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你的内在小孩》:“童年受过的创伤,你的内在小孩都记得”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童年受过的创伤,你的内在小孩都记得”,第1张

我是以北,分享走心干货,成长生活

《请回答1988》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有些懂事是伪装,有些懂事背后会有委屈的隐藏。剧里的德善应该就是这样一个懂事的女孩。

在大家的印象里,德善乐观开朗,成天大大咧咧开心得没心没肺,但好像大家都忽略了她也是一个“敏感、委屈、不被父母在意”的姑娘。

这个从小被爸妈区别对待的女孩:

家里仅剩的两个荷包蛋会分给姐姐和弟弟,她只能吃腌豆子;

吃炸鸡时,姐姐和弟弟一人一个,她只能啃鸡翅;

因为生日只和姐姐差三天,每年过生日她也都是提前和姐姐一起过。

当某次家里一氧化碳中毒时,爸爸和妈妈的第一反应是救出姐姐和弟弟,而最后却只剩她一个人可怜巴巴爬出来。

看明白了德善背后的懂事和委屈,真的会很让人为她心疼。

“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孩子而已”。

那个大大咧咧的乐观姑娘,表面上虽看起来没多少心事的困扰,但她内心隐藏的柔软敏感,又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偏心?怎么会不在意那些委屈不被重视?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中指出: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受过伤的小孩。她是缺爱的、缺乏陪伴、不被鼓励和重视的

我们所经历的一些逆反感受,她都会帮我们记录下来,当我们不能缓解那些不良情绪,不能好好疗愈心中的创伤,这个小孩就会变得不安定起来,变成一个有创伤的孩子隐藏在我们心中,慢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生活。

很多时候,面对那些创伤,我们像看起来乐观的德善一样习惯性逞强伪装,从来不敢正面去面对它,不知道怎么去拥抱疗愈它,久之就会让自己越来越失去自己。

如果你也经历过创伤,如果你也习惯性隐藏,始终都学不会拥抱那个真实的自己,不知道如何疗愈自己,那么跟随施琪嘉博士的这本《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起来发现那个被自己隐藏起来的小孩,一起来治愈那个被创伤掩盖的自己吧。

太宰治在他的《人间失格》一书中刻画了一个敏感自卑的阴郁形象。

书里的主人公叶藏从小是一个不被父母在意、缺乏陪伴和爱的小孩,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为了迎合老师同学的喜欢,他从小就善于察言观色,习惯性伪装自己讨好他人。

叶藏时常将自己丑化成小丑形象来取悦身边人的欢心,他这样一再违背自己的本心,掩盖自己心中的委屈和无助,最后在不断的压抑和自我折磨中,他开始自暴自弃、出入烟花场所,堕落成了一个被排斥的社会边缘人。

童年缺乏陪伴和关爱的人,懂得正视自己的心灵创伤有多么重要啊!

 

其实,《人间失格》中的丑角叶藏,也正是太宰治本人的缩影写照。

太宰治一生短短39载,他敏感早熟又善于自我伪装,他掩藏着内心的孤独和失望,他似乎一生都活在童年不幸福的阴影中,从一个善于讨好他人的“丑角”沦落成花天酒地的社会边缘人,他的一生都仿佛在和童年创伤作着周旋和妥协。

《人间失格》一书创作完毕后,太宰治也旋即投水自尽。

如果他能早早认识自己、拥抱自己、疗愈那个不被关爱的自己该有多好。一个人总归是不能事事如意的,如果他始终压抑自己,掩饰自己,不敢去正面那些缺陷和伤痛,就会一直笼罩在黑暗的阴影里走不出来。

荣格说:“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

 

可是,如果我们将他藏匿在黑暗中,认为他是可耻的不值得被自己被别人看见的,也许我们也永远得不到释怀治愈的可能。

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存留着过往的一些创伤,它是不被爱的、不被陪伴的、不被鼓励重视的,受到委屈不被道歉抚慰的,

但想要让那个不安定的"内在小孩"变得安定,想要获得疗愈,我们唯有首先正视他,将他从黑暗里拉出来,才有疗愈他的可能。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中,施琪嘉博士针对内在小孩的5大需要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共鸣,去寻找到那个被自己隐藏起来的小孩。

施琪嘉在书里提到:共情能力差的人的内在小孩总是处于特别憋屈的状态。他理解不了别人,反而老是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最终的结果就是他常常处于委屈的状态,闷闷不乐、不快活、抑郁,特别容易被激怒。

如果父母不能对孩子产生共情,不让孩子自由表达他的想法,孩子婴儿时的很多想法和情感就会被积压在心里,长大以后,他就可能被那些压抑的情绪困扰反噬。

弗洛伊德也说,父亲是女儿形成女性气质的导引者、支持者和认可者。

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里充当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是我们成长的启蒙者,是我们情感心绪的共鸣引导人,如果从小缺失了父母的指示、关爱,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长大后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选择。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一生在寻爱,却一直在被抛弃。

松子从小就不得父亲重视,父亲总是对她态度冷冷淡淡,所以长大后,松子将从小在父亲那里缺失的爱和关怀寄托在其他人身上。

她一生遇到过5个男人,她和男友同居,当上了男友的朋友的情妇、自暴自弃做浴室女郎、杀人、入狱,她一生的不堪遭遇,源于她不健康的童年,来源于她不正确的恋爱观。

也许从小无法在父亲那里得到共情互动,她的内心里时常感到被孤立被抛弃,那个不被陪伴被抛弃的"内在小孩"就一直潜藏在了她心中,导致她成年后一直活在害怕被抛弃被孤立的阴影中。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说,拥有"被抛弃感的内在小孩"的人,会产生对别人的敏感和不信任、对亲密关系的怀疑,这可能会影响他日后的人际关系。

就像是松子一样,因为心底的那个被抛弃的内在小孩影响,她长大后总是对他人有着依恋感,那样的依恋感让她迷失了自己,将自己寄托在别人的情感中。

她害怕分离,害怕被抛弃,她以为有了其他人的陪伴再也不会有童年的孤寂无望感了,但其实也正是这样不健康的依恋关系,导致了她回回想爱,却回回在这样错误的感情观里被他人随意抛弃。

一个人要想被重视被放在心上,一定是她首先懂得重视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价值,能够与那些灰色的情绪共情。

 

懂得接纳自我,懂得拥抱真我的人,才能珍爱自己,才不至于一再选择去依附他人获得价值认同。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书指出,"恰当、稳定和持续"是对孩子的内在小孩的形成非常重要的3个因素。如果这3个因素有缺失,就容易形成创伤的内在小孩。

正如婴儿从冲破羊水来到有氧世界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开始面临着一个不确定的世界。

所以,在孩子还没有健全意识观念去认识了解这个世界时,我们要尽量给他提供一个恰当稳定持续的"母体环境",为他提供生存的土壤,才能让他在安全感中长大,他最终也会慢慢具备能力去区分现实和内心世界,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内在小孩。

如何塑造一个安全稳妥的自我疗愈环境?

向内认同自己,释放那个压抑的自己。

"我不配"、"我不行"、"我不好"的一些消极认知总是会让自己处于卑微的一方中。

就像是太宰治,他明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却在"我不好"的认知偏差里一再去装扮小丑讨取他人的欢心,最后却丢失了自己。

就像是松子一样,她明明是一个优秀的女人,她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大学当上老师,可是她却一再委身于人,过上了一种低质卑微的生活。

这样明明"我值得"、"我可以"、"我很好",却总是因为自我怀疑和贬低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塌糊涂的行为,源于他内心的自卑,源于他始终都没有打开自己,去释放出那些压抑的情绪。

向外寻找恰当的关系,找到一个类似镜子的人。

施琪嘉说,关系疗愈关系,好关系覆盖坏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能够找到一个类似镜子的人,他能够与你的情绪共情,能够认识到你心灵的创伤,能够让你不再害怕忧虑那些阴郁时刻,如果他能够给到你一段阳光健康的关系。

也许,我们能够在这样的温暖环境里得到滋养,得到疗愈,去慢慢把内心中的"不配"变成"配",慢慢去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过上更好的全新生活。

当然,好的关系可遇不可求,但打开心结去选择期待憧憬,便也是疗愈的一个开始。

施琪嘉博士说,"向内探索得到的乐趣高于一切乐趣",这对于总是压抑着自己的人来说,想要疗愈心底那个有创伤的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内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发展新的关系,开拓新的领域。

我们也许不能够100%改变那个不完美的自己,不能够将自己完完全全从阴郁创伤里解脱出来,但我们可以选择和心底那个小孩好好相处,发现他的创伤,接纳他的不完美,安抚他的不安定。

每个人心底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他和我们是互相成就的共生关系。看见他,疗愈他,才能打开心结,将一个更轻松释怀的我放行。

我们现在不常说"要与自我和解"、要懂得"自我赎救"?其实这就是向内的力量。

只有当我们向内去探索,去发现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疗愈自己,得到潜能的释放,创造出新的生命经验。

爱自己才能更爱人,跟随施琪嘉的《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让我们从中去发掘自我,拥抱自我,去给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我们更好的解答吧。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以下简称《松子》)是改编自同名小说的一部歌舞剧情片,影片讲述了松子一生渴望爱与被爱却终不可得的悲惨的一生。导演中岛哲也在影片视觉元素的创作上极具个人特色,他将戏剧化的场景、高饱和的色彩、夸张的镜头运用到影片的创作之中。在表达松子童年的片段中,中岛更是通过镜头和音乐呈现了一种童话式的视听语言。

松子的妹妹久美从小体弱多病,所以父亲总是更加关注妹妹,出差回来也只会给妹妹带礼物。以至于松子从小就觉得父亲只怜爱病弱的久美,自己始终是孤身一人。只有一次,去看望住院的久美回来时和父亲去了商店。第一次吃到煎饼很开心,但是更开心的是和父亲单独在一起,并把父亲逗笑了。这应当是松子童年时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导演用童话式的视听语言描绘了松子这段最幸福的时光。

夸张的镜头

在松子与父亲单独相处的片段中,在1分钟20秒的时长中一共有30个镜头。运动镜头居多,镜头景别以近景和特写为主,通过鱼眼镜头和CG镜头的使用,刻画出夸张的童话世界。

鱼眼镜头是一种极端的广角镜头,影片通过运用鱼眼镜头改变画面的容量和画面中人物的相互关系,制造出一种夸张的、陌生的视觉体验,营造出一种脱离实际的画面感。鱼眼镜头拍摄出的画面就像是在水晶球里看到的世界,具有梦幻的特点,适合用来表现舞台。松子与父亲在游乐园中看表演中的舞台就是用鱼眼镜头拍摄的。通过鱼眼镜头拍摄舞台上演员们的舞蹈、夸张的表情,描绘出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

CG镜头是导演为了满足童话世界的构建,在原有拍摄镜头上加入了类似小鸟等童真美好的象征物。中岛认为:“影片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演员们的情绪,情感无法表达的地方,才会以动画来补强。”在表现游乐场舞蹈表演的镜头中,导演在鱼眼镜头的基础上加入了闪闪发光的光效以及飞来飞去的小鸟,现实画面与CG画面的结合,给人一种不现实感。通过不现实的画面表现出松子内心对于这种梦幻的童话世界的向往。

(CG镜头)

暖色调的运用

和父亲单独相处的片段是松子最幸福的时候,因此在这个场景中,画面以金**的暖色调为主。暖色调既代表着松子在此刻感受到来自父亲的温暖,也代表着松子像太阳一样给父亲的温暖。在这个片段中,父亲因为松子的鬼脸久违地露出了笑容。松子看到自己把父亲逗笑了,更是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她因父亲的开心而开心。导演通过暖色调的使用,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感觉,以此来表现松子内心的幸福。在整个游乐场和舞台的颜色设计上,导演尽可能多地使用了不同的颜色。对于孩子来说,游乐场就是一个童话世界,童话世界是充满色彩、五彩斑斓的。通过多彩的颜色,展现出一个糖果色的童话王国。

(暖色调为主)                          

(糖果色的游乐场)

人工打光

在表现童话世界的画面里,导演经常会使用过度曝光的柔光来表达一种梦幻的场景。在松子和父亲吃饭的时候,餐桌和餐具通过特殊的光线设计有一种梦幻的朦胧感,表达出松子和父亲一起吃饭以及第一次吃到煎饼的喜悦。童话世界中的主人公出场也会自带光环,所以在这个片段中,不论是舞台上的演员,还是松子和她父亲,在他们的镜头中都会有明显的人工打光。通过打光让观众的视线集中在主人公身上,舞蹈演员身上朦胧的柔光更是制造出童话的梦幻。松子做鬼脸的时候,强光打在松子的脸上,象征着松子的乐观给父亲带来的温暖。

(梦幻的餐桌)                         

(人群中的主角光环)

(过度曝光)                          

(父亲的笑)

    在配乐上,这个片段的音乐的特点就是童真与梦幻。该片段的配乐是童声演唱的歌曲《Candy Tree》(《糖果树》)。前奏表现的是松子和父亲一起吃饭的场景,在这里就给观者一种像是进入了魔法世界的奇妙的感觉。这首歌的歌词以孩子的口吻诉说出他们对童话世界的向往。“I walk the road where candy trees grow我漫步在糖果树小道上,I dance in the woods in magical shoes穿着水晶鞋于林中舞蹈,Nobody hates the smile on my face我的笑容无比迷人,And every word I say turns into music我的身音婉转动听,Look at me now I am never proud但是我仍心有不满,What I dreamed of is not what I found我拥有的不是我想要的,But I'll keep going and I believe但是我会继续找寻,Someday I'll meet the charming prince直到我的白马王子出现。”这段音乐配合的画面是游乐场中的舞蹈表演,画面就像歌中唱的那样“穿着水晶鞋在林中舞蹈”。松子被舞台上的表演吸引,呆呆地看着台上的舞蹈,在那一刻,她已经进入到了她的童话世界。

当演出进行到小丑表演的时候,影片使用了极具喜剧元素的配乐,同时伴有小丑表演的夸张音效和观众的笑声。通过音乐、音效和人声,利用多种元素表达人们的喜悦。这些又与父亲的安静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来表达出父亲因妹妹的病情而沉重的心情。

松子与父亲相处的这个片段应该是整个影片中气氛最轻松的一个片段,导演通过夸张的镜头、色调的选择、有设计的打光以及配合充满童真的音乐,为松子打造了一个她内心向往的童话世界。尽管导演展现的是松子的幸福时刻,但是我们依旧能够从中看到松子的不幸。童话世界再美好,那些CG画面和夸张的鱼眼画面都无时无刻不再提醒我们这个世界的不真实,它是虚幻的。在仅有的与父亲单独相处的时光中,松子依旧没有得到父亲的关注,观看喜剧的时候父亲因为在想妹妹而笑不出来。反而松子一直在观察父亲的反应,为了让父亲开心就去模仿小丑做鬼脸。这种讨好让观众感受到松子温暖的同时也不由得心疼她。

这里分析的虽然只是1分钟20秒的片段,导演却使用了丰富的极具个人特色的视听语言去讲述故事情节,表达人物心理,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片段仅仅是这部**的一个缩影,在整部**中,导演更是运用镜头、华丽浓郁的色调、不同形式的打光、多样的光影效果来讲述松子曲折的一生,这一生松子爱过也被爱过,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永久的爱,也因为一次次地被所爱的人伤害、背叛而心如死灰,走向悲剧的人生终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312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