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诩为郭沫若关门弟子,写完一本书,却说一生最不佩服郭沫若,为什么?

他自诩为郭沫若关门弟子,写完一本书,却说一生最不佩服郭沫若,为什么?,第1张

郭沫若这个人我一生最不佩服”这是姚雪垠先生对郭沫若的态度,这是姚雪垠曾经在谈话时提出的,在姚雪垠先生的观点里,几乎全盘否定郭沫若先生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同时他自称自己比郭沫若文学功底深厚,如此贬低他人吹捧自己的行为确实让人难以理解,那么为什么姚雪垠先生会有“郭沫若这个人我一生最不佩服”的想法呢?

姚雪垠的成就

姚雪垠先生的成名是从《李自成》开始的,通过这篇著作他被茅盾提携渐渐成为著名作家。因为《李自成》的成功,姚雪垠从小透明一下子变得万众瞩目,他也变得愈发自满。

就姚雪垠自己看来,他在《李自成》这本历史小说中,围绕明末起义重新展现当时的时代图景,其中不仅涉及各个社会阶级的生存状态,同时展现活在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这种通过宏观格局展现封建时间特征的小说成为当时轰动的文学作品。

姚雪垠的成功让他甚至将《红楼梦》和《三国演义》都不放在眼里,他表示罗贯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主观主义者,既不懂唯物主义本质,也不了解历史和艺术,在他眼里《三国演义》难当四大名著。《红楼梦》在他的眼里就是一个贵族家庭的生活史,曹雪芹既没有描写当时官场事件,也没有涉及宫廷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贾府来写的。

而他本人所写的《李自成》则是一本开创性小说,《红楼梦》与《李自成》简直不能相提并论。除此以外,姚雪垠甚至说出“在我之后写小说的,都是跟我学的”这种猖狂的话。按理说姚雪垠虽然在文学上有一定成就,那为何他还要和文坛巨匠郭沫若先生相较高下呢?

矛盾缘由

令人称奇的是,在1930年,姚雪垠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郭沫若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甚至他自诩为郭沫若的关门弟子。1979年姚雪垠曾经参观过郭沫若的故居并写下一首诗,诗中就曾用“敬”、“辉煌”、“才华似泉涌”这样的字眼。

青年时期的姚雪垠是非常敬重郭沫若的,姚雪垠对郭沫若产生偏见是在晚年时期,其根本原因就是二人对李自成和明朝灭亡的看法产生分歧。不可否认,姚雪垠对历史有着很深的研究。为了完成《李自成》这本书,他翻阅很多史学资料才完成这本巨著。因此之后姚雪垠常常自认为是一名历史学家,后期他也常常说自己对历史有重要作用,他自认为自己在历史上造诣颇深。

郭沫若曾经发表过一篇名为《甲申三百年祭》的文章,而之后姚雪垠就对他的文章写了评论,也就是他发表在《文汇月刊》上的《评〈甲申三百年祭〉》。在他的评论中,几乎全盘否定郭沫若的文章,称这篇文章是极其不严谨的,甚至是一篇没有任何价值的“废文”。

后来郭沫若的这篇文章确实在当时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影响的文章,以“整风文件”来对待。这篇文章是一篇好文章,但是也的确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他将一些民间传说的人物视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甚至将他们写成决定历史结局的关键人物,这显然就不符合历史了。

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自负且贪腐,崇祯是一名种族罪人。这是当时郭沫若的结论,很明显,他这一论断有些武断了。基于此,姚雪垠才会批判郭沫若,才会说他在写文时忽视历史事实,仅凭借主观臆断发表个人看法,这与严肃的历史科学方法背道而驰。而姚雪垠认为,这并不是真的,他鲜明反对郭沫若。

事实上,李岩到现在都存在争议,甚至有一本《李岩质疑》专门论证李岩是不存在的。但是郭沫若相信李岩是真的存在,并且在他的《甲申三百年祭》中投入大量笔墨在他身上,也对其寄以浓厚情感。他认为李岩的悲剧正是由于崇祯和牛金星两位种族罪人导致的。在姚雪垠的观点里,那些借由古代历史来讽刺现代社会的作品,仅仅能称得上宣传品,而真正能名垂千古的,还是反应史实的历史科学巨著。

过刚易折的姚雪垠

姚雪垠的批判并不是没有依据的,但是却又包含太过个人主义,他有些偏激了。郭沫若对李岩的重视,仅仅是为了表示社会发展需要有识之士。他的文章中不仅有历史故事,更重要的是表达某些深刻含义。但姚雪垠的小说就是展现农民英雄,甚至将它们夸大到“天神”的地步,甚至已经脱离历史本身。

姚雪垠本质上还只是一位小说家,与历史学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是他刚愎自用,自认为自己已经跨入历史学领域,所以郭沫若的成就让姚雪垠想要与他一较高下。也因此他批判郭沫若不是历史学家,甚至连文学家也算不上。

通过姚雪垠写的文章,除了《李自成》,还有《明初的锦衣卫》、《崇祯皇帝传》等学术论著。这确实说明他在历史研究上有自己独特见解,也的的确确研究过明朝历史,但是和真正的史学家相比,实在不够格。

但是郭沫若却不一样,他在历史研究上是排得上号的。郭沫若对甲骨文和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可以说是****,著名历史学家顾颉表示,郭沫若是唯一一位能够继承王国维并有开拓性贡献的人。就连让姚雪垠万分喜爱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也是马克思新史学派研究中国奴隶社会的开山之作。

郭沫若的成就是众人皆知的,否则也不会在1948年被选为我国院士,小说并不等于历史,姚雪垠为人过于自愎,以为将郭沫若贬得一文不值就能超过他,事实上反而惹人笑话罢了。

姚雪垠对郭沫若的看法的确有些孩子气了,或许是自己青年时期的偶像不能认同自己的观点,所以格外想要证明自己。但是却忽视了,郭沫若先生对历史风貌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文史研究的卓越成就。也许在这一过程中不是尽善尽美,但其成就不能被否认,而姚雪垠这种全盘否决着实是有失偏颇,作为文学作品而不是历史专著,政治意义更甚于历史意义。

《江宿》的作者是明代诗人汤显祖。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夜宿秋江十分复杂的心绪。全诗以深邃广阔的意境,形象地写出了秋夜的静幽与清寒。

原文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翻译:

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水面闪动的波光,把水鸟惊醒后,它们又睡宿,冰凉的露水沾湿了萤火虫的翅膀,它们也不起飞。

赏析:

这首诗的构思围绕着一个“光”字。全诗四句,每句都烘托出一种光。

第一句写清秋之夜,江上的点点渔火,给人以清冷宁静的感觉。第二句写一弯残月的迷蒙之光映衬着岸边的树村。是一幅宁静安详的水墨画。

第三句写江中波光流动,时时惊醒宿鸟。这句是以动写静,江水流淌,宿鸟被闪闪烁烁的波光惊醒,不时发出鸣叫声,其中动的因素更增加了静的感觉。

最后一句是以静写动,萤火虫的翅膀被露水打湿而停止飞翔。这种艺术想象仍是以夜空中流萤飞动,留点点光亮为基础的,现在虽然没有流萤,但夜空下流萤闪动着朵朵光亮的印象深深保留在诗人的记忆中。这句话虽事实上反映的是没有流萤,却收到了流萤飞动的效果。渔火、残月、波光、流萤在夜幕里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形成静夜下的一支夜光曲。

诗人用笔灵巧工细到了极点,先引读者进入秋之深夜的江上环境,接着带领读者去体验水鸟、流萤的感觉。在对鸟和虫的感觉中,诗人写出了环境的气温和湿度,写到了宿鸟和流萤,以及残秋的风露。鸟和虫不但起了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而且它们已经和全诗的意境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开阔而深沉,浑厚而尖新,表现着诗人安详、平和、幽深的情感。

这首诗写法纯用白描,妙在挥洒而工细,将明晰(后二句)和模糊(前二句)结合在了一起。形象上统一了月下秋江的大和水乌流萤的小,也统一了鸟和虫的动和静、惊扰和安宁。

注释:

①江宿:宿于江上舟中。

②寂历:寂寞、冷落。

③渔火:夜间渔船上的灯火。

④残月:这里指下弦月。

⑤微:隐约,微弱,这里指残月的清淡光芒。

⑥犹:仍然。

⑦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⑧湿:浸湿。

创作背景:

秋江寂寂,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夜宿江船一觉醒来,一尘不染、安静祥和的夜景便呈现在眼前,诗人想起自身屡遭贬谪,官场黑暗的现状,心绪十分复杂,便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

很多人表示当年的崇祯皇帝,在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突然间后悔了,认为自己不该杀魏忠贤,因为朱由检从自己的哥哥天启手中接过大明的时候,天启皇帝就跟崇祯说过,不要杀魏忠贤,当时崇祯认为是多年的情感,所以天启才会如何说,直到城破的那一刻,崇祯才明白并非如何。

其一、剪刀、石头、布。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魏忠贤该不该杀,或者说杀了之后又该如何。

其实魏忠贤的作用很大,我们可以用剪刀、石头和布这样的方式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崇祯皇帝在某种方面可以称之为明君,最码他从当上皇帝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兢兢业业的为了大明而努力,只是努力的方向不太对而已,我们可以说他论成“剪刀”吧。

大明朝中重臣,也就是那些所谓的东林党,或者说整个朝中的臣子们,都是饱读诗书的文人,能从天下万民当中脱颖而出,成为朝中的重臣,只能说脑子相当的好使,但是跟大明的皇帝不是一路人,我们可以比喻成“石头”。

后宫当中的太监,也就是魏忠贤这些人,打着皇帝的口号对朝中的重臣进行各种的镇压,相比起这些脑子好使的文臣来说,这些太监就跟那些不讲理的强盗差不多,可以说这些东林党遇到魏忠贤,就好比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我们把这些人设定成“布”。

其二、三方势力之间的相生相克。

这样一比较,是不是整个朝中的形势瞬间一目了然,崇祯身为大剪刀跟朝中的臣子们商量很多事的时候,可能会触碰到臣子们的利益,所以这些重臣们就会跟崇祯进行硬刚,不论崇祯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这些朝臣们都会给他找出一大堆的理由,毕竟这些人一辈子都是跟书本打交通,早就把辩论这种事当成了家常便饭,而且朝中那么多的大臣,可崇祯只有一个人。

不论崇祯如何出招,都是一大群人在跟他对拼,哪怕崇祯天天不睡觉,也耗不过这些朝臣们,毕竟这才是他们的专业,这就是石头完克剪刀。

如果此时让后宫的那些太监们上场,情况瞬间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魏忠贤的学历我们也明白,能把自己的名字认全就已经很不错了,魏忠贤在进宫之前就是一个无学无术的混混,如果不是实在混不下去了,也不会来宫中当太监。

魏忠贤这些人在处理朝中的很多问题上面,都是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或者说用下三流的方法。

要知道只要是人就一定会犯错的,朝中的重臣就算再怎么克制自己的行为,但是他们的家人却不会呀,说不定还会更加的嚣张,可以说这都是魏忠贤对待朝臣们的突破口。

再加上太监们所控制的东、西厂与锦衣卫都是以监控百官为主的,那么可以捉到的小把柄就会越来越多,不论朝臣们这个石头有多硬,魏忠贤等太监总会有办法将这些石头用布给包住。

这么说吧,人在喝了酒的情况下总会借着酒力胡言乱语,万一要是说一些对皇上不利的话,而这些话又正好锦衣卫听到了,这算不是算证据,再加上时间、人物与地点,直接就可以给你弄成铁证。

所以这就是朝中的重臣们非常害怕太监掌权的原因,因为是人就不可能不犯错,但凡被人捉到一点小毛病,那就全完了。

可以说魏忠贤这些人完全就是处在规则之外,跟这些规则之内的朝臣们玩游戏,相当于开着金手指在打一群新手小学生,打不赢才是见了鬼了。

但看似权力滔天的太监们却又是依俯在皇帝的身后,才可以活下去,不论后宫的太监权势有多高,只要皇帝一句话,这些太监就会被全部清除干净,因为他们自己没有任何的权力,这些权力只是皇帝所赐予的。

其三、士大夫与崇祯就不是一路人。

所以说崇祯手中的这把剪刀想什么时候把这些太监给剪除就可以剪除掉,因为这一切都是崇祯给予他们的。

但是崇祯皇帝在自己即位之后,果断把太监手中的布给收回来了,可能是为了让朝中的大臣们放心的为大明效力吧,可问题也随之而来,大明的朝中已经形成了这种三角关系,不论是朱厚照的时候,还是天启,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都已经形成了这种相处关系。

虽说朝中的重臣喊打喊杀,可真要让他们跟太监们对拼,却也没有几个人敢上,毕竟这么多年来想出头的重臣早就被杀光了,能留到现在的朝臣都是明哲保身的能手。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以前因为有太监的压制,所以这些朝臣们不太敢有太多的小动作,现在一下子没有了天敌,那私下里各种的小问题开始层出不穷,但正是这些小问题,慢慢的累积成了大问题。

尤其是当时的大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一步,以前还有太监在想办法为大明的国库着想,可是崇祯亲自把自己的这个助手给砍没了,现在没有人帮崇祯捞钱了。

而且崇祯还天真的相信朝臣们会帮他一起渡过难关,可是这么多年来那些一身正气的大臣早就在跟太监们的争斗中变了味,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些人跟那些太监不相上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只是太监们都是依附在皇帝身后才能活的存在,而这些重臣们跟皇帝可不是一路人,如果把太监比成皇帝身边的家奴,这些大臣可能就是为皇帝打工的职员而已。

既然不是一条心,崇祯怎么可能还指望这些朝臣们为自己效死命呢?这些人只是为自己打工的而已,就好像我们现代的大公司,其中有无数的员工都是在为公司打工,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已,你让他们跟大老板一样拼尽自己的全部,并且还要把自己的家产也拿出来,只能说你想多了。

但是整个天下又不能缺少这些打工的职员们,只是这些打工仔在某些时候尽可能的为自己多谋一些好处而已,可是这些好处却真实的在损害着大明的江山。

以前还有着太监这样的监督部门在看管这些职员,也许某些地方可能会用力过度,从而造成了一些伤害,但是整体来说却可以让大明运转更加顺利。

其四、崇祯破坏了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

而现在崇祯却把这些监督部门全部给取消了,只是希望大家在道德上好好的约束自己而已,只能说崇祯太天真了,就好像你会相信一个熊孩子不经过管教就可以成长为一个听话的孩子一样。

崇祯的一生可以说都在跟朝中的这些大臣们争斗,而且还是种的明争暗斗,但是自己的位置决定了他很多方法不能使用,比如说知道某个大臣贪污严重,可是自己却没有证据,所以只能干瞪眼,却拿对方无可奈何。

因为崇祯代表的皇帝,是大明的天子,他的一言一行都要合情合理,一旦做一些过头的事,就会被认为是昏君,那么天下大乱,或者说朝臣出问题,就都是崇祯的黑锅了,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崇祯把自己手中最强大的利器“布”给扔到了一边。

也就是魏忠贤,或者说以太监为主的不讲理的这些势力,可以说这一股势力对待朝中那些贪污或者说有问题的大臣,是最好用不过了,实在找不到证据还可以栽赃陷害,反正只要是目地达到了就行。

可是这一切崇祯是没法去干的,所以李自成在城外要求几百万两银子,自己就会去打满清的要求,崇祯是真心拿不出钱来,但凡国库当中有钱,崇祯说什么也要先把李自成给哄走再说,只要这些人还没有攻破京城,大明就不算亡。

崇祯早就从某些渠道知道了朝中的大臣家中有着无数的钱财,可是碍于规则,却不能向这些人动手,哪怕是借,朝臣们也不愿意。

说实话这些朝臣不借也是有原因,为什么国库一毛钱也没有了,可是朝臣们却有如此多的钱财,当时是借给了皇帝,可是这些钱你总要给个说法吧,这就相当于把证据送到了皇帝手中,万一要是崇祯小心眼,来个秋后算账,这些人怎么办。

可以说大家都是很无奈,以前太监在的时候,用了各种的名目来强取豪夺,但是大家都认了,可现在没有了太监来搞钱,自己又不能亲自把钱送过去,只能说后悔的不光有崇祯,连这些臣子们也很后悔跟纠结。

因为大明如果当真完了的话,也许少数人可以逃过一劫,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在这场混乱当中受到巨大的损失。

所以朱由检在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天启会跟他说魏忠贤不能杀,原来根本的原因在这里,不是不能杀,而是自己没有适合的“布”之前,魏忠贤是真心不能杀,不然这个所谓的剪刀、石头、布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总结

我们都知道生态链如果被打破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只能说没有天敌的一方会无限的生长,一直到把整个环境都给破坏完为止,或者说出现一种新的天敌,但是崇祯用了十几年的时候,都没有明白自己缺少了什么,而朝中重臣更是不会给崇祯讲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大家都在眼睁睁看着整个大明一步步的走向灭亡。如果崇祯早一天知道所谓的剪刀、石头与布之间的关系,也许大明还不会因为没钱而崩盘。

不记得梁羽生写过与李自成有关的小说,但以其一贯的左派立场,应该接近中共对李自成的评价,即农民起义领袖是也。金庸分别在《碧血剑》、《雪山飞狐》、《鹿鼎记》中提到或涉及李自成,虽然没有直接评价,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与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的观点接近。

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所建立的封建王朝,很多人都对他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情感。公元1644年即崇祯十七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明朝宣告灭亡。但这其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李自成攻破明朝首都北京时仅用了两天时间,但北京毕竟是明朝首都,为何这么快就被李自成攻破呢?可能会有朋友说,北京城又不是铁打的,而且李自成当年号称五十万义军,两天就破城也是很正常的。有这样想法的朋友笔者可以举个例子,公元1628年即崇祯元年,皇太极亲自率领10大军绕过关宁锦防线直扑北京城。明清双方在北京城外足足打了半个多月,但最后皇太极还是在北京城下铩羽而归。

要知道,这可是清朝的精锐(明末八旗军对各地义军的战损比高达恐怖的100:1),但依然没有攻破北京城。由此可见,北京城在防御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再不济这也是一朝首都。言归正传,既然知道北京城的防御没有问题,那接下来就是讨论一下为什么李自成仅用了两天就攻破了皇太极半个月都没攻破的北京城。

这个问题现代有很多学者都给出过看法,比如崇祯昏聩,内有奸细等,但笔者今天有个不一样的思路想跟大家分享,那就是——老鼠亡明!

明末鼠疫这个词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是一场始于崇祯六年(1633年),亡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的巨大瘟疫,它的传播与肆虐范围几乎笼罩了整个北方及部分南方地区。这场鼠疫最早出现在山西地区,根据笔者考证应该是通过蒙古草原才传入内地的。鼠疫自首次出现是在山西大同,而后遍布整个山西,并于崇祯十年(1637年)左右彻底传遍整个北方。

由此可知,当时李自成攻打的北京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池(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可能又会有朋友想,鼠疫的威力难道减少了吗?其他城池十室九空,可北京城为什么还能剩下这么多人呢?

其实鼠疫的威力一点没减少,不过是北京城内有了治疗的方法。当时的北京城里有一位来自福建的候补官员,这位官员没有留下名字,但是留下了自己的贡献,那就是发明放血疗法(现已失传)来治疗鼠疫。可惜的是,李自成的起义军进城后,这位救了城内大半百姓的候补官员,也倒在了起义军的屠刀之下。

文章最后,崇祯十七年的明朝灭亡事件,本质上讲就是因为鼠疫造成了北方荒无人烟赤地千里。而李自成之所以能在两天内便攻破北京城,也是因为鼠疫让北京城内的守军人数大幅度减少,战斗力更是完全丧失。也就是说,李自成面对的北京城其实就是座空城,一座根本没有抵抗能力的空城!

李自成虽然推翻了明朝,做事也不见得都正确不过他至少在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并持之以恒,有人骂他,有人夸他,那是自然。

吴三桂为什么遗臭万年,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开关放满清入关,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太过反复无常,这样一来,就得罪了所有人,变成没有人不骂他的局面,遗臭万年是必然的。

吴三桂本为明朝将领,后投降李自成,这是他第一叛,对于同情明朝的人来说,他必然是痛恨的对象。

吴三桂投降李自成之后,又背叛李自成,开关放满清入关,这是他第二叛,这直接导致了李自成败亡,对于同情李自成以及民族情感强的,这是不可饶恕的汉奸行为,这也是吴三桂被骂得最惨的一方面。

吴三桂投降满清之后,又背叛满清,起兵造反,这是他第三叛。那么对于满清来说,他也是一个叛逆,就连满清也肯定是对他负面宣传,痛骂了。

你看看,他一个人把方方面面的人都得罪完了,最终如果他造反成功当皇帝,还有可能自己修改一下历史,可惜他失败,那么在没有任何人帮他说好话的情况下,他遗臭万年是注定的结果。

#教案# 导语中国历史是华夏大地各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诞育和发展的历史。中华文明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至于现代社会,绵延五千年不断延续发展,是世界上最古老影响的文明之一。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明朝的统治》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明朝君权的加强》是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第一课,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本课主要介绍了明朝的建立、明朝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及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明朝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结构和国家形态的转型时期,它创立的制度,背景是元朝留下的未经整合的杂乱体制,以及遥想中的唐宋法度。明朝初年,就是分封制重新抬头,专制皇权进一步膨胀,统治严酷,视士大夫若奴仆,专制中央集权高度强化。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掌握好这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学习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这一课在明清史占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设疑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

 3、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七年级的学生们好动、好奇,喜欢有趣的历史故事,理性思维还未完全具备;因此,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才能更易于他们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教学中还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或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采用了讲述法、图示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为辅的综合教学法。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引文、史料、等资料,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分析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讨论交流,获取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思路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参与其中,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能感受、掌握历史,并运用历史,教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凤阳花鼓”和“朱元璋画像”,设问: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政治、思想上为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落实课标]部分:

 (1)采用课件出示明确课标要求,确定所学内容,据此浏览本课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小组之内通对答案,教师据学生问题鼓励别组学生进行释疑并评价。

 (2)多媒体出示元末农民起义示意图;设问: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多媒体出示“明朝建立基本情况”学生阅读,依据教材内容回答。教师引导: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明太祖将如何巩固统治,加强君权呢?多媒体出示问题:“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将学生按(中央、地方、军事、特务)分组并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学生讨论后一一出示相应内容,最后用自制课件“行政机构改革示意图”进行归纳,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讲述“锦衣卫”部分内容时,采用小故事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3)“八股取士”是本课的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回忆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多媒体展示举子看榜图;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明朝的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教师出示问题:(明朝科举考试内容、解释题目、答题格式),学生通过图示加深印象。组织学生讨论:“八股取士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八股取士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4)关于“明朝经济的发展”,课件展示有关明朝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明朝青花瓷器等,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小结]部分采用学生尝试回忆后,课件展示本课知识结构示意图,给学生明晰的知识结构体系。

 六、板书设计

篇二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明朝的灭亡》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明朝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表现;二是李自成起义的原因、经过及结果;三是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概况。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概况;了解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的有关史实;理解明末内外交困的原因及后果。

 2、通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认识统治腐朽、土地兼并、自然灾害是我国古代社会频繁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主要因素。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提问:明朝的建立者是谁?朱元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明王朝存在了多少年?为什么走向灭亡?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部分

 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提问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4-85页,概括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有哪些表现?

 (1)、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地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剥削。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农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提问2:中国古代历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认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2、李自成起义明朝

 提问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5页,找出李自成起义的原因、口号、政策、建立政权和明朝。

 (1)、爆发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引发了农民起义。

 (2)、口号:“钧田免赋”。

 (3)、政策:提出“钧田免赋”口号。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4)、建立政权: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5)、明朝:1644年,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李自成起义的经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问2:比较秦末、明末两次农民起义的异同点。(设计意图:培养同类知识的比较能力)

 3、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6页,找出后金政权的建立者是谁?是谁于何时改国号为清?清兵如何入关?

 (1)、满洲兴起: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在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清兵入关: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还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材料解析题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王闯”指的是谁?

 2、材料中说“近来贫汉难存活”,为什么会这样说?

 3、“闯王”为什么受到广大民众的欢喜和拥护?

 4、“闯王”曾经在1643年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建立政权的地点和政权名称分别是什么?

 5、“闯王”的起义军攻占了北京,灭亡了明王朝,这一事件发生于何时?

 6、“闯王”起义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篇三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打开文本——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本科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两个字目呈并列关系,集中反映了清朝前期文化的繁荣。

 二、贴近生活—说学情

 再来看我们七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情况是只从语文课堂中知道《红楼梦》的作者和其中的几个事件,并未完整的详读《红楼梦》,对于该书的思想艺术特色和思想高度完全体会不到;另外,对于昆曲和京剧的来源与发展,学生更是一片茫然,我们希望通过视频的观看,能吸引学生,让他们与文学、戏曲进行亲密接触,去体会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感受市民文化的繁荣。针对课文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

 思想艺术特色,知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秀的长篇小说,还在世界文学

 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知道清朝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最有影响的昆

 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

 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

 名著原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情景再现和微课观看,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激起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三、结合课标—说教法

 教法与学法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采用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课上让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实现课堂上的小翻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观看视频、迁移拓展来完成学习目标。

 四、走进课堂—说设计

 (一)乘趣味先导之舟

 教师在上课前播放视频“朗读者”,引领学生欣赏董卿朗读《红楼梦》片断,让学生感受《红楼梦》的文学魅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开起学习之旅。

 (二)达学而不厌彼岸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自我学习之路老师引领学生看导学案中的任务单,带着任务去自学。扬自主学习的风帆开启学生的自学旅程,通过认真观看“微课”学生能够完成自学任务,产生疑问,老师把教材知识解读成图文并茂的视频,调动学生的感官,刺激学生挑错求真的欲望,更认真的自学。

 (四)点燃学生参与的火种通过各类艺术形式的视频展现进行测试,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提高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激起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五)让异议焕发光彩是希望学生能够提出可以适度探究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

 (六)我们一起写板书老师出示本课的知识纲要,让学生编写板书,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线索,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最后,运用常规的“当堂训练”来检测学习效果,效果怎么样呢?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438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