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
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叫直抒胸臆。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根据作者抒情时所借用的对象,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三大类。
诗人借助多种艺术技巧,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 如李白的《赠汪伦》和刘禹锡的《竹枝词》,都是在叙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的抒情方式。所不同的是:前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比喻“汪伦送我情”,后者巧用谐音双关“道是无晴却有晴”,将恋人之间若明若暗的爱情表现得真切动人。
扩展资料: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藉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形象,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托物言志
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
如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
如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借梅议政,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就是通过刻画餐风饮露的秋蝉的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
借史抒情
如张可久的《[中吕] 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曲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苏轼的《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如此。还有一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如此。
抒情方式大致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分4种,分别是因事缘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抒情是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抒情方式
1、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2、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是指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为感叹述怀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先写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发对景物的感受,然后再描写景物。
3、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一、什么是抒情散文?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二、抒情散文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抒情散文是作者激情的鲜明表现,换句话说,就是“文中有我,重在抒情”。 2、诗情画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3、立意清新,精心结构。 4、抒情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具体地说,即: ①托物抒情; ②因事(人)抒情; ③借景抒情。 5、语言有准确、简练、形象、生动、音律优美的特色,是诗一样的语言。三、抒情散文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1、参游式。套路模式:参游起因→参游见闻。代表篇目《难老泉》。特点:作者是文中的穿线人,由作者的目击联想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注意:一要注意众多的景物应以作者行踪为线串联起来,移走换景,景不离步;二要注意每进一步,地点要交代明确,描写要虚实相间,这样才能清晰而深广;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使用,众多的景物要详略得当,详处着力描写,略处简要概述。 2、静赏式。套路模式:进入景点→依次静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代表篇目《荷塘月色》。注意:一要注意进入景点的缘由要自然,最好能点到主题上;二要注意多角度写主要的景物,至少要有三个角度;三要注意使用联想,旨在与开头所交代的缘由相照应,用抒发情感的方式来深化主题。 3、象征式。套路模式: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代表篇目是《白杨礼赞》。特征:一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左象征之人;二是卒章显志,篇末点旨。 4、情索式(并列式)。套路模式:情的缘起→情的积蓄→由情至人→情的归结。所谓情索,就是以情为线索,来连缀景物。代表篇目朱自清的《春》。特点:看似处处写景物,实是处处借景抒情,只是为情感找一个假托物而已。关键是要善于将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个方面,从若干个点上来抒情。 5、怀念式。套路模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抒怀念情。代表篇目郑振铎的《海燕》。特点:借联想来写怀念中的景物,表达寄寓在这一景物上的情思。应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相似或相同的另一景。另一景中寄寓着作者的主要情感。这样就使文章内容的含量增大。运用这一式抒写怀念家乡、母校、亲友之情均可。 6、叙史式。套路模式:一语统篇→分叙史实→抚今抒情。代表篇目《土地》。
首先,抒情作文情感动人,这类作文以抒发情感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的感情直观的展现出来,比如童年经历,自然感怀,母爱的赞美,或者对流年似水的淡淡感伤等。
其次,抒情作文语言动人,这类作文语言十分优美,文采斐然,各种修辞手法以及文学手法的运用比较多,有一种韵味美。
最后,抒情类作文景物动人,通过渲染景物,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来表达人的情感和心境。
动人的感情,细腻的语言,迷人的画面,让一篇抒情作文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概念阐释 抒情性散文是散文中最常见的一类,注重表达思想感受,向来备受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推崇。它是指因景感怀、因物或因事(人)感怀,以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文章。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文风多空灵飘逸,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抒情性散文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人)抒情三类。抒情性散文往往借助写景状物或事情细节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物、事(人)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都是为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服务的。抒情性散文常常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表现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融会;或托物言志,有所寄托;或借事(人)言情,情因事发,以达到抒情的目的。较其他散文而言,抒情性散文的感情更加强烈,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富有诗情画意。
鉴赏目标
一、鉴赏抒情性散文的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散文常常边写景边抒情,或在集中写景之后集中抒情,或在写景之前谈自己的感受,或这三种方式综合使用。
二、鉴赏抒情性散文的线索。抒情性散文的线索一般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我们可以依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出文章的层次。把握好抒情性散文的线索对深入探讨文章主题等非常有益。
三、鉴赏抒情性散文的含蓄美。含蓄的语言富有暗示性、朦胧性和多义性。它是指“抒情从不明说,全凭暗示”,作者将深广的思想内容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同时留有余地,做到“有余不尽”“令人于言外可想”,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四、鉴赏抒情性散文的细节美。抒情性散文有许多值得用心去体味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生活中无数转眼即逝的瞬间,同时也渗透着作者细腻深沉的情感,用文字升华,定格成永恒的美,起到以点代面的作用。
五、鉴赏抒情性散文的语言美。正如诗人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抒情性散文具有诗情画意的特点,语言清新简练、生动形象、音律优美,有诗一样的雅致。
经典品读
她从不肯委屈我一秒
□三 毛
那天的风特别的大。我缓缓地开着车子,提防对面的人行道上也沾满了海水。突然,我看见了在风里、水雾里踽踽独行的母亲。
母亲腋下紧紧地夹着她的皮包,双手沉沉地各提了两个很大的口袋。那些东西是那么的重,使得母亲快蹲下去似的弯着小腿在慢慢一步又一步地拖着。
她的头发在大风里翻飞着,有时候吹上来盖住了她的眼睛,她手上有那么多的东西,几乎没有一点法子拂去她脸上的乱发。
我赶快停了车向她跑过去:“妈妈,你去哪里了,怎么不叫我?”
“去买菜啊!”母亲没事似的回答着。
“妈妈上车来,东西太重了,我送你回去。”我的声音哽住了。
“不要,你去办事情,我可以走。”
“不许走,东西太重。”我上去抢她的重口袋。
“你去镇上做什么?”母亲问我。
“有事要做,你先上来嘛!”
“有事就要去做。我语言不通,不能帮上一点点忙,看你这么东跑西跑,连哭的时间也没有,你以为做大人的心里不难过?你看你,自己嘴唇都裂开了,还在争这几个又不重的袋子。”她这些话一讲,我的眼睛便湿透了。
母亲也不再说了,怕我追她似的加快了步子,在大风里几乎开始跑起来。
我又跑上去抢母亲袋子里沉得不堪的一瓶瓶矿泉水,她叫了起来:“你脊椎骨不好,快放手。”
这时,我的心脏不争气地狂跳起来,又不能通畅地呼吸了,肋骨边的刺痛又来了。我放了母亲,自己慢慢地走回车上去,趴在驾驶盘上,这才将手赶快压住了痛的地方。等我稍稍喘过气来,母亲已经走远了。
我坐在车里,车子斜斜地就停在街心,后望镜里,还看得见母亲的背影。她的双手,被那些东西拖得好似要掉到了地上,可她仍是一步又一步地在那里走下去。
母亲踏着的青石板,是我一片又一片碎掉的心。她几乎步伐踉跄了,可是手上的重担却不肯放下来交给我。我知道,只要我活着一天,她便不肯委屈我一秒。
(选自《三毛文集》,有改动)
灵犀一点
三毛散文自然清新,毫不晦涩,具有天然去雕饰之美。此文以海边大风和水雾为背景,衬托出自然环境的恶劣。风雨中的母亲踽踽独行,“紧紧地”“沉沉地”“一步又一步地拖着”等极具表现力的词语,让读者仿佛看见了母亲行走的艰难。纵然如此,她不愿意“我”帮忙。简单又朴实的对话,既写出了母亲性格的倔犟,又写出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意,作者将记叙与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文末集中抒情:“母亲踏着的青石板,是我一片又一片碎掉的心……”进一步凸显了文章主题:母亲是那么的爱“我”,她从不委屈“我”一秒。
时文速递
薄雨清明
□简 媜
清明之后的薄雨天气,水乡居民得了很好的理由不出门。
屋瓦上,炊烟如一条游龙,惊动竹林内避雨的谷雀,以为起了雾,走了雨。
我打从街道走过,湿滑的石板拉着我的瘦影。影子浮在石上,有点人在江湖之感。
瓦檐下的民家正在烹煮什么呢?祭祖的牲礼还在,此刻或有巧妇站在灶前,料理今晚的丰宴。清明之后,邀亲族聚坐,说说生的年岁或逝者的轶事。
雨季不适合出游,雨丝湿了衣袖,步履也因吃水益加沉重。是谁家的窗口飘来一阵药香?闻来像刚起炉的参汤。是窖喜的新妇吗?还是久病短了元气的老妪?哪一户正准备迎接未来的喜事,抑或有一段难堪的事故,发生在娇美的**身上,服侍她的是当家的壮汉。
雨阵收山了,屋檐滴下水珠。闷慌的孩童纷纷夺门而出,街坊间一阵脆亮的童谣。
未出门的人忙些什么?为一场宴席愉快地躲在庖厨内?为一件远行的袄子,不能停止针线?还是卧榻上响起亲人的咳嗽声,挪起她正在拍背?
风雨无私,漂洗众家屋瓦,可又让人担忧,一寸寸洗下去,总有瓦薄的时候。届时,我若回到这里,这些人会在哪里继续他们的故事?
人世不断衍生悲欢故事;欢乐的末节带了钩,钩起悲伤的首章;而悲伤又成为另一篇欢乐故事的楔子。有了这些,使大雨中的人们懂得安分守己,与所系念的人更接近,共同品尝一桌佳肴,举杯祈求今岁平安:也借着一碗参汤,把无怨无悔的细心和盘托出,人的有情必须放在无情的沧桑之中——才看出晶亮。
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