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猪很吵吗?在那里做文职工作怎么样?有过来人说说经验吗?

猪场的猪很吵吗?在那里做文职工作怎么样?有过来人说说经验吗?,第1张

首先大型的猪场都分生活区和生产区。被猪吵是有的,但不会出现你想的那样失眠。

其次统计工作是月报和周报表必须要进猪舍盘点头数。开始时会不适应,工作久了的就好了。

第三、进生产车间都要每天消毒(也就是每天进出要洗澡)。身上气味少蚊子会很少光顾你。

其实在猪场工作,最主要的是你能忍受住封闭式工作吗,要学会适应里面的脏和臭。

新希望养猪场的工作可能会比较累,具体取决于个人职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以及个人体力。同时,养猪场的工作也会受到猪的健康状况、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因素的影响。

在养猪场工作可能需要长时间站立、弯腰、抬举等动作,这些动作可能会对腰部和腿部造成较大的压力,对于一些身体状况不佳的人来说可能会比较吃力。此外,养猪场的工作环境可能比较苛刻,存在噪音、异味、高温等问题,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因此,如果您选择在养猪场工作,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工作环境来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和时间,注意身体健康和安全。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累的。

女生去温氏养猪场工作累的。温氏养猪场日常工作有对猪舍进行巡栏、铲猪粪、喂干料、开湿料喂湿料、洗料盘等,大多是体力活,其身体也累、心也累。除非坐办公室,办公室人员就不会那么累。

养猪场是用于规模性饲养猪的场所,一般分为本品种繁育的种猪场和从事商品肉猪生产的肉猪场两类。

脏累是肯定的,熟悉一段时间就好了。合理安排时间不会太累,首先是卫生,现在好多了。喂料开始打乱仗,必须每天铲猪粪2次,我和朋友合买了一个猪场。还有防病,成天忙得昏头转向,养猪必须有这个思想准备。

如果年轻时候习惯了累活就可以剩任。喂食喂水一天感觉很忙很累,不过也得看多大规模的猪场以及负责多少工作量。

去哪上班呢一定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日晒雨淋娇气的肯定受不了,累苦是一定的,完全的体力劳动,不累就积累不了经历和知识。克服困难,努力工作是以后有发展的基础。

现代化猪场保育舍的工作目标一般要实现以下3个目标:保育舍成活率995%以上;保育猪上市正品率993%以上;50日龄出栏平均体重15kg以上,现在实际出栏是45日龄左右。

  关于保育舍的操作方法有些人说是很容易的,就是做好保健,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和生产一线员工饲养管理知识培训。保健和保温是养好保育舍猪的关键,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下面就南方工厂化猪场保育舍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与同行交流。

  一、进猪前的准备

  1、圈舍消毒

  先把猪栏冲洗干净,喷一遍烧碱,空栏1d后再把烧碱冲净,然后用火焰消毒。空栏5-7d即可圈猪。

  2、进猪前1d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猪栏设备及饮水器的维修,饮水器经常因加一些添加剂而堵塞,所以要经常仔细的检查,一般在每天猪饮完药后应全部检查一遍,加药桶需彻底清洗。在每个栏靠近过道的四角绑上铁链等玩具,防止小猪乱排泄粪便和减少因混栏引起互相斗殴打架。

  二、进猪后的管理工作

  1、温湿度和通风的控制

  冬季转入后的第1周尽量不冲洗地面,低床饲养的在天气冷时也尽量减少冲洗次数,防止因潮湿阴冷而诱发疾病的发生。笔者通过多年的猪场工作体会认为,温度是猪场成败的关键因素,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在寒冷天气时尤其应当引起重视,对于有些猪场一味过度地关注通风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猪是恒温动物,对温度极其敏感,特别是保育舍刚转进的断奶猪,而广东,海南等地昼夜温差很大,有时甚至相差10oC左右,因此做好猪舍内温度的恒定就显得尤为关键了。产房转入保育舍后第一周的温度要高于产房的温度。一般断奶第1周的温度要求28-30℃,以后每周降1-2℃,直到22-24℃。对于自动化控温系统要做适当调节,如抽风机定时开关来调节温度与舍内通风量,冬季锅炉温度调节好规定的温度,让其低于设定的温度时会自动升温,地面饲养的打开地热装备,并舍内湿度控制在60%-70%,过大会造成腹泻的发生,过低会造成舍内粉尘增多诱发呼吸道病的发生。在现代化猪场栏很宽敞,一般能容纳30头以上的猪,并建有水厕所,就是占保育猪栏10%的面积的水池,优点是一方面水可以吸附氨气,减少猪舍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呼吸道的刺激。又可以调节舍内湿度,使猪舍不会干燥。还可以保持猪舍卫生,使猪形成固定地方排泄粪便。

  2、做好分栏工作

  转入当天应按大小、强弱分栏,并留2个病猪栏,以便于以后把生病的体质弱的挑出来单独放在一起饲养。一般每栏18头左右,夏天可适当调整到12-15头左右。保证每头仔猪有03-04m2的空间,使猪有个宽敞的活动空间,经实践证明可显著提高猪的成活率。还有每头仔猪体重相差要不超过1kg,体重相差太大会使小的猪被大的猪欺负,导致吃不到料而变的越来越瘦,抵抗力降低,进而发病,成为弱猪。因为目前国内猪病很多都是因环境的突然改变引起的,如温度的骤降,突然地变换栏舍,运输应激等。这方面有些猪场把保育猪到大猪阶段一直固定放在一个栏舍内就值得我们学习。而大部分猪场的做法是猪生下来后要换5个地方,产房转到保育舍,育成一个阶段再转到生长舍,然后是中猪舍,大猪舍。来到一个新环境,对于猪来说是一种应激刺激,这也就不难解释现在猪场为什么猪病频繁发生了。研究证明我们人类在生气时体内产生的毒素可以使一只健康的小白鼠死亡,并可诱发癌症等疾病;所以在广东等养猪技术与理念都比较先进的地区,有的规模猪场在每栋猪舍内都安装音响,每天上班时间放一些轻音乐给猪听,这样可减轻猪的应激与压力,也可以使饲养的小猪格外温顺,便于饲养管理。有研究报道有些猪的智商甚至比狗还要高,也有情感的交流与需求,所以多关注猪的福利待遇,就会使猪变得健康。

  另外还应该及时发现并挑出喜欢打架斗殴,对同栏猪有严重攻击行为的猪,单独放在一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特别在猪生长一段时间后,长得大一些时总有个别发育快的调皮的猪趁饲养员下班时喜欢跳到其他猪栏到处打架,然后在饲养员上班前又会跳回原来的猪栏,一般的猪栏根本关不住它,对于发生这种行为的猪跟饲养密度和遗传学有关,对于这种猪也最好特殊对待。

  3、做好饲料的过渡

  保育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仍不完善,生理变化较快,各个生理阶段特点不一样,对饲料营养及原料组成十分敏感,营养需求也不一样,为了充分发挥各阶段的遗传潜能,日粮仍需高营养浓度,高适口性,高消化率。因此为减少饲料过渡引起的剧烈应激,一般在21日龄断奶的仔猪,转到保育舍后要继续喂原来的教槽料10-12d,然后再用3-5d的时间按照一定的比例逐渐平稳过渡至小猪料。为防止在换料时部分猪拒食,应在水中加入葡萄糖,电解多维等,以补充营养防止因为换料而产生弱猪。因为换料不适引起猪腹泻会导致猪的小肠绒毛刷状缘不可逆的损伤,使猪分泌的消化酶减少,直接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

  4、做好猪群保健工作

  一般转入后第1周每天应在水里加阿莫西林、葡萄糖等,减少转群应激。以后视健康和天气情况而采取加药。一般在换料过程中要在料中连续加最少1周的保健药。

  5、常见猪病的防治

  近年来,一般南方猪场保育舍常见传染性疾病病原体以链球菌,副嗜血杆菌为主。其中脑膜炎型链球菌较为常见,发现后一般是在饮水中加药,加药同时放掉水厕所的水,一般加阿莫西林粉,每150kg水加100g,每天2次,连加3-5d,或采用脉冲式加药都可以控制住。对于发病早期的猪可以用磺胺嘧啶钠或磺胺(6-)甲氧一侧肌肉注射,另一侧注射阿莫西林钠,连续注射3-5d可痊愈。急性发病的可以采用静脉滴注。但应控制输液的量,一般一次以250mL为宜。皮肤性疾病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大多在夏季蚊虫多的季节,经蚊虫叮咬后继发附红细胞体、圆环病毒等混和感染。也称皮炎肾病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全身红点,严重的全身皮肤红斑,成紫红色。发现猪群中有此病后应在料中加驱蚊虫药,并每天下班时在猪舍排水沟周围喷洒敌敌畏等药,但应防止人猪的中毒。并全群在饮水中加维生素C粉供猪饮用,也可另外加阿莫西林粉与维生素C交替使用。个别发病猪可一侧注射磺胺(6-)甲氧,一侧维生素C加地塞米松和阿莫西林,每天2次,连续注射3-5d。2-3d后皮肤上红斑红点会慢慢消失,恢复到正常。

  6、病弱猪的护理

  对于病弱猪应坚持3分治疗,7分护理的方针。应把及时发现的病弱猪单独放在一个栏内继续喂教槽料,并每天在小料槽内喂稀料,冬天可用温水喂,广东大型猪场的做法一般是教槽料用水拌稀,再加适量的奶粉,再根据病情加抗生素和葡萄糖,多维等营养素,口服补液盐等,但应注意量要适当。最后还要加一点保育料,以让猪慢慢适应那种味道,利于以后换料时教槽料向保育料的过渡。一般喂1-2周后,病弱猪会逐渐康复,然后继续喂加药的教槽料直至恢复正常。

猪场小记

因为专业学习的原因,我有幸在时值盛夏的某火炉省会城市的集约化猪场参与了一个多月的养猪实习工作,了解到了养殖业基本完全与外界隔离的生活原貌。

我所在的猪场已属集约化养殖比较成熟的养殖场,入场的人员被要求严格消毒,换下从外面穿来的衣服,行李也要仔细检查和消毒,猪肉制品哪怕是含猪肉的零食也不可以带入猪场,以免使外界致病菌传入,导致疫情发生。相应的,猪场内的兽医和饲养员也被严格限制出厂的次数,每个月只有2次半天的假期可以去外面,平时需要买生活用品的情况就报告场长,场长隔一段时间会出去统一采买回来分给大家,当然是要收钱而不可能是免费的。加之行业规定要求养殖场必须建在远离居民区的偏远地带,以防止养殖污染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于是造成了猪场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占地面积硕大的猪场除了买米、面等主食和调味料之外,田地里种的蔬菜和猪舍间种的瓜果基本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产房、公猪舍和育肥舍三大区域大部分采取“水泡粪”的粪污处理模式,猪的排泄物泡水后与田里的沼气罐相通,经过发酵后产生猪场日常生活所需的沼气。场长是出资人之一,负责猪场的日常运转。由于猪场大批量采用某大品牌饲料,该品牌公司特意向猪场派驻了一位技术厂长,负责技术指导工作,我在各个区块实习的时候,正是技术厂长指派了该区块的兽医充当带我指导我的“师父”。

产房

我在产房的“师父”是兽医专业专科毕业的小卢,二十出头的年纪比我们同届的还小,但是实习的这批人还是习惯亲切地叫他“小卢哥”。小卢哥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业务很熟,母猪的产后护理、小猪的初生保健、空怀和保育猪的应激处理都可以一人完成。

每天早上小胡哥会去三栋产房分别给初产的小猪做补铁保健、打预防针,并给产后的母猪配药打消炎的吊瓶。程序并不复杂,但存栏量巨大、产房蚊虫遍布、水帘降温带来的湿气过大,使得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差又十分闷热潮湿,来回喂料打针的兽医和饲养员身上的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时值夏季,猪场的仔猪出现了严重的拉黄痢现象,兽医隔天需要换不同的药物来减轻症状,臀部肌肉注射给药需要兽医一只手抓住小猪后腿,另一只手打针,被病猪喷个一脸一脖子黄屎是经常事,一个上午下来,基本浅色衣服会被染成浅**,如果中午不及时换掉,就会造成“人形移动猪厕所”的特殊效果。

限位栏里的母猪大都无精打采精疲力竭,不是趴着就是站着,空间狭小甚至无法转身,目的是防止母猪压死仔猪带来经济损失。但难免会有小猪被压死,饲养员就不得不因管理不到位而被罚款。如果不是被压死,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小猪死亡,就会有推卸责任的事情发生。

2产房的饲养员是一对年轻夫妇,有一次因为死小猪的原因与小卢哥吵起来,饲养员声称小卢哥疫苗打多了打死了小猪,小卢哥说是管理不善造成了仔猪死亡,这样的事司空见惯,甚至没有惊动场长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如果意外死亡的小猪来自1产房,四五十岁的饲养员大爷大妈就会直接把小卢哥骂个狗血喷头。由于1产房的饲养员夫妇年纪较大算得上是长辈,也可能是这两个人是场长的亲戚,小卢哥并不会辩驳,而是等他们骂完了就走开。

天气炎热,母猪热应激时常发生,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母猪死亡,而死母猪带来的经济损失很大,由此可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一般场长不会怪罪兽医们,而是直接问责技术厂长。自入夏以来,猪场前前后后死掉7、8头母猪,场长十分不满技术厂长措施不力,天气炎热加之养殖情况复杂使技术厂长也难以降低死亡率,于是猪场里有传言公司将召回这个技术厂长,再派专家来解决问题,简单环境里的复杂人际关系要求各个岗位上的猪场工人有应付各种问题的能力。

公猪舍和空怀猪舍

我在公猪舍的“师父”是在猪场工作多年的兽医汪主任,主要负责公猪采精和空怀母猪的配种工作。汪主任平时性格温和,与人为善,但是一旦遇到抓猪或者处理应激病猪的紧急情况就会瞬间变得脾气火爆,对身边人的态度发生180°的转变,如果此时在他面前犯错,必定会受到他暴跳如雷的责骂或者谩骂。小卢哥曾经挨过他的骂,所以平时看见汪主任恨不得绕着走,不得不聊工作的时候也是多一句话不说,说完立即走人。猪场里的其他人对汪主任也基本是类似的态度。

在公猪舍和1产房之间有一个规模不大的空怀母猪舍,我们不常去是因为那里设备简陋且卫生条件奇差,还没有水帘降温,导致人一进去就感到一阵湿热的臭气扑面而来。负责空怀母猪舍的饲养员李阿姨五十岁上下的,发量很少的头发揪成一个短短的马尾辫扎在脑后,发丝基本全白了。她每天早上都要独自用铁车推回百十来斤的饲料放在猪舍内,过程十分辛苦吃力,猪场里的人见怪不怪的觉得那是她自己份内的的活儿,多半无视。但若是被我们一起实习的男生看到了就会主动过去帮忙推车,把饲料卸到猪舍内。后来,空怀猪舍李阿姨干繁重体力活的事在我们几个实习生之间传开了,大家平时不太忙的时候都会过去帮阿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后来发展成没事儿的时候到空怀猪舍里聊聊天。

李阿姨老伴去世得早,一个人拉扯大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如今两个女儿已经出嫁。为了不给成年的女儿们添麻烦,李阿姨仍然坚持在猪场打工独自抚养还在读大学的儿子,她说:“女儿也有女儿的难处,我有力气,喂料、扫粪都能搞,别的(行业)就不晓得搞了”。

有一天,李阿姨说儿子打来电话来想要电脑,于是问我们三千块钱能买什么样的电脑。我们推荐了几个牌子给她,显然她并不了解电子产品这个领域,还要我们拿笔帮她记下来。目前,她在猪场每个月有一千多块钱的收入,少于产房和育肥猪舍夫妻档饲养员,不过她看起来比较知足,每次和我们说话都笑呵呵的,还总是从自己摘的香瓜里挑大的卖相好的送给我们吃。

育肥舍

我在育肥猪舍的“师父”是“赤脚兽医”张师傅,虽然没有受过兽医专业的正规教育,但是做“土兽医”多年使他对育肥猪常见病用药也基本可以做到对症下药。张师傅身材瘦长,带着副眼镜,家里儿女大学毕业后都成了收入可观的白领,独身的他并没有经济压力。

有一次,猪场里出现了一位肤白貌美的女人住在张师傅屋里,养殖户在背地里和张师傅开玩笑说:“你老婆好漂亮呦。”张师傅不肯定也不否认,只是低头笑笑并不回答。我问同来的实习生新来的女人是不是张师傅的亲属,他顿时笑得夸张,告诉我养殖户都说来者是张师傅从外面找来的性工作者,待上几天就收钱走人,上次来的比这个还要标致。我听了十分吃惊,对猪场枯燥乏味又辛苦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给百十来斤、又肥又壮的育肥猪打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猪场兽医有时尚且会因此受皮肉伤,所以张师傅并不要求实习生进猪圈,大多数时候是帮他背药箱、配药和拿药。只有一个猪圈是我敢于进去并且上手打针的,就是病猪专用的隔离圈,里面多半是因染疾而虚弱地趴在地上甚至奄奄一息的染病猪,饲料也不吃多少,每天打针却不见好转。张师傅觉得病猪带毒,也不提倡年轻人接触它们,于是安排给了我填表统计饲料存量的工作。

从此以后的每天晚饭之前,我都会拿着报表奔跑在育肥区的各个猪舍之间,清数着每个猪舍剩下饲料的袋数,对比昨日存量统计出吃掉饲料的袋数。其实每个猪舍门口都有一张日消耗与剩余饲料量的表格,但是除了个别几个识字、会写字的饲养员会每天主动填表之外,大多数饲养员都因为不识字的原因等着我去完成表格。因为这是吃饭前的最后一项工作,每填写完一个猪舍的表格就离吃饭更近了一步,所以育肥区的养殖户晚上都会看到一个笑呵呵的姑娘来填表并且带来“填好了,快去吃饭吧”的好消息。

后记

离开猪场时盛夏的日光仍然如同一把砍向人裸露肌肤的利刃刺刀,收拾东西时还听说产房又有一头母猪因发生了热应激而抽搐不已,我们猜小卢哥会马上给它配药打针,而技术厂长可能正在赶往产房的途中。猪场依旧是它往日的样子,并没有出现大家欢送实习生的场面,我们走出猪场大门,走了好多弯路才找到可以坐车离开这个荒郊野岭的小马路,坐上颠簸的小客车后便踏上了各自的人生旅途。

今年正值猪肉行情持续走高,一改前几年养殖业市场低迷的状况,许多熬过了严冬的养殖户迎来了赚得盆满钵满的好日子,很多其他行业的人也试图投身养殖业捞金,作为畜牧从业者对此情此景喜闻乐见。但我们仍然希望规模化养殖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养殖业从业者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动物福利问题得到重视,更多的人在享用美味、摄取动物蛋白时,对畜牧行业多一份了解和关心,对养殖业从业者多一份理解与尊重。

这个要取决于养殖的规模。这个没有统一的时间,每个猪场的工作时间都不一样的,而且就算是同一个猪场,养的猪不一样,工作内容不一样,上班时间也是不一样。

早上7点30上班,喂猪需要45分钟,然后打扫卫生1个小时,其它事情30分钟左右,下午也是差不多,一天加起来5个小时左右。

如果养猪场它的规模越大。那也就意味着它的机械化越高,养猪也越省力。养猪场规模越小他就越费事,大型的养猪场,两三万头母猪的,基本上是非常的轻松的。

日常的工作:

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7:30上班,在夏季和冬季有可能稍微的调一下。那也就意味着你6点多就要起床,洗洗漱漱之后吃饭。这基本上都是管吃管住的。一般情况下我们说7:30上班吧,7:15左右点名,有些养殖场是需要刷卡。

1、配种舍:如果是在这个地方工作的话,工作比较简单。每天去的时候先大概检查一下猪舍,看看有没有猪出现死亡或者是哪些猪跑出来了。然后开始打料,放料,在这个期间圈舍的地需要扫一扫,工作做完之后基本上就开始放水了。

这些工作基本上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甚至时间更短。剩下的工作就是查情、一个人领着公猪,其他人开始踩母猪背。爬上爬下,非常的累,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一个人大概可以管理2000-4000头,查情配种。然后下午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开始配种了,这些工作忙完基本上有些是有时间的,然后一些人开始吹水了,一直吹到下班吃饭。

2、产房:产房的工作还是比较多的,有可能今天你需要冲栏,有可能今天我们这个地方要放猪(散养户),很多大型养殖场不生产育肥猪,而且需要补铁等工作,他们一般是在晚上需要上夜班,主要是防指仔猪被压死,做好接产工作等。相比来说产房女士比较多,配种男士比较多。

3、诱情舍:这个基本上是属于配种的,这个里面的工作相当于是最轻松的。里面养的是后备母猪,从这个圈舍的名称上来看,你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个基本上是最轻松的一个工作,如果大家想要去这里工作,最好到这个地方。

4、种公站:这些场种公站基本上是不一个地方的,离的还是有点距离的。里面的工作也是相当轻松,忙的时候忙的要死,闲的时候天天嗑瓜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386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