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敕勒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1张

水草丰盛、牛羊肥壮、其乐融融的景象。

南北朝·佚名《敕勒歌》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话释义: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扩展资料

文章赏析: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写作背景:

公元四到六世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这些歌谣风格豪放刚健,抒情爽直坦率,语言质朴无华,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

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见录于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的第八十六卷《杂歌谣辞》。一般认为是敕勒人创作的民歌。它产生的时期为5世纪中后期。

在史书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寿撰的《北史》卷六《齐本纪》:公元546年,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向进攻西魏的军事重镇玉壁,折兵七万,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

为振军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

《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谁,各界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斛律金是作者之一,甚至有人认为作者就是斛律金。而有人认为斛律金只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

《游牧时光》这首歌曲表达了草原的壮美辽阔,是由余启祥作词,郑清林谱曲,齐旦布演唱的。

歌词:

我用我自己的流浪

换一个在你心里放马的地方

像那游牧的人们一样

把寂寞忧伤都赶到天上

我愿我所有的愿望

追随你走在每个迁徙的牧场

像我放牧的马儿一样

让爱的旅途都沾满阳光

是你在我身上

刻下游牧时光

我愿把心儿放在你的歌声飞翔

今夜对着月亮

思恋风吹草浪

有你相守在身旁

我醉了又何妨

些游牧民族,都对狼有着深深的敬畏和崇拜。这些民族把狼作为他们本民族的图腾,对于狼的崇拜也深深影响了这些游牧民族人民的行事风格、情感思想。“狼图腾”潜移默化地塑造了草原民族的精神,甚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历史上曾经所向披靡地攻占了其他王朝的民族如蒙古族、西哥特人、鲜卑族、满族等,均为游牧民族。在蛮荒的草原,对于生活在野外的原始人类来说,攻击性强的狼绝对是非常可怕的动物。它们往往集合成群,无论捕食还是对付侵犯之敌,都 协同搏斗,凶猛而富有灵性。人们把它们视作自己的亲属和同类,这就是 狼图腾崇拜的开始。狼是十分有智慧的动物,它们顽强、团结、忠诚、执着、有耐力、勇于拼搏,这些优点都促使草原民族去学习和崇拜它。另外,有 些民族认为狼是他们的祖先,可以保护他们并使他们获得超凡的力量,所 以他们敬重并崇拜狼。如《汉史》记载,古代突厥系民族高车族认为他们是一个美丽的匈奴公主和一匹狼的后代。

满洲人和蒙古人由于游牧渔猎的关系确实比汉人心齐!这是康熙说的话!就像日本人团结一样,由于日本多灾难多地震,多海啸!大家只能团结面对大自然!满洲人也是打猎需要团结才有吃的,满洲人有个习惯叫围猎!就是大家一起上!打大型动物,最后也是公平合理大家一起份肉!蒙古人游牧也是一帮人聚在一起!蒙古更离不开集体,剩下单个只是死亡!而汉人不一样,汉人有大片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基本上年年都有吃的,很少有挨饿的时候,而且相比打猎游牧得到食物也要容易的多!所以汉人对情感的重视要比满洲人少!满洲人极为在意情感!因为打猎的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人更珍惜情感!还有就是汉人!受到的自然灾害少要比日本少的多!所以大家都是自己吃饱自己不饿!自己干自己的不用团结去低于外界!人一吃饱了,饱暖思*欲就走下一项了!天天没事想算计别人了!少数民族一起干什么事,大家在一起说清楚办就行了!因为人少大家都珍惜大家!汉人不能说清楚,说清楚意见就多的不行!都是大家各想各的利益!明末清初,明朝当兵的是为了军粮,满洲人没有军粮也去战场!我对中国北方人深有体会!

在中国传统的历史叙事结构中,华夏区域农耕民族的礼仪文化相对发达,并由衍化出相应的礼仪和等级伦理序列。而北方游牧民族一直信仰原始宗教,祭祀文化并不发达,也就难以产生跟农耕社会旗鼓相当的文化资源,以及促进族群认同和国家构建的强大的精神纽带。

农耕社会“尊老”的价值取向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技术和经验居于主导地位,而老人无疑是知识与经验的载体,由于老人在农业生产中掌握丰富的生产经验,代代相传,尊重老人自然就成为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礼记·乡饮酒义》:“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通过礼仪等级序列的形式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充分肯定老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完全按着岁齿来规定尊崇之程度,这是农耕社会的一个显著特色。

在《左传》中,许多老人都是作为智者的身份出现,作者将尊老的传统凝结于史实之中,并以此表达华夏这一价值的合理性。周代礼仪方方面面都照顾老人,形成一套完备的制度保护老人的地位,“周人贵亲而尚齿”,不但强调族内孝悌,也强调族外尊老。尊老是礼仪文化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游牧社会“贱老”的社会根源

与农耕社会相比,北方游牧民族对待老人的态度则完全相反。《史记·匈奴列传》:“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游牧社会相对于农耕社会面临着更加严酷的考验,来自于自然和异族的压力使得他们必须作出更适应自然法则的价值取向。在战争状态下,或是面临严酷的自然环境,老人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由于需要不断地迁徙,老人会行动不便,拖累整个族群的行动,这些因素促成了游牧民族“贵壮贱老”的观念。

农耕社会的思想家们,以宗法伦理的视角,把北方游牧民族的“贱老”行为看作是极大的不孝。并认为“贱老”行为严重动摇的礼仪文化的核心,即男权社会的家长制度,也就是危及了社会秩序的基础。所以必须给予严厉批判。其实游牧民族的“贱老”是把族群作为一个整体,在资源相对短缺的草原经济体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通过取舍,保障整个族群的安全。放弃对老年人的福利,从而使得整个族群的福利最大化,是游牧民族作出的有利于整个族群的选择。

农耕社会的主流婚姻制度也受到过“郑卫风*”的动摇

在婚姻制度上,农耕社会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这种制度主要是为了确定继承人而设立的,可以保证嫡长子继承制度得以顺利进行,从而避免王朝更迭时继承权上发生的动乱和冲突,确保政权的稳定性。在春秋时期,婚姻关系出现了保守与开放并行的格局,一方面人们遵守礼制,严守贞操,另一方面也有着相当自由的空间。《诗经》中记载了大量婚姻自由、男女私奔的情节,说明在下层社会流行自由恋爱之风,相对于贵族婚姻的政治联合,平民的婚恋主要还是建立在两情相悦的情感基础之上。

东周以后,出现了父亲去世以后,儿子娶生母之外的父亲妻妾的情况,贵族旁系不同辈分的男女也有侄子辈娶婶母辈的。但这种情况在周礼传统盛行的华夏地区并不具有合法性,也不是十分常见。主要在晋、卫、郑、齐、楚这些深受蛮夷之风浸*的地区流行,古人有郑卫之风*的说法。晋人同戎狄社会联系亲密,楚人在南方长期不被认为是华夏族群。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男女礼教上也就不是那么严谨。

娶后母、寡嫂是游牧民族的婚姻制度

在游牧民族中这种事情就很普遍,甚至被定为制度。他们把这种“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称做是“转房婚”,跟“贱老”一样是一种争取族群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当年王昭君就嫁给了匈奴王父子三人。解忧公主嫁了乌孙国的兄弟两代国王。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绯闻也是基于满族也有族内转婚的传统。

“转房婚”可以使得妇女和小孩在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下获得保护,维持家族利益,包括人丁和财产。这种婚姻制度是游牧民族面对残酷的自然挑战时的合理选择。在游牧社会中,妇女的生育能力就是社会中最珍稀的资源,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里妇女生育的成活率比较低,如果让育龄妇女守寡,就是对整个部族生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人口对于部族的兴衰意义重大,不管是娶后母还是娶寡嫂,都是在家族血缘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人口,为的是维持家族的稳定,是游牧民族在特定自然环境下社会价值和道德的自然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445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