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情感是内涵,是依托;而发声是形式,是载体;用气是基础,是动力。
情感是主导的,思想情感的状态的运动指导着气息的运动,并组织发声器官的协同动作,才能够发出表情达意的声音来,气息随着感情而动作声音随着感情而发出,而气息生于感情而融于声音,这就是情感、气息和声音的关系。
所以要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而绝不能本末倒置以声音塑造感情。
情气声的结合:
1、气息,运动的气息来源于不停变幻的控制。
2、声音的运用。要注意声音色彩的对比,一定要用足,一定要用够,用活,要客观的认识自己的声音,抓住自己声音的特色,逐步确立自己的声音形象。
3、要注意实践性。在经过由备稿到播出的整个过程中,要不断的根据稿件,话题提供的线索,不断的挖掘新的内容,找出新的感受以促进思想感情的运动,要做到这些就一定要动真情。
以下参考中国艺术教育网,蓝朗艺术学院
一、情感是播音之魂
在播音艺术中,有三个基本要素:语音、语调、重音。语音强调的是音准,是普通话的基本要素之一;语调是语言的 风格,是每个播音员的特色所在,是播音风貌的一种体现;重音就是断句,如何让所播的文稿听起来有层次感。这三者构成了播音的风貌,缺一不可,其中最难把握的是语调,语调是播音员播音风格的灵魂所在。
语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完全凭借播音员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不仅要理解作者的意图,还要深 化成为自己的意图,在作者的意图之上进行再创作。不同的播音员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形成的播音风格也各不相同。这些各不相同的播音作品听起来各有各的“味 道”,体现出的是播音员的情感变化。
二、驾驭情感就是创造播音特色
播音是二度创作,是在文章作者创作的基础上的声音再创作,播音是为文章“做嫁衣”,一切都必须围绕文章的语意表达来进行,不能脱离作者本意而另起炉灶。让听众听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理清事件的发展经过。
三、从生活中寻找情感的“气场”
播音要有好的情感,然而好情感不是单纯的技巧,而是播音员由内而外气质的散发。优秀播音员的播音作品能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这种播音中的情感“气场”来自于他对生活的满腔热情。
在生活里,播音员要养成多思考、多发现、多倾听的习惯,从别人的感受中寻找情感基点,然后升华成自己的感受。要多欣赏播音名人名家的作品,从他们的经典播音作品中感悟情感的把握,尤其是一些优秀的诗歌朗诵。
播音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气质修养、文学修养、声音技巧、社会修养等。只有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提高,播音才会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
你示范下抑扬顿挫,告诉他们把自己感情加进去,不要不好意思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在学习语文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它既有吸收课文语言、内容的功能,又有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激发朗读者情感的功能,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充分表明了朗读的重要性。
要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只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才能有语气、有感情地读好课文,如果字音还读不准,还不知道在哪里断句,学生就不会读出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体会。在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时,对于一年级学生特别要注意:(1)、停顿。朗读中的停顿主要分语法停顿和语意停顿,即知道各种标点符号所表示的不同时间的停顿,还要使学生掌握没有标点符号的一句话之间的短暂停顿。(2)、重音。一句话的表意重点在朗读上要作重音处理,以示强调。我认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而且为学生树立了样板,对于课文中难理解的句段,教师可以分析,讲解,但对于朗读时语言的轻重缓息,光靠讲解,学生仍不明白,而范读则可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听到了正确的声音形象,学生就可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出来。范读,最好是在课堂上面对面地使学生听到声音,看到神情,较之听录音效果强得多了。
2、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调动起他们的想象,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可以用教师的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展示情境,用表演模拟情境,用音乐烘托渲染情境……学生进入情境,甚至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
3、品读与评读结合。
自读品味,听读评议。自读时,品味意境,找到感觉从而读出感情;听别人朗读时,可以与自己的体会相比较,指出理解上的正误与表达上的得失,从而找到朗读的正确形象。
4、注重教师的评价。
教师在学生朗读时给予适时适当的评价是很重要的,一句肯定可以建立学生的信心,一句鼓励可以让学生读的更好,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学到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5、指导读好重点词语。
课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中有含义较深的词语,读懂并读好这些词语才能读好整句话。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方法(一)借助动作,方法(二)联络生活实际,方法(三)借助,
当然,在教学实际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朗读,把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落实在实处,落实在每一节课,这样,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6、恰当地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
师生对读,问答读是一种效益较高的朗读方式,教师可与全班学生对读或问答读,也可以和一个学生、几个学生对读、问答读。问答读,由教师提问,学生用朗读方式回答教师的问题,既练习了朗读,又了解了文章成段落的层次,结构。师生对读,可由教师读文中的解释语,学生读描写人物语言的句段,由教师读总起句,总括句,学生读分述,具体描写部分,在这种朗读方式中,教师的读,起到提示,创设情境的作用,体现了对学生的启发、指导。
分角色读,是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常用的方式。特别是在写人、叙事为主的课文中。分角色朗读,既可在指导的初始阶段,体会和把握各人物的思想感情,语气语调,又可展示和检查学生朗读的效果。分角色朗读,可以由一个人或一组同学或男女同学集体朗读某个角色的语气,教师也可参与充当某个角色,并可互换角色,反复练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
总而言之,只有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才可能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无论指导正确地读还是流利地读,都需要反复练习,因此课堂上要多读,才会使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从语言文字入手,才有可能深入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体会文章情感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能以特有的声与情表达人的内心感受,还具有传情动人的功效。朗读方式,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等,如能再采用其他一些具有特色的新形式,更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从而提高读的质量。
一、角色假想读
小学生自我表现欲极强,让他们体悟到自己亲身参与表演的乐趣,有利于对文中情感的体验。如:让朗读的同学把自己假想成电台播音员,在朗读前,先说一句话:“下面请欣赏课文《XXX》,朗诵人XXX。”促其全身心投入到朗读中去。又如:在读写人纪事的课文时。让学生把自己假想成当事人之一,在读写景状物的课文时,则让学生把自己假想成导游,用介绍的口气读。
二、手势导读
教师范读后再让学生体会试读,这无疑是一种直接指导学生朗读的好办法。教师在学生仿读是时,挥动手臂,像指挥合唱打拍子一样引导学生入情朗读,教师示范读的基础上以手势导读,使学生不仅耳闻其声,而且目睹其形,进而入情入境地朗读,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打擂台读
如:在读《水乡歌》一文中描写水乡美景,我先用激励法提问:“谁能站起来,用最高水平来读出水乡的美景?”当学生读完后,我又说:“他已经站在‘领奖台’上了,下面谁能比他读得好就站起来,把他赶下‘领奖台’。”接下来读的同学一个比一个好,也就轮流当王,最后我用齐读的方式把最后一个同学打下擂台,并适时进行“团结就是力量”的思想教育,使坐下的同学输的坦然,因为齐读中也有他们一份。四、推荐读
如:朗读《有趣的发现》第三段时,我提出:“你们推荐班里读的最好的同学读。”被推荐者这时成了公认的朗读明星,他自然要格外投入,发挥最佳水平,不负众望。也可以让学生毛遂自荐。用激将法问:“谁敢说自己是班里读的最好的?”或者“谁能站起来,用最高水平的感情来朗读?”在我的“读的最好”、“最高水平”的悬赏下,有很多勇夫自荐朗读,争先恐后,这种形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五、联络生活经验迁移读。
朗读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染他们的情绪,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并加以适当指导,接着让他们自读课文,进一步揣摩感情,多读几遍“其义自见”。学生也就能自然而然地读出句子的语气来。如讲读《乌鸦喝水》一课,按乌鸦口渴找水→找到水→喝不著水→想办法→喝着水的顺序写的。全文的朗读语气也随乌鸦的心情变化而改变。所以先要着重体会乌鸦的心情,教学时,笔者先提出了如果你渴了,找不到水喝,心里感觉怎样等类似问题。启发学生联络自己的心情来体会课文内容,再要求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后大家一起评论,语气对不对,教师可这样鼓励“读得不错,谁能比他读得更好”。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以锻炼的机会。最后,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乌鸦喝水一课,急切→高兴→着急→思考→又高兴又轻松的语气特点,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够绘声绘色的朗读课文了。
六、配乐朗读
朗读不光要给学生朗读技巧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使学生养成自觉良好的朗读习惯。课堂上的朗读训练方式很多,针对不同课文进行不同的朗读,即可以以读代讲播放音乐指导朗读,入情入境。教学《雷雨》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放了一段适合音乐,学生边读边想象雨前、雨中、雨后的美丽景象,然后根据音乐的旋律,让学生在时而凝重、时而清新的音乐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感受到课文的美,兴趣盎然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
有感情朗读的本领不是一教就成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语不也告诉我们多读的必要吗在平时还要采用多种方式经常地练习才能巩固提高所学到的朗读本领。
一、抓住题眼,把握课文感情基调
课题是课文的大脑,课题中的关键词就好比课文的眼睛。例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中,“可爱”一词就生动地描述了北大荒的美丽、富饶,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草塘的热爱之情。紧紧抓住“可爱”一词让学生充分感知北大荒原来的景象——荒凉,以及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后的景象——有宽广的草塘、翠绿的草、汹涌的浪、清凌凌的河水、倒翘尾巴的野鸡……这样,通过对比就可使学生对北大荒产生热爱之情,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抓住重点词语,领悟课文情感
重点词语往往承载著作者的感情,引导学生抓住这些饱含深情的词语去品味和思索,学生就会很容易寻找到文章的情感之源,为有感情朗读打好基础。例如,《开国大典》中“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一句中的“直奔”就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想参加开国大典的迫切心情。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进而深刻体会人民群众因新中国成立而激动与自豪的心情。再如,“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的“一齐”一词,就充分表现了人们热切盼望见到新中国缔造者的心情。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三、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把握课文情感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真实地描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作者担心邱少云这个年轻的战士忍受不了那种无法忍受的痛苦会突然跳起来或突然叫起来,那样的话,潜伏的部队就会暴露,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我的心绷得紧紧的”。但是,邱少云既没有跳起来也没有叫起来,而是顽强地忍受着烈火烧身的煎熬,于是作者紧张的心情便变成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学生感受到这种心情,就为有感情朗读铺好了路,搭好了桥。
四、点拨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充满 的范读不仅可使学生听准字音和揣摩出读法,还可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情境,促其想象,使其获得一定的体验。
有感情朗读课文时,既要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又要注意各部分的语调变化,例如,《开国大典》从全文来讲,感情基调应是兴奋、激动、自豪的,但其各部分的侧重点不同,语调也应该略有变化,比如第一自然段就应用庄重而平缓的语调读。
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好课文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多读,在读的过程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进而进入情境之中。例如,读《桂林山水》一文,教师就可以先展示桂林山水的画面,然后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文中展现的情境,或用悠扬舒缓的音乐渲染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官,把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美景之中,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桂林山水的美。当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在语速、语调、重音以及“啊”的变音,规律等方面给学生一些点拨。
有感情朗读课文是学生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还有利于他们把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边各寨小学)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培养语感的好方式,同时,也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那么,何为“朗读”?据字典解释,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当然,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时,朗读不是这种简单的“念”,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直接的训练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开拓思维,激 感。新课程中的朗读指导,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指导,但是,“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情动于中,方能神形相聚,心不到,则情无共鸣。在具体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朗读指导的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等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某某的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做法,必然导致“无病 ”的窘相,自然也无法将朗读与感悟熔为一体。有时,教师虽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面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涵。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某一个词,读得重些或轻些,把某个句子读得快些或慢些,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些,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感情更强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禁想到:什么样的朗读才算到位了?叶圣陶先生有句话说得经典,他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换句话说,就是要努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领会作者在写作时的内心感受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指导学生朗读陆游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一句时,先问学生:“你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多天!借用这些鲜明的数字,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诗句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后,教师引读:同学们,一年过去了,学生接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再引导: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六十五年过去了,依次让学生接读,运用递进、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渲染与追问,使学生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并在反复的诵读中 升涌,融情入境,把诗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其次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去读。教师要借助多种手段,将学生带到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去,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王崧舟老师在对《我的战友邱少云》的重点段进行朗读指导时,采用逐层感悟的方法,将学生带入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悲壮场面中。老师课件出示段落:“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 。”之后,学生第一次齐读。教师引导:同学们,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之间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有的学生说:“邱少云当时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 ,也与千斤巨石一样。”还有的说:“他的意志像千斤巨石一样。”接着,教师用抒情式的语言引导:“同学们,请不要忘记,巨石是一块石头,是没有生命的!而邱少云呢?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人怎么能够忍受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呢?同学们,你们有谁曾经被火“烫”著过?当被“烫”著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说:“尖叫一声,赶紧把手抽回来。”听了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小结:是的,这些都是人的本能反应。可是现在,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血肉之躯,竟然被熊熊烈火整个儿包住了。教师边说边播放邱少云在烈火中的录影。之后,教师提问:面对这样的英雄,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借此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接着教师 引读:“邱少云,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你?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你?谁能用书上的语言告诉我们?”指名学生读。最后教师采用层层深入引读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邱少云的精神品质。“熊熊的烈火,就这么无情地燃烧着,燃烧着邱少云的血肉之躯,五分钟过去了,学生接读,十分钟过去了,学生再读;十五分钟过去了,整整半个钟头过去了,学生齐读。老师就这样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出发,把“听、说、读、感、悟、思、情”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和心灵体验过程独具匠心地整合在一起,对语言文字进行感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境、语情特殊性的感受,使学生的朗读真正做到由情而发。有感情地朗读胜于教师的精讲细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对话,与文字交流。让孩子们在读中悟情,读中审美,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甜美、多情。我想这些目标将是我们教师孜孜不倦,努力追求的境界!
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注意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情感
另外也要深刻理解课文要传达的意思
如何具体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条件就放一些朗读比赛的视讯,要不就言传身教。
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
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
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前鼓励他们,先让他们跟你范读一次再让他们有感情朗读,再表扬,再指导,再朗读
朗诵创作规范及评定标准(五)
——情感:基调 语气
情感,当然离不开内涵。因为所有的情感,它都有一个发源。你为什么要有这个情感。这一点呢,是我们在许多朗诵实践活动中容易忽视的。前边说的那些声音基础,声音应用,节奏,气息八大指标,如果用绘画来比喻的话,就好像是线条和透视、用笔,而到了情感就犹如上色。
情感包括两项指标,基调和语气。
1、什么是基调?
是朗诵中声音的“色调”。体现的是感情的基本倾向。
如果用绘画来比喻朗诵的学习和创作,可以同样借用美术的色调来说明。不管是一对幅画或者一张照片,它都有一个基本的颜色的倾向。当阳光不管是朝霞还是晚霞,笼罩大地的时候,其实,大地上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树是绿的,花是红的,可是它们都会笼罩上一层温暖的金色的光晕。这种光晕就是色调,就是整幅画或照片基本的颜色倾向。
那么,理解了这点,就很容易理解朗诵中为什么会有基调的概念。这个基调是这篇文章基本的情绪倾向,基本的感情倾向或感情色彩。
注意:在开篇伊始,就该对文章有一个正确的状态和正确的切入。如果没有,你开篇就是错的。定调错了,整个诵读就是失败的。
有时,背景音乐的选择,会对情绪基调的把握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注意基调的准确性和基调的贯穿性。
3、基调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一是开篇定调,一是通篇把握。要求朗诵者一开口声音状态就要与文章的基本情绪相吻合。无论喜悦彷徨还是愤怒哀伤,都要立刻包涵在声音里。只有深刻理解文字,调动意识上的积极性,排除杂念,才能达到“未曾开言先有情”。
例句1:夜很深,夜,很静。要读出夜静的东西,把声音、状态马上调整到夜静。你绝不能用白天的喧嚣、清晨的悦动格调来读。
例句2、山乡落雨,极富有诗意。基调在“诗意”。要带着表现诗意的状态来读,不可能用夜很深、很静的语气来读。因为它描摹的是山乡落雨时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景。
例句3、我们总是聚少离多,如两岸。情绪上的无奈、冲突。基调在“聚少离多”。
开篇定调,确实有难度。开篇,有时是一种预示,而非明示。
例句4、柴可夫斯基 好像一直 生活在我的心里(说明他已经不在了)。
基调是“缅怀”。
例句5、太平山,并不远,就搁在港岛的臂弯里。
同样也是一种预示,如母亲,很美的。就不能是悲切的。
一定要注意开篇定好基调,首先要对文字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开好篇。
例句6、有这样一位母亲,每一天都和儿子聊天,讲一些儿子小时候的故事……
这篇是很悲情的故事,开篇应该是很深情的,不是一般的亲情。(儿子是脑死亡,被母亲终于唤醒)
所以说,更多的了解文字,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和心境,开篇定调就能把握好。
二是通篇把握。
通篇时,不能从紧张的状态上松懈,或突然跳出来,打破了整篇文章的平衡,经常表现在人物的对话上。朗诵中的对话,只能有角色感,不能有角色化(意思是只能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普遍性规律,而不能就去变成这个角色)。否则,还会破坏掉原来文章的基调。通篇,只能在基调之下一定的尺度内变化。变化主要在语气上变化。既不能掉下去也不能跳出来。
4、什么是语气?它有几种类型?
语气是声音中流露出来情绪,是语言的色彩。它非常细腻,应该成为我们一生的修养。
基本语气,包涵陈述、描述和情态句。一篇文章按着这个基调走,就可以避免“一道汤”。
(一)陈述句:基本保持客观冷静有距离的状态去读。不能抒情,否则就跑偏了。
例句1:小屋随旧,却异常牢固。那里住过下乡的知青、下放的干部、小商小贩,甚至是/举家逃荒的人。
例句2:后来,大的战乱来了,人们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破衣烂衫地四处漂泊。说得是人们四处漂泊,重在表达这个语意。陈述,不能抒情,读成描述“破衣烂衫地四处漂泊”。
(二)描述句:
例句1:山崖上的庙宇,飘摇的经幡,都变成了/暗红色的剪影,(之前是陈述之后是描述)像远梦,像圣歌,像凝固的钟声,更像/遥望的背影。
如果都用陈述句来读,会大大削弱文章的表现力。如果都用描述来读,就会越听越腻味。
有些文章是带有隐蔽性的。如《蒙古长调》。有很多的形容词,让人误以为是描述句,读时,老觉得气息不够。其原因就是对陈述句的处理有问题。通篇都想去描述去抒情。
(三)情态句:如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例句1:我/是信前因的,(之前是陈述之后是感叹)真的,这是一件很奇异的事情。
这句话,前后读法不一样。
例句2:接连问了两遍,我惊讶极了。(之前是一般陈述之后就是疑问)这真是史籍里/反复出现的/青挫山吗?
疑问语气渗透进去,才能把文字读得兴味盎然。
例句3:我们不禁相顾愕然,如此漫山遍野的桐花,她居然问我们“哪有花?”
开始训练学习时,先不要管声音,放开了读出疑问语气来,等熟练掌握了之后,才对声音进行控制。如果只是把声音控制在自己保险的区域内,永远不会有突破、有进步。这就是“先破后立”的道理。
叹句例句:让我们呼唤真正的日出吧,愿我们在那一刻/能够/真正的醒来!
叹句对气息需要挺大的。
这些句式不同,语气情绪有明显的区别。朗诵中,语气无处不在,即使无动于衷,也是一种语气。语气需要用心挖掘。除了在陈述、描述、情态上语气的基本对应外,大量细腻的语气隐藏在文字背后,这是笔墨无法尽述的角落,也是朗诵最让人的探索。
4、为什么说语气是一生的修养? 朗诵的三个境界是什么?
朗诵有三个境界,一是读字面,二是读字理,三是读字后。
所谓读字面,就是读时没有错误读音,情感基调也没有问题,大体有一个逻辑断句,语流也顺畅,文字的基本意思都读出来了。
读字理,就是读出这句话里的意义。读出它最想表达的东西。这就牵扯到重音、断句等。
如:这个人,可能是一位四处打听女儿音讯的/可怜的母亲。
这个句子是陈述句,但陈述里很有内容,不但要遵循文章的基调,还要读出字里的“理”来,即文字里的情感。语气的变化,要根据文字不断的揣摩、体会、实践。这句话包涵了母亲的深情。“可怜的母亲”两种读法,其表现力是有很大区别的。
再如,例句2:扒开厚厚的积雪,他用衣袖轻轻擦去上面的冰屑,“中国”两个大字,便在蓝天和白云的映照下闪耀出光辉。
这句话,“中国”两字一定要特意处理,读出它深藏的感情——“振奋”来。
读字理,就是不断地吃透文字,努力把作者想表现的强调的东西挖掘出来,读出来。
例句:姑苏,听听这名儿,心里就痒酥酥的。
钻天杨/是这个季节唯一奔放的树;它整个春天都在长叶子,(那种疯劲儿/简直就是一场狂飙)。
括号里部分一定要特读,读出钻天杨生长旺盛的情态来。
读字后:字后是最有意思也是最微妙的。是需要每个人在诵读中,反复揣摩体会的东西。所以说朗诵没有“神童”。你没有这么多的人生阅历、情感历程、甚至没有悲悯的情怀,你读啥呀?小屁孩能读出充满人文情怀的东西吗?
例句1:他被称之为“孔老二”,不,不,还远远不及店小二。
这句话,读第二个“不”时,要带着嘲笑、调侃的语气来读,才能读出那个年代的荒谬、不可理喻及对孔子的不尊。
声音的技巧必须用对地方,不能炫耀和滥用技巧。
例句3:天子是谁?李白醉了。
“天子是谁?”要读出李白醉了的感觉。也带有戏谑、调侃的意味。
读字后,声音的表现力,有时胜过文字的千言万语,是作者想写也写不出来的,这也就是朗诵艺术成为一种独立的不被其他艺术代替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它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朗诵艺术最让人着迷的、深思、探索、挖掘的东西。
例句4: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读这句时,要体会文字背后包涵的太多的情感。字后是什么?是一处悲剧,只是为了给他帮寄一封信,只是少拿了一把小雨伞,就使爱人像夜晚的蝴蝶一样的飘落在冰冷的街面。注意气息的分配。
“虽然是春天”占十分之一,“好像已是深秋了”占十分之九。后句的语气是“叹”。
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⒈停顿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⑴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⑵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⑶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 例如:遵义会议║纠正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性质”的严重的原则错误,团结党和红军,使得│***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遵义会议”之后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为了突出“遵义会议”的地位,强调“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应有一个停顿,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强调停顿时间要长一些。“纠正了”、“团结了”、“使得”、“转到了”、“执行了”这些词语后面也没有标点,但为清楚显示“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应用停顿,句中划“║”和“│”的都表示强调停顿。如果不仔细揣度作品而任意作强调停顿,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 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 ⒉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⑴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 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如: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⑵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手摸盲文朗诵《黄河颂》,这一事件本身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个小女孩儿朗诵时的深情。
我在刷到这个小女孩儿的朗诵视频时,看到上面的配文说这个女孩儿情感充沛,本来挺不以为然的,我心想:这能有多牛?事实是,打脸来的太快。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点开了那则视频,仅是听了三四句,就被她的朗诵打动了。太感人了,通过她的朗诵,我真的体会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个叫张慧玉的小女孩儿,在朗诵时,脸上始终挂着甜美的笑容。我在她的朗诵中读出了以下情感:
1、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篇《黄河颂》本来就是歌颂祖国河山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是朗诵不出来这种直入人心的感觉的。她的朗诵带动着听者走入黄河那磅礴气势的情境中,引人入境,真的特别棒。
2、对光明的渴望。我想,张慧玉小妹妹是渴望光明的,她渴望能看见。但是没有办法,所以她就从这些字句中去想象,通过这些文字去看这个世界。因此,在朗诵的时候,她仿佛真真切切地看到了黄河,看到了那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场面,所以,她能够朗诵出如此深情的诗句。
3、不屈服的情感。我想,张慧玉小妹妹是不屈服于命运的,她虽然眼睛看不见,可她能通过学习盲文来获取知识,能通过声音来传达情感。正如这篇《黄河颂》一样,她的内心是充盈且强大的。看到她双手快速的摸着盲文,饱含深情地朗诵,我一度担心她的手速供应不上朗诵时所需的文字,最后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她朗诵时不仅没有断层、没有匆忙,而且每一句都是那么的从容、那么的饱含深情。真的厉害。
真是不得不佩服张慧玉小妹妹呀,这篇《黄河颂》朗诵的简直太绝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