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第1张

部编教材八上之《富贵不能*》赏析部编教材八上增选了《孟子·滕文公下》中的第二章——“富贵不能*”,并采用全文选用的方式编入教材,保持了文章的完整性。从表面看,《孟子》此章只是一篇简短的驳论文,先反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但加以深究一番,我们便不难发现,无论是“破”还是“立”,孟子始终高扬儒家旗帜,将儒家思想既作为自己判断是非、立世处事的最根本准则,也作为全社会必须遵循的最高原则。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是孔子缔造的,孔子的核心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儒家的思想核心。而孔子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据杨伯峻先生统计,一部《论语》谈“仁”最多,共有109次,谈“礼”居次,也有75次。同样是孔子编定左丘明作注释的《春秋左氏传》,一共讲“礼”462次,另外还有“礼食”1次,“礼书”、“礼经”各1次,“礼秩”1次,“礼义”3次;讲“仁”不过33次。可以看出,《左传》把“礼”提到最高地位。《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晏婴就曾对齐景公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论语》与《左传》对“仁”与“礼”虽然各有侧重,但儒家认为“礼”和“仁”又是紧密关联的。《论语·颜渊》第一章就记载了颜渊与孔子的一段对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说,“仁”不能靠别人,而是完全由自己的内心出发的;每个人如果每天都能做到抑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谈举止都合于“礼”,那么此人便称得上有仁德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途径就是做到——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不听,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动(实际上还有一层意思——不合礼的不想,因为看、听、说、动都是外在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由自己的主观思想决定的,受着主观思想的支配)。由此可知,人的仁德是通过修养“礼”来实现的。那么,“礼”又是什么呢?“礼”包括礼制、礼仪和礼器三大方面,这些都记载在古人留下的三部书(《周礼》《仪礼》《礼记》)中。也可从以下几方面简单地归纳一下“礼”。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礼”强调内心的修养,其最高境界就是“中”“和”,即无论遇到什么事,人的言行及内心情感都能达到恰到好处的地步;由这样的人来治理地方、国家甚或全天下,那么天下必安定和谐,以至“大同”。因此也可以这么说,“礼”是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一种自我约束力。_是“礼”的本质所在。《左传·昭公五年》就记载了晋国贤人女叔齐的一句话:“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他认为“礼”不能徒具形式,而应把人民装在心里,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发布政令、择用人才、开展外交、对待弱小等等都必须如此。所以他认为,只会一些礼仪形式而掌控不了政令、不能任用贤人子家羁、自己的公室被手下四个卿大夫所瓜分、趁人之难去欺凌小国的鲁昭公,是不懂礼的。再从行为层面看,“礼”具体指周代创立的“九礼”,即九种礼仪行为——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等礼节。这些礼仪行为是外在的,是一个人平时抑制自己、用来修身的行为规范,但如果没有内心向善、利他(包括利国、利民等)等等思想的支配,这些礼仪行为就成了“道貌岸然”的摆设,是没有多大益处的。但礼仪行为一旦有了高尚思想的支配和礼仪制度的支撑,那它就会产生神奇的效果:将一个人的修养提升到“仁”甚至“圣”的巅峰境界。因为外在的礼仪行为能反作用于“礼”的本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通过学习礼仪知识,懂得礼仪的作用和意义,激发人们向善求真的内驱力,增强判断是非的能力;第二方面是通过符合“礼”的行为的不断反复,从而抑制人内心“恶”的成分;第三是通过奖掖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参与具体的礼仪场合的人都是从民众中推举出来的优秀代表),制造舆论氛围,使全社会形成上进、向善的好风气,以此培养民众的高尚品质,也使优秀者更加优秀,高尚者更加高尚。颜渊就是其中一个杰出代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仁”和“礼”就是儒家的思想核心。此外儒家的思想中还包含:义、智、信、忠、孝、温、良、恭、俭、让等。孟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众所周知,孟子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师生共同创立了儒家学说中的“思孟”学派。子思则是曾参的学生,而曾参又是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之一,也是儒家“五圣”之一。也正因为这种学术和思想的亲缘传承关系,将孟子推到了“亚圣”的地位。因而“仁”和“礼”同样是孟子的思想核心,其民贵君轻思想其实就是这种思想在新时期的新发展。二、孟子驳论的思想基础——礼现在我们再回到课文中,看看孟子是怎样反驳景春的错误观点的。课文先用前果后因形式摆出了景春的错误观点:像公孙衍、张仪等能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的人,就是大丈夫。文章采用因果倒装形式,那是为了强调并突出景春对公孙衍、张仪等人的崇拜和想做一个大丈夫的向往,而表达结果时还采用反问句式,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效果。在一般人看来,景春的观点确实有点道理:无论公孙衍还是张仪在战国时期都是大名鼎鼎干大事的人物。公孙衍曾继商鞅为秦惠王的大良造,后历仕魏国和韩国,是有名的纵横家之一;张仪以连横术破公孙衍的合纵术之后,也曾担任秦惠王的相,后又任魏国之相。两人均位极人臣,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已达到人生顶峰了。人生的理想不就是“出将入相”么?这样的人不能称为大丈夫,谁还能胜任此称号?所以景春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但孟子一听,马上就看出了景春的错误所在:一是对大丈夫的概念认识有误——不辨是非、不顾人民生死,只要能取得高位并在较大范围内搅动局面的人就是大丈夫;二是对公孙衍、张仪等人的品性认识有误——没有仁义道德原则,只会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想法往上爬,把这种仅具小人、女人的“妾妇之道”的人当作大丈夫;三是对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的认识有误——把个人的自私性凌驾于国家、社会之上。显然,孟子是站在儒家立场,根据儒家思想来辨析和判定景春的错误的。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是:富贵不能使我骄奢*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在当今社会的警示作用:

1警示人们在富贵后,仍然要节俭朴素,洁身自好,不奢侈*靡。 在穷困中,要矢志不移,意志坚定,正直高洁,不阿谀奉承。 面对强权,要勇敢无畏,不卑不亢,一往无前。

2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变的。

3当今社会,许多意志薄弱者经不起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成了腐败分子。作为公民,人人都应注意做人准则、品德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提高,使浩然正气蔚然成风。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作者:孟子

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扩展资料

《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参考资料: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坚持性。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富贵不能*》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

赏析

《富贵不能*》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针锋相对地用了一个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对景春的观点给予直接的否定。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原文出自:滕文公下·第二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用的是反问的变现手法,以反问的形式突出内心想法,反驳对方的观点,更具有力度。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②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回答:“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翻译过来就是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都害怕,平静下来,天下都相安无事。

此处孟子说:这怎么能算的上大丈夫呢?(反问)

译文: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困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智慧:坚守节操比什么都重要。孟子说这段话的背景是:有一次,有个叫景春的人和孟子对话。景春认为,战国时魏国著名的说客公孙衍和魏国著名的纵横家张仪能够“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说,这些人“焉得为大丈夫”,接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所选的三句话就是孟子说的大丈夫的标准:富贵是人所羡慕的,贫贱是人所厌恶的,威武是人所惧怕的,但能不为之所动,这就表现了一个人坚守节操、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从前有个太守,一生清正廉明,深得民心。当他调任京城时,当地老百姓选派了几位代表前去送行。为表感念之情,每人送了一百钱给他。他坚决不肯收,送行者执意要送,他只好从每人手上只拿一钱以辞谢。诸位送行者走后,人们都称赞他的廉德,称他为“一钱太守”。陶_明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督邮的名字叫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朱自清当年害了严重胃病,却无钱治疗,因为那时物价飞涨,他那点薪水,仅够买三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饭都不够,哪有钱去治病呢?吴晗找他在抗美扶日的联名书上签字。他看着吴晗,问道:“签什么名啊?”吴晗展开折叠的大纸“抗议美国扶日,拒绝领美国救济面粉。”吴晗看见朱自清家里实在是太穷困了,便凑过来说:“这次您

《富贵不能*》文本解读

 

《富贵不能*》选自《孟子·滕文公下》,并全文选用编入教材。《孟子》此章是一篇简短的驳论文,先反驳春景关于大丈夫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句名言,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文章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孟子则不同意:“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只是“妾妇之道”而已。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奉行的是大丈夫之道。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呢?孟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但对文意的真正理解还需要分析几个问题——

一、孟子为什么不同意景春?

这要由景春的观点推测。景春的话其实是因果倒装的形式:先强调“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再补充说他们是大丈夫的理由:“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的喜怒都关系到天下是否安稳,这是说公孙衍、张仪都是“出将入相”的大人物了,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他们走到了人生顶峰。可见景春对“大丈夫”的判断标准:大丈夫应该成才、治国。

景春说话的口吻和心理也在文中有所体现——因果倒装句式,反问句式,“诚”字的使用,都是为了强调并突出景春对公孙衍、张仪等人的崇拜,和想做一个大丈夫的向往。

二、孟子认为什么是大丈夫?

听了景春的观点,孟子立即展开了凌厉的反驳。孟子同样用一个反问句表明态度:“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样的人哪里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呢?“焉得”表达了语气的强硬,孟子对公孙衍和张仪用“是”指代,表明对这两个有名的纵横家毫无尊敬之态。

接着紧跟一个反问句“子未学礼乎?”难道你没学过礼吗?两个反问,步步紧逼,毫无婉转之言,开门见山地揭示了对方错误的本质——“未学礼”。

反问式导入直截了当,气势逼人。中间便是分析问题,逐个击破,用事实说明公孙衍和张仪是“妾妇之道”,从多个方向正面说明“大丈夫”的行为准则,最后得出“大丈夫”的实质要义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什么是“大丈夫”,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词句理解:

 “妾妇之道”。从文中来看,“妾妇之道”的本质是“以顺为正”,即以顺从为标准。男子及冠,听父亲的训导,女子出嫁,听母亲的训导。母亲训导女子,出嫁之后顺从夫君,这种顺从,是妾妇之道。由此可知,孟子眼中的公孙衍、张仪之辈即是顺从,他们顺从什么呢?顺从君王,顺从世俗。他们只是顺从得好,所以位极人臣。

“广居”“正位”“大道”。孟子自己说过“这三个词喻指儒家所说的“仁”“礼”“义”三者,说明人的道德修养应有这三个重要方面:“仁”是仁爱,有以天下为家的博大胸怀,有以天下人为亲的伟大情环;“礼”是有节制的意思,所谓“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言行中规中矩,符合礼法;“义”有公正、合理的意思,走正确的道路,坚持原则和正义。大丈夫应该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而不是逞人前之强。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提出了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时应有的处世态度。其中“与民”两字很要紧,即听从民意、顺民心、为民作为,条件允许的时候为民作为,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就要求自己,完善己身。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荡其心也;移,变其节也;屈,挫其志也。”“富贵”“贫贱”和“威武”是人生要面临的三种考验,只有经受住这三种考验,依然矢志不移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三、从“大丈夫”看孟子“仁”的主张

孟子在孔子“仁政”基础上所提出的“性善论”要求人们: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用“仁”“义”“礼”来处理各种关系,那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统一的保证就有了。这正是《富贵不能*》中阐述的,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仁),站在最正确的位置上(礼),走在最正确的道路上(义),从仁义道德的角度论证了“仁政”的可行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文化意蕴是孟子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规范,“仁、义、礼”是道德规范的核心,面对人生不同境遇都能从容对待,经受得住各种考验,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丈夫,才能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添砖加瓦。

四、孟子的雄辩术

孟子是著名的雄辩家,文中论辩的剑拔弩张,气势凌厉,要抓语言形式感受:

一是论证语言讽刺。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孟子说,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教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能违背你的丈夫!”孟子通过这样的讲述,类比公孙衍、张仪之流的行为,即表现了自己对他们的鄙夷,又使抽象的说理显得形象、具体,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二是论辩条理清晰。

除了上文所述孟子采用“先驳后论”的思路外,还体现为辩论的论证语段完整而逻辑清晰。如“子未学礼乎?”到“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前者为导入,后者是总结,与中间两句的长句共同构成完整的类比论证。

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也不能颠倒:“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是大丈夫首先要坚持的原则,这是强调立志;接下来“得志”“不得志”分两种情况讨论,说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原则,这是强调守志;最后“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偶然性,这是对大丈夫更大的考验,也是最高的境界了。

二是句式体现气势。

除了前文分析的反问句式的使用,雄辩的气势还体现为文中大量的长句、整句的使用——这是排比句、对偶带来的效果。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运用了排比。“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运用了对偶。这样的整句带来一种论辩气势,就像一口气把话说完而不容别人插嘴一样。

面对这样的雄辩,对方只能哑口了,而孟子的主张,得以彰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725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