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的注释:
这是刻意拔高,把庄子供上神坛,寄托自己的情感
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很危险;明知危险还要做,就更危险。
这是庄子作为第一流的知识精英痛定思痛后的忠告,尤其值得重视。
1、高级知识分子是乱世中的乱臣贼子争抢的对象
1、随波逐流、随大流,本来就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他们自己就是“大流”,不用刻意去随
2、只有知识分子才需要调整心态
只有庄周这样的知识分子,满腹才学,一身傲骨,求知欲和社会责任感特别强
用随大流的哲学自欺欺人,解释自己在这个肮脏世道里的无助和失败
3、世道不好时,精英就该同流合污
1、儒家看庄子,就是一小人
儒家的君子标准: 只论是非善恶,不论成败得失
用儒家的标准衡量,庄子就是一个“小人”
2、在庄子眼里,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都是一回事
《庄子外篇骈拇》: 理由不同,结果一样。
庄子的时代,小人物能全身保命已是上上大吉:
在人生漫漫长路之中,有很多事情虽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但也绝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因为自己的主观意识干扰,而对事物产生了偏见,当我们带着偏见去看待问题时,自然模糊了事物的本质状态。
某些时候我们会过度夸大一个状态的好,但是在生活中的大部分状态下,我们也会恶化这个事物的坏,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我们总会将本来平淡如水的生活,摆布的惨不忍睹。
人的情绪本身就存在着“寻愁觅恨”的本性,所以我们总会带着情绪去看待问题,然后在事情的本来状态中掺杂太多的愁情杂绪,不管是面对平淡的生活,还是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都是如此。
而情绪的掺杂也会影响事物的本质,让其变得更加糟糕。
这个状态就好像平静的湖水照映着月光与树影一样,月光是什么样,水中就还原了本来的模样,而镜子照见东西的时候,东西本身是什么样,镜子也能原本的呈现。
而不像人的主观意识一样,接收了外界的信息之后,在自己的头脑中又总结出和客观事物并不一致的状态,这个就是偏见带来的结果。
一个人如果不能区别偏见和客观之间的距离,就会沉浸在自己的思想深渊之中,这是错误的开始,更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云将听了之后,不知所以然,又向他说道:“那么我该怎么办呢,还想向你请教。”
鸿蒙便说:“重在养心,只要自然无为,万物自生自化,忘掉自身形体,放弃主观聪明,将自身和万物融为一体,浑然一体之后解心释神,茫茫然无所用心,这便达到了大道的状态。”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事情,都能还原事情的本真状态,不以主观意识扰乱客观状态。
水如果没有扬起波浪自然就会平静,镜子如果没有被灰尘遮蔽自然就会明亮。就像人的内心一样,当我们面对内心时,根本没有必要刻意清洁,只要去除自己的偏见和杂念以及私心,那么清澈明净的状态自然就会呈现,快乐不需要刻意寻找,只要排除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快乐自然也就来了。
因为我们对这世间来说,如同尘埃一般渺小,天地之大,也不会顾及个人影响,世间的客观状态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事物也有着本身的演变规律,既然无暇顾及个人,那个人产生的情绪不都是主观意识的呈现吗。
正如佛家说因缘和合的状态一样,任何事情都是多种现象、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只是我们在面对着这种种因素的时候,总会因为自己的 情感 而产生种种想法与烦扰情绪,我们的意识并不是客观认知事物,而是后期“加工”所带来的痛苦结果。
所以说“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心无尘则自清,内心保持淡泊清澈,人生自无烦扰。
1、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出自《庄子·大宗师》。圣人睡觉的时候不会做梦,醒来的时候也不会忧愁。
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出自《庄子·骈拇》。虽说野鸭的腿短,仙鹤的腿长,但如果把仙鹤的腿截一段接在野鸭的腿上,它们都不会痛快的。比喻强行改变事物的本性,会适得其反。
3、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出自《庄子·田子方》。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心死,与之相比,生命的结束的次要的。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出自《庄子·养生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是没有止境的。
5、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出自《庄子·徐无鬼》。狗的好坏,不以它叫得是否好听为标准;一个人是否高尚,不是凭他是否有动听的言语。
6、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出自《庄子·逍遥游》。盲人没法去欣赏花纹的美丽,聋子也没法听到钟鼓的声音。难道只是身体上有聋与瞎吗?人的思想也是有聋和瞎的啊!
7、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
出自《庄子·人间世》。你看看眼前空的地方,空虚的房间,才能展现纯白光明,吉祥之气也将聚集于空虚静止的心。不仅吉祥聚集于此,身体坐着不动,心神也会四处遨游,这就称为坐驰。能使耳目感官向内通达,把心思巧智排出在外,连鬼神都要来归附,何况是人呢!
8、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出自《庄子·养生主》。偶然地来到人间,是你的老师应时而生;忽然地离去,是你的老师顺命而死。安于时机且顺应自然的变化,哀乐情感皆不能进入心中,古人称此为解除自然的倒悬。
9、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倪。
出自《庄子·大宗师》。他们能够这般,所以把死生看做循环一气,不分先后,人的有生不过是偶然会合成功的,既然将生和死看做是偶然的,所以能忘却形体里面的肝胆、形体外面的耳朵和眼睛。死和生来来往往,只任他们自然变化,没有头绪可寻。
10、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出自《庄子·齐物论》。事物无不以他物与自己对立的“彼”,来作为与自身相同的“此”来存在,也无不因为“此”,而有了相对的“彼”。从对立的那一面就看不到这一面,从自身这一面的了解出发,就能明白对立的另一面。所以说“彼”因为“此”而产生的,“此”也是因为“彼”而存在的。“彼”、“此”的分别,是在事物刚发生时的情形,虽然如此,它才刚发生就死去,刚死去就发生了;刚肯定随即又否定,刚否定随即又肯定了;因为有正面所以有反面,因为有反面所以有正面。因此圣人不依循分辨是非错误的途径,而是照应于事物的天性,就是根据这样的道理。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个故事: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就是说: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能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朝夕相处,只能相互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嘴里相互湿润以求生存,这情景的确感人,但是这个故事后面还有一句话,不如相忘于江湖。相濡以沫虽感人,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如彼此互不相识,畅游于江湖之中。 “相濡以沫”长久以来当做了爱情美好的代名词,人们总是只看见了美好的开头,广为赞扬逆境中的互助,却很少有人看完故事后面。两条鱼最终也各自东西,它们相别于江湖,一条鱼是否还怀念另一条,已经无从考证。它们是不是还记得有那么一个时候,困在车辙里面。 虽然干涸的时候两个人很痛苦的支撑着,凡是彼此有爱,就是幸福,回到江河中,互相忘记,那才是最大的痛苦和悲伤 。 能相忘的,是否真的曾经相濡以沫? 不知道他是真的希望相忘于江湖,还是想珍惜那相濡以沫的绝望。 相忘于江湖,未必坏事。 但是,相忘于江湖,又岂是几个人真正作到,谁能真正把美好的或是伤感的记忆完全抹杀 想起人们常常说的,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和次爱的人相忘于江湖…… 突然想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代课的时候,随手在桌上捡到一本《庄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也就随意地翻了翻。课后,搜了完整的《庄子》,开始《庄子》的学习和整理。
就文风和思辨而言,比起其他的经典古言,真的是好看不少。有些小故事,还会让人发笑,十分有趣。初读,自身又不是个十分聪慧的人,单单只是记录,那读到《庄子》时的惊喜和不可思议。
一、无用论
逍遥游篇中道:“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意思是这树没有用处,也就不会遭到砍伐,没有困苦不是很好吗?《庄子》中还有很多关于无用的言论,主张无用便可逍遥于天地,安然潇逸。
从小,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理念,孩子要不懈努力,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如果像《庄子》所记的,那么自制自觉的孩子会劳累身形,困惑焦虑,怕是有祸事降临。而任性自我的孩子,不思虑自身、未来、价值等等,一切顺其自然,便可安于一生。正好比我与我弟弟。
特别想要为这事辩驳一下,比如人的成长,比如社会的发展,更比如人生所得。然而发现越去想这些事,越是证明现实中安于享乐的人就是活得更自在快乐,得到的也是越多。当然,我不是其中的一个,也就是我觉得。
所以,我仔细想想身边追求有用的人和玩过今天的人。追求有用的人,困顿忧愁,恐惧悲伤;不去追求有用的人,安于现状,今朝有酒今朝醉。有用的人,劳心劳苦地挣扎;无用的人,平静悠然。
有用的人不断完善自身,可能还会有使命感要影响改变其他。是非本就难以分辨,更何况分辨各种影响的好坏了。而无用的人呢?随命运的推动,随时间的流逝,不过是生到死。其实每个人都是生到死而已。“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有理。
这就是第一个让我三观为之一振的观念,谁知道我前一秒或短短二十几年的人生里,一直以“人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做为人生信条。
人是要活得有价值,只是这个价值不应该是自以为是,也不应该禁锢在这些字眼上。
二、有无,尽至
高中学习哲学,会接触到世界本源这样的问题。存在和思维,元素与气,有限与无限,这些真的是说不清啊。但在我从小的认知里,一定是有物存在的,而这个存在慢慢变成了现在的世界。
而《庄子》中一句“古之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又一次刷新我的世界观。
从来没有想过,这个美好又复杂的世界的源头可能什么都没有。从无到有,谁又能说它是错的呢?
然后,我开始思考尽与无尽的事情,发现成长过程中,烦恼过,推敲过的那些得来不易的观念,都变得摇摇欲坠起来。
就比如“学无止境”“终身学习”,一直以追求真理,不断学习作为人生重大的一部份。而《庄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想起小时候,在夜里思考生死的问题。既对每个人都会死这事感到恐惧和悲伤,又对如何面对生死这事感到无解和痛苦。思维好像进入了一个无底洞,越往下,而越找不到边际。
那么,我想,有些事是不是并不需要有个答案的?无论是面对未知的事物,想要探索,想要认知。还是面对世间事理,辨是非,找因果。有的时候,是不是只是没有认清,你思考的这事是不便思考的,你计较的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世界太大,又变化万千。人类短暂的生命和有限的智慧可能真的是在自寻烦恼。知也无涯,其实知也有涯,知其所知便可。
三、抨儒
自古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以致流传至今,整个民族,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受其影响。
较早就接触《论语》,也十分认同和喜爱《论语》。把《论语》中的大部分言论做为自己立身之本,处事原则。
特爱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骨子里也就带上不撞南墙心不死的倔强。愿以孔子之志为志,终身为成为不惑,不畏,不忧的君子而奋斗。君子坦荡荡,君子之交淡如水,多好。
然而读《庄子》,真的有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受到冲击的不可思议。原来儒家还有这样的解读,原来圣人之上还有圣人。
去年重读《论语》《孟子》,写了一篇关于仁义的小论文。而今读《庄子》:老子谓孔子云:“夫子乱人之性也。”仁义被推崇之至,到这反而成为拘执真性,扰乱天下的祸害。多么难以想象。
喜欢历史,不是说历史上的人与事有多精彩,而是希望从历史长河中窥见一些世事易变的规律、轨迹。读《资治通鉴》,同孔子一样以尧舜为圣。而《庄子》中的尧舜及其所为,成为损人性情的开端。
在儒家,国之君要仁爱,遵礼守己,以天下为己任。而《庄子》有云:“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五帝至以前的历史大概都不可考了。所以对《庄子》中那个无为的君主,人人各行其是,没有纷争,随性率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想往。
孔子重编六书,成为弟子必读的经典,是传达思想的基础。而《庄子》天下篇中道:《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多怕应了那句“小人殉财,君子殉名”。也怕自古以来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成果,随时间世事的变迁,变了质,成了谋私的利器。生活中,新闻上,还少站在德之高地,审判众生的人吗。
道家追求大道,《庄子》却言说“大道”也不过是名称罢了,其中的内涵,深意,只可意会哪里能言传。
做坦荡的君子,不为名执拗。
总结
“无名故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时有终始,世有变化。”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已不可见,而发展至今留下的各种经典也是学之不尽了。
那么多的思想流派,那么多的发展解读,如何取舍,如何统一,应是件很大的学问了吧。
《庄子》中有一则小故事很有意思,说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矣!”圣人已死,所留所载典籍不过是些枝节而已。
想完整准确的,能让人理解地记录自我的思想,该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吧。想起曾红极于网络的一句:佛曰:“不可说。”
尘世间纷纷扰扰,给自己留下一块空白的地方吧。那里有最纯粹的情感和最干净的眼睛,感受着,注视着这个世界。
“不得已之类,圣人之道。”读到这句话时,有种当初看到“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怅然和感伤。不需要着急,也不用自命清高。做最真实的自己,随性自然,剩下的让世界推着你向前吧。
庄子是虚无主义者,他主张“弃知去己”(丢掉一切知识,忘掉自己的所在)、“舍是与非”(不要是非观念),庄子是悲观主义者,感叹人生无常,出世若梦,显然,这时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消极思想,乃是一种生当乱世“愤世嫉俗”的产物
但是,对乱世的感受和“昏上乱相”的憎恨,庄子采取的态度并不是面对现实起来积极斗争,而是以轻蔑的态度否定现实的一切,“无为”(什么也不做)、“无用”(放弃一切社会职责),企图用逃避现实的办法来“苟全性命”,并通过幻想来求得自我解脱
庄子及其追随者玩世不恭、自我安慰,编造出种种虚幻的精神境界来欺人骗己,在哲学思想上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在人生观上成为一群悲观厌世、以至消极颓废的虚无主义者
尽管庄子学派们在公开揭露社会黑暗、讽刺嘲弄某些反动统治者方面,客观上有一定意义,但他们的唯心主义和充满庸人气味的处世哲学,只是春秋战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今天看来,却是完全不可取的,必须严格加以批判
坦诚的讲,我个人也很欣赏庄子,尤其是他在《逍遥游》中提出的“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果然是一种境界!但是我在大学里老师就是这么讲的,我敢不认同么?有“异端”思想就意味着考试不得分!没办法,出于种种功利性的考虑,无形之中也就接受了这种观点(你别说我虚伪哈).当然,百家争鸣是值得提倡的,如果你还是个学生,最好还是照着课本来,我想多数课本还是对庄子一分为二、但是贬大于褒的吧.要是你已经步入社会,想平心静气的研究一门学问的话,推崇庄子的思想也未尝不可.再说这又不是什么重大的政治问题的讨论,得瞻前顾后,或者干脆弃权学术思想,理应活跃才对.
《庄子》第一章题目是“逍遥游”,为全书定了主题——心灵的逍遥。它一开始就牵动了读者的想象: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这描写一条鲲这条巨大的鱼,还会变成大鹏鸟飞往叫做南海的天然大地。在现代对科幻有兴趣的读者看来,庄子似乎在描写着一艘海空两用的宇宙飞船,到外太空去探索未经开发的星球。
庄子想到大鹏鸟高飞九万里,那么它往下看是什么景象呢?庄子说: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天色苍苍茫茫,这是它的真本色吗?还是因为天无穷高远而不能看到它的至深处?高飞九万里的大鹏往下看的景象,也会是这样的情景。
这段话让人脑海中不禁出现从太空看地球的景象。
庄子不只是会想象,他知道水积不够深就不能浮载大船,风不够强就不能承负大翅膀。他得出大鹏高飞时风在它的下面,大鹏乘风才无阻地飞去南海。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理竟然也被庄子有所提及。
小虫讥笑大鹏何必高飞九万里去遥远的南海,那是因为目光短浅的缘故,同样做人也应该有大鹏之志向和梦想。
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那极荒远的北极地方的北边,有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天池。大鹏在那里起飞。生在小水洼里的小雀问:“它究竟要飞到那里呢?”宇宙空间的极限确实难以想象!在广阔的宇宙的某个边远角落里,有一个小星球,那里有自称人类的生物梦想探索太空。小雀的问题其实很有意思:“人类究竟要飞到那里去呢?”
庄子认为,若能顺应自然的规律而把握六气的变化,以至能遨游于无穷的宇宙,这是神人。神人是什么形象的呢?庄子描述说: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疪疠,而年谷熟。”
仿佛是一个动人故事的开始:在遥远的姑射山中,有神人居住着。那些神人冰肌雪肤;姿态如同处女般优美;不吃五谷只需吸风饮露;乘云气架飞龙,在四海之外遨游。他的精神凝聚,使万物不受灾害,年年五谷丰收。这是多少科幻作家笔下的未来人类的形象啊,一身银白光亮的特殊衣服甚至身体也能有冰肌雪肤的变化,外形中性,可以靠营养素或什么能量物和水来维持生命,自由驾御着会喷气会飞的交通工具,还完善掌握了动植物的基因工程……
能力只是其中一方面,庄子还认为神人之所以是神人还因为他有着高度的智慧。是的,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加感到提高智慧的重要性。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一种大葫芦种子,我把它中在地里,成长结出的葫芦有五石的容量;但用来盛水,它不够坚硬;锯开来作瓢,又没有那么大的水缸可以容纳。它不是不大,我认为它没有用处,就把它砸碎了。”
庄子的回答和今天教人变通的畅销书有些相通。他说:“这是你不会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一个人,善于制造使手不龟裂的药物,但他家世代都只是以漂洗棉絮为业。有个客人愿出百金买他的药方,于是全家人商量说:‘我家时代漂洗棉絮为业,所得不过数金,现在卖了这药方立刻可得百金,还是卖了吧。’这为客人得了药方后去游说吴王,正好吴国跟越国打仗,吴王派他为将率兵在冬天跟越国水战。因为有使手不龟列的药物,吴国大败越国,这位客人受到了吴王的封地。同样的药方,有人因此得到封地,有人却只用来漂洗棉絮,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就想不到把它作为腰舟而游于江湖之上?只是愁它大得无出容纳,可见你的心茅塞一般没有开通啊!”
有时,我们也认为自己的某些才能或知识无用,就好象惠子不会用大葫芦一样。物是怎样的,有物的本来性质,也有人心赋予的性质。人心中的物,不外于人心。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庞大的树身不能合乎绳墨;卷曲的小枝不能合乎规矩。生长在大路旁边,经过的匠人都不肯理睬它。现在你的言论,大而无用,是大家都不相信的。”
庄子说:“现在你有这么一棵大树,愁它无用,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无的乡土里,无所为地在它旁边徘徊,逍遥自在地在它下边躺着。虽然没有什么用处,但又有什么祸患呢?”
大树代表着人心灵的港湾。它或许没有用,却能让人休息,以待再次前行。
要了解庄子的思想,《齐物论》是很重要的一章,在这章里庄子深入探讨了人及物的相对性。庄子以大自然的各种风声来比喻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庄子批评只会争辩又不去探究事物本质的人说:“他们欣喜、愤怒、悲哀、欢乐,他们忧思叹息、反复恐惧,他们轻浮放纵、张狂造作。好像乐声从中空的乐管发出,又像菌类由地气蒸腾而成。这些情感在心中交汇不已,但不知道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庄子认为了解到人的各种情感发生的道理,就可以进一步明白它们的根源。他说: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没有它们(种种情感)就不能确定“我”,没有“我”他们又无从显现。我和它们是近似的,然而不知道这一切是受什么力量的驱使。仿佛在冥冥中有一个主宰,却又寻不到它的征兆。可以从它的作用上得到信验;不能看见它的形体,因为它是没有具体形态的真正存在。
庄子提出了一个难题,“先有‘我’还是先有‘情感’”。但无论如何,“我”是存在的,但“我”迷惑于情感中,所以“我”的背后必定还有个主宰。庄子关于“我”与“情感”的结论无疑非常近似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思想。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又以“我在怀疑”推导出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观念,这同庄子的推论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世界”因“本原”而存在,但没有“世界”又怎么确定“本原”的存在呢?没有“世界”的“有”,“本原”的“无”只会是“纯粹的虚无”而不是“辩证的虚无”。
庄子论述到人的精神和身体都是受到局限,无可奈何地奔波于事物中而不能看到本质与归宿,他感叹:人生在世,本来就像这样无知吗?因为个人是无知的,所以如果依照自己的成见作为判断的标准,那么谁没有一个标准呢?那些善于辩论的人议论纷纷又不能有定论,他们说了不就等于没说吗?
庄子认为与其在辩论中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同时非难对方所肯定的东西,不如用诚恳的心去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得到真知。庄子接下来述说他独特的哲理: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世上万物无不存在着自身对立的那一面,也无不存在自身对立的这一面。事物的对立两面是相互依寸的,互为原因的。虽然是这样,任何事物随起随灭、随灭随起;刚肯定就转向否定,刚肯定就转向否定。是非是变化无定的。所以圣人超脱了是非之论,知道“是非”、
“彼此”相对却又没本质的区别,于是顺其自然。这就是那,那就是这。“这”有它的内部对立,“那”也有它的内部对立。事物真的是相分别吗?还是没有分别?如果能够明白对立面的统一,便抓住了“道”的关键。然后就可以了解一切事物的变化。事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重要的是明白“道”。
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超越问题”。
是非是虚幻的,庄子继续说明:分开一物也就是创造数物,创造一物也必然毁灭数物,成就是毁、毁就是成。可见成毁都只是现象,万物是通而为一的。人如果明白事物通而为一的道理,就不会成见于表面的东西。
庄子还讲到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养猴人早上给猴三升粟晚给四升,猴不满意,养猴人改为早四晚上,猴子就高兴了。都是一样的东西,方式改变了造成不同的效果,人有时不是也会这样吗?
庄子说,以白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不如可以用非白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手指是天地的一部分,马也是万物之一,依此类推可以把天地比作一个手指,万物比作一匹马,那么天地万物又有什么是非呢?有人说,庄子反对辩论,但庄子本身就是一个诡辩家,但用庄子解释那是因为言语不能避免而已。
例如古时的人已经设想宇宙初始的时候未有什么具体的事物,庄子说:宇宙有一个开始,这个开始却没有开端,导致这个开始的原因也不能设想。宇宙之初的形态有实有,也有虚无缥缈,两者仿佛没有区别,甚至都是“无”。突然间产生了“有”和“我”,却不知道“有”与“无”谁是真正的“有”,谁是真正的“无”。宇宙如此,言语不也一样吗?我刚刚说了这些,是说了还是没说?
为了证明辩论之害,庄子说:万物有大小、长短等分别,那是一形体而论的,用一定的标准。若以性质而论,就没有大小、长短等区别了。事物要说开是非常复杂的,如道本无,但是非之人对它言论就成了“一”,这言论又产生相对的言论就成“二”,于是辩论起来成了“三”。如此类推,往前则是无法计算的。
为了更清楚解说拘泥于形体就背离大道,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无为说,他说:大道是不可以名称的,雄辩者不会以言论使人屈服,至仁义的人的仁爱是无心而发的,最廉洁的人的廉洁无迹可寻而无需表示谦让,最勇敢的人无伤人之心。因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并非那恒常的道,可以言论的辩不是最高的辩,固守一处的仁不是全仁,有形迹的廉就不是真廉,用于争斗的勇不能成为勇。
庄子深知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人不应该说乱他不知道的东西,并认为这是知的极点。我们自然想起孔子也有类似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因为谁能知道一切呢?所以人不应该辩论。假若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并不说明你对。我胜了你,也不说明我对。我俩谁对谁错,或者都对都错,我们都无从知道。况且,我们又能找谁来作出绝对公正的判断呢?
良知知善恶,且不是由辩论而来,是人天赋的道德意识,我们不必去找谁来做公证,公证在我们心中。当然,为了使良知发挥更大作用,应该保持它的明亮,增进自己的见闻,使自己处事更灵活。心学,不是用来说服别人,而是提高自己。四端七情都是人的本性,主宰是心。
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庄子自然而然地思考到现实的对立——梦境。他说当人在梦中时,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只有非常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大梦,可是愚蠢的人却以为自己很清醒。事实上,许多人都感叹过难以分清梦境和现实,再次引用以笛卡尔的话,他在《沉思》中说:“同样的幻想在我睡着的时候常常骗过我,而我越是仔细盘算这个问题,越是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志使我们能够把醒和睡区分,这是我惊骇不已。”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欣然地飞舞遨游,自由自在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庄周。突然醒过来,自己分明是庄周而不是蝴蝶。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呢?庄周和蝴蝶是有所区别的,这叫做物的变化。
梦、醒,都离不开人心的活动。物怎样变化,还是一心。
1、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掉自己。忘己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天人合一。 (翻译) 国人忘己、无己、忘我,西方人强调人的主体性、人格、自我。
2、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翻译) 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3、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翻译) 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翻译) 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翻译) 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6、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 (翻译) 现在你修饰己智以惊醒愚昧,修养自身以显示别人卑污,光明炫赫的样子就象举着日月行走一样。
7、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翻译) 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8、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翻译) 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
9、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翻译) 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10、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翻译) 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1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翻译) 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12、形固可使如槁木枯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翻译) 避世以至于槁木死灰,如佛教成佛之涅盘,这大概是东方人的悲观主义吧?
13、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翻译) 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14、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指放纵欲望而饕贪婪于富贵。 (翻译) 乱世而饕富贵,这种只顾眼前享受,不顾将来死活的短期行为在中国人中是最普遍的。
15、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 (翻译) 道是不能获取的,德是不能达到的。仁可以去做,义可以所唾弃,礼是相互欺骗的。
16、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翻译) 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1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翻译) 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1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翻译) 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19、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翻译) 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2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翻译)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21、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翻译) 志士有道德不得施行,是疲困;衣服破烂,鞋子磨穿,是贫穷,不是疲困,这是所谓没遭遇好世道。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翻译)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23、不以物挫志。 (翻译) 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24、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翻译)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2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翻译) 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2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翻译) 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27、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翻译) 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2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翻译) 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29、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翻译) 境界最高的人,其心如镜子,照物而无情,不将就,不奉迎,不掩藏感情,所以他能轻视外物,用心不伤。在精神上超脱,不冤屈自己,高蹈外物,这是中国人最容易做到的。
30、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翻译) 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31、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翻译) 弟子们记住,品行贤德而又能去掉自以为贤的想法,哪里会不受爱戴呢!
3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翻译) 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33、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翻译) 不以长寿为乐,不以早夭为悲,不以通达为荣,不以穷困为耻。随遇而安,知天乐命,使国人丧失了进取心。
3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翻译) 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35、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当今的仁人志士,举目远望而生忧患之心。 (翻译) 庄子有对社会的深沉的忧患,可惜,他忧患的结果不是抗争,而是逃避。
36、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 (翻译) 有个名获的市官问屠夫关于检查大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说,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大道无所不在,越从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
37、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翻译) 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38、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翻译) 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39、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翻译)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