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引子
传说,诗仙李白一次远游荆楚,到了黄鹤楼。
在这个他曾送别老友孟浩然并留下不朽诗句的地方,诗仙诗兴大发,正欲挥毫泼墨一挥而就之时,看到了黄鹤楼上一位诗人所题的诗。诗仙读罢,长叹一声,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怅然离去,而这首让李白自问都不如的诗,就是崔颢的《黄鹤楼》。
这个故事其实还有后续,李白诗兴未发,不吐不快,直到游金陵凤凰台时,才写了《游金陵凤凰台》一诗,总算将自己满腔诗兴抒发了出来。诗曰:
而这首诗,与崔诗的意境,又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其实我想,李白之所以不题诗,也许不是觉得自己不如崔灏,而是觉得崔颢的诗已经把李白自己想表达的东西都说尽说透了,自己再写任何诗,都是画蛇添足之举,所以索性不写。崔颢这首诗,后来被宋人评为“唐人七律第一”,清朝人称赞它“意为象先,神行语外”。历朝历代赞誉如潮。也许赞誉这诗的人,也同李白一样,觉得诗里说尽了人心深处。那么崔颢此诗。究竟说出了李白和后世诗人的什么心事呢?这也许要从李白的人生轨迹中寻找答案了。
李白,出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从他人生轨迹上看,他这一生都是处在不断远离自己故乡的状态中。他这一生朝辞白帝,暮登蜀道;饮过新丰美酒,渡过镜湖秋月,足迹踏遍名山大川,可是即使遍游天下,也只能在午夜梦回,望着床前的一地月光,思念自己的故乡。故乡,成了他日夜思念却一生没有再回去过的地方。崔灏诗中拨动他心弦的,我想,也许就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一句了。
当你登临送目,看到大江滚滚,芳草萋萋,你觉得百年之前,百年之后,大江和芳草亦如今日滚滚萋萋,你感到你在时间的洪流中不过一微小的过客,你感到岁月不再,世事茫茫。你心里想,如果你注定只是时间流淌中的过客,那有什么地方是曾为你停留的呢?你的思绪起于何处又将栖于何处呢?人生于你,不过一个宏大的轮回,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回到一个起点,那就是故乡。
于是你的目光情不自禁望向故乡的方向,千里烟波江上,日暮乡关何处?你想起故乡美丽的景色,想起家中的亲人朋友,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一股浓浓的乡愁开始沁润你的眼眶,加速你的心跳。你可能颓然坐下,任眼前渐渐模糊,任由往事如潮水一般淹没你。过了一会,你觉得内心的激动稍淡了些,你知道你身在异乡,可能很久都无法回到故乡了;你知道你离乡日久,久到故乡只剩了零星但是深刻的印象和符号。你可能会笑笑,长叹一声,起身要离开,却再次转过身去,再看一眼故乡的方向,然后怅然离去了。
乡愁,先是浓烈,扑面而来猝不及防;继而转淡,内心惆怅一声长叹;继而化为虚无,转身离去不留片语。这也是乡愁的三重境界:浓、淡、无。
第一重境界——浓
乡愁之浓,浓的化不开。浓的闭上眼,故乡的人、事、景就出现在眼前;浓的拿起笔,故乡就自笔端流淌而出。比如下面这首诗。
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了。远离家乡的诗人,在重阳佳节的时候思念故乡的亲人。他仿佛看到稚儿们骑着竹马在庭院中跑来跑去追逐打闹,老母亲笑中微带嗔怪的说着慢些慢些;仿佛看到老父亲佝偻的身影坐在书案前,就着昏黄的灯光,用颤抖的双手捧着诗人从远方写来的家书细细观看;又仿佛看到兄弟姐妹一同携儿带女,趁着秋高气爽,驱车登高,人人头上都插着茱萸。而独在异乡飘零的诗人自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想象中故乡的热闹映衬着诗人眼前的孤独。乡愁,正在此刻如同一片浓雾,悄然袭来,不知不觉,已经笼罩了诗人的心。这便是乡愁的第一个境界。
第二重境界——淡
乡愁之浓,让诗人常常恨不得将故乡的所有人事景物都描绘下来,读这样“浓”的诗词,让读者总有一种“沉浸感”,仿佛诗人笔下的山水都近在眼前。但是,不是所有的诗人都采用这样浓烈的方式和采用明确的故乡的意象来描绘乡愁。实际上,中国诗词文化中对意象的运用向来持谨慎的态度,一方面,运用意象描述画面有助于读者理解诗词意思,但是,意象运用过多会导致不能激发读者的更多想象,无法营造出深邃的意境。中国诗词文化常常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妙在将语未语处”,用最少的意象表达最多的意境。这样的诗,就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就是“由浓转淡”的境界。这方面,李白的《静夜思》就是其中翘楚。
这首诗里,诗人并没有描写任何故乡的意象,也没有说我的故乡是哪里、有什么山水风景,有多少兄弟姐妹等等,只是用“思故乡”三个字淡淡带过。诗人心里的故乡到底是什么样?读者并不知道。但是,诗人虽并未描述诗人心里的故乡,却营造了深远的意境让读者读到了他们心里的故乡。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故乡,无论你的故乡是梅子黄时雨还是大漠孤烟直,是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是山在虚无缥缈间,你都在诗里的月光中,想到了自己的故乡,在此刻,我们与诗人共此月、共此时、共此心,也共此乡愁。这便是乡愁的第二个境界。而本文最开头的《黄鹤楼》一诗,我认为也处于这一境界。
第三重境界——无
淡的境界,比之浓是要高一层,但是它至少还是要保留一个乡字,来告诉读者诗的主旨是在思乡,那么,有没有从头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故乡有关的字眼,但是读者仍然能够体会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呢?是有的,这样的诗比之“浓”和“淡”的境界又高了一层,达到了“无”的境界,即通篇思乡却没有故乡的意象,甚至连“故乡”这两个字都没有。谈到这里,我的脑海里马上蹦出了一首同样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
安史之乱后,杜甫举家逃往江南。在战乱的时刻,覆巢之下,也没有几个完卵。每个人都被大时代所裹挟,任凭你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面对混乱的世界,也只有能够活下去成为所有人的首要目标。但是灾难总会过去,春天依旧会来临。当饱经风霜的诗人,遇到同样饱经风霜的故人,此刻他们心里涌起的,恐怕只能是同样苦涩的乡愁了。
无论是岐王宅里,还是崔九堂前,作为那个年代最负盛名的音乐家,李龟年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作为当仁不让的主角,他用自己高潮的技艺描绘这大唐盛世的高潮,所有人都载歌载舞,如痴如醉,浑然不觉渔阳鼙鼓已经逼近。
经历过最美好的时代的轰然崩塌,作为舞台中心的李龟年,和坐在台下观看的杜甫,一个技艺绝顶的大艺术家,一个高山仰止的大诗人,在时过境迁之后重逢。两人会说些什么呢?聊聊生活的苦闷?说说一路的艰辛?不,我想他们可能不会愿意对方知道自己那些狼狈的经历。
那么还有什么可聊呢?只有长安,那个开元盛世的故乡,那个还没有经历战乱的故乡,那个所有人都希望回去却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杜甫和李龟年遇到了对方,就是遇到了岐王,遇到了崔九,遇到了霓裳羽衣,遇到了仙乐风飘,遇到了自己曾经美好的记忆,遇到了那个绚烂如花的盛世气象的时代,也是遇到了故乡。
所以,这首诗写得是身世飘萍的叹息,是世事无常的无奈,是美好过往的怀念,是度尽劫波的淡然,写得更是刻骨铭心的乡愁。这首诗,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提到故乡,但是却每一个字都是故乡,达到了“乐而不*哀而不伤”的境界,这种境界,可谓之“无”。
说尽了吗,乡愁?
言及此处,乡愁的三重境界似乎说完了,说尽了。似乎本文可以到此结尾了。可是,我心里总是觉得不够完满。诚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永远回不去的故乡,他可以是个名字,是块土地,是一口小吃,一杯清水,是一棵树,一条河,一朵花。无论你走到哪里,永远像风筝一样,不管飞得再远,线却一直牢牢栓在故乡的土地上,这是每一个人的情感牵绊,也是每个人的心灵束缚。
然而,很多人一旦离开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故乡,在他乡居留的时间比故乡长的多,故乡对于他们来讲其实更像他乡。那么为什么他们不管在异乡停留多久都无法把异乡当作故乡?故乡对于我们究竟有着什么不同?我们和他乡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隔阂呢?这些疑问一直在我的内心回响,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下面这首词。那就是由苏轼所作的《定风波 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的好友王定国被贬岭南,其歌姬寓娘毅然随行。多年后定国北归,苏轼设宴款待,席间问及岭南风土,寓娘回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大为感动,作此词赞之。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也只有苏东坡才能写出这样豁达的诗句。他解答了我心中盘亘许久的疑惑,给我的思绪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空间。是啊,为什么要纠结故乡还是他乡呢?他乡故乡又有什么分别?人生一世所有的追求不过“心安”二字而已,既然已寻到心安处,为什么还要分别这里是故乡还是他乡呢?所以,我们心中对故乡的执着,归根结底不过是我们心仍未安罢了,心若安然,处处都是故乡。
这也许就是乡愁三重境界之上的第四重境界——“空”。乡愁是人对于故乡的思念,或者说,是人对于故乡的执念,“此心安处是吾乡”就是让人放下对于故乡的执念,跳出乡愁的牵绊,转而关注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内心和解。“此心安处是吾乡”,不是低头接受命运的无奈,而是昂首超脱物外的豁然。
而苏轼自己也在“此心安处是吾乡”之中与自己达成了和解,与一生飘零的命运和解,与风雨浮沉的人生和解,与故乡和解,与他乡和解。从此,任世事诸般变迁,任人生百转千回,我心光明,我心安然,我心便是他乡,我心便是故乡,故乡即是他乡,他乡即是故乡。故乡,犹在他乡之外,亦在他乡之中。
故乡他乡,皆是虚妄,他乡故乡,诸法空相。
回到题目来说,乡关何处?是你出生的地方?还是你年幼时天真美好的记忆?抑或是你牵挂的人,还是驻足的风景?自古中国文人墨客们给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但是最终,我认为只有苏轼的答案是最好的答案。乡关何处?非为来处,不是去处,不在他处,便在此处,在你记忆深处,在你内心深处,无论身处何处,此心安处,便是乡关之处。
是为此文
感谢您关注网易号懒龙说,如果您喜欢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评论下方与我留言交流 ,或者可以转发朋友圈,甚至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赞赏”,为作者提供一点点支持,谢谢~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向推绝唱,而未言其故,读者欲索其佳处而无从。评此诗者,谓其意得象先,神行语外,崔诗诚足当之。然读者仍未喻其妙也。余谓其佳处有二:七律能一气旋转者,五律已难,七律尤难;大历以后,能手无多,崔诗飘然不群,若仙人行空,趾不履地,足以抗衡李杜。其佳处在格高而意超也。黄鹤楼与岳阳楼,并踞江湖之胜。杜少陵、孟襄阳《登岳阳楼》诗,皆就江湖壮阔发挥。黄鹤楼当江汉之交,水天浩荡,登临者每易从此着想。设崔亦专咏江景,未必能出杜孟范围。而崔独从“黄鹤楼”三字着想,首二句点明题字,言鹤去楼空。乍观之,若平直铺叙。其意若谓仙人跨鹤,事属虚无,不欲质言之。故三句紧接黄鹤已去,本无重来之望,犹《长恨歌》言入地升天,茫茫不见也。楼以仙得名,仙去楼空,余者唯天际白云,悠悠千载耳。谓其望云思仙固可,谓其因仙不可知,而对此苍茫,百端交集,尤觉有无穷之感,不仅切定“黄鹤楼”三字着笔,其佳处在托想之空灵,寄情之高远也。通篇以虚处既已说尽,五六句自当实写楼中所见,而以恋阙怀乡之意,总结全篇。犹“岳阳楼”二诗,前半首皆实写,故后半首皆虚写,虚实相生。五七言同此律法也。
与此诗格调相同者,沈佺期《龙池篇》云: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李白《鹦鹉洲》云:鹦鹉来过吴江上,江水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沈诗前四句专咏龙池,李诗前四句专咏鹦鹉,皆一气直书,皆于后四句写诗意,与崔诗同调也。后人登黄鹤楼者,因崔颢而不敢题诗。乾隆时黄仲则,自负清才,有句云:坐来云我共悠悠。为时传诵。亦好在托想空灵,就崔之白云悠悠句,加以“我”字,遂用古入化,然不能越崔之诗境外也。
1、原诗: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3、解释: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起笔从黄鹤楼远古的传说写起,昔日的仙人子安早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留下了这座空空荡荡的黄鹤楼。这远古传说的追溯,既令读者想知道黄鹤楼的来历,也无疑是为黄鹤楼罩上了一层神奇虚幻的神秘色彩。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无论从律诗的格律还是从意思上看都是承首联而来,仙人乘鹤而去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过,在这漫长的年月里,黄鹤楼有什么变化吗?没有。“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在说天空的白云千百年来依然在空中飘来荡去,并没有因黄鹤一去不返而有所改变。在诗人的笔下,“白云”也仿佛有了情感,有了灵魂,千百年来朝来夕往,黄鹤楼相伴。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已黄昏,何处是我的家乡?烟波缥缈的大江令人生起无限的乡愁!这是写诗人所感,感叹人生,感叹乡愁。至此,诗人的真正意图才显现出来,吊古是为了伤今,抒发人生之失意,抒发思乡之情怀。
扩展资料: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 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 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诗
同:两个文本都有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在技巧方面,两文都注重音韵美,如:对偶的使用,
不同:崔诗以律诗形式呈现,注重情与景的交融。阎文采用骈文的形式呈现,引用前人作品力求文章真是可感。两文在情感方面也大不相同,崔诗有对故友的思念,故乡的牵挂,伤感的情绪弥漫全诗。阎文则透露出对黄鹤楼美丽景色的陶醉与热爱。
你好,这第一首诗是表示的送别,离别之情,后一首诗表现的是对古往今来历史的感慨之情,完全是两种情感的:
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全诗没一个“离别”,但又句句写着离别;没有直接抒情,但却处处透着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明方孝孺《吊李白诗》云:“诗成不管鬼神泣,笔下自有烟云飞。”以此来括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的神韵,也是很合适的。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祝你顺利,如果对回答满意,请采纳,这年头助人为乐也不容易,鼓励鼓励热心人~~~~~~~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古诗《黄鹤楼》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黄鹤楼》鉴赏 篇1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
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历史变迁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
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地而建。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黄鹤楼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全真晚坛课功经》中称其黄鹤楼头留圣迹。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名称来历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他的《述异记》中的“驾鹤之宾”,后被鲁迅辑录在《古小说钩沉》里:还有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江夏县志》所引的《报应录》也有同样的说法。据它所说,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的,所画鹤也呈**。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
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古诗《黄鹤楼》鉴赏 篇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赏析: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惬意。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最后一句是眼前景象,但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创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古诗《黄鹤楼》鉴赏 篇3古诗原文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译文翻译
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
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
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
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
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
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注释解释
雄雄:气势雄伟。
弯跨:跨于空中。
峰嶂:高峻的山峰。冥密:深幽茂密。
飞术:仙术,求仙升天之术。
蓬海:即蓬莱仙山,因位于海中故称蓬海。
金灶:即丹灶,道家炼取丹药之灶。
清谧:清静、安宁。
蹇:句首语助辞。
跻:登。
创作背景
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其时李白自零陵归至巴陵、江夏。黄鹤山,即黄鹤矾,又名黄鹄山,在鄂州江夏县东九里,今武汉市长江大桥南首蛇山。传说昔有仙人控黄鹤于此,故得名黄鹤山。诗中描绘了黄鹤山的雄伟气势与壮美景色。
诗文赏析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李白以夸张的手法渲染黄鹤山的雄伟气势。开头先写山的高大:“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雄雄”二字,极力形容黄鹤山的威势,只见整座山峰,凌空而上,直插云天。接二句又从侧面加以烘托,“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远看去,朵朵白云似乎从山的四周升腾而起,一轮红日仿佛就跟山中的高峰相互依偶着。波浪般起伏、参差不齐的山峦,一排排凌空横跨,宽阔无边;高高耸起的、屏障一般的山蜂,稠密而又显得幽深昏暗。
前六句诗句,全由首句“东望”二字引出,其中有上望、纵望、侧望、环望。整个黄鹤山几乎全被诗人望遍了。可以看出,这首诗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暗寓李白心向往之,因此山曾有仙人居住过。“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人去楼空,仙去室寂。如今山上只剩下仙人当年炼丹的石室了。“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炼丹的“金灶”,已满是烟尘和埃垢;注满玉液之潭,如今已一无所有;整个黄鹤山似乎都被一种清幽寂静的静的气氛所笼罩,一切是那样的神秘。“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一片荒凉冷寂的画面展现于读者面前:古老的荒地,草木丛生;庭园里,灵芝之类的药草,已经苍老枯萎。
从“颇闻列仙人”至“庭寒老芝术”是第二段,共八句。诗人扣紧有关黄鹤山的传说,描绘仙人飞升后的荒凉景象。写法仍从“望”字入笔,但却已经杂入许多虚无的幻想,浓化了全诗的气氛。
从“蹇予羡攀跻”至篇终是第三段。这一段写由黄鹤山的奇伟和有关仙人的传说所引起的向往之情。“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两句,毫无隐讳地抒写自己的仰慕与欣羡,诗人很愿攀援而上。诗人之所以产生这种感情,原因在于“保闲逸”,亦即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过着闲逸的生活。“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两句,与一、二两段相呼应,说明,尽管诗人走遍了五岳名山,但黄鹤山却是无与伦比、无可匹敌的。
总体来说,此诗经过实际的比较,诗人终于决定把黄鹤山做为自己感情寄托之所在,从此永远结束作客他乡,寄人篱下的生活:“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这里的“青松”代指黄鹤山,同时也象征看诗人坚韧不拔、冬夏常青的性格。“悟”,觉悟,醒悟。“客情”,暗指客居他乡的思想情感,也包括了诗人奔波流浪,怀才不遇的一生。
古诗《黄鹤楼》鉴赏 篇4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后来李白登楼时,也诗兴大发,当他在楼中发现崔颢一诗,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重檐复道,成为燕游之所。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