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艾利斯“A-B-C—D”理论?

什么是艾利斯“A-B-C—D”理论?,第1张

艾利斯认为,人生来便具有用理性信念对抗非理性信念的潜能,但人常常为非理性信念所干扰。艾利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它把这一疗法归纳为ABC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又常缩写为As),它指当事例所遭遇的当前事件,或当事人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记忆。C代表结果(consequences,常缩写为Cs),是A发生之后,个体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而B指信念(beliefs,常缩写成B或Bs),它是As和Cs之间的中介因素,是对于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也就是说,不是A直接引起了C,而是B直接引起了C。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绪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艾利斯对经常造成人们非逻辑的思维进行了概括,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一个人要有价值就必须很有能力,并且在可能的条件下很有成就;②某某人绝对是很坏的,所以他必须受到严厉的责备和惩罚;③逃避生活中的困难和推掉自己的责任可能要比正视它们更容易;④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应当和自己期待的一样,任何问题都应得到合理解决;⑤人的不幸绝对是外界造成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忧愁和不安;⑥一个人过去的历史对现在的行为起决定作用,一件事过去曾影响自己,所以现实必然影响自己的行为;⑦自己是无能的,必须找一个比自己强的靠山才能生活,自己不能掌握情感,必须有别人安慰自己;⑧其他人的不安和动荡也必然引起自己的不安;⑨和自己接触的人必须都喜欢自己和赞成自己;⑩生活中有大量的事对自己不利,必须终日花时间考虑对策[3]。

在ABC理论中,D代表治疗、质疑(disputing),通过D来影响Bs。一旦认知问题解决了,情绪和行动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除或减轻,最后达到一种新的情绪和行为后效,以及一种新的有效的生活态度或生活哲学。

无论是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还是艾利斯的ABC理论,其重点都是通过改变认知、信念和概念来矫正行为。在治疗的过程中,以转变认知的方法作为主要的咨询方法,但同时,它并不完全排除行为治疗的技术和方法。相反,认知治疗家认为结合运用一些行为技术可以增强咨询的效果。贝克和艾利斯等人都在其认知疗法中加入了许多行为技术,因此,认知疗法也可以叫做认知——行为疗法。

该理论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60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他认为人有其固有本性,人的先天倾向中有积极的取向,也有消极的本性,换句话说人有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这样的内在倾向,同时也具有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倾向,而且艾利斯更强调后一种倾向,他认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心理失调。艾利斯将人类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如强迫思维)。 ②倾向过于易受暗示影响。 ③倾向于过度概括化以偏概全。 ④倾向于要求尽善尽美,认为不是完美的就是无用的。 ⑤倾向于对他人的过分要求。 ⑥倾向于追求绝对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确定性。 ⑦倾向于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 ⑧倾向于自暴自弃。 ⑨倾向于自我贬低。 ⑩倾向于过分关注自身的机体的变化。 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艾利斯将以上观点概括称之为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在ABC理论中,D代表治疗(disputing)通过D来影响B,认识偏差纠正了,情绪和行为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解除或减轻,最后达到E效果(effects),负性情绪得到纠正。

我复制的,

不知道能不能给你带来帮助,如果不能那我只是路过, 祝你好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19130927]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阿尔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19130927],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合理情绪行为疗法的创始人,也是 20世纪60 年代美国性解放运动的先驱。他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一个犹太家庭。 他4 岁时全家到纽约定居。5 岁时因肾炎并发扁桃腺炎几近死亡,又曾因肾炎 9 次住院。12 岁时父母离异,养成他独立和无神论的态度。19 岁时又并发肾性高血压,40 岁时罹患糖尿病,但是他努力照顾自己的身体,不使自己因疾病而陷入悲惨,反而精力充沛地过生活。

在12 岁时,他下决心成为一个作家,于是认真规划自己的教育生涯。他先进高职学校,1939 年进入纽约市立大学商学院,主修商业管理,想在商场上赚足够的钱以便写任何想写的题材。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打破了他的计划,他只得放弃致富的美梦,不过仍持续写作。38 岁时他已完成了约 20 本书的手稿,但未能如愿出版。

有人称埃利斯是自 S弗洛伊德以来唯一创建具有了自己理论体系的心理治疗学派的心理学家,还有人称他为认知 -行为治疗之父。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他无非是取人之长、略加综合而已。尽管褒贬不一,但他所倡导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却是得到一致推崇的。 埃利斯把其信奉的哲学观点与讲究实效的行为主义结合起来创建了理情行为疗法。虽然这种疗法起初遭到几乎所有治疗家的激烈反对,但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坚定地捍卫了理情行为疗法,并使该疗法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最后使其反对者不得不信服和接受。埃利斯信奉的哲学观点是现象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他把这些哲学观点与行为主义相结合,提出了理情行为疗法的依据。该依据认为人们是由于那些不合理的思想才导致心理障碍的。因此,如果使患者认识到这些不合理思想,并使其转达化为合理的思想,就能取得有效的治疗结果。

1939 年起,他开始研究性、爱、婚姻和家庭关系等问题,当时并未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他年仅25 岁。在涉足这些领域后,他又花了两年时间阅读了有关这些研究课题的约1万篇论文和著作。然后发现,自己能够对那些有着性或爱的心理障碍者提供咨询了。

为了获得咨询资格开始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心理学,分别于1943 年与1947 年获得该校临床心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本希望成为临床心理学家,但因其缺乏医学背景而遭医疗机构拒绝,后来有机会受聘于卡伦·霍妮学院,与CR赫尔伯格合作才如偿所愿。在1949-1953 年间,通过实施精神分析,他对精神分析的有效性开始产生怀疑,并由此成为反对精神分析的主要人物之一。在 1953-1955 年间,他曾尝试过各种其他方法,用以取代精神分析,终于,在1955 年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那就是在咨询和治疗领域影响极大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简称 REBT)。

理情行为疗法是由艾利斯于 1955 年所创的理性治疗发展而来。最初他所用的名称为理性治疗(Rational Therapy,简称 RT),到了 1961 年才改为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简称 RET),直到 1993 年艾利斯又将理性情绪疗法更改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因为他认为理性情绪疗法会误导人们以为此治疗法不重视行为概念,其实艾利斯初创此疗法时就强调认知、行为、情绪的关联性,而且治疗的过程和所使用的技术都包含认知、行为和情绪三方面。 他曾出版过许多富于创造力的、很受欢迎的论著,尤其是在本世纪 60 年代,他有好几本著作(例如《性无罪》等)的销售量高达几百万册,从而使他的合理情绪疗法得以普及。 艾利斯是精力充沛而多产的人,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内著作最丰富的作者之一。在忙碌的专业生涯中,他每星期会晤八十个个别治疗替诊者,指导五个治疗团体,每年对专业人员与大众做两百场演讲与讲习。他已出版了五十多本书籍七百篇以上的文章,内容大部分以理情行为治疗法的理论与应用为主。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因此在人的一生中,任何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上述某些非理性观念。只不过这些观念在那些有严重情绪障碍的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强烈,他们一旦陷于这种严重的情绪困扰状态中,往往难以自拔,这就需要对之应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治疗。

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减低求助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自责倾向)和敌意(责他倾向)去生活,进而帮助他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这个目标包含了两层涵义,首先是针对求助者症状的改变,即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这称为不完美目标;另一方面的涵义是着眼于使求助者产生更长远、更深刻的变化。它不仅要帮助求助者消除现有症状,而且也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减少其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倾向性,这称为完美目标。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帮助求助者改变他们生活哲学中非理性的成分,并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

艾利斯等人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①、自我关怀;

②、自我指导;

③、宽容;

④、接受不确定性;

⑤、变通性;

⑤、参与;

⑦、敢于尝试;

⑧、自我接受。

这几个方面特点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艾利斯abc理论,又叫理性-情绪abc疗法也叫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又称其为认知行为疗法。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人有许多非理性的观点,如我必须成功,并得到他人赞同,别人,必须对我关怀和体贴;事情应该做得尽善尽美;课堂上回答问题有错误是很糟糕的事情等。人们持有的不合理的信念总结起来,有三个特征,一、绝对化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以极端的要求衡量一起事物例如学生要求,我必须每次都考第一名,他们都应该对我好等。二、概括化要求,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它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例如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便认为自己不行,从而导致自卑自责情绪消沉别人一次约会迟到就认为这人不守时不值得信任,导致责备他人甚至愤怒等情绪三糟糕至极表现,为一旦遇到什么挫折就产生一种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信念,从而陷入悲观抑郁的情绪中,而不能自拔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调整自己的认知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C:事件造成情绪结果

我们的情绪反应C是由比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可是许多人只注意A与C的关系,而忽略C是由B造成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点,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议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利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270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