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道德感、理智感等。基础情感是指人类本能而自然产生的情感体验,如喜、怒、哀、乐等,这些情感体验一般都与人类的生理和生存需求有关。高级情感主要是指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以及母爱等。基础性情感和高级情感都充满热情,无限忠诚,且高级情感是在基础性情感上的升华。
人的身心发展,所谓身体的发展,指机体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所谓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能力和个性特征的发展。那么身心发展有什么特征和规律呢?下面一起看看人的身心发展是怎样的。
人的身心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协调发展。
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所谓身体的发展,指机体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机体发育正常使体质增强,而体质的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健全发育,两者互为作用。所谓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能力和个性特征的发展。
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个性包括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这两者也是密不可分的。认识的发展,促进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个性的发展,促使人在按照自己的意向实践活动中加深自己的认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先天遗传因素,即生物因素;二是后天的环境因素,即自然因素;三是教育因素,即社会因素。
这三个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不同阶段发生着不同的影响。遗传因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环境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教育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人的身心发展2个体的人千差万别,但在人性上具有共同性。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类特性。人性虽然是个体人的共同性,但没有抽象的人性,人性都需要体现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离开了个体,人性缺乏载体,也就无从体现。
在共同性上,人性包括自然性和社会性。自然性是人作为生命有机体的自然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功能;社会性是人作为社会的产物,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往中后天形成的各种社会品质。
主要表现为人的思想、意识、品德、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化水平等。自然性与社会性密切联系。没有自然性,社会性发展就缺少生物基础;没有社会性,人的自然性就等同于动物的本能。
自然性与社会性都是作为人性的一个方面而存在的,它们相互交叉、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人性的整体。人性的共同性体现在个体上,则是人的生理与心理。所以,人的发展,就个体而言,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指向个体身体素质的发展和生理机能的完善。
心理的发展指向个体认知、情感、意志、个性方面的发展和完善。虽然个体发展可以分为身体、心理两个方面,但它们又是相互交织的有机整体。从过程来看,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起点是一个人的出生,终点是生命的结束。
发展是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结束身心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学校教育通常把发展的主体定位为青少年,把人的发展理解为一个身心发育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如此理解,发展只是人生某一阶段中局限于学校教育的事情。
综合个体发展的内容和过程,教育学视域中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各自内部及其整体性结构所发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尤其指学校教育阶段,个体身体成长、心理成熟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和互补性。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与身心发展相适应,并能够有效促进身心发展,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
大自然是有顺序的,个体的身心发展作为生命的自然成长,也是有顺序的,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例如,身体的发展由头部、躯干向四肢发展,由中心向边缘发展,由骨骼向肌肉发展。心理机能的发展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
例如,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喜怒哀乐等情绪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情感。这种顺序是自然发生的,是不可改变的。外部的力量,只能加快发展速度,但不能改变发展的顺序。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不能超越相应的发展阶段。拔苗助长的教育,违目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并不意味着教育只能尾随在身心成熟之后亦步亦趋。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量的积累,也有质的变化。量的积累达到一定阶段,产生质的变化,使身心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阶段性特征是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个体在身心发展的某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这些特征不是该阶段某个人所特有的,而是普遍的、总体的特征,是该阶段人所共有的,反映这一年龄阶段的人典型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特征。处于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个体发展的速度和侧重点不同,面临的矛盾和发展任务也不同。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必须根据每个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施以符合该阶段年龄特征的教育。教育不能“凌节而施”,把小学生当作中学生对待,把儿童当作成人对待。
因为他们的身心发展阶段不同,心智发展水平和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也有差异。中学生能够理解的,小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成人能够理解的,儿童不一定能够理解。因此,在教育中,要把儿童当作儿童,而不能当成“小大人”。
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其身心发展的状况具有独特性,构成了人与人之间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人的发展的差异性,既有群体层面的差异,也有个体层面的差异。就群体层面而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儿童,其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就个体层面而言,差异性是其根本特性。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既来自生理的遗传,也来自后天的影响与教育。即便是双胞胎,因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在兴趣、爱好、个性发展上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教育就是要适合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人的发展。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反对把人看作抽象的人,实施划一性教育。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意味着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个体,教育要适合每个人的发展,打造适合每个人的个性化教育,“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
所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身心发展速度不平衡,有时快,有时慢。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有多个方面的体现。第一,就身心发展的总体而言,发展的进程不是匀速的,在不同阶段出现高峰期,如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是身心不同方面发展的高峰期。
第二,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有的在早期发展速度较快,后期则较慢,如神经系统的发展就是先快后慢;有的是早期发展较慢,后期则发展较快,如生殖系统的发展就是先慢后快。在心理发展方面,感知系统最先发展,思维系统次之,最后得到发展的是高级情感系统。
第三,身心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速度是不均衡的。例如,就身高而言,人生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是青春发育期,这两个阶段身高增长的速度远远快于其他阶段。
人的身心发展尽管可以分为身、心两个方面,身心内部还可分为各自更多的要素,但这些要素组成的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当其中一个要素缺失或不完善时,其他要素可以发挥补充作用,从而形成一个互补的整体。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主要表现为身体机能和心理的互补。
人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能够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一个人身体某方面机能受损后,可以通过意识和精神力量的调节,确立坚强的意志,克服身体的缺陷,创造完美的人生,身残志坚的人往往就是如此。
相反,一个人的精神承受能力太弱,或者缺乏坚强的意志,即便是身体健全,遇到困难也可能意志消沉、精神萎靡。可见,心理是身心发展的动力调节系统,既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身体的缺失,也可能使人走向消沉,降低一个人的发展成就。
关键是怎样激发心理发展的动力,发挥其对身心发展的积极调动作用。例如,盲人的听觉、触觉通常比普通人更为发达,就是通过发达的听觉和触觉弥补视觉的不足,从而达到与生活环境的协调,满足其生活的要求。
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情感的动物。人类的认知,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任何一个方面几乎都受到情感驱动。在人际互动和群体中,情感是隐藏在对他人的社会承诺背后的力量。不仅如此,情感也是决定社会结构形成的力量,但同时,情感有时也是摧毁社会结构和变革社会文化的集体活动的动力来源。[1]
因为情感在人类事件中拥有如此核心的位置,我们应该可以发展出一套通行的理论,用以解释为什么在个体中和群体中会产生特定的情感,并且特别关注在社会关系以及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文化模式中情感导致的后果。作为通行的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情感力量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情感使得人们与他人建立友谊,对社会结构做出承诺,或者参与导致集体恐惧的恐怖行为。因此,在建构理论时应找到一组可以理论他的共同基点,并由此来解释情感在人类事务中的所有维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