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强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 情感 不仅指学习热情、兴趣、动机,更是 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责任,更是指 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这样,学生既可从内心确立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又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对于学生语文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哪些?
新课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有机整合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们知识技能的获得,而且也要满足他们的情感,审美等精神层面的渴求,让他们的心灵日渐健康,丰满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和能力目标
“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通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特别是课程标准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教学大纲作比较,便可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教学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标准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阅读方法的运用、个性发展等,这些都是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总目标”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方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之外的学习“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教学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4.理清三维之间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5.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如,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第6条规定:“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信心”“积极”“感兴趣”是情感、态度的要求,“表达”“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参加”“发表”就体现过程,如何讨论和怎样发表意见则体现学习方法地要求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物理课程改革的要求应该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