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 (三)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好像每次樊迟提出问题,孔子都以很浅显的话语敷衍他,觉得他“小人哉”好像有瞧不起他,觉得他天资不够,是这样吗? 这大概是因为孔子的个性比较直率,有什么就讲什么,因此批评别人的时候也非常直白。“小人哉”这句评语,大概是针对当樊迟的观点而言的。孔子对每一个学生都是这样,即便是对他心爱的弟子子路也是这么严厉的批评过。 而且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如果学稼、圃之事,“老农”、“老圃”比孔子更精通。(见《论语·子路》)这一点被用来指责孔子轻视体力劳动,实不尽然。孔子本身就“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从另一方面理解,可以说孔子的教育内容并非这些专门技能。孔子弟子曾子就曾说“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论语·泰伯》),“笾豆之事”是指行礼之仪式,“有司”是执掌此仪式的专家,这样说,并非曾子鄙视礼之仪节,而只是说这样的专门技能有有司管理,君子所贵之“道”则不在此。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史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 而且,对于樊迟提出问题,孔子都以很浅显的话语敷衍他,觉得他“小人哉”好像有瞧不起他,觉得他天资不够,这点正好说明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确,樊迟是天资不够,因此孔子只给他讲最基本的道理,只教他“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这并不是说与孔子的循循善诱,有教无类有矛盾,只是说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来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910158htm
认真分析这三个人的阐释可以发现,后两者的阐释都很合理,但第一种阐释过于绝对了,如果每个人都要和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恐怕就很难有朋友了.据此可合理表述即可.
答案:质疑第①句阐释,如果每个人都想着和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那么人人都难有朋友了.
(共(3分).理由(3分),能够从生活实际的角度提出质疑,自圆其说即可,否则酌情扣分)
1110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不仅颜路,孔门弟子们,也都希望厚葬颜回。孔子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也拒绝了卖掉自己的车去置办颜回棺椁的请求。但是,弟子们还是自己集资凑钱,厚葬了颜回。
孔子不能阻拦他们,说:颜回啊!你把我当父亲,我却没能把你当儿子对待啊!不怪我啊,是你的同学们弄的啊!
孔子为什么说这话呢,一来因为颜回的标准,和孔鲤不一样,颜回是厚葬,孔鲤是薄葬,那颜回就不是孔子的亲儿子待遇了。二来呢,厚葬也不符合颜回自己的心意,颜回是安贫乐道的代表人物,死后却被厚葬,违反了他的品性。同学们的深情厚谊,再加上颜路的强烈心愿,孔子不好再阻拦,但他知道这是不应该的啊!
❤️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我们还是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习过的内容。昨天其实是两章。第一章,是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说的是颜渊死的时候孔子特别的伤心,可以说是哭天抢地。说了一句非常痛心的话:哎呀,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啊!要我的命啊!把这句话还重复了两次。
他为什么有这种感慨呢?就是因为在他心目中,颜回不单是他的弟子,而且他看待颜回就像看待自己的亲儿子,甚至比亲儿子还亲。另外一个,颜回也是孔子的少有的知己,孔子说什么他都能明白,心意相通,太不容易了。
而且在孔子的心目中,早已经把颜回作为自己的衣钵传人,自己秉承三代,尧舜禹,加上文武周公,几千年的文化精华在自己身上,不能到自己这就没了呀,需要有人来继承。而颜回就是他最好的继承对象。好不容易找到了,结果自己还没死呢,他先死了,所以说孔子伤心的不得了。
第二段就是: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还是说的这个事,颜渊死了,孔子大放悲声,哭的特别伤心。那弟子们就劝他,说:老师,你悲伤过度了,要保重身体啊!
孔子就说:我悲伤过度了吗?可是像颜回这样的好学生死了,我自然是很伤心的。如果颜回死了,我都不伤心,还会为哪个学生伤心呢?那还会有哪个学生的死亡会令我这么伤心呢?
孔子一生其实是非常坎坷的,他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说曾经困于陈蔡,前两天我们提过,比如说曾经在匡地被围,都差点丢掉性命,还有很多危险的场景。
甚至于他的亲儿子孔鲤死了,也都没有看到记载说他大放悲声痛哭,但是颜回死了,他真的是痛哭,真情流露。
这也是充分表明了孔子是性情中人,真的是太爱颜回了。同时情感是需要发泄的,发泄出来了,这篇都揭过去了。
好啦,回顾的时间稍微有点长哈,我们再来学习新的一章,这一章还是讲的颜回,大家看我发红包了,说厚葬到底对不对?我们通过学习一起来分析一下。
先看原文。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这里面这个夫还是二声,语气助词。
这样还是讲的一个故事,说是颜回死了,他的这些弟子,徒孙们都想好好的安葬他。这时候就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说:不可,不要这样做。
为什么不要这样做呢?
我们上两章也曾经提过,颜回本身是有品德的人,他在意的不是这个,这是一;第二呢,客观条件不允许,颜回家里比较穷,没有钱,重要的是孔子这个时候也没有多少钱了,不像食俸六万石的时候。那时候家资巨富,现在也有点儿捉襟见肘。
所以孔子认为,无论是于精神还是物质而言,都没有这个必要。
大家看到了吗?下一句接下来了,门人、门生没有听孔子的话,厚葬之了,厚葬了。
到这里不得不和大家讲一讲,我们现在城里面要是有人去世了,非常简单,当天或者第二天拉到火葬场,一火化,对着骨灰举行下仪式,就放到公墓里面就算完了。
可是在孔子那个年代甚至说我们在农村里,还有好多地方它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死了以后不是马上就出殡,就安葬的。要好好的举行仪式,需要亲朋故旧都要过来奔丧,时间比较长。
大家知道孔子的门生很多呀,分布在不单是鲁国,而且是在各国,而这些门生里面有很多有钱的。
比如说我们一提到的子贡是儒商的师祖,他就是特别有钱,做生意是一把好手,外交也是好手。
比如说冉有,他是季氏的家宰,就是平民出身,能够做到的最高位置,就是冉有了。
那这些人都是有实力的,对颜回有深厚的感情。平时关系很好,受益颇多,关键时候拿点钱出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就是等了一些天,这些弟子们都回来了,一商量说,老师岁数也大了,70多了,您就别操心了,这点事就交给我们来办,保证让给您办的妥当,您不用担心。
事实上和大家说一下,这个事情还真的就不应该孔子来操心,因为孔子本身是长辈。他的那么多弟子,各种人物都有,是完全有能力把这个事处理好的。
在农村比如说我们这边,父或者母死了,儿子会戴孝帽。这个帽子怎么弄呢?我给大家说一下,用白布缝的扣在头上,一个帽子底下放一块方布,菱形,放在前面接着卡在脸上,前边挡着眼,然后耳朵这个位置上放着两块棉花。
目的是什么呢?是让你眼看不见,耳朵听不见,为什么呀?就是让你不闻不问,就是你家里有这么大的事,你本身比较悲伤,就不用管了,有人来给你操办,大总来帮你安排。
你只要说把新人的名单列好,他们该去通知的,该去找厨子的找厨子,什么时候举行什么仪式,都给你安排妥妥当当。
你只管一个是哭,还是一个是谢。别人来奔丧的,吊孝的,磕头的,我们要对着来磕头的人磕头,就是你尊敬我家已经故去的先人长辈,那我也对你的到来表示感谢。这个就说的稍微有点多啊,就是一点丧葬的习俗。
就是虽然孔子不同意他们厚葬颜回,但是弟子们没有听孔子的话,依然厚葬了。
孔子有没有强行阻止呢?没有。
这就像我常说的一句,叫做个人心意,个人表达,孔子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表达出来了,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但是弟子们有弟子们的想法,弟子们把弟子们的心意表达出来了。
孔子也没有很霸道的说,就是不行,就我说了算,没有!你们这样做是你们的事情。
那他就发表了自己的言论和看法。
孔子说,回也视予犹父也,就是颜回把我当作父亲看待。可是我却无法把你当做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对待。要是按照和我亲儿子一样的待遇的话,那么你也应该薄葬,遵循你的意愿,可是他们不听啊!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不是我想这样做呀,而是你的这些同学们想这样做,既如此,那也就随他们吧。
这句话是不是推卸责任呢?说你看,这都怨学生,不怨我。不是的,这也是孔子的一种情感的表达。
因为孔子一直是崇尚礼的,而礼的本质是什么?是敬。
说起来就是外在的形式固然重要,厚葬就是形式,风光排场超出规格,这是形式。但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呀?发自内心的虔诚,发自内心的悲哀,发自内心的怀念,发自内心的尊敬。
孔子前两章的表现已经充分说明了,哭之恸,天丧予,他已经完全达到了自己,表达出了自己的这种心境。
对于形式上当然要有,但不是那么重要,不需要那么高规格,特别是超规格,这是孔子的真实的想法。
同时呢,我们也要尊重死者的心愿。
我们大家可以想一想孔子那么器重颜回,那么在颜回心目中,孔子是什么形象呢?以前也曾经讲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越跟着老师学,越觉得老师东西太多了,怎么学也学不完,怎么跟也跟不上,对不对?
那他快要死了的时候,一看自己走在老师的前面,他是什么想法,也是很难受的啊,很遗憾啊!
他临走的时候的心愿肯定不是要求孔子卖了车给自己厚葬,也不是要求别人花多少钱让自己的棺材显得多高大多华丽。
而是遗憾于自己没能够有寿命多活一点,多帮帮老师,多在老师面前尽孝,多和同学们交流,多传授弟子们学识,能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
我想如果颜回泉下有知,他应该足够的欣慰了,一个是欣慰老师对自己是真的好,另外一个是欣慰自己的同学们,自己的徒弟们对自己也是真的好。
再说回来,厚葬到底对不对啊?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
说对是因为颜回的师兄弟们,这是他们的一份真情流露,这是对颜回的一份感情,通过物质通过形式表达出来了。
说不对呢,就是这并不是颜回本身的心愿,也不是孔子的心愿,因为无论是孔子还是颜回都讲究礼,什么叫礼啊?合规矩啊!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相匹配!
就在对与不对之间,这个事其实处理的就算是比较圆满了,个人都把自己的个人心意表达出来了,也足可以让各方呢都满意了。
我们想一想颜回的父亲颜路去向孔子请求孔子卖车,孔子没同意,但是他的师兄弟把这事办了,对他也满意了。
另外一个就多说一句,就是人没了,死前肯定会有一些心愿。有的心愿是要尽量的帮助他达成的,比如说照顾父母,尽孝,不能照顾孩子啊,这些你要帮忙啊,尽量达成。
那另外有一些心愿是只能答应不能做的,或者说要根据情况来实行。不能拘泥说他这么要求就得这么做,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那这里面还有很多道道。
好了,时间也到了。今天这一章就到这里了,总结一下,前几章都是关于颜回死的事儿,可以说在论语为数不多的篇目中,颜回之死占了非常大的内容,足见颜回在孔门中的超然地位。
相信大家通过这几章的学习,能够对颜回,对孔子,对丧葬、礼仪有一个相对比较深的了解。
明天我们接着来学下一章。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说的是子路问死,我们接着还会讲到子路之死,到底怎么回事儿呢,我们明天六点半准时聚在这里一起学习和探讨。❤️
意思是: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出自:论语学而
朝代:春秋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原文摘抄: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扩展资料: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论语·学而篇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路过看见可怜···
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出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扩展资料
樊迟三问: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述而》)仁离我不远,仁在人心中,求仁而得仁。然何为仁?这却不是能够轻易说清楚的。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 子罕》)按《论语集注》,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尽管如此,《论语》中还是有很多处谈及“仁”。
这倒也不矛盾,因为孔子确实极少主动正面解释“仁”,多是弟子问而他答。可是每一次回答又都不相同。其中尤以樊迟问得最多,一共三次。
1、樊迟问知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 雍也》)
按《论语集注》,朱子曰:“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这里兼言仁与知,侧重于二者之不同,恰可与紧接着一段相印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雍也》)
按《论语集注》,朱子曰:“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而知与仁之分立见,诚如吕氏所云:“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先难”之谓,按《论语集注》,程子曰:“先难,克己也。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仁也。”既以“克己”解之,又可与《颜渊问仁》章对观。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己”之“克”,多解为“克制”,一时也无从反驳。又曰“为仁由己”,似乎要自己克制自己了,还是要仔细斟酌的。至于程朱,自然是要将其发挥为天理人欲之辨的了。
2、樊迟问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这里又是同时问知与仁,然而樊迟开始没弄明白。按《论语集注》,曾氏曰:“迟之意,盖以爱欲其周,而知有所择,故疑二者之相悖尔。”似乎又在说二者之不同。于是孔子再作解释。按《论语集注》,朱子曰:“举直错枉者,知也。
使枉者直,则仁矣。如此,则二者不惟不相悖而反相为用矣。”可惜樊迟还是没弄明白。按《论语集注》,朱子曰:“迟以夫子之言,专为知者之事。又未达所以能使枉者直之理。”于是子夏再作解释,这才算说清楚了。知与仁原来是一致的。
以“爱人”解“仁”,倒也方便,然而是博爱吗?恐怕并非如此。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学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学而》)
这是有亲疏先后之分的,由父母而兄长而朋友,然后才惠及众人。这是人之常情。将这种人所共有的情感推而广之,就能做到仁了。关于为仁之本的孝,再看一段对话。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钻,祖官反。没,尽也。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 阳货》)
孔子对“三年之丧”的论述,但求心安;在他看来,这是亲子之间不易的情感。可见,中国人的理性,既非可以算计的数理,也非可以逻辑推论的论理,而是从亲情人伦出发的情理、伦理。
3、樊迟问仁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 子路》)
按《论语集注》,朱子曰:“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于外,敬主乎中。之夷狄不可弃,勉其固守而勿失也。”而“与人忠”,则是以己及人之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 里仁》)
何为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
何为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卫灵公》)这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正是将对自己、对亲人的情感投射于外,爱人如己。
樊迟三次问仁,孔子三次回答。单独看其中的某一段,都觉得在情理之中;然而合起来看,要寻求它们之间的联系,却总难免牵强,通而未通,似是而非。学者们多有谈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概而观之,自成一说;然究之细节,或有捉襟见肘之叹
。原因我在第二问最后已有论及,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不能算计的,也难以逻辑推之。一篇好的文章,自然是要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了。然而孔子述而不作,他一生潦倒,也没有机会去拿学位、评职称,终于将人类这真实美好的情感贯彻到底了。
表达的是惠子这样的常人对庄子达到的境界的无法体会,在其中惠子的言辞是前后矛盾的但常人看来惠子的话更有逻辑
梁上那段解释可以这样看:
濠上之辩《秋水十七》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 秋水》)
这段对话中庄子的回答常常被人们认为是诡辩,而觉得惠子的推理更符合逻辑事实上这里涉及到一个逻辑的根本问题,那就是无关联者不发生逻辑关系惠子希望采用类推的方式从自己对庄子的不了解推及到庄子对鱼的不了解上,却忽略了自己在对庄子说“安知鱼之乐”的时候已经与庄子之间建立起了判断关系,这种判断关系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已经动摇了后面“我非子,固不知子矣“这个基础这样惠子就陷入了由自身知见限制所产生的所谓悖论中,要么承认我非子却可知,那么庄子知鱼也并不稀奇了;要么承认“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是没有基础的,那么自己就被隔离于庄子的系统之外与之无法建立逻辑关系,根本无法判定庄子是不是知鱼之乐,从而无从否定庄子鱼乐的判断因此我们说庄子看似诡辩的回答正好触及了逻辑的基础,而只是思维跨度稍大不易理解而已
所以我们说庄子并不是不了解常人的逻辑,而是明晰常人逻辑受到知见限制的事实,从而在自身的行为中“依附(并不确切)“于更高的行为标准,而在论辩中只要使用他人的逻辑系统进行引申就足以使对方陷入自身知见编制的悖论之中也通过这种行为使惠子了解到常用的逻辑推论并不能很好的表述世界,而只有去小知及大知才能够更好的了解世界惠子在这里以己度人,正是与《秋水》前面所说的“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别无二致而濠上之辨放在篇末也恰好成为了对看完《秋水》全篇而仍然以己度人者的嘲讽
原文∶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ⅵ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论语·雍也第六》
[析]这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境界。
在一个简陋的环境中,我们从容面对了,这固然可喜,但还不如那些没有抱怨的人。即便没有抱怨的人。即便没有抱怨,也不是最坦然的,因为最高境界是乐在其中。
我曾经和很多人说过,要快了地过每一天。即便身边的人再无聊,身边的事再烦心,在一天中也总会有一丝丝还算过得去的事吧?如阳光灿烂,捡到一元钱,在马路上看到美女一名……
这就要求我们降低我们的幸福感。因为怎么过都是一天,为什么不快快乐乐呢?
有时悲伤都是自找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遍一遍咀嚼痛苦,一遍一遍用针扎痛了内心。
更有趣的是,现代社会的人面对多项选择,总因为困顿而对生活失去兴趣。
还是看看那些不如我们的人吧!我们和他们相比,已身在天堂,还有什么理由困顿呢?还有什么借口感慨生活的索然无味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