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派的先锋—韦伯

浪漫派的先锋—韦伯,第1张

德国的音乐先知

韦伯在音乐上的贡献不仅止于歌剧作品,在管弦乐、钢琴音乐、协奏曲方面,他也展现了丰沛的创作才华。他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钢琴家,修长的手指能弹出一般人无法演奏的乐句。他是浪漫时期的开拓者,曲风往往展现了大师手笔,带有强烈的自我色彩。

例如《魔弹射手》中,“狼谷”一景充满阴森的气氛,描述邪恶力量对善良的引诱,震撼了所有的听众。又例如他在钢琴音乐上所展现的浪漫热情、新颖的作曲手法,屡屡为钢琴曲开创出崭新的风格。

      在管弦乐编制方面,韦伯也史无前例地作了许多新的尝试,例如他将传统的两支法国号扩大为4支,并以小号、长号以及低音管加以衬托或组合;他还把原本的钢琴乐句移到管弦乐中,而产生了多彩多姿的灿烂效果。到了浪漫主义后期,管弦乐渐渐朝向大编制的形式发展,强调营造出磅礴的气势,这正是受韦伯开创出的管弦,除了为德国歌剧奠下独立的基石,韦伯在声乐曲中也带入浓厚乐法之影响所致。

除了为德国歌剧奠下独立的基石,韦伯在声乐曲中也带入浓厚的民族情感,这项贡献更奠定了他德意志音乐先知的地位,而这也是浪漫派音乐家的使命。为了唤起大时代的民族意识,他创作了许多平易又富情感的曲子,包括合唱曲、声乐曲与民俗音乐等等,这些曲子莫不将高贵的德意志精神发挥到极限。韦伯焚膏继晷的工作态度,为他在音乐史上写下了不凡的功绩。天生体质羸弱的他常常以多位音乐巨匠为自己的典范,期待自已也能开拓出一番新气象。但是身体的羸弱却让正值灿烂的音乐生涯还来不及再创高峰,便倏然殒落。在生前最后一段日子,他仍为了音乐事业而奔走海外,客死异乡的噩耗传到德国,德国人民都倍觉伤感,他们觉得韦伯的音乐道出了他对家乡的爱恋,他的灵魂应该得到祖国的保护。经过瓦格纳等人的奔走,就在韦伯死后18年他终于得以叶落归根,永远安息于祖国的土地。

人活着,总有自己关心或关切的东西,考试拿高分,工作上取得成功,学术研究、商业上开辟一片天地。到最后,这个追求最高,可能是得道、可能是“愿主与你同在”,可能是“极乐世界”,宗教提供了可能,宗教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每个民族都有个一个表达自己终极关怀的方法,这就是宗教。

韦伯可以说是一位研究包罗万象的学者,也很难将他彻底归类为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或其它什么家。而就韦伯的宗教研究领域而言,也很难就是纯纯粹粹研究宗教,当中涉及了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其实这也就必然意味着,我们在阅读韦伯的著作的时候,万万不可仅限于其某一部著作就事论事,而是应该将眼界放宽,站在韦伯的整个学术研究领域去品读,或至少要放在他的某一领域框架内进行理解。对于宗教思想,同样也必须要结合韦伯整个宗教领域研究框架进行理解,否则就是管窥蠡测了。对此,在这里特别提出以下前提,作为对韦伯宗教领域研究的警醒。

首先必须了解韦伯所处的学术研究环境与背景。韦伯其实深深受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其整个学术研究逻辑都有着德国历史学派的痕迹。 正如吉登斯所说:“韦伯最初的著作是具体详尽的历史研究。他主要以德国历史学派的学者们所提出的特殊问题为背景出发,不断拓宽自己著作的领域,以探明一般理论性质的问题。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素有竞争的传统,韦伯在这一浪潮中借助众多资源,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 而德国历史学派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的自然主义的方法,而主张运用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具体的实证的历史主义的方法。并且每个民族、国家具有不同的发展过程,影响及形成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在于每个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精神,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民族的经济规律。这也就导致了韦伯的历史分析特点,在对欧洲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兴起做出解释的时候,韦伯大量回顾历史,解释历史事实,并且希望立足于西方社会本身,解释为什么西方率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而不是在别的地区。

除了韦伯自身的学术特点外,在理解韦伯的著作时,还应注意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可以说,马克思、涂尔干还有韦伯三位古典社会学家都处于“前现代性”阶段,所谓“前现代性”,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新的世界体系趋于形成,世俗化的社会开始建构,世界性的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民族国家的建立,与之相应的现代行政组织和法律体系;思想文化方面,以启蒙主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对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认知体系开始建立,

在《宗教与世界》的导言开篇就有所提及:“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并不是宗教现象的本质,而是因宗教而激发的行为,因此此种行为乃是以特殊的经验及宗教特有的观念与目标为其基础。因此,基于宗教意识的有意义行为方是社会学家所应加以研究的。……研究的指涉范围仅限于作为现世的一种人类活动的宗教行为:一种根据日常目的、以意义为取向的行为。……社会学家必须致力于理解宗教行为对于其他领域,诸如伦理的、经济的、政治的或艺术等领域的活动之影响,并且明白确认出各个领域所秉持的各种异质性的价值之间所可能产生的冲突。” 事实上,韦伯在之后宗教领域的论述中,也的确主要从宗教观念主导下的行为表现入手,分析宗教在现世领域的意义。可以说,韦伯的整个宗教研究都渗透着“社会学的眼光”,他不局限于宗教本身的义理上的探讨,而是尽可能向宗教领域外围延伸,当然这也是想要阐述“宗教”与“经济”关联性的必然逻辑。

韦伯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通过他的经济著作所体现出提供日常产品的以赢利为取向的工业企业;第二部分就是他的宗教作品所凸显出的推动资本家建立资本主义工商运行组织的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的宗教思想主要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阐述。

他对宗教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中国的儒教、印度的印度教与佛教、犹太教、回教与基督新教这五大世界宗教。他的宗教研究的目的在于证明中国、印度等国家之所以没有成功的发展出理性的资本主义,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种特殊的宗教伦理作为不可或缺的鼓舞力量,而欧洲由于展现出其特有的禁欲新教伦理作为精神动力,因此能发展出资本主义。其实,韦伯的宗教思想始终始终是围绕着资本主义这个主题。他对宗教研究并不是研究宗教现象的本质,而在于因宗教而激发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是以特殊的经验及宗教特有的观念与目标为基础的。研究指涉的范围仅在于作为现世的一种人类活动的宗教行为,重点首在宗教行为对于伦理与经济的影响,其次则在于对政治与教育的影响。

韦伯在经济部分提到现代资本主义产生的6大条件:占有一切的物质生产手段、自由的市场、自由的劳动力、合理的技术、可计算的法律、经济生活的商业化。 他对世界宗教的研究其实也是从这6个条件出发的,最终将核心点落在说明这些世界宗教它们是否具备了现代资本主义下的资本主义的精神与经济伦理。而对五个典型的宗教的论述主要是从担纲者、社会主要阶层的宗教立场、教义以及与现世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的,最终也理清了韦伯在他的作品中所建构的资本主义,是一种西方所特有的的的一种资本主义的种类,这种资本主义是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形式与方向。他所建构的是具有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之市民经营的资本主义,而不是以武力—政治或者非理性的投机利得为取向的资本主义。这种理性的资本主义是以财货市场为取向,以把合理的资本会计制度作为日常标准的自由劳动的理性资本主义企业为先决条件,以特有的禁欲的新教伦理为精神动力的。下面,就分析一下,中国、印度等国家未能发展出理性的资本主义的原因。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没有在中国产生,是缺乏一种特殊的心态,特别是根植于中国人的精神里而为官僚阶层与官僚候补者说特别抱持的那种态度,最是阻碍因素。儒教是个适应现世的宗教,完全入世的俗人道德伦理,它的担纲者是具有文书教养且以现世的理性主义为其性格特色的俸禄阶层。而这官僚阶层其实就是儒教的担纲者阶层。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国一直处于一种家产制官僚体制的管理下,行政里的中央集权非常有限,位于最高支配地位的官吏阶层并不个别地占有利得机会,而是以官吏构成的身份团体共同占有。官吏身份团体对官职、权力的垄断会窒息行政的运作,各州省的分离主义,使得帝国中央财政的理性化以及统一的经济政策未能实现。货币经济发展,但却没有削弱传统主义,反到强化了传统主义的作用。在城市方面,城市完全处于王室官僚体的官职下,不是自有政治特权的共同体,缺乏资本主义理性发展的自主性与统一性。同时由于并无政治军事力量再加上没有公开承认的形式上的可信赖的法律保障,行会的发展就缺乏与西方能比拟的行会制度;官僚体系注重传统的规范,阻碍了法庭辩论地位发展;血缘组织方面氏族是典型的血缘组织,氏族团体强力支持家计的自给自足,因此限制了市场的发展;在法律方面,在家产制的国家里,是以伦理为取向,帝王具有绝对的自由裁量权,所寻求的是实质的公道,而不是形式法律。最为知名的诸令谕,并不是法律的规范,而是法典化的伦理规范。在中国,士人是重要的统治阶层,教育资格的测试由政治当局垄断,考试并不测试任何特别的技能,而在于测试考生的心灵是否沉浸与典籍之中,并没有任何算术的训练,思想一直停滞在相当抽象且描述性的状态。在私人经济领域里,企业的联合垄断削弱了资本主义灵魂所在的理性计算,市场的自由就无从说起。同时,韦伯也提到中国的统一帝国也没有海外的殖民地关系,也阻碍了中国类似于西方古代、中世纪与近代所共有的资本主义类型地位发展。

韦伯说到,在印度,国家的政治和财政手段理性化、贸易与交通都以类似西方家产制样板方式发展,法律制度的适合程度并不比中古欧洲的法律逊色等,近代资本主义之所以没有在印度自发性的茁壮发展,是因为它是以一种制成品的方式输入的。印度,是个村落之国,具有极端强固的基于血统主义的身份制,而这种身份制其实就是种姓制度,种姓制度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种姓制度具有极强的排他性。知识阶层认为世界秩序是不变的。种姓秩序及其与轮回业报说的结合形成的仪式主义与传统主义的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内在约制性。印度的宗教中的存在的禁忌规范对贸易、市场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团体共同体关系造成了极端重要的障碍。任何职业的变更、劳动技术的变革都可能导致礼仪上的降格贬等。种姓秩序是传统主义的,在效果上是反理性的,经济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是截然相反向的,从而也导致了职业伦理是一种特殊意义的传统主义而非理性主义的,城市及其市场低度发展,行会与市民团体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和可计算的法律在这种种姓制度的影响下不可能的。如在佛教中,俗人的救赎追求在于现世的报偿,获得财富和声望,而修道僧则在于来世的报偿。那二者之间就存在则伦理的矛盾。俗人阶层信徒对导师的宗教人类崇拜、宗教救赎手段的非日常性和非理性以及未考虑到大众的利益考量等也不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特别是本地人部分且相当巨大的财富长期以来很少投入到近代企业作为资本。在韦伯看来,印度教所创发出的并不是对理性的、经济上的财富积累和重视资本的动机,而是给予巫师和司牧者非理性的积累机会,以及让秘法传授者和以仪式主义或者救世论为取向的知识阶层有俸禄可得。

关于现代性民族个性,韦伯归纳出这样一些特点:

看待自然和社会现象时,不迷信,把自然或社会现象看作是现象本身,而不当作妖魔鬼怪或者神灵的结果。在解决自然问题时,也趋向于使用科学手段,而不诉诸各类法术;也不会用巫魅去理解社会,或用巫魅手段解决社会问题。

对人之间的私人交情持警惕或疏远的态度,不热心建立基于人情、交情、血缘、地缘之上的关系。更善于建立公共事务当中的合作关系,把目的和原则视作高于人情和血缘。

对道德的遵守,不再仅限于对待熟人,也推广到对待生人。倾向于个人主义,同时厌恶人身依附。

蔑视对政治人物的崇拜,对人性之恶有着认识和自觉;理解民主与自由。

具有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也就是把工作或劳动神圣化,勤奋努力、禁欲、蓄财、乐于投资、敢于冒险。

幸福的人很少仅满足于拥有幸福,因他感觉有必要为他享有的幸福辩护,将之正当化为他所应有的权利。一般而言他会在所属的社会阶层所持的判准中找到这样的正当性,因为正当化所涉及的并不只于宗教因素,还牵涉到伦理的、特别是法律方面的考虑。因此,支配阶层不只倾向于独占社会的利益,并且也意图垄断精神上的恩典;此外,为了巩固他们的权力,他们致力将其他人规制于某种道德行为类型之下,或更通常视规范于某种生活态度里。

在过去,在世界任何地区,构成人类生活态度最重要因素之一者,乃巫术与宗教的力量,以及奠基于对这些力量信仰而来的伦理义务的观念。

最后,至于我们为什么读韦伯,用福山的话作为结尾。 他写道:“传统价值观不是源于理性,而是源于宗教激发的创造力。它们最终的源头是具有超凡魅力的权威。而在现代世界,这种类型的权威让位给了官僚-理性的形式,它窒息了人类的精神,造成了他所说的钢铁牢笼,虽然它也给世界带来了和平和繁荣。在美国,对财富的追求已经扔掉了其宗教和伦理内涵,往往是纯粹的世俗激情。它在很多方面的论述都被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以理性、科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已经传遍全球,为世界大部分地方带来了物质上的进步,把它焊进了全球化的铁笼。但宗教和宗教激情并没有死。印度教在印度中产阶级的复兴,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复苏,宗教在美国的持续活跃,都表明世俗化和理性主义并非必然跟现代化相伴而来。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成功地激发了人们思考文化价值和现代性的关系。但作为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的历史记述,或者作为社会预测,它不是那么准确。这本书出版后充满暴力的一个世纪并不缺少超凡魅力的权威。”

2018114包头

小说里面的描写是说,Rider的战车与Saber的圣剑对冲一战,本该是势均力敌,如果大帝握紧缰绳,至少也是两败俱伤。但是大帝在最后一刻抱起韦伯跳开了,导致战车失控被灭。

之前对Assassin一战也是,如果不是为了将为数众多的Assassin从韦伯身边挪走(召唤战车有延迟、单体作战不能从飞刀群众护住韦伯),Rider也许也不需要使用王之军势。

韦伯觉得大帝是为了保护自己而输掉了战斗,只要自己不再是Master,Rider就可以抛开自己参战,就不必为了保护自己分心。所以韦伯一次使用了三个令咒,这样大帝就可以无视令咒的束缚。同时因为令咒本身是魔力结晶,像韦伯这样运用,魔力会留存在Servant身上,使Rider拥有充足的魔力。理论上这种情况下,因为Master没有可以限制Servant的令咒,Rider可以想怎么用魔力就怎么用魔力,把韦伯耗死也无所谓——只要令咒留下的魔力足够Rider活到最终胜利。用完令咒之后,韦伯还想离开Rider,也是为了让大帝对阵金闪闪的时候不必保护自己。(大帝的统率力是A、军事才能是B,不需要Master指挥也懂得战斗。)

不过大帝还是重情义多于胜利,哪怕是保护拖油瓶的Master,也要把韦伯这个战友带上,着实叫人热血了一把。不过韦伯你那该死的卖萌发言和对手指的姿势,是要被弹幕一千次啊……

1786年11月18日韦伯生于德国奥伊廷城。父亲是一位业余音乐家,也是一个城镇乐队和旅行剧团的领班。母亲曾是一位歌唱演员。韦伯自幼受环境的薰陶,对他后来走上歌剧创作道路有一定影响。1798年,韦伯曾在J海顿之弟M海顿门下学习理论作曲,到1800年他14岁时,已写了不少作品。他还写了他最早的几部歌剧:《森林少女》(1800)《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1802)等。这些歌剧在风格上接近歌唱剧,虽不成熟,但已看出他歌剧创作的一些特征。1803年在维也纳从师GJ福格勒学习作曲。福格勒对民歌的爱好启发了韦伯对民间音乐的兴趣。1804年经福格勒帮助,韦伯谋得在布雷斯劳的歌剧指挥职位,后因在上演剧目、乐队组织以及指挥方面的改革想法不被理解,被迫辞职。1807年他在斯图加特任该地符腾堡公爵路德维希的秘书,除进行创作和给公爵的孩子们上课外,主要是管理账目等事务工作,直到1810年才又重新全部投入音乐活动。这时期他写了他仅有的两部交响曲(1807)和歌剧《西尔瓦纳》(1810)。1820年以前他在欧洲许多国家旅行演奏和指挥演出。1813~1816年曾领导布拉格歌剧院工作,并再一次在上演剧目和指挥中贯彻他改革的设想,但仍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韦伯作为钢琴演奏家,和当时活跃在舞台上的JN胡梅尔、I莫谢勒斯、F卡尔克布雷纳以及C车尔尼等大师齐名,他的演奏风格亲切而富于技巧。由于他有一双大手的优越条件,可以毫无困难的弹奏十度内的四部和声,他在小协奏曲等作品中那些惊人的大跳和八度滑奏等,就是为适应他演奏技巧而写的。他还曾轻松自如的把他的原《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在#C大调上演奏,受到同辈音乐家们的赞扬。20年代前后正是德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年代,蒙受屈辱的梯尔齐特和约和拿破伦的侵略战争等,都曾激起广大德国人民的爱国情感。韦伯就曾为爱国诗人T克尔纳的诗集《琴与剑》中的诗篇谱曲。1815年他还写了康塔塔《斗争与胜利》等,在群众中引起很大的反响。1817年由布雷斯劳迁到德累斯顿,同年和歌唱家卡罗琳·勃兰特结婚。在德累斯顿的10年是韦伯最后的时期,也是他创作的成熟时期。著名的钢琴曲《邀舞》(1819)和《钢琴小协奏曲》(1821)都是这一时期完成的。他创作的高峰是1821年完成的著名歌剧《魔弹射手》(一译《自自射手》),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被认为是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魔弹射手》的出现,使韦伯获得了巨大声誉,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音乐家。1823年他又写了歌剧《欧丽安特》,1826年应英国科文特加登歌剧院的邀请,写了他最后的一部歌剧《奥伯龙》。但是这两部歌剧都没有达到《魔弹射手》的水平。自于《欧丽安特》的演出遭受冷遇和长期劳累,1826年6月5日在伦敦病逝。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社会理论家,也是一位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是社会学创立以来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马克斯·韦伯是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的社会学家,其一生之中先后在洪堡大学、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中任教,写出了大量的个人著作。下面做一下马克斯·韦伯简介。马克斯·韦伯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亲是一位法学家,后来成为了柏林市议会议员,母亲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对马克斯·韦伯的影响非常的大。18岁的时候马克斯·韦伯考入了海德堡大学,22岁的时候通过了法学考试,曾经一度成为了一名律师,后来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从此之后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开始了自己的著书立说的生涯。一生之中写出了大量的学术作品,被公认为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主要的成就是开创了比较社会学、理解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指出了理性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系统的阐释了东西方宗教伦理差异对于社会现代性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马克斯·韦伯是宗教社会学最早的开创者之一,也是一位在宏观社会学领域内具有非常高的成就的人。马克斯·韦伯的学术成就的宏大精深,影响的深远,在社会学界乃至整个世界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上都是空前绝后的。他的思想体系说明了他是一位一个博大的智慧之神。

马克斯·韦伯全称为马克西米利安·卡尔·艾米尔·韦伯,小名是马克斯·韦伯,是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曾经先后在柏林洪堡大学、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下面做一下马克斯·韦伯生平。1864年4月21日,马克斯·韦伯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富特市,父亲是一位法学家,后来成为了柏林议会议员,马克斯·韦伯的母亲对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1869年,随父亲迁居柏林。1882年,考入海德堡大学,在法学院注册,开始接受高等教育。

1883年,马克斯·韦伯开始服兵役。1884年,马克斯·韦伯进入柏林大学和格丁根大学继续深造。1886年,通过高等学校法学考试。1887-1888年,多次参加在阿尔萨斯和东普鲁士举行的军事演习,成为“社会政治联盟”的成员。1889年,在柏林获法学博士学位,开始学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登记为开业律师。1891年,《罗马农业史及其对公法和私法的意义》发表,这篇文章使得他获得了柏林大学教授资格,开始了在大学内任教的生涯,先后在弗里堡大学、海德堡大学任教,并且发表了一些文章。1897年,由于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停止工作。1904年,去美国参加在圣路易斯举行的社会科学大会。1906年,写出了一系列的著作:《俄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势》、《俄国向装门面的立宪法主义演变》、《用作文化科学逻辑必的批判性研究》、《耶稣教各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1909年,《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发表。开始编写《经济和社会》。1912年,他辞去德国社会学协会执行委员的职务。1913年,发表论文《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1914年,大战爆发后,马克斯·韦伯参加军队服役。1919年,应聘去慕尼黑大学任教,接替布伦塔诺教授的工作。1920年6月14日,韦伯在慕尼黑逝世。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社会理论家,其一生之中写出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奠定了其在社会学等方面的地位,马克斯·韦伯被认为是社会学创立以来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其思想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马克斯·韦伯成就。马克斯·韦伯成就一:首先要说的是马克斯·韦伯写出的大量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承载着其思想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比较出名的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主要包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宗教:儒教和道教》、《印度宗教:印度教和佛教的社会学》、《古代犹太教》等论文;其他著作有《经济与社会》、《音乐之理性的和社会基础》、《政治论文集》和《科学论文集》、《一般经济史》、《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国家社会学》等等。这些著作使得马克斯·韦伯的思想得以传播于世,奠定了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马克斯·韦伯成就二:马克斯·韦伯是一位博学者,对很多领域都非常的精通。美国社会学家科瑟对韦伯的学术渊源和成就赞誉说:“韦伯的头脑容量大得惊人,影响他思想的因素多种多样。他不是哲学家,但在大学读书时就熟悉大多数古典哲学体系。他不是神学家,但他的著作表明他广泛阅读过神学书籍。作为经济史学家,他几乎读遍了这个领域以及经济理论的一切著作。他具有第一流的法律头脑,对法律的历史和原理了如指掌。他对古代史、近代史以及东方社会的历史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当然,他专心研读过当时所有重要的社会学论著,就连那时还鲜为人知的弗洛伊德的著作也为他所熟悉。韦伯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中的一个……”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社会理论家,在多个领域内都有着自己杰出的贡献,特别是在社会学领域内的贡献更是相当于神明一样,马克斯·韦伯被公认为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影响巨大和深远的一个人。下面做一下马克斯·韦伯评价。马克斯·韦伯评价一:马克斯·韦伯首先是一个记忆力、领悟力和创造性都超群的人。从马克斯·韦伯的著作中人们可以看到他通晓的知识领域几乎是无所不包,哲学、神学、经济学等等都广泛的涉及到了,甚至是可以说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涉猎也颇深,这样一个人如果说记忆力超群,那肯定是无人能够反驳的,但是仅仅依靠记忆力是不够的,能够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观点,还需要高超的领悟能力与独创能力,无疑马克斯·韦伯都做到了。

马克斯·韦伯评价二:马克斯·韦伯是一位始终积极的履行自己所承担的使命的人,是一位兢兢业业具有非常高的敬业精神的人。马克斯·韦伯漫长的一生中曾经在多所大学任教,在任教期间,作为一名教授马克斯·韦伯是称职的,并且在任教期间积极的参与各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斯·韦伯对自己的工作是相当敬业的,是一位好老师,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学者。总而言之,马克斯·韦伯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人,是一位世界文明史上不可多得的博学多才的人物,更是一位对世界文明史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

我认为恨一个反派,基本上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我们之所以会恨反派,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癖好,伦理道德,并且还妄图将这种恶心的东西推向更广的范围。为什么恨反派也有很多理由,但不外乎是因为他们做了人神共愤的事情,不论他们有没有苦衷。

比如FATE/ZERO中的蓝胡子吉尔·德·雷,他因为无法放下贞德德死亡而开始做出渎神德行为,妄图向世人证明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神的。然而他渎神的具体方式简直令人发指,且不论传说中的拐骗儿童,在FZ里将残杀无辜平民视为“艺术”,将人们的恐惧当作玩乐的道具,和杀人贵一起组成了最恶的组合,不断地袭击着平民以达到享乐的目的。剧中大帝和韦伯攻入了他们的“艺术工坊”,惨烈的状况直接当场让韦伯吐了出来,连见多识广的大帝都觉得这是人间地狱,直接导致了圣杯战争的矛头全部指向了这对御主和从者。

而无法恨一个反派,则是因为两种情况:第一,反派的人格魅力爆棚。仅仅是靠自己的魅力就能够召集一批有识之士投奔与他,这种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枭雄一般的存在。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反派是全职猎人里的团长库洛洛,他基本上就是标准的反派模板,但是这个人的人格魅力实在是太高了,能够将一群桀骜不驯的人拉在一起组建幻影旅团,还能直面杀死了自己团员的背叛者西索,与他正面刚一波。

第二,则是这位反派的理想更加贴合观众的心意。很多时候观众都受够了主角的高伟正,认为这不过是理想的世界,他们更想看一看现实派的人在动漫里的表现,而正好有许多反派的理想都符合这个标准,于是更加受到观众的喜爱,自然是不会受到讨厌了。最经典的怕要是属长门了,经历了战争洗礼的长门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完全信任是完全不可能的,加上世界上多了很多自作聪明想要赚取利益的人在,世界的斗争就不会停止。于是长门决定收集尾兽,制作终极杀器威胁各国以达到和平的目的,其实这算是很好的一种解决战争的方式,因为没有强制力的存在,人就不会有顾及,才会出现斗争。强制力的出现意味着任何事都有底线。所以长门的愿望也有非常多人认同,并且并不憎恨他。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这是新浪微博上的画手画的图,被网友刻成了橡皮章

第一张帝韦伯的画手叫“墨西哥草帽星系”,该图是一个fate同人本《酒神之夜》里附赠的明信片

后两张海贼的画手都是“涩江”

我去帮你找找原图~稍等~找好了我就给楼主贴上来~ 

让人对二刷产生抵触的原因有很多,“悲伤”就是浇灭了许多人二刷冲动的重要因素。这种悲伤,有的源于对角色的同情,如《CLANNAD》、《四月是你的谎言》,但即使角色们经历了悲惨的遭遇,作品结尾仍然会给观众带来雨过天晴的希望,更能在二刷中体会苦尽甘来的感动;有的则源于对命运的不甘,如《Phantom》、《Fate/Zero》,直到最后,我们都只能同角色们一起,在漫漫黑夜中探寻看不到的黎明,在二刷的过程中,再一次认清那绝望的现实。

而提到这些绝望的作品,就不得不提这些故事的创作者——虚渊玄。

蘑菇在文库《Fate/Zero》的解说:虚渊玄在05年后,患上了“写不出HappyEnd的病”。这是只要真挚地面对故事,谁都会面临的病。有跨过它写出希望的作家,有跟它正面对峙写出理想的作家。哪边的坚强都是正确的,只是种类不同而已。奈须蘑菇选择了前者,虚渊玄选择了后者。

即使入宅不深,大多人也会对“老虚虐我千百遍,我待老虚如初恋”的段子有所耳闻,“黑深残”、“致郁”早已成为他的标签,吸引着一个个涉世未深的纯真少年投入“爱”的怀抱。总是冷静克制地描写着真实与残酷的虚渊玄,笔下的大部分人物,都带着一丝略显偏激的理想主义情怀,在不受控制的命运指引下,一步步走入悲剧的深渊,甚至迎来全灭的结局。很多人认为他只是为黑而黑,可是,真的只是这样吗?

没有人生来就喜欢黑深残,虚渊玄也不可能直接从一名单纯少年变成爱的战士。

1985年,年仅13岁的虚渊玄在电视上看到了富野由悠季导演的《机动战士Z高达》,这部号称史上最惨烈高达的动画,主要角色的大量死亡,在虚渊玄幼小的内心刻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出身书香门第的他,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立志成为一名小说家,毕业后去了Nitro+,并在后来为我们写出了《Phantom》、《吸血歼鬼》、《鬼哭街》、《沙耶之歌》等传播“爱与希望”的游戏。

众所周知,galgame才是虚渊玄的主战场,但为对应活动及文章主题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虚渊玄主笔参与的动画作品,探讨爱的战士一路走来的发展和变化(翠星、乐园追放不是致郁作品不再详写,AZ、枪神、赤龙战役等参与度较低的动画不予讨论)。

以下涉及《幻灵镇魂曲》《fate/zero》《魔法少女小圆》《心理测量者》剧透,请谨慎观看。

作为虚渊玄的成名作,这是他在gal界首次崭露头角、同时也是第一部被改编成动画的作品。《Phantom》中文译名《幻灵镇魂曲》,游戏发行于2000年,动画于2009年放送,讲述了无意中被卷入事故的男主角Zwei被组织洗脑,并被女主Ein培养成杀手,在被组织利用的过程中寻求真相与自由的故事。

《Phantom》有着极为考究的枪械设定,硬核写实的战斗,全员全程在线的智商,克制的语言,充斥着浓烈的绝望与命运的无情,剧中每个人都身处不见天日的黑暗之中,这些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虚渊玄残酷硬派的写作风格。

三代Phantom以及克劳、利兹的一生,就是追求自由、反抗命运的交响曲,但他们没能扼住命运的喉咙,而是被命运牢牢扼死。

Ein、Zwei、Drei这些代号如同诅咒,把他们变成没有感情的亡灵,对他们不依不饶纠缠不清,而玲二,艾伦,卡尔这些名字,代表着他们独立的自我。当艾伦对赛斯扣动扳机,当玲二以自己的意志拯救艾伦,当卡尔在最后的最后触碰玲二的脸颊,他们也终于摆脱了幽灵的诅咒,完成了自我追求,即使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现实不只有蓝色、白色和绿色,还有如血的夕阳和紫色的麦仙翁

对双手早已染满鲜血的杀手而言,结局早已注定。作为观众的你我知道他们对自由的渴求,衷心希望他们得到幸福,但经历了如此漫长的旅途,在抵达了象征自由的天空后殉道,又何尝不是最好的解脱?最终话响起的《Transparent》和《星际牛仔》最后的《Free》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自由无拘天空下回荡的,正是歌唱他们高洁灵魂的镇魂曲。

此时的虚渊玄,还在写着几乎看不见希望的故事(虽然游戏原作有GE,但动画版的BE也是经过虚渊玄之手),而在他的下一部作品中,我们终于能够抓住希望的尾巴。

在火爆的《FGO》撑起型月大半江山的当下,相信每个人都对FATE系列不感到陌生, 《Fate/Zero》动画于2011-2012年放送,改编自虚渊玄执笔的同名小说(FZ小说创作于2004-2007年之间,比小圆早,因此这里先讨论FZ),讲述了发生在《Fate stay night》之前的,第四次圣杯战争的故事。虽然是前传,但完全可以把本作当成独立作品来看,它也是我最喜欢的fate动画之一。

FZ与FSN(以下均指06年版SABER线及14-15版年UBW线)的观感是完全不同的。这次圣杯战争中,少了没用的闲言碎语,多了正邪难判的残忍算计,少了优柔寡断,多了冷血无情,更多了贯穿始终的悲剧色彩(不是悲壮)。如果把FSN简单概括成孩子们争取独立的战斗,是少年少女们补完自我的试炼,那么FZ就完全是大人的战争,是成年人不择手段的利益纠纷。

作为一部群像剧,FZ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可不谓出色。金闪闪的高傲蔑视与怜悯、吾王的骑士道与迷茫、大帝的胸襟与豪迈、韦伯的软弱到坚强、麻婆神父的愉悦与空虚、狂兰的悲伤与嘶吼、龙之介与吉尔的简单与纯粹、切嗣的觉悟与心狠手辣……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没什么存在感的哈桑们。本作中让人绝望的场景更是数不胜数,一片痴情的肯主任、逃不掉幸运E的忠心lancer、支离破碎的远坂一家、付出全部也一无所有的间桐雁夜,还有卫宫切嗣痛彻心扉的过往、艾因茨贝伦家族代代相传的诅咒、燃烧一切的黑泥……都在传播极致的黑暗,最终只有大帝和韦伯二人还闪烁着最后的微光,这也是虚渊玄最后的良知。

切嗣多么希望此时能有神明从天而降,自己就不用背负这一切,但现实是残酷的,在遥远过去的那个夏天,他就已经作出觉悟踏上了不归之路。我直到现在都还对《满天》这首歌留有心理阴影。

《Phantom》和《Fate/Zero》是虚渊玄主要参与的动画中从头至尾都贯穿着“悲剧”二字的两部作品(AZ的结局和老虚没什么关系),其中FZ即使在现在也是最受争议的作品之一,这也侧面反映了FZ的成功。追求正义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以更加残酷的方式,血淋淋地撕开给观众看。革命总是伴随着牺牲,更现实和残忍的是,万般努力却弄错了方向,纵然一片赤子之心,仍是千古罪人。

圣杯问答一话中,三种王道的争执,正是圣杯战争的缩影,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时代背景不同、立场不同。饱受争议的切嗣也是如此。比谁都想要成为正义伙伴的他,“正义”二字或许早已成为他的枷锁。舍弃了能付出的全部,背负了无数鲜血,跨过了重重绝望,又在最后亲手破坏一切,所有努力归于零点,只有在残垣断壁中疯狂寻找最后的救赎。卫宫切嗣的一生,也是FZ中最令人无奈的悲剧。燃尽一生的他最终选择了妥协,从为正义而正义的循环中解脱,但好在,寻找正确道路的任务,已经好好交给了士郎。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FZ中的切嗣虽然说着“英雄是有时限的”承认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但现实中的虚渊玄还没有妥协,想成为正义的伙伴,却苦恼写不出幸福结局的他,在下一部作品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写出了能让大多数人幸福的结局。

严格来讲,这并不是直到最后都洋溢着悲剧色彩的作品,相反,它最后传达出的是无尽的希望。与《命运石之门》、《穿越时空的少女》、《重启咲良田》等轮回系作品相似,记忆与情感的多重累积,在最后的节点全面爆发,前期所有的苦难换来几倍的幸福,令观众体会到先抑后扬的快感,是非常值得二刷的作品。但作为虚渊玄在动画界一举成名的作品,这又是不得不提的一部。

这是一部改变了魔法少女命运的作品(现实层面),开启了魔法少女的黑深残时代(马猴烧酒保护协会律师函警告),创造了三话掉头的传说,斩获无数奖项于一身,真正意义上的名利双收。虚渊玄也是从这时开始正式进入动画爱好者的视野。

《魔法少女小圆》是虚渊玄的集大成之作,放送于2011年。这时的他仍是现实主义的,但又放不下内心深处的理想。在这部作品里,他仍然在写光与影,写虚无缥缈的希望与如影如随的绝望,描述想要获得幸福所逃不掉的战斗,以及战斗产生的代价与诅咒。《叛逆的鲁鲁修》中,终成大义的鲁鲁修选择将怨恨的连锁终结于己身,鹿目圆香也同样选择了接受所有的绝望,化为圆神,以一己之力承担全部黑暗,哪怕被世界否定,从此孤身一人。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这是部马猴烧酒作品,小圆才能在最后靠着魔法的力量终结绝望。若是以现实为背景的作品也有这么方便的神明,以一个(两个)人的孤独为代价,就能违背因果、反抗命运、包容一切,虚渊玄笔下的大多角色也都能迎来幸福的终焉吧。

虚渊玄曾说自己希望描写“温暖人心的作品”,自称为“爱的战士”,单从本作来看,他确实做到了。而在下一部作品中,他所追求的正义将以更成熟的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

《PSYCHO-PASS》中译《心理测量者》,是一部反乌托邦动画,第一季放送于2012年,第二季放送于2014年,剧场版于2015年上映。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乌托邦城市,所有人都处在名为“西比拉”的系统监测之下,人们的一切都遵从其指示,西比拉会通过测定能力值为人们制定职业和人生规划,还可以分析人们的心理数据判断犯罪倾向,数值异常的人就要接受治疗甚至被抹杀。故事的女主角常守朱就是一名需要制裁犯罪者的监视官。(PP2的剧本老虚基本没有参与,这里主要讲PP1)

和虚渊玄之前的作品类似,PP里的绝望与悲痛直到最后都挥之不去,但这次希望也闪烁着更加耀眼的光芒,希望与绝望相互交织、共同进化,竟有点背负十字架前行的意味,观感也由悲伤转为悲壮。比起以往的作品,本作收敛了一分恶意,多了几分克制和约束,虽然冲击道德观的情节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却被以更理性、更客观的方式展现出来,虚渊玄所追求的正义,也渐渐趋于成熟。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两大主人公常守朱和狡啮慎也。

常守朱是体制内的法律保护者。

她对西比拉系统有着完全对立的反感情绪和理性评价,她知道西比拉的真相、清楚系统的缺陷,但更明白一切秩序都依存于西比拉,人们生活的世界无法脱离其存在。相比执行正义的欲望,常守朱更重视社会的稳定。目前阶段西比拉带来的秩序更有益于人民,所以,她选择保护法律,以遵守规则为前提执行正义,这正是舍小为大的成熟。

顺带一提,PP20话和FZ19话有着完全相同的标题:正义之所在。过去切嗣在这里彻底抹杀自我成了正义的奴隶,而现在朱爷选择了以遵守法律为前提执行正义。

遵守规则并不意味着妥协,反而是成熟的体现。当规则分崩离析,正义和希望也将不复存在。

从一开始跌跌撞撞的菜鸟,到拥有成熟观念的实干家,观众们对常守朱的称呼,也从“朱妹”变成了“朱爷”。第11话“圣者的晚餐”应该能以绝对优势夺得PP最绝望单集的桂冠,伴随着讽刺的提示音:“犯罪系数0,非执行目标,扳机锁定”和白毛藐视的目光,无数观众和朱妹一同陷入绝望,当时的朱妹还被不少人盖上了“圣母”的标签。也是从11话之后,常守朱开始了从“朱妹”到“朱爷”的进化之路。第16话中,她拥有杀掉白毛的机会报仇雪恨,却还是选择遵守规则之时,正是她成熟的标志。顺从眼前一时的欲望固然爽快,但学会考虑更长远的后果,才是走向成熟的正道。

狡啮慎也是体制外的人民守护者。

他的追求,可以引用老爹的话:“不是正义,是执念,即便知道有其他更加高明的生存哲学,但如果背叛了这些,过去积累的一切就成了虚假,这就是男人的固执。”

老爹曾两次回答别人慎也的追求,可以认为他们是同一类人,他就是中老年版的慎也。法律常常无法保护人,相比具有局限性的法律,亲眼见证过无数地狱的狡哥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是忠于执念的狼,自然不能被规则约束。

狡哥在暗处履行自己的信念,朱爷则在明处维护、监督和促进西比尔系统的进化。PP2中朱爷即将崩溃时,是狡哥的话语让她重新振作,剧场版中两人也久违地合作了一回。不由感叹:即使天各一方,形式不同,他们也在相互支持、践行着同样的理想。

虚渊玄在PP里写出了更为成熟的正义,而他对西比拉系统,或者说对绝望的态度,借朱爷之口表达了出来:

可不要小看人类,我们无论何时都以更好的社会为目标,总有一天会有人来拔掉这个房间的电源,我一定会找到一条新路的,西比拉系统,你们没有未来。

没错,绝望不可能从世上消失,既然如此,就学着认同、接受和改变它吧。然后像朱爷那样,坚守底线,与绝望和平相处,一尘不染地行走于光与暗的交界线。

PP1最后的画面:正义(系统)的传承,不会终结——西比拉仍在继续…

希望也在继续。

不可否认,虚渊玄的作品令人揪心,他的作品中,好人是常常没有好报的。但他不单单只描写了残酷和黑暗,更刻画了一个个与命运顽强斗争的角色。他一直都在传达这样的价值观:获得幸福是要付出代价的,必须与绝望正面战斗,跨越黑暗,哪怕最终没有得到幸福,追求正义的执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绝不是毫无意义。精神不灭,希望永存。

一味地逃避现实、不敢与绝望战斗,选择放弃思考、随波逐流,最终只能成为一个无趣的大人。

他笔下的角色,正如他在访谈中所说,写着写着就不受自己控制往悲剧方向发展,这是角色们自己的抉择与必然,他只是不想强行营造自己都不相信的幸福结局。也正因如此,他笔下的人物才尤为鲜活生动,他们的行动才那么顺理成章,他们的命运才令人唏嘘不已。

鲁迅曾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写道: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可虚渊玄的悲剧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东西,有多少人只是草草地为他贴上“黑深残”的标签,就自以为看透了一切。他的作品是少了些人文关怀,但写人文关怀的作家不缺他一个。任何时代都需要拿起笔杆战斗的勇者,是不是有价值的作品,唯有时间能够甄选。2013年在世界范围掀起风暴的某闭嘴番,当时也遭到过刻意卖惨的质疑,如今喧嚣浮躁过后,它仍然在以精良的品质讲述着反抗命运的故事。作品从来都没有变,变的只是盲从的观众。

正义也好,爱与魔法也罢,这些才是虚渊玄作品中真正的追求。他正是因为比谁都深爱这些作品和角色,才不想无视实现愿望必须付出的代价,才会与实现理想之路上的无名怪物正面对峙,正因为想要成为正义的伙伴,才会比谁都直面黑暗的深渊,才会比谁都想要堂堂正正战胜绝望。在他心中,好结局绝不是靠滔滔不绝的嘴炮和努力根性的爆种就能得到的东西。因为珍视,所以不敷衍。

这倒和《弹丸论破》系列的理念有几分相似:经历过绝望洗礼的希望,才是足够坚韧的希望,才更加震撼人心,希望和绝望是一体两面。小声安利下个人很喜欢的游戏《King Exit》,跨越无数绝望后迎来的希望真是令人欲罢不能。

从《Phantom》中令人窒息的绝望,到《Fate/Zero》中韦伯与大帝的微光,从在《魔法少女小圆》中依靠神明获得希望,再到《PSYCHO-PASS》中希望与绝望互相影响、和平相处,虚渊玄笔下理想的形态已经在一次次对峙中明朗起来。后来的《翠星之加尔刚蒂亚》虽然还有着细思极恐的背景设定,但其实只是个boy meets girl的轻松愉快故事,看起来还别有一番乐趣;《乐园追放》更是在满足了自己对枪械、空战和屁股的个人喜好后,向宇宙宣告着人类的自由意志与文明,证明着虚渊玄也能写出充满人文关怀、播撒爱与希望的作品。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他已经迈出新的一步。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中写道: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回顾完以上作品,不难发现,比起一味盖棺定论、视而不见的家伙,无数次直面深渊,比谁都了解绝望,却仍然坚信着希望的老虚,才是当之无愧的爱的战士吧。他奋笔疾书的,又何尝不是对人类勇气的赞歌呢?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点个爱心,是给创作者的莫大鼓励,谢谢。

(如果你也喜欢二次元,加weixin yangtuo64,欢迎加入交流小组,分享你的想法。

以上。

即使绝望,纵然悲伤,只要不放弃对爱与正义的追求,在那看似即将坠落的天空下,一定有通往幸福的列车。

201952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48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