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对于一段感情有多重要?

情绪价值对于一段感情有多重要?,第1张

很重要。但大多数人误解了“情绪价值”,以为情绪价值就是一味的迎合对方的喜怒哀乐——如果在建立吸引力的时候这么做,很容易就沦为“舔狗”、“备胎”。

“情绪价值”的真正奥秘与用法,在于一张一弛之中给对方带来的体验,让对方无形中迷恋上跟你互动——这不管男女都同样适用。

本篇文章就带大家从生物学、人类行为学的角度彻底理解“情绪价值”,然后谈怎么去营造它。我们要知道一个生物学的奥秘——人类或其他动物的机体里有这么一种补偿机制,就是当受到创伤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各种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内啡肽、多巴胺激素等,为的是使机体感官达到平衡,同时使其行动力提升,这也是物种进化的成果之一。

是的,又是这贪婪的多巴胺在作祟。

例如,人在临死前会出现回光返照;或是在受到重大创伤的之后,刚开始不但没有感受到痛感,甚至还会觉得亢奋。

曾经有个新闻,发生车祸后,唯一一个看似没受伤的小伙一直现场帮医务人员处理伤者,而自己最后坐在医院的长凳上死去,事后发现他才是伤的最重的那个。(所以,记住当你看到一个人发生车祸或从高处跌落后还能活蹦乱跳很亢奋的样子,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这恰恰是重伤后的一个表现,这时候一定要赶紧送医)

除此之外,人在窒息的时候会体会到快感,所以有“性窒息”这一概念,也是补偿机制的作用。

除了这种重大创伤之外,我们日常经历的小事也会触发到这样的补偿机制,例如:

我们很多人会对吃辣上瘾,其实“辣”不是味觉,而是痛觉,因为这样的痛觉刺激能触发补偿机制,使得大脑分泌多巴胺;

亦或者有些人对按摩、针灸、火罐、电疗上瘾,都是因为痛觉刺激下多巴胺分泌的成瘾效果;

还有一些人对云霄飞车、降落伞、极限运动成瘾也一样,也是人在恐惧紧张的情况下,带来的补偿机制,使得大脑分泌多巴胺。

恐怖片也是同样一回事,在代入到恐怖片里面感受到那惊悚与压迫,到完场后意识到这只是一个虚拟的故事而如释重负,同时伴随着补偿机制带来的多巴胺分泌,就是典型的前几篇文章一直谈到的负多巴胺到正多巴胺的张力作用。

而我们知道,多巴胺带来的不是满足,而是渴——你不会因为看了一出完美的恐怖片而得到满足,不会因此不会再去看恐怖片,相反你会愈发追求,渴望重复同样的经历,就如同爱吃辣的人不会只吃一次重庆火锅就满足,他的口味会越来越重,喜欢按摩的人会追求越来越大的按摩力道。

如果我们从外星人的角度看,会觉得地球人很匪夷所思,为什么会喜欢重复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但如果我们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剖析,就会发现其必要与合理性。

生物学的人常说,人的“灵魂”本质就是大脑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多巴胺分泌就是其中之一。

多巴胺带来渴望,会让生物不断的重复同样的行为,所以它本质上是“记忆”的功能。

一切让你觉得快乐的事情本质上是因为那件事让你分泌多巴胺了,而大多数让你分泌多巴胺的事情都是对你的生存与繁殖有利的。

例如你会追求美食(也就是高质量蛋白质摄取),是因为它能让你更好的生存;除此之外,马斯洛需求层次图里面的一切追求,都是让自己能更好的生存。

而“渴望”带来的是驱动力。

我们想象一下,假如没有多巴胺的作用,我们就不会有渴望,自然就不会有驱动力,自然也不会有快乐,因为快乐的本质就是渴望得到实现,这样物种就无法延续。

所以,多巴胺是生物实现主观能动性的必要存在,也是“感知”存在的前提。

当然,并不是所有带来多巴胺分泌的都是对生存有利的,例如吸烟、吸毒,是对身体有害的,还有上面提到的各种日常行为,虽然也无害,但对个体的生存也没多大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追求多巴胺本身。

但再次强调,真正带来成瘾的不是多巴胺分泌这一结果本身,而是从负多巴胺态到正多巴胺态的这一过程,期间的多巴胺“差值”越大,带来的快感越大,因为如前面所说,快乐的本质是渴求得以实现,所以越“渴”,到解渴时获得的快乐越强烈——这种正多巴胺与负多巴胺之间的“差值”,我们可以称之为“张力”。

而我们真正不断重复追求的,其实就是这个“张力”。

不妨问问自己,你为什么喜欢打游戏?假如现在给你个一键通关的按钮,你愿意吗?为什么不呢?你追求的不正是那通关画面,那虚拟的奖杯吗?现在给你省下了时间、省下了精力,你反倒不乐意了?

因为你知道你追求的不是结果本身,而是自己投入付出后到得到正反馈的这一过程,也就是张力过程。

还有那些对按摩成瘾的人群,我们说按摩是为了消除疲劳,但真正让他们成瘾的不是消除疲劳本身,而是从疲劳状态到放松的过程,并且越疲劳、按摩医师的力道越大,其补偿机制效果就越明显,他们也就越“酸爽”。

“张力”作用一直是优秀小说或影视剧的秘诀。

一个成功的故事,必然是把握住张力的节奏感,也就是常说的抑扬顿挫、欲扬先抑。先是打击读者,让读者感受到伤感与悲愤,其程度越强烈,后面剧情翻转所获得的快感越强烈。

所以我们喜欢看到的剧情一般都是弱者逆袭、浪子回头,喜欢看到主角从幼稚走向成熟,或是主角先被反派虐、努力提升自己后翻盘的剧情。

一直甜到尾的故事很难有市场,而一直虐到尾的故事反而更有市场更有用户粘性。

想像一下,如果冰与火之歌里面,奈德一开始没被砍头,而是直接拿下瑟曦太后的话,那还会成为神剧吗?

这就是马丁高明的一点,他不让读者如愿以偿,而是一次次的打击读者,本来盼着狼家能崛起翻盘,谁知道他又给你整血色婚礼这么一出。

虽然你很想给马丁寄刀片,但你又不得不催更。

其实读者都不知不觉被马丁PUA了,读者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系列,就像对一个渣男(女)说:我都已经投入了那么多,换来的却是一遍又一遍的伤害,不行,马丁你一定要给我个交代!

烂剧之所以是烂剧,很多都是在这“张力”点上没把握好,例如最典型的就是今年上映的“穿过冬天拥抱你”,从头煽情到尾,而悲剧情节又酝酿不足,所以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油腻感”。

而神剧,则是能给你超出预期的惊喜,所以我真的很羡慕没被剧透的看《肖申克的救赎》的人。

——划重点,“超出预期的惊喜”,这个后面会运用到。

这就是人的情感,建立在生物学机制的基础上引发的一系列重复行为。人类快乐的本质就是从无到有、从苦到甜、从渴求到得到的自我实现。

理解了这点,就能理解为什么有钱人未必快乐,很多人当这是一个笑话,用来安慰穷人,但其实这是真的,有钱人患上抑郁症的比例是高于穷人的。

那些一出生就拥有一切的人,恰恰是最痛苦的,因为他们几乎没有机会体验到自我实现的张力。所以他们很多都追求极致快感,去玩极限运动的人大多都是富二代,我们说他们是耗子舔猫逼没事找刺激,但其实这可能是他们体验到“快乐”的唯一途径了。

看完并理解了生物学意义的情感本质,那么接下来理解“情绪价值”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为什么老实的男生没有吸引力,而那些痞痞的、爱捉弄女生的男生更容易吸引到女生?

是因为那些痞痞的男生在跟女生互动的过程中,无形间制造出“张力”,这让他们具备了高情绪价值。

再重复一下过往文章的核心观点: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实质上并不是快乐的感觉,而是「渴」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说爱情它甜如丁香、又苦如黑醋,甚至可以说大部分时候都是苦的,是渴求没被满足的痛苦感,而一旦满足后获得大量的多巴胺,于是之后又会更加渴求,更加痛苦。你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这一切都是多巴胺的作用,就是负多巴胺状态对多巴胺的渴求,“爱”本质上就是一种成瘾。“情绪价值”的意义就是让对方对与你的互动成瘾。

在咨询中我发现很多粉丝还没搞懂,就是他们以为是先有对互动成瘾,再有对方爱上自己,其实这是误解的。正确的说法,是对与你的互动成瘾本身,就是已经爱上你了,两者就是同一回事,因为“爱”的本质就是成瘾。

那具体该怎么做来提升情绪价值呢?

推荐以下这篇回答,是一个心理学的集锦,会带你彻底弄懂恋爱心理学并如何利用它

 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均表明,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可以说情绪主宰着健康。我为大家分享的大学生的情绪情感问题及调试,欢迎大家阅读!

 一、焦虑

 焦虑是当人们在面临威胁或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时,产生的一种由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焦虑是人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人的警觉、集中注意力、激发斗志,是有利的。而过高焦虑使大学生内心感到紧张害怕、心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记忆力减弱,同时常常伴有头痛、心律不齐、失眠、食欲不振及胃肠不适等身体反应。

 要减轻或避免焦虑困扰,大学生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自我调节:

 一是放下包袱、轻松上路。易为焦虑感困扰的大学生,常常在头脑中固守着许多不恰当的观念和想法,而且深信不疑,结果使自己像负重行路一样,疲惫不堪。比如认为自己决不能失败或认为一旦发生了某件事(退学、失恋)就全完了等。类似的观念和想法使得他们过分注重事件的成败结果,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无限夸大,心理压力太重。因此要先丢开或改变这些观念,放下包袱,才能放松心情、轻松上路。

 二是当机立断、积极行动。对于正面临选择的大学生来说,解除焦虑感的最好办法是衡量利弊得失后当断则断,不再犹豫。大学生在面临选择和困难时,应勇敢正视、积极行动,并认识到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在行动中体会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快乐和自信。

 三是动静结合、身心放松。身心放松可以使人心境安宁、平静,排除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焦虑感。身心放松有多种方式,大学生可以采用动静结合、一张一弛的办法,即把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想像法、音乐法等静态调节方式结合起来,既在运动中释放出紧张的情绪,使人身心舒畅、精神焕发,又通过想像放松、音乐调节平静心情,排除杂念,从而达到解除焦虑、有益身心的目的。

 二、激动易怒

 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主观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一再受阻、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激烈情绪反应,程度可以从不满、生气、愠怒、激愤到暴怒,特别是当人们认为他所遭受的挫折是不公正、不合理的,或是被恶意造成时,最易产生愤怒情绪。愤怒对人的身心有极为不利的影响,愤怒会使人的自制力减弱或丧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做出不理智的冲动行为,如打架斗殴、毁损物品等。

 要克服激动易怒的不良情绪,大学生应该做到:

 第一,加强修养。大学生应认识到发怒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激化矛盾和招来别人的敌意和厌恶,只有加强自身修养,以开阔的胸襟宽容体谅他人,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尊重和理解,并建立真诚的'友谊。

 第二,冷静克制。在与人发生矛盾冲突,即将动怒时,要用理智和意志控制冲动的情绪,尽量缓解或避免怒气发作。这时可以暂时离开使自己动怒的环境,过后对问题可以冷静地商量解决。也可进行自我暗示,如在情绪激动时心中默念:“要冷静、别发火”,或在床头壁上贴上“制怒”、“三思而行”等条幅,以时刻提醒自己。

 第三,合理疏泄。如果一味克制、压抑而不加以疏泄,同样会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大学生要学会通过适宜途径合理疏导不良情绪。可以采用与人交谈、写书信、记日记等方式缓解愤怒情绪,还可以在情绪激动时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或喊叫以宣泄愤怒,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适时适度,既不能影响他人,也不能损害自身,更不可危害社会。

 三、压抑苦闷

 压抑是当情绪被过分克制约束,不能适度表达和宣泄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混合着不满、苦闷、烦恼、空虚、困惑、寂寞等诸种情绪。处在压抑、苦闷状态中的大学生常常精神萎靡不振,缺少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和活力,对生活失去广泛兴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感觉迟钝、容易疲劳,不满和牢骚较多。长期压抑极易导致心理障碍。

 时时感到苦闷压抑的大学生,首先要尽量做到客观理智地分析自己的现状及情绪,找出造成压抑的根本原因。如有的大学生感到压抑是因为在交往中过于注重对方的感觉和需要,以对方为中心,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真实想法,以为这样才能维护友谊,结果自己感到十分压抑,这种情况就要先认知到人际交往是一个相互满足内心需要的过程,既要注意相互谦让,又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个性,达到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友谊才能历久弥坚。

 其次,适当宣泄是减少或消除压抑感的有效途径。当你感到内心压抑苦闷时,不妨向亲朋好友倾吐心中的忧愁和不愉快。也可以以日记、书信的方式来疏散郁闷情绪。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令大学生身体强健、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充满朝气,一扫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此外,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适度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对于消除压抑感也很必要。

 四、抑郁消沉

 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处于抑郁状态中的大学生,看到的一切仿佛都笼罩着一层暗淡的灰色,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常常感到精力不足、注意力难集中、思维迟钝,同时伴有痛苦、羞愧、自怨自责、悲伤忧郁的情绪体验,自我评价偏低,对前途悲观失望。长期处在抑郁情绪状态,会使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被抑郁情绪困扰的大学生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自我调适:

 其一,纠正偏误、端正认识。大学生要找出并纠正自身持有的一些偏见和误识,如挫折和不幸是不该发生的,我决不能失败等,要做好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并把困难和不幸视为生活的磨砺、成长的契机,认识到世上没有绝对化的事物,光明之处必有阴影,要多看光明面,相信自己有能力闯出困境,到达成功的彼岸。

 其二,重新评价、悦纳自我。自我评价过低是大学生自卑、消沉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心境抑郁的大学生需要对自己重新进行评价,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对于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可以改进和完善的,则进一步努力;而属于不可改变的,如家庭、相貌等,就须坦然接受,然后尽量在其他方面加以补偿。只有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大学生才能实现自我接受和自我悦纳,只有肯定和喜爱自己的人,才会充满热情地拥抱生活。

 其三,积极交往、参加活动。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消除抑郁感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要增强交往的主动性,改变孤僻、退缩的行为方式,主动与同学微笑、致意并简短交谈,多关心帮助他人,积极参加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在互帮互助、友爱关心中感受友谊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

 五、虚荣嫉妒

 嫉妒是因为自己的社会尊重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不良情绪,是一种企图缩小和消除与他人的差距,恢复原有平衡关系的消极手段。嫉妒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绪,表现为看到他人的才华、能力、品行、荣誉甚至相貌、衣着等超过自己时,感到恼怒、痛苦、愤愤不平,当别人遭到不幸和灾难时则幸灾乐祸,言语上讥讽嘲笑、行动上冷淡疏远,甚至在人后恶语诋毁、中伤,蓄意打击报复。严重的嫉妒感是一种极不健康的心态,它使人的心灵扭曲变形,使美好的情感被抹杀,是一种情绪障碍。嫉妒严重危害良好交往。如历史上孙膑致残、韩非被杀,就是同门师兄弟嫉贤妒能、暗中陷害所致。

 虚荣心强、好嫉妒的大学生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自我调适:

 第一,贵在自知。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的确,能够清醒、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人是难能可贵的。大学生对自己也应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长处,也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想事事不落人后、样样不逊于人是不可能的,只有善于吸收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潜力,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辉煌和成功。

 第二,合理转化。嫉妒别人是一种不服输、不甘落后的好胜心的体现,将消极的嫉妒情绪转化为发奋进取、积极向上的动力。好嫉妒的大学生在羡慕他人的成功、荣誉时,应该对自己说:他行我也行,然后发奋努力,逐步缩小差距,化消极情绪为积极动力。

 第三,充实生活。大学生应把精力集中在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上,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有益身心的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集邮、摄影、旅游、社会实践等;要培养广泛的兴趣,使生活充实愉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丰富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个性、陶冶情操,就一定能告别嫉妒心理,与同学朋友携手并进,共同发展。

你告诉你男朋友啊,我对你好是应该的啊,你将来对我也要好一些,我们两个人不需要什么补偿,只要大家互相的爱对方,尊重对方就可以了

那么什么是感情呢?那么下面这些你看一下啊!

感情是情绪和情感的总称。认为情绪和情感是区别于认识的两种感情性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其中,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感受和体验,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过程。故情绪和情感是感情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感情是包括情绪和情感的综合过程。在汉语中,常把情感过程的产物称为感情,或者把情感和感情视为同义语。

详细定义

(1)心理学对于“情感”的定义。

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2)对于“情感”定义的转换。

从这个心理学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主要内涵

感情,是人内心的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感情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

感是思维概念,是感觉,情是依托依赖。思想的相互依赖就是感情。感情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世界中的人们有着七情六欲,有着喜怒哀乐,有着千变万化的情感生活。

查尔斯·达尔文在1872年写过一本《人与动物的感情表达》。达尔文认为,情绪帮助动物们适应环境。表达情绪和表现动物的身体特点有同样作用,例如,狗在地盘被侵略的时候愤怒狂吠,让敌人认为它比实际上更具有攻击性。达尔文认为,情绪大多有目的性,因此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为了生存,人类必须探索环境(好奇)、吐出不小心吃的异物(恶心)、建立社会关系(信任)、避免伤害(恐惧)、繁衍(爱)、战斗(愤怒)、寻求帮助(哭泣)、重复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欢乐)。在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情绪可以让人类自动趋利避害,做出更利于生存的选择。尽管愤怒看起来没什么好处,但在原始部落里,可以让一个人被人害怕并建立起威望。羞耻和骄傲可以促使一个人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

在社会生活上,情绪帮助我们:与其他人交流感情(如婴儿不会说话也能成功交流)。影响其他人对我们的态度。表示善意(如不是出于喜悦,只是礼貌性的微笑)。

  首先,你不要过多地责怪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非常反感父母责怪的。你要千方百计入情入理地与他沟通。

  那么,什么是早恋呢?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中学生谈恋爱,属于早恋行为,是不可取的。

  青少年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朦胧性

  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

  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有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3、变异性

  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4、差异性

  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很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俨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则关系发展的很深,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儿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比较成熟的男性。在年龄相当时,多半是女孩儿采取主动。男孩儿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儿,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

  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

  第一种,爱慕型,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 早恋;品性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第二种,好奇型,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很容易产生性冲动,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 想结交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

  第三种,模仿型,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第四种,从众型,即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周围人是指所出的同年龄群体。

  第五种,愉悦型,即为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早恋现象。青春期男女之间的密切交往,往往会给双方带来愉快的体验,这种愉快的体验会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密切交往,逐渐转变为早恋。

  第六种,补偿性,即为了获得感情补偿和排解受挫的情绪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感情补偿是指青少年在学业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时,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或者为了摆脱感情创伤,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恋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绪,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

  第七种,逆反型,即由于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早恋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就是"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 早恋关系发展。

  第八种,病理型,即由于病理原因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在当代社会,由于营养过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遗传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体早熟,身体外观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变态心理。这些都会诱发青少年的早恋现象。

  正确处理好自身的早恋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处理:

  (1)要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早恋最直接的危害是严重干扰学习。由于整日整夜满脑子想着自己喜欢的那个异性,因此, 会使你没心思去学习,也觉得学习没多大意思,上课注意力就难以集中。 由于没有认真听讲,因此,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有人说:事业的引力,爱情的驱力,歧视与压迫的反作用力,是人生的三大动力。因此,早恋处理得好,可以产生“合动力”。有关统计材料表明,那些在中学时代就耳鬓厮磨、如胶似漆地恋着的,大都是学业荒废,爱情失败,甚至有的由“爱得深”变为“恨得深”。相反,那些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一心向学的青少年,多数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能够赢得爱神的青睐。因此,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要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毅力的真谛是战胜自己,你能战胜自己,便会摆脱早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530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