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是他的名句。李商隐是怀州河内(今焦作沁阳)人。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弃世,所以很多人认为应该是写给他在长安的朋友的,但我更原意认为是写给和他阴阳相隔的妻子的。雨夜无尽,作者独自一人远在他乡,忆起曾经和自己相濡与沫的妻子,希望到黄泉之下,或者再来生再和妻子“话巴山夜雨”。下面是一些文学家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
赏析一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赏析二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霍松林) 。
赏析三
此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内人”,通常指自己的妻子。当时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他的妻小却远在长安(今陕西西安),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
这是一首朴素的小诗。整首诗明白如话,明朗清新,没有起兴,没有典故�也不用象征。这在李商隐的诗里并不多见,他大部分作品以词采“华艳”著称。这首诗短短四句,只是娓娓道来:你问我何时归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归期。眼下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绵绵,池塘里秋水已满。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的巴山夜雨呢?
一般说来,近体诗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却好像刻意地重复着“巴山夜雨”这个短语,而巴山夜雨,也确实成为全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意象。这一意象在诗里出现两次,但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在“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巴山,这里代指蜀地,在李商隐时代,还是未被开发的“凄凉地”,唐代的另一诗人刘禹锡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沥沥,在心头漫溢。
行笔至此,那凄苦的秋风秋雨,似乎已浸透纸背,寒入骨髓。然而,诗人此时笔锋一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立刻取代了刚才的凄风苦雨。而此处的“巴山夜雨”,是在想象中,拉远成一个淡淡的记忆——那迷蒙阴冷的秋夜,仿佛只为烘托西窗下这摇曳的红烛;那巴山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只为此时耳畔的喁喁私语伴奏。同样的巴山夜雨,瞬间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令人怀念。幸福也许就是这样,它需要对比、需要映照,在与过往不幸或者愁苦的比照中,现时的幸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吧?用现在人们常说的话,就是“忆苦思甜”。而在李商隐这里,就是与爱妻共剪西窗烛时,依偎一起遥望巴山夜雨。在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是在“此时”遥望“彼时”的幸福,因为巴山夜雨还没有从现实的背景转化成回忆的背景,他只是在此时想象着、憧憬着自己在不远的未来,可以以那样的方式,幸福地遥望此时。但即使只是一种对幸福的遥望,也已经让诗人沉浸在某种幸福之中了。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也因此被抹上一层诗意的美丽。
有人考证,认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时作。那时诗人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也有人认为此诗是诗人寄给长安友人而非妻子。但李商隐入梓州,与其妻去世,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去世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如果这样的推测成立,那么这首《夜雨寄北》,实在是一首伤心之作。诗人在巴山夜雨中对幸福的遥望,如果终究没能在现实里落脚,那它又是以怎样的伤痛结束?这一切今天的我们已无从知道,只是,当我们今天再读这首诗时,会不会感动于那样一种遥望?一边是天人永隔,一边还在浑然不知地深情遥望。在那音讯难通的时代,在那生离犹如死别的日子,他们的思念比之现代的情侣,是不是更深挚,更真切?
诗人是否得到他遥望的幸福,我们不得而知,他也再无交代,但是,他的诗歌至少描述了这样一种可能:即使在巴山夜雨那样的愁苦中,幸福,也是可以遥望的。(来源:五车书斋)
以上赏析出自
http://wwwmcscnnet/shicishangxi33aspx
赏析四
情深意远 思绪缠绵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
王艳荣
(四平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夜雨寄北》一诗,指出了李商隐诗歌创造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关键词:多种风格;错位的视角;委婉;情景交融;含蓄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的诗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正如周振甫所评:“有百宝流苏的绮丽,有千丝织网的细密,有行云流水的空明”�①,他的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开辟了一种新的意境,丰富了唐诗的艺术成就。本文仅就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的赏析,揭示其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 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何日是归期,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自己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望月》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淋淋。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那么, “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这是因为“巴山夜雨”给诗人的感受是非常复杂深沉的,是最凝炼的景语,又是最深切的情语,既写景,又抒情,是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在这首诗中如此使用,就非常含蓄,引人联想,别具一格。�
这首诗,前两句写现实情景,含有离愁别绪;而后两句写未来相会时的景况,含有欢聚的情绪。离愁是实,欢聚是虚。虚写未来的欢聚,正是为了衬托眼下的孤寂和思恋之情,对欢聚盼之愈强,当前的思恋之情便反映得愈深,愈难排遣。两相对照,更深刻地表达了现实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以上赏析出自
http://wwwjlrtvujlcn/xb/fileaspfileid=2000414010
1 给一篇介绍中国名胜古迹的古文还有赏析
阿房宫,秦宫名,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享誉士林、传诵千古的美文,脱稿伊始,就产生了轰动效应。据王定保《唐摭言》卷六载: 崔郾侍郎既拜命于东都试举人,三署六卿,皆祖于长乐传舍,冠盖之盛,罕有加也。
时吴武陵任太学博士,策蹇而至。郾闻其来,微讶之,乃离席与之言。
武陵曰: “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天子选才俊,武陵敢不薄施尘露?向者偶见太学生十数辈,扬眉抵掌,读一卷文书,就而观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若其人。
真王佐才也。侍郎官重,必恐未暇披览。”
于是搢笏朗宣一遍。郾大奇之。
武陵曰:“请侍郎与状头。”郾曰:“已有人”。
曰:“不得已,则第五人。”郾未遑对。
武陵曰:“不尔,即请此赋。”郾应声曰:“敬依所教。”
从这一记载可知,如果吴武陵早一点把此文推荐给主考官崔郾的话,那杜牧算不定还是头名状元呢! 《阿房宫赋》之所以如此出色,就在于它既符合辞赋文体的特征,又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 先看它如何符合辞赋文体的特征。
辞赋文体有三大要素:用韵、骈偶、华美辞藻。 一、用韵 赋是韵文,必须押韵,但与诗不同。
赋的押韵比较灵活,中间可以换韵。《阿房宫赋》全篇换了十三次韵。
如开头三个三字句,两两相对,并用声色急促的入声韵,在声调节奏上就给人以突兀又急切的感觉。这与秦的骤兴、骤亡,阿房宫的骤建、骤毁,在感觉上是一致的。
接下去随着事件本身的发展,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句法也不断的变化,并根据行文的需要,频频地换韵。正因为如此,才会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之美。
二、骈偶 赋讲究骈偶。此文中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都是对偶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都是排比句。
这些经过藻饰的骈俪、排比字句,铿锵地协调、细腻地写景、密缜地说理、婉转地抒情、读之令人一唱三叹,产生了动人的美感。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三、辞藻华美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阿房宫赋》以铺叙、夸张的手法,描写了阿房宫的华丽建筑,以新颖的比喻、瑰丽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宏伟画卷。
其中有对景物的刻画,有对人物的特写,虚实结合、华而不浮,寓意深刻。同时,文章还充满了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使人读后,更觉回肠荡气,具有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
所以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二中评曰:“穷奇极丽,至矣尽矣,却是一篇最清出文字”。 以上这三点,都充分体现了赋的文体特色。
但杜牧在继承辞赋文体规则与特色之外,还有更大的突破与创新。具体表现在: 一、描写与议论相结合 过去,传统的关于宫殿苑囿一类的赋,均以颂美为主,即所谓润饰鸣业。
最多也仅是在结尾处对统治者的奢侈行为略表蔑视之意,而《阿房宫赋》则把议论、写景(广义的景)、抒情结合起来。首先,此文议论中带有描写。
例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不加判断,只用农民、工女及其所生产的粟粒、帛缕等数量与阿房宫上的柱、椽、钉、瓦等相比较,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已见于言外。其次,议论带有浓烈的抒情性。
以“嗟乎”、“呜呼”、“嗟夫”开头的各小段,都洋溢着愤慨、痛惜、与哀怨交织而成的复杂情感。通过这种写景、抒情和议论的结合,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民取材、不施仁爱的结论,为当代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具有撼动人心的思想力量。
据了解,杜牧在当时写此赋,是有其现实的目的的。他在《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 “宝历(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可见此赋为借古讽今之作。赋体文原本长于表现客观事物,而《阿房宫赋》则表现如此深刻的思想和 ,其本身就是对赋体艺术特质的极大创新与突破。
二、骈散结合,错落有致,以气贯通,情理融会。 这是《阿房宫赋》另一艺术特点。
从赋体演变的纵向轨迹来看,它的次序应是辞赋——骚赋——诗赋——俳赋——律赋——文赋(包括俗赋和话赋)。而文赋即是形成于唐代,广行于宋代,以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为代表。
而杜牧这篇《阿房宫赋》在形成的时间上属于最早,可谓开文赋之先河。这类文赋在形式上韵散兼取,长短不拘,往往杂体物、言情、说理三者而出之,比以往任何一种赋都更自由,更灵活。
它明显带有唐宋古文创作所倡导的那种“文以明道”、“因事陈词”、“章妥句适”的特点。 《阿房宫赋》,以骈词俪语为主,以奇句单行为辅,一路铺墨,尽致淋漓,既藻彩纷呈,瑰丽错落,又潇洒俊逸,声调和谐,更是情融理会,气脉贯通,一扫汉赋那种平板单调的弊病,实乃为千古骈散结合的赋体文学的典范。
三、充分地发挥了艺术想象与夸张。 赋体文通常是写实的,宫殿苑囿的作品,每为当代人所作,更是以图写实状为工。
杜牧写此赋时,阿房宫早已化为灰烬,根据史料。
2 写关于淮安名人或名胜古迹的文言文楚州(原县级淮安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远古至今,名人辈出,这块沃土养育了一代代优秀的楚州儿女:文学家有汉赋的创始人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唐代诗人吉中孚、赵嘏,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明代著名传记小说集《剪灯夜话》作者瞿佑,《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武将有“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明朝抗倭名将沈坤,清代民族英雄关天培;历算家卫朴,“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画家边寿民,专治瘟病的医学家吴鞠通等,1898年3月5日,一代伟人周恩来诞生在楚州区驸马巷,并在此度过了12个春秋。
全区名胜古迹众多,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地市级5处,县级3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故居地处繁华闹市区驸马巷内,举世景仰的周恩来纪念馆坐落在城北桃花垠风景区,楚州是江苏省著名的旅游城市。
楚州还是全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系的发源地,鳝鱼宴席、文楼汤包、平桥豆腐、钦工肉圆、天妃宫蒲菜、鼓楼茶馓等名菜名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3 描写名胜古迹的诗句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2,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
3,青海长门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10,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13,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6,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花。——杜牧《泊秦淮》
18,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 描写名胜古迹的古诗杜甫 <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以上杜甫写泰山,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写扬州 借姜白石词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依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视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以上是李白的< > 李白因参与永王李璘军幕,李璘兵败,李白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这首诗就是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经巫山时所作。
诗写登上巫山最高峰时所见景色,极力渲染巫山之高峻,结合自己当时的心境,写出游山的独特感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以上是杜甫在巫峡所写的< > 猿啼往往与闻者的悲哀心境联系在一起,而这时猿啼更兼风急,则又进一层。
登高而望,自然可见澄清的秋水,岸上被水冲洗得白净的沙石,渚边盘旋的飞鸟,这就给人一种寥廓清新的感觉。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以上张继的< >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枫桥镇,建于梁代天监年问,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时才叫寒山寺现存殿宇多为清代重建。
1954年初曾进行全面整修,并移建宋仙洲巷某宅花蓝楼于寺中,恢复“枫江第一楼”旧额。1995年,建于寺后逾42米的五级四面楼阁式仿唐佛塔“普明宝塔”落成,成为枫桥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在这诗里把枫桥与寒山寺的优美意境融为一体 李白 <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以上两首都是描写玉门关的绝唱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拥有这样一个关,在人们心目中有如此的地位,没有一个关的诗文如此地能够撩拨人们内心深处的琴弦 李白 < >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问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描写了峨嵋山的月、秋夜、江水等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
李白 <<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李白写此诗是在他遭权奸谗毁被排挤离开长安之后,诗人伫立在金陵的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象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
怀念他所敬慕的历史人物,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 周邦彦 < >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恕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以繁华始,以萧瑟终,运用了峰回路转、若断若续的手法,金陵的一幅沧桑图景刻画得深切感人。 李白 < >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 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 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 骑二茅龙上天飞。
通过描写华山壮丽景色和元丹丘奇人的极度夸张的渲染和描绘,表达出对隐居避世高人的赞颂,流露出对这种避世放荡生活的向往 王维 < >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①。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②。
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通过描写途中所见景色抒写了作者细微复杂的心情。 李白 < >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 江上送行无白璧,临歧惆怅若为分。
贾岛 < >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元好问 < > 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灵境在,奠位岂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跃,山界楼观苍烟屯。 谁能借我两黄鹄,。
5 描写中国名胜古迹的作文济南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胜古城,它以着名的三大名胜:千佛山、趵突泉和大明湖赢得了广大游客的认可它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美称,这是泉城人民的骄傲今日的泉城儿女使这三大名胜变得更加美丽壮观美丽的济南素有“泉城”、“泉都”的美称,有着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这些清冽甘美的泉水形成了济南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为济南市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在济南市最有名的七十二泉中,最着名的要属趵突泉了它昼夜不停地翻滚着,又为泉城带来了勃勃生机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它是以泉水为主的文化公园趵突泉是七十二泉之冠,是泉城济南的标志,它素有“游济南不游趵突泉不成游”之说趵突泉与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等二十多处名泉组成了趵突泉群,它是济南四大泉群之首趵突泉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它以其悠久的文化历史,赢得了古今中处无数游客的称赞在趵突泉公园内像李清照纪念堂、易安旧居、万竹园、娥英祠等众多名泉碑刻,都是济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今日的趵突泉由于人为地开采地下水已不比往日那么辉煌,但由于各级 的关注,相关领导的重视,严厉打击开采地下水的不法行为,泉城人民也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使济南各处的泉水又复活了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只要一听到这句诗,人们便会想起那美丽的大明湖美丽的大明湖位于济南市中心,旧城区北部在济南着名的八景中,大明湖就有三景,那便是:“明湖泛舟、历下秋风、汇波晚照”了大明湖是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游入湖内,当泉水满了的时候,泉水便会从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门流出大明湖的湖底是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的,因而大明湖的湖水“恒而不涨,久旱不涸”,能保持固定的水位大明湖公园的面积有86公顷,其中它的湖面就占有46公顷湖上有着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许多大小岛屿六处,公园的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湖面上的湖水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游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湖畔上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大明湖公园的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等十三余处名胜古迹掩映在这美丽的绿树繁花之中,向前来的游客们展现出了它们悠久的历史文化 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千佛山最能体现出济南的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千佛山公园,位于济南市区南邻在千佛山上,东西都横列着许多千姿百态的佛像,奇伟深秀站在远处望去,千佛山犹如一架巨大的锦屏在千佛山的山腰处建有“兴国禅寺”、“历山院”除此之外,在它们的周围还到处散落着“唐槐亭”、“齐烟九点”以及“云径禅关”等许多寺庙在近几年来,千佛山又建成了桃花园、万佛洞、弥勒胜苑、佛山书苑等等至此,千佛山这将要成为一个融山林、名胜古迹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在这短短的几年中,济南有着巨大的变化,它向游客们倾诉了今日的泉城人民群众热爱泉城,勇于创新的精神,它向我们歌颂了济南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济南,我为你自豪。
6 描写名胜古迹的诗句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3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名胜古迹对联:
北京故宫楹联
龙游凤舞中天瑞
风和日朗大地春
北京 静谷楹联
胜赏寄云岩万象总输奇秀
清阴留竹柏四时不改茏葱
北京 跨桥联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园峤水中央
北京颐和园邪颐乐殿联
珠玉九天元音谐乐律
笙簧六籍太室饫镆觞
汗血马
夕阳正在西下,苍茫的暮色给无垠的沙丘涂上了一层忧郁、凝重的昏黄。晚霞正在渐渐地黯淡下去,几缕破碎的云丝被烧得通红后,又仿佛随着沙漠粗糙而夹着尘沙的戈壁风吹得骤冷,云丝便变得象一块冷却后的生铁在青黑中镶上了一层红边,使干燥的沙漠更显得荒凉而凄惨,呈现一派壮观的悲怆。但尽管如此,空气仍然十分干燥,使人嗓子眼里仿佛冒得出火来。所以,在汉子眼里,那落日依然在使人眩目地燃烧着,使他觉得连呼吸也刺激得嗓子一阵阵针扎般的疼痛。
汉子的头发已经有些灰白了,但短而粗糙的胡须却显示出他并未衰老,而恰恰是正值壮年,只不过岁月的坎坷苍桑过早地给他须发涂上了一层白霜。汉子留平头,额头象岩石块一般坚硬,有几条刀砍斧凿般的绉纹横在其间。他面部轮廓分明,线条执拗粗糙,有一条结痂的刀疤横卧在他的眉宇之间,他眼睛有些凹陷,而且眼里常常不自觉地露出一种让人感到害怕的凶光,面目也下意识地带上了阴沉、凶残和戾气,使人望而生畏,而始终与他作伴的,则是一匹身架不高,但却并不因风沙干渴而失去矫健神韵的枣红马。那马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相依为命,好几次,在他昏迷时背负着他脱离险境。这一次,又是它,带着负伤的他日夜兼程地奔走了三天三夜,直到闯入茫茫戈壁,才摆脱了仇家的追杀。
马喷着响鼻,艰难地把腿一次次从深陷的黄沙中拔出,但尽管如此,它还是不时用劲拽着缰绳,助不愿再骑它一步的主人一臂之力,但它终归还是太累了,汉子心痛地拍了拍马背,终于找了一处背风的沙丘,躺了下来,那马便偎在他头前,用身躯替他挡风,汉子见了,艰难地一笑,对它报以感激。
月亮升起来了,沙原变得苍白而神秘,一层忧郁的月光,镀在汉子和马身上,使他们看上去,犹如一尊看上去正在渐渐风化的黝黑的泥塑。
汉子醒来时,如炽的烈日已高高地悬挂在荒漠之上。他已记不得闯进戈壁有几天了,只是昏昏噩噩地被同样疲乏的马艰难地拽着走。偶尔看见被风沙掀露出的人兽的白骨。汉子嘴唇喃喃地动着,眼前不断出现许多幻象。他仿佛看见自己杀了杀害他全家的仇人,与弟兄们拉杆子杀富济贫的情景,也仿佛看见官家围杀了全部弟兄,还有他的相好玉茹,他要与官家拼命,玉茹却叫他一定要冲出去,他冲出去了,进了戈壁,却终于因饥渴难耐,晕倒了。
醒来时马正嘶鸣着,用脚把刀踢到他面前,又躺下来,把脖子对准他的脸。汉子一下明白了,马要他拿自己的血解渴。汉子眼里涌出了泪水,他抱着马脖子,缓缓拿起刀,但他没有割马,而是割了自己的手腕,血汩汩涌出,他把手腕对准马嘴,马似乎也明白了,吸吮了几口,便扭过了头,汉子看见马眼里也有了泪水。他从衣服上撕下一条布襟,包住伤口,缓缓爬上马背,马站起来,艰难地向前走去,汉子却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过了多少个白天和黑夜,马一阵长长的嘶鸣把他惊醒了,汉子迷迷糊糊地看见了一片绿地,而马也竭尽余力,艰难地奔跑起来,还出了汗。汉子用手一摸,闻到异味,拿到眼前一看,那汗中,竞渗着血丝……
后来,汉子便在这沙漠中的绿地安了家,他终身未娶,放牧着马匹牛羊。渐渐地,这儿变成了一块小小的绿洲,不少牧民也在这儿落了户。汉子的马不仅与他终身为伴,而且也逐渐繁衍成一群,只是,此马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但每汗必血,实非一般良驹矣。
于是,人们便呼那马为汗血马,尽心恤之,轻易不使其驰骋也。
----------------------------------------------------------------------
马
终于有一天夜晚,我和一个外号叫“蓝毛”的长着古希腊人脸型的上士一起爬起来,偷偷摸进马棚,解下两匹喉咙里滚动着咴咴低鸣的骏马,在冬夜旷野的雪地上奔驰开了。
天低云暗,雪地一片模糊,但是马不会跑进巩乃斯河里去。雪原右侧是巩乃斯河,形成了沿河的一道陡直的不规则的土壁。光背的马儿驮着我们在土壁顶上的雪原轻快地小跪,喷着鼻息,四蹄发出嚓嚓的有节秦的声音,最后大颠着狂奔起来。随着马的奔驰、起伏、跳跃和喘息,我们的心情变得开朗、舒展。压抑消失,豪兴顿起,在空旷的雪野上打着唿哨乱喊,在颠簸的马背上感受自由的亲切和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是何等的痛快舒畅啊!我们高兴得大笑,笑得从马背上栽下来,躺在深雪里还是止不住地狂笑,直到笑得眼睛里流出了泪水……
那两匹可爱的光背马,这时已在近处缓缓停住,低垂着脖颈,一副歉疚的想说“对不起”的神态。它们温柔的眼睛里仿佛充满了怜悯和抱怨,还有一点诧异,弄不懂我们这两个人究竟是怎么了。我拍拍马的脖颈,抚摸一会儿它的鼻梁和嘴唇,它会意了,抖抖鬃毛像抖掉疑虑,跟着我们慢慢走回去。一路上,我们谈着马,闻着身后热烘烘的马汗味和四围里新鲜刺鼻的气息,觉得好像不是走在冬夜的雪原上。
马能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幻想,这也不是笨拙的动物所能有的。在巩乃斯后来的那些日子里,观察马渐渐成了我的一种艺术享受。
我喜欢看一群马,那是一个马的家族在夏牧场上游移,散乱而有秩序,首领就是那里面一眼就看得出的种公马。它是马群的灵魂,作为这群马的首领当之无愧,因为它的确是无与伦比的强壮和美丽。匀称高大,毛色闪闪发光,最明显的特征是颈上披散着垂地的长鬃,有的浓黑,流泻着力与威严;有的金红,燃烧着火焰般的光彩。它管理着保护着这群牝马和顽皮的长腿短身子马驹儿,眼光里保持着父爱的尊严。
在马的这种社会结构中,首领的地位是由强者在竞争中确立的。任何一匹马都可以争夺,通过追逐、撕咬、拼斗,使最强的马成为公认的首领。为了保证这群马的品种不至于退化,就不能搞“指定”,不能看谁和种公马的关系好,也不能赁血缘关系接班。
生存竞争的规律使一切生物把生存下去作为第一意识,而人却有时候会忘记,造成许多误会。
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在巩乃斯草原度过的那些日子里,我与世界隔绝,生活单调;人与人互相警惕,唯恐失一言而遭来来顶之祸,心灵寂寞。只有一个乐趣,看马。好在巩乃斯草原马多,不像书可以被焚,画可以被禁,知识可以被践踏,马总不至于被驱逐出境吧?这样,我就从马的世界里找到了奔的诗韵。油画般的辽阔草原、夕阳落照中兀立于荒原的群雕、大规模转场时铺散在山坡上的好文章、熊熊篝火边的通宵马经、毡房里悠长喑哑的长歌在烈马苍凉的嘶鸣中展开、醉酒的青年哈萨克在群犬的追逐中纵马狂奔,东倒西歪的俯身鞭打猛犬,这一切,使我蓦然感受到生活不朽的壮美和那时潜藏在我们心里的共同忧郁……
---------------------------------------------------------------------
关于马的词汇
儿马,公马
骒,母马
驹,小马
骟,丧失生育能力的马
骠,**的马
骝,黑鬃黑尾的红色马
骃,浅黑带白色的马
骅,枣红色的马
骊,黑色的马
騧,黑嘴的**马
骐,青黑色的马
骓,黑色白蹄的马
骢,青白相间,类似蓝色的马
龙,纯白色的马
驽,跑不快的马,劣马
----------------------------------------------------------------------
关于马的文化
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 中国人有姓马的。马姓是常见的姓氏之一。除了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也有不少姓马的。马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云南回族几乎清一色地姓马。
昭陵六骏:(古代君王的马)
昭陵六骏是指陕西礼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之弟),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1914年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这组石刻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所乘战马的英姿。
拳毛騧:黄皮黑嘴,身布连环旋毛。平刘黑闼时所乘,身中九箭。李世民赞曰:“月精按辔,天马行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什伐赤:虎牢关大战逐个击破王世充、窦建德时所乘,臀中五箭。
白蹄乌:平薛仁臬时所乘,无箭伤。李世民赞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特勒骠:白里沁黄,平宋金刚时所乘,无箭伤。
青骓:平窦建德时所乘,四蹄腾空,身中五箭,其中前体一箭,后体四箭。
飒露紫:征洛都王世充时所乘,前胸中箭,丘行恭与李世民换骑,并为飒露紫拔箭。李世民赞曰:“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浮雕里附一人,仿丘行恭拔箭。
----------------------------------------------------------------------
编辑本段马的成语
1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2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3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4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5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6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7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8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9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10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11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12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13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14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15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16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17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18马革裹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19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的指挥来行动。
20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21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22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23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24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25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26马不停蹄形容不停、飞快的赶路。近义:快马加鞭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鞍马劳顿 鞍马劳倦 鞍马劳困
鞍马劳神 鞍马之劳 鞍前马后 鞭长不及马腹 弊车羸马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荒马乱 兵荒马乱 伯乐相马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班马文章 宝马香车 兵强马壮 避世金马
不食马肝 不识马肝 北叟失马 车尘马足 车驰马骤
车殆马烦 车怠马烦 车烦马毙 持戈试马 窗间过马
车马辐辏 策马飞舆 车马骈阗 驰马试剑 车马填门
车马盈门 吹牛拍马 车水马龙 车填马隘 车尘马迹
车辙马迹 车在马前 东风吹马耳 东风马耳 东风射马耳
斗鸡走马 打马虎眼 大马金刀 得马失马 得马生灾
得马折足 代马望北 代马依风 单枪独马 单枪匹马
丹书白马 短衣匹马 二童一马 风吹马耳 风车雨马
风车云马 非驴非马 风马不接 放马后炮 放马华阳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 肥马轻裘 风马云车 服牛乘马
放牛归马 风牛马不相及 风樯阵马 飞鹰走马 光车骏马
膏车秣马 高车驷马 弓调马服 归马放牛 谷马砺兵
狗马声色 裹尸马革 高头大马 毁车杀马 寒蝉仗马
横刀跃马 横戈盘马 横戈跃马 汗马功劳 汗马之功
汗马之劳 呼牛呼马 猴年马月 呼牛作马 横枪跃马
害群之马 讳树数马 见鞍思马 鸠车竹马 金戈铁马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之马 脱缰之马 铁马金戈
天马行空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天粟马角 铜围铁马
乌白马角 舞刀跃马 五花杀马 文君司马 万马奔腾
五马分尸 万马齐喑 问牛知马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马角 乌焉成马 问羊知马 洗兵牧马 选兵秣马
悬兵束马 香车宝马 鲜车健马 鲜车怒马 悬车束马
下马冯妇 下马看花 系马埋轮 下马威 信马由缰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效犬马力 朽索驭马 悬崖勒马
鲜衣良马 鲜衣怒马 心猿意马 以渴服马 以鹿为马
饮马长江 一马当先 倚马可待 一马平川 衣马轻肥
倚马千言 倚马七纸 饮马投钱 跃马弯弓 野马无缰
以毛相马 意马心猿 一马一鞍 跃马扬鞭 玉堂金马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燕昭好马 招兵买马 枕戈汗马 止戈散马
獐麇马鹿 招军买马 指鹿为马 指鹿作马 走马到任
阵马风樯 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 仗马寒蝉 走马看花
走马上任 竹马之交 走马章台 竹马之友 蛛丝马迹
编辑本段马的歇后语,谚语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靠衣裳马靠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
马大哈。马后炮。马拉松。马前卒。马屁精。
关于马的歇后语
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 马背上打电话——奇闻。
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 。
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马儿伸腿——出题。
马过竹桥——难拐弯。 马缰绳栓羊头——路子不对。
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 马驹子拉车——上了套。
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马屁股上的苍蝇——瞎嗡嗡。
马散宠头——自由自在。 马上耍杂技——艺高。
马尾巴拴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
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
马长犄角骡下驹——怪事一桩。 车马炮临门——硬将军。
好马遭鞭打——忍辱负重。 骏马驮银鞍——两相配。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骑马吃豆包——撒了馅儿。
偷马贼挂佛珠——假正经。 辕马拉套——不受重用。
千里马拉犁耙——大材小用。 船上跑马——走投无路。
火烧纸马店——迟早要归天。 舍得买马舍不得置鞍——大处不算小处算。
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 冰凌上跑马——站不住脚。
木排上跑马——蹩脚。 瘸脚驴跟马跑——赶不上。
小娃骑木马——愿上不愿下。 半天云中跑马——露了马脚。
到了悬崖不勒马——死路一条。 扛着口袋牵牵着马——有福不会享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在衣裳马在鞍;风马牛不相及。
01
11月16日(农历十月十二),这一天,没想到成为了我父亲的祭日。
早上7:40,我正准备下楼出差,看到手机上有四个未接来电,是大姐夫的。赶紧回过去,没想到电话的那一头告诉我;我们亲爱的父亲,走了。
如此突然,如此残酷,如此让全家人措手不及!听到这个消息,我只有一个字:“啊?”然后就是长久地伫立原地,任声音哽咽,任眼泪双流!
只能向学校请假不能出差了,领导嘱咐我不开车,一定注意安全,说学校的事不用担心!
接下来是和所有在长沙的亲人联络,准备稍许用品,邀约回家的车辆和时间。10:00,三台车辆出发回家,去见我们已经阴阳两隔的父亲(外公,爷爷)。
坐在回家的车上,我第一次感到了胸口疼痛,真正的痛!我把手放在胸前,试着平复自己的情绪,然而,作为我是靠父亲用双手和双肩“挑出来”的大学生,我思绪无比难平。
我的父亲,1938年八月十五出生于安化县南京乡江田村,1964年,随着国家“红宝石”工程——柘溪水电站的修建,南京乡的所有村民都响应国家号召,分散移民。我的父亲和母亲就是挑着一担箩筐,里面装着锅碗瓢盆和简单衣物,从安化县南京乡和沅陵县官庄镇交界的西安镇处翻山越岭,来到了沅陵县官庄镇最高的一座山——水岭垭,搭起茅屋,从此过上了背井离乡,白手起家的生活!
父亲母亲在高山上垦荒开田,用勤劳的双手靠山吃山,靠水喝水,硬是把生活安顿了下来。1966年,家里的第一个小孩,我的大姐,就在那间茅屋里出生了。
无论怎样,在高山上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那是豺狼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父亲种的庄稼经常被野猪拱得前功尽弃,全年无收。父亲告诉我,在夏秋之交,他的大部分晚上,都是在更简陋的草房里度过的,父亲利用三角形原理,用三根树杈架起一个棚子,然后再在适当的高度扎上结实的横向树条,这样又架出了一个三角形的平层,父亲铺上稻草,就成了他睡觉的地方,目的就是守野猪。可想而知,那样的环境,危险不说,蚊虫叮咬,冷热不定就成了最大的困难,而父亲,为了收成,什么苦都能吃。
或许是条件实在恶劣,亦或是父亲从来就有着建设更好家园的梦,安家后的三年时间里,他和母亲一边劳作,一边物色更好的居住地。1967年冬天,一栋四扇三间的崭新木屋建起,父亲将这个地方叫做“大山边”,这间房子,后来经过两次加建,1985年,在我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将这间木屋建成了有二间居室(供家里的两兄长住),有数间仓房,有两层吊脚楼客房的农村木宅。由于这间屋子是单家独户,到密集的村寨还要走上半个小时山路。2014年,父亲为了方便母亲每天下山玩耍,又动员我们几姐妹在山下修上一间供他俩养老的砖房,房子虽不大,但把设施配备好,也能让他们安度晚年。
一路上,我止不住回想这些,眼泪一次次地涌出。开车的先生破例地在车里抽着烟,不知是为了抗拒疲劳还是心情复杂,他也不打扰我,让我独自消解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只告诉我,也给读大学的儿子打电话了,儿子会根据外公出殡的时间合理安排请假,电话里哭着表示要回来送外公最后一程。
13:42分,从长沙回去的三台车进了村口,平日里我都会摇下车窗,跟村里的乡亲打招呼,而今天,我没有。
来不及找母亲在哪,只奔到父亲的棺木前,跪地,失声痛哭,呼喊着心中敬爱的父亲。直到其他亲戚把我们一一劝起,说:此时你们更需要照顾好妈妈!
这才想起要去拥抱自己的母亲!母亲显得异常坚强,说:你们都尽到了孝道,父亲不会怪你们的!
越说越痛,越说越悔。就在月初,我还经过了官庄,却没有下来看父亲,因为父亲过完八月十五的生日,他明显好转,天天能在村塘里钓鱼,还能偶尔热个饭菜,也有自己想吃的东西,消瘦的身体还明显恢复了些。
母亲说,就是昨天,父亲还依然钓了鱼,还摘了紫苏把鱼煎好备用。
可是今天早上,母亲六点多起来,照例去看父亲,问他:今天还不起来吗?不应。今天是还想睡一会吗?不应。母亲有些警觉,赶紧去摸父亲的额头,发现出了冷汗。心中一紧,又赶紧喊坐在客厅的二哥,说今天父亲有点不同,你再去喊喊父亲。可是,父亲,再也应不了儿子和母亲的呼唤了!
父亲是坐在床头,背靠枕头,两手放在面前,不偏不倚,神情肃正,安详地走的!以至于,他走时,没有惊动任何一个亲人!
这就是我们一生都深深敬佩的父亲:担当!负重!宽容!不求回报!
再也说不出话来!只是跟着傩戏先生举行送我父亲的第一个仪式!先生嘱咐我们,为父亲举行的首个仪式上,所有的儿女都不能哭,要不然,父亲在通往极乐世界的路上会迈不开脚步!
这是多么有哲理的文化!
陆陆续续,亲戚都来了!这里的习俗,越是至亲,越在第一时间赶到,表达的是对千古老人的尊敬和孝家儿女的慰问!
其实在昨天晚上,我还是有点感应的。凌晨一点多惊醒再也没有睡着。说不出有什么事,但就是睡不着,我以为是自己的睡眠下降了,怎么也不会联想到会是父亲在最好的时候,一声不响地与我们告别!
看着父亲慈祥的照片,和着泪烛,我一夜无眠。我的父亲!女儿在这陪您,写下第一篇文字。
02
11月17日,母亲照例六点二十起床了,我当时背靠在沙发上,头晕乎乎的,我相信母亲昨晚也没有睡好,但她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却是拿起扫把,这使我一下子坐了起来。
尝试着拿过母亲的扫把,说不用您来做,她没有依,我看着她把父亲灵前的区域扫完,潜意识里,我似乎懂母亲,就让她做,只是赶紧去拿拖把,不能再让她拖地。
非常佩服母亲,昨天晚上,看着家里亲戚除了守灵的儿女外,还是需要较多的床位的,于是她把自己的床铺搬到了父亲的房间,腾出空间来,让回家的儿女休息得更好,说自己不害怕。这一举动,又惊到了我,作为母亲的担当,为什么会如此伟大?
由于父亲的出葬要安排在七天之后,昨天第一时间赶回的晚辈需要重新调整休假,八点许,外侄女青青开车,又把另外三姊妹带回长沙。我交代了一句开车慢点,几姐妹顿时眼眶湿润,我们家就是这样,继承传统,敬老孝亲,比肩团结,相互关爱,砥砺奋进!
其实今天早上,我有过犹豫,学校很忙,按理说我应该返校,至少可以参加下午的校运会彩排和接下来两天的校运会管理,周六还可以参加线上线下家长会,然后再返回来。但是我还是狠心请了假,没有返岗。因为,我心里清楚,如果返回了长沙,我会分心,也在不了状态,看上去是以学校利益为重,其实是在和内心做无意义的斗争,并不利于工作,也辜负了学校所有领导、同事的关心关爱。
二哥一早就请来了镇上的五金老板,把走廊上的封闭栏杆锯开,留出一个空间,然后召集三五人,从溪头运来细沙石,找几块工型砖,和上水泥,三个小时的功夫,两级新台阶就已完工,不仅连接了门口马路,还为处理父亲后事提供了方便。
父亲一辈子都是有计划的人,今天观察二哥在砌这两级台阶的时候,扁担,撮箕,锄头,石筛,灰铲,泥刀,斗车都是从家里找出来的,姐姐说,父亲早就说过,等将来哪一天要为他办事时,他要做到家里样样都有,不让我们东借西借。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白天大概来了十波客人,其中一位是和父亲一样从新化移民过来的老人,比我父亲大几岁,我们管他叫伯伯。看着这样的老人在父亲的灵前行礼,我百感交集,这样的时刻,最怕故里亲人来。
家里的两位兄长已经把父亲的后事商量妥当,方圆几里的村友,都是一句相同的话:要帮忙知会一声。淳朴的民风,让我感受到农村生活特有的闲适与友好,这种情感,对于我长期在外的人来说,很难体会得这么深。
晚上一家人在父亲灵前分三个火炉说着围炉夜话,这是父亲生前无数次希望的儿孙绕膝场景,或许,这是他此生离开时的唯一愿望,在家还多呆上几天!
就此第二天泣记。
《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中表达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释义一: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释义二: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扩展资料: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因思念长安亲友而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晚年的诗,感伤情绪很浓。这种感伤反映了时代的黑暗,反映了他个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虽然有些欢欣的折光,总的看来,也是感伤的。
只是这种感伤表现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隐含了多少丰富的潜台词。这里似乎不是由于夫妻分离而感到的痛苦,实在是深深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地回顾一生的哀愁,隐含着对于现实的愤懑与绝望。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是朴实的,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这首《夜雨寄北》,表现了李商隐诗的另一种风格:质朴、自然,却同样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夜雨寄北
《封神榜》画面
01989年,陕西电视台联合西安金秋影视制作了一部历史神话剧《封神榜》,由陕西宝鸡籍演员梁丽(曾扮演央视版水浒传孙二娘角色)主演妲己,著名演员张续成扮演商纣王,在这部被戏称“中国第一部三级电视剧”的《封神榜》中,作为老板的吴天明,还担任了此剧的艺术执导。遗憾的是,因为这部剧过于前卫,在播出了5集之后就被停播了,因此很少人对它有印象。不过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剧的制作水准和创意思维,尤其是对特效的使用,仍然是较为成功的。例如,该剧从片头曲就开始,就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气氛。一把尖利的女声念着“地下有地十八层,层层荡鬼魂;人间有鬼又有神,只是凡人分不清”的歌词。配合头颅乱飞的画面,叫观众印象非常深刻。此外,该剧在剧情上基本上遵从了原著《封神演义》的描写,对书中各种酷刑的描写也还原得很“到位”,例如姜皇后被纣王剜眼、梅伯被炮烙等等。此外,该剧还出现了一些在当时看来很色情很裸露的画面,基于这些原因,该剧播出后很受非议,最终被紧急叫停播放。
力闻老师
金荣老师
02017年9月,在“2017阿基米德声音盛典”上,陕西广播电台的《秦岭夜话》栏目从全国3万多个广播节目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年度十大指南类节目”的殊荣。作为该节目的金牌主播,金荣老师代表节目组上台领奖,博得了同行们阵阵掌声。在陕西,《秦岭夜话》是老百姓们最喜闻乐见的广播节目之一,它以解决情感、婚姻、家庭问题为夜话主题,自开播以来,因为其真实接地气,又颇具本土特色的内容风格,已经成为了陕西听众们不可或缺的听觉风景。主持人金荣对待每一个来电认真专业,以爱憎分明,快速的反应和判断能力,以及过硬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帮助了无数受到心理困扰的听众打开了迷结。基于此,该节目目前已经积累了听众粉丝数百万,在当地有口皆碑,知名度甚广。另据了解,金荣本人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近十年,接待线下心理咨询近一万小时,电话热线咨询三万余例。
未完待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