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夜什么意思啊?

上元夜什么意思啊?,第1张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扩展资料:

以上元夜为题材的古诗

《上元夜》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白话释义:

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元宵节 (中国传统节日)

-上元夜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人苏道味的一句诗词生动地表述了元宵之夜纵情狂戏、无所禁忌的节日特征古代城池一般夜禁不准随意通行,而守卫皇城的武士称为“执金吾”(金吾,棍棒型兵器,吾音衙)“不禁”谓之“放夜”故此,元宵之夜也就是万民同乐的欢庆之夜,古时女人深闺不出,唯元宵灯节无论达官贵戚、士庶工商,还是深宫皇室、大家闺秀都可行于街头赏灯游乐,正所谓“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崔液《上元夜》)也正因如此,古往今来,元宵灯夜留下多少旖旎的佳事与千古的情愁,“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清 姚元之)古时女人一年之中唯一的夜晚出闺的良辰佳日,且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怎能不使人心神荡漾彩灯明月,一夜鱼龙舞后,灯火阑珊处的那人,这一夜,应该属于“不禁”的东方

关于春节的古诗如下:

1、《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2、《除夜作》

唐代: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赏析:高适素以边塞诗人著称,诗风浑厚雄放,这首《除夜作》却诗风平易自然,全诗没有一句生僻字句和华丽辞藻,也没有塞外风景和异城奇观,都是浅近的口语,表达除夕夜的平常感受;却将他乡游子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如下: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赏析: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

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说在此太平盛世,应该通宵尽兴。吃过晚饭,打扮一新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相邀着、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谁家”、“何处”,实际是指家家、人人说明万巷皆空的盛况。这包括了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类人。

#一年级# 导语正月里来十五的灯,欢欢喜喜迎暖春,牛年是个好新春,元宵汤圆味儿香,端在手里热腾腾,祝你幸福粘满身,万事如意永相随,元宵佳节家人团圆。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元宵节古诗积累》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元宵节古诗积累

 1、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2、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4、《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5、《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篇二小学一年级元宵节古诗积累

 1、《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2、《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4、《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5、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篇三小学一年级元宵节古诗积累

 1、唐代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赏析: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2、宋代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片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片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

 后人评价: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

 3、《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赏析:头两句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恋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

 后人评价: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的赞誉之高。

 4、元代

 《京都元夕》(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赏析:描写了京都元宵佳节人山人海,人们盛装出游的欢快气氛,全诗浅白如话却富有情趣,用短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中的。欢乐之情。

 5、明代

 《元宵》(明唐伯虎)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赏析:通常的元宵诗,多写都市,而这首却取材农村。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庆洋洋,尽情欢笑。整首诗意境优美感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69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