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
意识流小说的共同特点:
1以心理时间结构作品。意识流小说家有意打破传统时间观念和传统心理小说的顺时序,消除逻辑时间界限,将感觉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拧在一起组成主观心理时间,随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结构作品。心理时间的叙述方式有倒时序、循环时序、颠倒时序、闪回时序和预见时序。
2意识流描写。意识流小说注重表现人物意识活动本身,作家退出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感受,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意识流描写的特点具有动态性、无逻辑性、非理性。描写层次分为意识层和潜意识层。描写的方式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迁移、意识流语言。
3以心系人,以心系事。意识流小说以表现人物的心灵活动为主,化解人物心中郁积的种种情结,很少描写人物的体貌特征,淡化情节以至取消情节,事件极其微小。在心灵宇宙范围内写成一曲曲心灵史诗。
写作纯粹的意识流小说有很大的局限,但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它融会到其他类型的小说创作中,心理永远是富有创造性的作家的表现领域。
(既然是作业就要自己做啊,我只能为你提供点资料,方便一点~) 20世纪初,欧美兴起了一系列以反传统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流派,被称为现在主义文学,主要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风格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约是20C50N后)世界文学特征表现为后现代主义,它是对现代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具体表现为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愤怒青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解冻文学“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等。既然您的要求是现代主义,为您提供点资料。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从这个定义上来说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与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但是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仅限于20世纪的作品。
代表作品:《审判》(卡夫卡奥地利 1925 )、《城堡》( 1926 )、《美国》( 1927 )、《观察》( 1939 )、《变形记》( 1915 )、《在流放地》( 1919 )、《乡村医生》( 1920 )、《饥饿艺术家》( 1924 )。
意识流
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它能使感觉中的现在与过去不可分割。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文学家,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代表作品:《月桂树被砍掉了》( 1887 )《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喧哗与骚动》( 1929威廉·福克纳 )、《我弥留之际》( 1930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1916 詹姆斯·乔伊斯英国)、《尤利西斯》( 1922 )、《芬尼根们的苏醒》( 1939 )
《达罗卫夫人》( 1925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到灯塔去》( 1927 )、《浪》( 1931 )。
后期象征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象征主义从法国扩及英、美、德、意、俄等国家和地区,发展成国际性文学思潮,并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被称为后期象征主义。其中以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克尔、爱尔兰的叶芝及美国诗人艾略特为主要代表。他们继承了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传统,使象征主义更趋完善,内涵更为深广,更富有现代主义思潮。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
代表作品:《荒原》(艾略特)《海滨墓园》(保尔瓦特里)《年轻的司命女神》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未来主义的滥觞最早出现于1907年,意大利作曲家弗鲁奇奥·布索尼的著作《新音乐审美概论》被看作未来主义的雏形。未来主义思潮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一国,却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俄罗斯尤为明显。强调近代的科技和工业交通改变了人的物质生活方式,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必须随之改变。他认为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时空观念,旧的文化已失去价值,美学观念也大大改变了……
代表作品:《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丹尼尔贝尔)《第三次浪潮》(阿尔文托夫勒)
超现实主义
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运动的原则:反抗的绝对性、不顺从的彻底性和对规章制度的破坏性。否定现实主义和传统的小说,敌视一切道德传统,认为它是平庸、仇恨的根源,而小说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宠儿,是因为它适应了读者要求合乎逻辑地反映生活的追求。它要打破这一切,追求“纯精神的自动反应,力图通过这种反应,以口头的、书面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表达思维的实际功能。它不受理智的任何监督,不考虑任何美学上或道德方面的后果,将这思维记录下来”。它强调潜意识和梦幻,提倡写“事物的巧合”,倡导“自动写作法”。超现实主义者在咖啡馆、**院等公共场所寻找、搜集人的思维的原始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代表作品:《娜佳》(勃勒东)
由于《外国小说欣赏》这一教材所选课文均为经典之作,而且流派较多、风格迥异,语言习俗又与中国传统小说有较大差别,学生学习起来常感困难。鉴于此,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以有效化解矛盾,觅得阅读的真路。
一、培养兴趣,觅得阅读的口味
外国小说毕竟是外国小说,其语言风格及用语习惯是有别于中国小说的,尤其是有别于中国传统小说的。因此,《外国小说欣赏》虽然其选文均出自世界各国的名家大家,但这并不等于只要是名家大家的作品就一定可以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与冲动。人的阅读习惯常是对于那些行文生疏、阅读拗口并有别于自己阅读与接受习惯的东西会有一种天然的排斥与懈怠。比如,《墙上的斑点》一文,如果学生不作阅读铺垫,硬生生地搬起来就读就啃,我敢肯定,读到文章的一半就会把鲁莽上阵的同学的阅读冲动与阅读兴趣消蚀殆尽。因此,对于《外国小说欣赏》的学习而言,学生自觉培养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只有对其人某作品感兴趣了,我们才能在茫然中得阅读的口味,在懈怠中找到坚持的力量。
二、查阅资料,觅得阅读的助力
爱小说,有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从爱一个作者开始的,对于一个高中学生而言,情形可能尤为如此。正因为这样,如果我们要加强对《外国小说欣赏》的学习,一个做法简单却又颇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查阅资料,加强对作品尤其是作者的了解。一般而言,作者都是有故事有内涵有主张的人。其人生故事足以让人怦然心动;其品质足以震撼读者;其主张足以穿越时空,散发光芒。比如,对于《桥边的老人》的作者海明威而言,其身上不仅载有讲不完的传奇故事,更有震撼人心的“硬汉”精神。不仅如此,其独特的“冰山”创作理论,更是独树一帜,雄起文坛。
三、静心阅读,觅得阅读的真味
文章越是艰难,越要静心去阅读。只有静心去阅读,才能排除一切干扰,全身心地投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入文章,才能渐入佳境,才能觅得阅读的真味。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所写的《墙上的斑点》一文,对于高二学生而言,阅读难度一般较大。这时只凭激起自己的阅读兴趣是不够的,即使加强对作者的查找、了解与拓宽,也不一定就能完全保证自己能入境入味地进行阅读与品味。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给它加一道“静心”的魔咒。有语云:“心静自明。”其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谓“静心”,首先就是排除干扰,创设安静的环境。排除阅读的干扰是“静心”的第一重要内涵。其次,要紧抓查找资料,结合此前激起的强烈阅读兴趣,安心投入阅读。我们要进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充分调动我们的想象与联想,及时地融入作者的描绘与情感。我们要尽量与作者一起呼吸,甚至思想……
阅读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虽然这样,但笔者还是希望能借此助推同学们在阅读中更上一层楼。
1、课文(桥边的老人)作者海明威(1899-1961),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桥边的老人)运用了有限视角叙述,语言简洁而有张力,留给读者挖掘、玩味的空间。他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2、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评论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是引导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
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是《墙上的斑点》。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作品还有:爱尔兰的詹姆士·乔伊斯及其(尤里西斯),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及其《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及其(喧哗与骚动)。
3、谍文《炮兽》的作者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合计作品七十九部之多。贯穿他的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笑面人》和《九三年》。《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是一个人格高尚的思想人物。《巴黎圣母院》是美丑对比的经典之作。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课文《安东诺夫卡苹果》的作者是俄国作家蒲宁。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在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作家,他们写出了众多影响世界的作品。19世纪有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契诃夫的(变色龙)等大量作品,是俄罗斯文学的颠峰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安东诺夫卡苹果》的作者蒲宁等人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沿着19世纪现实主义的道路前进,同时流露出较多的感伤情调。苏维埃俄国初期,写有(青年近卫军)的法捷耶夫和写有(一个人的遭遇)的肖洛霍夫很快转向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5、课文(丹柯)作者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浪漫主义作品有《马卡来·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有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有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6、课文(炼金术士)的作者是巴西作家保罗·戈埃罗。(炼金术士)又译为(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是作者最负圣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在18个国家名列畅销书榜首。
7、课文(娜塔莎)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著,一直被称为“世界最伟大的小说”。还有作品《安娜·卡列宁娜》《复活》。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鲁迅称他为“19世纪的俄国巨人。”《西方正典》的作者称他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8、课文(素芭)的作者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脍炙人口的小说《喀布尔人》、《素芭》和《摩诃摩耶》均为世界短篇小说的杰作。他的“爱的哲学”对冰心、王统照、许地山的文学创作有影响。冰心更把“母爱、童心、大自然”当作自己创作的主题。
9、课文(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志贺直哉(1883年—1971年),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白桦派”的主要代表,有“日本短篇小说之神”的称号。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
10、课文(在桥边)是作者泊尔(1917—1985),德国小说家,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正点到达》、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成名作《正点到达》已成为联邦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泊尔全部创作的结晶,被诺贝尔奖评委誉为“臻于顶峰”之作。
11、课文<牲畜林>的作者卡尔维诺(1923-1985)是意大利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代表作有(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等。
12、课文(半张纸)的作者是瑞典的斯特林堡。
13、课文《山羊兹拉特》的作者辛格(1904—1991),美国犹太裔小说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会讲故事”的短篇小说作家。《傻瓜吉姆佩尔》与他的另一篇短篇杰作《市场街的斯宾诺莎》堪称双璧。1978年,辛格“因为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不仅扎根于犹太血统的波兰人的文化传统中,而且反映和描绘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而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14、课文(礼拜二午睡时刻)作者是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15、课文(沙之书)的作者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被视为“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1950年获阿根延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的福门托奖,1979年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其作品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情节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16、课文(骑桶者)的作者卡夫卡(1883—1924)是奥地利作家,西方现代派文学奠基人之一,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变形记〉〈审判〉〈城堡〉。
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冰山理论”
美国大诗人弗罗斯特在海明威用猎枪自杀的次日作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他坚韧,不吝惜人生;他坚韧,不吝惜自己。……值得我们庆幸的是,他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显示了他的伟大。他的风格主宰了我们讲述长长短短的故事的方法。我依然记得我想对碰上的每一个人大声朗诵《杀人者》的那股痴迷劲。他是我将永远怀念的朋友。举国上下沉浸在哀痛之中。”
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
《墙上的斑点》意识流短篇小说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为剧本37部,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合称“四大悲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喜剧有《威尼斯商人》,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3、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代表。
《炮兽》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节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主要作品为《人间喜剧》百科全书(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也是人类思维劳动最辉煌的成果之一,马克思称它“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4、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
《丹柯》浪漫主义象征性寓言体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
主要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列宁称他“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称《母亲》是部“非常及时的书”。
5、列夫托尔斯泰
《娜塔莎》长篇《战争与和平》节选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有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长篇小说《复活》、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普希金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学之父(始祖)”;其作品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主要作品为抒情诗《自由颂》、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屠洛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父与子》《贵族之家》,散文故事集《猎人笔记》描写农奴的悲惨生活,抨击农奴制度,被誉为“一部点燃火种的书”。《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他是俄罗斯唯一以短篇小说创作登上世界文坛高峰的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
果戈里19世纪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钦差大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死魂灵》吝啬鬼形象(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
奥斯特洛夫斯基:20 世纪前苏联作家,代表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泰戈尔 19-20世纪印度伟大诗人
《素芭》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代表作《吉檀迦利》《园丁集》 《飞鸟集》和小说《沉船》。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亚洲第一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7、其他
《清兵卫与葫芦》现实主义短篇小说日本志贺直哉
《在桥边》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德国海因里希伯尔,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牲畜林》现实主义短篇小说意大利卡尔维诺
《半张纸》短篇小说瑞典斯特林堡
《山羊兹拉特》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美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礼拜二午睡时刻》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长篇:《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沙之书》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阿根廷博尔赫斯,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
《骑桶者》荒诞派短篇小说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鼻祖。长篇:《城堡》《审判》;短篇:《变形记》。
第一单元 叙述
《桥边的老人》(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选》)刻画了二战中一位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通过他疲惫不堪的艰难逃难的遭遇,反映了法西斯发动战争的罪恶,表达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海明威(美国,“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获得过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迷惘的一代”代表作)、《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塑造了“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圣地亚哥《老人与海》);“冰山原理”(把东西藏起来,让读者去想)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人物形象;侧面表现战争。
《墙上的斑点》描写了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后来却发现,那个斑点不过是爬在墙上一只蜗牛。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第一个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海浪》《到灯塔去》《雅各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其“小说就象一张蜘蛛网。也许只是极其轻微黏附着,然而它还是四只脚都黏在生活之上。”在无拘无束的意识流动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真实内在的看法。
第二单元 场景
《炮兽》(选自长篇小说《九三年》)通过描写一尊大炮滑脱的可怕场面,营造了阴惨、神秘、悲壮的氛围,塑造了失职后勇敢地挺身而出的炮队队长形象和严厉、冷峻、果断、对下属赏罚分明的将军朗特纳克的形象。作者雨果,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作品的主题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在雨果的作品中常常运用美丑对比原则(对比在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作用)和浪漫主义手法。学习《炮兽》主要掌握人物及其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重点是放在场景的安排上。
《安东诺夫卡苹果》以时间为顺序巧妙地安排四个生活场景:庄园兴盛时期、中等贵族生活、地主精神日趋衰落、小地主时代开始,揭示出俄国中等贵族阶级的日益衰落,他们的精神日趋颓废的现状,为地主阶级的没落唱了一首挽歌。蒲宁,俄国作家,出身贵族,曾获得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是《米佳的爱情》《三个卢布》《幽蝉小径》《巴黎》。蒲宁继承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其小说不太重视情节与结构的安排,而专注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以课文为例展开分析)
第三单元 主题
《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用浪漫主义手法,刻画丹柯这一光辉形象。为了让族人走出黑暗,他献出自己的心,用那颗燃烧的心照亮了人们的前程,带领人们走出黑暗。高度赞扬了丹柯勇敢、坚定、无私无畏、敢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借丹柯这一形象表达了俄罗斯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代表作《海燕之歌》《母亲》《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体三部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俄罗斯精神生活的编年史)。《丹柯》抑彼扬此,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运用想象、虚构现实中没有的人物、情节和环境,其实隐含了一种象征意义,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本文:人物的象征意义,挖心的意义,作者的写作风格。
《炼金术士》少年寻宝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每个人的财富都在自己身边,但要敢于去追求,这需要勇气、智慧、执着和经受艰难的考验。即使最终没能实现,而追求的过程也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它使你远离平庸和无为。保罗•戈埃罗,巴西作家。代表作《朝圣》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第四单元 人物
《娜塔莎》(选自《战争与和平》)通过描写娜塔莎在参加舞会前的兴奋、激动与焦急的心情,舞会上相遇安德来公爵并双双埋下爱情的种子以及已经许配给安德来的娜塔莎因为孤独与寂寞受美男子阿那拖尔的诱惑而背叛安德来的心理状况,塑造了一位纯真善良、渴望爱情与幸福,但又过于轻信、充满浪漫与幻想的贵族女孩形象。列夫•托尔斯泰,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安娜卡列尼娜》(第二部里程碑作品)、《复活》(世界文学不朽名著)对贵族生活的批判,主张道德的自我修养,擅长于心理分析。
关注“人民的思想”。
“娜塔莎”是托尔斯泰笔下一个经典的形象。
本文: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素芭》通过刻画哑女素芭永恒孤寂的内心世界,为我们展示了素芭的不幸以及她与自然的和谐融合。长大后,由于自身的残疾,素芭被迫远嫁到加尔戈达,远离了她熟悉的生活,陷入了更大的孤寂之中,美丽、聪颖、内心丰富,充满爱心的善良女性素芭的遭遇让人同情。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小说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因《吉檀迦利》抒情诗集获奖)。《摩哈摩耶》(短篇小说)、诗集《吉檀迦利》《沉船》《戈拉》《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诗歌——冥思闲适,抒情气氛浓郁,哲理意味深刻,韵律优美而富有变化,美学风格质朴、自然、超逸。
作品反映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族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第五单元 情节
《清兵卫与葫芦》通过记叙清兵卫喜欢葫芦,可此爱好却被扼杀,反又热衷上绘画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清兵卫的同情,批判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人们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志贺直哉,日本“小说之神”,近代“白桦派代表作家”。长篇小说《暗夜行路》。志贺直哉的小说特点:1、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2、作品大多从身边取材,以观察细腻、描写精确为特色。3、本文:倒叙的作用、对比的意义、情节的跌宕对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的作用要掌握。
《在桥边》通过对“我”在桥边数过桥人的记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生动地描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暗恋故事,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感情及对美好情感的执著追求。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1972年《与一位女士的合影》获诺贝尔文学奖,战后文学即“废墟文学”的代表。代表作《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以时代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典型化的技巧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逼真细腻地人物塑造。本文:抓住情节的运行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第六单元 结构
《牲畜林》(选自《卡尔维诺文集》以平实但又调侃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意大利农民同入侵的德国纳粹士兵抗争的心态,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代表作《看不见的城市》。《意大利童话》既似现实中的童话,又像童话中的现实,把西方世界中人丧失自我本质的境遇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本文:掌握文章的情节和“延误”的作用;分析朱阿的形象和他出场的典型背景。
《半张纸》以几乎白描的手法介绍一位年轻房客两年间的生活经历(幸福美满—孤独不幸悲伤—微笑)揭示主人公乐观积极、充满朝气的人生态度,同时告诉我们,对过去的一切,美好的,应该珍惜;不幸的,任其随时光流逝,应把握现在,开拓美好未来。斯特林堡,瑞典作家,代表作《梦的戏剧》(欧洲表现主义的先锋)《红房间》《朱丽**》以独特的表现方式,表达深刻的内涵,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用平实的语言写生动的人和事。本文:理解半张纸的意义;理解小说的主题。
第七单元 情感
《山羊兹拉特》通过卖羊未成的经历的叙述,不仅将悲悯的目光投向困难中的人,更把关怀的温情给了绝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纯洁的山羊,体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和精炼概述。艾萨克·什维·辛格,美国作家,1978年凭长篇小说《卢布的魔术师》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拟人叙述的作用;理解主题。
《礼拜二午睡时刻》通过一对母女去祭拜被当作小偷打死的亲人的经过,向我们展示出了母爱的执著以及神父的宽容,进一步揭示了人性中那固有的爱。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在拉丁美洲引起一场文学地震)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揉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整个南美大陆的生命矛盾。
第八单元 虚构
《沙之书》通过一本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的圣书对“我”的影响,阐述了一种无限可能和无限延续的感觉,表明作者对世界的迷茫和未知世界的一种惶恐心理。博尔赫斯,阿根廷作家,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作家们的作家,知识型作家。代表作《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诗集,此地为奥运圣火传递地)《虚构集》(短篇小说集)作品文体干净利落,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说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本文:沙之书的象征意义;故事情节的淡化;内心的描写。
《骑桶者》用一种虚幻的手法写出了一个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向煤店索求一铲煤而遭到驱赶的事实,向我们展示了现实社会的冷酷和人民生活的艰难,表达作者对社会的控诉和批判。卡夫卡,奥地利作家,欧洲著名表现主义作家。代表作《地洞》《变形记》《城堡》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本文:理解为什么要骑?骑桶者的象征意义?理解课文主题。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小说技巧》
珀西·卢伯克1879—— )著。他是英国文学批评家、传记作家,曾编纂、研究亨利·詹姆斯的作品。 《小说技巧》写于1921年, 出版后受到文学批评界的热烈欢迎,从1921年到1929年连续再版九次。该书对当代西方的小说观念,尤其对新批评的小说理论影响甚大,是公认的二十世纪小说理论经典著作。
卢伯克认为,小说批评家的职责就是抓住作品那模糊而虚幻的形式,牢牢地把握住它。然而,当我们阅读的时候,作品却在我们的记忆中迅速地消失、变化了,甚至在我们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作品的很大一部分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了几天或几个月,我们的记忆中就只有一堆印象,我们怎么能将这些印象作为判断一部作品的材料呢
当然,关于作家的天才,关于作家的想象力,我们所具有的印象还是足够多的。关于那些著名的作家,我们能够立刻指出,他们对生活的把握,对人物的掌握,对人类情感和风俗的洞晓,具有何种的广度、深度和力量。我们可以洞察他们的心灵,发现他们的主导思想。同他们的作品生活在一起,就等于同他们生活在一起了,通过亲密的交往,我们已经熟知他们,因此,如果我们对他们的作品有些把握不准,那也无关宏旨。如果我们所说的小说是指它那生动的效果,以及它所暗示出来的小说家的天才的活,那么,我们可以说小说批评是牢牢地基于它的对象之上的。对这些问题,我们能够尽可能长久地仔细地加以考察,因为它们随着我们的回忆变得愈来愈确定。
卢伯克指出,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更倾向于忘记小说作品是一件艺术品,而将它看作是一个生活片段。我们不应当沉浸于小说的虚幻现实之中,而应当与它保持一种距离,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它,利用它的一切因素创造出我们追求的意象,即作品本身。一部小说是一幅描绘生活的图画,在一幅图画中,不仅仅有“逼真”的因素。形式,布局,构成,是应该在小说中加以探索的,正如应当在其它艺术作品中加以探索一样。如果我们认为小说是艺术的话,我们就必须承认这一点,而小说必定是一种艺术,因为不可能径直将生活照搬进作品中来。
卢伯克认为,小说技巧的全部复杂问题,取决于视点问题——即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问题。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卢伯克对小说的叙述方法进行了逐一讨论。我们怎样判断方法的优劣,卢伯克认为,这必须视主题的需要来断定,主题决定了方法。最好的形式是能够将主题完全消融的形式。在杰作中,主题与形式完全和谐,不可分离——在这种作品中,材料完全消融于形式之中,形式将材料完全表达出来。只要形式和材料之间发生了冲突,那就表明。存在多余的材料或缺乏某种材料,作品的形式未能很好地处理主旨。因此,在进行小说批评的时候,我们必须首先确定作品的主题,然后一步一步地跟随作者,不时地回视主题,以便理解他所追寻的前进方向。于是,当完成的每一章都恰如其分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一种或大或小、或复杂或简单的布局,或者发现前进途中的中断和缺陷,作者采用了某种迂回道路,它与主题相冲突或游离于主题。在这个时候,真正的批评问题才开始。
卢伯克认为,小说家将他的故事当作一件用来展示的东西,事情如此展开以致能够讲述它自己,只有在这个时候,小说的艺术才真正开始。仅仅将故事的事件告诉读者是不够的——那不过是陈述了作品的“主题”,即小说家据以创作小说的梗概。作品并非是一连串的事件,它是一个单独的意象,事件本身并不具备效果,它们在得到利用之前毫无作用。总之,小说必须看起来真实,而单纯的陈述并不能使其显得真实。
卢伯克认为,我们必须严格地讨论小说的创造问题,只有这样,小说批评才能谈出一些有用的东西。因此,必须研究技巧,追溯小说家的创作过程,创造性地去阅读。他认为,这种批评方法的实践在目前来讲是小说批评的唯一兴趣。总之,小说家是“一位工匠,批评家必须观察他的工作过程,以了解作品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外国文学史的编著是外国文学学科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一代学人的外国文学史研究的成就和经验的一种总结方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外国文学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外国文学史论文范文一:论认知诗学下外国文学教学研究摘要:当下很多高校都将认知诗学引入外国文学教学中,而这种创新式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辅助教学,同时也对学生文学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帮助。本文将着重研究认知诗学对当下高校阅读的影响,根据当下高校的文学教学现状对其课程设计提出几点关于认知诗学教学的建议,以求能对高校研读外国文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外国文学;诗学;理论
引言
“认知诗学”是文学教学领域的一种应用理论,它指代对现有的文学作品做出相应的文本解读,并且将现实能力与文学造诣联系在一起。因此认知诗学对当下的文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将认知诗学充分地融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外国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与当下教育部倡导的教育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1]当今很多高校过分注重文学理论课程的安排而忽视了外国文学的重要作用。这种做法显然是对外国著作博大精深的文学内涵的极大忽略。引导学生进行外国名著的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拓其文学视野,并且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人文思想的领悟力和文学素养。很多高校在外国文学课程的安排上仅仅保留六十个左右的课时,这对于充分领略外国名著的深刻内涵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老师很难将外文精读的方法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在外文名著的阅读上很难做到详尽细致。结合我国当下文学教育的现状,很多文学家教育家都对外文课程改革提出了较多建设性的意见。很多学者对高校文学教学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例如,后现代主义理论、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等,这些都可以引进外国文学教学之中去。本文将结合对文学理论的研究,探究认知诗学对我国外文教学的启发性和建设性作用。
一、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文学教学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文学教程领域,认知诗学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重在对文学内涵提供文本解析的依据,能够将个人的现实经历与文学主旨联系在一起。对各个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学课也是提升专业技能的必修课之一。它对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语感、写作及理解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就我国当下的教学状况来看,外文课的作用却日渐消退。[2]
(一)重视程度下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逐步迈入了高速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快速地获取想要的信息。但是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得人们接受到的信息质量得不到较好的保证。同样在外国文学的教学开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阻碍。虽然教师与学生都了解外国文学的内涵价值,但是最终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掌握程度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从我国高校对待外国文学课程的态度来看,除了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外,还存在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在进行外国文学著作解读时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化,无法将著作中的精髓和特点较好地传达给学生。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和自我感悟提升时就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
(三)知识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
造成高校对外国文学教学极大忽略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非是单方面形成的,而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对方法的选择不够与时俱进,学生对外国著作理解较差,因而兴趣较弱。开设外国文学这一课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让各个专业的学生通过对外国名著的解读来提升专业能力和文学素养,因而在教学中开展的各种方法和活动都要回归到课程开设的最初目标中。但从我国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们对作品的解读并没有突破文学理论的禁锢,很少能够深入到作品的中心思想、语言分析及写作内涵中去,因而也没有达到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目标。
二、外国文学教学要突出认知诗学作用
在文学研究中不同的理论会对阅读产生不一样的作用。认知诗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方向。通过众多文学大家的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认知诗学已经逐渐成长发展起来。认知诗学重在将文本内容进行解读之后与现实事实进行联系。将认知诗学引入到外国文学的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外国著作中的内容含义以及作者的写作思想。[3]对学生深刻理解著作中的精神内涵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作品的美学价值并极大地提升文学素养和精神境界。当今高校对外国文学的日常教学并没有严格的限定,因而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就拥有极大的自由空间。对当下高校的教学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大多以平铺直叙的讲授为主,在教学中应更多地站在认知诗学的视角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相应的研读。目前外国文学教学的开展遇到了一系列的阻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到位,同时也没有将外国文学对我国学生的学习作用进行合适的定位。而认知诗学的观点就是要做到对阅读、语言和写作能力进行同时培养,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让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加入自己的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同时又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将阅读与写作同时培养的方法,对学生的辩证性逻辑思维具有较好的提升作用。[4]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尽管有着独立的思考理解能力,但是却无法较为系统清晰的表达。而要想改变这一情况,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外国著作的品鉴,开阔视野。认知诗学提出文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通过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使人们获得思想层面的感悟与提升,同时促进人们对生活和理想的思考。总而言之,阅读名著对人们的身心发展有着莫大的益处。
三、外国文学教学中理解与应用
认知诗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外国文学教学时往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更多地为同学们讲述文学史的知识内容。很多时候教师都忽略了对作品内容的精读,或者用较少的时间来开展此部分的内容教学。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讲述作品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和故事概述上。而认知诗学所偏重的正是学生在研读著作时的理解和感悟等心理活动。这种观点也正逐渐被很多的教育家所采用,我们只有把认知诗学充分地应用到外国文学课堂中,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要做好从传统教学方式到认知诗学引领下的课堂的转变工作。
(一)教材编写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认知诗学的引入使得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阅读迈上了一个新的阶梯,然而要想充分地发挥认知诗学对教学过程的提升作用,就要层次渐进地开展一系列课堂改革活动。我国现存的教材更多地沿用编年体的形式来进行排版,这种固定的模式将背景及作者放在首要位置,而把教学重点放在后面。按照学生的兴趣维持时间来看,这对学生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对传统的教材进行模式的改变,将最重要的作品内容部分放在开头或重点推荐。[5]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的关注度最大限度地引发,从而循序渐进地进行其他内容的补充教学。
(二)运用认知诗学提高外国文学阅读兴趣
在课堂中开展外文阅读对学生来说其实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讲解过程,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将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的自主思考。学生面对大量枯燥乏味的知识失去学习和阅读的兴趣,这也成为外国文学教学中较大的难题。认知诗学注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对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情感与思想交流做了大量的研究,能够有效地将文学阅读与现实日常联系在一起。将认知诗学的结论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改善阅读障碍的问题,使得学生将生活与作品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阅读的积极性。
(三)运用认知诗学提高学生的文学创造能力与文学审美
文学创造力主要表现在读者进行阅读时自我思考、提升和创新的思维能力。即读者将自身的认知经验和思考方式融入到阅读里,从矛盾到融合,从迷惑不解到豁然开朗,从而在观念的摩擦中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认知诗学理论就曾经提到,在进行开放式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也加入到了作者的文学创作之中,甚至能够想象出超越原作的内涵情境。我们也不妨将此类理论引入到外国文学课堂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到作者的写作情境中,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理念,并激发学生与切身实际经验相联系的通道。帮助学生以认知诗学的方式领略著作的内涵,并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很多高校的学者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偏向于注重实用性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方面。更有很多人高举文学无用论,将文学阅读视为选修课。但是认知诗学理论认为,文学阅读可以达到成长教育和娱乐身心的目的,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读者通过置身于文学海洋来逃离现实世界的束缚,通过文学载体与作者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适当地关注学生在阅读外国文学时的内心感受,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认知层面建立文学意识,提升学生自我思考和认知感悟的能力,通过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体验文学的美学价值。
四、结语
认知诗学是文学教学领域的一种应用理论,主张对现有的文学作品做出相应的文本解读,并且将现实能力与文学造诣联系在一起。认知诗学对当下的文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将认知诗学充分地融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外国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与当下教育部倡导的教育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6]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对传统的教材进行模式的改变,将最重要的作品内容品读部分放在开头,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除此之外教师在课程评估方面应打破传统的应试模式,采用开放式的途径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从而更加真实有效地将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认知诗学切实应用到外国文学的教学课堂之中,有力地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贾彦德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贾琼从语义指向分析看现代语法句法结构[J]语文建设,2013(29)
[3]胡敏基于交流语境的写作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4(31)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李海林致力于语用教育实践探索是当务之要[J]语文建设,2014(34)
[6]李涛文本形式分析与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2016(01)
外国文学史论文范文二:高校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与改革摘要在高校教学中,外国文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与我国文学进行对比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了,所以应该进行改革,促进外国文学朝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重点对改革后的教学实践加以阐述,并且分析了主要的改革思路,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外国文学;高校教学;实践;改革
一、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
在进行传统外国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从文学史的发展历程谈起,进而进行综合性的描述,重点研究了西方的文学史。教学内容则主要来源于书本,因此学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培养创新意识。外国文学的学习主要是以锻炼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培养理论知识为主,所以充分了解文学的发展史固然重要,但是缺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造成学生无法将所学的内容应用于实践之中。无法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另外,外国文学的学习时间明显不足,有些院校甚至将其与文艺理论相合并。教师能够获取新鲜信息以及进行交流的机会也逐渐减少,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无法掌握最新的知识。高校图书馆中的文学资源越来越少,而学校扩大招生人数后,图书馆的资源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众所周知,学习文学就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体会其中的人物情感以及写作特色,如果缺少了阅读的书籍,必然是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然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内容,造成研究文学作品的时间缩短。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也就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当前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外国文学在高校教学中的改革
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首先是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令教学的内容得以进一步拓宽,所以教师可以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变得更加宽泛了。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是一项明显的改革内容。具体来说,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起对网络课件的应用,将其展现给学生,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过去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并且学生的主动性也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仅具有学术性的特色,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另外,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开展教学,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影视资料也是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前,很多外国文学都被翻拍成影视作品,尤其是一些名著,通过观赏这些影视作品,学生可以更加便捷的理解外国作品发生的背景以及所具有的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原著与翻拍的作品相对比,这种声情并茂的展现方式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促进教学效果的进步,学生也会对外国文学拥有重新的认识。其次,教师素养的建设是高校外国文学改革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膨胀的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因为如果教师无法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那么就无法令学生信服,所以教师必须要从自身的能力入手,加强素质方面的建设。“与时俱进”是教师素质建设的基本目标。外国文学同一般的文学学习有所不同,这是一门时间跨度大,内容深厚的学科,所以对于教师的文学素养具有更高的要求,如果这方面的能力都不能得到满足,那么就无法达到学生的期望值。同时,在学生主动性方面的培养也是考验教师功底的内容之一,要明确学生的兴趣在哪里,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强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欣赏能力,能够令他们在课堂上主动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是课程改革中的重点要求。第三,注重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批判思维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能力。外国文学的教材背景与内容,是应该让学生接受这种与创新意识直接联系的批判思维的,而强化这种理解起到促进作用。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西方文化、文学的背景,结合探索型的文学形象的评析和文学评论家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批评,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到培养批判思维能力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直接相关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培养批判精神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就是在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从高校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来看,提高外国文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文学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应该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身及人文素质全方面都得以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高校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改革的要求,在教学手段、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以及教师素养建设的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创新教学,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梦论信息技术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6(32)
对于当今社会的文学作品而言,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征。外国文学作品不仅孕育了外国文化,同时也推动了外国文学走上巅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外国文学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外国文学史论文范文一:外国文学阅读教学 接受美学理论影响分析摘要:新课改要求突破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理论,在文学阅读教学的革新中可以增加对外国文学的多角度解读。本文以接受美学为基础,着重讨论这一理论对外国文学阅读教学的影响,并提出教学关键所在。
关键词:接受美学;经典文学;阅读教学法
引言
接受美学的核心在于以读者为基础,它是以读者的接受为根基产生的文艺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具有时代性的文艺理论,它的出现改变了“以作者为核心”的传统文艺理论模式。该理论传入中国后,必然会改变我国文学阅读教学的现有模式。而实际上,这种文艺理论在我国很容易被接受。中国的传统美学向来注重内敛含蓄,这种美学观点在国画里的体现是意蕴幽深的“留白”,在文学理论中的体现则为“言在此而意在彼”。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含蓄美与接受美学的内核有十分契合的地方,这就为其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民间基础”。一类理论是否可以被一个国家文化所接受,关键之处是其能否真正的本土化,而接受美学就有了这种本土化的良好基础。所以,该理论成为指导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理论也是时代发展需要。[1]
一、外国文学阅读教学以接受美学为基础的必要性
接受理论是一类以读者为重点,关注阅读接受的文学理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成立。该理论产生的根基是现象学与解释学,它是以读者的接受为根基产生的理论。这一理论将读者看作文学作品的重要构成之一,其内核是将文本观点从创作者——作品转移至文本——读者,从而凸显读者“阅读”对于文本含义的构建作用。该理论首次从本体论的角度指出了长期以来都被众人忽略的读者和其阅读接受的问题,并且肯定了作品是作家和读者一同完成创造的。这一理论从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历程来看待文学作品,此处提到的“接受”并非大众以为的被动接受,实际上这一种“接受”是指读者将作品看作给予的对象,将其“占为己有”。读者首先要接受活动,然后进行再创造,凭借自身想象力对作品进行加工,然后将作品中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2]这种行为不是被动的接受并且吸收,其真正意义在于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想象与再创造。这一理论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理解的历程中对文本产生的关键性影响,可以说该理论的最大意义是发掘了读者的作用。接受理论弘扬的是人文主义的精神品质,其凸显的是面对读者的开放性思维,凸显了个人的主体特性,而这些都是以往阅读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
二、接受美学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影响
(一)鼓励学生从多元角度解读作品
接受美学把读者放在首要地位,并且着重凸显阅读时的过程和感受的意义。在学生阅读作品的时候,同时也是对审美、历史与文学的整合过程。传统的教学思路是把外国小说当作典范进行学习,这对学生而言,限制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无法展现学生自身对于作品的再创作。在阅读时,学生与作者及文本是在同等的地位上展开对话的。学生对文本产生的困惑,利用其自身的经验与视野糅合了文本历史中的异域视野,这对他们而言,可以很好地提升自我修养与理解力。理解文学作品并非强迫人们接受文字信息,在文本可以给当代解读留下空间的时候,文学作品才能够永葆活力。学生就是当下的解读者,他们把过去的作品从被人遗忘的角落捡起来,而作品又反过来给人以新的启迪,促使他们提升自己的理解力与素养。[3]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角度来看,如果学生的低级需求在学习时无法被满足,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难以再生出对于求知审美的高级需要。学生在高校求学时正处在自我意识的独立时期,自尊心也强于以往,他们可以对自己展开深入合理的自我评估,因此,被区别化对待与被尊重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心理需求。接受美学给了学生们充分的自我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可以从传统的墨守陈规的文本解读中挣脱出来,让他们可以积极地把自己的经验与文学作品关联在一起。这种教学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文本的多元化诠释当中。
(二)推动教学目标更好的达成
接受美学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体验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挣脱文本的束缚,从而给文学作品注入新的内涵,这些要求对于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十分有益。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只关注作者与作品背景,着重于解析作品的内涵与创作方式。多元化教学目标则要求在教学时需要多方面的提升与完善知识储备、过程方式与价值态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需要将文学生活化,解析的重点要转移到人类学的样式分析。[4]这就需要从作者以外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来思索文学作品的创作。只有生活化地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才可以实现与学生个体经历的完美对接,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在生活领域的思考能力,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深度与行为能力都很有帮助。在实践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接受美学的视域,促使学生充分激发出自己对文学和历史的观点,从而让他们体会历史并非客观精神的连续发展。他们会发现自身的解读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并积极加入到这种自我创造与开创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们将领悟创作文学作品并让其得到广泛传播,时代因素可以造就一部经典文学。所以还需从历史的角度对作品展开多元化的诠释,深入发掘这部作品在当代的意义。让学生和作品与生活、社会之间的关联进行深入解读,这对提升其文学素养与对作品的解读能力很有帮助。
三、接受美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一)充分解释作品中的多样化特点与一致性特点的关系
在现实中,文学结构里不存在完全的自由,这点在阐释外国文学作品时同样成立。此时就要在作品的多样性与一致性间寻找平衡。在解读过程中,可能有时候一致的情况多点,也可能多样的情况多点。要以创作者的立场为起点,意识到其在创作时就已经设置了“隐含读者”的位置,即创作者已经提前预估了各类读者可能对作品做出的诠释。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读者也需要设定出创作者的位置,依据其给出的预定条件进行再次创作,即想象。这个过程中,作者地位不会比读者高,或反之,这是一种平等的对话过程。进行多样化阐释的基础是作品中预留的空白和未定点,只有作品中留给读者想象与再创作空间才有利于进行多样化解释。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得到的所有信息均为文本所提供,即作品已经设定了阅读目标与可以采取的思考路径,能做出怎样的阐释实际上是作品本身已给出范围,所以作品的客观属性通常会限制人们的多元化解读。老师应对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规避出现技术功利主义的情况。[5]外国文学作品阅读课的意义阐释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创作者设定的意义、结构和语言等本身的意义,还有读者参与理解的解读意义。对作品诠释的“一元”与“多元”可以区分不同的诠释层次,基础层面是对创作者设定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等本身的诠释,发展层面是对读者参与理解的解读意义,这是读者加入自己的理解后得出的衍生含义。以接受美学为基础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应该将这两个层面结合在一起。
(二)协调学生再创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
在授课时,相较于老师的讲授,学生是客体,相较于学生的学,其又变为了主体。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处于主导位置。两者的关系与接受美学中创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存在类似之处。相同的是,两者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不同点是,授课时老师为了达成教学目的需要加入其额外的意图。教学时,师生之间的讨论对作品解读十分有利,而在阅读时,创作者和读者之间则是一对一的联系。这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各方的关系,让外国文学教学有序开展。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感受力
创设情境是教学中一类常见的导入形式,用在以接受美学为基础理论的外国文学作品阅读中十分合适。单独使用这种方式通常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一般老师在教学时还会使用多媒体导入或形象叙事导入等方式。创设情境导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利用自身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同时给对作品的整体感知与视界融合打下基础。例如,在教授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可以播放影片让学生观看和海洋有关的内容,同时让他们到海洋馆或自行准备阅读资料做好理解准备。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并且控制好情境与其经验间的适应度,以课本主题为基础,不可以让人感觉太熟悉也不能太陌生。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别的课程资源帮助教学。例如,上课之前播放《老人与海》的动画短片,利用其帮助交代文本的背景。课后也可用同样的方式播放与文本相关的动画,让文学作品与动画相互关联,帮助学生加深情感体验。[6]在授课的初始阶段,学生就需要在整体上很好地了解文本内容,在解读作品时如果碰到疑惑再予以深入解析,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课堂上选择的教学文本大多是外国文学作品的节选或是短篇小说,所以学生对于文本的整体感知就十分关键。学生在阅读时要创建一个结构上较为封闭的整体去体会文本内容。需要细心体会作品中的每一个场景、角色与细节,包括每一个情感的末梢,表现方式等。课堂上选择的不同作品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内容。例如,《娜塔莎》的文本节选,学生在阅读每一段对话时都可以体会到作者情感上的各种细微的改变,要让学生对这些改变进行合理的描述。在教授《清兵卫与葫芦》时,他们体会到的是作品利用矛盾推进故事情节,在《墙上的斑点》中,他们可以感受到的是其以点带面的意识流表现方式。上述内容都不需要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通过阅读就能体会到。
四、结语
以接受美学理论作为根基的外国文学阅读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解作品的角度。该理论着重于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提倡的是平等自由精神,它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样化阐释,以此培养他们的理解力与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广艺语境适应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宋雅鹏论英美文学阅读的方法与教学[J]语文建设,2015(32)
[3]李涛文本形式分析与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2016(01)
[4]贾彦德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徐文君外国文学对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分析[J]语文建设,2015(23)
[6]赵宁英美文学阅读技巧对教学有效性影响[J]语文建设,2015(26)
外国文学史论文范文二:高校外国文学审美教育教学研究摘要:在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前,高校开展外国文学教学时,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实践的进行。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高校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前言
实质上,审美始终贯穿高校文科课程教学的始终,文学作品的欣赏、语言运用的分析等均是在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和艺术的描述,尽管并不具备直接的审美特点,但是文学作品具备自身所特有的审美特点。外国文学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学知识,还应该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必要性,这可在审美教育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功能中体现出来。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外国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有所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可以体现出西方社会当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可避免消极影响侵蚀学生[1]。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在对长期经验的归纳、总结以及逻辑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属于跳跃式的思维方式,属于“直觉”范畴,而审美活动同样以“直觉”为中心,利用主观的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最终形成审美观点,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提升。由此看来,高校在开展外国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在作品中感受美
依据外国文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需掌握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比较多,短暂的大学时间无法达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系统的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重视作家个性及流派特征的学习与分析,从而真正的实现带着审美的眼光欣赏和学习作品。新生入学后,教师将外国文学作品必读书目印发给学生,并逐步的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作品的情感美、人格美,从而实现审美的迁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作业中创造美
在学生的阅读中,课外阅读笔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灵感。学期开学后,教师依据学生实际的状况,规定学生需要阅读的作品数量,并形成阅读笔记,教师并不对阅读笔记进行命题,而是由学生依据阅读的书目自行撰写。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记,教师应该认真的批改和讲评,并挑出优秀的作品在学生中穿越,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状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2]。此外,还可以针对具体的作品指定学生写作小论文。通过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创造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审美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
在现代教学中,讨论教学法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教学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也可以利用讨论教学法,讨论可以针对整个作品来开展,也可以针对作家、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运用的某个词汇等来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的激发出来,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审美水平[3]。如在进行巴金《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心理描写词汇进行讨论,可以针对高觉新这个人物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四)利用多媒体陶冶学生情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并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有效的弥补了教师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视、音响等,展示出与外国文学作品相关的视频介绍、作品插图、精彩片段、改编的**、配备的音乐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作品中的美,进而在心中产生认同感与好奇心,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美、体会美,最终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通过阅读作品、讨论教学、课外作业等多种方法,有效的渗透审美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琨浅谈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120-121
[2]曹晓青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与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1:83-8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