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怎样来表达感情的?

舞蹈怎样来表达感情的?,第1张

舞蹈,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它是以表情、动作、造型等作舞蹈语言,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

舞蹈以自身的特殊感染力,在现代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舞蹈通过各种动作和表情,表示喜悦、忧伤、哀怨、关切等各种人类的情感,引起人们对生活情景的自由联想,诱发观众的情感活动,引起共鸣,起到教育人们认识生活、鼓舞斗志的作用。

舞蹈还以各种优美的舞姿、丰富的造型动作,构成有美感的形象。舞蹈配以协调动听的舞蹈音乐,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上的美的享受,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舞蹈还是人们进行自我娱乐和社交活动的一种工具。工作闲暇之余,观摩一场优秀的舞蹈演出,甚或参加到舞蹈活动中去,既可健身又能消除疲劳。跳舞还是一种有效的交际手段,舞会往往是重要的交际场所。在悠扬的舞曲声中,人们相互加强了解,获得信息,增进了友谊。

唐代是我国音乐舞蹈发展的鼎盛时期。

古代的舞蹈分为文舞和武舞。孩子长到13岁时,就教他学音乐、练诗歌舞蹈,先学文舞,年龄稍长,再学武舞。

舞蹈相对于其它类的动作艺术,如杂技、武术等,它是有其独立性的,那就是它

的情感性。这是它与其它类的动作艺术差别性最大的一面。那么在这个差别上,

舞蹈的情感表现是将内部情感通过某种形式呈现于外部的,在这些形式上,动作

是起主导性作用的。

本人认为,在舞蹈作品中不可否认那些形式感强,动作让人眼花缭乱的舞蹈作品

,也能使人赏心悦目。但是真正能留在人们心目中的还是抒发感情世界,表达心

灵深处情感的作品。

动作是舞蹈本身所具有的元素。在舞蹈本身所具有的元素中,用来表达情感的还

有表情等细微的元素。在舞蹈的外部元素上,同样有用来表达舞蹈情感的,如音

乐,道具,场景等。 其次,我要讲的就是舞蹈情感的表达,音乐同样重要。

一个没有音乐的舞蹈和一个有音乐的舞蹈,显然是有音乐的舞蹈,你的印象会深

刻些,而一个音乐对不上舞蹈内容的舞蹈和一个音乐对得上舞蹈内容的舞蹈,显

然你会对后者的印象深刻。

而无兴趣理解跳舞的基本原则和音乐的重要性。如果在舞蹈方面舞者不能很好地

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使舞蹈融入音乐,达到情感的宣泄,那么自己的表演则会

场舞。通过音乐来把有感情的生命加入到舞蹈中,才能使舞蹈真正给人留下印象

只有舞蹈具备了良好的情感性,并且舞蹈动作精湛,并在音乐的启示下发挥艺术

想像力,才能使舞蹈跳出完美的艺术形象。

1首先,舞蹈的主要展现方式就是肢体语言。

所以运用“身体表情”与“面部表情”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完美的将情感表现出来,这两点非常重要。身段对于舞蹈表演者来说是重中之重。因为舞蹈的表演是没有任何口头的语言表达的,所以舞蹈的内涵必须由肢体语言来表现出来。如果一个舞蹈演员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的运用身体语言,比如生气就全身发抖、轻松惬意时就耸肩等,那么整个舞蹈的表演就成功了不少。面部表情的重要性也不亚于身体表情。舞蹈演员如果在表演过程中一直板着脸,或者一味假笑,根本达不到向观众传递情感的效果,反之,会让观众产生讨厌的情绪,降低舞蹈表演的感染力。舞蹈表演中的情感并不是死板的,且舞蹈演员绝不能将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置之不理。舞蹈演员需要恰当的使用面部表情传递情感,比如喜形于色等。只有这样,才能为舞蹈表演添彩。

2其次,表演当中的二次创作也很重要。

通常情况下,舞蹈演员会按照舞蹈本身已经编排好的舞蹈作品来表演,在塑造人物与传递情感的时候容易被各种条条框框所控制,效果很难达到最佳。舞蹈演员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大胆突破束缚,在适当的条件下对舞蹈进行二次创作,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来完成作品。由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也有不同。因此,不同的舞蹈演员能够以不同的理解来展现舞蹈作品,这样一来能够为作品带来新的想法,同时也丰富了情感的表达。“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于舞蹈作品也是如此。每一个舞蹈演员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应该是多少有些不同的,每个演员都以自己不同的理解去展现、诠释同一个舞蹈作品,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丰富了情感传达的可能性。

3最后,呼吸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人类来说,呼吸是生存的保障。其实在舞蹈表演中,呼吸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呼吸方式能够帮助舞蹈演员更加好的协调控制肢体动作,从而更好的展现作品。舞蹈表演时,要实现身心统一,以呼吸去带动肢体活动。掌握一定的规律,并在日常训练中加以练习,舞蹈演员才能够在表演过程中更好的展现舞蹈的美。比方说,在舞蹈演员快速呼气的时候,重力向下,且身体处于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当快速吸气时,中心是向上的,肌肉是紧绷的。掌握这一规律,并在日常训练中勤加练习,能够更有利于舞蹈演员掌握好动作的起伏与节奏。

情感的表达是舞蹈艺术的魂,是演员测量自身水平的关键标准,也是编排者注入作品的关键因素。而最为重要的是对于观众来说,充满着感情的舞蹈不仅让自己大饱眼福,也可以让自己的到精神上的满足。

我们需要深刻了解到的是舞蹈表演不只是为了让观众体验到肢体的美,也不只是让观众看到你的基本功的扎实,更加要让观众感受到情感的宣泄,与演员们建立某种特殊的精神联系,从而让观众从内心里感受到某种情感

(一)将内心的情感充分地外放并加以面部表情的利用

情感的发源地是内心,它是由内向外的扩散。要把情感表达出来,舞蹈演员应该要能领悟各种各样的情感,而情感是真实的,是真正的在内心深处感受出来的,只有在真正体会到情感时,才能将情感表达得淋漓精致。所以,舞蹈演员们在表达某种情感时应该先感受它,理解它。情感的外放是由内心向肢体的延伸,这个过程是比较困难的,但没有这种由内向外流露的过程则是虚假的。就像机械的躯体,它没有灵魂,没有内心,所以它是无味的。

在面部表情中,我认为眼神的利用是很重要的。“眼睛是打开心灵的窗户”。感情是可以通过眼神来传达的,在日常生活中,眼睛所传达的情绪也无处不在,比如,当你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时,父亲望向你的眼神与平常肯定不同。

而在表演作品时,不加以眼神的利用则会减弱情感地表达。我们在很多的舞种里都会注重眼神的运用。比如说拉丁舞,女生在跳桑巴的时候,必不可少的是那种火辣的,魅惑的眼神,充分地表达出了桑巴女郎的性格和热情。又比如,我们在表演维吾尔族舞蹈时,那种骨子里的自信,高傲,用一个眼神足以传达。可见眼神的重要性。

(二)注意结合自身的情感融入和个性的塑造

舞蹈艺术不是机械的表演,当编导表达出想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时,不是纯粹的需要演员按照编导自己的想法来演绎,同时,也需要演员自己的理解,结合自身的条件,舞蹈演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比如说,融入自己的性格,再连接角色,通常我们把这个过程叫作二度创作。一个成熟的舞蹈演员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在某个舞蹈作品里准确表达出来,并且能展示作品的内涵,并通过舞蹈演员的情感融合在人格形象里。

(三)在表演和日常训练生活中,要提升自己创造形象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演员创造形象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影响着表演过程中的情绪表达。舞蹈表演中对人物的想象是指对其年龄,背景,心理活动的想象,尽管不能完全想象出人物的状态,但可以想象出自己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是什么样的状态。在日常的生活中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更多的体验生活,需要尝试更多的风土人情,在生活中把握最让人动容的人物或者情景,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塑造属于自己的舞蹈。

舞蹈的表演艺术-舞蹈的情感世界

 舞蹈表演是一种心理的活动。舞蹈表演不仅是一种传达和再现,而且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舞蹈表演艺术也是感觉的艺术,它所传达的感情是审美情感,而不是现实情感。这种感觉来自内心的想象,也是内心意象的积累,经过长期科学系统规范性训练来掌握体姿符号,并通过它随心所欲的技巧化运动,通过情感——动作思维——体姿符号三位一体的内在关联,创造性地传达出丰富的内在情感。

 一、舞蹈表演是一门综合性、创造性很强的艺术

 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各异的特质;既有关系,又有区别。舞蹈艺术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深层的情感世界,包括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从而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说到底,舞蹈是人体反映心灵动态的艺术,而心灵动态又是社会动态的真实写照。

 表演则包括“表”和“演”两层意思。按照我国传统的解释,表,即“情感之表现于外貌者也”;演,“模仿其事曰演”。这两句话直接明确地道出了“表演”二字的含义。表演艺术可分为舞台表演艺术和镜头前的表演艺术(**和电视)两大类。舞台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剧场性和假定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观众在剧场里欣赏,这是所有舞台表演进行中的共同现象。在舞台框框之内假定环境之中进行表演,是戏剧表演和舞剧(舞蹈)表演的共同现象。在这个领域内,如何对待观众,追求什么样的创作状态,以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进行表演,形成了不同的表演观念和表演理论。目前,我国关于表演理论方面的专著和文章,专家谈论比较多的有三大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体系(国内外有些专家又称为梅兰芳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观念是在观众和演员之间建立起“第四堵墙”,追求“当中孤独”的创作状态。布莱希特则强调创造过程中的理性因素,提出“推倒第四堵墙”,以“间离效果”来破坏舞台上的生活幻觉。而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体系,认为演员心理上根本没有“第四堵墙”这个观念。演员在舞台上对待观众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面对面当场表演给观众看。中国戏曲就是“当众表演”。

 二、舞蹈表演与情感世界

 1舞蹈是情感世界的极致体现

 舞蹈艺术是善于抒情的艺术,是人们内心情感世界最动荡不安的时刻出现的一种形体活动,是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的艺术样式,是情感世界到达“极致”的表现。舞蹈艺术是通过寻求和抓住人的思想感情最集中、最凝练、最动人、最优美之处,进行加工、创造,从而提炼出来舞蹈形象。也就是说,在精美的舞蹈艺术构思中,把深厚的感情、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统一和融合起来,促使塑造的形象舞蹈化,以唤起观众的心灵美感。舞蹈表演的最终目的都落在人类感情表现的'“极致”二字上,有了情感世界的“极致”才有可能创造“精美的舞蹈”。

 2情感世界的极致体现需要舞蹈表演

 怎样才能把情感世界的“极致”在舞蹈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呢在舞蹈表演实践中,常常见到两个身体能力、技巧相近的演员表演同一个作品。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经久不忘;一个只是机械地完成各种高难度的技巧和动作,表现力不能打动观众。为什么两人的悬殊如此之大这就是舞蹈表演有无情感世界所决定的。演员的表演是舞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连接肢体动作和情感思想的纽带,它能把外部的肢体动作和内部的心理情感有机地、符合逻辑地联系在一起。舞蹈是以人体动作、造型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的意境创造和形象塑造,都是以一定的思想情感内容为基础,而不是堆砌一些无机的单一的动作。舞蹈动作、姿态是由一定的情感线、视象线穿织而成的有机整体。情感离开动作无以体现,动作离开情感毫无意义。动作是构成舞蹈的外部因素,是看得见的、外在的运动;而表演是内部的,是渗透、融化并贯穿在一切动作之中的一种内心情感流露。前者是舞蹈表演的载体,后者是舞蹈表演的灵魂,动作承载情感,情感使动作更具光彩。舞蹈中的情感属于内在非视觉的心理内容,只有通过相应形体技能,进行物态化体现,创造出完整的艺术形象,才能成为可视的舞蹈艺术。这时候心理与形体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表现、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只有通过表演这种形式把肢体与情感、外部与内容相结合,产生生动、真实、鲜明的艺术形象,才能将情感的“极致”推向高潮,达到宣泄情感、传达思想的目的,这样的舞蹈才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

你好编舞的时候基本要点还是在原有基础的动作的基础上对动作进行改编和编排从队形上和动作上去改变。要动作更夸张,更形象,然后再在表演动作的过程中加入到自己的感情,那么整体编排的效果就会特别好,谢谢,望采纳。

在舞蹈艺术中情感好像是从动作、姿态上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的而不是某种感情内容的动作图解。舞蹈反映社会生活,重要的不是再现某一事件,而是表现与这一事件紧密联系着的人物的情感,或者说通过舞蹈对这一事件的表现去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审美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37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