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幼儿发展的促进者,幼儿主体性教育是以发展儿童主体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活动。培养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是各级教育的一致目标。师幼间的情感交流是促进师幼互动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幼儿而言,由于其行为的自制力和有意性较差,受情绪情感影响更明显,在师幼互动中强调情感支持和交流的作用尤为重要。《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中明确指出:幼儿之间的合作交往是维持健康心理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健康心理的必要途径。3-6岁的学前儿童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一起生活的同龄群体是培育幼儿健康心理的良好土壤。所以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与幼儿的情感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被爱,被关注,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与亲近,也证实了那句"亲其师而信其道"。四年的幼教生活,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那浓厚的师生情,那是贴心的关怀、还有无数用心交流后的感动。
一、热爱幼儿是增强师幼情感的根本前提。
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了解每位孩子的性格特点,感情世界和家庭情况。用平等的眼光去对待每位孩子,使孩子同时也喜欢你,愿意和你玩,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一日活动中要时时关注他们。哪怕一个鼓励的眼神,拉拉手、摸摸他的头,都传递着我们对孩子的爱。我们还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式,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在教育活动中及时给予孩子评价,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
二、热情与表扬是增强师幼情感的基本保证。
表扬这个词很有功利性,表而扬之,公开的赞美,是为了宣扬,知名当世,也是为了秩序的引导。家长和老师希望通过“表扬”这个手段,达到一定的目的,实现正向的教育引导目标。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正确的利用表扬这个强化手段,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古人有句话叫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说要避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活泼的语言,特别是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例如我们班的陈佳林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早晨入园时一句"老师好"总让人觉得怯生生的。针对孩子本人的特点,每天看到她来园我就面带笑容,热情得主动和她打招呼,还常常摸摸她的头和他聊上几句,久而久之她有变化了,虽然不十分明显,但能感受到她对老师的亲近,脸上的表情也自然了很多。王天昊小朋友平时不爱讲话,课堂上我主动邀请他来参加游戏活动,并给他鼓励与赞扬,奖励他小笑脸粘贴,从此他更加努力了,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理解、关注幼儿是师幼积极情感互动的基础。
人人需要理解。人们常说"孩子凭兴趣做事","儿童是情绪的俘虏",这些话用在孩子的身上非常贴切。由于幼儿时时处处要求成人给予保护,因此他们更需要成人给予理解、关怀、体贴和爱护。而且,幼儿的情感需求,常常在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感官去仔细观察,注意每个幼儿的情感流露,从中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了解孩子的心态和真情实感,培养幼儿学会积极的情感交流。
在幼儿园中,幼儿对教师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观察的非常仔细,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他们会使用自己的方法来引起老师的注意。在幼儿心中,他们十分渴望与老师亲近,得到老师的关注与喜爱,当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肯定后,他们会更加爱老师、信赖老师、依恋老师,就会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在这些行为中,孩子其实是师幼情感交流互动的主动发起者,因此,我们要理解孩子存在这些行为的原因,他们的真实用意。无论是孩子的何种言行,都是为了能与教师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教师都应该给予相应的答复。对于表白性的言行,老师可以微笑着摸摸孩子的小脑袋,冲他们点点头,清清的应答一声;对于孩子的明知故问,教师可以借机引导孩子自问自答,提升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对于孩子之间的告状行为,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或是集体进行讨论,教育孩子,提高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
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有不同的要求
语言水平的高低和年龄的差异有关,因此,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要求就应该不一样。如小班幼儿他们现有的语言水平较低,那我们组织活动中就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他们现在的语言不太完整,简单句较多,那我们在活动中就应有意识地发展他们语言的完整性以及发展复杂句。在活动操作过程中老师可根据内容进行提问:图上有谁?在哪儿?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每个人的表情是怎样的?幼儿可对问题进行单一、逐个回答,但是,一定要求幼儿的回答不是单个的词或词组,而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另外在小班下学期可让幼儿自行组织句子把刚才所讲的内容完整地讲述一次。这样,让幼儿感受到完整的句子成分,并因此养成习惯。为复杂句、长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中班幼儿的语言水平相对有所提高,要求也相应地提高,这一年龄层次的幼儿要求他们能根据讲述出中的基本情节,句子较为完整,能把中的人、事、景讲述进去,对于相对水平高一点的幼儿,应适当的引导他们使用修饰词。如:美丽的、高兴的、笨重的、急急忙忙的、快活的等。对大班幼儿的要求又进一步提高了,在活动中要求幼儿能理出故事的逻辑顺序,对语言的组织要比较流畅、完整、次序适当、无逻辑错误。另外,还要求有一定的生动性,在讲述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想象、有比较丰富的修饰词。
如何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看图讲述活动可结合各种手段进行
在组织幼儿看图讲述时,为了使幼儿的讲述能生动一点,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的手段,如根据内容配上合适的音乐进行教学,效果就大为不同,音乐的旋律使中人物形象变的栩栩如生,大大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注意的持久性,可帮助幼儿理解意图,发展其想象力和表达力。如:我在组织活动“大象救小兔”时伴上一段有高潮迭起的音乐,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营造出了欢快、轻松、紧张的气氛,幼儿也随音乐表现出焦急、快乐、害怕等不同的情绪,孩子们都被的内容情节深深的吸引住了。为小兔命运担忧,个个仿佛身临其境。教师在幼儿听音乐、眼观、精神极为集中之际,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有条理地加以讲述,改变了以往只是从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顺序上进行讲述的方法,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掌握了多种讲述方法,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另外,还可以结合游戏、创造情景、多媒体课件等。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要唤起幼儿的想象详情请访问
仅提供给幼儿一些直观的形象,幼儿在讲述时还需要依靠想象力进行加工。这是把画面的人、物、事、景想象成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和事的过程,也是由表及里,由静态到动态、由零碎到完整、由无声到有声的加工过程,想象是语言发展的内动力,幼儿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能促进表达水平的提高。所以,在看图讲述中,要千方百计唤起幼儿的想象。启发幼儿的想象也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和不同的内容进行。小班根据内容启发幼儿想象时间、地点、人物及人物的简单心理活动,想象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及事物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中班《邦邦上幼儿园》就要启发幼儿想象画面反映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背景、想象人物的语言对话、表情神态、重点是邦邦上幼儿园时见到老师的表情与老师的对话,邦邦与妈妈即将分别时的对话、表情及妈妈的神态。对中、大班幼儿,不仅要启发他们想象上反映的情节,还要以为线索,想象出画面外的情节。如中班《取皮球》,皮球掉到了又深又窄的洞里去了,围绕怎样把皮球取出来,启发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画面上没有的情节来。有的说:“小明趴在地上,伸出手去掏”,有的说:“亮亮赶紧找来长铁丝,把前面围成勾,放进洞里去勾”,经过对比,讨论选一种好的办法,用水灌满洞,让皮球浮上来,像这样让幼儿进行故事的创编,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推理、想象的一种表述,对于看图讲述来说,已经提升了一个难度,所以在幼儿感兴趣的无意识的状态中,已经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看图讲述中通过丰富幼儿的词汇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词汇量以及词汇在语言中的运用,是幼儿语言水平的直接体现,所以看图讲述不仅让幼儿对已有词汇进行灵活运用,而且也应该让幼儿学习新的词汇,逐步实现语言能力的发展。如《取皮球》的教学过程中,应让幼儿掌握“滚、取、拔、钩、浮”等动词。当然,为了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理解确切的意义,可设置相应的情景,准备适当的实物,带幼儿亲手实践,让幼儿在直接动手感知中弄明白什么是“滚”、|“拔”、|“钩”、“取”等,并且让幼儿进行迁移,运用到生活中去,促进幼儿对词汇的掌握。
看图讲述应对进行灵活运用,最大限度的,多方面地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实行促进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内容对进行调整形式,可以事先出示故事的起因,让幼儿想象故事的发展,或是想象故事的结果,或者是把的顺序进行调整,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将故事情节完整化,特别是排图讲述,幼儿根据每幅的内容,在脑海里进行逻辑、推理、再进行完整的讲述。显而易见,这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而且对幼儿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总之,看图讲述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一个大法宝,怎样把看图讲述,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一个值得永远探究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工作中不断吸取总结经验。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指在幼儿园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包括游戏、手工、音乐、美术、科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旨在促进幼儿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发展,帮助幼儿全面、健康地成长。
1 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核心。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和社交发展。例如,跳绳、踢球、打桌球等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拼图、积木、认识颜色、形状等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2 手工活动
手工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制作手工玩具、折纸、剪纸、画画等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音乐活动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幼儿的听觉感知、语言表达和情感发展。例如,唱歌、跳舞、打节奏等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情感发展。
4 美术活动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画画、涂色、剪贴等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科学活动
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幼儿的科学知识、探究能力和好奇心。例如,观察昆虫、植物等自然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实验和探究等活动可以让幼儿了解自然界的奥妙,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好奇心。
总体来说,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可以满足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同时,这些活动也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情绪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可分为两种: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对于阅读效果以及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们教育实践中,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识性就是由于受情绪的左右,从而引起两种情绪的波动。良好的情绪所伴随的行为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产生某些消极的后果。因此,在阅读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环境创设
(一)有氛围的阅读硬环境
收集图书:研究的第一步,从图书的阅读和欣赏作起。图书角创建前期,教师和幼儿一起收罗了内容精彩、画面精美的各类绘本。从国内的到国外的,从经典的到现代的。提供丰富的“养料”是促进幼儿“情感之树”茁壮成长的前提。
创建“图书角”:在已经收集各类图书的基础上,要为幼儿提供欣赏阅读的空间,图书角内为方便幼儿阅读量身定做了书架,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同时,它也是班级区域活动中的一块,使用方便灵活。
(二)宽松自然的软环境
1共同制定阅读规则。
“图书角”创设完成后,需要创设合理的阅读规则以培养和规范幼儿的阅读习惯。
“阅读规范”中约定阅读时间、阅读人数、阅读后整理等,并在班级中面向幼儿进行学习。此外,“图书角”里的图书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投放和更换,做到专人看护、专人管理。这里的“管理人”有老师,也有幼儿。例如:利用值日生制度,让班级里值日的幼儿每天早晚对阅读吧的图书进行检查,再由老师进行细查和修补,这样的过程中让幼儿在欣赏绘本的同时,培养爱护图书的习惯,另一方面则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意识。
2教师和孩子一起阅读。
精彩的绘本怎样才能让孩子理解,让孩子读懂呢?这需要老师的引导。本次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有:集体阅读和自由阅读。集体阅读就是将绘本作为教学活动或区域活动,教师进行有目的引导式阅读。自由阅读,则是幼儿利用饭后,或点心后的“空白”时间自由进行选择阅读。
由于不少绘本是幼儿带来的,在自由阅读时间里,幼儿会拿自己的绘本进行阅读并非常乐意互相分享。个别幼儿已认得不少汉字,就会将自己的绘本讲给同伴听。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幼儿阅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二、“绘”“话”教学
(一)在“绘”的过程中进行情绪情感的宣泄
皮亚杰认为,美术创作,事实上是一种认知活动。“潜意识情感说”这一理论从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的美术活动进行了解释。它认为儿童是在画他们感觉到的东西,而不是他们知道的东西。图画是儿童的情绪、潜意识的思想和感情的一面镜子。儿童的美术作暴露他们的情绪。在欣赏一定量的绘本后,幼儿积累了不少画面感,对于绘本中夸张而有趣的画法有了一定的感受。在绘本欣赏的活动中,我尝试让幼儿来利用画面表达情绪。
1结合绘本欣赏,续编式绘画。
续编式不难理解,就是在绘本欣赏后,以续编绘本的形式进行绘画。这里重点引导幼儿画出绘本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表情。借由原著进一步想象和创作,从幼儿的续编式绘画中,往往可以看到幼儿的情感发展。
2结合自身经验,描述式绘画。
描述式绘画则是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也是续编式绘画的升级。因为这里绘画的主题是幼儿自己,是自己经历过的事和内在情绪体验,是幼儿对过往情绪情感记忆的再现。通过描述式绘画让幼儿认识生气、发怒、退缩、等消极情绪,共同认识放松、快乐、积极参与等积极的情绪。
幼儿绘画作品:
(二)在“话”的过程中进行情绪情感的表达
1小舞台形式的“话”。
“话”,是将画面内容用语言进行描述,绘画和会话的结合。小舞台形式的“话”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进行“绘话”。重点引导幼儿讲述画面上自己的心情,以及由心情所诱发的各种现象。
2展览、互动式“话”展览、互动式的“话”是将幼儿的图画进行展示,幼儿互相进行欣赏评价。
作品本人和他人都可以根据画面进行描述,说说画里的故事,猜猜画面表达的心情。展览、互动式的绘话时间更自由,内容更广泛,可以再课后、餐后、点心后等幼儿自主活动时间进行。互动式“绘话”促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当幼儿已经出现不良情绪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怎么样把孩子的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呢?——转移注意力
幼儿的注意力在这一年龄阶段并不很集中。注意一件事物的时间也相对较短,所以当孩子对某件事情产生消极情绪时,老师可以通过转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来转化情绪。比如:我小朋友都在图书角安静地看图书,图书角刚刚添置了不少新书,看着看着有两个小朋友为一本新书争执不休,我连忙跑过去说:“皓君,你等子涵看完了再看好吗?咦,这儿还有好几本新书呢,来,老师跟你一起看,怎么样啊?”皓君点点头,把书给了子涵。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用更新鲜的事物或事情来吸引幼儿,使他转移对某一事情的注意力,这样也能起到调节幼儿情绪的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在阅读中调节幼儿良好的情绪,也是影响幼儿是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情感智商概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的情感培养,而对于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则是情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而且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也是极为关键的。做好了这一步,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做好铺路石。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知故事中角色情绪的变化,增强对角色的理解。
2知道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办法,相互帮助。
3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
4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挂图15号,《小朋友的书 亲亲小动物》,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看,今天李老师请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小乌龟)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乌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二、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你喜欢谁?
三、教师依次出示挂图讲述故事,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挂图一:上有谁?狐狸想干什么?狐狸想干坏事被谁看到了?
2出示挂图二:乌龟怎么做的?青蛙怎么样了?乌龟紧紧咬住狐狸的尾巴,狐狸说了什么?乌龟回答了吗?为什么?
3出示挂图三:
狐狸去咬乌龟的头,乌龟的头怎么样了?
狐狸去咬乌龟的脚,乌龟怎么做的?
狐狸去咬乌龟的尾巴,乌龟怎么做的?
最后狐狸怎么样了?
四、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
引导幼儿讨论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龟?为什么说它是一只聪明的乌龟。
五、幼儿使用《小朋友的书 亲亲小动物》第11—12页“聪明的乌龟”复述内容
活动反思与建议:
在本节课中教师素质良好,语言表达清晰,操作示范熟练,基本功扎实,幼儿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幼儿。而幼儿在这样轻松,和谐,开放的学习活动中,乐于尝试,学习到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吃跳跳糖的感受,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2、能根据老师的简单指令进行颜色分类,尝试不同跳法。
活动准备:
1、跳跳糖、一次性小勺子。2、红、黄、绿圆点标志。3、轻柔、舒缓的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一、引发品尝跳跳糖的兴趣。
1、提问:你喜欢吃糖吗?你吃过什么糖?
2、介绍跳跳糖:今天,班上多了一种奇怪的糖,你们尝尝看,它奇怪在什么地方?(交待吃法。)
二、交流和表现品尝跳跳糖的感受。
1、品尝跳跳糖,幼儿自选跳跳糖品尝。
2、交流:这种糖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觉?
3、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并引导同伴相互模仿。
“谁来做做看,跳跳糖是怎样跳的?” (引导幼儿自由跳。)
三、游戏:我是快乐的跳跳糖。
1、扮演跳跳糖:我们都来当快乐的跳跳糖吧!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不同颜色的标志扮演。
2、“跳跳糖”跳跳跳。
教师扮演跳跳糖和孩子一起跳,并适当控制活动量。
3、跳跳糖化了。(放松运动。)
自我评析:
《纲要》提出: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同时,《纲要》又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各领域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注重活动的经验化、情景化、游戏化、综合化,让幼儿在有趣、快乐的活动中主动建构、主动发展。
一、 选材特点
小班初期的幼儿,跳的动作不协调,需要在多次、有趣的活动过程中不断增强动作的协调性,促进大肌肉动作的发展。另外,作为入园才一个月的孩子而言,刚刚渡过了入园关。在情绪初步稳定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组织有趣的活动让他们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促进师生、同伴间的交往。
跳跳糖是一种既有特点、又深受幼儿喜爱的食品,当糖在嘴里跳跃的时候,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新奇的感受,还可以直接体验和模仿。因此,选择跳跳糖作为媒介来组织小班幼儿的活动,使活动充满了趣味和快乐,可以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且能自然的综合幼儿各方面的经验,如:在品尝、扮演跳跳糖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并进行颜色归类;在实践和练习中丰富跳的经验、锻炼大肌肉的协调性;在语言和肢体表现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培养自信的品质……,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主动、整体、和谐的发展。
二、 目标分析
目标一:初步学习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吃跳跳糖的感受,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作为一节偏重动作发展的综合活动,目标突出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感受及表现,而不是单纯的动作练习,目的在于帮助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目标二:能根据老师的简单指令进行颜色分类,尝试不同跳法。目的在于让幼儿在感受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尝试不同的跳法,而不是统一要求,这样可以适应幼儿本身就存在的个别差异。
三、 过程分析
第一个环节:注意从幼儿已有经验入手,让幼儿谈谈自己吃过了哪些糖,再出示一种新奇的糖,突出强调它的与众不同,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幼儿品尝跳跳糖的兴趣。
在品尝之前,教师重点介绍品尝跳跳糖的方法,并引导幼儿进行练习。这是因为,品尝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体验效果。只有当糖含在嘴里时,糖才会跳跃起来。
第二环节:交流和表现品尝跳跳糖的感受。在品尝时,强调了孩子的自选,因为孩子是一个能动的学习建构者,应从小班开始,就注重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将自主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
在交流品尝跳跳糖的感受时,注重引导幼儿一边说一边做,因为,小班的幼儿还处于动作思维阶段,常常是语言和动作同时出现,这样,才可以满足幼儿表现表达的需要。
第三个环节:通过游戏活动练习多种跳法。在这里,提供红、黄、绿三色圆点做标记是引导幼儿扮演跳跳糖,因为,红、黄、绿三色是幼儿熟悉并能接受的经验,一方面可以将幼儿自然分组,起到调控活动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加多种玩法和组合游戏,维持幼儿多次练习跳的积极性。
四、效果分析
1、本活动巧妙地运用跳跳糖所具有的元素:跳跃感、颜色等融入到活动中,为幼儿的动作发展、语言发展、数学发展起到了支持、启发和丰富的作用,让幼儿在与跳跳糖的不断互动中进行有意图的、积极地、自觉的建构实践。
2、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幼儿的直接探索和亲身体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在自主选择、自由创作的过程中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获得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因此,活动中的幼儿是快乐的、他们主动、积极地感受、探索、提升已有认知结构,获得主动、富有个性的发展。
3、在教师的组织过程中,由于是借班上课,与孩子的关系还不是很亲密,因此,更应该注重运用语言、表情和孩子进行情感商的交流,如:语速再慢一些,及时肯定幼儿细小的变化等。
4、在情境的设置上,可以再温馨一点,如,可为红、黄、绿跳跳糖们布置不同的家,一方面可为调控幼儿的活动量提供休息的场所,同时,还可以强化幼儿的“角色”意识。
支配身体动作的能力是幼儿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会影响幼儿对自己的看法。但幼儿的动作发展又不是一蹰而就的,需要在多次的活动过程中不断增强其协调性和灵敏性。因此,当幼儿发展一项新的动作技能时,有趣的活动才能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不断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们会感受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亦会随之提高,自我概念也相对提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
知道儿歌名称,学会念 儿歌。
会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和过桥的样子。
乐意参与学习儿歌,培育孩子对语言活动的兴起。
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和过桥的样子。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动物教具:小兔、小鹿、小乌龟、小鸭、袋鼠妈妈和小袋鼠、一幅背景图。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随音乐《走路》进入活动室并找位置坐好。
2、学习儿歌
(1)引题:以小动物要去住在河对面的小熊一起过生日,引出儿歌题目《过桥》。
(2)演示小动物过桥的样子,强调其名称和过桥的样子。
(3)引导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小动物过桥的样子。
3、音乐游戏:按《走路》的曲子来仿编《过桥》,并让幼儿进行歌表演来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小兔、小鸭等小动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因此,活动中幼儿都能极参与学习,对动物过桥儿歌非常感兴趣,很快学会念儿歌,同时,能正确地说出对动物的名称和过桥的样子,活动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
小百科: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粘贴技能,能将材料贴在纸面上,养成良好的粘贴习惯。
2、通过游戏让幼儿喜欢美工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激发了幼儿对圣诞帽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长条卡纸、图形彩纸、浆糊、抹布。
2、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订书机,皮筋。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找朋友。
老师:我们都有好朋友,老师请宝宝们去找找你的好朋友和他抱抱,好吗?
2、学习粘贴图形。
认识纸张和图形。
老师:瞧,这里也有两个好朋友,他们也想抱在一起,是谁?(出示卡纸)认识大大的卡纸。
(出示彩纸)这是什么纸?认识彩纸。它是什么形状的?
这里还有一些图形,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出示方形、三角形、心形)认识这几种图形和颜色。这些图形想和卡纸做朋友,它们怎样才能贴在一起呢?什么能帮助它们?(浆糊)
教师示范粘贴。
我们来试试:蘸一蘸,抹一抹,啪——擦一擦。
请个别幼儿上来粘贴。提醒图形要分开一点,不要叠在一起。
那边还有许多卡纸和图形纸,请你们也去贴一贴,做一做,好吗?
3、幼儿操作,粘贴图形。(轻声播放关于圣诞的歌曲)
4、变魔术
卡纸还会变魔术呢,瞧它会变成什么?(教师示范做成一顶圣诞帽)
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我给大家变了一顶圣诞帽,漂亮吗?你们想变顶圣诞帽吗?那我们请客人老师变一下。请人帮忙要说:“请帮帮我。”
5、幼儿请客人老师装订圣诞帽。
6、戴上圣诞帽一起过圣诞节,让客人老师给小朋友拍照欣赏。
“你的圣诞帽漂亮吗?你喜欢你的圣诞帽吗?”
小百科:圣诞帽与圣诞树、圣诞袜一样,是圣诞节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 它是一顶红色帽子,据说晚上戴上睡觉除了睡得安稳和有点暖外,第二天你还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点心爱的人送的礼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认识跟种各样的萝卜,了解萝卜的基本结构。
2、品尝各种萝卜制品。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萝卜若干以及一些萝卜制品。
2、幼儿对于萝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及认识。
3、PPT。
活动过程:
一、认识萝卜
——出示萝卜,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
——回顾幼儿拔萝卜的经过。你们还认识其它什么萝卜呢?
——教师向幼儿分别展示各种萝卜(如白萝卜、胡萝卜、紫萝卜),了解萝卜各自不同的特点。
——出示白萝卜,切开萝卜展示白萝卜的内部结构。
——出示胡萝卜,出示胡萝卜的内部结构。
——出示紫萝卜,了解紫萝卜的外部和内部是不一样的颜色。
——品尝萝卜,让幼儿说说是什么味道的?
二、出示PPT
——幼儿讨论有哪些形状的萝卜。
——出示PPT认识各种各样形状不同的萝卜。
三、萝卜制品(萝卜干、腌萝卜、萝卜条等)
——出示萝卜制品,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你们有没有吃过?
——教室介绍这些萝卜制品是如何制成的。
——大家一起品尝各种萝卜制品。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感受纸条在空中飞舞的姿态。
2、用肢体动作充分表现对乐曲的感受。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各种颜色的彩带 室外活动场地
活动的重点
能够让幼儿跟着音乐来和纸条一起跳舞难点:引发幼儿的想象,启发幼儿用多种方法让纸条动起来,跳起舞来
活动过程
1、认识纸条--大家手拉手,我们一起来打气,变成一个大气球,--"大气球,小气球"这个游戏好玩吗你看这是什么(教师拿出纸条)
2和纸条跳起舞--纸条来到了幼儿园,它看到了小朋友和老师玩的这么开心,它也很想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来跳舞。
教师将纸条举高,你看纸条想跳舞了。同时让幼儿感受一下纸条在风中跳舞的姿态--你看纸条长长的,软软的,漂亮吗那谁愿意和纸条做朋友呢
谁愿意带着纸条让纸条的舞跳的更好看呢
教师给幼儿发放纸条(在发放中,可以让幼儿任意的挑选颜色)--那怎么才能让纸条在跳起舞来呢(让摇动手中的纸条幼儿自由想象)--可以请跳的好的幼儿站到中间,把自己想象的动作交给别的幼儿,让大家一起来学学,并请幼儿观察纸条舞动的线条。
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做一些舞动的方法,可以是有节奏的抖动纸条等等3和纸条一起跳舞--我们的纸条跳的真好,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好吗
教师播放音乐,让全部幼儿手拿纸条纸条,自己自由的跳。并能在音乐节奏的伴随下舞动纸条(教师在舞动纸条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横着甩,竖着甩,转圈舞动,或者加上刚刚幼儿自己想象的动作)--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把刚刚你们跳的动作在跟着老师一起来跳跳学学,看看那个小朋友跳的最好,学得最好
老师把刚刚把你们所想的小朋友的动作,编成一个简单的小律动,一起跟着老师来学学跳跳。
小朋友学得真好,那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带着纸条快乐的来跳舞吧--教师播放音乐,组织幼儿学这个简单的律动音乐游戏--在跳着这个律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幼儿怎样更好的舞动彩条,让幼儿能在游戏中利用肢体动作充分表现对乐曲的感受。
在音乐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分辨音乐的节奏,音乐慢的时候我们就让纸条跳的慢一点,音乐快一点的时候就让纸条跳的快一点。
4、活动延伸
小朋友跳的真好,现在我们请其他老师和我们一起来跳彩条舞好吗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有:
1、谈话活动;
2、讲述活动;
3、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4、早期阅读活动;
5、听说游戏。
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口语表达以及与人交际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扩展资料
文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围绕儿童文学作品展开一系列活动;整合相关学科的学习内容;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扩大儿童自主活动的范围。
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理解体验作品经验;复述与朗诵;表演;迁移作品经验;仿编和创编。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文学教育活动设计实施应注意:充分发掘文学作品的整体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文学教育;不断充实时代感强、符合儿童欣赏情趣的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