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用黄金圈法则,1、先讲社群的意义(为啥做社群)?2、再讲社群的本质(社群的本质)?3、最后社群的玩法(社群赚百万)?从为什么,讲到是什么,讲到怎么做,把社群的赚法讲透。期间可以随时在群里提问,讲完有一个小时集中答疑。为啥做社群讲第一部分。一句话,社群的红利期起码还有三年,因为社群能让你可控地赚钱一、什么是可控?不让你去搞太多流量,就能赚到钱就是可控——1、作为个人,如果想赚到一百万,让你找100000人每人贡献10元利润,还是找300人每人贡献3000利润容易?当然是后者。没能耐的人也能做社群?想象我让50%,也就是10万的知乎关注者每人给我10元,他们干吗?没这么高转化吧当然不可能的:)后者则很容易,通过咱们魔王课不久就能实现所以说社群对个人的意义就是撇开流量,从转化与客单价赚钱。2、作为企业,近年的线上下流量成本你懂的,平均新客获取成本是180元,连线下扫码都起价5元所以别指望买大流量玩「漏斗模型」,10000人认知-100人认可-1人购买,谁都玩不起的。社群给了企业与漏斗模型相反的「波纹模型」,让1人付大钱-拉来100人付小钱-拉来10000人围观,然后进入漏斗模型。OK,讲完了”可控“,咱们来讲“赚钱”。二、什么是赚钱?让你凭零成本流量,最大化变现就是赚钱——因为1、社群最大化了受众价值玩内容,卖产品,卖资源最大的阻碍,就是「三个月魔咒」——也就是受众的注意焦点最多给你三个月,三个月后不定期来看你,或永远把你忘记。所以在这三个月里,你得最大化变现顾客的价值——从空间上看:仅的广告+赞赏+往死宣传卖货才能收几个小钱?阿芙的微信公众号,之前已经18万关注了,那年双十一也才成交13万多么的可怜。所以得让受众1买产品、2拉人头、3出内容、4参众筹、5买课程、6买方案、7做裂变才算是榨干所有。线下不行,微商不行,电商不行,自媒体更不行,就社群能实现上述7步。从时间上看:社群能突破「三个月魔咒」——所谓沉锚效应,说的是付出之后总想回本,当粉丝1拉人头做裂变,付出了人脉,2出内容付出了时间精力感情,3买课程买方案还有钱在你账上就是「强关系」了,当然会在3个月后继续看你。讲完了受众最大化了受众价值,2、社群最大化了资源价值就个人而言,所谓六度人脉理论,社群成员越多,联系到所需人脉的几率就越大;咱们这都快100人了,已经有了不错的六度人脉就企业而言,社群成员越多,就越容易向平台置换到资源比如当初伏牛堂张天一在京东众筹卖身,前期凭的都是社群+刷单起的基本量,换到了京东众筹主推社群成员越多,就越容易与其他品牌跨界合作社群成员越多,就越容易与其他品牌跨界合作(比如秋叶PPT社群,与怪杰合作轻而易举)讲完了2、社群最大化了资源价值,再讲3、社群最大化了平台价值3、社群最大化了平台价值你手头的顾客、资源越多,你的背书就越强。当你有几十万粉丝,各大V大力荐,与大平台、大品牌都合作过,你就是自己品类的罗振宇——无论新客的转化率,还是与品牌、平台合作的容易度,都将大幅上升。社群让你凭零成本流量,最大化变现就是地赚钱——1、社群最大化了受众价值2、社群最大化了资源价值3、社群最大化了平台价值讲完了正例,讲反例——我的知乎就是反例。快21万粉丝了,可是奶奶的一点都不可控、不赚钱。不可控,因为:1、平台逼格在,不好直接提钱;2、死理性派_丝为主,提钱也没转化;3、平台的信息流决定了不发内容就不可见,常出内容才能换点「被动流量」。1、无法变现受众价值,三个月魔咒在,且平台没给变现工具。2、无法变现资源价值,都是弱关系,且不发内容不可见的信息流,及平台逼格决定难用于拓展人脉、置换平台资源、品牌跨界合作。3、无法变现平台价值,几十万粉丝虽有,大V力荐也有,但没法与大平台、大品牌跨界合作还是弱。所以最近一直将知乎的粉丝往公众号引全网营销,公众号成交,社群追销。所以为什么社群是生死符?因为做社群生(可控地赚钱),不做社群死(不可控,不赚钱)。这就是为啥做社群的原因:)接下来讲:社群的本质社群不是什么?社群一定不是上流社会。上流社会人数稀少、没空看你、不屑投你、没脸传你。所以变现还得靠_丝,_丝购买力虽差,但人数众多,购买意愿可以洗脑的嘛社群从某种意义上看,是_丝的聚合体。但这答案并不完整,那是理论派的提法。社群的定义就是——用内容价值,或产品价值,或平台价值打开的变现渠道。咱们实干派只提变现为什么社群的本质是渠道?社群分三种,但不管哪种都是为卖货而生——1、魅力型社群因为受众_丝为主,_丝购买力差拉低了购买意愿,只好靠免费内容让他们占便宜,并借机种心瘾到他们想要付费内容——只有通过免费内容,让受众发生兴趣进入免费群,然后让热爱作者及拉人,才能最终卖会员、卖方案、卖课程、卖产品、换人脉、换资源就像卖方案也卖教程的我,卖教程的李笑来,卖产品的张天一,都是这么来的。2、产品型社群因为受众_丝为主,_丝购买力差拉低了购买意愿,只好靠引流款让他们占便宜,并借机用形象款种心瘾,到他们想要利润款。通过1预售、2众筹、3测评,让受众发生兴趣进入社群,然后让受众热爱及拉人,最终卖货像小黑裙,像大卫之选的咖啡,像谦益农场,就是典型的产品型社群。`3、平台型社群因为受众_丝为主,_丝购买力差拉低了购买意愿,只好靠资源的成功捷径种心瘾到让他们预知未来。比如我的白狼市集,比如万能的大熊的大熊会,比如天天吃醋的醋友会。天天吃醋那叫一个极端哦,删除了所有不买醋友会的微信好友(包括我)。为什么社群是生死符?因为种下的心瘾让人不付费就想死,付费得新生。第三部分是精华社群赚百万一、通过魅力型社群年赚百万二、通过产品型社群年赚百万三、通过平台型社群年赚百万一、魅力型社群只讲捷径。魅力型社群的捷径:选蓝海-定脑海-免费内容(种生死符)-付费内容1、选蓝海什么样的市场是永恒的蓝海?肯定是能赚钱的市场啊,当你的内容与赚钱相关,就是「投资」而不是「消费」了,让受众掏钱更容易,就算受众没钱也会预支未来。如果你做不成罗辑思维,做不成大象公社,做不成槽边往事,那和赚钱扯上关系照样能快速打开社群的局面——2、定脑海当你的社群述求的就是「赚钱+行业」,就能借赚钱的名义撕裂自己的细分行业——就像踏浪100,说的是学互联网营销赚年薪25万;就像偏门哥借偏门说赚钱;万能的姐夫借餐饮说赚钱;胡浪球借农产品说赚钱;老A借电商说赚钱;蒋辉借seo说赚钱。就像我,从今天开始只说赚钱的营销。@直男堂-福百万-厦门,建议你的直男堂也或多或少和赚钱扯上关系,比如穿对衣服迎娶白富美(日常版课程),穿对衣服当上CEO(商务版课程),都能卖课程、卖方案。之前在深圳和朋友操作过一个项目,就是教深圳地区的推销员着装礼仪,上来先讲一段鸡汤,然后说着装礼仪的重要性,然后推西装,买了我们一套九百多的西装就能被客户看得起,推销就容易了,就能容易走上人生巅峰了这就是变相的借着装说赚钱。3、做免费内容一切从内容开始别逃避玩内容了,这是通向未来的基本功。1、别说社群了,就连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没内容都玩不转——内容化淘内资源越来越多,微淘、淘宝头条、淘宝直播等位置越来越好,内容化淘外资源越来越多,O2O、网红、KOL、IP、社群等入口还很容易和小二置换到资源。2、社群更需要免费内容,还要把内容出到你选定「赚钱+行业」的数一数二——因为购买力差的_丝多,得用免费内容给点甜头吸来,得长期给免费内容黏住;因为你行业大多数人不懂做内容,这就是差异化竞争力;因为你行业大多数人不懂从赚钱+投机取巧3、因为内容能让你成网红,作为网红,上能给你的社群背书,下能导流到社群与电商平台变现。那么,如何出内容呢?我的心得有三点:1、先输入,才有输出。天下内容一大抄袭,两大改编。第一堂魔王课说的盘今日头条号,就是你行业内容的最好来源;你得把所有看过觉得不错的拷贝下来,整理到行业知识、传播套路、赚钱模式三个evernote文件夹,之后复制黏贴并改写。2、先框架,再填内容当你有了这些内容,怎么组织?当然是用框架组织成文。比如每堂魔王课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就是经典框架;比如先嘲讽对手-提出正确的知乎体也是经典框架;比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SEO体也是经典框架。不管什么框架,只要用行业知识、传播套路、赚钱模式将文章填满,都是干货。3、先动机,然后行动为什么?因为当你先唤起受众赚钱的欲望,哪怕你说的是屎,受众也会捏着鼻子看完,然后找到其中有用的你再在文中植入你教的是自己行业传播套路装装逼,关注数上去得更快。OK,说完了如何写内容的捷径,到了@Denny-一刻珠宝刚才问的,社群的种子用户怎么找那也是框架:)如何发内容?首先你得注册微信公众号,作为主战场。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因为微信的APP使用时间占比80%以上,能随时随地随手打开。然后最好每天都发因为内容入口属于「被动入口」,只有你发内容才能触达受众;就算做不到每天发,也每周定时发,让受众抓住你的更新时间点回来看。有了主战场还不够,然后你得找一堆分战场给微信公众号导流微信公众号是一座孤岛,关注的增长主要来自读者转发到微信群、朋友圈;以及其他平台导流——从四类入口导流1、知识站受众都是冲着知识去,受众-公众号粉丝的转化率奇高。简书:/知乎:https://wwwzhihucom/2、博客站主要喂给搜索引擎,让受众搜索引擎搜你名字或你的小品类就能进你博客,进而到你公众号。新浪博客、天涯博客、网易博客、凤凰网博客、和讯博客、搜狐博客、腾讯博客都开,并同步公众号内容,每篇文章标题都带作者名及品类名,给搜索引擎看条件允许,买域名租虚拟主机,建自己的博客站,就像魏武挥的/,你的地盘你做主。当然如果你太饥不择食,可以写一半,提示
也许你西装革履,在写字楼里谈笑风生;也许一袭工装,在实验室朝九晚九。你拼命工作,想要在钢筋水泥森林里占得一席之地,却忘记了锃光瓦亮的开放式厨房里还缺一个温柔的背影。——致母胎单身几十年的某某某
于是乎,情感咨询,成了别人眼中的风口。真命狙击,分手挽回,脱单指导,也是生财之道。
小鹿情感,缔造七步真男人你是否想过,你一直以为情感的两情相悦,在一些人眼里,是可以被量化,甚至建立模型的。
近年来传入中国的 “ PUA ”( pick-up artist ,搭讪艺术 ),光大发扬了本应是鼓励人们和异性接近的交往艺术,变成了一些人实施情感欺骗和心里操控的理论依据。
在网络社交里,这种表演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情感导师们通过教授 “ 聊天 ” 技巧,建立聊天模型,经营朋友圈,达到 “ 推倒 ”( 发生性关系 )女性的最终目的。
情感咨询类 App “ 小鹿情感 ” 上一位导师发给学员的材料里,聊天被划分为三个层次:话题层次、情绪层次、关系浅层次。
每个阶段的谈话内容都有严格的归类,包括什么时候表达感受,什么时候延伸第三方性话题,什么时候调情,什么时候营造情绪,什么时候推拉情绪( 通过情绪的冷热节奏带动关系的接近 )。在导师看来,有自己的教授,无论什么样的女孩,都可以拿下。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花钱代聊,导师负责精心规划海市蜃楼。
心动了吗?要的就是要你心动。
在小鹿情感的 App 里,整一个 “ 大型屌丝直男拯救现场 ”:
在这些极具诱惑性和承诺性的文章和直播里,内容脱胎于 “ PUA ” 学, 用的是同一套流量导入逻辑:产生共鸣、引起共识、燃起希望。小鹿情感好似无处不在的 “ 网赚 ” 广告的聚合平台一样一样,设计逻辑目的只有一个:加微信。
平台利用免费公开课以及语音直播吸粉,把流量导入导师微信个人号并进行简单的指导,订单成交后按价格导入不同层级社群、享有不同的权益。
本文的主角,小鹿情感,隶属于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主打线上情感、婚姻咨询业务。天眼查资料显示,该公司三年内获得五轮融资,2018 年入选 “ 2018年 i 黑马中国准独角兽 TOP50 夏榜 ”。
而其创始人巫家民,正是曾经国内 PUA 行业代表人物。
情感咨询和声名狼藉的 PUA,就这么戏剧性的结合在一起,并赢得了诸多资本的 “ 厚爱 ”。
问题是,真有那么神么?
导师们是何方神圣?在小鹿情感的宣传页面里显示,目前 “ 入驻平台的超过 200 家优质团队,超过 3000 位专业咨询师为超过 1200万 用户提供情感服务。” 每位咨询师都经过平台 “ 严格的资质评估。”
差评君扒了扒这些 “ 优质团队 ” 和导师的底,发现猫腻不止一点。
先说这资质,平台加盟宣传中,一般要求团队建立工作室或公司,同时上传团队成员心理咨询资格证书。然而打开 App,多家团队的资质一栏是这样的:
即只有公司营业执照,没有团队导师资格证。有些甚至连营业执照都不给看。。。
( ????)
说到目前国内官方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而在 2017 年 9 月,最新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里已经没有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2017 年 11 月是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最后一次考试, 18 年 5 月是最后一次补考。
也就是说,2018 年 5 月后,国家暂时没有官方认证的心理咨询师。也正是由于国内心理咨询市场的不成熟,给了平台这样的机会。于是乎,在小鹿情感的认证导师里,各种证书满天飞,资格认证鱼龙混杂,比如以下这例:
星海情感教育团队导师证书由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联合颁发,编号 “ 深情 44 号 ”。
有意思的是,小鹿情感创始人,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巫家民,正是证件颁发单位之一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
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差评君假借入驻团队的身份和小鹿情感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
在平台填写相关资料后,小鹿情感的工作人员联系了差评君。
“ 一般来说,入驻团队需要一个人有证,以工作室或者公司形式存在。”
“ 我们团队有五六个人,都要证吗?”
“ 一个有就行。”
小哥言简意赅。
这也就解释了差评君发现的另一个问题: 调查中,且不看资格证的权威性,每个导师团队一般只上传一张资格证,而这个团队到底有多少无证导师在为消费者提供着心理咨询服务,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按官方宣传的 “ 已入驻 200 团队,3000 名专业导师 ” 来看,“ 一证一团队 ” 的小鹿情感全平台拥有资格证的导师比例为67%。这与小鹿情感宣传的 83% 相去甚远。
更有意思的是,百分之九十的情感咨询团队,封面宣传的专业导师,在资质一栏,用的都是别人的资格证。
( 宣传导师与资格证不匹配 )
不能一一对应的情况下,这就为入驻造成了极大的便利:只需要搞到 A 的资格证上传,任何人都可以组建团队入驻,所谓“ 专业性 ”也就成了笑话。
同时,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团队入驻后,前期还需要一些平台的考核,包括:每场直播需取得 3000 元以上的盈利,盈利额度考核可与平台协商。
话里话外,必须得赚钱。
戳最脆弱的心,赚最多的钱创立于 2013 年的小鹿情感距今已有六年的发展历史,但实际上在 2017 年11月和 2018 年 2 月接连获得数亿元融资之前,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2018 年迅速扩张,而针对于小鹿情感的投诉,也正是这个时间见诸于各大投诉平台。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百分之八十的投诉为 “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消费者在付款的时候,无一例外收到了导师的期限性肯定承诺,一旦出现问题,“ 退款 ” 成了比找到真爱更难的问题。
为了追到心仪的女孩子,小 A 在小鹿平台找到了青云团队的导师,听了小 A 大致的情况介绍,导师立即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并不断催促小 A “ 相信导师的专业性 ”,会 “ 马上安排好一切。”
刚刚经受被婉拒的挫折的小 A 深以为然,报名了价值 1888 的 “ 魅力男士 36 计 ” 课程。就在付款后的一小时之内,小 A 发现了网上大量关于小鹿情感的负面投诉,在没有使用课程的情况下,提出了退款。
在没有收到任何课程资料和指导的情况下,导师表示只能退 10%,也就是 188 元。
这是没开始提供服务请求退款的,更多的是在服务过程中,存在导师 “ 不专业、不理人 ” 的情况。
小 B 为了挽回前男友,报名了 “ 白魅情感 ” 的 9800 元挽回课程,对方表示案例简单,
“ 20 天就可以完成,成功率达 97%。”
小 B 当天就打了全款,结果没收到任何所谓 “ 定制的方案 ”,导师在服务期间基本不联系小 B,还让她 “ 不要鲁莽。”
回过神的小 B 要求退款,被导师以 “ 服务时间已过 ” 为由拒绝。
一般来说,小鹿情感的课程 “ 真爱狙击 ” 类价格在 1000元~5000 元,而挽回课达到五千甚至上万元,涉及产品金额较大,其定价缺乏规范性。
前来求助的消费者往往已经遇到重要的情感问题,在病急乱投医的失控状态下,强大宣传背书和看似正规的导师往往最容易取得求助者的信任。回过头来分析,之前导师说的那些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似乎对自己的实际帮助其实微乎其微。
差评君接触的案例中,消费者均通过微信支付课程费用,这些课程都不在平台以及团队页面有明码标价,且没有合同,求助者也未知晓退款流程。
而说到退款,小鹿情感的不要脸程度堪称一绝。
小 A 在付款前不仅没有收到任何关于退款的告知和条件,在提出退款后,他在 App 里竟然找不到任何相关的选项。
最终差评君在 ” 我 “ 的设置中,“ 关于小鹿 ” 里,在一堆广告宣传里疯狂下拉,“ 查看更多 ”,在 48 个常见问题解答中,找到了有效的退款明细。
而在小鹿情感的官网底部,我们总算看到了明确的 “ 退款说明 ”,然而神奇的是,无论怎么点击,退款说明和纠纷说明都没有任何反应。
简言之,这特么是个假链接。。。
正是由于消费者在纠纷中不知道平台 “ 15天内按比例退款 ” 的规定,导师在隐瞒和拖延中错过了退款时间,造成了投诉无门的尴尬境地。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情感咨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公开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 2~4 亿人口正在为抑郁症苦恼,心理咨询行业需求巨大。而生活压力的增加,国内关于情感咨询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市场广阔,也成了一些人入局的契机。
和需求相比,国内的心理咨询体系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服务形式、商业模式五花八门,心理咨询师从业和监管规则也并不完善。
“ 有证 ” 其实仅仅是进入这个行业的底线,更需要评估的是咨询师是否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培训、有过持续的督导、个案时数、个人体验时数等一系列系统化的内容。
空有市场,在这个行业甚至谈不上发展的时候,以 “ PUA ” 商业逻辑起家的小鹿情感,反而在资质造假、欺骗消费者上登峰造极,捞取和正规心理咨询价格一样甚至更高的财富,败坏的可能不仅仅是行业,伤害的更是那些心理受到创伤,前来咨询的求助者。
最后的最后,差评君还想问那些抱着希望通过所谓 “ 技巧 ”、“ 话术 ” 找到心仪对象的求助者一句:
“ 情感真的可以速成吗?”
哪怕你装的再高级,戴在头上的面具再精致,摘下面具的时候,该是什么样,谁也骗不了谁。
PS:感谢锌财经和黑猫投诉的朋友们的帮助,没有锌财经之前的报道和黑猫平台在案例上的支持,这个选题不会这么顺利的呈现给大家。
“ 希望那个你的意中人,是位盖世英雄,
当他踩着七彩祥云来接你的时候,
你猜中这开头,也看到这结局。”
深圳市情感项目服务中心有以下服务:
1 情物托管 2 交友空间 3 情物转交 4 爱情存折 5 情感书籍
6 爱情商品 7等等的所有情感服务
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再小的个体,也要有自己的社群。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有某个领域的专长,那可以和我一样信奉1000粉丝定律,找到1000个铁杆粉丝,好好精英这个社群,让自己从经验“事情”,升华到经营“人”,人脉关系的核心是从自己给别人提供价值开始,你贡献多大价值,就能收获多大价值,就能把自己变成人脉中转站,吸引更多同频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随着创业成本越拉越高,粉丝来来去去,难以沉淀,公众号的沟通一对多,不及时,比较封闭,线下沟通成本高,合作过的客户需要靠投入时间和感情维系,否则后端价值低,如此创业只会越来越累,创业者建立自己的专属社群,可以打造个人品牌,事半功倍。对于自媒体创业,我认为社群是一个服务型产品,要抱着服务的态度,而不是变现的态度来经营这件事,只要能服务好1000个社群会员,口碑会帮我们带来更大的积累和爆发,时间会帮我们杀死绝大多数急功近利型的竞争对手。其次,经营社群,当然要有门槛,要收费,但是绝不能卖,要吸引,吸引同频的人,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吸引对你真正认可的人,吸引那些哪怕你什么都不提供他们也愿意追随愿意挺你的人,也就是铁杆粉儿,吸引那些愿意付出,积极上进,有正能量的人,而不是付费马上要回报,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人,社群是一个过滤极好的过滤机制。我所理解的社群,即基于一个点、兴趣和需求将大家聚合在一起组成的社交关系链。去年8月下旬,我开始日更写新媒体运营文章,日更第21天的时候,读者只有一千不到,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发布公众号,组建了一个社群,三天时间,招募到了135个人,而后封群,进群门槛很低:认可我的文章,任意分享一篇到朋友圈,或者任意赞赏即可。半年过去了,从这个社群里面,我找到了三个合作付费客户,五个报名第三期写书训练营的学员,大约有六个内容合作供应商,大约有五个人给我介绍了新客户,同时我也建立了类似的数个不同主题读者池子,收获了一些铁杆读者,他们追随至今,并且经常帮忙转发、推荐。同时,从这个群衍生出另一个群,入群要求为自己有在运营公众号,并且订阅读者在一万以上,用于互推合作、投放广告,我的公司服务的客户经常有投放公众号软文的需求,所以当时想直接聚焦到一批运营主源头,我们做大号广告投放经纪。三天前,我又发起了一新媒体交流学习社群,文案非常简单,入群门槛为198元,期限两年。一个有价值的新媒体学习交流社群这次做社群的心态和之前已经不太一样,因为相比去年刚提笔,现在我已经发布了60万字新媒体运营原创干货,这八个月也带着团队,实践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新媒体营销项目,现在的读者数翻了数十倍,在没有付费推广的情况下,靠原创优质内容,在各大平台分发,粉丝增长不快,但是粘性很强,偶尔推广一个优质课程,转化还不错。在很多人唱衰公众号,阅读量腰斩的今天,我依旧坚持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因为对于新媒体创业这件事,我的初心就是思考+实践+分享,哪怕只有一个人在看,或者十万人在看,对我的心态是没有影响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动态的思考,冷静的观察,从内心里,我依旧欣喜的看到,很多优质,原创的内容,很多创新的模式,不管在什么阶段,在什么氛围之下,永远有读者,永远有人叫好,永远对人有价值。我更加认同了以往的一些心态,慢慢来,就是快,个人品牌和公信力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对于原创个人自媒体而言,如何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好状态的产出,在垂直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就是最好的盈利能力。从运营角度,如何经营好一个社群,我有以下六点建议。一个健康的长寿的微信群是基于互动才有价值的自生式生态系统,它既能满足成员的某种价值需求,又能给运营人带来一定回报,才能形成良好循环。社群营销第一需要具是满足某个主题的优质价值输出。1新媒体运营/品牌营销策划方向,专场分享,每年不少于6次;2百万粉丝大咖主题分享,每年不少于3位;3每年拜访10-20不同领域行家/牛人,独家访谈手稿,内部分享;4杜绝广告,主题研讨,每天更新,解剖案例,洞悉内幕;5群内自媒体互推,同行交友,跳槽合作,结交高质量朋友圈;6与晓涵一对一专业交流,出谋划策,解决困惑;第二,具有一个活跃的灵魂人物,也就是社群领袖。冲格新媒体通过大量咨询研究分析,将社群的角色分为内容创造者、评论者、搜集者、参与者、围观者、不活跃分子。他们各自的诉求不一,相互影响和转换。在社群运营时,必须对症下药。如为搜集者提供有价值的干货知识,为评论者提供可以评论的话题,为围观者创造看热闹的场面,为创造者提供思考的资源和刺激。但这些成员中,最核心的莫过于社群的意见领袖,即活跃的灵魂人物。他可能兼任思考者、组织者多重身份。如果一个群有两三个这样的意见领袖,能激活其他成员,且能碰撞出很多有深度的内容火花。这也是社交媒体的具有天然渠道的魅力,它集合了一群有温度有情怀的人,它链接的是“人性”,它输出的是“价值观”。雷军,罗胖,大熊都是极其厉害的社群领袖人物,这方面,格力董**就略输一筹了。第三,设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则。任何群体,无规矩不成方圆。社群的最高境界是全民自治,得建立在高度磨合、默契之上。大部分社群都是自治加人治。说白了,就是有统一、严格、被高度认可的群规。我曾混迹一个收费读者群,群主十分强势,只要看到发广告者便踢,没有二话。其他群发个红包也许可以了事。这个群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行业影响力,大家也愿意追随,所以,这个群的氛围是相对“干净”的一个。第四,有高质量的线上线下活动策划。活动,能迅速催化社群的“温度”。活动,能让成员有参与感。通过微商的发展也可以看出,微商是不断通过活动来提升影响力的,如出国旅游,抽奖,返利。活动的策划需要结合社群的主题和成员的诉求。任何活动中,红包接龙互动屡试不爽。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呢。微信红包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可以好好利用。线下的交流活动,更是维持社群关系链持续发展的重心环节。面对面的沟通体验能迅速拉近群里成员的关系,通过真实场景强化社群的存在感,丰富成员的体验,加深关系链的沉淀。第五,要打造独特又好玩的社群文化。社群一定要好玩。不好玩,不传播。玩着玩着把钱赚了把东西学了,相信这样的群文化每个人都能接受。我曾在秋叶ppt群了混迹过,他们的群文化就很有意思。一进去就先得自我介绍发照片被调戏,做的好的作品会有人打赏,群员之间更是无节操自黑。每周还有达人做干货分享。他们的群文化便是:一入秋门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这种体验让人感知到群里的每个人都有感情的,有温度的,互相认可且好玩的。有种有趣有料的逻辑思维社群之前做的“团要”和吃霸王餐,也是不断给粉丝制造惊喜,提升参与感,占商家便宜。大熊会的宗旨是带领粉丝发财,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社会化营销社群。社群的核心在于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规模巨大又情感趋同的最大社群,便是宗教了。第六,社群营销的核心魅力在于“裂变”。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原始的部落情节,开放的互联网带来无限的信息量。每一个社群都一场化学实验,未来的互联网是垂直社群的时代。仅仅从口碑营销的角度思考,一个企业品牌和消费者的弱关系能通过社群变成强关系,未来也许大家不再相信明星代言的广告,而是相信某个领域意见领袖的推荐和某个朋友的分享。小米早期的发烧友文化即是社群的雏形,他们最早找到100个铁杆米粉,这些米粉不断裂变,他们影响到的粉丝量17万,都是有血有肉的产品代言人。这些粉丝代言人也是通过小米的发布会、米粉节、体验店感受到了小米对他们的热爱,进而迸发巨大的商业价值。此外,对于社群成员人数也要合理控制。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罗宾邓巴提出过150定律,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50人。精确深入交往的人数是20人,这些由大脑新皮层的应对能力决定,过量的人和信息,是低效的传播,会提高获取信息的成本。500人的群,基本相当于在管理一个公司了,岗位各司其职,在线上的方式就更难管理过来。人不在多,活跃就好。现在,很多明星已经意识到社群经济的厉害,开始逐步把粉丝社群化,试图与粉丝产生共振。而对于企业而言,建立一个社群很简单,关键是如何把社群运营与产品链接起来,社群营销的挑战,对很多企业来说还是一片处女地,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是巨大的。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删除。
为什么要做情感咨询
始于心动,毁于平淡。相恋容易,相守不易。 刚开始恋爱的时候,对方的什么消息都是崭新的,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感情不像之前那么甜蜜了。看不惯的地方越来越多,不再期盼伴侣的亲近。
忙碌的生活中,陪伴TA好像变成了一种乏味的负担。这时候你不得不提醒自己,你们的感情进入了一个倦怠期。 同时你也要开始明白,一段成熟的爱情真正需要的,不是像热恋时那样富有激情,而是让情感顺利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建立新的亲密联结。 感情倦怠期,也是你们培养感情,携手走下去的关键时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