曲调上行到高音"降A"时,一串下行的快速音型飘忽而过,使人仿佛听到轻轻的叹息。在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且蕴积着反抗的情绪,为后面爆发的涛涛怒潮作准备。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以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 右手笔直上升的音型、坚定有力的节奏、左手分解八度的主音持续音一出现就具有召唤人们进行斗争的力量。 副部活泼、抒情的主题在低音区和高音区一唱一和,感人动听。左手舞曲性的伴奏织体,充满生气,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欢乐的遥想: 活跃的上行跳音,带有倚音的附点音符和轻巧的三连音下行音调具有幻想的意味。浓重低音与明快高音的色彩对比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它表现了厄运的幽灵无法阻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幸福理想的憧憬。呈示部的结束部在降E大调上开始,以主部的材料变化写成,左右手连续不断的半音反向进行,掀起了更汹涌的反抗热潮。这股音流从低到高、从弱到强,把主部的斗争情绪推向高潮。整个呈示部在高潮出现的强劲和弦中结束。 展开部以引子的素材在g小调上开始,集中凝练的音乐形象,描绘了阴暗势力、残酷命运的威胁依然存在,受伤的心灵仍在隐隐作痛。接着激昂奋进的上行音调在左手分解八度持续音衬托下与引子中哀求音调的轻吟形成对照: 这两种冲突因素互相交替先在e小调上出现,又在D大调、g小调上重复。接着,滚滚向前的分解和弦不断蠕动象远处传来的雷鸣,昂扬激进的音调反复插入与之交替,掀起一个个浪潮。 第一乐章的再现部一往无前、坚定有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奏出了胜利的凯歌,最后几个所向披靡的和弦宣告了光明战胜黑暗的胜利,显示了人"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力量和气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07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