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心易变,一开始和你爱得死去活来的那一个人,未见得和你终成眷属,乍一看不怎么动情的那个,却可能成为你的命定之人。”
每个人的爱情都是无法预测,有可能你苦苦追求的那个人,最后却跟别人结婚了,而你一直没有瞧得上眼的人,最后却成了你的老公。
世事无常,可能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可能他们最后只是选择了对于他们来说更好更合适的人而已。
对于别人的选择,我们无法去做出评判,因为我们有可能最后选择的也是那个爱我们的人。
而不是那个曾经我们特别喜欢的人,那些选择了爱自己的女人,她们一般都有下列几个原因。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
02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恶作剧之吻》这部剧,很多人都很羡慕袁湘琴,最后能跟她喜欢的人在一起,但是你仔细想一下,那也只存在于电视剧里而已。
生活中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情况,女人喜欢这个男人,但是这个男人并不一定喜欢她,即使她花了很长的时间守护在他的身边,陪伴他度过很多的困难,但是最后男人还是没有选择她。
所以那些能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的人真的很幸福,因为她爱的人刚好也爱着她,两个人互相喜欢,然后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
因为大多数人没有能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所以最后选择了一个喜欢她的人,并且被别人爱着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
03
杨昭特别崇拜一个学长,可以说是迷恋,她的朋友都鼓励她勇敢地去追求,杨昭也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勇敢的去追这个学长,最后还成功了。
其实杨昭跟这个学长在一起也挺累的,因为大部分时候都是杨昭在付出,而那个学长只是在享受着她的付出,他觉得杨昭对他的付出是理所应当。
有一次杨昭看到那个学长跟另一个女孩在一起,他还伸手摸那个女孩的头,杨昭看到以后就上去问那个学长。
当时学长直接跟她说:“我从来没有喜欢过你,我们分手吧,跟你在一起我感觉很累。”
后来别人也追求过杨昭,但是杨昭都拒绝了,杨昭觉得他们都是真心喜欢自己,他们只是想玩玩而已。
其实每一个女人都挺脆弱的,经过了一段失败的恋爱之后,她们会紧紧地把自己封闭起来,而且还会对恋爱产生抵触感,这个时候她们需要一个能真正带给她们温暖的人陪在身边。
04
找一个爱自己的人,能有更多的安全感。对于那些年纪比较小的,没有经过恋爱的女人来说,她们可能会选择那些自己喜欢的人,觉得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才最开心的。
但对于那些谈过几场恋爱,或者年纪比较大一点女人来说,她们会选择那些爱自己的人,因为她们觉得跟这样的人一起才会有更多的安全感。
因为对方爱你更多一点,付出的更多,所以你能感觉到满满的安全感,你不会担心他们会离开你,你也不会有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根据命格演绎,情感运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伴侣间的情感和谐。正官格女往往希望能得求一个心意的伴侣,当她们的婚姻遇上食神格男士又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根据命格运势相推演,他们二者的结合非常合适,是圆满幸福的一对夫妻。
食神格男规划清晰食神格男性格内敛成熟,冷静沉稳,认真仔细,早期全身心投入事业非常有上进心。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划,所以说他们结婚一般都不会特别的早,因为他们会想要先去实现自己的的梦想,把更多的心思和时间都花费在自己的事业上面,因此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谈恋爱,所以说他们早婚的几率是非常小的,除非他们在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就找到一个自己特别喜爱的人。
正官格女运势好正官格女性运势很不错,尤其是在财富、事业上有很亮眼之处。她们在工作上发展顺利很早就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她们会是一个特别不错的对象,虽然说人比较严肃,但是内心还是比较善良的,这样的人婚姻运势会很好。正官格女命的人其实是有着一定的富贵命的,这样的命是特别好的,她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非常的顺。
正官格女和食神格婚姻幸福正官格女和食神格男两个人都是成熟稳重的一类人,两个人的结合也会使婚姻完美无波无折。食神格男命的人是那种特别成熟稳重的人,所以说他们一直都是比较可靠的,这样的人一般都会对于家庭特别负责任,他们会把自己的事情都揽在自己的身上,而且会非常努力的去经营自己的生活,所以说他们的婚姻生活都是特别幸福的。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指通过软硬件的结合使机器具有一定程度的类人智慧、思维和行为。20世纪40年代,图灵提出著名的“图灵测试”: “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就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由约翰·麦卡锡等人正式提出: “人工智能就是要让机器的行为看起来像是人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一样”。
人工智能与教育学科的结合成为了一个新领域——教育人工智能(EAI),重在通过 AI 技术更深入地了解学习的发生过程,更微观地窥视 社会 经济、物质环境、科学技术等外在因素影响学习的路径,从而推动个性化教学。
在当代 社会 ,智能导师与助手、智能测评系统、学习伙伴、图像识别、人机交互等技术大大推动了“精准学习” “个性化学习”“在线学习” “终身学习”的发展。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智能技术的冲击使其角色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厘清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的应然向度,并探寻其转变的现实路径,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危机
未来人工智能将取代教师 80%的重复性工作,如批改作业、推荐题目、讲解试题等。那些只能进行统一化、标准化应试教学的教师肯定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教师必须对这种角色危机有深刻的认识。
1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神圣权威
教师角色是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 社会 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是教师在教育领域开展教学的形象预设,它承载着 社会 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教师对自身身份认同的价值选择。
我国传统上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并且“传道”的角色与职能是放在教师工作首位的。教师凭借“已知” “先知”的优势向“未知”的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成了知识的神圣权威,教学成了一种单向度的知识传递。
在人工智能环境下,知识爆炸给世界带来爆炸性的变革,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技术使当今世界步入一个数据时代,知识分布于网络的各个节点,在知识面前,每个人对其占有、使用和支配的权利是平等的。
在AI技术的驱使下,智慧课堂云集世界名师,讲授最新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自学课堂上教师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甚至是教师都不知道的知识。而且,人工智能在信息检索、文本加工、知识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均打破了教师的知识权威。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也是学生,教师个体不再是知识的主要占有者和传播者,不再是知识的神圣权威,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点。
2教师不再是野蛮的规训者
学校是典型的规训场域,通过国家许可的合法化地位,对学生进行身体和心灵上的规训,让学生习得统一的知识与语言,懂得规则,收敛野性与本能冲动,从而以 社会 允许的方式行动,平和地在群体中生存。这是维持 社会 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儿童从“自然人”向“ 社会 人”转化的必经之路。
但这种规训在应试教育的催化下,在教育资源的争夺下,在教育内卷的形势下,走向了一种歧途:一刀切的上学年龄、规定的上课时间、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标准化的教学方式和单调唯一的考核标准。
这种规训方式能够快速产生大批量的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满足工业 10 时代、20 时代的需求。但我们已进入工业 40 的时代,需要更多创新型人才,这种规训模式亟需变革。
AI 时代学生所从事的职业,许多都是新兴职业,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和技能远远不足以应对不断加速变化的智能 社会 。在应试教育的赛道上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硬拼成“学霸” “学神”乃至“高考状元”的人恰恰最容易成为智能时代的无用之人。
在这种规训模式下,学生很难具备AI时代所要求的研发创新、复杂沟通、信息处理等基本职业能力,很有可能被人工智能 社会 所淘汰。
3教师不再是信息的唯一传播者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学生几乎没有其他可选择的渠道, “教师是惟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期望的接受器,教师是知识进入接受器的手段”。
进入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工业 40 时代后,课程外包、知识订购、教育机器人、Siri、Cortana、Alexa 等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并且这些知识都是根据学生自身
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进行个性化推送的。MOOC、知识付费 APP、云会议、云课堂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产品使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通过任意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不再拘泥于制度化、固定化的课堂时间,并且还能实现优质学习资源的共享。这在改变现代 社会 知识来源的同时,也改变了知识习得的方式,教与学将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分离,传统课堂将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场域,教师也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
4教师不再是教书匠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严格遵循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考试试卷及其标准答案去传递知识,连语文、 历史 、思想政治这些注重学生个人主观性的科目,都是按照客观标准答案进行教学。
教师俨然成了“教书匠”、 “经师”,将自身的职业理想和专业提升定位于知识传授的狭小领域,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费在“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扮演和角色实现上,严格奉行“成绩至上”的教育规律,尊崇技术理性的教学“技巧”。导致部分教师“吃老本”,固步自封,只靠自己在学生生涯或者是刚入职时学的“一桶水”维持一辈子的教学,缺乏对教育教学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探究。
人工智能给教师带来的挑战是一种根本性的挑战,语音识别、图像分类、机器翻译和问答系统等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的授受超越了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并且能以图文并茂、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呈现不同的知识样态。各种在线课程网站和平台(如网易公开课、百度教育、新东方在线、学堂在线等)都冲击着教师作为教书匠的角色。
在人工智能的催逼之下,仅仅将知识授受作为教师唯一任务的“教书匠”无疑将被替代。
5教师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
以往的课程决策、课程审议主要是课程研究者和决策者的事情,教师仅是以“教教材”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实施者和执行者,游离于课程设计与开发之外,以教为本,以学会考试、提高分数为纲,束缚着学生,也压抑着教师自己,既不利于课程的制定和实施,也不利于课程预期目标的达成。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弹性学习将是常态,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由于 社会 阶层、经济资本、地域发展、教育资源等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将大大缩减。狭隘的专业化知识训练已经不那么重要,只有基础扎实、适应力强、个性创新才能迎合动态 社会 的需要,这就要求课程开发和设计的重点必须放在思维的培养和信息的处理上,而不是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机械训练上。课程的开发体系必将成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让教师更多地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而不只是执行和实践。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重构
未来人工智能必将在知识储备、转换、传播等方面超越教师,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人工智能即将改变的只是教学模式,而不是取代教师。教师的育人本质没有变,教师的核心角色和内涵没有改变,教师依旧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因此,在挑战面前,教师须要做到的是主动适应时代的变革,更新观念、提升素养、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如下几个方面的角色重构。
1个性化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
人工智能时代,浮于表面专业,只能做些重复性和标准化工作的人,都可能会被机器取代, 社会 需要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做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
(1)教师要做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引导者。
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要对学习者进行建模和知识表征。
教师可基于实时课堂教学生成的大数据(如做题正确率、考试情况、历年学习成绩、听课专注度、个性兴趣等),利用包括决策树方法、遗传算法、统计分析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
第二,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
在对每个学生建模和知识表征的基础上,实时动态地评估其学习状态,再与丰富的各类学习资源进行匹配,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结合国家教育方针与 社会 人才需求,智能化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设计自适应学习路径,开展个性化学习测评,智能化辅导答疑,甚至是 情感 陪伴和抚慰。
(2)教师要做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服务者。
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个性化及时反馈。
教师可以利用 情感 模型分析技术、人体眼神姿态识别仪等数字化设备,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将学习者课堂上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精力集中度和学习行为等数据全程捕捉下来,以此推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注意力状态,提供个性化即时反馈与强化,并为学习者量身定制个性化辅导方案。
第二,个性化学习环境的营造。
教师也可以利用 AI 技术,为学生创造柔性学习环境,包括个性化的温度、湿度、光照、色彩;课桌椅的高度、形状、舒适度;噪音的屏蔽等,都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喜好进行个性化构建。
2创新能力的呵护者和培育者
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要求教育教学必须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先决优势,为智能时代的发展提供支撑动力。未来,教师必须承担起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任。
(1)教师要做学生创新能力的呵护者。
第一,教师要呵护学生对创新的热情和自信,要改变“题海战术” “分数至上”的教学方式,注意保护学生面对新事物时展现出来的热情、好奇、自信、求知等宝贵品质;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要热爱科学、执着追求,永远对世界怀有质疑的精神和批判意识,不断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第二,教师要积极创造多元、科学、包容的创新环境,客观看待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给学生更多沉淀与思考的空间,肯定努力,包容失误,从而提升学生创新的热情,让热爱研究的学生能潜心创新创造。
(2)教师要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
第一,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应把以灌输记忆和熟练输出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化为以创造性思维的锻炼提升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开展 PBL 项目学习、STEAM教学、儿童哲学等新型课程形态激发其获取和传递知识的乐趣,从而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预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探寻科学进步的规律。
第二,创新方法的培养。科学创新需要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引,在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从技术层面培养学生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和创新实践活动,布置一些小课题、实验论证或者调查报告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互动式、启发式、研讨式等实践方法,并加强团队合作能力与实践操作技能。
还可以邀请创新专家和学者开展主题讲座,针对学生当前创新存在的问题给予解答,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3 情感 精神的交流者和陪伴者
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中的关系将拓展为师-生-机关系,即由人-人关系拓展至人-机-人关系。人工智能在教育的许多方面,承担着教书的角色。但是,人工智能只能进行数据的运算和推演,无法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关怀。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情意角色不仅不可取代,反而显得愈发重要。
(1)教师要做学生精神 情感 的交流者。
教育不是培养流水线上的产品,AI 可以改变教育方式,但不可能代替教师。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可能用机器替代,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
所以,教师在把繁重的教学任务交给人工智能后,要更注重与学生的 情感 交流。教师可以在课后主动找学生交流,询问其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的感受,并定期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坚定信仰,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并遵守 社会 规范、公共道德和 科技 伦理。
(2)教师要做学生精神 情感 的陪伴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历程中的“ 情感 伴侣”。孤独感、挫败感及学习干扰等是学习者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是导致大量在线学习者辍学的主要因素。教师要注意及时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疏导、暗示、鼓励等方法削减那些影响学习情绪或者学习动机的负面因素,引导并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热情。
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完整精神生活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用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生态度,去唤醒学生、热爱学生。通过各种交流活动,如报告会、学术沙龙、茶会话、远足等休闲活动,进行学生的心理 健康 管理与疏导,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干预,让学生在充满数据的人工智能世界里,感受到人性的温度。
4人工智能的合作者和权衡者
尽管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受到了人工智能的挑战,但是,人工智能与教师并不是对立博弈的。人工智能可以将教师从繁琐、机械、重复的脑力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学生的心灵、精神和幸福。未来的教育将会进入“人机共教、人机协作、人机融合、人机共生”的新时代,教师要和AI各自发挥自身优势,相互协作,实现高效教学。
(1) 教师要做人工智能的合作者。
在人机共教阶段,教师要意识到 AI 的加入为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并积极主动掌握 AI 教学技术,能够娴熟地运用智能机器人获取各种教育资源并处理各种数据,及时分析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案例与问题,从而进行个性化教学。
教师还要主动让渡出机械、重复性的工作,如传统的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同时,教师要主动弥补人工智能的劣势,将工作内容聚焦于更富于 情感 性、创造性和互动性的“人”的教育活动上,包括启迪心智、挖掘潜质、疏导心理问题、个性化学习指导、沟通交流等。
(2)教师要做人工智能的权衡者。
在与 AI 协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权衡利弊,警惕技术依赖,更好地承担起人工智能无法承担的责任。虽然,人工智能可以承担教书的任务,但它只能辅助教师,不论人工智能对教学的作用有多强大,它始终都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和手段。教师需要分清哪些工作可以由人工智能替代,哪些工作需要自己承担,千万不可过分夸大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作用,被技术“牵着鼻子走”,成为 AI “臣民”。
5终身学习的建构者和示范者
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爆炸,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新学科的发展、交叉、渗透速度大大加快。“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专业认知已然受到了人工智能的直接拷问,教师现有的知识不可能终身受用,那些“吃老本”的教师终将被淘汰。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和建构者,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做学生的“活水源”。
(1) 教师要做终身学习的建构者。
在角色认知上,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完善自己的爱商、数商、信商,提高专业素养和哲学审美水平。在角色践行上,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将更加细化和专业化,教师不可能成为通才和全科教师,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自己的个性专长选择一个最主要的角色,然后把它做到极致,成为专家。
在角色协调上,面对人工智能教师高水平的12种角色,教师以往的知识优势丧失殆尽,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心理紧张和角色不适的情况,教师要在 社会 的角色指派和角色规范下,努力做好角色协调,避免角色冲突。
(2)教师要做终身学习的示范者。
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做终身学习的典范,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对学生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教师积极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学生在感受到教师努力学习的热情和执着后,也会受到启发,从而激发起终身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解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传授读书、写作的窍门和方法,说出自己坚持学习的感受和体会,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地践行。
总之,人工智能给教师的角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原有的不适应 AI 时代的角色将不断被清除或更换。探析人工智能对现有教师角色带来的危机及其消解路径已经成为教育人工智能(EAI)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何从时代的视角对教师角色的发展与变革进行探究、如何区分“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异同、如何立足于教师作为“人”对于人格、生命、自由的诉求而进行专业化培养、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公共性角色将何去何从等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
来源丨《教学与管理》
作者丨马艳,杨润东
如何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情感教育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著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是要进行基本的安全常识教育。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向学生讲解一些基本的安全防护知识:水火电的预防和自救、如何面对陌生人、交通安全或山路安全……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二是可以邀请当地的公安部门为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他们对各种犯罪事例和各地安全事故了如指掌,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会让孩子们接受神圣的生命教育课。三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安全演习。山体滑坡、泥石流如果突然来临,学生应该如何躲避?地震来临前的征兆怎样,应该如何逃生?火灾一旦发生,应该如何脱离火海?这一些列可能会发生的险情最好都要组织学生进行演练。演练时,学校要统一安排逃生路线,引导学生有秩序进行逃生。每年多组织几次逃生演练,以便在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孩子们就不会慌乱,能够沉着机敏脱离险情。
青年大学生进行生存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途径有哪些教育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尤其是对青年大学生,如果不经受教育的薰陶,凭著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想法以及各种环境的 下,很容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首先,大学校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育途径。它的教育制度、教育策略、学习氛围和活动状况都深深的影响着学生的感情世界和发展。无论哪一方面的不完善,都会造就心灵上的一个缺陷。所以,学校教育必须慎重起来,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
其次,家庭教育也是一个必要的教育途径。毕竟父母的经验丰富,得到的感悟多。不管是生存还是情感都可以给你强有力的建议,以避免你少走弯路。
另外,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效咨询。拜访专业人士,从他们那里学习到很多新知识为己所用。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自己。因为亲身实践才是最有利的说服证据。1用心观察。身边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教育事宜的相关事件,抓住那些鲜活深刻的例子,用心去感知、领悟。2依靠书籍。大量的书籍都在诠释讲解著教育这一个笼统的焦点,包括生存教育和情感教育。不计其数的故事和哲理都可以尽数吸收,完善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认知。3实践。可以经历一段感情、经历几次挣钱的辛苦,你就可以发现大量书本中没有的知识,了解情感,了解社会的复杂···
自身教育是最最关键的,当然,是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至于这个正确涵盖的面非常广泛,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见解。
途径很多,不仅仅局限于以上这些。不过,无论哪种途径所趋向的目的是一样的。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学习了安全教育这个专题后,我更明白到在小学阶段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不可轻视,因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当危险悄悄地逼近时,孩子们还一无所知,不幸的事却屡屡发生。我认为多渠道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日常小事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
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总会听说有学生在玩耍时摔断胳膊、腿,碰破了额头等安全事故。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这些事情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很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可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让在场的同学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谈谈自己对这次事故的的体会和看法,用身边的事教育学生,学生很容易受到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很有帮助。
二、在班会课中让小学生系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自救的一些基本能力。
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就算在过公路时行走路线也会变化无常,不顾前后左右,不理车辆行人,任意穿行,就算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响个不停也浑然不觉,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因此有必要利用班会课让小学生学习到一些系统的安全知识,掌握一定的安全自救知识。利用班会课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需要注意:不能只是老师在不停地讲这样那样的安全知识以及自救办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应该形式多样,比如可以通过小品、模拟情景、自救演练、安全施救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三、家校合力,共筑安全防线。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度过,家中也会发生很多的安全事故。如果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在校安全教育,就不能很好地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与家长取得联络,要要求家长教给孩子一些在家如何保障安全的知识。比如:如何正确使用煤气,防止煤气中毒的安全教育,就需要家长协助老师才能让学生准确掌握。学校不具备现场演示开关煤气的方法,只有让学生在家里在家长的监督下才能正确学会使用煤气。
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件大事,是一件具有长远意易的事。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从点滴小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建议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培训学习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学安全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学校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是社会进步、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是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普及安全常识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防范技能开展自救互救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认识演练是学校安全工作重要的一部分,是学校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建议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指南》内容。
二、建议加强指导,科学制定演练方案
学校是演练工作的基本单位和主责部门。要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制定本学校演练工作方案,细化流程,明确各岗位责任。实际演练前进行必要的桌面推演,并邀请专业公司机构、专业教练和专家等对学校制定的演练工作方案及桌面推演情况进行专项指导,对各环节进行必要完善。
三、建议周密组织,安全有效实施演练
(一)学校要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师生对本学校的演练方案和演练要求知晓率达到100%。
(二)学校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疏散图、疏散通道、广播系统、报警、呼叫系统等设施装置建设。对校园的路面、楼梯护栏、疏散标识等进行检修并达到安全要求。
(三)要将一般性演练与火灾、地震、防恐、治安等专项演练相结合。各学校可适当邀请消防、地震、治安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到校指导,在一般性演练的基础上开展专项演练。专项演练可根据专项演练内容进行场景设定(如某一疏散通道是着火点、楼梯坍塌是个别疏散通道受阻等),以检验突发事件情况的处置能力。
(四)学校组织演练要符合学生、幼儿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反复演习。开始要以熟悉演练路线、掌握演练要领的一般性演练为主,还可分楼层、分年级的开展区域性演练;在此基础上再求疏散速度和开展专项演练。
(五)演练工作频次高、涉及人员多,要严格按学校演练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切忌走过场。
(六)寄宿制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寄宿学生的演练。
四、建议及时总结,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各学校要将演练提升为学校安全工作的常态化和标志性的内容,常抓不懈。每次演练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查询不足,及时整改;教委将对学校贯彻落实《指南》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导检查的重点是:演练方案制订情况,一般性演练和专项演练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学校在开展演练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学校可将在实施演练过程中的有关工作经验、视讯、资讯简报及时上报教委保卫科。
一、建议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培训学习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安全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学校组织应急疏散演练(以下简称“演练”)是社会进步、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是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普及安全常识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防范技能开展自救互救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认识演练是学校安全工作重要的一部分,是学校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建议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指南》内容。
二、建议加强指导,科学制定演练方案
学校是演练工作的基本单位和主责部门。要以学生、幼儿为主体,科学制定本学校演练工作方案,细化流程,明确各岗位责任。实际演练前进行必要的桌面推演,并邀请专业公司机构、专业教练和专家等对学校制定的演练工作方案及桌面推演情况进行专项指导,对各环节进行必要完善。
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摘要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要的是开展好学校安全防范与处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了做法:指导小学生学法用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小学生学会生存,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增强小学生的“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正文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每年达1.6万之多,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我国现在有 21 亿在校小学生,他们离开家庭走进学校,学校就应该担负起安全防范的责任,对学生的生命健康负责。 少年儿童正值人生的春天,对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无疑如同在生命中播下了平安的种子。俗话说,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要切实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抓好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要的是开展好学校安全防范与处理。安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指导小学生学法用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我们国家历来重视保障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他们的人生安全。然而目前发生的侵害少年儿童的事件仍时有所闻,并且由于受害人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常常不能想到运用法律来大胆地保护自己,造成违法犯罪者有机可乘,变本加厉。 我们要求少年儿童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一方面是要让他们从小自觉遵纪守法,长大成为一位好公民,另一方面就是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对此,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少年儿童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引导他们了解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提高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同时,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人格尊严,明确自己拥有的合法权益,当自己的尊严和权益遭到侵犯与损害时,学会采用合理合法手段,运用一切可以和可能调动的资源,机智勇敢地进行抗争,充分发挥自我保护的作用。学校请沙区少年刑审庭杨庭长,结合案例做专题法制报告,典型的人和事,精彩的讲解,学生颇受感动,效果显著。 二、让小学生学会生存,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 (一)从听到的小事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教师组织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 (二)从看到的小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眼睛是我们接受资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如:学校上课间操结束后,学生在经过路口拐弯时,前边二年级一瘦小女生不注意被路牙石绊倒了,失去重心,侧身倒地,几个男生跨过女生而去…… 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公告栏,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三)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少年儿童活动的领域愈来愈广,接受的事物愈来愈多,由于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经验,自我保护意识及避免伤害的能力也比较弱。因而他们往往在突发事件到来时容易受到伤害。正因为儿童应付各种异常情况的能力极其有限,而且仅靠大人跟在身边保护是不可能的。所以,积极的办法是引导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树立自护自救观念,掌握自护自救知识、锻炼自护自救能力,使他们能机智勇敢地处置遭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和危险,果断正当地进行自护自救。 “有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手割去,捏著伤口,哭着,跑进教师办公室请求教师的帮助;有同学上体育课,不小心脚上擦破了皮,哭着……”各种各样的大小问题全部找老师,学生已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针对这一点,召开班会,倡议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同时在学校医务室准备了一些伤口消毒药水及一些包扎伤口用的物品,教学生尝试包扎一些轻微的小伤口。从此,学生在校园中发生的一些小意外,能自己到医务室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体验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 我们要对儿童进行以“生命大于天”的自我保护教育,让他们知道保护生命是现代社会人的最基本权利之一。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我们应针对儿童在日常学习、生活、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从校内学习和校外活动、家庭生活,以及预防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方面,向孩子介绍一些有关交通、消防、用电等安全常识,提供预防和紧急应付各类事故的常用措施和方法,教会他们识别常见的安全符号和标志,告诉他们常用的求救电话号码。观看安全教育片《开学第一课》。学校制定了《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和《紧急疏散演练预案》,针对防火消防和地震等,多次进行演习,让学生学会紧急情况下逃生技能。利用生活中发生的事故或案件教育他们,让儿童在体验中学习自我保护,形成一定技能,使他们学会处事不惊,遇险不慌,真正起到自护自救的作用。 三、增强小学生的“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在现实生活中,既有许多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同时也不免存在一些消极、甚至有害的因素,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和颓废、丑恶的生活方式沉渣泛起,正在毒害人们的灵魂,败坏社会风气,成为诱发犯罪、破坏社会的一大公害,严重影响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盲从不合理的事物和屈从不正当的要求,甚至被坏人所利用,这在青少年当中时有发生。迷恋网路游戏导致荒废学业,网上交友良莠不分走向深渊,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应当看到,少年儿童在其向成年人过渡期间,由不成熟到成熟,正值身心发育时期,具有特殊的心理与生理特征。我们应以利废偏,根据他们思想单纯,可塑性大,愿意接受真理这一特点,抓住这一接受思想、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机,及时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等方面教育。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路,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从小事抓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达到自我教育,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运用正面教育,先入为主,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行为侵蚀,这才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六至十二岁少年儿童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开始逐渐的变化,特别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意识。虽然识别能力、自控调节能力都存在不少缺陷,但如果认为他们还未成年,就不尊重他们的意识与行动,无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发展水平,则往往会使幼小的心灵产生扭曲,产生心理障碍。 因此,应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们的愿望,重视他们的意见,把他们放在平等的位置,创设民主愉悦的氛围。既不能过于溺爱,也不能严加管束,严而无格,更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顾。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征的少年儿童,采取耐心、细致的引导,进行有关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自己与周围的人与事,引导他们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当他们有了进步,及时地勉励其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一旦遭到挫折,热情鼓励他们去克服。 我们在加强教育、保护的同时,应注意尊重儿童个性意向的正确发挥,才能有利于消除各种心理障碍,让他们学会自尊、自爱、自信,提高他们的自主、自制、自理能力,增强应受能力与承受能力,也才能使少年儿童自我保护得到体现。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生活,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导之以行,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远离安全事故。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少年儿童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更美的和谐校园之果。
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是学生普遍共有的。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可以使学生生活得充实,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力。巨大的热情和 能驱动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取得丰富的学习效果。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但形成的力量和结果却是巨大的和有形的。后进者急起上进,失望者燃起信心,冷漠者出现热情,敌视者转为友善,悲观者勇气倍增,常常都是因多情感的转变。因此,情感教育,对学生动之以情,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们说,爱是动情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基础,没有老师对学生的爱,情感教育就很难进行。教师要以温馨的爱感动学生、感染学生、感化学生,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情感教育,情从哪里来呢?
一、情从诚挚中来 诚挚就是要诚心诚意地对待学生,一丝不苟地对待学生,尽职尽责地对待学生。诚心实意就是对学生成长的投入,在他们面前毫无私心和假意,苦心孤诣地设计和创造教育条件,使学生顺利成长。对学生极端的负责,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绝不马虎放纵,这样,学生会从中产生很深的感情,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生接受教育更加主动和自然。与这样的老师长期相处,学生会受到良好的感染,也会对他人诚挚和友爱。
二、情从公正中来 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系和非智力因系不相同,老师有时会有意无意表现出不公正,不一视同仁,不能公正地爱护每一个学生,使部分学生与老师的感情疏远。有的学生最后到了很难教育的地步,往往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他们感到老师不公正、有偏心,因此,他们就不会拿出真的情感对待老师。教师的任何不公正行为,都会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甚至造成他们的不满情绪。他们会认为老师瞧不起他们,不关心他们,于是,可能产生三种后果:一是丧失信心,对老师和集体失去感情。二是产生逆反心理,三是兼而有之。所以教师一定要公正。当学生感到老师心地公正,不偏不倚,他们就会有一种平等感和尊严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他们还会从老师的公正处事中学会做人,并对老师产生尊敬之情,亲切之情。情从公正中来。教师对待学生,处理事情,任何情况下都要公平公正。
三、情从实事求是中来 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碰上各种复杂的矛盾,发现各具特长的学生。对待他们和他们提出的问题,我觉得应把握住一条,那就是实事求是。一个人在评价别人时常常凭主观意断。教师也不例外,在处理自己比较熟悉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时,更容易主观。比如:对经常出差错的学生就会认为他们素质太差;对经常迟到的学生,会认为他们每次迟到都没有正当理由;对后进生的进步或好的表现,总持怀疑态度;对学生中的争议,总认为平时表现好的学生有理……教师若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最容易伤害学生的感情,会使学生蔬远教师,有的甚至对老师耿耿于怀。
四、情从和谐中来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增强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的重要条件。教师付出多少爱,就会得到学生多少“情”。师生关系的建立,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既尊重教师又在教师面前无拘无束。
教师要从心底真正明白一个道理,靠“威严”和教训不会得到真正的信任,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说教不会让学生信服。教师不是因为“说”通了道理就通达到教育的效果,学生是否“听”得进才是主要的;教师不能靠板面孔让学生尊敬和信服,就能达到学生只有“心服”才能接受教师的教育。与学生形成和谐友爱的关系,要防止另外一种偏向,那就是不恰当地与学生亲暱,在学生面前随随便便,凡事不拿主意,或是不讲原则,这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不能产生真正的师生之情。
五、情从解决困难与化解矛盾中来 学生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种困难,教师要帮助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学生中比较复杂的矛盾,教师要有耐心,要更为体贴、关心,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在这过程中师生之情会油然而生,并能得到长久的保持。
以游戏的形式为主,让学生从游戏中自己感悟。
学生自己领悟的比什么都强
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
《顽主》(1987)讲述三T公司开展“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过”业务的“荒唐”故事,在这里连人的情感也可以被替代或虚拟:业务员杨重代替王明水大夫与其女友刘美萍约会,另一业务员马青代替一男士陪伴其妻子,等等。这种替代业务的出现似乎是一个象征性信号:中国当代文化已经和正在发生一场微妙而深刻的转变,以致人内心最隐秘而本真的情感也可以替代、虚拟或出售了。文艺要表现情感、追求情感真实,本是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的几乎无需论证的基本“常识”之一。如今,当着情感已经变得可以随人随地随时随意替代时,这种替代性情感还等同于往昔的本真情感吗?我不得不感叹:洋溢浪漫气息的情感主义已经和正在让位于充满消费文化色彩的后情感主义(参见我的《中国**的后情感时代》,《当代**》2003年第2期)。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情感主义是指有关文艺必须表现人对现实的真实主体态度的知识假定,它相信文艺中的情感应是真实的。以真实地再现现实为旨归的现实主义作品自不必说了,即使是浪漫主义式虚构作品也应能借助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让人想起现实中应当如此的真实情感。面对“文革”时期文学理论的过度政治化弊端,文论界学者们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鼓荡起异乎寻常的情感主义风暴:从马克思的“一切属人的感觉与特性的彻底解放”这一思想的角度,上溯康德的主体性理论,在感性与理性统一的理论框架中把情感或审美情感推向文艺表现的最高层面。不再是政治(思想)而是审美情感(体验)从此成为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的一个中心问题。有关“主体性”和“向内转”等争论也从不同方面凸显了情感主义的这种中心地位。可以说,情感主义是对于泛政治主义的一种剧烈反弹,为“新时期”以来文艺创作的开展及阐释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知识型,其标志性作品当有小说《黑骏马》、《北方的河》、《古船》等,影片《青春祭》、《巴山夜雨》、《良家妇女》、《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野山》等。
这种情感主义从1980年代中后期起遭遇一连串震荡。从外来影响来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以奇幻情感取代真实情感,“接受美学”以读者自主理解取代对于作者情感的体验,以及杰姆逊等关于情感已经被商品化的后现代主义阐释等,为善于模仿西方的中国人提供了情感主义链条在西方早已脱链的范例。这种外来影响与更根本的内在冲突交织起来:伴随着“寻根文学”热潮的是追寻中国古典文化根基及民族精神的强烈冲动,这种寻根冲动倾向于把个体非理性本能、民族原始巫术根基及边缘奇幻与神秘力量等潜藏的文艺动力源发掘出来。这种包含多重复杂力量的文艺动力源对于已有的简单而朴素的情感主义传统,势必形成剧烈摇撼。文学中除“寻根文学”追求原始的奇幻与神秘情感外,一批“后朦胧”诗人把情感从高雅层面推向日常生活(如于坚和伊沙等);马原、苏童、余华、莫言、刘恪等“先锋小说”作者则借助魔幻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外来感召,在新的“间离语言”中重新书写已经变得隔膜的情感;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等的“新写实小说”让原本炽热的情感在日常生活琐事的磨蚀中冷却到几乎零度。显然,“主体性”和“向内转”等情感主义思潮竞相激荡的结果,是意料不到地迫使原本统一的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情感主义走向破裂:原始主义、日常主义、先锋主义、后现代主义分别成为上述文学新潮的基本情感呈现模式。
从王朔的辉煌一时的小说写作中,可以见出情感主义的破裂点和后情感主义的生长点之间的交汇。从《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空中**》(1984)开始到随后的《浮出海面》(1985)、《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6)、《永失我爱》(1989)等,可以见出情感主义原理继续控制的痕迹。但正是在此期间,一种新的情感方式已经在旧的情感主义园地上生长了。从《橡皮人》(1986)开始,主要以《顽主》、《一点正经也没有》(1989)、《你不是一个俗人》(1992)及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1991,与人合作)等为标志,王朔的写作在80年代后期出现重要转折——凭借独特的“调侃”拉开了中国当代后情感主义潮流的闸门。尽管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1992)体现回归情感主义的某些迹象,但就在文坛产生的主导性影响而言,在调侃中生成的后情感主义毕竟已成为王朔小说的鲜明特征。后情感,在王朔这里正是可以替代的情感。如《顽主》所示,连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都已成为职业公司的日常商务活动从而可随意替代时,情感的真实性或本真性就被彻底消解了,转化成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话语虚拟,甚至是由商界操纵的商务过程了。这种自觉地替代、虚拟或操纵的情感,显然正是情感主义破裂后兴起的一种新型情感即后情感。根据《顽主》改编的同名影片于1988年上映,宣告这种新兴的后情感主义进入**。而受王朔精神主导的电视连续剧《渴望》(1990)和《编辑部的故事》(1991),则报道了这种新的情感主义向核心媒体电视蔓延的讯息。两剧的出人意料的巨大轰动及其与新的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成功协调,宣告了如下事实:以轻松的游戏态度成批生产后情感主义美学的文化产业已经完成转型,并且随即确立其在媒体王国中的霸权。
但是,后情感主义的真正高潮出现在20世纪与21世纪相交的世纪转折时刻,即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1997)和张艺谋执导的《英雄》(2002)中。前者据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正是在这部直接诠释王朔精神、以当代都市生活为场景的冯氏影片里,那曾经在80年代与文化、历史、传统、沉思等紧密相连的本真情感,在“好梦一日游”活动中被替代、稀释或变形为后情感。这部低成本影片竟然以1000万元一举夺取国产片票房冠军,表明冯氏后情感主义美学在近年都市影片中赢得了最显著的成功。而在这方面张艺谋到底通过《英雄》证明了自己。围绕三男两女而发生的刺秦故事,颇有些类似于《甲方乙方》的三男一女模式及其后情感姿态,只是背景挪到了遥远的战国年代、“好梦一日游”变成了刺秦。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部影片里比包括冯小刚在内的其他任何中国导演都更卖力地标举和演绎视觉凸现性美学,体现了凭借中国视觉流及其后情感主义美学而一举征服国内外观众的勃勃雄心。结果,张艺谋不无道理地暂时赶上并越过冯小刚而成为后情感主义**美学的新的成功者、当今后情感时代“天下第一剑”。可以说,《英雄》凭借其神奇的2亿5千万票房业绩而成为一个无可争议的`醒目路标,标志着中国**的后情感主义美学被推演向一个几乎登峰造极的绝境,蓦然回首间,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早已悄然置身在后情感时代。
置身在后情感时代而叩探后情感主义,这本身就面临观察距离太近的问题,但话又不能不说,因为此时的言说也许可以抛砖引玉。随着后情感主义的强硬雄起,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情感家族势必因新成员的加入而形成新关联域。这一情感家族是在广义上使用的:大凡文艺作品都不得不表现人的情感,无论直接间接强弱浓淡。即便是后情感主义,归根到底也还是情感的一种呈现形态。只是它的出现造成情感家族的结构性转型与重组。具体看,这个广义情感家族内部应当有至少四名成员:情感主义、非情感主义、隐情感主义和后情感主义。情感主义是那种有关文艺必须表现主体本真情感的话语,其经典形态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非情感主义则是那种有关文艺只能通过语言而暗示情感的话语,其代表是崇尚语言的暗示效果的象征主义以及其他一些带有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隐情感主义则竭力让对象自己展现自己而主体毫不动情,形成冷眼旁观格局,其诠释者为新写实主义(如“新写实小说”)。如果说非情感主义中仍有主体角色、只是这主体被移置于语言系统中,那么,隐情感主义则力图把主体情感移出文本陈述之外、造成所谓无主体的客观“还原”效果(尽管这事实上无法做到)。后情感主义建立在一种新的美学信念基础上:文艺可以替代、虚拟、转让或出售情感。其代表是后现代主义及大众文化浪潮。情感主义诚然也主张想象或虚拟,但它毕竟认定这种想象或虚拟可以传达人的本真情感及人类现实的“本质”;而后情感主义则不相信本真情感及人类现实“本质”的存在,洞穿经典情感主义的人为假定实质,转而索性把情感话语碎片用作日常想象、虚拟、戏拟或反讽的原材料,并且成批生产这种替代或虚拟的情感。与非情感主义竭力“逃避”情感、隐情感主义尽量冻结情感不同,后情感主义热衷于成批生产虚拟性情感。在后情感时代,情感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只不过这种所谓情感已经成为情感的替代品而不能当真了。
后情感可以理解为一种替代、虚拟或构拟的情感。继《顽主》的三T公司之后,《甲方乙方》讲述姚远(葛优饰)、周北雁(刘蓓饰)、钱康(冯小刚饰)、梁子(何冰饰)四个自由职业者开办一项“好梦一日游”新业务,帮助消费者过一天“好梦成真”的瘾。这本身就意味着,情感在这里已经不同于以往的“真情实感”,而是一种情感替代品,是可以由商家操纵、虚拟及买卖的虚拟性情感即后情感了。试营业时立刻招来突发奇想的顾客:卖瓜的板儿爷想当一天巴顿将军(英达饰);厨子(李琦饰)因为生在和平年代一直梦想成为宁死不屈的义士,体会一天被捕、严刑拷打、英勇就义的滋味。这就把这三男一女忙得团团转:刚脱下美军伤兵服又换上清兵制服;时而是准备打仗的将领,时而变成讨巧卖乖的卫兵;白天开吉普背电台在坦克土路上颠簸,夜里驾驶老式吉姆车闯入民宅去抓人。由于没经验而闹出很多笑话,漏洞百出。这项“好梦一日游”业务逐渐走上正轨:先是通过“爱情梦”帮助失恋者恢复自信,接着借助“受气梦”教育大男子主义顾客,再利用大款想做“受苦梦”、明星想做“普通人”的梦幻对社会上某些群体展开嘲弄。上述事件所体现的“情感”都带有明显的后情感成分,而接下来在帮助顾客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这四个人从开心与好玩中渐渐重新投入并发现自己的“真情”。到最后,为帮助身患癌症的无房夫妇做一个“团圆梦”,他们竟将自己准备结婚的新房真情地贡献出来。于是,观众得以目睹情感如何起初以后情感面目出现、而后又再生为情感。在这个后情感时代,影片如果开初就来结尾那种真情感,观众不大愿意接受,因为他们已经不相信这种“骗人”的人为假定了;而正是在后情感调侃或戏拟语境中,正是在对经典情感主义加以戏拟之后,“劫后余生”的情感才轻易地被观众认可了。这表明,后情感并非不要情感,而是消解后再生的、被再度包装供观赏的情感;同时,后情感中并非没有情感,而是在虚拟的情感中再生的情感残片。冯小刚在精心打造当代市民后情感方面堪称行家里手,在**界是比开创者王朔本人更到位、更有力和更具影响力的后情感主义诠释者。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作为一种虚拟的情感形态,后情感在当前有其适合的表现方式。在媒介上,可以开辟大量休闲与娱乐节目(如“欢乐大本营”、“开心词典”、“幸运52”)的电视无疑是它的核心媒介;可以双向聊天、在虚拟空间里游戏的因特网成为其咄咄逼人的新锐媒介。在语言上,一些文学作品以流畅的语言批量复制都市流行情感,广告和流行歌曲不断移置或打造传统情感主义的如诗语言或言情语言。在这里,经典情感被仿制和转化成消费对象。在艺术形象上,无个性的类型形象和没有原本而可以无限复制的类象很容易就让公众眼花缭乱。而在视点上,公众也似乎早已与过去情感主义时代习惯的深情“注视”告别,转而不停地“闪视”一幅幅快速移动的视觉碎片。
上面一直在使用的关键词“后情感”(postemotion)与“后情感主义”(postemotionalism),来自社会学者梅斯特罗维奇(Stjepan CMetrovic)的《后情感社会》(postemotional society,1997)。在他看来,“当代西方社会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其中合成的和拟想的情感成为被自我、他者和作为整体的文化产业普遍地操作的基础。”他认为西方社会已进入“后情感社会”。这种“后情感社会”的明显标志之一,是全社会已经和正在导向“一种新的束缚形式,在现时代走向精心制作的情感。”也就是说,人们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被文化产业普遍地操纵了,“不仅认知性内容被人操纵了,而且情感也被文化产业操纵了,并且由此转换成为后情感。”(梅斯特罗维奇:《后情感社会》,伦敦:塞奇出版公司,1997,8页)。在后情感社会,后情感主义成了人们生活的一条基本原则。“后情感主义是一种情感操纵,是指情感被自我和他者操纵成为柔和的、机械性的、大量生产的然而又是压抑性的快适伦理(ethic of Niceness)。”(梅斯特罗维奇:《后情感社会》,伦敦:塞奇出版公司,1997,44页)。快适伦理这个词很有意思,它凸现出后情感社会的日常生活的伦理状况。它追求的不再是美、审美、本真、纯粹等情感主义时代的“伦理”,而是强调日常生活的快乐与舒适,即使是虚拟和包装的情感,只要快适就好。快适伦理堪称后情感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
当前我国社会状况与西方社会并不相同,是否进入“后情感社会”有待考察,但是,我国文艺和文化中已经形成后情感与后情感主义潮流,从而呈现出一种后情感文化现象,却应是不争的事实。以小说和**《顽主》为先声,以《甲方乙方》和《英雄》为典范标志,后情感主义借助强劲的票房势头和社会影响力俨然已成当今中国社会审美时尚流的新霸主,并且打造出以“快适伦理”为核心的审美新时尚。这既是一种后情感文艺,也是一种更宽泛意义上的后情感文化。后情感文化一词比社会学家乐意采用的“后情感社会”涵盖范围略小,主要是指与文学、**、电视、广告、音乐等符号表意系统的建构作用密不可分的、以后情感现象为主要标志的新生活方式或新生活时尚流。当初由《顽主》、《你不是一个俗人》、《编辑部的故事》和《甲方乙方》等文艺作品创造的三T公司、“好梦一日游”、《人间指南》编辑部等虚拟生活景观,如今早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过程与文化时尚的实际组成部分;而你如果不跟随公众涌进**院欣赏张艺谋《英雄》视觉盛宴,就可能自觉大大落后于这股奔腾而来的时尚生活流。后情感文化注定了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可以说,以后情感主义为核心的后情感文化,已经在以通俗消闲为宗旨的大众文化(如通俗诗歌、畅销书、流行歌曲、**、电视、网络文学等)中奔涌成浩荡主流,同时,即便是在崇尚个性创造和形式实验的高雅文化领域也已暴露出自身的斑斑踪迹。当然,后情感主义在当前文艺界不可能一统江湖,而是与情感主义、非情感主义、隐情感主义等形成碎片共存格局。我们不得不置身在以后情感为主流的多元情感共存的文化状况中。
在当前多元情感状况中考察后情感主义和后情感文化对于新世纪文艺理论的挑战,涉及许多方面,而这里只是初步提出问题。1、就情感在文艺中的性质而言,传统的本真情感不得不面对替代情感、虚拟情感、情感操控、情感兜售等新问题,与此相连的是有关后情感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产业学、商学等话题。2、就情感在文艺中的表现来看,作家艺术家似乎可以不必追求情感表现的真实,而只需要按都市公众的娱乐需要而成批模拟、复制和生产“情感”就是了。此情与往昔之情还能同日而语吗?它们之间的冲突与调和可能成为新世纪文艺理论的兴奋点之一。3、在情感与媒介的关系上,随着电视和网络这两种大众媒介分别充当核心媒介和新锐媒介,情感很容易被大众媒介产业及相应的社会情境所操控,变异为传统情感的替代或虚拟品即后情感。4、在情感与语言问题上,在以流畅和有趣为特色的语言中表现的情感,尤其投合于浮浅的感官快适满足。5、在情感与真实问题上,情感已不必指向以往至高无上的客观真实,而只需满足公众的快感欲求就是了。6、在情感与善的问题上,动情的可以不必是善的,而完全可以表现为恶的形式,如大量生产供公众欣赏的恐怖、暴力或凶杀等娱乐节目或产品。同时,动情的也可以不对人们的共同体伦理建构与调整发生任何实际的有益影响。7、相应地,在情感与美的问题上,感动人的常常是仅仅投合即时感官快适的审美对象;而且,这种令人感动的东西可以不必是美的或审美的,而完全可能是“丑”的。这种“丑”当然不再是经典美学确立的那种“化丑为美”的审美之“丑”,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丑本身。如今的文化产业部门相信,公众安全地观赏被尽情地展示或陈列的丑,本身就可以获得一种情感愉悦,而真正的美应当是什么则完全不需要考虑。对这样一些后情感话题展开积极的批判性思考,应当可以为新世纪文艺理论的进展提供新的空间。
《庭外·盲区》大结局和《庭外·落水者》第一集在18日晚同时上线,AB单元无缝衔接,亮出了国产悬疑剧的全新打法。先登场的A单元“盲区”仅仅六集,主角是法官鲁南,追踪他参与一次死刑复核的过程,炫目的节奏以及格斗、追车等动作戏码带来了酣畅淋漓的爽感。六集虽是短剧甚至可称迷你剧,但对于16小时而言,却是不短的篇幅,需要填充足够丰富的信息,也要调用多样化的情节铺陈方式,让故事的推进更带感。可惜,对一部核心是悬疑的剧作来说,当逻辑出了纰漏,再多形式上的创新也可能落入炫技之嫌。
悬疑剧能有多带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作者:王彦
《庭外·盲区》大结局和《庭外·落水者》第一集在18日晚同时上线,AB单元无缝衔接,亮出了国产悬疑剧的全新打法。
先登场的A单元“盲区”仅仅六集,主角是法官鲁南,追踪他参与一次死刑复核的过程,炫目的节奏以及格斗、追车等动作戏码带来了酣畅淋漓的爽感。随后开篇的B单元“落水者”14集,更多站在律师乔绍廷的视角关注人物、展开一幅行业画卷。AB单元既不均分时长,也非同样风格,但共享鲁南和乔绍廷这两个主要角色,同属编剧指纹打造的“津港宇宙”。在剧名“庭外”的统揽下,这部分别以法官和律师为第一主人公的系列剧把叙事的主战场搬到了法庭之外,讲述同一时空下两个各自独立却又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故事。
够短、够新、够快、够刺激,加之导演张黎营造的画面质感,《庭外·盲区》的初始观感的确是惊艳的、是爽的。这也就不奇怪,A单元大结局次日,“一口气炫完6集盲区”的热搜词条里,一片国产悬疑“年度最佳”的赞誉。可一旦直觉从高密度信息的刺激中缓过神来,理性会发问——戏的“盲区”是不是大了些?
如同狂飙的列车,掠过无数风景、载着观众冲往真相
《庭外·盲区》的故事框架不复杂:最高人民法院的刑庭法官鲁南短暂出差南津,向庭长当面汇报工作时,被要求帮忙参详一桩碎尸案凶手的死刑复核工作。他在南津逗留的时间有限,于是这趟追索真相之旅实际上是一场16小时内的极限破案。六集虽是短剧甚至可称迷你剧,但对于16小时而言,却是不短的篇幅,需要填充足够丰富的信息,也要调用多样化的情节铺陈方式,让故事的推进更带感。
曾执导过《大明王朝1566》的张黎是第一次试水短剧,但考究的手艺和利落节奏与他的经典作品是一脉相承的。编剧指纹的成名作《白夜追凶》是近年来国产悬疑剧绕不开去的高峰之作。编导携手,《庭外·盲区》六集篇幅,每集短则40分钟,长的一小时,从断章的气口到悬疑铺设的节奏,都不乏策略和巧思。
第一集,介绍人物、抛出疑问。九年前的杀人分尸案,凶手田洋早已落网,并进入到了高院的死刑复核阶段。但凶手一直声称主谋另有其人,是个叫李梦琪的女人。蹊跷的是,后者早在七年前就不知所终,而另一个叫陈曼的走私集团头目与田洋的公司过从甚密。陈曼突然出现的时间点及其整容史,似乎都在暗示她就是李梦琪的变身。与此同时,公安局会议室里的微妙氛围,以及田洋辩护律师冉森的叙述,又都在鲁南和观众心里,埋下了对刑警队副队长吴涵的怀疑种子。谁是李梦琪,她在哪儿,她是否真是凶案的主导,警队内是否存在走私集团的保护伞……疑问扑面而来,观众形容“一集入魂”。
随后,漱口水、雪花膏、黑莓手机、车钥匙,线索接连浮出水面;执着的律师、可疑的妻子、心狠手辣的女头目、针锋相对的两位刑警队负责人,悬疑迷宫的线头越发庞杂,“没有一帧废镜头”具备了触发“烧脑”的条件。各路常见不常见的刑侦手段也一一上线,包括但不限于借卧底瞒天过海,法官与律师隔空上演李代桃僵,又在水落石出后贡献追车戏码等等。而主线之外,不断的闪回、假设、幻境混杂在一起,虚虚实实,和16小时内线性发生的现实一同构成了观众称道的“一步一反转”。
在频繁切换的画面信息和接连的反转中,推理的过程变得次要。剧情进展如同狂飙的列车,掠过无数风景,急速推进,直到载着观众呼啸着冲往真相。
在故弄玄虚与拍案惊奇之间,严密的逻辑就是楚河汉界
只是,把快节奏、烧脑,当作评价悬疑剧的至高标准,这就是对的吗?倘若那些颇具匠心的设计是对人物逻辑、故事逻辑的悖反,那么解谜过程中的烧脑还能换来终章时的拍案惊奇吗?对于《庭外·盲区》的六集,答案可能是值得商榷的。
必须承认,剧作对于鲁南和乔绍廷这两位AB单元各自的男主,都投以了偏爱。鲁南兼资文武,潇洒刻进了骨子里。文,他能勘破两地刑队忽略的蛛丝马迹,也能凭对方三句提问以及自己05秒的迟疑就断定底牌泄露,还能在16小时东奔西走的间歇,过目不忘捕捉到案卷里的重要信息、乔绍言的档案要素;武,每集开头的闪回镜头拼出了他身为退伍士官、能以一敌三的人物前史,真相大白后又将他车神的形象渲染十足。再看乔绍廷,虽是《庭外·落水者》的男主,但在盲区单元,他的高光时刻就早早安排上了。头一回与津南刑警队打交道,他就能在女魔头眼皮底下和监控警员们打一出天衣无缝的配合。更遑论,他和鲁南间的无预演对话,字字高能、句句指向弦外之音。
相比鲁南和乔绍廷亮眼的主角光环,吴涵、乔绍言等配角都在不同程度背离了人物自身的逻辑。吴涵的判断力飘忽不定,她能在围堵陈曼时布控有力、带队建功,却也在缉拿冉森的重要关头出昏招,间接导致江啸被害。如此波动的指征,仅仅在于为配合鲁南或衬托鲁南。乔绍言被放大了角色情绪化的一面,她在办案中过于高冷,却又在得知李梦琪早已亡故时当着所有人的面流露悲恸。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情绪时常外露的刑警队政委是曾经完成两年卧底任务的人。
更耐人寻味的在于故事逻辑。如果说实时追剧过程中高密度的节奏和信息量掩盖了逻辑漏洞,那么在复盘剧情时,迷雾散去,纰漏不少。小到冉森最后时刻往警车上放的钥匙意欲为何,大到九年前的分尸案目击证人口中的“女”嫌疑人何在,剧作留下太多未解之谜。这使乔绍言抛开程序正确、私自异地查案,显得牵强又刻意;也使得陈曼的戏份,在主线尚存迷雾重重之际,显得画蛇添足。
《庭外》A单元取名“盲区”。剧作给出至少两层“盲区”的呼应,序章里的交通事故始于后视镜夹角的盲区,它在最后成为鲁南的制敌一招;冉森此前能逍遥法外,利用的也是两地刑警对于他身份信息认知的盲区。可惜,对一部核心是悬疑的剧作来说,当逻辑出了纰漏,再多形式上的创新也可能落入炫技之嫌。在故弄玄虚与拍案惊奇之间,严密的逻辑就是楚河汉界。经不起推敲的逻辑推理,终究是悬疑列车的一次“脱轨”。(王彦)
来源: 文汇报
悬疑剧能有多带感相关阅读:
悬疑推理剧,还要强加谈恋爱情节!电视剧《真相》女主人设太下头
我真的对国产这类型的剧失望了,前期节奏超级紧凑,后面从白宇起了开始所有人都不正常了,案子也不好好破了,开始解谜游戏。
主要是他的选题,从检察机构,主要是检察技术人员的角度切入。
一般从专业技术领域入手,剧本都不会太好写,太多细节需要考究,但真相的内容做得还是不错的,每个情节上都做到了足够的严谨和专业。
作为一部刑警队悬疑主题的电视剧,《真相》的侦破全过程并没有什么诱惑力。
悬疑推理剧,还要强加谈恋爱情节!让我看到二集就想劝退了,编剧真是没剧情可以写了吗?男女主强行沾一起。
那么大的城市,林远昊(陈星旭饰)租了林岚(盖希饰)家的房子,而女主的姑妈明知道女主没走,把房子租给一个男人了,就这么恰好,男女主住一起了,而女主又又看不惯男主搞事情,典型的欢喜冤家的情节。
很想问,明明是主打悬疑推理剧的网剧,为什么要强行添加谈恋爱的情节?
如果不强行谈恋爱,会合乎逻辑很多。毕竟来看悬疑的观众,并不是要看爱情你侬我侬,不让我去看玛丽苏不好吗?
再来说说女主的人设,为了强调女主的成长给女主设计的一些剧情真的很下头。
女主面对宋白羽,提到案件有关证据,观察宋的表情,在第二天自己做出同样表情去问心理组,这件事情,我就直呼长见识了。
你把关键信息透露给宋白羽我就先不开骂了,你的做法是做出相同表情去问心理组“宋心里是不是有鬼”,这种没有专业含量的举动,我都要先对你的智商点个赞了。
再说对于木先生的推演,女主那操作和不稳定的情绪,各种冲动不谨慎毫无专业性,还经常性哭和失控,不是不能失控,但是不能总失控吧!让我觉得她都不配当一名合格的公检人员。
女主作为一个检察院的技术员,感觉真的很不专业,做一些违规举证的事情。很想问问:真的是凭自己的实力考到司法机关的吗?
查案就问问题,还是特别基础的问题,莫名其妙就对男主有敌意,甚至都不需要带脑子的那种。不知道还以为男主欠你一百万呢?
每次在找证据的时候,就会否定别人,自己还啥也找不到。
当证据指向秦修文的时候,她犹豫不决的样子我都觉得可笑。
你们想想,一面是自己坚持了十几年就为了找出杀害她爸爸的凶手,一面是宛若亲人的叔叔,她是在犹豫什么?
还怕什么自己跑去海边,演出那种挣扎。
去掉女主的线,这个剧就完美了。
我很想问编剧:能不能给我个正常的女主!这个女主为整部电视剧的基调降低了好几个层次。
剧情里面破案的比重甚至和女主内心戏比重持平甚至更少,以后选角真心得注意点吧,看看骨语还有法医秦明等等的选角,真的难以言喻。
麦金太尔教授洞察到:“当代道德话语最显著的特征乃是它如此多地被用来表达分歧;而这些分歧在其中得以表达之各种争论的最显著的特征则在于其无休无止性。麦金太尔的意识是说,这类争论不仅没完没了(尽管它们的确如此),而且显然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在我们的文化中似乎没有任何理性的方法可以确保我们在道德问题上意见一致。” 麦金太尔教授的这一洞见显然点到了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死穴。在现代社会,道德哲学无疑是哲学学科中的一门显学,然而,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与道德相关的问题和现象时,道德哲学不但无法给出普通人一种明确的回答,反而扩展了不同道德理论之间的分歧。
为了向人们更好地阐述他对于当今道德哲学的这一洞见,他列举了三个在当代道德争论中经常提到的例子来详细阐述他对于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看法。这三个例子分别是:正义战争,人工流产,公费医疗和教育。在这三个例子当中,支持的理由和反对的理由同样充分,谁也无法说法谁,通过对这三个事例的进一步考察,麦金太尔教授发现,以这三个事例为代表的道德争论和分歧共享三个特征。一,三个争论中的每一个例证在概念上都是不可公度的(incommensurability)不可公度性又称不可通约性,是从数学上借用来的术语。举个例子说,如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为√2,是一个无理数,对角线√2与边长1之间没有共同的度量单位。哲学中借用这一概念来说明在各个特定理论体系中,概念、原则、结果、方法、论证、结论都是自成一体,与另外的体系大不相同,设法归结到一些最根本的一致的意义元素上面,导致了不可比较,不相容(接受一种,就要排除另一种)(参见高国希P9页)在这里,麦金太尔教授像说明每一道德论证在逻辑上都是有效的,活真,很容易通过推演达到这一点。所有结论的确都源于各自的前天,但是,对于这些对立的前提,我们没有任何合理的方式可以衡量其各个不同的主张。;二,三个道德论辩无一不是旨在做出一种非个人的合理论辩,从而通常都以一种适合于非个人的模式出现。麦金太尔教授认为,道德命令的说服力与特定情况以及话语的个人语境有关,而非个人模式预设了非个人的标准,非个人标准与说者和听者的语境,爱好,态度无关,这也意味着某种可普遍化。当我们把当代道德言说与论辩的第二个特征与第一个特征放在一起时,当代道德言说与论辩中所弥漫的自相矛盾的气息就透露出来了。三、这些争论中所展开的诸对立论辩在概念上具有不可公度性的不同前提,有着极为多样的历史起源。
面对道德争论的这三个特征,麦金太尔教授认为:充斥于我们道德话语中的所有各种概念原本都处于更大的理论和实践总体中,而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些道德话语从它们发挥作用的语境总体中剥除了。此刻,我们不得不怀疑,我们所面对的不过时各种道德话语的大杂烩。这样,现代道德争论的上述特征就和麦金太尔教授对于现代道德哲学所断言的原初假设之间确立了某种关联。
但是,麦金太尔也意识到,对于他的这一判断,当今的道德哲学家们是很难接受的,他们可能会说,甚至会反唇相讥:当代道德争论中的无休无止性是合理的,因为一切道德的论辩,甚至一切评价性的论辩,都是且始终必然是合理地无休无止的。某些当代道德分歧不可能得到解决,因为这类道德分歧在任何时代,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能得到解决,那些被你所视为我们文化中需要某种特殊的,或许是历史的解释的偶然特征,实际上是所有评价性话语的文化的必然特征。
当代道德哲学家的这种反驳,带有典型的情感主义的倾向。在麦金太尔看来,这种情感主义的道德哲学对道德哲学的发展所构成的挑战是尤其需要我们面对的。那么,现在的问题是,究竟何谓情感主义呢?情感主义对于道德哲学是如何理解的呢?情感主义都有那些理论旨趣呢? 麦金太尔认为,情感主义是这样一种学说:所有的评价性判断,尤其是所有的道德判断,就其具有道德的和评价性的特征而言,都无非是偏好的表达、态度和情感的表达。 从麦金太尔对于情感主义的这种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情感主义者把一个具体的道德判断区分为道德的要素和事实的要素两部分,在事实领域存在着一些合理的标准,借此,我们可以确保在何者为真,何者为假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然而,表达态度或情感的道德判断既无真,也无假,道德判断中的意见一致并不是由何种合理的方法来保证的,因为根本就没有这种方法,相反,它完全是由对待不同意见的情感或态度造成某些不合乎理性的影响来保证的。我们使用道德判断,不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而且恰恰要对他人造成这样一种影响。这样以来,严肃的道德判断就成了个人主观好恶的表达。
按照这种理解,情感主义就是一种自称对所有诸如此类的价值判断做出说明的理论。对于这种理论,麦金太尔内心充满了担忧。显然,如果情感主义是正确的,则一切道德分歧都是合理地无休无止的,同样,如果一切道德分歧真的都是合理地无休无止的,那么我在前面所提到的当代道德争论的某些特征就不是当代所特有的了。
如果真像麦金太尔所理解的那样,道德话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的问题就不再有意义了。那么,情感主义这种对于道德哲学的解读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人们又是如何接受了情感主义的这种对于道德哲学的解读方式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对情感主义的成长史进行一次大致的了解,我相信,了解情感主义的发展历程也是读者们所关注的问题。
万俊人教授在《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一书中,对于什么是情感主义有一个比较中肯的介绍。情感主义伦理学(Emotionalist ethics)是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的典型理论形式之一,它的理论宗旨在于,把伦理学作为一种非事实描述的情感,态度或信念的表达,以为它不具备逻辑与科学那样的普遍确定性和逻辑必然性。因此,伦理学的命令不属于科学命题的范围;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伦理学命题是事实的陈述,那么它既不具备命令的意味,也不提供普遍的行为规范。因为,科学只提供真理,不提供行为命令。所以,伦理学不具备科学性、知识性和规范性特征。换言之,反自然主义、非认识主义和反规范性是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特点所在。 当然,在这里,万老师主要是在元伦理学的整体背景下来理解情感主义伦理学的,这是其不足之处,其实,在西方伦理学发展史中,情感主义的道德哲学在休谟那里就得到了发展。他在《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一书中所说的情感主义主要指的是新情感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罗素、艾耶尔、卡尔纳普、赖辛巴赫、史蒂文森等。在中国学术界,对于情感主义的探讨并不是很多,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情感主义的思想旨趣,在这里,让我们看看上海辞书出版社所出版的《伦理学大辞典》是怎样介绍情感主义的。在该书的第678页,编者是这样介绍情感主义的:
情感主义:新实证主义伦理学派之一。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在英美及西欧各国流行很广。代表人物有:罗素、艾耶尔、卡尔纳普、赖辛巴赫、史蒂文森等。他们在探讨基本伦理概念善、义务、正当的意义时,认为这些伦理概念与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均无联系,是根本不能定义的。艾耶尔等认为伦理词没有描述意义,只有感情意义。史蒂文森虽然承认伦理词有描述意义,但认为这种描述意义随使用场合而异。伦理词主要表达对评价对象的称赞和不称赞的态度。情感主义者把道德看作个人情绪的表现。认为任何道德命题只表达说话者的情感。无论是道德评价判断(“节约是美德”),还是道德规范判断(“应当守信”、“不许欺骗”)都不反映什么东西,所表达的只是说话者的道德激情、意愿、态度和立场。道德判断的功能是激发、命令、劝说或感染听者,使他领会说话者的情感,或完成说话者所希望的行动。因此,道德判断在逻辑上是假判断,不具有认识意义,不能用事实和经验来检验。伦理学不是科学,只是表达情感的特殊领域。伦理学和科学的区别就在于伦理学的基本材料是情感和情绪,而不是知觉和经验。任何道德判断都没有客观标准,所以,要求人们做客观上正确的事是不明智的。
那么,情感主义是合理的吗?如果情感主义是合理的,那么,麦金太尔企图从理论上消灭道德分歧的企图就是没有意义的。其“追寻美德的谋划”也就变得不可理解了。面对情感主义的挑战,麦金太尔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在麦金太尔看来,情感主义至少因为以下三个极为不同的原因而明显地失败了。首先,倘若这个理论是要通过参照某类句子被言说时表达各种情感和态度的功能来阐明这类句子的意义,那么,这个理论的一个实质部分就必然在于识别和描述这些情感或态度。但是,迄今为止,一切企图辨别相应类型的情感或态度的尝试都不可避免地陷入空洞的循环。
其次,作为关于某类句型之意义的理论,情感主义一开始就从事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因为它致力于将两种表达个人偏好的表达与评价性(包括道德的)表达描述为在意义上是等同的;但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这两种表达在我们语言中的特定功能主要原因彼此之间的对比和区别。而且,我们有很好的理由在所谓个人偏好的表达与评价性的(包括道德的)标准之间做出区分。
最后,情感主义理论旨在成为一种有关句子意义的理论,但是,从特征上讲,情感或态度的表达是一种无关乎句子意义而只关乎其在具体情景中的使用的功能。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麦金太尔觉得我们并不能把情感主义当作普遍的真理来接受,而只能将情感主义作为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理论进行考察。虽然情感主义已经具体体现在我们的文化中了,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内容与社会语境的一部分。在麦金太尔看来,具有特殊关系形式和话语模式的情感主义的产生与社会中某些关键性事件改造、分裂并广泛地置换了道德有关。这些事件其实是哲学史中的事件,因此只有通过对那一部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我们才能够理解当代日常道德话语的特殊性是如何形成的,从而,才能够理解情感主义自我又是如何找到一种表达手段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