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思品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怎样在思品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第1张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爱,而对于教育来说,爱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教育效率不是教师的效率与学生的效率之“和”,而是两者的“积”,其中任何一个为“零”,其结果必然是“零”。无数事实说明,健康、融洽、充满爱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它对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的教育同行抱怨说:“思想品德课不好上。”不少学生也抱怨说:“思想品德课不好学。”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没有找到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关键。要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一个制胜的法宝就是要爱你的学生,让爱成为一种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让学生“爱”上你。这个突破口找到了,就会觉得思想品德课好教,学生也觉得好学了。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这种情感教育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思想品德课得到真正的价值回归,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爱的情感教育对于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作用

(一)爱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感情是教育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在教育过程中,最强烈、最深刻的情感莫过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或“母爱”,它是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性和稳定性特征的普遍的爱,因而在教育中起巨大的相互调节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果教师把爱生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师生间就会有心心相印的体验。师生情感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心里的“共鸣”和“共振”,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期待和亲近之情,师生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心理学研究成果业已表明:在师生情感的“共鸣”、“共振”期所给的教育,学生的可接受性最强,教育效果亦最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情则达理,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情感基础,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爱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教师要用爱去点燃学生的心灵,用爱、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多一些欣赏赞美,少一点谩骂责备,让你的尊重、理解、关怀如阳光般照耀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这种情感教育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这种爱的情感之所以对学生产生影响力,这是认同与内化的反应。认同的基础在于吸引,这种吸引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上。兴趣就是认识需要的情感表现,是对学习所抱的积极态度,是学习的内动力。学生学习的动力决定学生学习的活动和方向,从而决定他们学习的质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若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近,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并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境界。

(三)爱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形象具体,其人格魅力对学生来说无疑有着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会促使学生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错误与不足,不断完善自我。教师的这种情感模式是学生行为的具体参照物,这个参照物要求学生对照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从而把教师的人格力量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如果思想品德课教师只会用那些枯燥乏味空洞无力的说教来教育学生,只会照本宣科,只在乎学生的考试成绩的话,那就毫无人格感召力可言,不能促使学生对灵魂的自我审视,更不会用活生生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的德行,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时不但教学成绩上不去,反而会让学生变得更加叛逆,更严重的是让学生变得只在于学习成绩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也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中用爱的情感去感召学生,爱能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深深盖上教师优良品质的印记。

二、爱的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对人的思想进行教育,如果没有爱,没有情感的投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没有办法开展的。因此,思想品德课应以情感投资,以爱结情。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加强爱的情感教育来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交朋友

爱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但爱要找到载体才能发挥它的作用。21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网络时代下的思想品德课教育,当然需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这个媒介,而当中学生使用最多的是腾讯QQ和新浪微薄。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这两个沟通工具是一定要学会的,它可以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一个很好的桥梁。对于这一点我是感触颇深的。

4年前我新接手的初二(5)班,刚开始学生对我有很多的不适应,集中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日常交往上。这班学生已经习惯于上一任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相处方式,而对于走马上任的我显得并不太喜欢,甚至有点抵触情绪。虽然我用了很多办法,但也没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成绩也一直停滞不前。后来我在课间听到学生在聊QQ的事情,我顿时灵机一动,想到教师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情感的渗透和激励。为了利用好这个武器,我秘密打听这个班级的QQ群,利用下班的时间加入到群里看学生的聊天记录,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在QQ群里,我和学生的身份地位是平等的,我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流,把我的一些想法告诉学生,把我的快乐与忧愁跟学生分享。经过一个星期的QQ群交流,学生开始慢慢接受了我,与我敞开心扉畅谈他们的心里话。通过交流,学生知道了我对他们的良苦用心,体会到了我对他们的爱,师生情与日俱增。这种爱的力量也折射成了“向师性”,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在平常的教学中,学生与我之间变得很有默契,他们上课很积极、认真。课上把我看做良师,很崇拜我、支持我;课后把我看做益友,与我无话不谈、惺惺相惜。经过了彼此的不懈努力,初二(5)班从我刚接手的年级倒数第一名蜕变成了无论成绩、操行评分还是竞赛活动都位列年级第一名,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班。现代信息技术为我搭建了一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让我行动上接近学生,心理上贴近学生,教学上自然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二)把幽默引进课堂,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把幽默引进课堂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润滑剂,正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恰当的运用幽默艺术能使教学氛围更活泼、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可使学生的情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状态,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情趣,产生不断上进的有效动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自己外在的权威化成内在的权威,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这样,你的教育才乐于被学生接受。同时要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即当教师进行教育时,不是自上而下的“教授”,而是与学生一起感受,在主观上“分享”他们尚未建立的道德观念。

我的思想品德课学生都比较喜欢上,究其原因有:学生觉得我讲话很风趣幽默,在上我的思想品德课时过多的压力;上课时我会插入各种生动、典型的例子,知识点很容易记住;上课时我像朋友式地跟他们交流,有被尊重的感觉;觉得我很爱、很在乎他们……因此,要让你的思想品德课堂能够锦上添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把幽默引进课堂,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三)尊重、宽容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对于老师给予的评价极为敏感,决不能在班级或众人面前给某个学生难堪。对于后进生则更应如此,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与呵护。后进生在家庭或学校中受到的批评、惩罚往往多于赞扬和鼓励。因此,他们与教师在情感上往往是对立的,他们往往比较敏感、有戒心,常常认为教师是轻视、厌弃自己,教师的教诲在他们身上就很难生效。教师要以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感化后进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被掩盖、被歪曲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尊重。隔阂消除了,后进生才更乐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和劝告,并能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可见,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正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和尊重融洽了师生关系,从而为进行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成绩和表现都很差,跟父母关系极为不好,对老师怀有敌对情绪。在一次思想品德课上,他公然在课堂上吃东西,我把他的零食没收了。他很不服气,故意地在座位上吵闹,还冲我说了一句:“神经病!”全班学生都看着我,似乎在等待我的大发雷霆。我当时狠狠地克制住自己,对于这种倔强、冲动性格的学生,如果跟他硬着来的话,肯定会一发不可收拾。不仅课上不下去,还会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我当作没听见继续上课。课后,我写了一封信放在他书包里,信的大概内容就是告诉他老师很在乎他,我没有当众批评他是为了尊重他,让他明白尊重是相互的等一些心里话。第二天上课,我看到他的眼神没有了以前的敌意。每节课我总会向他投去关注的目光,或者走到他身旁用手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摸摸他的头发,让他感受到老师一直很在乎他。只要他有交上来的作业,我都会在作业本上写几句心里话鼓励他,利用课余时间找他来聊天。渐渐地,他体会到了我对他的尊重、宽容和关爱,叛逆的表现少了,学习也变得积极起来。后来他还主动在班上作检讨,承认自己上课吃东西是不对的,并向我郑重地道歉。经过努力,他在期末考试中进步了20名,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为了鼓励他,我让他当了我的纪律委员。他把工作完成得很出色,将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

除了尊重学生外,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教师要学会宽容理解学生偶尔犯下的过失,给他们以完善自己的机会。这既是对学生的理解,又是对他们的尊重。老师的宽容不仅仅是给他们留下思考省悟的余地,更重要的是给他们送去温暖的鼓励与期待。当然,宽容决不是不要批评,而是说批评要注意尺度和目的;宽容决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做到有的放矢。宽容之后,教师应认真地晓之以理,使之情动于中,成为学生向上的动力。

总之,教师的爱对学生心灵的触动和影响将是深远的。教师要在学生心田里播洒爱的种子,让它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如果爱和心灵相容在一起,让爱成为我们的教育艺术,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和风吹柳绿,细雨点花红的教育效果。让爱成为一种习惯,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这种育人艺术好比一本好书或一部好的**,其潜在的人格力量可以影响一个集体或某个人的一生。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阶段(11、12岁--14、15岁,属少年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一方面身体外形发生了巨变,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另一方面性生理达到了成熟水平,使他们产生了性驱力(俗成性冲动)。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理性发展未臻成熟水平,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就失去了平衡,从而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和冲突。初中生这些心理发展特点给我们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初中生思维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种形式。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人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

初中生正处于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属于典型的抽象逻辑思维。[1]

根据朱智贤、林崇德的观点,初中生思维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这两个特点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同时要采用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

(一)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导地位,但是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这说明初中生能够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从而使他们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抽象思维过程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自主学习方式,它可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两种形式。接受式探究就是学习者从现成观点或结论中自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式(如学生直接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搜集或直接向有关人士询问等);发现式探究就是学习者在观察、实验、调查、解读或研讨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而自主获得信息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的过程大概有这几步:

第一步,提出问题

第二步,明确问题

第三步,提出假设

第四步,验证假设

第五步,解决问题

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一般由第一、二步、第五步就可以解决了,而对于抽象的问题的解决则往往要经过这五步。

在认知心理学上,所谓问题是指个人在有目的的追求而尚未找到适当手段时所感到的心理苦境。而西蒙则通俗地指出,当一个人接受一项任务,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完成它时,他所面临的就是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可分为:结构性问题(指按定程思维即可求得答案的问题)、非结构性问题(指情境不明因素不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和争论问题(指带有情绪色彩的问题)三大类。

能够发现、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爱因斯坦说:“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尔 G 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肯尼思 吕 胡拂明确指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环境和条件,使学生愿(提)问、知(提)问、好(提)问、乐(提)问,甚至可以采用问答法进行课堂教学。所谓回答法就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回答的形式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上成相对独立的“自问自答课”、“自问他答课”、“他问自答课”、“他问他答课”等。

在课堂教学中,要是探究的问题完全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那当然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等到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好的探究问题之后才能组织探究式学习活动。相反地,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切实可行而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并通过引导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果这样的程度也不容易达到,就完全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问题,根据别人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完全可以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而且只要学生真正深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他们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实际上,真正的学生探究活动整个地就是由问题引导的,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自然地进行,而不必刻意追求一开始问题就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虽然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偏重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理论思维还不成熟,他们的抽象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不然就会出现理解、判断、推理上的困难。

所以,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进行直观教学。所谓直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实物、模具、、投影及教具进行直观演示与组织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等形象生动的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具体鲜明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比较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并使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直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情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直观教学,正是通过从实际生活或能直观感知的、文字、声音、图示等多种信息来创设学习情景,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另外,针对初中生“归纳推理水平高于演绎推理水平”的特点,我们应更多的采用归纳法进行课堂教学。所谓归纳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个别的、特殊的情况加以观察、分析,从而导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二)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但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2]

初中生由于逐步掌握了系统知识,开始能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同时由于自我意识的自觉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父母或书本中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寻求或与人争论各种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这样,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水平。有人说,从少年期开始,孩子进入了一个喜欢怀疑、辩论的时期,不再轻信成人,如教师、家长及书本上的“权威”意见,而且经常要独立地、批判地对待一切。

当然,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是很不成熟的,主要表现在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其思维片面性主要表现为思想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回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往往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在日常学业活动中,表现在他们在显示出很高的创造力的同时,又暴露出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及全面性,对问题的最后处理结果常常是虽很有新意,但并不准确;表面性主要表现为在分析问题时,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表现在他们往往把已经掌握的规则或原理,不恰当地运用到新的条件中去,以致产生公式主义和死守教条的毛病。

针对初中生上述特点,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但同时要适时启发、引导,以克服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性和表面化。具体说,就是在教学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复射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指向于多种答案。其操作特征是大胆假设,思路广阔,灵活多样。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必须以发扬教学民主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营造“标新立异、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氛围;同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

二、初中生情感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初中生的情绪情感有三大特点:

1、情绪活动两极化

初中生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比较强烈,具有明显的两极性,主要表现在: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初中生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有人曾用'疾风暴雨'一词来形容这时期个体情绪强烈的特点。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强度相对大得多,甚至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但初中生的情绪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他们的情绪表达已不很开放和充分,并能适当控制某些消极情绪,或对某种情绪予以文饰,以相对缓和的形式表现。同时,情绪表现也变得越发丰富和细致。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初中生们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的强度很大,但情绪的体验不够稳定,就是说他们的情绪反应来得快,平息得也快,维持的时间相对较短。同时,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初中生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在某些场合,可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不予表现。但有时为了从众或其他一些想法,将某种原本的情绪加上一层表演的色彩,失去童年时那种自然性,带有了造作痕迹。

2、反抗情绪强烈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大约存在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出现于2岁到4岁之间,这时期儿童的反抗主要是指向身体方面的,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活动的约束。第二反抗期则出现于初中阶段,这时的反抗主要是针对某些心理方面的。

这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其反抗方式是多样化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情绪出现的第一个原因,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便产生了反抗心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性出现的第二个原因。生理学的调查表明,在青春期刚刚起步时,个体有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性明显增强,但性腺的机能尚未成熟,两者尚不协调。其结果表现为,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初中生对于周围的各种刺激,包括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等表现得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

独立意识是初中生产生反抗情绪的第三个原因。初中生迫切地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将父母曾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教师及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为了获得心理上独立的感觉,他们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

3.心态不平衡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反抗性与依赖性:由于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

但是,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闭锁性与开放性: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渐渐地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加之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又增加了这种闭锁性的程度。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因此,初中生在闭锁的同时,又表现出很明显的开放性。

勇敢和怯懦:在某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似乎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例如,他们在公众场合,常羞羞答答,不够坦然和从容,未说话先脸红的情况在少男少女中都是常见的。

高傲和自卑:由于初中生尚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估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这样就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当。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材而沾沾自喜;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这两种情绪往往交替地出现于同一个初中生身上。

针对初中生的情绪情感特点,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以生为本、情感教学。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客观实际和主观愿望,做到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著名人本主义思想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其主要职责是①创造一种真诚、接受、理解的学习氛围;②提供一些供学生随意支配的学习资源;③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澄清学生所考虑的问题和希望做的事情,以及帮助组织已被学生认可的经验。[3]所以,“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要允许学生学习,满足他们自己的好奇心”(rogers,1983)。换言之,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这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这是认知学派所关注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简言之,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4]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基本原理概要如下:①先决条件是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的地位;②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学习的责任;③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料;④学生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⑤教师创造促进学习的气氛或情境;⑥把注意力放在促进连续的学习过程上,学习的内容屈居第二;⑦在学习纪律上,用学生自律代替他律;⑧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的办法,以代替外来评价;⑨在这种促进生长的教学中,使学生的经验、个性、创造力不断得到发展。[5]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案”为“学案”,努力培养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策略的迁移能力,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不需要老师讲授了,而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所讲有所不讲”,具体应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会的不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

“以生为本”是情感教学前提和基础,是根本,“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6]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三条原则:一是乐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二是冶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三是融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师生人际情感在学教过程中积极交融。

三、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国外有人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期(出生八个月—3岁),第二个阶段是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第三个阶段是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显然,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属于客观化时期,或者说客观化向主观化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初中生能比较客观地对自己和别人作出评价,同时随着个性的逐渐形成,开始能够以他自己的倾向和价值观、世界观去对待社会,处理问题。

自我意识的基本心理成分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其中,自我评价水平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它直接影响着自我体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力度,带有主导和先决的性质。

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最初,儿童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进行模仿,依从别人的评价,他们一般是先评价别人后评价自己,先对外部后对内部进行评价。到了初中阶段,学生逐渐摆脱成人评价的影响,而产生独立评价的倾向。上初中之前,学生的道德判断中往往着眼于行为效果,到了初中则转向注重内部动机的判断。同时,随着道德观念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初中生开始能够较全面的评价自己的行为,能将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动机联系起来,比较深入地分析自己的个性品质并能初步分析这些个性品质优掠的基本原因。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初中生还能做出效果和动机的辨证判断。

另外,初中生评价能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关于这一点在其他年级的学生中是少见的。他们开始时将同龄人的评价和成年人的评价同等对待,慢慢地就表现出更重视同龄人的意见而忽视成年人的意见。

针对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自评互判、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所谓自评互判(简称评判法)就是在学习目标指引或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途径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行为。

罗杰斯认为,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就会得到促进。就是说,只有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标准、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时,他才是在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地负责。[7]。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有意识的上成“自评课”,就是让学生自学(阅读)课文后谈谈或写出自己收获、感受等。这是一种自主学习。

同时,根据初中生“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的特点,我们也可有意识的上成“互评课”,就是让学生先读书后互相考问。这既是一种自主学习,又是一种合作学习。

当然,我们也完全可以上成“自评互评课”,就是让学生看书后自命试题,然后交换考评。这既是一种自主学习,又是一种合作学习,更是一种探究学习。

在这里,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的教学。它的理念仍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自由为基础的。其目的不仅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从而养成其团体精神。

另外,根据“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自我控制的动力由主要来自外部的力量变为以内部自立控制力量为主的转折期;是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的特点,我们要特别重视初中二年级的教学和管理。

希望你可以想明白确

快过年了 。过年好哈。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教育

[导读]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催化剂,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

郝继红(邯郸县第十三中学  河北  邯郸  056100)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催化剂,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现代教学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情感的培养,情感培养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是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

1基本途径

11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内涵;我们在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是发现,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作者经历了深厚情感体验把积累的情感和知识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课文中作者对大自然、人、物、生活以及祖国的热爱之情,贯穿于其作品之中,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的情感,是语文教学与情感的结合点,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是从多方面反应作者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之情,大多都是脍炙人口的文章,集道德、人情、风景美于一体,几乎每篇都涉及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我在教《项脊轩志》、《背影》等这类表达至爱亲情的文章时,除了紧扣课文的内容,仍要辅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赡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12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情色彩;情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协调师生关系的纽带,在教学中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语文教师要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感到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教师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都会给课堂带来和谐的音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感情。

2基本方法—情感渗透

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想方设法将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热情激发出来,让学生“情有所动”,将其置于激昂的情感之中,感受学有所得的喜悦,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把做到动之以情呢?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有意识进行质疑问难、追求探究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的促发下,阅读者就能顺利进入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的思维链中,充分体现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所谓习惯成自然,训练有素的学生一旦进入临战状态,其质疑问难的习惯立即会使他与题目的设置者达成一种契合,而使问题的解决显得游刃有余。相反,缺乏问题意识及习惯,面对阅读对象的“陌生”,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从而阻滞了思维活动,处理起问题来当然会生涩。

22要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完善阅读技能,提高阅读效率;阅读能力是由多要素、多层面、多层次组成的结构系统:从纵向看,有阅读感知、理解、鉴赏、迁移、创造五个能力层级;从横向看,有阅读选择、思考、想象、记忆、时效五项能力贯串;从纵向看,有阅读知识(认知结构)、智能(行为结构)、情志(动力结构)三维能力分支。这些分解开的能力要通过一系列阅读方法的历练才能综合形成,要通过整体优化才能健康发展。

纵观中外的阅读技法,从阅读效率着眼,大致可浓缩为三大读法:精读法,略读法,快读法。三大技法分别反映了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尤其是略读、快读更是现代中学生,特别是临场考生在训练中必须谙熟兼备的综合技巧。而由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传统的单纯精读的影响久远,长期以来,忽视了略读和快读,这恐怕也是造成“少慢差费”的原因之一。完善阅读技能,应先学会“吟咏涵泳,文道兼收”的精读,再学会“观其大意,提纲挈领”的略读,后学会“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快读,实行三大读法的科学配伍,使阅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和速度,全面提高阅读训练的效率。

23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科学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段话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正确对待学生阅读提问指明了方向。过去我们总认为阅读教学只要把知识点讲清楚就行,对学生提问不加重视甚至反感。而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我们把鼓励学生提问放在教学的首位,并对学生的发问予以及时强化。有时候学生的发问可能是幼稚的或者是钻牛角尖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也一样给予关注,认真倾听,肯定其大胆的行为,找出其中的闪光点。问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无论是次要得还是重要的,无论是紧扣原文还是离本万里的,我们都应一视同仁地作出回答,如果不回答,也应给予合理的说明。

3要为学生创造培养问题意识的情景

31引用名人名言故事。如:“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以此营造审问的阅读环境气氛。

32开展小组阅读审问活动,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灵感得以激发,诚如萧伯纳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33教师提供一个问题,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展开质疑。

34设置阅读障碍,使熟悉的东西陌生化,或使文本内容与日常观念或者科学概念之间发生矛盾。从而改变学生惯性思维,使之产生愤悱的阅读心理。

总之,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以及让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应该有效把握情感教育这一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有效的发展语文教育事业。

“知”包括知识、技能、思想观念;“情”则包括多种类、多层次的情感现象。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在数学教学中,情感随着认识过程从觉察某种现象并愿意作出注意→作出需求的反应→对行为的满意欣赏→形成个性、人生观;与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应用是紧密平行交叠着发展,共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时而需要用情感目标作为达到认知目标的手段;时而把认知领域中的变化作为引起情感变化的手段。一、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素质及审美素质,这些都是数学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是对数学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地把心理素质培养作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规格标准之一。《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科的教学由于其学科的原因,本身就有其枯燥乏味的一面,如果不注意情感的投入和趣味性的引入,势必让学生感到数学难学难懂,从而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在目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更苦。这种局面,对学生学习数学是相当不利的。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带有情绪性,如果伴随学生思考的是兴奋,激动和对发现真理的诧异、惊讶、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就能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然而学生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善于用理智来支配情感,却常常以情感支配影响理智,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对某一任课教师有好感,或情绪高涨时,学习劲头足时,掌握知识的质量好。反之,学习效果就差。这就说明学生的情感活动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挥自已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利用学科知识,挖掘教学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创造出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以取得发展学生智力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情感人、以心育人。二、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纯认识”的过程。正如人文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指出:学习本身就包括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其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加工的任务,即对信息进行感知、加工、识记、保持和应用。它可以使人类积累的经验转化成个体的知识结构,属于主体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选择的任务,即对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当认为是有趣的、有价值时,主体便主动而有效地吸收,否则反之。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教师一味加大知识信息量而不能真正进入学生头脑的原因。因此非智力因素对操作系统起着始动、定向、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它属于主体的动力系统。我们的教学如果只注重操作系统的过程,即认知过程,而忽略动力系统的过程,即情感过程,或者虽然有时也讲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但充其量只作为吸引学生注意,保证上课不走神的一般条件,作为附加于教学活动之上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东西,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从现代教学观看,在教学过程中两种系统是协同作用、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密切配合的,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努力实现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和谐统一,在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中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三、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由于情感教育具有非理性、非逻辑的特点,其教育方式也是没有模式化的,应以渗透为主。所以,根据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数学教学的本身需要,我觉得情感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渗透: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学习的重要方面,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情感总与情景相伴随,为此,我们必须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即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出一种学习环境,在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的情感。如创设问题情境:汽车站入口处常常会在墙上11m、14m处各标上一条红线,小朋友进站时,只要走到这里脚跟靠墙站立,看看身高有没有超过免票线,或者半票线,就可以决定这个孩子是否需要购买全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解决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从而引入线段大小的比较的学习。这一设计恰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会倍感亲切,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打开思考的闸门,发掘创造的源泉。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一个班级中有好多孩子,每个孩子,相貌有美丑,智商有高低,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对于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在教育过程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彼此之间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依赖性。教师最重要的是不可以“偏心”,教师应是一位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更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公平的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全体学生最重要的是差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差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快乐的校园生活。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激励。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关注的一声,信任的一点头,爱抚的一摸、轻声的询问都是师爱情感的流露。教师学生双方处于积极情感状态时候,便会产生感情上的合流、课堂上将会出现一种协调、自然、宽松的气氛。对差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完全而体面的表现自己,使差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一个教师若能以真诚的自我对待学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生就会向教师敞开心灵的大门。愿和老师心心相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当学生感到自已被老师尊重、欣赏、理解时,他就会全心全意地与教师配合,并以百倍的努力报答教师,从而也使自已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3、采用灵活多样方法,保持稳定的情感表现教学活动是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而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和互补更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它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活动的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培养兴趣呢?首先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比如:用创设情景法讲概念;用发现法、比较法讲性质、法则、公式或定理;用讲讲、练练或议论等方式上练习课或复习课等等。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生动活泼地学习。其次是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在课堂上,结合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具,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做一做,用动态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抽象的知识,甚至可以用交互的方式让学生动手自己制作教具,其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这样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增加了趣味,也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教师给学生边讲个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边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学生都非常疑惑不解,教师因势利导引入相似三角形知识应用的学习,学完新课后,再一起回过头来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原理测量金字塔高度。这样的一个持续的问题情境贯穿于整堂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设计问题的意识。4、挖掘数学中的美,内化良好的情感品质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美即是蕴藏于它所特有的抽象概念、公式符号、命题模型、结构系统、推理论证、思维方法……之中的简单、和谐、严谨、奇异等形式,它是数学创造的自由形式,它揭示了规律性,是一种科学的真实美。数学中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的、意义深刻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简单性。简单性是美的特征,也是数学美的基本内容。数学的简单美具有形式简洁、秩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还具有数学规律的普遍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例如,众所周知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形式多么简洁规整,应用又多么广泛普遍。在梯形的面积公式s=1/2(a+b)h(a为上底,b为下底,h为高)中,当a=0时变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当a=b时,变成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对立又统一、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方法在数学中处处可见。其思维方法引入深思。(2)和谐性。各种自然形态,特别是动植物的生态以及人类的许多造物形态都有蕴含丰富的数学关系,有丰富的对称美、和谐美。作为反映和研究客观规律的数学科学,集中反映了这种美的特征。数学美的和谐性是指数学内容与结构系统的协调完备和数学所表现出的均衡对称。(3)严谨性。严谨性是数学的独持之美。它表现在数学定义准确地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结论存在且唯一,对错分明,不模棱两可;数学的逻辑推理严密,从它的公理开始到演绎的最后一个环节不允许有一句假话,即使错一个符号也不行。此外,数学结构系统协调完备,数学图形美丽和谐,数学语言生动严密等等都表现了数学的严谨性,例如,极限过程,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人们无法经历它的全过程,而极限理论却使我们在推理想象中完成这个过程。对它所推出的结论的正确性人们确信无疑,达到尽善尽美,令人陶醉的境界。数学美的这种严谨性,要求数学工作者具有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美德,这正是数学美的伦理价值所在。(4)奇异性。数学中新颖的结论、出人意料的反例和巧妙的解题方法都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令人惊讶的奇异美。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我们数学教学起着事半功倍地效果。无论是一个巧妙的比喻,还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一个恰当的幽默都可使学生回味无穷,从而增强数学教学艺术的感染力。正如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说的一样:知识只有插上了情感的翅膀,才会富有趣味性的幽默与魅力”。所以说,数学教育与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我们要使以后的数学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贴近新课程的标准,努力探索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情感教育的效益,通过情感教育更有效地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21世纪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美性

审美性是情感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特征。这个过程都已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和获得过程,而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投入又被深深吸引的联合活动,而且活动本身成为双方心灵共同创造的作品。是双方本质力量的外化和现实化。

创造性

情感教育的创造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情感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和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指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素质。

情感教育理论与思想编辑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使学生自己能够教育自己。他突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首先,他认为教师应用情感进行教育。其次,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有机的统一体。再次,要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思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研究的和谐教育,即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保证个性全面发展,保证个人天赋才能的充分表现,使学习富有成效。和谐教育的内在、恒久的支柱在与建立学生学习的积极的“情感动力系统”。

斯卡特金情感教学思想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的情感教学思想主要有:第一,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第二,首次提出了“教学的积极情感背景原则”。第三,要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

保加利亚的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就是利用人的可暗示性,重视教学环境的情感渲染,实现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的统一,特别是充分调动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精神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中接受信息。

情感教育的价值编辑

1. 对人的生存具有积极意义;

2. 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3. 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4. 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63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