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是体会文章情感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能以特有的声与情表达人的内心感受,还具有传情动人的功效。朗读方式,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等,如能再采用其他一些具有特色的新形式,更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从而提高读的质量。
一、角色假想读
小学生自我表现欲极强,让他们体悟到自己亲身参与表演的乐趣,有利于对文中情感的体验。如:让朗读的同学把自己假想成电台播音员,在朗读前,先说一句话:“下面请欣赏课文《XXX》,朗诵人XXX。”促其全身心投入到朗读中去。又如:在读写人纪事的课文时。让学生把自己假想成当事人之一,在读写景状物的课文时,则让学生把自己假想成导游,用介绍的口气读。
二、手势导读
教师范读后再让学生体会试读,这无疑是一种直接指导学生朗读的好办法。教师在学生仿读是时,挥动手臂,像指挥合唱打拍子一样引导学生入情朗读,教师示范读的基础上以手势导读,使学生不仅耳闻其声,而且目睹其形,进而入情入境地朗读,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打擂台读
如:在读《水乡歌》一文中描写水乡美景,我先用激励法提问:“谁能站起来,用最高水平来读出水乡的美景?”当学生读完后,我又说:“他已经站在‘领奖台’上了,下面谁能比他读得好就站起来,把他赶下‘领奖台’。”接下来读的同学一个比一个好,也就轮流当王,最后我用齐读的方式把最后一个同学打下擂台,并适时进行“团结就是力量”的思想教育,使坐下的同学输的坦然,因为齐读中也有他们一份。四、推荐读
如:朗读《有趣的发现》第三段时,我提出:“你们推荐班里读的最好的同学读。”被推荐者这时成了公认的朗读明星,他自然要格外投入,发挥最佳水平,不负众望。也可以让学生毛遂自荐。用激将法问:“谁敢说自己是班里读的最好的?”或者“谁能站起来,用最高水平的感情来朗读?”在我的“读的最好”、“最高水平”的悬赏下,有很多勇夫自荐朗读,争先恐后,这种形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五、联系生活经验迁移读。
朗读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染他们的情绪,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并加以适当指导,接着让他们自读课文,进一步揣摩感情,多读几遍“其义自见”。学生也就能自然而然地读出句子的语气来。如讲读《乌鸦喝水》一课,按乌鸦口渴找水→找到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着水的顺序写的。全文的朗读语气也随乌鸦的心情变化而改变。所以先要着重体会乌鸦的心情,教学时,笔者先提出了如果你渴了,找不到水喝,心里感觉怎样等类似问题。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心情来体会课文内容,再要求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后大家一起评论,语气对不对,教师可这样鼓励“读得不错,谁能比他读得更好”。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以锻炼的机会。最后,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乌鸦喝水一课,急切→高兴→着急→思考→又高兴又轻松的语气特点,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够绘声绘色的朗读课文了。
六、配乐朗读
朗读不光要给学生朗读技巧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使学生养成自觉良好的朗读习惯。课堂上的朗读训练方式很多,针对不同课文进行不同的朗读,即可以以读代讲播放音乐指导朗读,入情入境。教学《雷雨》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放了一段适合音乐,学生边读边想象雨前、雨中、雨后的美丽景象,然后根据音乐的旋律,让学生在时而凝重、时而清新的音乐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感受到课文的美,兴趣盎然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
有感情朗读的本领不是一教就成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语不也告诉我们多读的必要吗在平时还要采用多种方式经常地练习才能巩固提高所学到的朗读本领。
一、抓住题眼,把握课文感情基调
课题是课文的大脑,课题中的关键词就好比课文的眼睛。例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中,“可爱”一词就生动地描述了北大荒的美丽、富饶,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草塘的热爱之情。紧紧抓住“可爱”一词让学生充分感知北大荒原来的景象——荒凉,以及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后的景象——有宽广的草塘、翠绿的草、汹涌的浪、清凌凌的河水、倒翘尾巴的野鸡……这样,通过对比就可使学生对北大荒产生热爱之情,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抓住重点词语,领悟课文情感
重点词语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感情,引导学生抓住这些饱含深情的词语去品味和思索,学生就会很容易寻找到文章的情感之源,为有感情朗读打好基础。例如,《开国大典》中“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一句中的“直奔”就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想参加开国大典的迫切心情。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进而深刻体会人民群众因新中国成立而激动与自豪的心情。再如,“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的“一齐”一词,就充分表现了人们热切盼望见到新中国缔造者的心情。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三、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把握课文情感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真实地描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作者担心邱少云这个年轻的战士忍受不了那种无法忍受的痛苦会突然跳起来或突然叫起来,那样的话,潜伏的部队就会暴露,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我的心绷得紧紧的”。但是,邱少云既没有跳起来也没有叫起来,而是顽强地忍受着烈火烧身的煎熬,于是作者紧张的心情便变成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学生感受到这种心情,就为有感情朗读铺好了路,搭好了桥。
四、点拨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充满激情的范读不仅可使学生听准字音和揣摩出读法,还可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情境,促其想象,使其获得一定的体验。
有感情朗读课文时,既要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又要注意各部分的语调变化,例如,《开国大典》从全文来讲,感情基调应是兴奋、激动、自豪的,但其各部分的侧重点不同,语调也应该略有变化,比如第一自然段就应用庄重而平缓的语调读。
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好课文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多读,在读的过程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进而进入情境之中。例如,读《桂林山水》一文,教师就可以先展示桂林山水的画面,然后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文中展现的情境,或用悠扬舒缓的音乐渲染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官,把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美景之中,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桂林山水的美。当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在语速、语调、重音以及“啊”的变音,规律等方面给学生一些点拨。
有感情朗读课文是学生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还有利于他们把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边各寨小学)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培养语感的好方式,同时,也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那么,何为“朗读”?据字典解释,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当然,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时,朗读不是这种简单的“念”,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直接的训练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开拓思维,激发情感。新课程中的朗读指导,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指导,但是,“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情动于中,方能神形相聚,心不到,则情无共鸣。在具体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朗读指导的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等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某某的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做法,必然导致“无病呻吟”的窘相,自然也无法将朗读与感悟熔为一体。有时,教师虽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面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涵。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某一个词,读得重些或轻些,把某个句子读得快些或慢些,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些,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感情更强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禁想到:什么样的朗读才算到位了?叶圣陶先生有句话说得经典,他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换句话说,就是要努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领会作者在写作时的内心感受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指导学生朗读陆游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一句时,先问学生:“你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多天!借用这些鲜明的数字,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诗句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后,教师引读:同学们,一年过去了,学生接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再引导: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六十五年过去了,依次让学生接读,运用递进、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渲染与追问,使学生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并在反复的诵读中激情升涌,融情入境,把诗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其次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去读。教师要借助多种手段,将学生带到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去,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王崧舟老师在对《我的战友邱少云》的重点段进行朗读指导时,采用逐层感悟的方法,将学生带入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悲壮场面中。老师课件出示段落:“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之后,学生第一次齐读。教师引导:同学们,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之间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有的学生说:“邱少云当时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也与千斤巨石一样。”还有的说:“他的意志像千斤巨石一样。”接着,教师用抒情式的语言引导:“同学们,请不要忘记,巨石是一块石头,是没有生命的!而邱少云呢?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人怎么能够忍受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呢?同学们,你们有谁曾经被火“烫”着过?当被“烫”着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说:“尖叫一声,赶紧把手抽回来。”听了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小结:是的,这些都是人的本能反应。可是现在,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血肉之躯,竟然被熊熊烈火整个儿包住了。教师边说边播放邱少云在烈火中的录像。之后,教师提问:面对这样的英雄,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借此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接着教师激情引读:“邱少云,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你?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你?谁能用书上的语言告诉我们?”指名学生读。最后教师采用层层深入引读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邱少云的精神品质。“熊熊的烈火,就这么无情地燃烧着,燃烧着邱少云的血肉之躯,五分钟过去了,学生接读,十分钟过去了,学生再读;十五分钟过去了,整整半个钟头过去了,学生齐读。老师就这样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出发,把“听、说、读、感、悟、思、情”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和心灵体验过程独具匠心地整合在一起,对语言文字进行感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境、语情特殊性的感受,使学生的朗读真正做到由情而发。有感情地朗读胜于教师的精讲细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交流。让孩子们在读中悟情,读中审美,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甜美、多情。我想这些目标将是我们教师孜孜不倦,努力追求的境界!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你示范下抑扬顿挫,告诉他们把自己感情加进去,不要不好意思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在学习语文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它既有吸收课文语言、内容的功能,又有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激发朗读者情感的功能,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充分表明了朗读的重要性。
要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只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才能有语气、有感情地读好课文,如果字音还读不准,还不知道在哪里断句,学生就不会读出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体会。在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时,对于一年级学生特别要注意:(1)、停顿。朗读中的停顿主要分语法停顿和语意停顿,即知道各种标点符号所表示的不同时间的停顿,还要使学生掌握没有标点符号的一句话之间的短暂停顿。(2)、重音。一句话的表意重点在朗读上要作重音处理,以示强调。我认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而且为学生树立了样板,对于课文中难理解的句段,教师可以分析,讲解,但对于朗读时语言的轻重缓息,光靠讲解,学生仍不明白,而范读则可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听到了正确的声音形象,学生就可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出来。范读,最好是在课堂上面对面地使学生听到声音,看到神情,较之听录音效果强得多了。
2、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调动起他们的想象,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可以用教师的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展示情境,用表演模拟情境,用音乐烘托渲染情境……学生进入情境,甚至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
3、品读与评读结合。
自读品味,听读评议。自读时,品味意境,找到感觉从而读出感情;听别人朗读时,可以与自己的体会相比较,指出理解上的正误与表达上的得失,从而找到朗读的正确形象。
4、注重教师的评价。
教师在学生朗读时给予适时适当的评价是很重要的,一句肯定可以建立学生的信心,一句鼓励可以让学生读的更好,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学到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5、指导读好重点词语。
课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中有含义较深的词语,读懂并读好这些词语才能读好整句话。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方法(一)借助动作,方法(二)联络生活实际,方法(三)借助,
当然,在教学实际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朗读,把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落实在实处,落实在每一节课,这样,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6、恰当地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
师生对读,问答读是一种效益较高的朗读方式,教师可与全班学生对读或问答读,也可以和一个学生、几个学生对读、问答读。问答读,由教师提问,学生用朗读方式回答教师的问题,既练习了朗读,又了解了文章成段落的层次,结构。师生对读,可由教师读文中的解释语,学生读描写人物语言的句段,由教师读总起句,总括句,学生读分述,具体描写部分,在这种朗读方式中,教师的读,起到提示,创设情境的作用,体现了对学生的启发、指导。
分角色读,是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常用的方式。特别是在写人、叙事为主的课文中。分角色朗读,既可在指导的初始阶段,体会和把握各人物的思想感情,语气语调,又可展示和检查学生朗读的效果。分角色朗读,可以由一个人或一组同学或男女同学集体朗读某个角色的语气,教师也可参与充当某个角色,并可互换角色,反复练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
总而言之,只有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才可能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无论指导正确地读还是流利地读,都需要反复练习,因此课堂上要多读,才会使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从语言文字入手,才有可能深入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体会文章情感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能以特有的声与情表达人的内心感受,还具有传情动人的功效。朗读方式,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等,如能再采用其他一些具有特色的新形式,更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从而提高读的质量。
一、角色假想读
小学生自我表现欲极强,让他们体悟到自己亲身参与表演的乐趣,有利于对文中情感的体验。如:让朗读的同学把自己假想成电台播音员,在朗读前,先说一句话:“下面请欣赏课文《XXX》,朗诵人XXX。”促其全身心投入到朗读中去。又如:在读写人纪事的课文时。让学生把自己假想成当事人之一,在读写景状物的课文时,则让学生把自己假想成导游,用介绍的口气读。
二、手势导读
教师范读后再让学生体会试读,这无疑是一种直接指导学生朗读的好办法。教师在学生仿读是时,挥动手臂,像指挥合唱打拍子一样引导学生入情朗读,教师示范读的基础上以手势导读,使学生不仅耳闻其声,而且目睹其形,进而入情入境地朗读,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打擂台读
如:在读《水乡歌》一文中描写水乡美景,我先用激励法提问:“谁能站起来,用最高水平来读出水乡的美景?”当学生读完后,我又说:“他已经站在‘领奖台’上了,下面谁能比他读得好就站起来,把他赶下‘领奖台’。”接下来读的同学一个比一个好,也就轮流当王,最后我用齐读的方式把最后一个同学打下擂台,并适时进行“团结就是力量”的思想教育,使坐下的同学输的坦然,因为齐读中也有他们一份。四、推荐读
如:朗读《有趣的发现》第三段时,我提出:“你们推荐班里读的最好的同学读。”被推荐者这时成了公认的朗读明星,他自然要格外投入,发挥最佳水平,不负众望。也可以让学生毛遂自荐。用激将法问:“谁敢说自己是班里读的最好的?”或者“谁能站起来,用最高水平的感情来朗读?”在我的“读的最好”、“最高水平”的悬赏下,有很多勇夫自荐朗读,争先恐后,这种形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五、联络生活经验迁移读。
朗读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染他们的情绪,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并加以适当指导,接着让他们自读课文,进一步揣摩感情,多读几遍“其义自见”。学生也就能自然而然地读出句子的语气来。如讲读《乌鸦喝水》一课,按乌鸦口渴找水→找到水→喝不著水→想办法→喝着水的顺序写的。全文的朗读语气也随乌鸦的心情变化而改变。所以先要着重体会乌鸦的心情,教学时,笔者先提出了如果你渴了,找不到水喝,心里感觉怎样等类似问题。启发学生联络自己的心情来体会课文内容,再要求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后大家一起评论,语气对不对,教师可这样鼓励“读得不错,谁能比他读得更好”。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以锻炼的机会。最后,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乌鸦喝水一课,急切→高兴→着急→思考→又高兴又轻松的语气特点,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够绘声绘色的朗读课文了。
六、配乐朗读
朗读不光要给学生朗读技巧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使学生养成自觉良好的朗读习惯。课堂上的朗读训练方式很多,针对不同课文进行不同的朗读,即可以以读代讲播放音乐指导朗读,入情入境。教学《雷雨》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放了一段适合音乐,学生边读边想象雨前、雨中、雨后的美丽景象,然后根据音乐的旋律,让学生在时而凝重、时而清新的音乐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感受到课文的美,兴趣盎然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
有感情朗读的本领不是一教就成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语不也告诉我们多读的必要吗在平时还要采用多种方式经常地练习才能巩固提高所学到的朗读本领。
一、抓住题眼,把握课文感情基调
课题是课文的大脑,课题中的关键词就好比课文的眼睛。例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中,“可爱”一词就生动地描述了北大荒的美丽、富饶,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草塘的热爱之情。紧紧抓住“可爱”一词让学生充分感知北大荒原来的景象——荒凉,以及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后的景象——有宽广的草塘、翠绿的草、汹涌的浪、清凌凌的河水、倒翘尾巴的野鸡……这样,通过对比就可使学生对北大荒产生热爱之情,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抓住重点词语,领悟课文情感
重点词语往往承载著作者的感情,引导学生抓住这些饱含深情的词语去品味和思索,学生就会很容易寻找到文章的情感之源,为有感情朗读打好基础。例如,《开国大典》中“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一句中的“直奔”就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想参加开国大典的迫切心情。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进而深刻体会人民群众因新中国成立而激动与自豪的心情。再如,“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的“一齐”一词,就充分表现了人们热切盼望见到新中国缔造者的心情。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三、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把握课文情感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真实地描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作者担心邱少云这个年轻的战士忍受不了那种无法忍受的痛苦会突然跳起来或突然叫起来,那样的话,潜伏的部队就会暴露,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我的心绷得紧紧的”。但是,邱少云既没有跳起来也没有叫起来,而是顽强地忍受着烈火烧身的煎熬,于是作者紧张的心情便变成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学生感受到这种心情,就为有感情朗读铺好了路,搭好了桥。
四、点拨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充满 的范读不仅可使学生听准字音和揣摩出读法,还可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情境,促其想象,使其获得一定的体验。
有感情朗读课文时,既要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又要注意各部分的语调变化,例如,《开国大典》从全文来讲,感情基调应是兴奋、激动、自豪的,但其各部分的侧重点不同,语调也应该略有变化,比如第一自然段就应用庄重而平缓的语调读。
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好课文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多读,在读的过程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进而进入情境之中。例如,读《桂林山水》一文,教师就可以先展示桂林山水的画面,然后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文中展现的情境,或用悠扬舒缓的音乐渲染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官,把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美景之中,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桂林山水的美。当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在语速、语调、重音以及“啊”的变音,规律等方面给学生一些点拨。
有感情朗读课文是学生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还有利于他们把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边各寨小学)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培养语感的好方式,同时,也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那么,何为“朗读”?据字典解释,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当然,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时,朗读不是这种简单的“念”,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直接的训练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开拓思维,激 感。新课程中的朗读指导,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指导,但是,“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情动于中,方能神形相聚,心不到,则情无共鸣。在具体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朗读指导的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等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某某的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做法,必然导致“无病 ”的窘相,自然也无法将朗读与感悟熔为一体。有时,教师虽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面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涵。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某一个词,读得重些或轻些,把某个句子读得快些或慢些,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些,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感情更强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禁想到:什么样的朗读才算到位了?叶圣陶先生有句话说得经典,他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换句话说,就是要努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领会作者在写作时的内心感受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指导学生朗读陆游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一句时,先问学生:“你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多天!借用这些鲜明的数字,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诗句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后,教师引读:同学们,一年过去了,学生接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再引导: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六十五年过去了,依次让学生接读,运用递进、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渲染与追问,使学生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并在反复的诵读中 升涌,融情入境,把诗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其次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去读。教师要借助多种手段,将学生带到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去,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王崧舟老师在对《我的战友邱少云》的重点段进行朗读指导时,采用逐层感悟的方法,将学生带入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悲壮场面中。老师课件出示段落:“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 。”之后,学生第一次齐读。教师引导:同学们,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之间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有的学生说:“邱少云当时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 ,也与千斤巨石一样。”还有的说:“他的意志像千斤巨石一样。”接着,教师用抒情式的语言引导:“同学们,请不要忘记,巨石是一块石头,是没有生命的!而邱少云呢?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人怎么能够忍受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呢?同学们,你们有谁曾经被火“烫”著过?当被“烫”著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说:“尖叫一声,赶紧把手抽回来。”听了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小结:是的,这些都是人的本能反应。可是现在,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血肉之躯,竟然被熊熊烈火整个儿包住了。教师边说边播放邱少云在烈火中的录影。之后,教师提问:面对这样的英雄,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借此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接着教师 引读:“邱少云,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你?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你?谁能用书上的语言告诉我们?”指名学生读。最后教师采用层层深入引读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邱少云的精神品质。“熊熊的烈火,就这么无情地燃烧着,燃烧着邱少云的血肉之躯,五分钟过去了,学生接读,十分钟过去了,学生再读;十五分钟过去了,整整半个钟头过去了,学生齐读。老师就这样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出发,把“听、说、读、感、悟、思、情”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和心灵体验过程独具匠心地整合在一起,对语言文字进行感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境、语情特殊性的感受,使学生的朗读真正做到由情而发。有感情地朗读胜于教师的精讲细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对话,与文字交流。让孩子们在读中悟情,读中审美,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甜美、多情。我想这些目标将是我们教师孜孜不倦,努力追求的境界!
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注意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情感
另外也要深刻理解课文要传达的意思
如何具体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条件就放一些朗读比赛的视讯,要不就言传身教。
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
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
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前鼓励他们,先让他们跟你范读一次再让他们有感情朗读,再表扬,再指导,再朗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名师们的课总令我们拍案叫绝,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的课堂教学语言充满神奇的魅力:他们可以用寥寥数语勾画出一幅幅生活的图景,使人宛若身临其境-他们可以把跨越时空的人、事、物凝聚在片言只语中,使人浮想联翩;他们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又使人在成功的喜悦中受到智慧的启迪……总之,他们精心设计的,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教学语言,能起到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甚至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身心始终处于愉悦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充满艺术,富有魅力呢我认为关键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充满真情、激情四溢、文采飞扬、机智巧妙、谈谐有幽默感。
一、豪华落尽见真淳――语言应充满真情
“感人的力量来自真实!”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该尽可能通俗易懂,而又能打动学生的心扉,教师的感情也应是真挚的,用发自内心的真情,溢于自己的言表。这样才能以情动人,以声引人,引起学生的共鸣,走进学生的心田。
二、字字句旬总关情――语言应激情四溢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实:同样两位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充满热爱的教师,他们的课堂景观却完全相反。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活力四射,他的课令学生流连忘返,而另一位教师的课却怎么也让人提不起劲,不仅语言平淡乏味,而且表情呆板单一。因此,语文教师还必须拥有激情。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激情是教师的灵魂,激情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炬。名师几乎都是激情的代名词……无论激情以一种怎样的形式外显,其共同点是痴迷课堂的、深深的、由衷的爱,它就像冬天的暖炉,温暖着孩子们的心。”
因此,语文教师们,首先你必须热爱生活,做一个乐观向上、充满热情的人,其次,你还必须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这样,你才会拥有教育的激情。在此基础上,课堂上你的语言必须绘声绘色,激情四溢,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这样你的课堂一定会从呆板乏味变得活力四射,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轻拢慢捻皆成妙曲――语言必须文采飞扬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试想,如果语文教师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在授课时宏论滔滔、妙语联珠,学生也必定会是如沐春风、如饮甘醇,教师本身就成了一本活的语文课程。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及宽阔的视野,在课堂上能结合课文内容旁征博引,吟诗诵词,讲述典故。这样既引人人胜,又拓展了学习内容,增强课文学习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四、巧把金针度于人――语言要机智巧妙
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语言流程,巧妙应对,随机评价,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应因境、因事和因人而随机应变,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巧妙地指出学生发言中的优点与不足,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境界。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捕捉到的学生发言的信息及时的反馈,既准确客观、具体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又十分得体、明确地提出教师的期待和改进的目标,这种对学生贴切而又得体的评价,能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掀起课堂教学高潮。
五、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语言要诙谐有幽默感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幽默诙谐的语言能够创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能消除学生内心的紧张和拘束,易于接受批评(提醒)。
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会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师的幽默感会拉近师生的距离,解除尴尬的气氛,课堂中的幽默气氛则令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复旦大学一位教授提出:“一节课至少要让学生大笑三次。”中外教育的调查显示:“未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中,富有幽默感是必备素质之一。”也许你会说:富有幽默感是一种本领,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这没关系,只要你能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再加以培养,你也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幽默的老师。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文学作品有着怎样不同的理解?一个文学作品的背后又有着怎样动人的事呢?敬请关注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爱上语文》第二集《诗歌中的人与情》。
一首《枫桥夜泊》,让人们记住了唐代诗人张继的名字。自张继以后,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似乎被赋予了魔力一般,令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着迷。“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从张继之后,不少文人雅士不远万里寻钟声而来,只为聆听这寂静夜空下的钟响。张继笔下的“夜半钟声”,把迁客骚人的情感串联了起来,悠悠的钟声敲响了无数人的孤寂与愁苦。
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向往与渴望,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共鸣,让寒山寺的钟声跨越了千年,到今天依然历久弥新。
当我们在读一首传承千年的好诗时,我们读到的除了诗本身的优美意境,还有诗背后所承载的千千万万人的情感与思索,这样,我们或许更能体会一首诗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今天,当孩子们重读这首《枫桥夜泊》,他们将如何理解古人的情怀?又将如何解读这“夜半钟声”的奥妙呢?
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老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爱上语文》第二集《诗歌中的人与情》。
有一年,我给学生上古诗《枫桥夜泊》,这是唐朝诗人张继的代表作。张继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总共不到50首吧。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人中,张继既算不上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但正是《枫桥夜泊》这首千年绝唱,让我们知道了张继,知道了枫桥,知道了寒山寺的千年钟声。
张继的《枫桥夜泊》是这样写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上课讲完这首诗,现场听课的一位语文老师向我提问,说我教这首诗有两个地方教错了。哪两个地方教错了呢?
第一,“江枫”教错了。他说,“江枫”不是江边的枫树,“江枫”是苏州段运河上两座桥的合称,一座叫“江村桥”,一座就是“枫桥”,合称“江枫”。他特别强调,现在去寒山寺景区,还能见到这两座既精致又古朴的石拱桥。
第二,“愁眠”也教错了。“愁眠”不是写人的,因愁失眠的人,不是的。“愁眠”是写山的,对着寒山寺不远处,就有一座山,叫“愁眠山”,又叫“孤山”,这座山现在也还在呢。 我说,您说的这两点我都知道。这就是最近几年对《枫桥夜泊》提出的所谓新解吧。如果,把这首诗当做地理课、考古课来上,也许,我就照着您刚才讲的这个意思上了。但是,不好意思,我现在上的是诗,是古诗,是中国古诗,是流传千年的中国古诗,那我一定不能这么上。
照您这么说,不知会有多少美丽的古诗因为“科学考据”之名而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啊?
比如杜牧的《江南春》,第一句就漏洞百出了,“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莺啼,您怎么听得到?难不成您长了一对传说中的“顺风耳”?千里绿映红,您怎么看得见?难不成您还长了一双神话中的“千里眼”?
写《临江仙》的杨慎就觉得“千里”不对,应该是“十里”才说得通。好吧,就算是“十里”,我看也悬。十里之外,莺啼声声,您听得到吗?方圆十里,桃红柳绿,您看得见吗?如果照着这种“科学考据”的思路继续分析下去,“十里”还不行,顶多“三里”,前提是诗人自己还不能是那种老眼昏花、又聋又哑的人。
于是,《江南春》第一句就得改写成——“三里莺啼绿映红”。请问,这还算是诗吗?倒可以算是科学考察笔记,又严谨又仔细。
再比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既然自己都说春夜酣睡、不觉天晓了,你咋能听到鸟鸣声声呢?莫不是自己在梦中相闻?
所以,照这样科学考据似地剖析下去,这首诗同样漏洞百出。如果要说得通,那么,“眠”应该是“不眠”,“不觉”应该是“觉”。因为,不眠才能觉,觉才能闻啼鸟,觉才能知风雨,觉才能感花落。而且,这个春夜还得从头到尾不能睡觉。完了,孟浩然为了写出这首诗,得熬上一个通宵才行。 对此,作家刘金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样的“新解”,把一字一词都落实到具体事物上,结果就会使诗的意境全失,兴味索然。这样的考证、新解,即使不是牵强附会,也是以牺牲诗的艺术为代价的。
我觉得关键还不在这里。那在哪里呢?这样的新解,人不见了,人没有了。人没有了,要诗还有何用?人不见了,诗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回到《枫桥夜泊》。“江枫”如何解呢?虽说“诗无达诂”,但毕竟还是“多元有界”。们就来说说江枫,究竟应该怎么来解它得有一个边界,有一个底线,到底是什么呢?我说这个边界和底线就是四个字解释也就是以诗解诗,第一个诗是指的是找诗味和诗兴来解,第二个诗就是诗歌本身,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诗的内涵诗的意境江峰,回过头来江枫怎么解?首先要回到整一首诗的意境当中,枫桥夜泊整一首诗的情绪基调和意境是什么呢?愁绪啊,愁绪满怀呀,所以在这首诗当中,有大量的意向再写愁啊,但是中国古典诗歌写愁,他不能让愁自己站出来说话,说哎呦,我愁啊,我好愁啊,我非常愁啊,我十万分的愁啊,不行,愁不能自己跳出来说话。
那么怎么说呢?得通过意来说,通过诗歌的文学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愁心和筹物的这种感觉,比如叶落就是愁绪。比如霜天,这种意象所彰显的也是愁绪,比如星星点点,忽明忽暗的余火,它所彰显的也是愁绪,那么回过头来,我们来说说江枫江边的枫树,简单地说,就是把它理解为枫树,而你呢?把它理解为江村桥和枫桥,那么请问两种解读就是两种意象,两种意象,哪一种意向能够更好的渲染和表达愁绪呢?哪一种意向更配得上筹,更配合着愁呢?
江边的枫树,这种意象或者简单的说,我们来说说枫树,这种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当中有很多看起来是自然现象的现象,她背后往往存在着诗人情感体验,往往承载着诗人个性化的生命体貌,比如夕阳,比如大雁,比如游鱼,比如芳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其实啊,写枫树写江枫不只是只有张继一个人,张继之前张继自后不断的有诗人再写枫树写枫叶。
比如白居易《琵琶行》头两句就是这么写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用枫叶吧,这里的枫叶绝非简单的自然意象,其实这里的枫叶要表达的是一种内心落寞的感觉,所以枫叶成了一种情感的寄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里的清风以绝非简单的一种所谓的自然现象,寄托的是作者的那种万物惆怅的心情。杜甫《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这里有什么,这里有枫林,那么,这里的枫林也不仅仅是自然的景象吧!枫林承载寄托的是杜甫内心的那种惆怅,那种肃杀。你就会发现,凡是跟枫树跟枫林跟枫叶有关的这些意象,在这些诗人的思当中都跟愁绪都更忧心。
我们再来看看张继的《枫桥夜泊》,大家知道他整一首诗渲染刻画一种愁绪的心情,所以你就会发现,这里的江枫把它解读为江边的枫树,跟前面几位诗人所写到的秋叶枫叶枫林,都是一脉相承的,他们所要表达的所要渲染的主要刻画的都是诗人内在的一种愁绪,这就叫以诗解诗,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进入到这一首诗的意境,才能够真正感受和领悟到诗人独特的心情。
用科学考据的方式来看待所谓的一些诗歌当中的现象,往往会把这个现象背后的人给抛弃,他看到的只是一种客观的现象,他看不到限背后的那个人,他看不到人的心情,看不到人的愿望,那么这样的诗学了又有什么意思呢?当然哦,枫桥夜泊虽然写了他的愁绪也出现了有关愁绪的密集的意象,为什么写月落愁啊?为什么写乌啼愁啊?为什么写霜天还是愁啊。为什么写江枫写渔火?这一切的一项都集中在一个愁字上,可以说愁啊愁,有太多的愁啊,恐怕诗人都难以承受。
这首诗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因为他在刻意的写自己的愁喜和愁眠,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影响能够波及东南亚甚至日本的教科书都选了这首诗,为什么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首诗当中写到了另外一个更独特?也更有价值的文学意象,这个意向就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我们说张继之所以这样刻意的写钟声,夜半的钟声写寒山寺的夜半的钟声,当然它并不是要为寒山寺坐一次免费的广告,他写寒山寺的钟声,为什么?总是其实更独特的价值是在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上文化具有时间的属性,所以文学意象有的时候你要很好的去理解它,只有把它放在时间的长河当中,你才能够更好的去理解它,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的时间性。
我们当代人的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当他成为种文化现象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也让他回到时间的长河当中去呢?那个长河当中去看看这个钟声,在时间的河流当中经历了什么,想表达什么,或者说想传递什么呢?
所以如果我们时间之河,你就会发现有时候读一首诗的基本的模式就有可能被我们彻底的打破,通常我们如果学枫桥夜泊一定是从张继的这个失眠的晚上开始讲,当然这个也没错,这是一般读诗的方式,但是我们现在如果升起了时间的意识,我们还可以从什么时候解读张继的这首诗呢?从什么时候从哪个点切入来理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呢?其实最好的时间节点就是从现在,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开始最容易走进学生的生活,最容易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就叫《涛声依旧》非常好听,
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这里就写到了钟声,写到了流连的钟声,而且你会发现,这钟声一定跟什么连在一起,一定跟谁在敲打我的无眠是那流连的钟声?那他钟声是从哪传来的呢?
其实当我们逆流而上回到时间这条河流之中,我们往前倒推,其实早在300多年前,清朝有一个诗人叫王士祯
《夜雨题寒山寺》
十年旧约江南梦
独听寒山半夜钟
这里面也有钟声,而且他特意点出来,这是哪里的钟声?这是寒山寺,就是要注意王士祯为了读听着寒山寺的半夜终身,等了多少年等啊盼啊,梦想啊,整整十年了,可见这钟声的魅力是如此巨大。
如果我们继续逆流而上往前推,早在600多年前,明朝有一个市叫高启,他写过一首诗
《泊枫桥》
几度经过忆张继
月落乌啼又钟声
这里又出现了钟声,而且有意思,这终生和张继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还有没有比高起更早的写到那终身的诗和诗人呢?如果我们继续逆流而上,您还会发现远在600多年前,宋朝有位诗人陆游
《宿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
客枕依然半夜钟
其实陆游七年之前曾经到过寒山寺,曾经到过枫桥七年以后,他又来了,又来了,以后他干嘛呢?他说客枕依然半夜钟,他想听的是什么?他想听还是半夜的钟声半夜的钟声,当然是冲着寒山寺的钟声的,所以把这首诗把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放入到时间的长河当中去的时候,学生读到这儿,她很自然的就会有问题,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诗人都会写这样的钟声?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写的钟声都是在夜半时分?嗯,进入到时间的长河中去的时候他冒出来的问题是非常真实的,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和思考的状态,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之为愤悱的状态,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带着疑问去叩响张继的枫桥夜泊,她才有可能真正的切入到这首诗的精髓和灵魂,也就是说钟声的内涵。
张继的枫桥夜泊所写的寒山寺的钟声只属于他个人的体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一代又一代诗人对寒山寺终身的追忆和回味,于是钟声不再只属于张继一个人它属于高启,他属于王士祯,他属于陈小奇,他甚至还属于现在读到这首诗的所有的读者,包括我的学生。
这并不是因为他书写了自己的愁眠,而是因为它写到了非常独特的钟声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虽然钟声也不是张继最先写的,之前也有人写过,但是说实话,在张继之前能够像张继这样把钟声写得如此空灵,又如此优雅,在张继之后,尽管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也在反复地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但是也是没有一位诗人能够把寒山寺的钟声写的像张继一样感人肺腑。
让学生解读这首诗的情况下,必须让学生走进钟声,贴近终身,融入钟声,那有人会说啊!让孩子们理解相似的钟声是不是太难了一点?我说不见得,关键的关键是您要找到一个契合儿童心灵共振的那个点,其实学生对钟声的理解往往会出人意料,甚至可能一鸣惊人啊,不信您要真不信我们可以来听一听,可以来看一看,我当时就带着学生,让他们心经寒山寺的钟声,然后我跟学生说啊,这个晚上,张继睡不着觉啊,说落实愁乌啼是愁霜天是愁,渔火是稠江风是愁愁啊愁,他怎么也睡不着觉?唉,就在他睡不着觉的时候,突然你们听伴终身传来了那终身穿过枫林贴着水面,到了哪里?到了张继的客船上面,传入了张继打耳朵,那么你一听这终身仿佛在对张继说些什么,那还怎么很有意思啊?展开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带着自己的情感,开始了对钟声的解读,如下:
张继啊张继,不要觉得孤独,天地间万物虽若有若无,可现在有钟声陪你做伴,有何可愁的呢放下一切不开心之事,放下人情的冷,放下不应有的愁与仇,心静自然凉。
放下就是自在呀,这是学生的体悟啊,这是一位我们再来看一位
张继啊张继不要担心,不要害怕,
你那孤独的心情
也许只有我这钟声能明白
你那思乡的情感,也许只有我这钟声能体会,
那么就让我来陪伴你吧
诶,你发现没有?这钟声绝对的知冷知热啊,这钟声充满的款款的深情了,有人说这样的解读,有道理吗?我说怎么没有道理,张继这首诗,无论是写愁眠,还是写终身他其实并没有说破他的某一种心情,他到底是什么心情?他没有说穿。
大家知道寒山寺的钟声寺庙的钟声有特定的内涵的终身悠悠传来,其实他是在提醒修行的人,您要清净,您不能懈怠,你要不断的跟自己的贪嗔痴慢疑作斗争,这样你最终才有可能踏上觉悟之路,同时,这钟声悠悠的传扬开去,上达天庭下通地府大慈悲呀,希望听到钟声的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明心见性,都能够解脱自在,所以终身确实是有内涵的,那么张继的这首诗,孩子们这样解读钟声,我认为其实跟钟声的文化内涵贴的特别特别的近,假如张继说愁眠愁眠就是他的烦恼,那么钟声就是什么呢?终身就是他的菩提,我们当然不希望自己老是现在这个烦恼当中不能自拔,整天烦恼,天天烦恼,我们希望能够了断,那么钟声就是帮助你了断烦恼的菩提,就是帮助你斩断烦恼的智慧,所以孩子们这样的解读毫无疑问,他们成了钟声的知音,成了张继的知音,其实他们也成了中国文化的知音,因为这样的解读不仅属于张继,也属于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属于一代又一代在中国文化与语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或者说文化的时间意识。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选自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李镇西老师说道:“对语文学习来说,阅读是信息的吸收,写作是情思的表达,背诵是经典的储存。这三者同等重要,不分主次,缺一不可。”身为语文教师我们也深知学习语文的核心要素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可是,如果将这些融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那可真是太难了。就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我们所说的难文,难在人物背景的感知,难在人物形象的把握,难在人物品质的体会,难在人物精神的传承。可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里我没发现一个难点,整个活动过程是那么流畅生动,和谐自然。
我们都习惯于拿到一篇课文先去把握课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以及方法与过程,然后结合语文的核心要素去设计课堂活动。要想这么多内容融入到我们课程,还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真的是难上加难。
王崧舟老师提出删繁就简,集中目标。我们可以结合三维目标去制定出核心目标,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王崧舟老师制定的核心目标是:紧扣回忆录文体的基本特征,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坚定信念、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核心目标确立后就可以围绕核心目标去创设条件目标,这样做使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不至于有顾此失彼的感觉。
对于课后习题的处理,我们已然知道了融入课堂去化解。可再看王崧舟老师的融入是那么的悄无声息,无缝的完美衔接。对于朗读,老师全程带动,学生自然带有了韵味;对于外貌和言行的描写,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发现和理解;对于品格,在一次次的对话朗读中不断的循循善诱,引发思考。
时代背景不同,产生的人文情感也不同。王崧舟老师不断的引发学生注意观察书中人物李大钊先生和女儿李星文的神态及外貌特点,有朗读,有对比,有想象,有表达。不断的还原书中人物所处的环境与情感,一步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每篇文章都会有一个文眼存在,贯穿全文。本文中的这一个句子“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就是本文的文眼。王崧舟老师抓住这一点,顺着回忆的四个时间节点以及借助新四军、原子弹、董存瑞和洪灾的资料去瞻前顾后承前启后。学生每发现一处外貌及言行的反常就深入主题,进行朗读体会。在情感上通过教师不断引读,学生齐读的方式循序渐进,实现文化的传承,革命精神的永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