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再充分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感情,与自己的心灵形成共鸣。演唱者通过自己的记忆、现象、联想等心理活动,在感受歌曲情感内涵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演唱情感表现的能力,使歌曲情感内涵和演唱者情感融合。优美的嗓子+发声技巧+情感,唱出的歌声一定会很好听。
歌曲演唱情感表现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和体验,它的成功与否手演唱者自己综合素质的制约。演唱者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生活、艺术修养,多方面培养对歌曲作品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才能使自己的演唱情感达到表演艺术的高峰。
上学的时候,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篇1
摘要 音乐教学属于一门艺术学科,教学过程不能受到课堂教学的约束,要回归到自然,从而可以感受到生活。情境教学属于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调动,创设出优良的教学的情境,当今社会各界对于情境教学法都给予广泛的关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将小学教育内容进行丰富,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当前音乐教师主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完善。小学阶段属于形象思维阶段,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容易被具有情趣的事物吸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具体的场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针对情境教学法,指的就是在家学活动当中,利用语言和音乐以及画画等各种手段,结合情境和认知,创设出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具备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到知识,陶冶学生的个性,培养学到人格,让学可以感受到美,并且创造美。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生活,将音乐情境展示出来,不仅可以理解课堂上的音乐知识,还可以在生活中,体验音乐的内涵。利用多媒体,可以将音乐情境真实的反映出来。
近些年计算机得到普及,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可以使学生体验上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利用生动的画面和音乐,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利用表演,对情境进行体会,让学生可以真正的理解学习的歌曲。利用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的理解歌曲,使课堂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学习需要学习的歌曲。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利用自然生活。音乐从生活中发展而来的,学习音乐,不仅要学习音乐理论,让学生可以走进大自然当中,深入的了解课本上的知识,可以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小学生还不能充分的理解大自然,在课堂上听到的声音,就会联想到生活情景,对于音乐的教学是不利的。学生要走进大自然当中,在生活环境当中体会学习的音乐,体会到创作的意境。例如在学习《找春天》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体验,感受到春天的意境,让学生在大自然的请将当中,全方位的感受到歌曲的意境,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歌曲,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网络多媒体。在当今的教学实践当中,多媒体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小学教师中普遍都配备了投影仪和电脑等设施。小学音乐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可以有序的结合文本、动画、歌曲,让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歌曲。
例如在学习歌曲《劳动最光荣》的时候,学习这首歌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歌曲,感受到劳动者的生活热情,要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在家中会怎样帮助父母做家务活,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劳动者的快乐,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如果教师知识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与此同时,使歌曲教学的意义得到有效的深化。
3利用表演和情景激发学习兴趣。音乐术语舞蹈的灵魂,表演和音乐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将歌曲内容有效的展示出来,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将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大鹿》这首音乐的时候,曲调比较简单,很难掌控音准,学生很难直接进行歌唱,教师可以首先介绍歌曲的内容,并且找学生将歌曲当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堂氛围进行有效的活跃,让学生将歌曲的旋律充分的掌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首歌曲。
如果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学效率就会一直保持低下,甚至还会引发学生厌学的心理。教师就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进行丰富,让学生得到陶冶,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结合色彩和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有效的补充。小学生对于色彩和形象是非常敏感的,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再现音乐情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利用图画,使其更加具备画面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4利用律动将情景进行展现。小学音乐教学的关键就是情景展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可以欢乐的学习环境当中,在歌曲情境当中展现自身的肢体、声音等。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可以满足学生这样的心理。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受快乐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潜能激发出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可以使小学音乐教学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融合音乐教学和丰富的情境,融合学生和教师,营造欢乐的氛围,将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灵感,也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许慧敏新课程标准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259-261
[2]冯莉,张作岭,杨延刚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03:56-57
[3]张华锋探讨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7:214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篇2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儿童艺术特长的培养,因此,音乐课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情境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此,本文将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对于音乐来说,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背后都有着一个感人的小故事,音乐老师可以将这些小故事变成一个个小情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
在小学的教学体系中,音乐课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对于丰富小学的教育内容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的小学音乐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可以说是各个年龄段中最强的,他们比起其他时期来说更容易接受新奇的事物。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一、情境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内涵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实物、语言等手段就是我们所讲的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出一个真实的、接近实际生活的环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这种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
二、简析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运用表演来感受情境。在音乐教学中,音乐与表演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演唱、演奏和音乐剧等形式都是表演与音乐的结合,而且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平时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音乐也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学生们通过表演可以更加全面地表现出音乐里面所要表达的内容和音乐里面包含的情感,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例如,在《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中设置一些表演,可以在表演中增加一些比较重的东西。在表演中,表演者从一个人到两个人直到多个人一起去搬一些越来越重的东西,这样让学生从实践中深刻地理解到团结就是力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真实感。
(二)通过多媒体教学再现歌曲情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有它自己明显的优势。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效率高,容量大等优势,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感。在音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加便捷,音乐形象塑造得也更为逼真。教师可以将音乐与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捉泥鳅》这首歌曲的时候,由于大部分学生是没有见过泥鳅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泥鳅的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泥鳅的特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捉泥鳅的乐趣。
(三)运用自然的生活展示音乐情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最新的教学理念中教育工作者提出要开拓学生的视野,不要让学生的视野只局限在课本上面。音乐教学应该做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去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用感官去接触大自然。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特点,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很难理解一些抽象性的事物。所以,他们需要走进感知环境,亲身体验音乐的意境,这样他们才可以用真实的感情去演唱。例如,教师在讲解《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的时候就完全可以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去感受真实的春天,去发现原来春天就是柳树刚出新芽儿,蝴蝶漫天飞舞,世界到处都是花花绿绿,阳光和空气里面都散发着生机。让学生通过视觉、嗅觉和触觉去感受到原来春天真的来了,这样同学们自然而然就能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演唱好了。
(四)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得单一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有趣,让教师和学生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课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教师在实际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设置的情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绝对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教师在教《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时候就要注意到并非所有的学生都生活在海边,而这首歌的主旨是表达对于家乡的热爱。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家乡的美,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去演唱这首歌曲。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方法。它能给形式单一、死气沉沉的课堂带来许多活力和生机,让音乐教学在一种愉悦轻松的氛围里进行。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现代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仔细思考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覃宇静情景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
[2]王蓉情境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科学教育(小学教师),2010(02)
[3]郭海达基于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教学应用[J]音乐教育2016(03)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篇3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培养他们艺术综合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小学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课程,他们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的重要课程。因此,要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让他们能够结合情境教学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无穷魅力。故此,加强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情境教学概述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当前一个时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学生最大程度创设一种有趣轻松的教学情境,从而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情境化教学,它意味着作为音乐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创建适合学生发挥的`轻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并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音乐知识体系的认知,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紧跟教师的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新思维意识,最终实现对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要求。
二、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对于音乐这门课程的学习,如果学生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教师单方面的知识讲授,根本无法获得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也就无法感悟到音乐中所蕴含的真正的美。音乐作为一门抽象性的艺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声音、图像、故事等方式积极的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和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让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二)有利于学生多种思维的开发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音乐教学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要让学生能够更多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对他们进行关于音乐所蕴含的更多美丽元素的熏陶,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力,激发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敏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实现其多种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锻炼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大,再能独挡一面,如果离开集体,缺乏一定的合作精神,也注定其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因此,要想得到更多能力的提升,就要注重合作能力的锻炼。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生存技能,只有在不断的开展与同伴的合作,才能获得合作力的提高。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表演等方式,不仅能够实现课堂上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还能够通过这种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有效实现其团队融入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有利于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
成功演绎一首音乐作品,并不能完全按照音符和乐谱进行生搬硬套,也不能仅凭演绎过程中没有走音和跑掉来评判演出的精彩程度。对于音乐的演绎,更多的是要有情感的流露,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要让欣赏者体会到作品中的真实情感,从而激发欣赏者做出相应的情感反馈。从当前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来看,都是一些健康向上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发展的内容。因此,在教材的感染和熏陶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配合教材中健康向上的情境,最大限度带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能够投入其中,帮助他们形成健康乐观的心态。
三、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利用游戏教学创建情境教学模式
小学生生性好动,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精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为了改变他们这一现状,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为其创设一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情景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以一种学生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在对《友邻多佳音》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收集好的不同国家的国旗,通过开展“听赏竞答”这个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参考风景竞答国家名称、风景名称和音乐名称,答对了则奖励一颗小星星,游戏中小星星获得最多的小组将获得教师现场准备的礼物。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将学生快速的带入到教学内容当中,还能够更好地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快乐轻松学习的目的。
(二)通过语言讲解创建情境教学模式
音乐能够跨越国界,它让种族不同的人、语言不相同的人,能够通过音乐感知对方的喜怒哀乐,在一定程度上,它是搭建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对外交流的语言。对于一首歌曲来说,歌词能够帮助倾听者和欣赏者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意思和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然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也往往会涉及到来自国外、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形式音乐的鉴赏课程,在对这些音乐进行赏析的时候,教师则可以通过语言讲解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来更好的欣赏音乐作品。比如,在对《土耳其进行曲》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为学生介绍土耳其这个国家的一些民俗风情,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所描绘的场景。
(三)借助多媒体创建情境教学模式
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利用视频、音频、等不同的形式,将教学内容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最大程度地丰富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对《快乐的泼水节》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情境教学模式的创建,播放一段泼水节的录像片段,请同学们边看边欣赏,随后向他们进行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播放完影片之后,进行课堂导入,在我国西双版纳地区有这样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傣族有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载歌载舞,互相泼水,互相祝福。刚才大家看到的画面就是傣族人民在过一年一度泼水节的盛大而热闹的场面。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音乐教材中的内容,更好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他们的实际需要进行情境化教学,要善于利用游戏教学、通过语言讲解以及借助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在领会歌词的情况下快速进入情境,在用心感受的情况下,接受音乐的熏陶,从而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声乐是一门表现艺术。评价一个好的演唱者,不仅要求具备美妙的声音,高超的演唱技巧,准确的音准,更重要的是看演唱者能否把歌曲中表达的感情通过演唱准确地表现出来,达到以 情感 人,声情并茂的境界,这样才能征服观(听)众。少年儿童是学习声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声带发育还不成熟,如果一味追求声音的“高难度”训练,很有可能把脆弱的声带拉伤,给孩子的一生带来无法估计的伤害。在童声学习阶段,少年儿童既然不能过于关注声音的高难度和高技巧,那么他们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学会准确表达歌曲中的感情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长期从事专业声乐教学,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少儿声乐大赛中获奖,现将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希望能为少儿声乐教育事业奉献微薄之力。
一、发声训练的过程要做到“用情歌唱”。
在练声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学生灌输“用情歌唱”的重要性。演唱的感情从何而来?靠气息的控制。我国音乐教育家周荫昌先生曾经说过:“艺术就是控制,它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果想在某一领域获得较高的成就,就要在这一领域掌握较强的‘控制’技能、技巧的方法并运用自如,这样才能表现出高超的技艺。”
如何使学生把气息控制地恰如其分,并准确应用到歌唱中去呢?首先在练声的过程中,适当选择急吸急呼,急吸缓呼,缓吸急呼,缓吸缓呼的练声曲,甚至增加一些单纯的气息练习(主要是有针对性的气息练习,单纯的气息练习不可过多),让学生通过呼吸的长短、强弱来体会声音的高低起伏,从而掌握音乐旋律的高低起伏,感情的自由运用和发挥。我常常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说出他们亲身做过或者感受过的一些事情,引导他们应用到练声中去。比如,当他们爬到山顶,登高望远的时候,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喊上两嗓子,我让他们把这种体会应用到训练中去,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此外,在练声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声乐作品,在训练声音的过程中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体会用情歌唱的奥妙。如:歌曲《想变成一棵树》(词:金波,曲:宋小兵)中的第二部分“想变成一阵风,开始快乐地飞翔……”音乐逐渐展开,音域愈来愈宽,音高愈来愈高,音符也大多由长音组成。我就会让学生体会登山望远,放声歌唱,展翅翱翔的感觉。如果演唱者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感情充沛、振奋激昂地准备好充足的气息,就体会不到“快乐飞翔” 的感觉,那他就无法表现出作品中作者想要表现得“心灵的感动和升华——想变成一阵风”快乐自由飞翔的境界。
二、引导学生在脑海里“画出美丽的图画”来。
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分析好的声乐作品是促进青少年准确表达歌曲感情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仅要听优秀的声乐作品,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体会歌曲的意境。如第八届中国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推荐的歌曲《童年在长大》(词:李众,曲:蔡海波)就是一首孩子们非常喜爱的少儿歌曲。它所表现的是少年儿童活泼向上、朝气蓬勃的喜悦心情。歌曲前奏在安静、优美的音乐声中慢慢响起,表现出美好的童年,优美的感觉。随后,引出节奏欢快、富有动感的主题旋律,体现了活泼、快乐的童年来。
在视唱前,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分析歌词所表现的意境,让他们说出:小树是怎样发芽的?蚂蚁是怎样搬家的?小河、春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阳光在草丛中怎样说话等等这些少年儿童经常喜欢观察的现象。学生通过描述这些自然界有趣的现象,就会把理解歌词的内容和意境形象化、简单化了,脑海里自然就会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来。通过分析歌词所表现的感情特点后再视唱曲谱,学生就比较容易领会旋律的高低、强弱、长短、快慢,富有感情的去哼唱曲谱。而不能单纯只重视音准不重视旋律起伏,只重视节奏不重视力度的强弱表达;只重视拍子准确而不重视作品感情的变化。唱准曲谱后,再演唱歌词,通过演唱,验证自己所“画”作品的美妙。这样学生就能逐步领略到用情歌唱的魅力。
三、巧妙的肢体语言能够使演唱“锦上添花”。
少年儿童在舞台上演唱,不能像成人演唱美声歌曲一样,仅仅凭声音去征服观众。少年儿童在演唱时,根据作品的内容适当融入一些肢体语言,这样会使声乐作品的感情表达得更加丰富,更加富有童趣,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记得有一次,市青少年宫声乐班的三名8岁左右的女学生为了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演出活动,我为她们选择了《童年在长大》这首好听的少儿歌曲。在排练的过程中,三位小女孩虽然声音演唱得也不错,但是,由于她们过于注重声音,活泼可爱、天真烂漫、快乐的童年感觉怎么都表现不出来。随着节目录制时间的临近,我们一遍一遍地排练,但总收不到好的效果。一天,课间休息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她们跑来跑去,跳来跳去,嘻嘻哈哈疯玩的感觉不正是歌曲中“你来啦,我来啦,快乐你我他;唱歌啦,跳舞啦,快乐一大把,听到啦,看到啦,人人笑哈哈……”童年在长大的感觉么?我顿时有了一个想法,让三位女孩在“自由发挥”的状态下,边跳边唱随意玩耍,没想到三个人表现得个个出色,都能根据旋律的特点设计出几个可爱的动作,把歌曲的内容表现的活泼欢快、悦耳动听,随即得到了全体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我把他们“创意”的几个动作统一规范,后来,她们在中央电视台的演出也获得了成功。所以,少年儿童在演唱歌曲时适当增加一些肢体动作,对准确表达歌曲的感情内容起到重要的作用。当然,演唱的肢体动作不是单纯的舞蹈表演,动作过多也会适得其反,淡化演唱效果,影响演唱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歌曲的内容,教会学生把肢体语言与演唱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准确表现歌曲感情的目的。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少年儿童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学会用情歌唱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授演唱技能、技巧,还要多鼓励青少年参加不同形式的演出、比赛或演唱会。引导学生不仅要会唱也要会演。对于初学的少年儿童来说,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敢于放声歌唱就是重要的一关。只有放松表演,才能用情歌唱,进而打动观众(听众)。在声乐课的时候,我经常鼓励有舞台经验的学生带着“胆小的”学员一起到讲台给全体同学们演唱,让全班同学给他(她)们以热烈的掌声。
曾经多次获得全国少儿演唱比赛大奖的孟源是我 们声乐班的一位小学员,他不到4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声乐。说是教他学习声乐,有时就是逗他“玩”,每当我教会他一首新歌,就让他在各种场合展示,然后用摄像机录下来,仔细比对每个声音或表演的细节。我告诉他的爸爸妈妈在家里要“欣赏”孩子的演唱,多鼓励,少批评,发现他演唱得好的时候就要给他以热烈的掌声。他的成长也是在不断地比赛、演出和各类活动中逐步成熟起来的。记得2006年11月他参加录制了一期“音乐快递”节目。大家都知道,“音乐快递”是一个比赛性质的栏目活动,当时,由于他初次登上中央电视台这个大舞台,现场气氛的不适应、舞台经验的不足……“说实话,当时有些懵!”后来,他的妈妈形容当时的情形。本来准备得比较充分的歌曲,比赛时却演得有些拘束,发挥失常,他连周冠军都没得到。但是,这次“失败”却使他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们认真总结他在比赛中“失常”的原因,利用各种机会,让他参加各类活动或声乐比赛,他的舞台经验和自信心也越来越强。半年后,他连续参加了市、省举办的少儿歌手电视演唱大赛选拔赛,最后成功晋级全国少儿歌曲电视演唱大赛的复赛、半决赛,直到最后的总决赛,他的演唱一次比一次成熟,一次比一次好。最后,他以幼儿组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金奖。
因此,通过演出或者比赛的机会来检验总结演唱的表现力;通过亲身实践,使学生获取自身缺少的表达歌曲感情的表现方式。此外,参与活动的过程也是向他(她)人学习的过程,通过相互比较,不断总结,不断积累经验,逐步使少年儿童的演唱水平不断提高,达到以 情感 人、声情并茂的境界。
唱歌好听的秘诀之5招让你唱歌有感情
1、看懂歌词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首先,拿到一首歌后,要学会看懂歌词里传达的基本感
情,一般像声乐培训的课本,在歌名下面的一行,都会有
对曲风、情感的简要分析,多看是有好处的,这也是最基
本的一点。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认为自己唱出来的这首歌没有感情,那
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看懂歌词,没有明白歌词想要表达的
是什么,以至于无法融入自身的感情!这一点是很重要
的。
2、多听多唱类型相同的歌
勇敢去唱,然后去多听听歌,最好是听类型相同的歌,如
都听通俗唱法的歌曲。多在家里放声歌唱,但是必须辨别
出自己唱的是好听还是难听,尽量模仿明星的唱歌方式。
唱歌没感情,是因为自己没带感情去唱,要是唱歌唱的很
好的人,那人绝对不能像明星一样连唱很多首歌,最多5首
歌就累的难受。因为他们是很投入地去模仿歌手。因为每
一个人自己的声音可能都不是好听的,而歌手的声音,是
通过磨练加上自己的声带发音很美,所以唱歌就不会比那
些在KTV里唱的很好的人累。
3、通过技巧来表达歌曲中的感情
唱歌是客观的事情,要表达一首歌的情绪,歌手必须借助
一定的发声技巧、功力,这些技巧、唱功都是歌客观要求
的,也是歌手客观要具备的。
而听歌从本质上说应该是主观的事情,自己的经历、情
绪、审美情趣等如果正好和这首歌及歌手达到共鸣,自然
就被感动,也就是说听歌的感受是很主观的。因此,听歌
就很重要了!一首歌听个十遍甚至二十遍,自然就会明白
歌曲中情感的表达了!
4、在唱歌之前多想一下让自己感动的事
唱歌的时候不要很盲目的只想把歌词和歌调唱好了就好
了,你唱歌是就把自己融入里面,想想让你感动的事,什
么样的歌就有什么样的情景。这是一个技巧!
在选择好一首歌备唱的时候,就多想想与这首歌相似的场
景或者让自己感动的东西,这样在唱的时候可以更快融入
进去。
为什么唱情歌的明星会这么受欢迎,唱得也这么好因为
他们在唱的时候是非常投入的,别人听到这首歌就会想到
这个明星,这就是一个感情效应。
5、多加练习唱功
有唱功才说明有了唱歌的基础,该抒发什么情怀用什么音
色来表现,都能自如应用。也就是说唱功才是表达感情的
基本能力。试想连五音都不准,歌曲作者的意图都没有表
现出来,又怎么去感动人
所以多加练习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抱怨说自己老是唱歌没
有感情,那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花太多时间去练习唱歌!
不花时间去练习又怎能得到很好的回报呢只要多加练习
唱歌时如何提高音准如何唱颤音、假音等,才会解决这
个问题!
要记住这点:唱歌很投入很有感情的人不是他们经历多或
者有天赋!而是他们更用心!
好的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着人的心灵,使人受到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渗透,从而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体验原指个体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在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疏通了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并在体验中尝试创造,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一、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获得情感体验,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能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来完成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创造想象空间。
1音乐听觉的重要性
音乐听觉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听力,一种是内在听力。音乐听觉能力就是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欣赏的重要渠道就是借助于音乐听觉的情感体验。通过音色、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听赏各种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感受不同旋律的特点,提高他们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2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环节
情感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也可体现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在课堂上,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放一些喜爱的流行音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到自由的发挥。还可以用各种方法、手段以及生动形象、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和学生一起进行音乐体验活动,创设一个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入情入境。
在欣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伴随着典雅古朴的旋律,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把学生的情感带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中,犹如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挂在露出嫩叶的柳梢旁,小舟在江面荡漾,微风吹过,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优美的旋律在不知不觉中唤起他们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又如,欣赏《天亮了》这首歌曲,可让学生先自己听一遍,然后给他们讲述这首歌曲创作的背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旅游区的峡谷地带,由于缆绳断裂意外缆车急剧下坠,缆车中的一对年轻夫妇在这危急时刻,用双手用力托起了怀中幼小的孩童。小孩毫发未伤,得救了,而他们却永远地闭上了双眼,离开了他们心爱的孩子。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许多学生听到这里神情严肃,眼神专注,几位女生眼中已经盈满了泪花,播放第二遍时,要求学生用“情”和“心”仔细聆听。当歌曲唱到高潮部分时,几个学生已轻声哭泣起来……音乐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这节课的感受环节中,学生通过歌曲的听赏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及感悟。
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先播放五个各具特色的音乐主题,让学生自己分析、了解五个音乐主题所呈现的特点和所表现的情绪,然后打乱顺序播放,要求他们辨别出五个主题的顺序。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感知能力和听力,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体会音乐的美感,丰富情感体验。当学生置身于音乐艺术的氛围中,反复听,用心感悟,逐渐会对所听赏的音乐作品表达出自己的感想。因此,在欣赏时尽可能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他们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的目标奠定基础。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挖掘情感因素,让学生大胆表现音乐
音乐欣赏是心理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有自己的侧重面。有的喜欢欣赏作品的整体感受,有的喜欢欣赏演奏员高超的技巧,有的喜欢乐器和歌唱演员极富美感的音色,有的喜欢作品起伏变化的主旋律。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尽量多提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且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学会边听、边思考、边创作、边表演,这样一种欣赏音乐的学习方法。
1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不注重表演、创作技能的发展,而侧重于感受、体验音乐的热情和能力的发展。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的反映能力和手的灵敏度。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与大脑神经系统就越有联系,并使大脑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同时训练学生的音乐的耳朵,能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一位学生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后写了一节文字,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想象力:“远处山峦迭起,蓝天白云,无边的草原上,一片春意盎然,一阵轻风吹过,马铃声响,悠闲的牛羊在碧绿的草地上或卧或立,把草原点缀的色彩斑斓……”
在欣赏课《沃尔塔瓦河》之乡村婚礼时,学生认真感受的同时,完成三个问题:节拍(6/8);力度变化(由弱渐强,再由强减弱);乐器(单簧管,小提琴)。学生的表现为两种:一是不会的学生干脆不说;二是知道个别答案但不能确定的也犹豫不决,不肯举手。为了缓解紧张气氛,我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话音刚落,课堂真是像炸开了锅,精彩不断,想要表达的学生非常多,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还增添了很多个性化的见解。如,“这一部分音乐旋律由远而近,展示出一幅热闹的音乐画面后,又由近而渐渐远去。”“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村庄,那里的村民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婚礼,大家手拉手围成圈欢快地唱歌跳舞。”另一位学生说:“这段音乐好像是以小提琴及吹管乐器为主,旋律纯朴、明朗、活泼、欢快,让人不由自主地也想跟着跳起来。”虽然这些说法有时会大同小异,但它是学生自己独立感受的结果,也是开放课堂产生的效果。通过创设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因此,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自由的课堂,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创设音乐体验教学模式情境
音乐欣赏课中必须重视体验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到音乐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欣赏课《春节序曲》第一部分第一主题时,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去想象出锣鼓喧天的场景,然后给学生提供锣、鼓、镲、三角铁等乐器,要求学生自由组合,用以上打击乐器去表现出心中热闹欢腾的场景。话音刚落,大部分学生一拥而上,用各种乐器模仿音响来表现音乐情绪,教室一片欢腾,见到如此欢快的场景,老师也情不自禁地以打鼓的动作融合进去,顿时,表演的学生更加起劲了,这时整个课堂变成了学生欢乐的海洋、自由演绎自己感情的艺术天地。几分钟后,学生个个神采奕奕,意犹未尽地回到座位,脸上洋溢着自信满意的笑容。以上的案例,运用了体验式的学习方法,紧紧抓住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音乐情感去感受节日的欢快,学生自主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体验乐曲的情感表现及音乐内涵,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自主探究、尝试创新的能力,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体验中得到了艺术熏陶。在欣赏《命运交响曲》时,先讲述贝多芬的人物命运,以及他所处的音乐时期和历史背景,而故事中贝多芬的自尊、自强以及对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巨大的人格魅力通过他的音乐深深地震撼了每个聆听者的心。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聆听感受同一首作品不同风格、不同版本的演绎,分别让他们欣赏极富王者风范的卡拉扬指挥的现场版的交响乐《命运》与法国钢琴家改编弹奏的极具节奏感、时尚感的钢琴电子交响乐《命运》,在古典与时尚的交错碰撞中,体现出作曲家、演奏家和指挥家根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感悟所形成的独特的音乐风格。
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可见,音乐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独特而明显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的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富有情感的创造力
给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可体验能力的环境和自由空间。学生学习就会显得轻松自如,没有负担,没有压力。如,对初级中学生的音乐素质调查表明,学生之间有较多的差异,必须有一个充满平等和谐的环境,才能达到心理愉悦,静听调整思维,充满自信。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师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能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接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前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过程,通过听―动―演―赏―创几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创造力。通过多种手段,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表现,体验愉悦的审美活动。在音乐课开设的“小小音乐会”中,让学生自导、自演、自唱,尽情表现。学生不仅自娱自乐,同学之间相互影响,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品位也在不断地提高。情感投入得越多,兴趣就越浓厚。针对学生的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通过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来表现自己,释放自己的艺术激情。
音乐是表演艺术的舞台,能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学生每年参加校内外各种艺术节文艺会演,能够运用课堂中所学知识,自主创作,编排节目,自我创新,在艺术水平上不断有所提高,更能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体验到艺术创作中的艰辛,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培养出优秀的意志、品质,也为他们成为一个有情感个性的艺术人才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因此,在开放式情感体验教学法的实践中,一定要以发展、激励、发现为指导思想,努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快乐,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能力,陶冶性情,从而达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整体提高。
五只小青蛙这类歌曲的教学活动一般由5个环节构成,具体如下:
1引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介绍歌曲的背景、歌曲的主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世界。可以使用故事、、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歌曲教学环节: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例如唱跟读、分组合唱、手语配合唱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例如快乐、友爱等。
3 情感教育环节:老师可以通过歌曲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友爱、互助等价值观,并通过讨论、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些价值观。
4 创意活动环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活动,例如画画、手工制作、编舞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5 结束环节:老师可以通过回顾歌曲的内容、总结教学内容等方式,结束本次教学活动,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歌曲所传递的价值观。总的来说,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