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爱校教育,提升学生在校幸福感

如何推进爱校教育,提升学生在校幸福感,第1张

 幸福感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推进爱校教育,提升学生在校幸福感的文章,欢迎阅读与收藏。

如何推进爱校教育,提升学生在校幸福感 篇1

 内容摘要:没有中职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幸福感和尊严感,中职教育就不可能有辉煌而远大的未来,构建中职生的幸福感和尊严感应该成为职教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义务和责任。本文从自身实践经验来分析学生在校缺乏幸福感的原因,并从推进爱校教育,增强学生在校归属感和存在感方面阐述笔者对提升学生幸福感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幸福感爱校教育存在感

 在中职学校从教已经五年了,也做了五年的班主任,这五年中酸甜苦辣咸皆有。各式各样的学生都遇到过,但有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困惑:学生在校的幸福感很低,甚至有学生对学校有抵触的情绪,把学校当做是针对学生的“敌人”。到底原因在哪?

 本学期刚好华师大田丽丽教授组织了一个课题“学生学校幸福感提升的实验研究”,以我们学校的个别班别作为实验班,为了解决我的困惑,我把我们班报了上去。

 在对学生进行干预的过程当中,我对学生幸福感低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点:

 1、学生自卑感比较严重。我校学生有本地也有外地,本地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中考失败者,外地生一部分是中考失败者,一部分是因为家里人在这边工作,要读公办学校只能读职业学校,而这批同学普遍都是家庭环境不大好,或者是家庭异常的情况。中考失败、家庭环境不好、家庭异常等都容易引起学生的自卑感。自卑感严重则不敢尝试,不敢尝试则品尝不到成就感,由成就感带来的幸福也自然感觉不到了。

 2、学生参与活动与学习的积极性不强。他们从初中就已经把自己当做是“绿叶”,对批评与落后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当职业学校老师想组织活动或者给机会他们去表现,学生都已经习惯麻木对待。麻木自然没有感觉,自然就无法感受到老师对其关怀的幸福。

 3、学生自制力不强,对学校严格的规章制度不理解。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习惯,他们是失败者,被学校、家庭所嫌弃的对象,应该是破罐子破摔,所以从初中就形成了漠视校纪校规的习惯,在小学、初中时,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优秀率等,无暇顾及这些学生,使得这些学生完全放松了对自己的管制,从而导致自制力不强,一旦去到一个校纪校规比较严格的学校就适应不了,并产生抵触的情绪。

 此外还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首先中职教育一直是被国家高看一眼而被社会低看一眼的,社会对中职生的漠视甚至是轻视,使得学生自卑感更甚。还有就是中职生就业率虽然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很多学生毕业后都只能到一些比较低的工作岗位工作,并且发展前景不大,导致了幸福感不强。至于学校原因,有些学校校风松散,对学生要求不高,或者只是重点培养几个技术好,能给学校带来荣誉的学生,但毕竟这些事少数,大多数还是处于被忽略的情况。有些学校校风严谨,但缺少适当的引导,只是一味的高压压制学生,使学生形成抵触情绪。

 据以上所总结出来的原因,明白了中职生幸福感缺乏的,主要就是学生的自卑、麻木、自制力不强,而学校没有及时进行引导所导致的。结合我校实际,我觉得学生在校生活缺乏幸福感,总得来说最重要还是学生对学校缺少认同,中小学时学校对他们的忽略也形成了他们对学校的存在的忽略,形成了他们对学校的一些活动或作为产生麻木情绪,再加上学校对他们的种种限制,就更谈不上喜欢了。我们上课也有这样的感觉:当学生喜欢上你这个老师的时候,他们会顺带喜欢上你的课,学习起来也相对认真,上课时他们能体验到的快乐也更多。由此,要使学生对在校生活产生幸福感,首先得让学生认可自己所在的学校,喜欢自己所在的学校,才能谈得上幸福感的存在。由此,我认为,要提升学生在校幸福感,最重要的是要推进爱校教育。

 那如何进行爱校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

 1、创设良好校园环境,给予学生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好的校园环境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理暗示。校园环境既包括了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包括学校的氛围。所以建议学校既要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也要注重氛围的创设。比如组织活动尽量多样化,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其找到自身在学校的存在感。当然,要让消极惯了的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其中的动员工作要做足,这就需要班主任和学校通力合作,大力宣传,正确引导,尽量避免用强迫的手段去逼学生参与。

 2、首先开展教师队伍中的爱校教育,用教师的情绪感染学生。

 教师是学生在校的情感引导者,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情绪和指导经常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校的感官看法。爱校教育要从教师抓起。在进行幸福感提升实验干预过程中,我对此的感触非常深。刚接手此活动的第一二个星期,因为自己目标明确,并真心的想把这活动搞好,所以一开始就满怀深情的向学生阐述了活动的目的,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学生的心理现状和感悟,以及老师对他们这种现状的担忧。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挚与认真,会很认真的去完成一项一项的任务。所以那两个星期干预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也表示有所获。但两个星期后,因为个人和工作原因,干预的情绪发生了变化,当老师对这个活动的热情都不高,指导的时候感情不深入的时候,学生也无话可说,无情可表,又回复到麻木的状态中。所以,要让学生认可学校,使爱校教育有效果,首先必须要让老师爱上自己所工作的学校,并以此情感来教育学生。比如平时学校对老师多一些人文关怀,让老师到校有到家的感觉,多鼓励表扬老师的进步与努力,多宣扬学校进步的方面,增强老师的集体荣誉感。如果老师在校都没有幸福感的话,何谈感染学生?

 3、其次在优秀学生、学生干部中进行爱校教育。

 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在学生团体中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中的影响不可小看。学校要充分利用团队宣传阵地,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通过各类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学生爱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感恩开始。在此建议学校多放手让学生干部自行组织社团活动,老师只是做指导则可,让学生作为主导者,在组织活动的过程当中,学生更容易产生主人翁意识,更容易产生在校存在感,从而提升在校幸福感。有了学生干部的带动,学生的工作就相对容易。

 4、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让老生带动新生。

 可参考一些学校的作法,比如学校的一些设施设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建设中,比如学校的绿化、一些比较小的学生可操作的小工程等,当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凝聚了学生的汗水在里面的时候,学生对它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不会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来对待。学生对学校的树木花草门窗围栏等产生了感情的时候,爱校教育自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要在学生中大力表扬先进,大力推广宣传我校教育效果,反映我校所获荣誉,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成就,产生在校自豪感,再进行爱校教育则水到渠成。

 爱校教育并不是搞几个活动,挂几条横幅就叫爱校教育,它应该是深入师生的骨髓中。但要取得这样的效果肯定不会是一朝一夕能成的。需要学校投以巨大的情感和精力,并形成学校与老师的合力,才能完成此艰巨而重大的任务。当学生喜欢上自己的学校,喜欢上参加学校的活动,并以能成为学校的一员而自豪的时候,幸福感自然而然的存在了。

 总之,没有中职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幸福感和尊严感,中职教育就不可能有辉煌而远大的未来,构建中职生的幸福感和尊严感应该成为职教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义务和责任。

如何推进爱校教育,提升学生在校幸福感 篇2

 为兑现“人民期盼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就办什么样的教育”的承诺,沈阳市适时推出了“幸福教育”工程。为积极推进“幸福教育”工程,法库县政府提出了“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教师有职业荣誉感、家长有教育认同感、群众有教育获得感”的“幸福教育”的目标。

 法库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幸福教育”工程在法库高中的推进和实施,县委书记刘阳春、县长徐强多次到学校视察工作、教育局长周文杰等主管领导多次来校指导工作,并通过座谈会、报告会、现场参观指导等方式具体指导学校发展。在法库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之下,近年来法库高中积极响应号召,扎实推进“幸福教育”工程,用“幸福教育”理念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幸福教育”的整体思路

 法库高中实施“幸福教育”的整体思路是:用党建统领全局,用理念引领行动,用文化经营学校,用规章制度和人文关怀铺就幸福之路,用理想信念和责任使命锻造幸福之师,用体育奠定幸福之基,用品格塑造幸福之魂,用美育培养幸福之力,用创新提升幸福教育之效,用家校协力、五育并举浇灌幸福之花,用教育教学实践培育幸福之果。

 “幸福教育”的举措

 在“幸福教育”理念的指引之下,学校提出了以“五育并举,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带领全校师生通过构建以“品格教育”为核心的全新德育体系;以“新五步教学法”为代表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以“足球”、“田径”和“军事体育”为特色的全新体育模块式培养体系;以“红色”校本音乐课程、特色美术课程为核心,包括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中的美育、班级管理中的美育在内的学校大美育体系。构建了以校长挂帅、德育处指导、年部德育主任负责、班级具体落实的组织体系,以日常值日为主要内容,以校园除草、除雪、家务劳动、假期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为辅助内容,以劳技课为核心、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家庭和社区为支撑的严密的劳动教育体系。通过“五育并举,全人教育”举措,践行“幸福教育”的理念,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着力提高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教师有职业荣誉感——落实“幸福教育”理念的前提和保证。唯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提供幸福的教育。学校提出,要让法库高中的教师“成为法库最受尊敬的老师”,要让法库高中的老师“过精致的教育生活”,要让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创设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氛围,努力为全校教职员工创设民主、公平、阳光、向上的事业发展环境。要做到学校关心老师、领导重视老师、学生爱戴老师、同事团结互助、家长尊重老师、社会认可老师。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师德师风建设是核心,为教师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是关键。

 学校从严禁教师有偿补课、严禁教师收受学生家长礼金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重拳打击和治理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通过制定《法库高中教师职称评定办法》《法库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一日常规》《法库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法库高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法库高中中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法库高中教研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等,用规章制度理顺干群关系、部门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打造出了风清气正、团结奉献、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高度重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能力的提升,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想方设法为教师学习和成长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学校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青蓝工程、后备班主任培训、教师读书交流、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班主任经验交流等活动,通过创建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和成立班主任学习交流共同体、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师徒结对子、老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优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推门课、研讨课等多种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多途径、多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实施“幸福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学校认为“幸福教育”的效果要最终体现在“学生幸福地学”上来,“幸福教育”的结果要最终落实到学生的终生幸福生活上来。因此,“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是实施“幸福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为了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航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成长的内部驱动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获得幸福生活的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幸福、保持幸福、享受幸福的基本素养,学校秉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幸福教育”理念,采取了一列新举措。

 幸福要有路线图和指向标。学生最大的幸福应该是把理想变成现实和把现实过成理想。为了让学生的幸福有方向、有目标和有动力,法库高中指导学生制定了极具学校特色的《法库高中学生个人学习成长阶段性目标设定表》,让“学生幸福地学”有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明确的行动指南。法库高中还高度重视通过开学典礼、国旗下的演讲、班级晨检、主题班会、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和选科分方向指导会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

 幸福要有优秀的品格作底色。品格是人生幸福的基石和灵魂。法库高中高度重视学生的品格塑造,采取多种措施为学生品格奠基、为学生幸福铸魂。法库高中以培养学生的42项品格为核心,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优秀的品格,奠定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生活的根基。学校对学生习惯养成提出了“七个好”的基本要求:“一流好品格,一级好素养,一身好习惯,一套好方法,一生好体质,一副好心态,一眼好审美”。

 幸福要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作舞台。学校认为幸福是青春的绽放、天性的释放、能力的提升、才华的展示、情感的交流、精神的繁华,让学生幸福一定要让学生拥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在教育实践中,法库高中已经形成了众多经典的“幸福教育”品牌活动,如:开学典礼、体育节、校园艺术节、经典诵读大赛、清明祭扫、环湖远足、摸高比赛、校园文化合唱节、五四演讲比赛、七一文艺汇演、高三誓师大会、成人仪式、百日冲刺大会、毕业典礼、后备班主任培训、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此外,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学校组建了戏剧、篮球、美术、书法、健美操、文学等20余个学生和教师社团,学校还正在组织推进包括班主任学习交流共同体、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风雅诗社、文艺部、文学社、体育部等在内的多个教师和学生社团,真正让教师成为主动的教育创新者,让学生成为各项活动的主人,让“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让“素养体现在细微处”。

 幸福要有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作基础。只有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才是落实“幸福教育”理念的核心。要让学生幸福地学,学校和教师首先一定要大胆创新,探索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合作探究、互动生成,更加民主、轻松、活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此,法库高中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着力点放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上,探索出了以“新五步教学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新成果。法库高中正在致力于通过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特色的教学案、特色的基础性教学课件、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特色的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打造一套更加符合学校具体教情和学情、具有法库高中特色的教学体系。

 幸福要在作业减量提质、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上做文章。学校认为要让学生幸福地学,教师一定要做到精讲精练,一定要帮助学生摆脱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苦海,一定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定要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此,法库高中制定了《法库高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对各学科作业布置数量、质量、批改情况和学校的监督、检查机制做了详细的规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幸福要在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上发力。要让学生幸福地学,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打破以“唯分数论”为核心单一标签式的学生评价机制,一定要探索建立一种更加立体全面和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机制,一定要重视发挥学生评价机制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此,法库高中正在积极探索构建一整套综合性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为依托,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基本内容的发展性评价机制。

 让家长有教育的认同感——推进“幸福教育”的必要保证和基本途径。教育学生不仅是教师和学校的事业,更是家庭和全社会的事业。让家长有教育的认同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家校沟通的质量,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配合度,积极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发力、形成教育合力,杜绝5+2=0的现象发生,是实施“幸福教育”的必要保证和基本途径。

 法库高中高度重视教师与家长的深层次沟通,高度重视提高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高度重视发挥家庭教育作为“幸福教育”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召集校内优秀教师成立“法库高中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组建各班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举办教学开放周、组织家长参观访问等活动,通过家长学校、班级家长交流微信群、学校公众号、致家长的一份信、学校教育教学反馈单等多种途径和形式,不断开拓家校交流的新途径,提高家校互动的层次,增强家校交流的质量。

 让群众有教育的获得感——落实“幸福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外在保障。近年来,在“幸福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办学质量和层次显著提高,法库高中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在县域中学优质生源流失严重的情况之下,在2020年、2021年高考中,法库高中学子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法库高中党支部、团委也连续被评为法库县先进集体,法库高中体育组被评为沈阳市优秀教研组,法库高中被评为沈阳市国防生培训基地、沈阳市花园式学校、沈阳市教育系统综合治理与安全教育先进集体、辽宁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各种荣誉称号。这些,正是推进“幸福教育工程”而结出的累累硕果。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校“幸福教育”举措的持续推进,在“幸福教育”理念的指引之下,法库高中的“幸福教育”之花,一定会结出更多、更加璀璨和更加辉煌的硕果。

  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和谐不是事物各个分散部分外在的联合在人感知中的印迹,而是它们基于本质联系的内外统一和相互渗透通过感知在人的感情和理智中产生的一种积极反映。和谐为美,则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激发创造热情,促进人主动全面发展。基于对和谐的认识,当今国家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许多学校也在进行和谐校园建设的探索。而我认为英语教学中创造和谐更是学生自身发展和教育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情感和谐与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情感和谐指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具有能动性,蕴含着巨大情感、认知和智能能力。课堂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这种能动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各种潜力就会得到充分挖掘和发现,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师生关系恶劣,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就会受到抑制,各种潜力就会被埋没,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课堂上的和谐,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信任、支持,消除彼此间的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发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情感和谐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人与人主体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际活动,在物质操作和思维操作结合上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交际化的课堂中,我们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励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思想交流、创造性地使用英语。可是我们从教学实践中也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轻松愉快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往往是,教师竭尽全力备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出较为逼真的语言交际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的确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但在真正要运用英语交际或创造性运用英语交际的阶段,学生却往往不如人意地表现为无话可说或不知该怎么做;即使能说一点也只停留在只言片语上,而且还词不达意,远远达不到自由交流的目标。

在对比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分析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时,我们发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创设语言情境的关键,决定整个课堂的交际氛围,即英语课堂上融洽的、开放的师生关系是课堂交际化的关键。

三、如何创建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知道,课堂上师生关系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交际也就更为活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我们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提高自身内功,做称职导演

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具备很强的用英语进行交际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相当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及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法理论并能恰当地将他们运用于教学中。这样才能吃透大纲,把握教材精髓,把握重点、难点,把复杂内容条理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困难句子浅易化。在交际化的课堂中,教师应根据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扩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话题,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加入到课堂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以便学生在话题中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既锻炼语言交际能力,又复习巩固、创造性地应用新旧知识,能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外语知识,拉近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

2调适自身情绪,树亲民形象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情绪饱满或善于调控,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融洽;而不良情绪可能使课堂气氛沉闷压抑,诱发学生焦虑心理,导致教学中学生角色的附庸化。因此教师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和谐。如果教师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迁移至课堂,动辄发脾气、对学生极不耐烦,学生将会产生抵触情绪,一方面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会影响学生以后的认知。如果教师带进课堂的是得体的装束、微笑的表情、关爱的眼神、饱满的情绪、优美的语言,学生将会被吸引、被感化,并主动参与、设计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乐学”。

3摆正自身位置,建平等关系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充当灌输者,而应该作为“传授者”、“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交际合作者”和“心理治疗者”。热爱、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平等,以便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降低他们的焦虑程度,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4接纳不同声音,不随便说“No”

学说英语出错是自然的、正常的、必然的,在交际化的课堂中,教师不应引导过多、有错必纠。要与学生交流,就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信息存在,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对话者。课堂控制应有一定的宽松度,允许学生的话题有稍许的拓宽。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回到主题,而不是生硬地打断学生话题。对于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多宽容、善引导;应先肯定、再纠错。这样有利于学生减轻运用目的语时怕出错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语言习得的成功率。

5关注特殊群体,不歧视“差”生

每个班上也许都会有这么一些学生,他们或基础相对薄弱,或学习习惯不佳,或学习兴趣不浓。教师如果漠视他们,从不或很少关注他们,他们的自尊心将会倍受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会受到抑制;教师如果讽刺挖苦他们,不但会引起课堂气氛的恶性循环,还会引发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优秀学生的排斥,从而影响他们与教师、与同学的正常交流。所以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从思想上否认“学困”生学不好,他们只是学习慢了一拍,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的。关心他们,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这是教师的职责,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进步,让学生共同提高。

(责任编辑:郑 卫)

情感态度的价值,主要是在心里素质;;极其思想的主流啊;;;;具体在什么样的学校而各个不同;;如果在高等教育就主要在其信仰和极其的人生态度啊;以及他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啊;;主要在平常表现出来的;;;在是最主要的啊啊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一、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11大学生情感的特殊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处在生理与心理的快速成长阶段,在情感需求上呈现出强烈性和复杂性。加之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思潮冲击时,缺乏对新事物的辨别能力,所以他们常常受外界复杂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不少的情感困惑,不少大学生对自身的情感问题感到无所适从,他们迫切需要学校从情感上给予帮助和引导。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诸多大学生自杀自残、违法犯罪、校园暴力等事件,这些事实告诫我们,在新形势下关注大学生特殊的情感需求,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已成了当务之急。

 12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1)熏陶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情感教育,能够为校园营造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有利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情感教育也能够为大学情感教育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创新大学教育的模式提供研究思路和实践指导。

 2)共鸣作用。情感教育的运用,能够让老师与大学生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学生与老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3)激励作用。积极的情感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挖掘积极的情感因素,利用其对行为的积极影响,以此来推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情感教育的观念认识不到位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一方面,高校教育主体受根深蒂固的教育模式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只关心自己传播理论道德知识的水平,强制性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既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而缺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关注,也缺乏对情感教育的科学认识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高校情感教育的运用忽视了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我国传统的学校情感教育更加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强调社会的价值而缺乏对大学生个体价值的关注,淡化甚至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们只关注学校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缺乏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缺乏对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反应和接受程度的关注,这也使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大学生的个人情感难以得到理解和重视。

 22情感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一些高校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加入了情感的因素,但教育内容比较空泛、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是在某些特定时刻,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向学生灌输一些与情感有关的理论知识,或者利用课堂开展几次情感培训。而情感教育应该是连续性、长期性的,情感教育的内容要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才能起到情感教育应有的作用,偶尔的几次培训所讲授的情感内容并不能系统全面地解决大学生实际的情感问题。此外,目前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显得不够深入,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内容在组织和编排上显得空洞和乏味,没有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也很难对大学生构成吸引力,激发起他们对情感教育内容学习的兴趣。

 23情感教育的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

 长久以来,高校呈现情感教育内容的方式比较单一,普遍采取教条化的单向教育模式。教育者往往也只是通过以课堂为主要教育形式,以灌输为主要教育方法的形

 式,对道德进行说教和宣讲,将情感教育的内容灌输给大学生,这种情感教育的方法忽略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真正实现情感的互动,教育内容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缺乏创新性的教育方法,阻碍了情感教育的深入开展,招来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的反感和漠视,导致高校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近几年来,有些高校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如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教育等,但由于欠缺科学安排和缺少有效监督,而使情感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了只做表面功夫的形式主义倾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最终脱离了情感教育的实质。

  三、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对策

 3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师的传统观念中,教育是以教师为本的一种单向的知识灌输与传递,缺少了情感投入、忽视了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这种以教师为本的教育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只有转变教师传统观念,以学生为本,倾注情感,才能保证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以学生为本,首先要求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有极强的自尊心,教师要懂得尊重他们,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其次,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感状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最适合学生、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再次,在教育过程中,保持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重视学生反馈的信息,倾听学生的心声,使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32丰富情感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情感教育激发受教育者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等,从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21加强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情感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与认识我国的历史与实际的国情,以厚重的历史感激发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其次,要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到教育内容中,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念;最后,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教育阵地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地方去,通过实践活动,从中领悟到个人与国家的内在统一,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切实的行动将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变为实际行动。

 322加强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教育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是社会的人,离不开与他人的来往与交流,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缺乏社会交往经验,缺乏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在这一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亲情、友情与爱情观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亲情观教育。亲情观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亲人作为大学生关系网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大学生必须首先学会与之相处的对象,只有先学会如何与自己的至亲相处,学会如何善待自己的亲人,才能更好地关爱身边的人、关爱整个社会。

 (2)友情观教育。友情是使人获得满足的一种基本情感,是生活中良好人际关系的体现。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友情是他们人际关系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处理起来最为复杂的一部分,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友情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爱情观教育。爱情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但由于大学生对待爱情不够成熟和理性,因而会产生很多情感困惑与问题。爱情是关系着大学生人生和命运的大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培养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任务。

 323加强培养个性品质的教育

 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意志顽强、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等,是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首先要加强生命观教育。目前社会上大学生轻生、杀生等事例时有发生,这警示着高校生命观教育的缺乏与不足。加强生命观教育就是要强化生命意识,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大学生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适应能力等等。心理素质往往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素质问题,如面对压力时的茫然无措,面对挫折时的自暴自弃,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等。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加之以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33改进情感教育的方法

 331寓教于乐

 教育是目的,教学的目的必须通过快乐的手段才能得以实现,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努力营造愉快的情绪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实现学习目的。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育者不能只关注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的数量,而忽视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的'质量。教育者只有着力于让学生在接受教育内容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积极的情感态度,才能保证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教育的内容,从而真正接受教育。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就是指教育者关注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情感状态,最大限度地实施愉快教育,充分发挥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寓教于乐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情感为切入点,创设一切有利于情感发展的情境,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对美的领悟和认识,调节学生的负面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快乐与兴奋的状态。

 332以情施教

 情感活动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情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感染到其他人,使之与自己产生共鸣。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情感参与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好好把握情感活动所特有的两大功能,学会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在融洽的情感氛围中,将教育者的积极情感传递给受教育者。以情施教的教学方法就是指教育者在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自觉地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育效果。以情施教,要求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达到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融入对内容的理解与情感,在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和活泼的形象去呈现教育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投入的真挚情感,以及渗透到教育内容中的真情实感,从而感染和打动学生,使情感因素的力量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333加强自我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内化,使受教育者能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转化为自身稳定的道德情感与品质。实现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促使大学生将内化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动。要实现自我教育,要求教育者正确对待大学生的情感特点和需要,按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情感培训,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在课堂中,教育者采取情感互动与情感体验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如选取大学生身边的道德案例、先进事迹等,通过创设情境、角色互换的形式,激发大学生产生真实情感,以此产生对道德感的自我认知。其次,在课堂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将学到的理论要求转化到实践活动中去。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参观社会考察、讲座报告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教育者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利用环境这一隐性的教育因素,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情感意志,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中。但由于情感教育在理念、内容、方法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未能使情感教育的巨大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运用情感教育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大的意义。

;

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现在的学生沉溺于动画片,电脑游戏之中,知道爱国的英雄人物的没有几个。而让他们说起歌星,明星来却头头是道,爱国歌曲唱不来,流行歌曲一大堆。这是这回的问题,更是教育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师的问题。没有培养起学生们的爱国情感。 我们知道,爱祖国是指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荣辱兴衰,并随时准备为祖国的事业而献身的一种崇高而炽烈的道德情感。爱祖国是指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荣辱兴衰,并随时准备为祖国的事业而献身的一种崇高而炽烈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做: 一、了解祖国 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我们可以利用晨会课,班队课向学生介绍有关祖国的一些知识,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让他们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再用唱、读、看、讲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二.强化爱国情感 1.重视升国旗仪式 国旗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养成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而学校每周一所进行的升旗仪式正是养成这种心理的重要方式。在升国旗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满怀着热爱祖国心情,庄严站立,敬好队礼,唱好国歌,并庄严肃立地面向国旗宣誓。 2.抓住有利时机激发爱国热情 利用好上课的时机: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歌颂祖国的优秀文章和许多爱国的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学数学课本里也有一些人文数学知识,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数学专著和数学家,我们要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自豪,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利用好班队课。 班队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时机,通过班队课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的消化,将自己的爱国行为由理论化的听听,想想,说说转化到自己的行动上来,也可以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有意义的爱国行动。 三、深化爱国情操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逐渐让学生养成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了解国家大事的习惯。使大家经常了解国家所处的环境,国家的发展变化,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做一个有理想的人。 爱国情怀,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青的永恒主题。虽然在不同的时代,爱国情怀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作为一种正义、极具凝聚的力量,它却是一脉相承、亘古不变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118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