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影响因素,第1张

一、大学生情绪特点:

1、情绪的丰富性、狭隘性:情绪体验因为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等的改变而更加丰富。

2、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稳定性源于大学生的情绪由于刺激消失,引起的情绪反应也会保持一段时间。

3、强烈与细腻并存:强烈性,如大学生因为爱情冲动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心智的稳定性、选择性和亲密性也在增长,其情绪体验表现出更为细腻、理智的一面,尤其是跟尊敬的师长交往,即使有令人不快的情绪,也会冷静对待。

4、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

5、想象性、情绪感觉的低次元与理性的高次元。

二、大学生情绪特点影响因素:

1、认知因素 。

认知在人的情绪体验中是个极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对其做出不同的认知评价,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问题,若能做出正确的认知评价,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反之,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

2、遗传因素 。

其对情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神经类型上,不同神经类型的人在情绪体验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类型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

3、精神状态 。

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使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为情绪高涨,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当情绪状态不佳时,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不清,身体疲惫,行为退缩。

大学生调节情绪方法:

1、改变认知法

分析自己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有意识调整对原因的认识,可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2、心理咨询法

当自己的情绪低落时,可以向自己的父母、师长、朋友等进行咨询,也可以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以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

3、控制法

转移注意力是控制情绪的基本方法 ,可以有意识将注意力从当前对象转至其他对象,从而使情绪得到调节,如当遇到不愉快的事物时,可以听听音乐、与朋友散步或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除此之外,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也是一种调节情绪的办法,通过倾诉、高喊、哭泣等方式来宣泄负面的情绪。

大学,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所以任何情况都感觉和社会差不多。尤其对于人情世故,更是如此。在大学中交不到真心朋友,这是我上大学之后唯一最深刻的感受。和高中时代的朋友相比,大学的朋友很少会有真心的,没有几个是真心对你的。

上了大学交不到真心的朋友,原因大概就是人们都长大了,懂得自私了,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考虑,尤其在遇到利益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想着自己,同学之间都是表面上很好,但是一有矛盾的时候就显露出了真正的关系。大学的朋友关系就是这么脆弱,在利益面前关系一下子就破碎。可能先开始都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但是久而久之也就适应了。

还有就是大学的朋友就是都有了防备心理,对于朋友都是先表面上过得去,至于交不交心,这就另当别论了。在上大学之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所以上了大学之后,有没有交心的朋友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大家对于交心的朋友也就不在乎了。

大学,就是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大家都各自竞争。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去适应,所以我们要提前适应为利益竞争的环境。很残酷,但是也能让我们不再天真。这样的校园,这样的环境,能让我们提前对社会有一个了解,帮助我们成长。我们也应该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我刚大学毕业不久,在大学期间有过迷茫,也有过一些小抑郁心理问题,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女孩

目录

一、适应障碍

二、社交恐惧

三、焦虑障碍

四、抑郁障碍

五、进食障碍

六、强迫症

一、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面对明显的生活和环境变化,产生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感到烦恼、焦虑、抑郁、无助等。

大学生有适应障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从高中到大学的学习模式有较大的跨度

在生活上不能自理,或者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对大学的期望值和满意度有落差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有落差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适应障碍的症状,你可以尝试以下一些缓解方法: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结交新朋友,拓宽社交圈。

与家人、老师、同学或心理咨询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寻求支持和帮助。

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自信,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

培养兴趣爱好,放松身心,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在社交场合害羞、局促不安,害怕被审视,不敢演讲,回避社交。不自信,害怕被评价,回避交往。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

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对自己说“我接纳自己,我相信自己!”。

放松入静训练: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想像自己在一个美丽的地方,放松身体和心灵。

面对自己的恐惧:逐步暴露自己于害怕的情境,让自己适应并克服恐惧。

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过分在意自己的反应,也不要过分担心别人的看法,相信自己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三、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经常或持续地感到过度焦虑,精神上过度担心、惶恐不安。担心未来的事情,精神紧张,身体不适。焦虑会影响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使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甚至出现一些身体症状,如心慌气短、出汗发抖、失眠多梦等。造成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如就业压力、考试压力、恋爱压力、人际压力等。

如何克服焦虑?

放松方法: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让身体和心灵放松,减轻紧张感。

适应方法:通过逐步暴露自己于焦虑的情境,让自己适应并克服恐惧。

转移注意力:当感到焦虑时,立即停下手头的事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积极思维:不要过分沉思或否定自己,而要积极地看待自己和问题,相信自己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专业人士或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交流,寻求他们的理解、鼓励和帮助。

健康生活:保持规律的作息、饮食和运动,避免过度使用咖啡因、酒精或其他刺激物,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

四、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无明显原因的显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自卑、悲观、无望等。

调节抑郁情绪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多巴胺等快乐激素,改善心情和睡眠。

饮食:饮食要均衡健康,多吃富含维生素B、C、D、E、镁、锌等的食物,如坚果、鱼类、蔬菜水果等,避免过多的油腻、辛辣、甜食。

生活: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地放松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心理:心理要积极乐观,不要过分自责或否定自己,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不要逃避或压抑。同时,也要寻求外界的支持和帮助,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沟通交流,释放自己的压力和困惑。

五、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主要包括暴食症和厌食症。暴食症是指经常无法控制地大量进食,导致肥胖、健康问题等。厌食症是指过分担心体重和外貌,拒绝进食或过度节食,导致消瘦、营养不良等。

进食障碍的解决方式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状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营养治疗: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年龄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恢复正常的营养摄入和代谢,防止脱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心理治疗:通过与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咨询师进行谈话,探索进食障碍的成因和影响,改善自我形象和自尊,学习有效的情绪调节和应对技巧,减少进食行为的触发因素。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需要,使用一些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或其他精神药物,缓解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问题,降低复发的风险。

社会支持:寻求家人、朋友或其他患者的理解和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活动和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六、强迫症

强迫症: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性想法和行为,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如何克服强迫症,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心理治疗: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是暴露和反应阻断疗法,即让患者接触到引发强迫症的刺激,同时阻止他们做出强迫性的反应,从而逐渐降低焦虑和恐惧,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药物治疗:一些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或其他精神药物,可以调节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缓解强迫性想法和行为,改善情绪状态。

自我管理:患者可以通过一些自我管理的技巧,来缓解强迫症的症状,例如:

重新命名:承认想法是一个错误的信息, 按照事实重新命名它。例如:“这是我的强迫症在说话”,“这些都是强迫和冲动, 这不是现实”

重新归因:学会把责任直接归咎于大脑。例如:“这是我的大脑, 这不是我”

重新聚焦:承认有强迫的想法, 但不做出反应;告诉想法, 你要聚焦于其他事情, 而不是听想法的谎言。例如:“我现在要去做运动/看书/听音乐”

重新评估:不对症状赋予意义和价值。把强迫症看成是毫无意义的想法和冲动。例如:“这些想法都是谎言,它们不能影响我的生活”

4社会支持:寻求家人、朋友或其他患者的理解和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活动和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我们也要重视并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有效地应对心理压力,克服心理困难,实现心理成熟。心理健康是人生幸福的基石,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正确的心态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阳光开朗

 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均表明,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可以说情绪主宰着健康。我为大家分享的大学生的情绪情感问题及调试,欢迎大家阅读!

 一、焦虑

 焦虑是当人们在面临威胁或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时,产生的一种由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焦虑是人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人的警觉、集中注意力、激发斗志,是有利的。而过高焦虑使大学生内心感到紧张害怕、心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记忆力减弱,同时常常伴有头痛、心律不齐、失眠、食欲不振及胃肠不适等身体反应。

 要减轻或避免焦虑困扰,大学生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自我调节:

 一是放下包袱、轻松上路。易为焦虑感困扰的大学生,常常在头脑中固守着许多不恰当的观念和想法,而且深信不疑,结果使自己像负重行路一样,疲惫不堪。比如认为自己决不能失败或认为一旦发生了某件事(退学、失恋)就全完了等。类似的观念和想法使得他们过分注重事件的成败结果,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无限夸大,心理压力太重。因此要先丢开或改变这些观念,放下包袱,才能放松心情、轻松上路。

 二是当机立断、积极行动。对于正面临选择的大学生来说,解除焦虑感的最好办法是衡量利弊得失后当断则断,不再犹豫。大学生在面临选择和困难时,应勇敢正视、积极行动,并认识到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在行动中体会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快乐和自信。

 三是动静结合、身心放松。身心放松可以使人心境安宁、平静,排除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焦虑感。身心放松有多种方式,大学生可以采用动静结合、一张一弛的办法,即把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想像法、音乐法等静态调节方式结合起来,既在运动中释放出紧张的情绪,使人身心舒畅、精神焕发,又通过想像放松、音乐调节平静心情,排除杂念,从而达到解除焦虑、有益身心的目的。

 二、激动易怒

 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主观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一再受阻、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激烈情绪反应,程度可以从不满、生气、愠怒、激愤到暴怒,特别是当人们认为他所遭受的挫折是不公正、不合理的,或是被恶意造成时,最易产生愤怒情绪。愤怒对人的身心有极为不利的影响,愤怒会使人的自制力减弱或丧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做出不理智的冲动行为,如打架斗殴、毁损物品等。

 要克服激动易怒的不良情绪,大学生应该做到:

 第一,加强修养。大学生应认识到发怒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激化矛盾和招来别人的敌意和厌恶,只有加强自身修养,以开阔的胸襟宽容体谅他人,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尊重和理解,并建立真诚的'友谊。

 第二,冷静克制。在与人发生矛盾冲突,即将动怒时,要用理智和意志控制冲动的情绪,尽量缓解或避免怒气发作。这时可以暂时离开使自己动怒的环境,过后对问题可以冷静地商量解决。也可进行自我暗示,如在情绪激动时心中默念:“要冷静、别发火”,或在床头壁上贴上“制怒”、“三思而行”等条幅,以时刻提醒自己。

 第三,合理疏泄。如果一味克制、压抑而不加以疏泄,同样会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大学生要学会通过适宜途径合理疏导不良情绪。可以采用与人交谈、写书信、记日记等方式缓解愤怒情绪,还可以在情绪激动时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或喊叫以宣泄愤怒,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适时适度,既不能影响他人,也不能损害自身,更不可危害社会。

 三、压抑苦闷

 压抑是当情绪被过分克制约束,不能适度表达和宣泄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混合着不满、苦闷、烦恼、空虚、困惑、寂寞等诸种情绪。处在压抑、苦闷状态中的大学生常常精神萎靡不振,缺少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和活力,对生活失去广泛兴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感觉迟钝、容易疲劳,不满和牢骚较多。长期压抑极易导致心理障碍。

 时时感到苦闷压抑的大学生,首先要尽量做到客观理智地分析自己的现状及情绪,找出造成压抑的根本原因。如有的大学生感到压抑是因为在交往中过于注重对方的感觉和需要,以对方为中心,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真实想法,以为这样才能维护友谊,结果自己感到十分压抑,这种情况就要先认知到人际交往是一个相互满足内心需要的过程,既要注意相互谦让,又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个性,达到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友谊才能历久弥坚。

 其次,适当宣泄是减少或消除压抑感的有效途径。当你感到内心压抑苦闷时,不妨向亲朋好友倾吐心中的忧愁和不愉快。也可以以日记、书信的方式来疏散郁闷情绪。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令大学生身体强健、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充满朝气,一扫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此外,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适度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对于消除压抑感也很必要。

 四、抑郁消沉

 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处于抑郁状态中的大学生,看到的一切仿佛都笼罩着一层暗淡的灰色,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常常感到精力不足、注意力难集中、思维迟钝,同时伴有痛苦、羞愧、自怨自责、悲伤忧郁的情绪体验,自我评价偏低,对前途悲观失望。长期处在抑郁情绪状态,会使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被抑郁情绪困扰的大学生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自我调适:

 其一,纠正偏误、端正认识。大学生要找出并纠正自身持有的一些偏见和误识,如挫折和不幸是不该发生的,我决不能失败等,要做好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并把困难和不幸视为生活的磨砺、成长的契机,认识到世上没有绝对化的事物,光明之处必有阴影,要多看光明面,相信自己有能力闯出困境,到达成功的彼岸。

 其二,重新评价、悦纳自我。自我评价过低是大学生自卑、消沉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心境抑郁的大学生需要对自己重新进行评价,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对于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可以改进和完善的,则进一步努力;而属于不可改变的,如家庭、相貌等,就须坦然接受,然后尽量在其他方面加以补偿。只有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大学生才能实现自我接受和自我悦纳,只有肯定和喜爱自己的人,才会充满热情地拥抱生活。

 其三,积极交往、参加活动。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消除抑郁感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要增强交往的主动性,改变孤僻、退缩的行为方式,主动与同学微笑、致意并简短交谈,多关心帮助他人,积极参加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在互帮互助、友爱关心中感受友谊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

 五、虚荣嫉妒

 嫉妒是因为自己的社会尊重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不良情绪,是一种企图缩小和消除与他人的差距,恢复原有平衡关系的消极手段。嫉妒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绪,表现为看到他人的才华、能力、品行、荣誉甚至相貌、衣着等超过自己时,感到恼怒、痛苦、愤愤不平,当别人遭到不幸和灾难时则幸灾乐祸,言语上讥讽嘲笑、行动上冷淡疏远,甚至在人后恶语诋毁、中伤,蓄意打击报复。严重的嫉妒感是一种极不健康的心态,它使人的心灵扭曲变形,使美好的情感被抹杀,是一种情绪障碍。嫉妒严重危害良好交往。如历史上孙膑致残、韩非被杀,就是同门师兄弟嫉贤妒能、暗中陷害所致。

 虚荣心强、好嫉妒的大学生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自我调适:

 第一,贵在自知。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的确,能够清醒、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人是难能可贵的。大学生对自己也应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长处,也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想事事不落人后、样样不逊于人是不可能的,只有善于吸收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潜力,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辉煌和成功。

 第二,合理转化。嫉妒别人是一种不服输、不甘落后的好胜心的体现,将消极的嫉妒情绪转化为发奋进取、积极向上的动力。好嫉妒的大学生在羡慕他人的成功、荣誉时,应该对自己说:他行我也行,然后发奋努力,逐步缩小差距,化消极情绪为积极动力。

 第三,充实生活。大学生应把精力集中在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上,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有益身心的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集邮、摄影、旅游、社会实践等;要培养广泛的兴趣,使生活充实愉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丰富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个性、陶冶情操,就一定能告别嫉妒心理,与同学朋友携手并进,共同发展。

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对于各方面都感受到了压力的存在,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大二在读的我来说,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

1外部环境压力

目前社会发展过去迅速和复杂,影响了我国许多行业,不少行业用人计划减少,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在大学生的口中流传着“毕业即失业”的口号。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专业方向、社会范围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大学生的择业机会就越来越局限,由此面对激烈的竞争,一部分学生就读时忧心忡忡,以致于表现出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畏惧社会等心理问题。对就业产生了逃避,推迟的想法,没有进取心,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生价值。

2学习压力

由于大多数学校将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外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条件,有的学校甚至将这两个证书作为获得学士学位资格的硬件。在社会和学校的双重施压环境下迫使大学生在摆脱了高三的重负以后,又进人了更为紧张的“高四”,繁重的学习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致使一部分不善于化压力为动力的学生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影响了学习乃至日后的生活。让生活充满了阴霾,没有生活真正乐趣的色彩。

3人际交往压力

感觉自己压力很大,这压力的来源不仅仅是学习,更多的是人际交往,以前总觉得自己很受欢迎,因为坚信自己是待人真诚的,是与朋友相处愿意真心付出的,可是现在才发现,其实自己很傻,也许别人压根就不需要你的付出,你的付出在她的眼里啥也不是,根本不会放在心里,你也仅仅是她可有可无的朋友,有一天,即使你从她的世界里丢了,不见了,也许她都不会发现少了你这么一个人,这真的是可悲,有时候感觉真的是想不通,明明自己对她这么好了,为什么就是得不到她的真心呢,自己以前就是会一味地迁就别人,忍让,到头来是这样,换来的是冷漠,是毫无人情味。

但其实,无论什么时候,压力总是会有的。借用前同事一句话:人生就是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样才能够体现个人价值所在。

首先我们确定问题受众:大学生。其次我们面对问题:表达情感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猜题主想问的是“大学生对于向父母表达爱意存在的问题”,在此不主观臆测,我们来分析一下当代大学生对于向父母表达情感的问题。

1情感可以是各方面,喜,怒,哀,乐,爱。我们有报喜不报忧的大学生,虽然可以减少父母的担心,却会给父母带来一种“不真实的”感受,“孩子总说好的不说不好的肯定是有些事瞒着我们啊,如果真发生了事还瞒着我们吃亏了怎么办啊”,所以,“报喜不报忧”讲的是向父母传达一种你即使遇到问题,也可以很好的解决的信息,而不是一味的“我很好,我没事”

2一味地向父母倒苦水,有一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诉苦是想要得

到帮助的反馈,属于小孩子类型,还有一部分是想要自己的遭遇得到倾听,父母是好的,成熟的选择,然而过多的诉苦也一定会给父母带来负能量。

3表达爱。我们的大学生可以很自然地对情侣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却很难对父母说出,在微信上都难以启齿,更何况当面说,不表达对父母的爱的大学生不能说就是不爱父母,相反他们也许愿意为父母做很多,不表达是一种传统的羞涩,是一种…………

但是你们觉得这样不还是中学教育方式?能对将来实际工作有什么帮助?工作后能干什么?到时窘迫的是自己。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真为你们将来的工作,读研……担心。还是希望大家积极起来,才大学阶段,20多岁个个无精打采怎么行啊?振作起来,路还很长,不说对国家贡献,单说自己怎么养家糊口,结婚生子?工作、收入上的竞争很残酷的。

进入大学后的情绪和状态

进入大学后的情绪和状态变化有哪些?刚进入大学时瞬觉世界的美好,空气的新鲜,因为再也没有压力与否,再也不用怕看到父母那种期待而又失落的眼神,进入大学后的情绪和状态有哪些变化?

进入大学后的情绪和状态1

1、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

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素养,加上社会和自我的高要求、高期望,因而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一般能用理智约束冲动,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适,从总体上看来,大学生情绪和情感是比较稳定的。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仍有不稳定因素存在,突出表现在,情绪和情感经常在两极之间起伏、动荡:时而平静,时而激动;时而积极,时而消极;时而肯定,时而否定;时而外显,时而内隐,呈现出波动性的特征。这种波动性是由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三方面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由于性成熟和性激素分泌旺盛,使大脑皮层的皮层下中枢之间出现暂时的不平衡,易产生情绪波动。另外,从人体生物节律来看,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有周期性的变化,处在高潮期时,人感到体力充沛、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处在低潮期时则正好相反,人会觉得疲劳乏力、心情沮丧、思维迟钝,也呈波动的特点。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时期,产生各种内心矛盾并不断冲突,如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理想与现实、闭锁与开放等等,这些内心矛盾和冲突常会打破大学生的心理平衡状态,引起情绪和情感的波动起伏。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尚未成熟,虽然他们对社会现象和政治事务极为敏感、活跃,但是人生观的不稳定、认识上的不成熟往往使他们不能对社会现实和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容易以偏概全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容易跌到悲观失望的谷底,难以自拔。

总之,由于大学生自身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上的不平衡,使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呈现出忽高忽低、激烈多变的两极波动,并与稳定性共存,形成稳中有动的特点。

2、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存

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丰富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首先,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极为丰富,不论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还是从事社会活动时,无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大学生在自我情感体验方面敏感丰富,注重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和好胜心;在学习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热爱科学和真理,憎

恨迷信和谬误;大学生对祖国、社会和集体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义务感,嫉恶如仇,喜恶分明,正义感鲜明;大学生对纯洁的友谊和爱情十分向往,还积极地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体验到美的感受。等等。

进入大学后的情绪和状态2

重新定位自身角色:

成绩优异者向普通学生的转变,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转变。

确定新的发展目标:

中学时期的目标几乎是唯一的,那就是努力学习,争取考上理想大学,而大学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事业做准备,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新的目标。

发展新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增强,人际交往的饭碗较大。人际关系的性质更复杂。

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时期有了本质的改变。在学习方面,首先是学习目标改变带来学习内容的改变。大学里,考试成绩已经不是学习的唯一航标了。

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的变化,有很多外地的同学需要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也发生较大变化。

进入大学后的情绪和状态3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後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心理问题就开始慢慢呈现。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後,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於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954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