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普通中见奇特,平凡中显绝妙,以普通而又富有代表性的景物表达绝妙情感的方法。
2、知人论世,较深层次分析作者文章中寄寓的情感。
3、通过文字,去触摸一个“文学的城市”。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匠心独具的不寻秋而秋味隽永的高超写作技巧。
2、解读作者文字中寄寓的独特情感。
教学设想: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本篇写成于1934年,到现在已经70多年过去了。70多年来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都必选此篇。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读者通过此篇,了解了“故都”,了解了“故都的秋”,了解了郁达夫。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回忆,《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应《人间世》社王佘杞邀写成于1934年8月17日晨的。郁达夫在8月16日接到王佘杞的催稿快信,于8月17日晨便写就了此传世名篇,这源于郁达夫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妙笔生花的高超写作技巧。这不得不令人佩服郁达夫平日对景物、人情观察的细致、细腻。郁达夫摄入本文的景物都是极普通,但又极富代表性的,写入本文的人物是一些市井小人物,人物之间的对话也都是口语俗话,然而正是这些普通景物,平凡人物、口语俗话,经郁达夫的妙笔点画后却给人一种不用寻秋而秋味自隽永的感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在浓浓的故都秋味中又寄寓了郁达夫特有的“清、静、悲凉”的感受。因此,我们试图从题目入手,通过景物的选取体味郁达夫寄寓在文中的独特情感,进而知人论世去破译这种寄寓在文中的独特情感。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感受梦里水乡的风姿绰绰;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份闲心,细读江南文化的古韵悠悠。
江南、水乡,对我辈生活于北方的人来说是一种诱惑,是一种吸引。那北方、古都对于南方人呢?无庸置疑,同样是一种诱惑,同样是一种吸引。
一庭院落,一碗浓茶,几句闲聊,点画出故都的市井情韵;一树槐蕊,几声鸽鸣,数点秋凉,体味出故都秋天的特有况味。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郁达夫走进《故都的秋》,感受那份“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故都的秋味。
二、自主朗读,探究破题
1、自主朗读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并附带完成正音、积累的任务。
混混(hùn)沌沌(dùn) 廿(niàn)四桥
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2、探究破题
问题: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通过阅读大家知道故都指的就是北平,那么将题目改为《北平的秋》或《北国的秋》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
北平,虽是北方地标性的城市,但太具象。北国,又太宽泛。二者都缺乏想象空间。还是《故都的秋》好。“故”,使人能想到故人、故园、故交、故乡等,觉得亲切,有一种浓浓的眷恋情,深深的向往感寄寓其中。“都”,有一种历史沧桑感,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以《故都的秋》为题,将自然景物的描写附着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令人期待,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一见如故)
三、探究研析<问题追问式>
1、尝秋味
问题:作者郁达夫“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作者都会想到故都哪些代表性的秋景?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yu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问题:作者“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饱尝故都的秋味,却没有去陶然亭、钓yu台、西山、玉泉、潭柘寺寻秋,为什么?
明确:因为“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看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再看看从槐树叶缝中漏下的阳光,看看牵牛花,看看“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便可“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问题:作者这样写作意在突出什么?
明确:突出不用去陶然亭、钓yu台、西山、玉泉、潭柘寺刻意寻秋,在故都任一地方都可感受到十足的秋味,因为故都的任一地方都“浸”在秋中。
问题:作者还写了故都秋那些代表性的景物?
明确:秋槐、落蕊、秋蝉、秋雨、秋风、秋果。
问题:写这些景物,作者切入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明确:写秋槐,突出其能使人联想起秋的点缀;写落蕊,突出无声音,无气味,脚踏上去感到微细柔软,并且感慨“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还写到了北国的特产——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突出不用刻意上郊外或山上去听,在任何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而作者更感慨“秋蝉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说明秋蝉悲啼,极具代表性,能够很好的体现故都秋的秋声;写秋雨,突出奇,有味,更像样。
问题:接下来,文章写到了人,写到了人的对话。写到了什么人,对话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写到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这些都市闲人用缓慢悠闲的声音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明确:都市闲人属市井民众,对话又平平仄仄,极具京腔京韵,说的又都是民间俗语,这就在写秋景的基础上突出了文化的特色和地域的特色。
小结:整合起来看,上面写景的段落,作者绘秋景,谱秋声,描秋色,让我们体味到的十足的故都秋味,并且作者高明就高明在并没有刻意去寻找秋,但又不露痕迹地将读者“浸”在了秋味之中,让读者感到不用寻秋,而秋味自隽永的惬意。这得益于郁达夫选择了极富代表性的景、人、话,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故都秋的特质。
拓展: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回忆,《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应《人间世》社王佘杞邀写成于1934年8月17日晨的,而郁达夫是在8月16日才接到王佘杞的催稿快信的。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成如此绝妙的佳文,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郁达夫先生平日对景物、人情观察的细致、细腻。这种功夫正是鲁迅先生《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提到的“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所以我们要要想写好作文,就应该多观察,细观察。这也是郁达夫教给我们最好的写作方法。
2、体秋情
问题:郁达夫将故都的秋的秋味写得如此隽永,那故都秋总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问题:那江南秋的特点呢?
明确: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时常多雨少风,并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问题:文章开头与结尾两次提到南国的秋,目的在于?
明确:通过衬托突出故都秋的特点。
问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本文通过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景语传达出怎样的情语?
明确:眷恋、落寞,悲凉。
问题:眷恋之情不难理解,从题目就可看出。那落寞、悲凉之情是如何在文中流露的?
明确:写秋槐落蕊时提到“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写秋果时提到“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问题:那如此理解这种落寞、悲凉的情语?
明确:秋天,本身就能引起一部分人的悲凉之感,再加上郁达夫本身的性格就属于忧郁型的。
补充简介作者:
郁达夫三岁丧父,两次婚变,两次丧子,这些人生巨变造就了郁达夫忧郁的性格,这种忧郁的性格又潜在地影响着他的写作。郁达夫是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的,抗战爆发后,郁达夫来到新加坡,后又辗转来到苏门答腊,郁达夫利用职务之便,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后郁达夫替一被日本兵暴打的人交涉,被日本兵逮捕。纪实影片《郁达夫先生》,影片末尾,当侵华日军知道他们随手抓来的翻译竟是郁达夫先生时,他们吃了一惊。但当时日本已经战败,于是他们很委婉地对郁达夫说:最好是随他们回日本,他们并不想伤害郁达夫——因为郁达夫是名人,而且也在日本生活了好多年,应该对大日本帝国有感情……郁达夫听后未发一言,只冷冷地摇了摇头。日寇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端起了枪,郁达夫的脸上未显出丝毫的惊慌。他淡淡地一笑,神情潇洒而自然,他的目光越过了眼前的高山大河,他的正前方是他的祖国,是生他养他的富春江。
郁达夫的好友刘海粟先生的忘年交关山笛在郁达夫被害十周年时写下了诗歌纪念,称赞的正是郁达夫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斑白犹存稚子心,人间名利一尘轻。今朝痛觉诗人梦,血奠神州头作樽。
问题:除了自然季节、性格特质对作者文中流露的情感有影响外,社会原因也会影响到作者的写作。如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
问题:是什么社会原因使郁达夫产生了落寞悲凉之感呢?
明确: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躲避国民dang的白色恐怖威胁,郁达夫从上海迁居杭州,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后又不得不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可以说《故都的秋》中的那种落寞、悲凉之情也是社会生活在郁达夫心中投影的折射。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话来说就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小结:这种通过作者的生平、写作时的背景了解文章情感、主旨的方法就是古人说的知人论世。
四、课堂小结
我们跟随着郁达夫先生,通过文字充分体味了故都的秋味,部分的触摸到了“文学的北平”的秋季。通过细观察、巧剪裁可以将普通平凡的景物、人情点化成绝妙佳文,这是本文教给我们的最好的写作方法。知人论世,是学习本文后获取得解读此类文章的一把金钥匙。但愿大家能够用好这一个写作方法,一把解读作品的金钥匙。
下面是由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欢迎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教案文章,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故都的秋》教案(一)
一、引言
北大教授钱理群说:“中学语文教学最基本任务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热情,一种人文精神,使人与人的心靠近一点,一个要饭子在雪地里死亡,某个角落的婴儿的眼泪,都不应该漠视……不能将他人的生与死拦在窗外,不能将一个人的孤苦当作笑话;第二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就是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美的能力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另一任务是启发阅读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对作品的解释,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多义的、模糊的,甚至是无法言传,并且常读常新。”
钱教授的这一番话颇能反映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要教育学生变得更好,更善良,要学会爱,学会一种人文关怀,要关注小人物的命运;要通过品味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教学法上,要尽可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想象力,鼓励创造。
二、背景
我任课的班级是文科班,相对理科班的学生来说,知识面较广,思维灵活,上课气氛活跃,他们最喜欢上的每周二的阅读课,在收上来的摘抄本上经常能看到一些精美的小短文,并赋有简短的点评,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力,所以,这为《故都的秋》教学作了必要的储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正式上课文之前,先请同学生朗读以前学过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 居 秋 瞑 王维 登 高 杜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这两首诗歌题材相同,写得都是秋天的景色,但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一首描绘的是秋天傍晚时分山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居民淳朴的风俗,作者用淡淡几笔就描绘出雨后山村的傍晚时,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反映了这正是作者向往的理想的生活环境。第二首诗歌描写的是一幅萧瑟、悲凉的秋天景色,反映了孤独寂寞、忧愁苦痛的思想感情。
师:你是如何感受出来的,能结合诗歌本身来具体地说说
生:在第一首中,我是根据“雨、晚、明月、清泉、浣女、渔舟”来感受的,在第二首中,主要是“哀、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独、艰难苦恨、潦倒”这些词和意象。
师:回答地很好,能抓住诗歌中景物(意象)的特点,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受:《故都的秋》一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文意平实流畅,这两首诗歌已在前面单元学习过,这样导入,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唤起学生的阅读课文的兴趣,营造一种轻松的阅读气氛。让学生通过读诗歌,对诗的整体感知,获得对景物特点的感知,从而来体会作者蕴藏在“景物”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为散文阅读教学作了必要的辅垫。
(二)学习课文
1、重视读,感知景物
师:今天我们也来感受下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的景色,品尝下故都的秋味。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来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故都,目的只不过是要饱尝下故都的秋味。那么故都的秋天有什么特色,作者着重描写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朗读课文。
生:(全班读毕)从第一段中可以明白故都的秋天的特色是“清、静、悲凉”(原句请学生读一读)。
师:那作者当时在江南,江南的秋天也是有的,可作者为何会不远千里,特意从江南到北平,来饱尝一下故都的秋呢
生:在第二段中作者告诉我们:江南的秋天的特点是“慢、润、淡”,作者对“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师:作者把故都的秋天的特点和江南秋天的特点进行了比较,从中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天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一种喜爱、向往之情
感受: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平实流畅的写景抒情散文,景情交融是这篇散文的最大特点,所以要重视课文朗读。至此,学生通过读,能整体地感知故都的秋天“景象”的特色,从而能理解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但是这种体味出来的情感是肤浅的,还需要深入地挖掘文章的内在意味。
2、细品味,体验景物,
师:可是作者为什么会对故都“清、静、悲凉”的秋景如此喜爱和向往呢
感受:这个问题是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语言,深入地理解作者蕴藏在“秋景”的思想感情,但这个问题有点难,在此,我向学生作了必要的提示点拔:散文在内容上最大的特点是情景交融,具体地说,作者眼中的“景”是心中的“情”的体现,心中的“情”是眼中的“景”的源泉,两者相辅相成,所以“清、静、悲凉”秋景正是作者当时情感体现。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找找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要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生:秋花、秋树、秋蝉、秋雨和秋果
师:北平有许多高大雄伟的建筑物,让人留流忘返的旅游胜地,有美丽动人的奇花异草,作者一概没写,同学生看作者笔下这些景物,却是北平最常见的,最普通的事物,这也是作者独到的地方。我们先来仔细品味作者笔下的“秋花”的特点,请读这一段。(读毕),牵牛花,同学生都见过,作者没有写其摇曳多恣的藤萝,也没有写扶疏映衬的花叶,只写它的颜色,而且只写他喜欢的蓝色,为什么,先回答你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
生:我喜欢白色,代表着纯洁、美丽;我喜欢……
感受:学生有的说是红色,也有的说**,并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理由,那作者喜欢蓝色的理由同样是作者孤独、忧郁心情的表现。在借助“景物”来体会感情,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师:请你划出本段的动词,体味其中所含的意境。
生:看、听、数、对等,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静、忧闲,自得其乐,充满北国情调的民俗画面,同时也感到十分的秋意。
师:朗读北国的秋树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
生:此段作者动用了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这些都似乎因“清静”而停止了,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有通过触觉。
师: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无法言传的触觉,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没人寂清的环境,作者会有如此的细微的体验吗,如果作者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这一切能感受得到吗,所以说,景情是交融的,作者用寥寥几笔就把这常人屑一顾的落蕊较细腻地传达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其它的景物都有共同的特点。
感受:散文中有许多无法言传的感受,要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才能丰富作品的意义。在想象过程中,学生能参与对景物进行增补,使活起来的景物成为学生心灵的意象,这时的“景物”,既带着作家的原创特点,又有着学生的再创的特点。
3、讨论表达,领悟景物
师:我们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运用想象体验了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天景象”的特点。可见,对“清、静、悲凉”秋天的喜爱,正反映出他在“景物”蕴藏着另一种思想感情,请同学们讨论是什么的思想感情。
生:从笔下描写的景物的特点看出他的一种淡淡的哀愁、忧郁。
师:很好,这要结合他的生活背景:郁达夫是位典型的伤感文人,幼年丧父,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又去了日本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更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造成他的文风有种伤感、灰冷的情调。写此文时,北平正遭受日寇的践踏,作者怀着最后看一眼秀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旧地,就像一位母亲离开自己的孩子一样,那种悲凉、无奈的心情自然地反映到文中去了。
感受:讨论表达的过程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它的内容也随着变化,学生的思维的活跃程度也在变化。至此,通过学生的读,初步感知了故都秋天的“景物”,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仔细品味“景物”, 运用想象,深入地理解“景物”,再通过个体和群体探论表达交流的活动过程,使对“景物”的理解有了更深层的领悟,从而实现散文阅读教学由景入情的过程。
3、拓展延伸
师:其实,不仅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有特别的深味,名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这是为什么呢请朗读文章倒数第三段。
生:(读)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
感受:这是文章议论部分,作者告诉我们秋天为何会引起许多人的伤感,提升作品的主题。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要求感情真实,自然流畅,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故 景 情 结合点
都 秋花 清
秋树 喜爱
的 秋蝉 静
秋雨 哀愁
秋 秋果 悲凉
[反思与评价]
通过尝试,我有以下的几点收获和启示:
1、读,各种形式的品读是这次教学的始终贯之的。课文中选编的散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读:有全班朗读、个人读、分角色朗读,还有读各别段落或者各别词句等,使学生对故都的秋天的景物的特色有了初步的感知,为进入作者的深层思想感情作了辅垫。北平的秋景都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散文是情景交融的产物,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领悟深层的思想感情时,要求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积累,运用想象去品味这些“景物”,从而接近作者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了作者对故都的秋景除了有喜爱、向往之情,还有一种深深忧郁感。
所以我认为教学生成的意义是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阅读时间与本文的直接对话,只有使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品读语言,和作者对话,达到一种物我两忘、人文合一的境地和效果,从而可以获得对课文的真正的理解,产生有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要通过多读才能感受到作者在文中描写的各种形式的“景物”,引导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体验,运用想象去仔细品味这“景物”,从而真切地理解作者隐藏在这“景物”中的“情”味。
2、在处理教材时,要敢于大胆取舍,要忍痛割爱,不能面面俱到。《故都的秋》一文,就是把握住“情景交融”的特点,重点就是如何通过“景象”转换到“意味”,教学证明,通过学生读、品、悟所取得的效果比单纯的讲解分析要好。
3、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引郑逸农老师的话),学生就会是不断的擦出思维的火花,才能进行创造性阅读,学会审美感悟,学会人文的关怀,才能使学生感到阅读文学作品的美好体验,但教师要对集体的思维及时加以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4、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很好地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为课堂服务,展现当时北平的或者北平的作者提到的景物,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适当地插些郁达夫的原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使教学内容紧凑些,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结束时,没能更好地进行必要拓展和延伸,没能由课内走向课外,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叶圣陶说过“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 让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读,学会自学,学会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出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符合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
《故都的秋》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4、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难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讲解法
3、诵读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让我们循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二、 学生自读课文
三、介绍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本文写于1934年8月。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四、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值得品味。“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五、课文结构:
故都的秋景共有五种: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总起
① 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 向往:“想饱尝一尝”
② 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 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味。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和秋草“清”
槐树落蕊而知秋 “静” 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 秋蝉残鸣而报秋 “悲凉” 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六、 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 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闲话秋雨、 佳日胜果。 (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暗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
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6 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7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七、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1 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色图。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八、课后思考
比较《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
导语: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备课的内容有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法,学法。下面就由我为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欢迎各位参考借鉴!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三、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
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
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
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
(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
(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
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他对绿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囚 绿 记
本文线索:
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