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

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第1张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2、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 民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对农民要关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视。

 3、通过习作练习,体会“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的含义,分享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活页卡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三年级时,我们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但只这样还不够,本学期,我们还要进行摘抄的练习,而且还要学会摘抄优美的句子,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板书:写摘录笔记)

 二、讨论班级上学期进行几次摘录笔记的体会。

 三、提醒学生注意:

 在课外阅读中作摘录笔记要把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写下来,以备查阅。

 四、出示活页卡

 1、问:上面摘录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摘录这些词句?

 2、齐读摘录的词句。

 3、指读里面的句子,请查资料的学生讲讲这几句话的意思。

 五、在自己的摘录笔记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六、读一读

 1 自由读一读。

 2 教师简单介绍谚语、古诗文的意思。

 3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背诵。

 七、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它的童年时光中去看看她的收获。(板书:柚子树下)

 二、自读课文

 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 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划上记号。

 三、交流自读情况

 四、在自由读课文,出示课件思考题:

 1 再读课文第三部分,划出描写心理变化的句子。

 2 说说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划盆采菱?

 3 在水塘里采菱时,发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此时,我又怎样的收获?

 5 当我把木盆划到柚子树时,回合由根子说什么?做什么?

 五、齐读。

 六、小练笔:

 当我把木盆划到柚子树时,回合由根子说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写进去。

 七、作业: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本单元的主题是收获,其实就是劳动,是对劳动和农民的尊敬。农民伯伯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农民的诗。

 (板书课题:一个农民,在田边走着……)

 二、自读课文,出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品位其中的感情,体会老人的普通、平凡。

 五、写一篇读书笔记,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作业:

 1、从课外阅读中摘抄优美的词句。

 2、做“小记者”去采访身边的农民,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

 通过本单元《拾穗》、《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我们知道农民的普通、平反,但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生活与农民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们。

 二、小组交流课前采访或观察到的身边的农民。

 三、全班开展交流。

 教师要适时评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笔下生花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收获)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有三个,大家从中任选一个。

 2、四人一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4、教师点评。

 5、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6、引导确定习作的主题。

 7、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七、教学后记:

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摘录笔记,体会方法的不同。

 2。学习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春水的美丽。

 3。通过开卷有益的学习,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摘录笔记

 1、交流自己的摘录笔记,一下谁的摘录笔记写得好。

 2、读一读课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体会《春潮》和《三月桃花水》用了不同动词描写春水的写法。

 3、引导学生摘录课文中类似的句子。

 二、读一读。

 1。出示古诗《兰溪棹歌》,交流查找到的戴叔伦的资料,师可以适当补充。

 2。用自己的方法朗读古诗,交流质疑,理解诗中难懂的词句。

 3。找出诗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怎样朗读。

 4。配乐朗读。(课件出示相应的)

 5。出示古诗《桃花溪》,交流查找到的张旭的资料,师可以适当补充。

 6。用刚才的方法学习古诗,小组内交流质疑,理解诗中难懂的词句。

 [设计意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拥有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再加上刚刚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一首古诗,所以放手让他们自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7。配乐朗读。(课件出示相应的)

 8。你还收集了哪些描写春水的诗句?还可以交流学生收集来的一些描写春天的诗。

 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春天。

 三、开卷有益。

 (一)学习《泼水节》。

 1。自己朗读课文,同桌间互相正音。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泼水节”写了哪些内容?在书中划下相应的句段。

 3。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可以是书中描写泼水节情景的部分,也可以是关于泼水节美丽的传说,还可以说一说1961年周总理参加泼水节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句段说一说。

 4。相机指导朗读。小组内互读,指名读等形式。

 例如:怎样才能读出泼水节那种热闹的场面和欢乐的气氛?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内容。

 5。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最美?再读,感受文章句段。

 (二)学习《抢春水》

 1。自读课文,说一说抢春水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从哪些句子中能够感受到“抢春水”的快乐?再读课文,划下来。

 3。相机指导朗读。想一想,怎样朗读才能和课文中的小伙伴一样感受到同样的欢乐?

 4。注意指出文中“我们”抢到春水时说的话。

 四、金钥匙。

 1。先说一说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自己又掌握了哪些上课听讲或理解课文的方法。

 2。全班交流。

 3。读一读书中小朋友的方法,谈一谈上课时还需要注意什么?

 笔下生花(本课建议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指导)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以及充分写出内心感受的方法。

 2。通过自己动笔描写“春水”,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春雨沙沙》。

 2。朗读诗歌《春雨》。

 说一说歌曲和诗歌都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春水滋润着大地,催生了万物。充满了生机的春天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欢迎我们投入她热情的怀抱,今天我们就来用我们自己的笔来描绘春水。

 二、出示本次题目和要求。

 1。春天的小河(小雨……)

 2。想象: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要求:可以借鉴本单元的主题课文的描写方法,语句通顺的描写自己眼中的春水,要求将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充分写出来,将写得有声有色。

 三、指导。

 1。说一说春天的小雨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感受?也可以说一说春水带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词句来谈一谈。

 2。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描写?

 3。出示书中提示的描写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有声有色”?(例如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也可以鼓励学生模仿书中的一些词句来写一写。)

 4。课件出示一些有关春雨的录像或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搜集素材,使他们有景可写,另外通过这些录像或资料让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从而使的题材更加广泛。]

 5。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看到这样的画面使你想到了什么?

 6。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内容。

 7。全班交流。

 四、出示。

 听一听,说一说他是怎样写的,自己要学习哪些方面。

 五、试文。

 提示学生注意要写得有声有色。

 第二课时(讲评)

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暗等14个字;

 2、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

 3、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4、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激起导入

 小朋友,每天我们抬起头会看到蓝蓝的天空,每天,我们踩着脚下的土地。我们会看到高山,会看到河流和湖泊,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的祖先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那时科学技术不发达,还不能解释这些种种现象,所以就有了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你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一看,远古的人们的眼中,天地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

 2、生小组自学生字,看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交流识字。

 4、汇报。

 5、教师用卡片检查识字效果。强调“血”“宗”的读音。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6、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能读好吗?学生自己练习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尽量把课文读流利。

 三、写字教学

 1、“肢、肌、肤”:

 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学会把结构相似的、想近的,结合起来学习。

 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写一写。

 2、“丈”:

 注意与大字区分,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丿”要在田字格中间位置其余几字都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注意提醒学生组词和字音。

 3、练习写字,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新课学习

 1、通过上节课的阅读,谁能大概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2、天和地倒底是怎样分开的呢?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小组读。找一找这一段里意思相反的词语。大家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3、读一读你找出来的词语。

 4、天地分开了,世上的万物又是怎么来的?齐读课文3、4自然段。

 5、说一说,盘古的身体是如何化作世界万物的?指名说,同桌说。

 6、仔细读一读文章中写盘古变化时的句子。

 7、注意多音字“倒”,自己查字典,学一学这个多音字。

 8、文章最后为什么说盘古是人类的老祖宗?

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4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祖国灿烂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喜欢神话故事,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学字词、读通课文并借助字典等学习工具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但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在读书时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无法深刻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复述课文更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式,让同学们关注本课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在品读文字的同时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通过板书及画面提示帮助同学们复述课文,有效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1100%的同学能正确读写“黑暗、四肢、肌肤、一丈、辽阔、血液、奔流不息、滋润、创造”等词语。95%的同学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混沌、滋润、奔流不息”等词语。

 295%的同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比较推敲“抡”、“猛劈”、“顶”、“蹬”等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背诵第2自然段最后一个句子,体会反义词和同义词在表达上的作用。(重点)

 3.90%的同学能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并能合理想象,补写一、两句。积累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优美的词句。(重点)

 485%的同学能在关键词语的提示下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对神话充满兴趣。(难点)

  评价设计:

 1通过教学环节“聊神话——激趣导入,检查预习”检测目标1知识目标的达成。

 2通过教学环节“读神话——整体感知,提炼中心”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教学环节“品神话——走进文本,对话交流”检测目标2、3的达成。

 4通过教学环节“讲神话——综合训练,拓展升华”检查目标4的达成。

  预习提纲:

 1我会品读

 我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做到熟练而有感情。我读了 遍。

 2我会积累

 我会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还能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呢!

 黑暗 肌肤 四肢 混沌 清浊 血液 滋润 一丈 缓慢 辽阔

 3我会思考

 (1)读第四、五自然段,我会把下面的提纲填写完整。

 气息——风和云 声音——

 巨大的 双眼—— 四肢—— 英勇

 变 化 肌肤—— 血液—— 创造

 汗水——

 (2)我会用“~~”在文中画出喜欢的两句话,并作批注。

 4我会质疑

 学贵有疑,本课中我还有这些疑问:

 5我会查阅

 我会查找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

  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利用自主学习单预习课文

 教师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引发阅读期待

 1激趣导入

 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聪明,我要考考你们的听力和脑力。我们来玩一玩猜名字的游戏。注意认真听,根据我的提示,猜猜他们是谁?

 降妖除魔 七十二变 三打白骨精 如意金箍棒(孙悟空)

 心地善良 同情穷苦人 有一支神笔 (神笔马良)

 聪明活泼 三头六臂 脚踏风火轮 手拿乾坤圈(哪吒)

 嗯,大家会听还会动脑筋,确实聪明!(课件出示刚才交流的人物)

 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神奇、有趣是神话故事最主要的特点,今天咱们也来学习这样一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2板书课题

 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先写点,再写横,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自由读课文,思考主要内容。

 通过预习,认为已经把课文读通读透的同学请举手。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学习习惯很好。下面,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书)

 2认读生词,相机正音。

 师: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学情况。先来看看,这些词语你会读吗?(投影出示,指名读正音)

 混沌 滋润 血液 清浊

 抡斧 猛劈 倒下 创造

 (1)第一组,谁会读?仔细看这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三点水)

 师:很会观察,三点水旁的字大都和水有关。

 师:混沌(连成一片,看不清)字典里也有两种解释。联系课文内容,应选择第几种?

 混沌

 1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2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小结:学生字呀,要善于掌握规律,有些时候抓住它的字型结构和偏旁,就能把它记清楚。

 第二组,谁接着读?这些是——动作。“倒”是一个多音字,你读的很准。老师课前查了字典,发现不同的读音意思也不一样。谁来读读?(课件3)

 dǎo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

 dào 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

 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3向后,往后退。

 根据意思,猜猜这些词语怎么读?同桌先讨论讨论。

 倒车 倒水 摔倒 倒立

 师:真不简单,字典可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我们都要学会使用它。拿出本子,把你认为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字写几遍。(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提示写法及写字姿势:头摆正,肩放松,腰挺直。)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古人说,读书有一种很厉害的本领就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两句话,这种本领叫概括。《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你能把它读成哪句话?也就是说哪句话可以概括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请默读课文,快速找出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对呀,就是这一句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我们叫它——中心句。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它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也有人说,读书还有一种本领,是把短短的一句话读厚。围绕着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会想到哪些问题?带着问题读书,反而收获更多,你有问题吗?

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5

  教学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习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2、“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3、揭题:18盘古开天地。

 (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学生急于展示自已的感受。又能让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二、初读感知

 1、识记生字:

 ⑴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⑵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读通课文:

 ⑴自由练读课文。

 ⑵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3、感知文意:说说自已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此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又利用学生的互助互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三、研读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2、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3、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⑴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⑵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⑶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盘古的伟大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思维、理解能力,更锻炼学生以自已的感情来指导朗读。)

 四、作业

 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1、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2、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3、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朗读回味

 1、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2、记忆读。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复述

 1、同座练说。

 2、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课后拓展

 1、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生写诗句(我想……

 2、将自已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已的小伙伴们看。

 (如此设计思考拓展,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感悟,通过让学生去想,感悟盘古的伟大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成性地应用语言;第二个拓展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并培养了学生的查找资料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四年级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

能力目标: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初步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小时候你们一定听大人讲过《狼来了》这个故事,那个牧童站在山坡上焦急地呼救为何山坡下的人不去救助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2、是呀,这个牧童不诚实,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轻声读三遍课文。

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

第二遍,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

引导说出课文大意

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

1、(1—3)“我”深夜驱车发生事故,留下字条主动承担责任。

2、(4—10)小红车主人对“我”的诚实和信任深受感动。

3、(11)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三、精读理解课文第一大段

出示:“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车祸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的诚实?

1、自由轻声读第一段。思考问题。

2、讨论并回答:“我”是在自然环境很恶劣、小红车主人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的情况下发生车祸的。

出示: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从“我”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看出“我”是个诚实的人。

3、指名读1—3自然段。评读。

4、齐读。小结:在常人看来,这场车祸,责任并不完全在“我”的身上,况且当时周围并无一人,“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我”留下了字条,也留下了“我”的诚实。

三、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能力目标: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情感目标: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过程:

品读课文

1、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同桌合作学习

自学要求:认真朗读课文4——10自然段,体会人物对话,从中读到了什么?

2、指名分角色读

3、交流

从“我”的“对不起”、“不小心”、“表示歉意”、“把钱寄给你、”“费用由我来支付”看出了作者诚挚的歉意和诚实的态度。

从“向你表示感谢的”、“使我很感动”、“留下诚实和信任”、“再一次谢谢你”等词语表示车主主动打电话给作者的目的不是索赔而是真诚地感谢。

4、重点句理解

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指名读

自由读,说说从中理解了什么?

指名分角色朗读。

指名演一演。

小学语文四年级优秀教学设计2

知识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词语。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力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情感目标:

1、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读文讨论,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理解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长城录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03年,我国航空飞天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首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从而我们认识了一位英雄,他是谁?那你们知道杨利伟叔叔在太空中看到的唯一的人工工程是什么吗?对,是长城!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长城,去领略长城的风采!

二、整体感知,心生赞叹

播放录像,谁来说说长城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

过渡:文中又是怎么评价长城的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画出那句话。课件出示: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指导朗读(齐读,指名读,再读这句话的时候应该重读哪个词?)

提问:那么长城有什么过人之处说她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自由的朗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或者段落,并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或感受。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分析第一段。

(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理解“蜿蜒盘旋”:弯弯曲曲的延伸。

观察第一幅插图

(2)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有六千多千米。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具体的写出了长城的长?

列数字(课件出示长城路线图)

过渡:我们刚才远远的看到了长城,给我们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特别的长,那你们想不想把长城看得仔细一点,清楚一点呢?

2、分析第二段。

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画,你都可以看到长城的什么?课文的哪一段描述了这幅图的内容?(第二段)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快速的朗读第二段,结合插图,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长城的?各有什么特点或者作用呢?结合引导学生认识长城的结构,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根据课文的描述画出长城的示意图。

远看长城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长,近看长城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感觉呢?(高大坚固)

这么长、这么高大坚固的长城你能用一个词语修饰吗?(气势雄伟)板书:气势雄伟。这样气势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四、总结

长城的长,长城的高大坚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感受到长城的确是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此外,长城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伟大的奇迹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你们想知道吗?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长城,去更深入的了解长城。

五、板书

长城

长:六千多千米

气势雄伟

高大坚固:平 宽 高

小学语文四年级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分析:

《责任》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一篇写人物事迹的记叙文。本单元所选三篇讲度课文全部为写中外优秀人物事迹的文章,要求通过学习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责任》就写的是美国前总统里根童年时代的一个故事。童年时的里根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的玻璃。

父亲要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暂时借给他15美元赔偿邻居的玻璃,并要求他必须想办法把这15美元还给父亲。小里根靠打工、捡破烂儿挣了15美元,他把钱还给了父亲,得到了父亲的夸奖。许多年后,当了美国总统的里根说,当年这件事使他懂得了做人的责任。文章告诉我们,从小培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负责的人。

学生情况: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批注自学的学习方法。他们对一切充满好奇,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喜欢表现自我;虽然不全是独生子女但大部分都长期生活在父母长辈的呵护宠爱之下,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的意识。根据这些情况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手段。

教学方式:

自学—辅导式、创设情境学生表演法、展示法、阅读法

教学手段:

表演法、展示法、阅读法

技术准备:

将“打碎玻璃——借钱——还钱”这三个场景的,做成幻灯片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抓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特征,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

2、通过情景表演感受人物心理,引导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

3、合理想象。并能把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写成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

教学流程:

一、指明“剧本”

(设计意图:回顾第一课时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示本课主要任务和内容)

(出示里根小时候的和成为美国总统后的照片,幻灯出示)

同学们,这是谁?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阅读了课文,了解了里根一些成长经历。在小里根成为美国总统的成长道路上,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影响至深,你知道是那件事吗?

1、指明学生复述事件。

2、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7.责任

起因 经过 结果

打碎玻璃——借钱——还钱

小里根行为

小里根心理:()()()

3、这节课我们就来当当小演员,小组合作选一个你最有感触的场景研究透彻并把它表演出来,课后让大家评评谁是本节课的最佳演员!

二、“演员”排练

(设计意图:第1/2/3部分是重点段落,采用学生自学批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特征,为下面表演做准备。)

1、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提示要求。

(1)其余同学边听便勾画出三个场景中有关小里根行为的词句。

(2)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

2、学生根据要求读书、圈画,小组交流安排角色及剧情教师巡视。(注意确保每一个场景都要有人来演)

三、我是小演员

(设计意图: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感受小里根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此同时观看表演的同学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评价表演内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顺其自然地认同并产生责任感。)

第一幕:打碎玻璃

人物:里根,小伙伴若干,老人,旁白

剧情: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设计意图: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设计意图: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提示:小伙伴“纷纷逃跑”;

小里根“低头认错”、“哭”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难过、委屈。并请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第二幕:借钱

人物:父亲,母亲,小里根,旁白

剧情: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设计意图: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设计意图: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提示:小里根“怯生生”、“飞快地跑”

父亲“冷冰冰”、“严肃”

母亲心疼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为难、胆怯。并请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4、父亲母亲(演员)你们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父母的表现大相径庭,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

第三幕:还钱

人物:父亲,小里根,餐馆老板、收废品老板等若干,旁白

剧情: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设计意图: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设计意图: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提示:小里根“终于”、“郑重”

父亲“高兴”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自豪。并请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四、对比朗读

(设计意图:重点内容重点提示,让学生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并通过有感情朗读的环节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

1、文中出现了父亲的三次语言,每次说话的语气都一样吗?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语气的不同?

3、成年后的里根对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有什么感想?齐读最后一段。

4、教师小结。

“懂得了做人的责任”,就是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五、课后练习拓展,合理想象。

把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写成一段话。(设计意图:强化教学效果,并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2.学习阅读中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难点

学习阅读中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粒豆的不同经历,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并作了初步的探讨。这节课来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感情。

二、角色体验,品读感悟

1、创设情境,练习对话。

(1)这个童话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说了一些什么呢?默读课文,将对话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2)自主练习朗读各位童话人物的“台词”,体会他们的内心活动。

(3)小组分角色朗读。

2、合作表演,集体交流

(1)师演生病孩子的妈妈,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2)推选小演员,带上头饰,合作“配音”朗读表演。

三、探讨解决问题

1.理解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找出童话中相关内容,品读体会。

点拔:豌豆苗的成长让小女孩感受到勃勃生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心情也开朗起来。这样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2.说小豆子像“一个囚犯”是什么样子的?

像“一个小花园”又是什么样子?前后描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点拔:说小豆子像“一个囚犯”是因为青苔缝隙小,不能动弹,被裹得严实;说像“一个小花园”是因为小女孩每天躺在病床上只能看到豌豆苗,现在豌豆苗要开花了,小女孩就拥有一个一粒豌豆形成的花园。

3.体会小豆子的发芽、开花,给窗子里躺着的生病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四、放飞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是豆荚里的一粒豆,你会说些什么?你会怎么做?

2、小豆子们这么可爱,你一定有很多话对他们说,先说一说。

3、把你说的写下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章,认识字词

1、了解安徒生写这篇童话时的一个小故事。

2、自由读文,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二、再读文章,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思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都发生了什么事?

2、读后小组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全班交流:

(1)你体会到了什么?

(2)提出疑难问题。

三、默读课文,积极思考

1.提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准备小组交流。

2.老师提示提出问题的方法。

发问的词有:谁 什么 怎么样

发问的地方可以是:对课题、对主要人物、对主要事件、对结果、或者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小组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并对能解决的问题讨论解决,对自己足够满意的答案提出来大家讨论。

4.展示各小组问题,梳理出问题清单。对照课后的问题清单,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5.讨论解决:

小豆子像“一个囚犯”,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一株豌豆苗为为什么称为“一个小花园”?

哪一粒豌豆最了不起?

四、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1.提出问题,读中思考,梳理相关内容,找到答案。

2.课后再读童话,体会人物的情感。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2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3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学

问题导入:我们上节课大致了解了课文中所讲的五粒豌豆的故事,老师想看看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讲的内容。

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1五粒豌豆各自的志向是什么它们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2你最喜欢哪粒豌豆为什么

二、学生试学

1默读第13~17自然段,小组合作思考:小女孩从第五粒豌豆上发现了什么这个发现对小女孩来说有什么作用

生读文章,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第五粒豌豆生根发芽,并开出小花,对病重的小女孩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小女孩在这粒豌豆上看到了生命的希望,看到了生命的曙光。当豌豆开出小花时,小女孩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开来。

2再读第13自然段至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第五粒豌豆是怎样长大的它对小女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生读相关段落,小组讨论表格中的内容,完成表格填空。师巡回指导。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豌豆的变化和小女孩的变化的相关语句,规范订正表格中填写的内容。

3读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结合前面四粒豆的结局说一说。

(1)教师引导学生读相关段落,并思考问题。

(2)师点名学生回答,相机点拨引导。

课件出示:

总结:其余四粒豌豆虽然也各有各的归属,但是它们的结局并没有意义,第五粒豌豆绽放了生命的光彩,给人带来了希望和快乐。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第五粒豌豆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值得人们敬佩。

4作者描写其余四粒豌豆的结局有什么作用

生各抒己见。

师总结:交代其余四粒豌豆的结局,尤其是两次写水沟里的豆,是幽默的讽刺,减轻了全文的凝重感,使文章更富有趣味性。(板书: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设计意图:

在精读的基础上,剖析人物的价值,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合作共学

课件出示:

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

2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两方面体会人物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想象一下,小女孩会对第五粒豌豆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3.我的发现:能主动发现同音字,并正确使用,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科学名言,从中体会名言的含义。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感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收集多的资料作成剪报。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的科技新闻。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

1.激趣导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在本组课文中,我们从《呼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等文章中,了解到科学的威力和奇迹。今天,我们就畅想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呢?

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可以说说未来的生活、学习,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说。

2.小组交流:

前后两组同学组成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交流时可以互相问学,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介绍得好的,大家感兴趣的到班上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4.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畅想真神奇、真美妙!我们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

如果要想使你们的幻想成为现实,必须现在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让幻想成为现实。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写一篇想象作文

一、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同学们大胆畅想了未来世界,有许多奇思妙想很有新意,今天我们就把这美好的幻想写下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3.习作方法指导:

①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②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③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学生自己交流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点?全班交流。

6.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7.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第三、四课时

一、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3.符合词义,说说带点的词的意思。

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广告乱改成语。

5.小结:注意区分同音字。

二、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读科学名言

2.交流:你从科学名言中了解了什么?

3.小结: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应怎样,同时,教育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

三、教学宽带网

1.朗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你在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信息?

3.学生展开收集资料。

4.举办《科学在身边》手抄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选词填空、气象谚语的学习与积累,感受祖国文字的内涵与底蕴。

2、知道周记是怎样写的,要写些什么内容,培养能力。

3、通过口语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收集、展示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形近字组词,气象谚语的理解。

2、口语训练。

教学准备:

文字课件

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幻灯(形近字)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3、举例子。

4、巩固。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安静、宁静、平静”

2、区分三个词的不同。

3、讨论具体做法:(略)

4、幻灯补充练习。

三、积少成多

1、出示古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滩似雪堆。

2、熟读成诵。

3、抽查背诵情况。

4、出示四句气象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东虹日出西虹雨。

5、朗读成诵。并交流意思。

四、作业布置

1、背诵所学

2、收集气象谚语。

教后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

二、阅读平台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学习这则周记。

2、反馈学习情况:这周记写了什么事情?

3、那么,现在你知道周记该怎么写了吧?

把一周内哪些重要的和有趣的事记下来。写周记要先写上哪一月哪一周。

4、自己体会写法。

三、语文大课堂——我们都是普通话宣传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小组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工作。

3、开展宣传活动。

4、交流看法。

5、练笔。

四、作业

1、开展普通话宣传活动。

2、活动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交流自身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空虚。

2、写一写自身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相互的优点,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时布置

4课时。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身喜欢的动物吗 ?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一起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身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1、分组: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要求:

⑴ 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⑵ 表达真情实感。

⑶ 认真听,进行评议。

3、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1、汇报提示:

⑴ 形式:

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扮演,进行发言。

⑵ 内容:

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2、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同学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身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资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身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三课时

一、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二、明确习作要求

同学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三、精彩回放

1、回忆自身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

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四、习作与评议

1、同学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出示同学习作片段:

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3、四人小组轮流读自身的习作,一起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和时点拨。

4、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

五、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六、展示优秀习作

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观赏评议。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

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⑴ 自主发现。

⑵ 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身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

要求读的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戏:

成语接龙。

5、竞赛:

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

九( )一毛 对( )弹琴 如( )得水 ( )死狐悲

杯弓( )影 ( )毛蒜皮 ( )立鸡群 指( )为马

为( )作伥 车水( )龙 万( )更新 门可罗( )

( )( )点水 顺手牵( ) 哀( )遍野 抱头( )窜

三、课外延伸

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会读查字表中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从小萝卜头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故事中受到努力学习的教育。

教学难点

从小萝卜头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CAI小萝卜头的师:你们知道他吗?

2、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生想象小萝卜头生活的环境CAI。

4、就是在这里,小萝卜头度过了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小萝卜头在狱中学习的故事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归纳概括

1、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2、现在请大家翻开书77页,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你知道了关于小萝卜头的哪几个故事?

3、指名说,师指导归纳小结。

第一个故事1—13自然段:小萝卜头跟罗伯伯和车伯伯学习。

第二个故事14—16自然段:罗伯伯和车伯伯被特务杀害,小萝卜头沉浸在悲痛中。

第三个故事17自然段:小萝卜头跟黄显声将军学习。

三、导读感悟,体验情感

1、生快速默读课文1—13自然段,想想:小萝卜头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是怎样学习的?用下划线画出描写环境的词句,用画出描写小萝卜头学习的句子速度快的同学还可以试着在旁边用1、2个词写出自己的感受。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我是一个好孩子我爱中国***。

b、小萝卜头认真念了几遍课文,又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直到把这14个字默写下来。

c、重庆是个大火炉,七八月份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可是,小萝卜头每天光着膀子,趴在地上写呀,算哪;没有纸笔,妈妈在床头地上铺了一层土,小萝卜头就用一根长钉在上面写写画画。

四、小结:

故事读到这里,小萝卜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革命的诗。

2、看影片。

七、板书设计: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环境艰苦

学习刻苦

  第一单元 话语

  八、比较阅读

 《秉笔直书》

 思考题:画出改变小男孩一生的一句话,说说这句话是他的一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第二课时

  第一单元教学后记

 这个单元的三篇都旨在为学生展示话语的魅力,所以我在教学时,注重初入文本,初步阅读,初探感悟到再入文本,深入角色,以读悟情,力求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从一开始练读,读顺、读懂、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在感受文字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本文所要传达出来的信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并在学习过程中都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贴近文本,理解课文的中心,注意将齐读、分角色读、比赛读与评价朗读进行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与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受到人物精神的感染。

 在教学《秉笔直书》时,我发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他们积极探究。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来解决,唤起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的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故事的兴趣。

  第二单元 春潮

 教材分析:单元包括一篇抒情散文、一篇散文诗、两首古诗和两篇记叙文。《春潮》描写的春潮的形成过程和磅礴的气势,引导人们感受春天到来的不可抗拒,充满阳刚之气。《三月桃花水》描绘了江南春天的诗情画意,洋溢着阴柔之美。

  单元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背诵语文天地里的两首古诗

  技能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精读的方法和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2、坚持做好摘录笔记

情感目标: 充分体会的强烈思想感情和赞美普通劳动者勤劳、坚韧、精业的高尚品质。

  单元重点: 从民风民俗的角度来体会春天到来时的人们的内心的喜悦;学习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

单元难点: 体会春潮的变化过程,能根据课文的描写想象春天的美丽景色。

 课程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课时突出重点方法突破难点策略

 2 《春潮》1课文朗读比较

 2 《三月桃花水》1课文朗读比较

 2 《语文天地》2搜集、整理

 3 作文2练笔

 3 补漏1

 单元课时:7节

 春潮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情感目标: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

 能力目标: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动情描述,激趣引入

 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大地上万物跃跃欲动,将要爆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在我们这里难以见到的奇景――春潮。(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通。

 2、出示生字学习,引导难写难读得字。

 3、读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说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也可以提出疑问。

 4、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

  三、品读文本,走进春潮。

 1、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写北方春潮从小到大的全过程)

 2、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春潮?(时间顺序)

 3、课文为什么先写春潮的形成,后些春潮的气势?(因为春潮是一个有山上雪水慢慢融化过程,是一个有弱变强逐渐宏大的过程,到最后气势不可挡)

 4、读读议议,细读文本。提问:

 1、课文怎样描写春潮由小变大的变化过程?

 2、学生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

 (1)观看录像,直观感受。

 (2)展开想像,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教师过渡:春潮终于来了,大江复活了,让我们快去看吧!

 (4)自由大声读第三自然段,结合有关句子,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读出人们喜悦的心情。

 读出春潮宏大的气势。

 结合学生的交流,体会,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

 教师小结过渡:春潮的到来使整个大江的坚冰化作一江春水,瞧,春天正在传播春天到来的消息。

 3、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内容。

  三、小结。

 教师小结:感谢那势不可挡的春潮,击溃了坚冰,赶走了寒冬,感谢那一江多情地春水,复活了大江,带来了美好的春天。

  四、布置作业

 1、认真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五、展阅读,比较春天

 给同学们推荐三篇:

 1、郁达夫的《古都的秋》(这篇表现了秋的萧瑟、凄凉和阴霾的情景。)在读时,和我们学过的《春潮》比较,看有什么不同。

 2、朱自清的《春》,读后看它让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3、冯德英的《苦菜花》,它能帮助你更深刻的了解《春潮》的含义。

  板书设计:

 春潮

 春在进攻: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化着

 大江复活:坚冰崩溃→波涛汹涌→呼叫撞击→驯服地远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36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