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巧妙掩藏了自己干谒的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垂钓者”暗指张丞相。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另外,这种问题去百度一下就可以啦
-
开头二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丞相”这一称呼,则较《蜀相》递进一步,自然仍是表示尊仰之意(仇兆鳌说:“直书丞相,尊正统名臣也”这倒未必作为唐帝国盛、中时期人物的杜甫,能否象南宋偏安年代朱熹在《通鉴纲目》中大书“丞相亮出师”那样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称呼诸葛亮,是大可置疑的)“何处寻”三字设问,自然是以叙述追寻古人踪迹之义来表自己登临凭吊之情这个首联一句,就已奠下全诗“沈挚悲壮”的风格基础,并且洋溢着一种蕴借哀凉气氛
运用了“临渊羡鱼”的典故,闲坐观看别人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钓鱼成功
表达了作者想进入政界为国效力,希望能得到别人引荐,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的热爱和希望这只是个人拙见,仅作参考!
上韩丞相书译文
洵年老无聊,家产破坏,欲从相公乞一官职。
我苏洵年纪老迈,无依无靠,家徒四壁,希望能从丞相您这乞求一个官职。
非敢望如朝廷所以待贤俊,使之志得道行者,但差胜于今耳。
不敢奢望像朝廷用来对待贤者才俊那样,使他们志向得到施展,理想得以施行,只求能略微比现在好罢了。
去岁蒙朝廷授洵试校书郎,亦非敢少之也。
去年蒙受朝廷恩典,授予我试校书郎一职,我也不敢轻视它。
使朝廷过听,而洵侥幸,不过得一京官,终不能如汉、唐之际所以待处士者。
朝廷错误的听取传言,让我侥幸获得一个在京城的官职,终归是不能像汉、唐时用来对待有才德却隐居不仕的人那样。
则京官之与试衔,又何足分多少于其间,而必为彼不为此邪。
那么做一个在京城的官员与承担一个虚衔,又何必区分其中的差距,进而必须做那个官而不做这个呢。
然其所以区区无戾,复有求于相公者,实以家贫无赀,得六七千钱,诚不足以赡养,又况忍穷耐老,望而未可得邪。
然而我以真挚的情感不加违背的原因,又向您请求官职,实在是家里贫困没有财货,确实不够奉养亲人,又何况我忍耐贫穷年老,期望也得不到实现呢。
凡人为官,稍可以纾意快志者,至京朝官始有其仿佛耳。
凡是做官的人,想要略微抒发自己的意趣,施展自己的志向,做到京城中的朝官才开始隐约能做到。
自此以下者,皆劳筋苦骨,摧折精神,为人所役使,去仆隶无几也。
在这以下的官员,都要忍受身体上的劳累之苦,精神上又备受摧残,被人们所差遣,跟奴仆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然天下之士,所以求之如不及,得之而喜者,彼诚少年,将有所忍于此,以待至于纾意快志者也。
然而天下的读书人,之所以乞求官职如恐来不及,得到又很高兴,那些实在是少年人,会在这件事上有所忍耐,等待将来成为可以抒发自己的意趣,施展自己的志向的人。
若洵者,计其年岂足以有待邪?
像我这样的,算算年岁难道还值得有所等待吗?
今且守选数年,然后得窥尚书省门。又待阙岁余而到任,幸而得免于负犯废放,又守选,又待阙,如此十四五年,谨守以满七八考,又幸而有举主五六人,然后敢望于改官。
如今等候选用尚且很多年,然后才得以窥探尚书省的大门。又等待补缺任命一年多才到任上,所幸能免于违犯法纪、废黜放逐,又是等候选用,又是等待补缺任命,就这样过十四五年,谨慎地恪守职责通过七八次审察,又幸运的遇到五六个愿意保举我做官的人,然后才敢奢望改任其他官职。
当此之时,询盖七十矣。
在这时候,我大概已七十岁了。
洵久为布衣,无官长拘辖,自觉筋骨疏强,不堪为州县趋走拜伏小吏。
我长时间只作为平民百姓,没有长官管束,自己感觉自己身体筋骨都稀疏了,承受不了去担任州县里奔走服役、跪拜俯伏的小官吏。
相公若别除一官,而幸与之,愿得尽力。就使无补,亦必不至于恣睢漫漶也。
丞相您如果能够另外授予我一个官职,并且有幸真的给我这个官职,我愿意尽我所能。即使没有什么益处,也一定不会放纵暴戾迷茫不清。
今朝廷糊名以取人,保任以得官,苟应格者,虽屠沽不得不与。
如今朝廷用糊名法来选取做官的人,通过他人担保推荐而得到官职,假如能够符合标准,即使是微贱的职位也一定会答应。
何者?虽欲爱惜而无由也。
为什么?虽然痛惜却没有理由啊。
今洵幸为诸公所知似不甚浅,而相公尤为有意。
如今我幸运地被各位大人所知晓并且所知非浅,而丞相您尤其对我关照。
至于一官,则反覆迟疑不决者累岁。
甚至于一个官职,都要连续多年反复犹疑无法决断。
嗟夫!岂天下之官以洵故冗邪?
啊!难道天下的官员都因为我而变得繁冗吗?
洵少时自处不甚卑,以为遇时得位,当不卤莽。
我少年时候自己独处并没感到自卑,认为自己生逢其时,获得应有职位,不应当粗鲁莽撞。
及长,知取士之难,遂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实亦有得而足恃。
等到年长一些,知道国家开科取士的艰难,于是断绝了获取功业和名声的念头,而把自己托付在增长学问上,确实也有所收获并且足够以此为凭仗。
自去岁以来,始复读《易》,作《易传》百余篇。此书若成,则自有《易》以来,未始有也。
自去年以来,我开始重读《易》,写作了上百篇《易传》。如果这本书能写成,那么从有《易》以来,从没有人做过。
今也亦不甚恋恋于一官,如必无可推致之理,亦幸明告之,无使其首鼠不决,欲去而迟迟也。
如今我也不是迷恋某一个官职,如果确定没有可以推荐延请的方法,也希望您能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不要让我迟疑不决,想要离开却又有所等待。
世人施恩则望报,苟有以相博,则叩之也易。
世上之人对别人施加恩惠就希望有所报答,假如真的可以有所收获,那么让我叩头感谢也很容易。
今洵已潦倒,有二子又皆抗拙如询,相公岂能施此不报之恩邪?
如今我已经很颓丧了,有两个儿子也都刚正不阿、笨拙如我,丞相怎么能不施加这无以报答的恩德?
相公往时为洵言,欲为欧阳公言子者数矣,而见辄忘之以为怪。
丞相以前为我说话,多次想要向欧阳丞相推荐我的儿子,但很奇怪见到就忘记了。
洵诚惧其或有意欲收之也,而复忘之,故忍耻而一言。不宣,洵再拜。
我实很害怕欧阳丞相或许有收他们为门客的想法,却又忘记了,因此忍着耻辱也要向您说一次。不一一细说了,让我再向您拜两拜。
诗人的忧国思想凝聚成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原诗:
《蜀相》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释义: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扩展资料: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一联啊,一问一答,看似平平常常,其实气度不凡。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看“丞相”、“寻”和“柏森森”三个词。
丞相有什么特殊意义呀?要知道蜀汉自然只有诸葛亮一位丞相,但整个三国却不止诸葛亮一位丞相吧?诗人不说“蜀相”而直接说“丞相”,意味着什么呀?意味着在杜甫心目中,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是只有诸葛亮才是真正的丞相,就有一种特别的推崇和特别亲切的意味,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小视三分,抬高诸葛”。
那杜甫这种抬高,当然有尊蜀汉正统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出于对诸葛亮个人的敬仰,一个“丞相”已经体现出诸葛亮在诗人心中特殊的地位了。那“寻”字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个“寻”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寻找,它还隐藏着精神意义上的追寻。
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李清照《声声慢》一开篇那个“寻寻觅觅”,或者说当代流行歌曲里头所谓“千万里,我追寻着你”。那既然是“丞相祠堂何处寻”,一个“寻”字,就意味着这不是一次随意的春游,而是一场虔诚地拜谒。
那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下一句也就不难理解了?所谓“锦官城外柏森森”,一方面固然是回答了武侯祠的位置,是在锦官城,也就是成都城外那个苍苍翠柏掩映之地,另外一方面他也讲了武侯祠的精神气象。什么气象呢?就是“柏森森”。
要知道柏树可不是一般的树木,它苍劲伟岸,经冬不凋,自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派,那这种庄严肃穆,不正是诸葛武侯的精神写照吗?所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开篇就以一个远景镜头勾画出武侯祠的整体气韵,同时呢,又形成一个浓重的情感氛围,起得堂皇庄重,让人肃然起敬。
——蜀相(古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