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研究意义有哪些

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研究意义有哪些,第1张

摘要:近年来,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明朗。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整体认知度不高,主要表现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知度较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模糊且缺乏专业兴趣、毕业后也大多不愿从事社会工作领域的相关工作这三个方面,基于此本文从学生个人、学校、政府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使社会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影响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因素

(一)学生个体层面

1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度

学生的兴趣度是影响本专业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关键因素。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如果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有很高的兴趣,而且也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相关知识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那么他的专业认同度就会处在较高的水平,而反观那些兴趣度不高的同学,那么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就会不重视,知识掌握不全面,进而对社会工作有较低的认同度。

2不具备专业指导

面临高考的学生,在选择专业与学校时会听取家人、教师及个人喜好,在这其中以家长的意见最为关键。社会工作属于新兴专业,当前大部分非专业人士对其的了解并不多,因此在中学教育时期不具备对社会工作专业有完善了解的环境和人才,而高考填报志愿有不具备正确指导,致使现阶段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都是专业服从调剂来的。大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对其的认知和了解不完善,致使大学生对未来专业学习的理念也出现偏差,对有关理论也没有深层探索和完善掌控,最终影响本专业教学工作。

(二)学校层面

1学校课程设置不完善

由于社会工作在我国的一个新兴的专业,大多的理论知识都是照搬国外的模式,没有很好的结合我国具体的发展情况,课程的设置就未免有些偏离现实,而且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也是重理论轻实践,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很难去深入理解和学习,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很好的去实际操作,最终导致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完全不配套,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造成学生对专业的低认同度。

2教师专业训练、实务经验、专业研究的缺乏

虽然目前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呈现很好的态势,在高校的师资配备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旧有很多高校的老师并非社会工作专业的科班出身,大多是来自相近的专业来给学生进行授课,比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虽然这些专业会与社会工作专业有交叉的地方,但是社会工作专业是有自己专门的一套知识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模式,这样就会使得一些老师缺乏专业性,对一些知识的讲解不是很透彻,最终会使学生对专业的知识理解有所偏差。

(三)社会层面

1政府部门对其重视不够、宣传不到位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一直在大力发展经济,而忽视社会建设,导致很多高校都在追捧金融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使它们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很多资源如师资配备、资金、硬件设施等都优先给予它们,从而冷落了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不重视,政府的宣传也不到位,导致现在很多人对社会工作一无所知,甚至完全没有听说过。

2专业的薪酬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

专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好坏无疑左右着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其中经济因素便是衡量专业含金量的最重要指标,也可以说一个专业在学习后是否可以让学生得到一份薪酬高的职业是学生在选择专业的首要考虑问题;在调查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影响日后是否从事社会工作相关职业的因素还有政府的相关政策与保障、工作环境和专业的社会地位等其他因素,其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和社会地位因素所占比重较大的原因与我国目前社会功利化离不开,而政府相关政策及保障这一因素则是表明学生大多会考虑到其所从事职业的社会福利问题。

二、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对策

(一)学生自身层面

1提高自己的专业兴趣,主动培养自身专业认同感

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是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的前提条件,有助于提升实践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逐渐深化和巩固,以期实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以更好理解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社会工作的了解,进而提升他们对专业的认同感。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认同感的同时,将会改变周边人群对社会工作的认识,进而优化社会工作专业在公众眼里的形象,加强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2加强自身专业修养,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一专业的认同状况很大程度上受其自身专业水平的影响。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身的学业水平,加强学生的专业修养,有利于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同时达到专业认同度提升的效果。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的学习来获取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取专业知识,例如阅读社工的学术期刊、文章、关注社工的公众号以及多参加实训活动,这样既可以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对所学专业的自信心,提高专业认同感。

(二)学校教育层面

1优化教学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因为社会工作专业属于从国外引进的专业课程,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很短,与国外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理论相比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无法避免先理论后实践的发展情况。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这一独特性,促使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也从一定意义上开始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训练,最终导致学生只能“纸上谈兵”,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专业教学工作,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制约,注重构建丰富的教学活动,以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组建有能力的教师团队

各大高校的专业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整改,促使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而此时就需要保障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以我国独特的社会工作发展情况为例,在社会没有对社会工作产生认同的情况下,高校要注重优化专业教师团队,结合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引导专业学生进行深层探索。另外,保障教师团队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养,不但可以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有助于加强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由此可知,组建有能力的教师团队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社会层面

1建立健全社会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社会工作作为我国的新兴专业,发展时间短,各方面的理论和实务大多是照搬国外,同时与之相关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不完善。这就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通过出台有关社会工作的法律制度,保障社会工作人员的合法性,如要规定社会工作的工资标准、改善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完善相关社会工作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使社会工作人员的能力具有可测量性,还有就是要完善社会工作的发展体系,使社会工作人员在他们的职业化道路上有上升的空间。

2加大社会工作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工作知名度

首先政府要认识到社会工作专业对个人、社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可以设置专门部门进行宣传,制定科学完善的方案,尽可能的利用社会中的各种资源去提高社会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就是要发挥社区这一基层组织的作用,在社区内进行各种社会工作的宣传与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工作,提高社会工作的知名度。这不仅有利于专业社工社会地位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关注度和兴趣值,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社交和工作中对社会工作做出积极的学科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使社会工作专业健康茁壮成长。

3加大对社会工作的投资力度,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薪资待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逐年提升,人们生活负担逐渐加大,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期望提高自己的薪资待遇,对于薪资水平本就不高的社会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薪酬是影响社会工作学生是否从事社工的关键因素。同时,薪资待遇水平往往和专业认同度挂钩,一般来看,工资待遇较高的专业,学生对其的专业认同也相对较高。

所以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工作的政策扶持,积极采取措施为社会工作提供稳定的就业环境。使高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本专业,不再担心就业的稳定性以及生活所带来的物质压力,而且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有利于提升整个社工职业团队的专业性,改善社工在公众中的刻板印象。

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

意思是指一个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对于其周围一些事件或者问题现象的一种共同认识和评价较低。

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另一方面,怀旧也可以让人们对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回忆过去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价值观、性格和生活态度。同时,怀旧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怀旧是指对过去的一种情感认同和回忆,是一种渴望回到过去、重温过去的心理状态。为什么人们会喜欢怀旧呢?

然而,怀旧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果人们过于沉迷于过去的回忆中,就会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情,甚至会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动力。因此,怀旧应该是一种健康的情感体验,而不是一种过度沉溺于过去的消极情绪。

怀旧是指对过去的一种情感认同和回忆,是一种渴望回到过去、重温过去的心理状态。为什么人们会喜欢怀旧呢?

一方面,怀旧可以带给人们一种安慰和满足感。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记忆和情感都会发生变化,生活中经历的各种事情也会让人感到疲惫和无助。而怀旧可以让人们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重新感受那些曾经让人感到温馨和快乐的瞬间,从而缓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人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产生的关键是运用道德参考去评价,它会受到社会规范、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例如:当小红上班高峰期为了避免迟到而闯红灯,被交警叔叔拦截“教育”时,她产生的羞耻体验。例如:当我们看到地铁中他人随地吐痰的行为,我们对他人所产生的厌恶体验。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产生的关键是与认知活动、智力活动相关。例如:小明终于论证了实验假设的正确性,他当时产生的兴奋感、成就感即理智感。理智感往往是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产生。

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看到蓝天白云,觉得大自然很美,此时的体验即美感。例如:看到梵高的星空觉得美轮美奂,此时的体验即美感。

例题解析

小明终于能够流利地背诵课文了,感到十分开心,他的愉快体验属于()。

A道德感 B美感 C幸福感 D理智感

答案D。

解析:该题目中的“背诵课文”,属于智力活动,体现小明探求知识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184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