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里的最高境界需要必备佛学的核心思维!

《亲密关系》 里的最高境界需要必备佛学的核心思维!,第1张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当年六祖慧能因证悟这一句而坐地成佛!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不要去执着什么,不要让一些表相的东西生根不动,然后我们才可以发现自己的真心,知道自己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

这句话和我们常听到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一个意思!

“色”乃世间万相,既是万相,便是什么都没有,或有一切色,也就是“空性”!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应该“有所住”的呢?

是我们的真心,而不是我们以为的心!是世间一切爱!

如果处在亲密关系当中的人,都能可见自己真心,那么就可以到达亲密关系的最高境界!

在《亲密关系》这本书里,作者克里斯多福,提到了夫妻或情侣所必经的四个阶段,它们是月晕阶段,幻灭阶段,内省阶段,启示阶段!

一,月晕阶段

处在月晕阶段的情侣,也就是恋爱期,彼此看不清对方,看见的皆为假象,这个阶段的美好就在于它的朦胧!

这种朦胧之美也让我想起《金刚经》的一段: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梦幻、露珠、泡沫这些转瞬即逝的东西,比做这世间所有依缘而生的事物,比喻万事万物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不会独立存在的!

月晕阶段的爱恋就像极了这些短暂而美好事物啊!

二,幻灭阶段

大部分情感幻灭于幻灭阶段,为什么呢?因为发现了对方的缺点,想要彼此改造对方,结果就是幻灭了!

电视剧《父母爱情》中的俩个人之所以可以携手一生,是因为在幻灭阶段他们在拼命改造对方的过程中发现并爱上了对方的优点,才获得平凡而不无奇的彼此!

安全度过幻灭阶段的关键就在于,放下对方的缺点,不要执着于对方带给自己的幸福感快乐感,才可以发现对方的优点!如果彼此因为对方的缺点而无法容忍接受,或发脾气,或用别的方式让对方不舒服,那么就可能真的幻灭了!

因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获得幸福和快乐的能力!

三,内省阶段

内省阶段教会我们幸福如何获得,它取决于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对这个角色有多认真,就会有多幸福!我们对于角色的认真,在于我们要不停的转换角色!比如从公司高管转换为丈夫,从丈夫转换为父亲!而失败的亲密关系通常要么转换失败,要么会陷入三个角色,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

一个人多种角色的转换,就像极了佛学里的“空性”,我们生为万相之一,可以是石头就可以是文物,可以是绊脚石,可以是凶器可以是化石……关键在于,我们到底是什么要什么!

许多婚姻是破灭于内省阶段,通常是因为在吵架中发现问题,却不能够解决问题!

万事皆因自己而起,懂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认清自己的角色,让爱生根,才可获得自由,自由并非来自答案或结果,而是来自问题来自障碍,心无所住才可得自由真心!

在一个家庭当中,亲密关系很多,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但只有所有的亲密关系让位于婚姻关系,婚姻才能幸福长久!

所以《亲密关系》一书的侧重点在于婚姻关系和恋爱关系,亲密关系到了内省阶段,都在婚姻关系里了,书中提出了几个婚姻困境,并指出能够破除婚姻中的困境,理解另一半,才是最高级的内省!

困境一:左右为难的煎熬

**《北京爱上西雅图》中,汤唯扮演的文佳佳经历委曲求全、小三转正,全部拥有后终于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之后离婚,自力更生,潜能被激发,事业风生水起,成为独立女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内心的自由!

而现实中许多女人无法面对出轨和不忠,却又离不了婚,这便是婚姻困境之左右为难的煎熬,这个时候要安静下来观察自己内心,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而不要被外界的东西左右而煎熬!

困境二:对原生家庭的死忠

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所谓的“妈宝男”、“妈宝女”,在家庭环境中,通常把亲子关系置于夫妻关系之上的家庭或母亲强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心理学机制里,“妈宝男”将妈妈分裂成为“好妈妈”和“坏妈妈”,他们把好妈妈投射为真实的妈妈,把坏妈妈投射到妻子身上,所以“妈宝男”的爱情婚姻一般不那么顺利!

困境三:牺牲者心态

这种心态典型的话语是“我容易嘛”!出现这种心态的家庭里,一定有一个放纵者,或丈夫,或是被骄纵的儿子,牺牲者以牺牲者的心态做一切事或者付出一切,放纵者是心安理得的享受一切,觉得一切都是该得的!如果牺牲者觉得自己的付出是一种牺牲的话,那么婚姻关系将是一种负担。

困境四:依附者心态

典型的话“没有他(她)我活不下去”“他离不开我我离不开她”,甚至是许多父母依附孩子,为孩子找工作、买房、高价送出国、带孙子……

这种依附关系对双方都是极大的伤害。你开心就好我开不开心无所谓,你以为对方过得开心吗?被依附者对自己的满意度会极差,他会觉得非常痛苦,只是在外在的行为上他已经被依附惯了,没法改了,但是他内心当中的评价是很低的,所以这种心态没有好的结果,这样的婚姻也会崩溃!

四,启示阶段

启示阶段是爱情最美的样子!亲密关系怎样才能进入到启示阶段呢?

作者给出俩个方法,一是体会爱的流动,二是允许!

作者用自己举例,他与妻子吵架后,进入冷战状态,他想,如果我是爱她的,是什么样的?他想那样妻子会喜欢吃自己做的饭,所以他把冷战放一边,为妻子做了一顿饭,矛盾就这么化解!这便是爱的流动。

佛教当中正念修行,行住坐卧都是禅!而能够修炼灵魂最好的地方就是家,因为爱是这世间最难的修行!

在亲密关系里,重要的并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是你做完的事产生的效果!

《爱情保卫战》里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女孩天天给男孩做各种美食,长期烟熏火燎,不仅熏成黄脸婆,还吃成臃肿身材,反被男孩嫌弃而分手,女孩觉得委屈和愤怒,我是为了你才变成这样的啊!

所以,亲密关系不是靠我们做了多少!也不是呆坐无所事事,而是听从自己的心的指导去做事,这便是允许!

允许是好好做事,在不允许的状态下,你的心会乱,总是患得患失,所以做事不纯净,如果你能放下对结果的控制欲,把得失放在一边,把当下之事安心做好,才叫尽人事!

一旦亲密关系到了允许的程度,那么无论是感情生活还是人生境界,都以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了,这也是感情最好的结局!

五,灵魂伴侣

亲密关系的至高境界是灵魂伴侣!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便是一对灵魂伴侣了,钱钟书先生曾在书中写道: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娶她!

他们夫妇曾被下放农村还不在一处,吃过许多苦,好不容易见上一面,他们没有诉苦,而是诗情画意般打气,80岁的杨绛在面对一边照顾病重的钱钟书,一边失去了爱女之痛,坚强的撑过来,他们把彼此都揉进了各自的生命里,被许多人称颂,他们可谓是超脱了外在的虚荣,懂得了真正的爱,外界的诱惑对他们造不成干扰,彼此就是生活中最好的风景!

《亲密关系》中提到的灵魂关系的境界,正好对应了佛学中最核心的三种境界:无常、无我、放下!

无常

人世间一切都充满意外,是不可控的,只有我们从内心接受这种无常的状态,内心才会平静!

如果我们和自己爱的人一起生活,我们若能进入到无常的状态,便会珍惜每一天,因为明天和意外我们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无我

人必须要认知自己的身份,世间万物只是我们各自眼中的一种解释,每个人会有许多身份,但我们必须明白哪个是真正的自己,在感情里,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是恋人或者爱人,而不是职场里的谁,商场里的谁……

放下

对一些事不贪念不强求,事实上允许这个心态就是放下的心态!

这三种境界便是亲密关系的终极状态,“无常”是人生的大豁达,“无我”是大无私的爱,“放下”是安住当下的大自在!

最后以作者的一首诗结尾:

俩个相爱之人创造了一座伊甸园,

并开启了天堂之门,

经验说这是不可能的!

爱说,事无好坏,全是在人!

谨慎说这太冒失了!

爱说,事无好坏,全是在人!

理性说这不合理!

爱说,事无好坏,全是在人!

迷信说这会带来霉运!

爱说,事无好坏,全是在人!

远见说这没有希望!

爱说,事无好坏,全是在人!

当你说话时要让自己的话语发自于爱!

当你沉默时要让自己的沉默发自于爱!

当你骂人时要让自己的骂语发自于爱!

当你与伴侣相互保护时要让彼此保护发自于爱!

事无好坏,全是在人,最后晓敏希望大家都可以获得亲密关系!

佛学与心理(34)——百善孝为先(认知行为疗法)

一、感恩父母

是日午时,接女慰电,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倍感温馨。触景生情,追忆双亲,于无人处,泪如泉涌,长嘘短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不能自已,作文说孝。

时光的流逝,许多往事已经淡化了,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可是亲情是割舍不去的,即使有一天,亲人离去,但他们的爱却永远留在子女灵魂的最深处。

人世间最美丽动人的情景莫过于我们怀念到父母的时候。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母爱甚于万爱。

阳光是灿烂的,但比不上母亲对我的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妈妈,您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再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引导,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母亲是英勇无畏的,当事情涉及到她所诞生的和她所热爱的生命的时候。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凡为父母者,莫不爱其子。有慈父的健在,你总是年轻。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

父亲是一个银行,发行知识,支付爱。

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的生命。

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泪目,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父母——他们是失败时的伴侣。

父母者,人之本也。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没有人天生该对谁好,所以生而为人当学会感恩。

羊尚有跪乳之恩,鸦亦有反哺之义。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平旦寅,早起堂前参二亲,处分家中送疎水,莫教父母唤频声。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没有感激之情的人,如同没有灵魂的驱壳。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

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骨肉之间,多一分浑厚,便多留一分亲情,是非上不必太明。

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百年轮回千年等,他世不做陌路人,物事人非性已改,依旧不泯养育恩。

二、孝道文化

中国孝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勇毅力行”这些中华传统美德中,第一条就说到了“孝”。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是中国社会伦理的最基本准则。

中国的第一部词典——《尔雅》这样说道:“善父母为孝”,这指出了“孝”的最基本含义,即尊敬、侍奉、赡养父母。

圣人孔子崇尚“孝”道,并进一步发展了“孝”的含义,以其为根本建构了其“仁爱”思想。

儒家经典《论语》有云:“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种思想在儒家后来的继承者那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作为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以及社会伦理的主要内容而流传。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详细为梁惠王讲解了如何施行“王道”。重点指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见,在孟子看来,让百姓懂得“孝悌”的道理,保证老人的生活,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

《孝经》里,“孝”的地位更加提高,《三才章》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将“孝”看作天经地义的事情。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也充分发掘自身所具的文化资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佛教孝道思想。

在中国,佛教有两大孝经深受人们的喜爱,即《地藏菩萨本愿经》和《佛说盂兰盆经》。

《地藏经》第一品即讲到了释迦牟尼佛陀升到仞利天宫为他的母亲摩耶夫人说法的故事,奠定了全经孝亲报恩的基调。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的宏大誓愿。地藏菩萨以尽孝道为初心,发下了宏大誓愿,并分身无量救度众生,这种孝道精神塑造了地藏菩萨在人们心中孝亲、报恩的形象,并使得佛教的孝道文化和孝道精神深入人心。

《盂兰盆经》则更为大家所熟悉,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弘扬佛教孝道文化的节日——盂兰盆节,这一节日可说是佛教孝道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相结合的完美体现。

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佛教孝道文化有着自己的特点。

强调“孝名为戒,孝为戒本”,将践行孝道与修行、守戒结合起来;

强调尽孝源于报恩,要“上报四重恩”,即佛恩、国土恩、父母恩以及众生恩。

当代社会践行佛教孝道思想,主要体现为慈悲、包容和感恩。

“慈悲”关爱社会上的老人,力所能及做慈善,这也是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思想的体现;

“包容”需要每个人有海涵之心,大度为人;

“感恩”,“四重恩”是客观存在的四种恩德,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所有的人都在平等地蒙受这四种恩德。

每个社会大众都应该报答父母、长辈、国家、社会的恩德。

三、见贤思齐

小乌鸦会反哺老乌鸦,老乌鸦年纪大飞不动了,小乌鸦找食物来喂养老乌鸦;

小羊在喝奶的时候,一定会跪下来感谢母亲的恩德,何况是人伦呢

1儿媳贤孝

重庆市,某处,有一贤孝之家,婆母及儿媳孙子共有四人,家庭和睦,儿媳贤孝。

婆母高龄已87岁,身体逐趋衰弱,行动迟缓,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媳妇关照,如夏天沐浴与之抹洗;冬季严寒备其暖器;每餐食物炊之和软,均亲手奉给;如在病中医药调理不失母意,尽量做到老人心中愉快不生忧郁。由于身体衰退已极,经常粪便不能自控,均由媳妇换洗,不计肮脏气臭,事奉母亲从来未有怨言。更可嘉者,婆母突然右臂跌伤,即护送医院治疗,出院回家后,仍然护理,做到无微不至。老母在床上,由于昼寝时间较多,到晚却精神兴奋,难于入睡,其媳感到母亲寂寞,长夜难度,她就移被与母同床陪睡,以便叙言,欢畅婆母心情,令其胸中愉快。由于睡卧时间长,有时不免胸中烦闷,儿媳就在床上将老人抱着,将老人背部贴在自己胸中让老人观赏电视,并与解说故事情节,令其宽畅心怀等。

“家庭出孝子,后裔必昌盛。”

其孙子自幼性格驯良,天赋聪俊,读书成才,全家幸福。

可见孝友家庭,福报显然。

2诚心奉父

顾态是一位天性很孝顺的人。他的父亲娶妾,生了两个儿子,十分钟爱,顾先生以教书为职业,每年所得薪金,全数奉献给父亲。庚子年的春天,他受聘为张氏家塾的老师,到任的那日, 张氏知道顾先生的孝行,就把全年的薪金,一次送给他,并且对他说;“今天我付给你的银子,你的父亲不知道,这里有人出售田地,你可把这银子买田,到了秋收以后,可以获得几石的租米,这样才是增加收入的好办法,何必把薪金都给父亲呢!”顾态回答说:“父亲是我家庭中的家长,我的薪金收入,应该都给父亲分配应用,才能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我怎可为了几石租米而改变孝心,怎敢把钱私用而欺骗我的父亲呢?”他收受了张氏全年的薪金,仍是诚心恭敬的全数奉献给父亲。由于顾先生孝顺的榜样,故他的儿子都有良好的品行,有一名叫顾明的儿子,少年时就考中了进士,做到翰林的官位。

佛教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上说:“慈父之恩,高如山王。”

儒家的孝经上说:“孝莫大于严父。”

顾先生诚心尊敬其父,可说是莫大的孝,因而能得到高贵的儿子,真是善有善报。

3父母是佛

杨蒲是安徽省太和县人。他听说四川省高僧无际大师的道行很高,辞别双亲,到四川省访师求道。刚到四川省境内,遇见一位年逾古稀、面貌慈善的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说:“你从哪里来?到四川做什么?”他答道:“我从安徽省来,想到四川参访高僧无际大师,修学佛学的大道。”老和尚说:“你要见无际大师,那还不如见佛。”杨蒲问:“我更想见佛,但不知佛在哪里,请求老和尚指示我,好吗?”老和尚说:“行,那你现在返回,遇到肩上披着大被子,脚上倒穿鞋子的,那便是佛。”杨蒲听了老和尚的话,半信半疑,租船回乡,一路上左顾右盼不敢丝毫疏漏,聚精会神寻找老和尚所说“肩上披着大被子,脚上倒穿鞋子的”佛。心神不宁的在路上跋涉了一个多月,从渴望到期望,从期望到希望,从希望到失望,回到家的那天,已是深夜,他沮丧的敲着家中的大门,呼唤妈妈开门,他妈妈听到是儿子回来了,欢喜得从床上一跃而起,哪等穿好衣服,只把大棉被披在肩上,忙乱中倒穿着鞋子,匆匆忙忙的去开门。杨蒲看到披衾倒屦的妈妈,顿然觉悟老和尚说的父母就是佛,感激涕零,虔诚跪拜。从此以后,竭力孝顺双亲,在物质方面,尽量使父母满足;在精神方面,尽量引导使父母调养心性。后来杨蒲享高寿无疾而终。

不少人在父母活着的时候不去孝敬奉养,而且还百般忤逆不孝,使父母忧心愁闷。而在父母去后却大操大办,出巨资看风水、建豪华墓、焚烧大量纸钱冥物、宰杀动物拜祭等,这些都是本末颠倒的行为,毫无用处。

生前不奉一滴水,死后枉掘百重泉。

4善行孝亲

福建人林承美,在幼年时父亲就已去世,他母亲坚决不愿再嫁,尽心地把他抚养成人。承美长大后想到父母的深恩难报答,因此日思夜想,不得安宁。有一位禅师对他说:“孝子思念亲恩,穷思竭虑是没有益处的,应当身体力行才能有益处。行善于亲有益,作恶于亲有忧。你要报答亲恩,只有不作恶、广积德、多行善,才是真正的报恩孝道。”

承美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以后,广修救人济世的善事。后来享高寿,儿子、孙子都得到很高的科第名望。

5竭力孝母

崔沔,自幼就有孝顺的天性。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忧伤悲哭过度而得了眼病,崔沔变卖了家产,遍请名医为母亲诊治,可是事与愿违,母亲双目失明。自此他每日躬亲奉养,至诚恭敬,三十年如一日。凡是母亲的衣食及一切用具,都依照气候的冷暖,适时供养,使老人家生活得很舒适,没有丝毫的匮乏。每逢风和日丽,一定扶着母亲到野外去游玩,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虽然老母双目失明,不能欣赏美丽如画的风景,崔先生就把大自然的事事物物,描述得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以及每日发生的新闻趣事,也一一向母亲解说谈论,有效解除了老人的寂寞,淡化了双目失明的痛苦,心情愉悦。后来,崔先生年龄渐长,官位亦尊,与儿子侄儿在庭园中种植了很多桃、李、橘、柿等果树,使母亲四季都有新鲜的水果吃。崔先生怀高尚的德行,官位至“中书侍郎”,他的儿子佑甫,为一代贤明的宰相。

《感应篇汇编》上说:“孝敬双亲,不可使父母老人有冷淡心,不可使老人生烦心,不可使老人有恐怖心,不可使老人生愁闷心,不可使老人有难言心,不可使老人有愧恨心。”这样的孝行,天地鬼神都会敬护他的。

为人子女,用物质的奉养、精神的关怀安定老人的心,这是最基本的孝;努力学习、敬业奉献,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为父母争光,这是大孝。

6寿昌修忏

宋朝朱寿昌,他是刑部侍郎朱巽的儿子,他的母亲刘氏,出身微贱,在寿昌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与母亲离婚,后来他母亲又改嫁民间,不通音讯,到寿昌长大以后,常常思慕自己的母亲,但不知母亲的下落,苦于无法会面,十分悲哀。他就辞去了官职,立志一定要寻到母亲,经过万里跋涉,吃尽千辛万苦,还是没有达到寻见母亲的愿望。可是他并不灰心丧志,不达目的不罢休,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深信感应的不虚,他针刺自己,用血写成《水忏》一部,印施流通,利益大众,并且日日夜夜的持诵《水忏》不辍,祈求佛门菩萨的灵感。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有一天,他偶然走到陕西同州地方,遇见一老妪,那老妪虽已白发苍苍,皱纹满面,老态龙钟,但轮廓分明,依疏可辨,即是他失散多年的老母。可是寿昌以前还是七岁的小孩,现已长成了大人,他母亲却不能认识他了。寿昌急切连呼:“妈 妈!妈妈!妈妈!”并且高声的说:“我是寿昌,我是寿昌。”他母亲顿时楞住了,手足无措,恍惚半天,双手紧抱,嚎啕大哭:“寿昌我的儿呀!……”母子二人,失散二十余年,一旦会面,不禁悲喜交集,抱头痛哭,感动了众多路人,皆驻足而观。朱寿昌把母亲迎回家中,尽心孝养,后来他出任“司农少卿”的官职,孝行更笃。当时士大夫中,对于朱寿昌的孝行感应,传为佳话。

四、佛说孝顺

佛说: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上报四重恩,第一就是父母恩,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最大的,如果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身体、生命。父母抚养我们长大的抚养之恩,生长之恩,这是报答不尽的。纵然是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却没有养育我们一天,这个恩德也是报不尽的。我们有这个身体,今天才能有这个受用。而身体是父母给的。如果没有这个身体,今天你有地位,你有财富,你的种种感受,怎么会有这些?当然就没有了。教育跟养育我们的恩德更大。

佛门里常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一个有福报的人,他无论身处哪里,哪里都是好风水;一个没有福报的人,他就是住在再好的风水宝地,也是一场徒劳。因为,福报不是求来的,更不是抢来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只有积攒了足够的善良与福德,好运才会常来光顾。

在佛家看来,有一种方式增福消业最快。这种方式就是孝顺父母。孝顺父母乃世间最大的福田,与其远行烧功利之香,不如在家好好侍奉父母。佛说,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善,不会大过于孝;最大的恶,不会大过于不孝。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他的心是不善的,和佛心是背道而驰的,故而拜再多的佛、烧再高的香,也难以得到加持。

佛曾经对弟子阿难说过,“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以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这个功德殊胜难量”。不可否认,在我们生活中许多人一心只想着自己如何过得顺心如意,到寺院拜佛许愿,也只是急功近利,一心只想着自己如何升官发财,丝毫没有想到其实真正的菩萨就在我们身边。

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人是否有福报,其实是写在脸上的。一个孝顺的人,他的内心是柔顺的、慈爱的,就如佛菩萨那般慈悲喜舍、悲悯众生。而一个不孝顺的人,他的面目是令人憎恶的,他的言行是令人发指的,他的心更是冰冷、无情的。这种人再努力,也是没有什么福报的人。一个懂得孝顺并在实际行动上做到的人,即便他现在没有什么成就,殊不知,他的厚福还在后边呢。

在佛门里常说,人生是一个了缘的过程,所谓无缘不聚、无债不来,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因果。我们不管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父母和孩子的缘分要么是来还债的,要么是来要债的,相互拖欠,故而此生相遇,成为父母子女。佛说:若没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父母是三界内的最大胜福田。

无论父母是否给过我们富余的生活,是否让我们吃穿不愁,我们都应该此生感恩父母,感恩父母辛苦把我们生下来,感恩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教导之恩。就如《三世因果》歌里写的那样,“今生聋哑为何因?前世恶口骂双亲”,“若是因果无感应,目连救母为何因”。

那有人就说了,我的父母从小没有给过我好的生活条件,让我吃了许多苦,也没有给过我幸福的童年,甚至常常对我暴力相向,我现在的成就也都是我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与父母没什么关系。因此觉得父母未曾对自己有多大的恩,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回报他们。这是大错特错的。

老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纵然父母言行有失,我们也不应该去责难他们,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已是对我们最大的恩。至于后来自己是享福还是受苦,难道不是自己的因缘果报吗?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不论父母是对是错,我们都不应该心生厌弃,而是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孝心温暖他们。

佛教慈悲为怀,最重视孝顺。在佛门功德回向偈里有这样一首偈子: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其中,“上报四重恩”指的分别是父恩、母恩、佛恩、僧恩。

佛法难闻今已闻,人身难得今已得;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如果你此生有幸闻到佛法,善根福德具足,能做到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自觉觉他、精进修行,并将正信佛法弘扬给他人,从而使其闻法、修身,得到度化而明心见性,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丁俊贵

2019年8月4日

  爱情像衣服虽然很多,但适合的只有一件,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佛学爱情哲理小 故事 。

  佛学爱情哲理小故事1:宿世情执

 妙法老和尚带着我在某大道场挂单期间,该院的尼众住持向老和尚讲述她们这儿有两个沙弥尼,相貌庄严,20出头的年纪,出家前同是某大学的 毕业 生,都有硕士学位。发心出家后,诵经拜忏、敲打念唱、四大威仪,样样出色,大部头的《楞严经》都背下来了。她们应当是尼众当中的佼佼者。然而却有一个令住持调教不过来的毛病——“同性恋”。

 我把她们称作女尼甲和女尼乙吧。起初是两个人谁也离不开谁,睡觉俩人要挨着(通铺),站队要站在一起,进殿早晚课也要一前一后,禅堂打坐、斋堂用斋都要坐在一起,这么说吧,就是去洗手间,俩人都不分离,起初大家谁也不注意,时间久了,大众中便开始议论和注意上了。

 因为,就是住持派其中一个去办事,另一个也一定跟着,不让去就闹情绪,这一发现问题不要紧,却影响到道场内所有尼众的清净。虽然大众嘴里不说,可心里随时都在注意着她俩,倒也没有发现她俩真的有不轨行为。在住持找她俩多次谈话、甚至批评后,女尼乙开始疏远女尼甲了。

 谁知这一下倒坏了,女尼甲不能忍受乙的疏远,俩人之间出了争执,虽然不敢大声吵架,可俩人常常急得面红耳赤。吵归吵,甲仍然不许乙离开半步,就好像母亲呵护刚会走路的孩子一样。据她俩说,她们的这种情感从中学刚认识时就开始了, 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说来也怪, 从认识就再也没有分开过。到了大学开始住校,俩人是上下铺,可常常是俩人睡在一个铺上。女尼甲对住持说:“她只要不在我的视线之内, 我心里就忐忑不安,我也觉得这不正常,可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心。”

 住持希望妙法老和尚能帮助解决这个难题。老和尚沉默一刻后说:“她们俩前三生是母子,母慈子孝,恩爱至深。再一生成为夫妻,关系更加亲密,如漆似胶,厮守一生。因为*心重,来生堕为一对燕子,朝夕不离。

 这对燕子把窝建在了一个寺院内的大树上,所以天天都能听经闻法,今生才能同转为女身,聪明强记,又一同出家修道来了。

 好好修行,今生就可以了生脱死。如果多生以来溺于情爱的心还不能放下,来生会堕地狱,再想接触佛法就难了。

 老和尚应住持的请求,又特地为女尼甲乙作过一次长谈,当她们明白彼此因缘后,当即发愿要放下,去大殿求忏悔去了。

佛学爱情哲理小故事2:《梁皇忏》背后的 爱情故事

 将从佛学院毕业那年,按规定必须入关房闭关。我一向胆小,怕黑又怕鬼,一想到七天的禁足,一颗心七上八下的,要做什么功课呢思量再三,我决定拜《梁皇忏》。

 一来,听说《梁皇忏》忏文优美,读来心旷神怡;二来,藉着匍匐起落的礼忏,应可消除独处的恐惧。就这样,我在邻近后山的关房中,一面随着照入屋内光影的挪移,在日夜轮转之间,拜了十部《梁皇忏》。

 对当时年轻气盛的我来说,《梁皇忏》写了什么,并未有深刻的印象,一心只想快快完成功课。十年后,重读《梁皇忏》,我突然发现,这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忏文,撇开梁武帝以此忏「教化」僧人的政治面不谈,里头所写的其实是真实人生的百态。

 从一条大蟒蛇的忏悔开始

 和《慈悲三昧水忏》一样,《梁皇忏》的缘起,也有着一个传奇的故事。这故事要从梁武帝的皇后郗氏说起。

 自从郗后死后,武帝日夜郁闷不乐。一夜,蓦然惊见一条大蟒蛇盘绕梁柱,武帝惊骇极了!不料,蟒蛇幽幽地诉说:「我就是郗氏,生前嫉妒六宫嫔妃,动心发口,有如毒蛇,因心怀瞋毒,死后堕为蟒蛇。不但饱受饥饿,也无洞穴可栖,身上每一鳞甲被虫啃囓,如刀割一般。……希望皇上能做功德来救拔我。」

 武帝听后,万分感慨,不一会儿,蟒蛇不知去向。次日,武帝集合高僧,问有何善法可为郗氏赎罪脱苦,宝志禅师回答必须礼佛忏悔方可,于是武帝请宝志等人编辑了忏文十卷。礼忏完毕后,室内异香扑鼻,抬头见一位容貌端丽的天人,说:「蒙皇上礼忏功德,我已脱蟒蛇之身,超生忉利天,特来拜谢。」说完不见踪影。

 这忏法便以梁皇为名,称为《梁皇宝忏》,又以佛法慈悲救度,又名《慈悲道场忏法》。至今千余年来,世人欲报亲恩,荐拔祖先及冤亲债主,或为在生者消灾祈福、除病延年等,多虔敬礼拜此忏,感应故事流传不断。

 《梁皇忏》写出真实人生的百态

 那么,《梁皇忏》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为何能「忏文举处罪花飞」,超度堕落为蟒蛇的皇后升天呢

 在佛教中,礼忏是一种透过忏文反省自己种种错误的言行,进而发愿改过迁善的修行法门。因此,翻开《梁皇忏》,你会发现里面有各种形形色色的「恶人」与「恶行」,也有造作恶行之后所受的种种果报。忏文所描述的种种情节,简直就是一部《台湾霹雳火》!

 例如,「或为田业,或为舍宅,或为钱财,更相杀害」;或「陡秤欺狂、倾陵下劣,或偷盗他财,以自供给,无有诚信」;或「小不适意,便大恚怒,取诸众生,种种恼害」。还有惟恐「我不胜人,人能胜我」,于是以「华门望族」、「多闻识达」、「篇章计艺」等凌人傲物。其中两句令人拍案:「言己者,则靡德不归;说他者,则何恶不往。」

 仔细地想想,这不就是现实人生的写照吗即使没作奸犯科,大部分的人总喜欢赞扬自己,诋毁他人,甚至损人以利己。这都是由于牢不可破的「我执」使然,因而从身体、语言、意念之中,造作种种贪婪、瞋恚、愚痴等行为,使得人际间怨怼无量,苦恼无边。

 在种种人际苦迫中,《梁皇忏》特别点出「怨从亲来」。许多怨怼其实是亲近的人造成的,如果是两个不相干的人,何来怨怼「得起怨恨,皆由亲近,以三毒根,自相触恼,以触恼故,多起恨心。」对照许多当今社会亲友间相互伤害的案例,这段忏文更发人深省。

 与其说《梁皇忏》是谈论「罪与罚」,倒不如说它像面明镜,让我们照见真实人生百态。只有看清楚生命的有限与困境,才能走出黑暗,迎向光明。因此,《梁皇忏》便引导礼忏者由皈依三宝开始,深信因果,惭愧忏悔,发菩提心,出离地狱苦,解冤释结,并生自庆心,知恩报恩,警念无常。最后发回向心,以求解脱、离苦得乐。

 忏悔是一种转化心灵的方式

 「善恶二途,皎然可见。罪福果报,谛了无疑。唯应努力,勤行忏悔。」《梁皇忏》强调,只有忏悔才能除灭一切怨怼。因为要改变命运,还是得从「心」转变起,忏法是帮助我们看见并转化自心的一种法门。

 或许有人认为:「自己没做错事,何须忏悔忏悔不是大奸大恶之徒的事吗」但人常常是善忘且昏昧的,在不自觉中产生不善的念头或行为,伤害众生而不自知;人常常也是无法自主的,在情绪或偏见的牵引下,很容易做出悔不当初的事来。若我们能时时发忏悔心,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心也就能醒觉而柔软,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不是道德救赎,而是心灵的净化与提升──慈悲一切,怨亲平等。

 夏夜里,阅读《梁皇忏》的我,彷佛上了人生宝贵的一堂

佛学爱情哲理小故事3: 记得前世的德尼蚌牡姑娘

 从前山沟里住着一个美丽的姑娘;她对男人从来不说一句话。王子、财主儿子和小乞丐三人在一起打赌,看谁有本领能取得她的欢心,让她开口讲话。王子和财主的儿子先去,尽管他们衣着华丽,携带着各式各样的珍宝,还在姑娘面前 唱歌 跳舞,姑娘还是不开口。

 后来小乞丐向一个老阿妈打听她的身世,老阿妈告诉他,姑娘不想讲话是由于她还记得自己前几世的悲惨经历。她最早转生成为老虎,丈夫和两只虎崽被猎人打死了;她愤怒地扑向猎人,也被打死。

 随后转生成鹧鸪鸟,牧童放火烧鸟窝,把小鹧鸪和她烧死了,丈夫把翅膀浸在水里再飞回来灭火,也被烧死。第三世他投生成百灵鸟,在财主家的地里做窝下蛋,孩子刚出壳,丈夫出外觅食,财主给地里灌水,她和孩子们又被淹死在水里。

 她想起这些事无限哀痛,所以不愿意同男人讲话。小乞丐来到姑娘面前,姑娘还是睬也不睬地把门关上。

 他便用姑娘前世丈夫的口吻哭诉起过去的苦难经历来,姑娘的心被打动了,“一世一世的事回想起来太伤心了,你每一世的妻子都是我,冤家呀,请到屋里来吧!”

 他俩成亲以后双双来到王宫,按照当初三人打赌时的承诺,王子给了小乞丐半壁江山,财主的儿子给了他许多财宝。后来姑娘还当上了当地的国王。那儿从此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不断情根 难出轮回 众生的凡情是颠倒的,错误的,这是站在佛菩萨的境界上说的,佛菩萨怜泯我们。真正修行佛法的人是必然要断了这颠倒的凡夫之情而将之转变成伟大的慈悲心,外熄诸缘 内心无喘 心如墙壁 始可入道哦,情根难断。所以大部分都逃避这个问题,可以慢慢用禅修白骨观,念佛持咒增加定力慢慢转化,要明白的问清自己对此情欲是否能真正放得下,若真放下了,在那里修行都一样,若放不下那就老实念佛持咒慢慢熏习转化,种他生成佛之因了,现世感情方面,随缘了业就是了。不要强求。若是讲到爱情,那是世间事,本和佛法没有多大挂钩,佛法是出离三界证涅槃果,欲涅槃,必断此欲望。世俗多借用佛学名词来讲解爱情观,什么三世因果了,宿世前缘了。有缘无缘了。等等。本是想让众生不要执著,未想众生越执越深。世俗的爱情嘛,我的观点是,喜欢就追嘛。有缘分就会在一起,自己尽量争取。一切积极点。若实在无缘该放下要当下放下,不要让痛苦追随自己。把星云大师的佛教爱情观贴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学佛人要记住,佛菩萨永远不会遗弃每一位众生,多是众生自生障心,不愿佛菩萨救渡,是看就算地狱众生还有地藏菩萨救渡即知! 星云大师谈佛教的爱情观一般人对于这个,总觉得很好奇;因为,大家以为只有男女的情爱才叫做“谈情说爱”。其实,不一定只有男女或男男之间的情爱才叫做爱情,父子、母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之间的袍泽之情都是情爱。

  

爱的世界很广阔,我们不但爱人类社会,譬如爱父母、爱朋友、爱国家……;我们也爱植物,比如陶渊明爱菊花,周敦颐爱莲花等;还有人喜欢动物,养猫、养狗、赛鸽;甚至有人喜欢矿物,收集各种奇石异物作为赏玩;更有人集邮、集火柴盒。爱慕有情众生固然是一种情爱,喜爱无情的草木也是情爱。

  

常常听到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类从何处而来的?”佛经里面便告诉我们:“人是从爱中来的!”经上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众生”,可知人是有情感有情爱的生命。爱,是生命的根源。

  

有的爱是属于“染污”的爱,有的爱属于“纯洁”的爱,有的爱是“占有”的爱,有的爱是“奉献”的爱。“爱”究竟像什么呢?从坏的方面说,爱如绳子,会束缚住我们,使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锁住我们,使我们片刻不得安宁;爱有时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又像刀口上的糖蜜,为了贪尝那一点点甜味,而可能有破舌丧命的危险;爱更像苦海,“所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它可以使我们在苦海里倾覆灭顶。

  

从好的方面讲,爱是牺牲、是奉献,爱是鼓励、是慈悲。对大众而言,总希望被人所爱,喜欢获得别人的感情。但是有一些人,他们则喜欢发挥自己的爱心,去爱社会上的大众。可是,爱,有时候是很容易出问题,因为“爱”与“恨”是对难兄难弟,几乎是形影不离的。爱得不好,会成为恨,因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讲的爱,往往仅限于男欢女爱,而不能进一步将爱扩充为民胞物与的襟怀,将爱升华为爱护一切众生的慈悲。今天,我想分四个层次来跟各位讲人间的情爱。一.人间凡夫的情爱

   

所谓凡夫的情爱,往往是狭隘的、有限的,凡夫的情爱是占有的、有相的。人间凡夫的情爱,有时候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归纳其原因,大概有下面几种。

   (一)爱的对象不对

  

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动起爱慕的念头,是人之常情,但是爱慕的对象不当时,不但不能增加幸福,反而凭添烦恼。譬如对方已经使君有妇、名花有主,还苦苦追求,只有造成悲剧。况且感情是双方面的事,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是无法勉强的。用情的程度也应该当浅则浅,当深则深,如果陷溺太过,难免会遭致没顶的结果。

  

(二)爱的观念不对

  

有的人以为家财万贯便能买到别人的情爱,有的人以为身分不相称、门户不相当便不能交往,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拿男女情爱的例子来说:像过去的婚姻,一定要有多少聘金才能来作媒,才能谈论婚嫁;或者在谈情说爱的时候,总考虑到对方的身份、家世、品貌、学历、职业,列出许多条件来。像这种有条件的爱,已经成为一种物质层次的爱,而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真正的爱是不讲求条件,完全付出的。

  

(三)爱的方法不对

  

有的人以为可以三妻四妾、金屋藏娇,享尽齐人之福,这是个人享乐的私爱。有的人对于心爱的人,纵然有错失,也不加以指正,而自己讨厌的人则百般加以挑剔,眼睛彷佛蒙上了一层阴翳,不能明白地看清对方的真正面目。因此有人说:爱情是盲目的。我们应该有“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善”的认识,才能真正发挥爱的功用。

  

过去有一则警人的故事:有一个富翁非常宠爱他那独生子,舍不得让孩子吃半分苦,衣服是服侍者穿的,饭是一勺勺喂着吃的,像这样一直娇生惯养到三十岁,这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一切都不劳动手,什么事都不做。一天,富翁过五十大寿,特意请了一个星象家来算命,这一算,才知道富翁阳寿是八十岁,而儿子只能活到六十二岁,这下糟糕了,富翁还来不及替儿子伤心,儿子已经呼天抢地的哭起来了:爸爸呀!你只能活到八十岁,那时我才六十岁,还有好几年要活;那时你已经到棺材里睡觉了,谁来养活我呀?我怎么穿衣服吃饭呀?’

  

父母错误的溺爱,反而害了子女一生;父母鼓励的爱,却能给予子女莫大的力量,对人生做出正确的抉择。二十几年前,现在在西来寺住持的慈庄法师决定出家的时候,她的父母一面流泪一面含着微笑看她完成剃度。为什么她的父母会悲喜交加、又哭又笑呢?晶莹的泪珠之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在当今的佛教界,有很多大学生发心出家,知识青年献身佛教已经不算稀有的事了。但是在二十多年前,台湾佛教界风气尚且闭塞未开的时候,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投身到佛教里,的确是很难的。她的父母对他有骨肉父子的感情,希望子女永远能承欢自己的膝下,但是他们之间更有道情法爱。做父母的,在微笑与眼泪之间,别有一番深刻的意义。

  

其实,佛教并不反对正当的男女之爱、夫妻之情的。只是,现在社会上一些男女青年谈恋爱,已经成了胡乱之爱——从可贵的男女之爱演变成惹事生非的乱爱,这种现象是很不好的。

  

有人说,情爱一场,在法国是一出喜剧,在英国是一出悲剧,在意大利则是一出歌剧,如果在美国,现在的情爱已成为一场闹剧。而情爱如果在我们中国,以我从旁观察,则是一场丑剧。

  

为什么我们现代社会的情爱是一场丑剧呢?大家从报纸上可以看到许多怵目惊心的报导,情爱的结果不是毁容就是伤害等,制造了很多骇人听闻的丑陋事端。我看到这许多丑陋的事情发生了,总不禁慨叹:唉!众生实在不懂得情爱。

  

所谓情爱,我们姑且不必讲到牺牲、奉献,但至少在情爱里面彼此不能伤害到对方。《战国策》里,乐毅说了句话:“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其名。”一个君子,如果与人绝交了,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贞之臣离开了国家,亦不解释自己的高洁之名。同样地,有情人能成眷属,固然很好,如果不能,也要像君子一样,好聚好散,不必翻脸成仇。一旦情感破裂了,彼此和和气气地离开,怎么忍心把自己过去曾经一度那么热爱过的人,憎恨地丑化他、伤害他,甚至摧残他,这又是何苦呢?

  

有人说,青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中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在身上、在手上;老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放在心上,刻骨铭心。由此可知,对爱的体会是随着年岁的增加而日趋成熟的。一般说来,凡夫的情爱是从红颜到白发,从花开到花谢,比较贪恋于男女之欢。如果情爱能够随着我们人格的递增而日益提升,随着道德的长进而日臻纯净,那么凡夫的情爱也会愈来愈升华,从爱自己,乃至自己的父母眷属,进而爱世界人类。

什么是佛法

张澄基 教授讲

编印缘起

‘什么是佛法’演讲词乃张澄基居士应美国佛教会之请而准备。张居士精通梵文、西藏文、中文、英文、著有中、英文著作多种;现任美国State nsylvania教授,课务极忙。此文稿乃在张居士指导之下,由沈家桢居士整理写成。

演讲词中之‘佛法与其他宗教的比较’及‘什么是佛与禅的概述’,张居士曾在美国先后演讲几次,并包括在已出版的‘佛学四讲’之内。词中最后一部份‘一般人可行的方便法门’,系沈居士所建议经张居士印可而列入。张居士之于沈居士,谊在师友之间,两位相处甚密。本人对张沈两居士热忱弘扬、并同意将此演讲词由美国佛教会印成单行本以广流传,谨合十随喜。

乐渡谨志于纽约

西历一九六六年十一月

什么是佛法

各位大善知识!

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治朝代,很少有超过一千年以上的统治时间。中国的周朝,号称是一个极长的朝代,前后一共也不过八百多年;罗马帝国,在东西分裂以前,统一的时期,也不过五百年左右。但是,世界上的五大宗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回教、犹太教——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回教是最年轻的一个,到现在也已经一千多年;基督教则将近二千年,佛教、印度教和犹太教,都已超过两千年。世界上以亿万计的个人死去了,万千的家族灭绝了,万千的国家和民族衰亡了,独有宗教却能在各种激荡变乱中长存不坠。这个铁的事实,说明宗教是全人类的一个永恒的需要。这个需要是超国家,超民族,超时间和超空间的。宗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人类的第二生命。地球上有人类一天,就有宗教一天。有些人以为食和色是人类两个最根本的需要。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食和色是人类两种生物性的需求,人类还有一个与其他动物不同的那就是宗教性的需要。请注意;这里所说的‘宗教性的需要;’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宗教性的需要,就是人类心灵对真理永恒,圆满,或至善,至关,至真的不停的追求。在这个片暂,苦痛和迷茫的人生中,人类最是需要心灵的依托,凭借和归宿。人生有许多的非人力所能补救的缺陷和迷闷,悲哀和苦恼,这一切,只有在宗教中才能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宗教的需求,是人类最根本的三大需要之一。它的力量,有时远胜过其他两大需要。因为这个缘故,宗教才能在世界上留存这么久!

以上系就需要的观点来说明宗教的重要性,现在再就因果的道理,来捡讨为什么宗教会在世界上永久留存。

古代的帝王,大都说不上有什么政治理想,凭借权术与武力,得了天下以后,就乐享其成,还要把天下传给子孙。他们的目的或发心,多半是自私的,绝少有广大的理想和悲愿。根据佛法所谓‘如是因生如是果’的原理,以这种发心为因地,焉能生万世太平的果呢?现代的政治领袖,则都以自己的国家或势力范围的利益为前提。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正义,更不惜牺牲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安乐。这种有限的心量,自私的企图,和不择手段的唯利主义,怎能为全世界人类所崇仰,而能永恒的在全世界人心中长存呢?宗教之所以恒久留存,就因为他的教义多半是超国家,超种族和超现世的。在教义上具有国家性和种族性的宗教,例如日本的神道教和犹太民族的犹太教等,虽然也能因其具有宗教的超现世性,而能在其本国或本族长存不替,但终究不能超越国族的界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这就是如是因生如是果的明证。世界上任何政治主义及政治措施的所以不能在世界上留存长久,就因为这种主义或措施,每每只是为解决某时代当前的问题,或人生某一部分的问题。其‘发心’既偏狭,其意图多自私,所以其价值微小,不够条件在人心中永恒存在。宗教就不同了,宗教的著眼点,不但要解决人类当前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人生永恒的问题,不但谈人生,而且谈人死;其心量不但超越国家,种族和阶级,而且超越现世。所以宗教能长远的为全人类所需要。因为现世的一切,纵然能够满足,亦不过暂时的,人类决不能因现世的满足,而以为得到真正的满足。

以上说明宗教对人生的意义,也说明了为什么二千五百年迄今,佛法的需要和价值,亦愈见得明显,愈有研究及身体力行的必要。

什么是佛法呢?通常介绍佛教或佛法,多是从历史的观点来叙述,从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出家、成道、传教讲到以后分南进的小乘佛教及北上的大乘佛教,以至传入中国后分各宗各派的说法。这种用历史的眼光来介绍佛法,虽然有它的价值,但对于佛法是什么的这个问题,终究还仅说明了外表,而没有深入骨髓。我今天并不想用三言两语在这短时间内,就可彻底解答什么是佛法,但想不采用历史性的介绍,而试将这个大问题,用三个不同的方向来说明,至于我这种讲法,究竟是否能使各位得到益处,还是要请各位不吝批评指正。

那三个不同的方向呢?第一是比较佛法和其他宗教的不同。目的是在用衬托的方法来说明佛法。第二是以大乘佛法人人都具佛性的真理为中心,说明我们还未成佛的原因及何以修禅定是成佛的途径。目的在用直叙的方法深入佛法骨髓。第三是针对现代一般人的生活情况,介绍若干符合佛法修持原则而人人可以随时随地容易实行的方法。目的在使人人易于自己体验,逐渐引入,终有一日,明白佛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现在光讲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

一般人都以为佛教只是世界上多种宗教的一种,凡是宗教,都是大同小异,其实佛法和其他的宗教有著大大的不同,在今日人类思想紊乱,彷徨,各种宗教都在声嘶力竭想挽救这个崩溃的趋势的时候,这些佛法和其他宗教的不同之点,正是说明佛法为什么是顶伟大,彻底,积极,足以担当起挽救狂澜,解脱人生痛苦的最上法门。

我这里所谓的一般宗教,是指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而言。这些宗教,在他们的教徒之间,也许认为彼此的教义相差很大,不能相容相通;但我们如用佛教的教义来和这些宗教的普遍宣传的教义比较,则觉得他们的基本教义,实很少大不相同处,因此为易于说明起见,我将佛教以外的宗教系,列为一个系统,而拿佛法来和这个宗教系统作比较。

我归纳比较的结果,认为佛法和其他的宗教有七个大不相同之点:

佛法与其他宗教的第一个不相同点:‘佛法否认上帝造世界及最初的开始’。

所有一切的宗教,除佛教外,其他任何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相信有一个万能的上帝,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帝;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上帝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可以做。

可是佛法却不承认有这么一个创造世界万能全能的上帝,因为佛法在基本理论上,根本不承认有一个创造世界的最初开始。佛法的理论:‘开始’这个观念,是因人类‘有限’的心理,不能涵括万千的因果关系,为其本身的假定罢了。

让我举一个例子来帮助说明。譬如讲今天这个演讲吧,大家都说,是八点钟开始,九点钟终了。所以我们说这个演讲绝不是一个最初的开始。因为显而易见地,在演讲开始之前,还有其他许多‘因果相续’关系的存在。八点钟以前,各位或在家中,或在其他地方,纷纷到这里来。这些都是在演讲会以前所发生的事。对这些事而论,八点钟的演讲是终了而不是开始。演讲会之后,各位又纷纷散去,坐车的坐车,走步的走步,这些都是在演讲会以后所发生的事。对这些事而论,九点钟的散会是开始而不是终了。因此‘开始’这个概念,只有在对某一特指事物而言时,方有其意义,否则就没有意义。最初的开始,或绝对的开始,是根本无意义的。

一般宗教的‘宇宙原始’论,即是犯了这个错误。将漫漫无究无尽的宇宙‘因果大相续流’硬生生地凭著自己的有限性的意思将它截断,硬说有个开始。因为有这么一个最初开始的假想,所以接著就弄出一个创造世界的万能上帝来。问题是:上帝如果是万能而又慈悲,他老人家为什么不把他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这些苦痛的众生,当皮球一样,一脚踢上极乐天堂,岂不痛快!可是事实上,他没有这样做。

实则上帝也是思想上的假定。上帝这个概念,是由于古代人民震慑于宇宙间许多不能解释的现象,如雷电、地震、海啸、瘟疫等而来。人类创造出来这个‘神的’观念,不仅对宇宙现象的奇妙,有了解释,同时也满足了人类实际的需要,使他们得到了‘安全感’。这种观念,在人类政治社会的进展上有它的价值。可是要谈真理,这种人为的假定,就很难自圆其说。佛法不但说明‘最初的开始’是人类有限性思维的产物,而且告诉我们,这个创造世界,造人造物的上帝,也是人类思想中的幻想。佛法的智慧因此超过了其他宗教的基本教义,这是佛法和其他宗教的最大的一个区别。

佛法和其他宗教第二个不相同点:‘佛法的目的,是要使人人成佛,但其他宗教,却绝不许可人成上帝’。

佛教里有至高的佛陀,有菩萨,也有天神;但是佛教里的至尊的佛却与其他宗教的上帝完全不同。要说明这一点,我想先对‘佛’下个简单的定义。通常我们简称释迦牟尼佛为佛。在历史学家的眼光里,释迦牟尼佛是二千五百余年前印度的一位思想家;在佛教徒的心里,释迦牟尼佛是这个世界里佛教的创始人或教主,可是在佛法里,释迦牟尼佛是万万千千,在无尽世界中,无量诸佛中的一位佛。我这里所要向各位介绍的‘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我试下的‘佛’的定义如下: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让我重覆一遍:‘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要凭自己的努力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

佛不仅是和其他宗教中的万能上帝不同,释迦牟尼佛且告诉我们:这个理智、情感及能力都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法中也叫做佛性)人人原都具有。只有像平静的湖面上起了波涛,失去了明镜似的水面一样;人类恋著于外境及现象,与假定的诸般设想,为所谓生存、名利、情爱、权力疲于奔命,一直到老死,还不觉悟,因此埋没了本具的佛性;使其本具的至高的理智,至富的情感及无限的能力,不能同时达到最圆满的境地,不能从烦恼苦痛中解放出来。佛陀(释迦牟尼佛)说法应世的目的,即是在教导众生,开显其本具的佛性。佛的悲愿,是要使人人及一切众生都成为和自己一样至善至上的佛陀。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及众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

其他的宗教则不然。在其他的宗教中,上帝和人是永远二个对立的单位。上帝是上帝,人是人。这位万能的上帝,是一切教示的中心。人要信奉上帝,才能得上帝的救,人要得到了上帝的恩典,死后可以上天堂,去和上帝住在一起。可是人却永远不能成为上帝,上帝与人之间,始终有一条鸿沟。基督教和回教中,有所谓神秘主义派,虽也能达到很高的所谓:与上帝合一的境界;但此‘合一’‘Unification with God’,始终意味著一个二元,人毕竟不能完全成为上帝,只能与上帝‘合一’而已,此一对立‘Dichtomy’概念,实为其基本教义的限定所形成。因此许多有高深境界的耶教圣哲,如埃克尔(Master Eckhart) 及回教圣哲阿哈那佳(Ai Hallaj) 皆被指为异端。前者受到教会的严厉谴责,后者竟身遭遇害而被处死。

佛不以自己成佛为满足,他要人人成佛,也教导大家如何成佛。这一个一切平等、大智、大悲的怀抱,其伟大及深广处,确在一般宗教之上。总之,佛法是教人要有自尊自信,为使自己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为使一切众生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我们应该珍惜佛陀传给我们的教导方法,加倍努力,开显我们本具的佛性,使人人成佛,完成理智、情感、能力之最圆满境地的人格。

佛法与其他宗教的第三个不相同点:‘佛法是一个具有包含性和圆通性的教理,其他的宗教,却多半是具有排外性的’。

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建筑在人人平等,众生皆有佛性的理论上。因此在佛教中,找不出像基督教十诫中的第一条:‘你不可相信假神’之类的教义。基督教徒,以回教徒或印度教徒等等所信奉的神为邪神,回教徒或印度教徒,也认基督教徒的上帝为邪神。彼此都说,你不可信奉假神。问题是哪一个宗教的神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呢?这一个争端,竞致用战争去求解决,十字军东征,和基督教的新旧教战争,都是历史上的实例。佛教就没有这种毛病。佛法相信佛性平等,人人都可成佛,所以没有排外和专横的气氛。进一步说:佛教的大包涵性与大容纳性,能包涵容纳一切宗教的教义。任何宗教中所讲的理论,佛法中都具足。但佛法中不共的高深道理,却有很多在其他宗教中找不出来。例如就慈悲救世这一点来说:佛教不但与其他宗教有共同的讲法,还进一步有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说法。广大菩提心和无尽庄严的菩萨行愿,以及甚深广大的空慧学,也是在任何宗教教义中找不出来的。佛法绝不诋毁其他宗教。佛法相信众生根器不同,教导之法,自不能泥一。各种宗教与哲学,皆有其价值和功用,各种宗教,皆能在某一时间空间中,对某一类众生发生教化与利益的作用。依循任何一种好的宗教,都可以使人在现世和未来世得到利益安乐。但如果要究竟解脱和圆满正觉,那就必需要完成究竟解脱和圆满正觉的条件。佛法认为一切宗教,只有深浅的区分,颇少邪正的差别。对任何一个问题,佛法都有几种不同深度的解说,来适应各种众生的需要。佛法这种包涵容摄万象的特性,真是广大无边,不尽其际,难测其底。

再举例来说:大凡具有高度智慧的人们,都能了解和容摄低级智慧的境界;但低智人,却难梦相,更不能了解或涵摄大智慧人的境界。物理学家能了解涵摄普通人的常识,但普通人却不能了解,更谈不上涵摄物理学家们的见解与境界。唯大海水可纳百川,亦唯深广的佛法,能摄尽涵藏一切其他教法。

佛法与其他宗教第四个不同点:‘其他宗教的神是有烦恼和有我见的;佛却是无烦恼的大自在解脱者’

一般宗教都说:如果人不信从上帝,或是触犯了上帝,上帝就会发怒,会处罚人,甚至于会将他永远打入地狱受苦。在各种宗教的记载中,很容易见到上帝震怒,降灾惩罚世人这一类的故事和训诫。基督教的最后裁判尤其令人害怕;因为这个最后审判,可能将你判入地狱去永远受苦,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如果这些话是真实的,人类当真太不幸了。上帝最初就不该造人,而被制造出来的人,因不信上帝,或未受洗礼,就被这慈悲的上帝,判入地狱,去永远受苦,真是一件令人不可了解的事。我们姑且先退一万步,假定有这么一个全能上帝存在。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上帝的性格。上帝如果会发怒送人入地狱,他就是一个有嗔恨心和报复心的人。嗔恨心就表示他的嗔烦恼种子,尚未断尽。各位现在听我演讲,也许此时此刻,并没有发怒——最少我希望如此。但这并不表示,各位没有发怒的能力。假使我此刻走下台来,无缘无故的,在你脸上,打一个耳光,你马上会发怒。这说明贪、嗔、痴的潜能(种子),常常存在心中,根深蒂固的,不容消灭,一遇外缘,马上就起现行。因此,不管人也好,神也好,他如果会发怒,会惩罚忤逆他的人,他就是尚未断尽嗔烦恼种子的人。他在本质上还是一个凡夫,根本还未解脱,更说不上是圆满至善的神!

佛不会发怒,不审判众生;佛不会发脾气,送人入地狱。如果人会入地狱,那是他自己的业力,送他去的,决不是佛惩罚他而将他送入的。佛不但不送人入地狱,佛还要入地狱去救他出来!所以,佛法决不会恐吓人说:‘你不要冒犯佛陀,否则佛陀发了怒,就会送你入地狱’。相反的,佛法却鼓励人,入地狱去度众生。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这种精神的表现!我们如果把佛陀的品德,和其他宗教上的上帝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佛陀的超胜和伟大了。

佛法与其他宗教第五个不相同点:‘佛教是民主的,和重理性的;但其他宗教多半是独断性和独裁性的’。

因为佛法的基本教义,有其先天的平等性,宽容性和包涵性,所以在佛教史上,所表现的,只是宽容和民主精神,与其他宗教的独断和不容忍精神,造成一个鲜明的对照。在佛教史上,固然没有宗教迫害和异端裁判等等事迹,而相反的,佛教和各宗各派,都有绝对自由的发言权,都可以随便发挥自己的意见,还可以批评其他宗派的主张。其民主精神和重真理的态度,发挥到尽致时,竟至于‘呵佛骂祖’;在阐明诸法空寂,一切不可得的道理时,居然说佛是‘干屎橛’,说‘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这种精神,何等彻底!何等豪放!在哪一种其他宗教里,找得到这些表现呢!在其他宗教里,上帝或教主所说的话,是神圣不可过问的。上帝的话,错也好,不对也好,教徒只许全部接受。但佛法却不然,佛教徒对佛陀所说的话,可接受或不接受。因为佛陀所说的道理,因佛教徒根基智慧的不一律,往往是多方面的;佛教徒可以接受佛陀所说的某一部份道理,而不接受其他一部份的道理。在佛经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向弟子及听讲的人说:‘我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总是劝导听众,研究真理,注重理性,从没有用威吓强迫口吻或手段来叫人听从的。《妙法莲花经》上明白的载著:在佛要讲上乘难信的佛法时,竟有五千听众,自以为已经得到了解脱了的,不愿听讲,离席而去。佛陀不但没有发怒,追究或责罚,而只是说:‘他们机缘还没有成熟,与其听了不相信引起反感,增加罪业,还不如让他们离开,也是好的’这是何等包涵,民主及伟大!

佛法与其他宗教的第六个不相同点:‘佛法的爱是无限的;其他宗教的爱,是有限的’。

基督教的圣经上说:‘你要爱你的邻居’,‘你要爱你的仇敌’。这些训示,都是很伟大的。由于基督教的教义,已统超越了国家,种族人类和现世,所以能够有今日的成就。但是一般宗教的教义,虽多能超越国、族、人类和现世,却不能超宗教。爱仇敌可以,但是决不能爱异教徒!一切可以忍让宽恕,但一涉及上帝和宗教,不宽容不博爱的精神,就马上暴露出来了。最根本的问题是:这些所谓异教徒,不也是上帝造出来的人类吗?同是上帝的‘子女’,为什么无端制造了出来,又要送他们下地狱去永远受苦?他的博爱,究竟在哪里呢?佛法的博爱和大悲,则是无限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佛法的爱,不只及于全人类,而且及于全生物。佛法不但叫人要爱仇敌,而且叫人要爱异教徒。恒沙(印度恒河的沙,这是佛经里常常引用代表极多数的意思)众生,若不度尽,誓不成佛!进一步从哲理的观点来说佛法的爱,它是超越一切相的。这超越一切相的爱,和不可思议的空性合一,于了达一切法不可得中,无缘大悲,任运兴起;这个空悲不二的哲学,是佛教教义中,最高深最不可思议之处。这些教义,一下子是不容易懂的,但我想趁这个机会,在这里提一提,使各位有个印象。

西藏嘎马巴大师的‘大手印’原文中,有几句说明上述的教义,非常有力;

众生自性虽常为佛性 由不了知无际飘轮回

愿于苦痛无边有情众 恒常生起能忍大悲心

难忍悲用未灭起悲时 体性空义赤裸而显现

此离错谬最胜双运道 愿不离此昼夜恒修观

诸法与此心的无生空性,是法尔现成的。情感至极的同体大悲,也是本来具足的。悟证诸法空性时,大悲心会不假做作,任运生起,这是微妙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被无明习气所覆盖,不能开显本具佛性的有情,佛陀自然会生起无比的悲心。佛之慧眼,见我们众生之本性,皆是佛性;因此佛本能地觉得众生的不成佛,是他自巳的不够圆满,所以他会自然地尽未来劫,去成熟一切众生,使皆完成佛道的事业。有修证的学佛人,能常常有‘我与诸佛同一体的’境界,而十方诸佛却时时刻刻在‘我与众生同一体’的境界中。唯有从这种高深的法尔境界里兴起的大悲与博爱,方才是平等的,无偏私的,最彻底的,最圆满的,和超越一切分别和限量的爱。

佛法与其他宗教第七个不相同点:‘佛法所教的往生净土,和其他宗教的永生天堂完全不同。’

一般不够了解佛法的人说:基督教祈祷上帝,死后登天堂,和佛教念佛往生净土,并没有什么不同,这话表面上看来,好像不错,但仔细研究一下,就知道其中有很大的差别。

其他宗教里所宣传的天堂,地狱,似乎是和这个人世间相对立的处所,天堂,人世及地狱,似乎包括了整个宇宙。人世是暂时的考验场,天堂或地狱,才是真正人生之终点。这是一个有限的及消极的论调。佛教所讲的净土,却根本与此不同。佛法的宇宙观是无限的。大乘佛教,在开显诸佛广大庄严法界时,明白地说明宇宙的无限性。恒河沙数世界,也仅是无尽法界中的一粟罢了。所以其他宗教里的天堂,只有一个,而佛法中的净土,却多得不可思议。像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只不过是广大无边,无穷无尽的法界中的一处净土罢了。进而言之,佛法中了义的净土,可以在西方,也可以在东方,也可以即是这个世界。维摩诘经里说:‘心净则国土净。’你能自净其心,此土即是净土。所以往生净土,与投身这个世界,本质上并无不同,也绝对不是一切的终点。

其他宗教里所讲的登天堂,所谓永生,是和上帝在一起,去享乐的。佛法根据因果的原理。认为以有限的善因,是不可能得到无限永生的善果的,所以上天堂去享受,将你的善因享受完了之后,还是要掉下来的。像仰天射箭一样,势力尽了之后,箭就又回跌下来。佛法的往生净土,是说凭借著你的善因,你就能够到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净土)里去而已。在诸佛宏愿的感应下,整个环境都能助修行。修行有了成就,依照你自己的愿力,并不一定永远住在这个净土,而是要到他方无尽世界去和再到这个世界来度脱众生。

综结的说:往天堂去享乐实在是有限宇宙论者的自私和消极的幻恋;而往生净土再去修行,则是无尽悲愿菩萨的方便庄严!

佛法与其他宗教的教义,不相同的地方很多,前而所列举的七点,只是检最普通及比较容易懂的来说,目的想用衬托的方法,帮大家对‘什么是佛法’增加一些了解。现在进一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

(一)怎样才是佛;

(二)人类因什么缺憾所以不能显现这本具的佛性;

(三)佛陀传给我们什么方法使我们可以修炼以达到理智、情感及能力都同时存在的最圆满境地的人格?

前面我已对‘佛’试下了一个定义: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我这里必需说明一下,这个定义,并不能表示绝对的佛性,而只是凭人的脑筋思想范围内,想对佛性作一个比较容易了解的解释罢了。说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也就说:佛是全智、全悲和大能的人。什么叫做全智、全悲及大能呢?让我逐一的解释一下:

第一、什么叫做和全智。

佛的全智,包括两方面的大智慧:一个是纵深的,一个是横面的。这个纵深的智慧,佛家称为‘如所有智’;这个横面的智慧,佛家称为‘尽所有智’。‘尽所有智’就是遍知一切法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智慧。

佛学与心理(13)——众生皆苦、慈悲为怀(认知行为疗法)

一、众生皆苦、慈悲为怀

人每天都要吃喝拉撒睡,这是提醒我们要宽容和慈悲。吃,让我懂得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欲望,要去理解同情;喝,让我懂得那杯入口的温柔也是他人的需要;拉撒,在提醒我自身也有污秽,应少一点自怜傲慢的清高;睡,告诉我要爱惜自己,在适当的时候允许自己的虚弱,要体谅别人的脆弱,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生活这么些年,发现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包容“二字。我不敢也不能妄谈自己有什么佛家的慈悲心,因那慈悲心必须要遍尝过人间五味才有资格提起。但每每被人伤害,被人中伤时,横眉竖目咬牙切齿之时,内心竟莫名地萌生一丝悲凉。为自己悲凉,为伤我之人悲凉。

我们逐渐明白,人生的复杂与曲折远超想象,犹如情感的丰富与纤细远非一己之力能所能控制。 于是,收起轻易做出评价与结论的习惯,对待周遭人与事,慈悲远远比懂得更重要。

捻朵微笑的花,想一番人世变换,到头来输赢又何妨;日与夜互消长,富与贵难久长,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眉间放一字宽,看一段人世风光,谁不是把悲喜在尝;海连天走不完,恩怨难计算,昨日非今日该忘。

二、我佛慈悲

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

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

慈悲:救人苦难。

佛是梵语,翻译过来是,觉悟,无所不知。

我佛慈悲,意思是,当我彻底的无所不知,觉悟到世间的一切来龙去脉的时候,我会本能的慈悲一切。

慈悲之后自然是很欢喜的布施一切。

就是佛的“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

我佛慈悲亦是我心慈悲。

众生心性即是佛性,具足慈悲智慧。

由于众生迷惑颠倒,被自身业力障碍了佛性光辉,如果众生能够通过修行,开显自身佛性,彰显大慈大悲的心性,就是我佛慈悲。

佛陀当初从皇宫逃离到深林中是为了求得人生痛苦、烦恼的解脱。

佛陀本怀来说,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痛苦、烦恼离家修行,而是为了他人和万物众生痛苦、烦恼的解脱修行。

那么为什么我佛慈悲呢?

这就要说要说说它的上一句了“众生皆苦”,众生有诸般苦楚,很难解脱,其中众生都有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八苦。

觉悟的人,才能明白众生(包括自己),生活在世间,不过是苦中作乐,梦幻泡影,刹那之间就破灭了。

这八苦很少能有人能够真正的解脱,所以我佛慈悲,来解救众生,那你肯定在问为什么世间还有这么多的苦,何时才能解脱?

佛渡有缘人,什么是有缘人,有缘人就是自身肯努力,佛陀苦修多年才得以解脱,我们常人自然也要努力。

向善,这样才能够得到解脱,“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三、弱水有三千,只取一瓢饮

药无贵贱,对症为主。众生病症不一,没有哪个法门可以包治百病。信为道源功德母,有信心的法门,才是适合的法门。前提是正法。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

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

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

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取一瓢饮。” 

人活着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再多的荣华富贵,到头来都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一隅,一张床,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一本书,一个知己,就应该可以让我们感到特别幸福。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当我们从疯狂疲惫的获取中真正醒悟时,才发现大好的年华已经从手中流逝了。 

生命是一种缘,有时刻意追求的东西或许终生得不到,而不曾期待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 

人生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也渐多,自然会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

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祸千年。进入这个阶段,心境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们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倘若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命了。人就会这山还望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真心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人在这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

任由红尘滚滚,自有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

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丁俊贵

2019年6月17日

今天听了一本书《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作者罗伯特·赖特,进化心理学学者。

这本书讲了三个佛学概念,苦、冥想、和色即是空。那就一一和你聊聊这三个词。

苦。据说当年,释迦牟尼就是因为看见了“生、老、病、死”四种“苦”之后,才决定开始修行的。那究竟什么是苦?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可能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抓住根本,才会生成洞见。比如有一个说法,是之所以觉得苦,是因为“执着”。如果你不那么执着,就不会那么苦。想想也有道理,生活中你总喜欢和自己较劲,要么就是和别人较劲,要不都觉得生活没有意思,甚至有人以此为业,乐此不疲。

但是在这本书中,赖特认为“苦”就是不满足。你细想一下生活中,确实因为没有比人有钱,不开心,因为没有别人穿的好,不开心,因为没有别人运气好,不开心,总之一切都不顺,生活充满坎坷,有人觉得生活就该如此,苦尽甘来,逆来顺受,也不会去想为什么苦。可是你也能发现有一些人,即使没有大富大贵,没有看上去那么有钱,可是人家就是活得很开心,不恋过往,不畏将来。有的人则一辈子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这么做会不会不好,那么做会不会别人不高兴,活在自己的恐惧里,不敢发声,也是有的。

其实,在进化过程中,基因并不在乎我们是不是开心快乐,只是用这种短暂的快乐诱骗我们完成基因的传递,从这个角度看,并没有什么是真正快乐,不过是心里的感受罢了!你在做某个事情之前,你觉得做这件事会有多么快乐,可是真正做了之后,又感觉到很空虚。这就是苦,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那么苦和烦恼也就只是一种假象,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作者提出第二个概念,冥想。

冥想的形式非常简单。如果你追求仪式感,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弄个垫子坐在垫子上。具体什么姿势似乎没有太多要求,大概只要不睡着就行。第一步就是坐下,第二步,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别的什么都不想,一心一意地专注呼吸。你不要小看这个方法,他可以让你观自己,找到灵感,像大公司谷歌,专门设置冥想室,让大家集体寻找灵感和内观,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书中提到,内观中,通过专注呼吸达到正定只是基本功。正定以后是正念,正念要求你把专注的功夫随时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上。你可以专注地欣赏一朵花,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专注地去体会饭菜的味道,专注于什么都可以。而单纯的专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从中获得洞见,这是不是我之前讲到的活在当下。

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集中注意力”吗?不一样。我能集中注意力读一本书,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想法是跟着作者在走,我还会随时联想到书以外的内容,这种集中注意力很容易。但是冥想中的专注,可以说是“停留注意力”,是把注意力只集中在这一点上,排除任何额外的思想。真正能做到什么也不想,看来真的很难。

最后一个概念,空。有人认为“空”就是没有,世间万物根本就不存在,但赖特说,大部分佛学学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所谓“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心理学也有依据,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则进一步认为,其实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动赋予意义。比如字母“Q”,如果你联想到 QQ,你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联想到“阿Q”,你会有别的感情。总而言之,你对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的。那么事物让我们产生的感情,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就是“色”。

当你认识到空和无色的时候,再去看万事万物,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实。第二点,人们对这些东西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触,其实是不真实的。这就是“色即是空”。也就是说能够区分空和色,你更加客观看待世界。

赖特讲有人说佛学会不会让人失去生活的乐趣、看什么东西都没意思?其实并非如此,佛学是让人更自由,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你能获取更丰富的体验。据说,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不管是不是,苦与乐,只是心里感受,是人为主管的情感,让我们对一个事物有了执着,产生偏见,而这时,或许冥想可以让你摒弃这种主管杂念,专注,冷静,看待一切事物。对于想要理性思考的人是不是如获至宝。

最后,说一点自己的感受,不论学什么,不是为了学而学,也不是学什么都对,要能够辨别那些对自己有用,怎么使用,需要学会拆解和整合,一个东西,先拆解不能拆解的时候还能在组合回去,才说明自己真正理解了。而写文章,只是拆解的第一步。冥想,需要练习。每日3分钟静坐走起!

分类: 社会民生 >> 宗教

解析:

凤凰涅盘大概是郭沫若先生的作品吧,佛教里没有应该没有凤凰的,大鹏金翅鸟到是有,佛教里有三藏经书,没有传说,传说一般指我们中华的民俗文化

凤凰涅盘

郭沫若

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Phoenix),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按此鸟殆即中国所谓凤凰:雄为凤,雌为凰。《孔演图》云:“凤凰火精,生丹穴。”《广雅》云:“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

序 曲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

山上是寒风凛冽的冰天。

天色昏黄了,

香木集高了,

凤已飞倦了,

凰已飞倦了,

他们的死期将近了。

凤啄香木,

一星星的火点迸飞。

凰扇火星,

一缕缕的香烟上腾。

凤又啄,

凰又扇,

山上的香烟弥散,

山上的火光弥满。

夜色已深了,

香木已燃了,

凤已啄倦了,

凰已扇倦了,

他们的死期已近了!

啊啊!

哀哀的凤凰!

凤起舞,低昂!

凰唱歌,悲壮!

凤又舞,

凰又唱,

一群的凡鸟,

自天外飞来观葬。

…………

凤凰更生歌

鸡鸣

昕潮涨了,

昕潮涨了,

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春潮涨了,

春潮涨了,

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生潮涨了,

生潮涨了,

死了的凤凰更生了。

凤凰和鸣

我们更生了。

我们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凰。

凤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新鲜,我们净朗,

我们华美,我们芬芳,

一切的一,芬芳。

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热诚,我们挚爱。

我们欢乐,我们和谐。

一切的一,和谐。

一的一切,和谐。

和谐便是你,和谐便是我。

和谐便是他,和谐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生动,我们自由,

我们雄浑,我们悠久。

一切的一,悠久。

一的一切,悠久。

悠久便是你,悠久便是我。

悠久便是他,悠久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欢唱,我们翱翔。

我们翱翔,我们欢唱。

一切的一,常在欢唱。

一的一切,常在欢唱。

是你在欢唱?是我在欢唱?

是他在欢唱?是火在欢唱?

欢唱在欢唱!

欢唱在欢唱!

只有欢唱!

只有欢唱!

欢唱!

欢唱!

欢唱!

1920年1月20日初稿

1928年1月3日改削

[赏析]

郭沫若是现代中国的文化巨人。作为新文学史上一个时代的代言人,郭沫若创作了汪洋恣肆的《女神》。《凤凰涅盘》是《女神》的代表诗篇。诗歌采用了自由诗体形式,让浪漫的神话传说插上了祖国再生的翅膀,郑重宣告:旧我灭亡,新我更生,祖国、民族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本诗表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体现了 “五四”时代高亢、奔放、热烈、昂扬的时代气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100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